一、标准化感染实验室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金智明[1](2021)在《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现有已纳入国家监测管理的重大疾病的监测工作现状,探索构建满足现有监测业务指标需求的最小数据集,为我国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业务需求调研、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和数据库范式理论等方法对数据集的内容进行筛选。本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数据元重要性的均数、满分比、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内容的计算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协调系数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专家基本情况:本次针对12种疾病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参与第一轮咨询的专家共791人,有效应答数为666人,专家积极系数在78%-94%之间,专家主要来自市级疾控中心,以高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参与第二轮咨询的专家共545人,有效应答数为431人,专家积极系数在65%-86%之间,专家主要来自省级疾控中心,以高级职称为主。两轮专家咨询中,各表单专家熟悉程度均值均≥0.8,专家判断依据均值均>0.9,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均>0.8,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均<0.05。2.专家咨询结果:数据集最初有905个数据元。第一轮专家咨询后,数据集有832个数据元。第二轮专家咨询后,将所有表单数据元汇总,形成的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集含有255个数据元。3.数据库范式结果:对数据集进行规范化描述。本研究重新调整63个数据元的信息分类。本研究剔除重名数据元13个、对47个数据元进行语义标准化并剔除25个数据元、剔除派生数据元30个,形成含有187个数据元的重大疾病监测数据集。4.目标一致性结果:结合监测目标,将7个数据元作为扩展数据元,不纳入最小数据集。5.最小数据集结果:最小数据集共有180个数据元,其中个人基本信息有18个数据元、监测机构信息有2个数据元、体检筛查信息有15个数据元、病例报告信息有10个数据元、检验检测信息有15个数据元、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有45个数据元、治疗用药信息有46个数据元、随访管理信息有29个数据元。按数据类型分,字符型数据元有122个,日期型数据元有32个、数值型数据元有18个、日期时间型数据元有4个和布尔型数据元有4个。结论本研究基于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监测核心业务需求,初步构建了一套涵盖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监测机构信息、体检筛查信息、病例报告信息、检验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治疗用药信息和随访管理信息等八部分内容的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对今后规范疾病监测信息采集内容具有参考意义。
李然[2](2021)在《可控延伸法构建sgRNA文库在表观遗传元件功能注释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观基因组是一系列与DNA和蛋白有关的化学修饰,它们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并在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的技术已经允许研究人员对实验样品进行常规的表观基因组表征,然而我们对表观遗传元件功能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显不足。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筛选文库对阐明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元件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CRISPR筛选需要构建庞大的sgRNA文库,其商业合成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通量、简单且低成本的基于DNA模板可控延伸(CTDE)原理快速转换合成sgRNA文库的方法。基于CTDE方法合成的sgRNA文库可以覆盖模板DNA中98.47%的有效CRISPR/Cas9靶向位点,并且超过99%的sgRNAs靶向位点紧邻一个PAM序列。基于本研究开发的CTDE方法,我们取得了以下几项突破。首先我们以鼠胚胎干细胞(mESCs)中H3K4me3和CTCF蛋白结合的DNA,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H3K4me3蛋白结合DNA为模板,合成了含有2,800,000个sgRNAs的筛选文库。然后通过CRISPR筛选和基于CFD得分的过滤,我们成功鉴定了影响mESCs和HepG2细胞增殖的12,887个H3K4me3和2,206个CTCF的必需的表观遗传学元件,实现了首次对哺乳动物细胞中H3K4me3和CTCF元件的功能性表观基因组注释。而且mESCs CTCF元件的筛选结果显示mESCs保留了大部分的非必需的细胞特异的CTCF元件,说明这些元件可能对于干细胞的多能性的维持很重要。通过表征HepG2细胞中重要的H3K4me3元件,揭示了功能性表观基因组注释在癌症研究中的重要性。
韩东升[3](2021)在《肠道微生物与呼吸道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兴起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微生物检测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促进了人体微生物组学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组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病原体广覆盖检测策略。目前用于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两个主要的方法是16S rRNA基因测序(16Ss)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SMs)。前者通过靶向扩增和测序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高变区来鉴定和分类微生物,在研究各类人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时被广泛使用。后者则能够对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同时测序,在微生物鉴定方面不仅能将已知的物种鉴定到种或亚种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基于序列从头组装的方法重建迄今为止未能培养物种的基因组。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中,目前正逐渐被广泛应用的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检测(mNGS)则侧重于对样本中感染相关病原体的鉴定。然而,尽管以上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作为流程复杂、处于进化中的先进技术,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实验过程中的多种变异因素影响着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缺乏具备临床样本特征的参考物质,尚无法通过开展大规模的质量评价研究以明确各实验室在常规检测条件下检测相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的可比性。本研究则在此背景下,通过制备符合临床标本特征(考虑微生物组成及影响高通量测序的关键样本背景因素)且适用于上述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参考物质,分别对国内开展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病原体鉴定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进行了多中心质量评价研究,用以评估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变异来源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实验室检测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整合及标准化。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设计了符合人类肠道菌群特征的4个模拟群落样本及一个阴性质控样本作为参考物质,对国内35个常规开展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含有16Ss和SMs)的独立实验室进行了多中心质量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从样本处理到最终的数据分析过程,各参加实验室使用的方法学细节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分别有46.2%(12/26)的16Ss实验室和82.6%(19/23)的SMs实验室在模拟群落样本201901中检测到的微生物组成与预期结果呈中度或高度的显着相关(Spearmanr>0.59,p<0.05)。采用相似或相同方案的实验室的结果显示出较轻微的实验室间差异。具体到特定的微生物,不同实验室观察到的相对丰度的差异很大,在16Ss实验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spp.(相对丰度范围:0.3%-53.5%),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p.(范围:0.8%-43.9%)和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spp.(范围:0.1%-39.8%)的相对丰度变化范围最大;在SMs实验室中,多形态拟杆菌B.thetaiotaomicron的相对丰度变化范围(5.5%-53%)最大。在检测模拟群落样本201901中预设的低丰度细菌(两岐双歧杆菌B.bifidum)及模拟粪便悬液样本201904中定量添加的与结直肠癌有关联的具核梭杆菌 F.nucleatum时,SMs方法优于16Ss方法。主成分分析(PCA)和PERMANOVA分析显示,检测方案中使用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破壁方法和提取试剂盒)、靶向扩增区域(适用于16S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物种注释分类工具和参考数据库)的差异是造成实验室间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因素。无论是16Ss还是SMs,外源微生物的污染始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本研究中发现,分别有38.5%(10/26)和30.4%(7/23)的实验室在阴性对照样本中检测到了不同数量的微生物,且不同实验室检测到的污染微生物种类是不同的。这些污染微生物的来源可能包括分子生物学试剂(如DNA提取试剂、PCR试剂等)、研究人员体表、样本之间或实验室环境之间的交叉污染,以及生信分析的错误匹配等。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构建了共包含15种呼吸道感染相关微生物的1 1个模拟群落样本(S1-S11),评估了 90个已经建立了 mNGS检测流程的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分析,各实验室用于本次模拟群落样本分析的检测方案的技术细节差异很大。对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统计发现,在包含14种微生物的样本S1中,对于浓度达到1×106或1×107 cell/ml的微生物,结果为阳性的实验室比例均超过了 92%。相比之下,只有不到50%的实验室可以检测到浓度为1×103 cell/ml或更低的微生物。对于每种微生物,每个实验室报告的RPM值的差异很大。例如,在样本S1中,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和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的 RPM 中位数分别为 17556.9(范围:0.3-330310)和 24977.3(范围:0.5-962186.2)。在利用mNGS对低微生物量样本(S2-S4)的检测中,引入宿主DNA去除过程会导致低浓度微生物检出率的下降,而增加珠磨破壁过程则可以增加低浓度微生物的产量,特别是对于像烟曲霉A.fumigatus这样具有坚硬细胞壁的真菌。在利用mNGS鉴别样本S5-S7中遗传组成上相似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时,只有56.6%(43/76)到63.0%(51/81)的实验室计算的RPM 比率(RPMS.aureus/RPMS.epidermidis)与理论比值的偏差较小(控制在上下2倍的变化范围内)。这说明,一些实验室的样本处理或数据分析过程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对样本中相似物种的准确鉴别和定量的能力。在3个模拟病例相关样本(S8-S10)的检测中,只有56.7%(51/90)到83.3%(75/90)的实验室能够给出明确的病原学诊断,说明不少实验室结合临床病例信息和mNGS检测结果从多微生物样本中识别出真正病原体的能力较差。和第一部分研究发现的一样,非目标微生物的检出(假阳性结果)同样是mNGS检测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项研究中,有42.2%(38/90)的实验室共报告了多达306种非目标微生物。假阳性结果可能会严重干扰测序数据中真正病原体的检出和判断,尤其是对于低微生物量样本,所以实验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潜在污染及生信分析中的错误比对。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了临床样本的生物学特征及影响高通量测序的关键样本因素后,分别构建了适用于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病原体鉴定的高通量测序检测的参考样本盘,并进一步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多中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开展菌群多样性分析的16Ss和SMs实验室以及开展病原体鉴定的mNGS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各实验室反馈的数据,我们分析了结果的变异来源并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指导实验室针对性的开展方法学优化、整合和标准化,最终达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也说明了参考样本盘中的样本适用于目前的各类主流测序平台,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方法学的性能特征。它们能够作为室间质评样本,用于评价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可以作为室内质控样本,帮助实验室追踪日常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检测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4](2021)在《临床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与能力建设专家共识》文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临床实验室作为病原微生物检测第一线,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疫情的发现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研究型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围绕临床实验室应急能力与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指南规范等相关文件,制定本共识。聚焦临床实验室应急管理的实际问题,对临床实验室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应急设施配置和管理、应急通讯和信息管理、应急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机制相关要求进行阐述和介绍,旨在提升全国各级临床实验室的应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聂福平[5](2020)在《牛结节性皮肤病检测新方法与ORF132基因表达及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性皮炎或块状皮肤病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牛均易感,发病率在2%~45%,死亡率达10%,甚至更高,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I类传染病,因此,在该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其易感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出口将受到世界各贸易国的严格限制,极大的影响畜牧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该病主要采用疫苗防治,尚无药物可治疗,且该病原现有的检测方法单一或不能较好的鉴别检测。本研究基于LSDV的ORF001、ORF101和ORF126基因,建立了羊痘病毒属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通用型Taq 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Taq 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重庆、新疆、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的牛、羊进行羊痘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试验从LSDV核酸阳性的媒介生物中成功分离出1株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研究针对LSDV ORF005和ORF132蛋白分别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和重组穿梭载体,以Cellfectin Reagent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并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成功表达,为牛结节性皮肤病血清学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1)建立了CaPV-LAMP检测方法,可特异、敏感的检测羊痘病毒属病毒。该方法对LSDV的最低检出限为14.7TCID50,比常规PCR高100倍,比荧光定量PCR法略低,CaPV-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其可视法不需要特殊仪器,可肉眼直接判读结果,适用于临床上CaPV的现场快速筛查。(2)建立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通用型Taq 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最低检出量为21.6拷贝/μL,可特异、敏感的鉴别检测羊痘病毒属病毒,重复性较好,扩增效率为95.3%。在临床样本中,最低可检出3.8 pg/m L的病毒DNA。研发的试剂盒稳定性好,储存于4℃可保存6个月,-20℃至少可保存14个月。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显示该方法可特异地检测牛羊血液、皮肤、淋巴结等样品中的LSDV核酸,适用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3)建立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双重Taq 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特异、敏感地鉴别LSDV野毒株与疫苗株,对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牛痘病毒、羊口疮病毒等均无特异扩增,方法对野毒株和疫苗株病毒核酸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2.6拷贝/μL和19.7拷贝/μL,扩增效率为99.5%,并研发了相应的标准化诊断试剂盒。对试验感染LSDV野毒株的牛EDTA抗凝血进行检测,最低检出限为9 DPI。方法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可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疫情监测和弱毒疫苗免疫监控提供鉴别技术手段。(4)针对LSDV的ORF005和ORF132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密码子优化,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回收、连接到p Fast Bac-HTB载体上,转化,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Fast Bac-HTB-ORF005和p Fast Bac-HTB-ORF132。分别将重组质粒p Fast Bac-HTB-ORF005、p Fast Bac-HTB-ORF132转入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穿梭质粒r Bacmid-ORF005和r Bacmid-ORF132,以Cellfectin Reagent介导,在Sf9昆虫细胞中进行了真核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和IFA鉴定,ORF005和ORF132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均获得成功表达,为新型疫苗的研制和抗体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应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CaPV-LAMP方法及OIE推荐的常规PCR方法,分别对新疆、云南、黑龙江、重庆等地区牛、羊的羊痘病毒属病毒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新疆伊犁边境地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媒介生物中进行病毒分离,接种MDBK细胞,盲传3代后,成功分离出1株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命名为XJ1917株,经测序分析,本次分离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与LSDV Neethling疫苗株同源性为99%,并在ORF126区域存在27个碱基缺少,3个位点的突变。经TCID50测定,XJ1917株第5代细胞病毒液的滴度为3.65×106TCID50/mL。
陈静锋[6](2019)在《基于电子病历的典型诊疗模式挖掘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医疗信息系统中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医疗数据密集型科学与精准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电子病历数据库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电子病历数据挖掘的背景下,患者表示、相似性度量、聚类算法与聚类结果的抽取是疾病诊断模式与治疗模式挖掘任务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挖掘结果的评估与推荐。患者表示的目的是针对临床数据的多样性、时序性与动态性特点,从电子病历数据中提取有效的特征,提高数据挖掘任务的效率。相似性度量是针对患者表示,定量化分析特征间的距离,快速有效地度量患者的相似性,提高聚类效果的准确性。聚类与聚类结果的抽取是在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将患者自动划分为不同的簇,并定义簇的核心区域,抽取最具代表性的诊断与治疗结果,称为典型模式,与传统采用簇的代表点或聚类中心相比,典型模式更能体现临床数据的复杂性特点,增强挖掘结果的可解释性。因此,本文从电子病历数据本身出发,一方面针对患者入院信息,研究典型诊断模式挖掘方法,另一方面针对患者医嘱信息,研究典型用药序列、典型用药时间与融合多视角信息的典型治疗模式挖掘方法,促进临床诊疗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患者入院信息的典型诊断模式挖掘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疾病诊断模式挖掘研究中未考虑疾病编码间语义关系、患者症状信息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似性度量、无监督聚类与有监督分类思想的典型诊断模式挖掘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疾病编码间语义关系,构建疾病编码本体结构,采用编码信息量度量、编码间相似性度量与编码集间相似性度量方法三个层次度量患者诊断信息相似性,并运用聚类算法抽取典型疾病共现模式,讨论了疾病间的主次关系及在本体结构中的位置。以患者人口统计学、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等多类型入院信息为属性集,典型疾病共现模式为类别集,运用两种决策树分类算法,多角度挖掘典型诊断模式。基于真实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抽取高稳定性的疾病共现关系与高准确度的疾病诊断规则,为临床诊断方案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思路。(2)基于患者医嘱信息的典型用药序列挖掘方法。为了解决当前医嘱时序模式挖掘研究中挖掘结果频繁复杂与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考虑医嘱时序性问题中药物的重复性、时间不一致性与联合性等特征,提出了典型用药序列挖掘方法。该方法利用过程挖掘思想与马尔科夫链理论将患者治疗记录表示为药物集合序列,设计了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理论证明该方法满足距离度量的非负性、对称性与三角不等式性。采用聚类算法抽取稳定数量的典型用药序列,并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效率两个视角评估抽取的结果。基于真实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在聚类效果上优于现有的研究方法,从药物名称与药物功效视角抽取的多层次典型用药序列既能为新入院患者根据其入院病情推荐有效的时序性治疗方案,也为辅助构建与完善现有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3)基于医嘱信息的典型用药时间挖掘方法。为了从大量患者治疗记录中发现潜在的核心药物及其使用时间规律,考虑医嘱持续性问题中药物的开始用药时间、用药间隔与结束用药时间特征,提出了典型用药时间挖掘方法。该方法借鉴描述样本数据分布形状特征的统计量思想定义药物使用时间分布特征与患者治疗记录,并设计相似性度量方法。采用聚类算法抽取典型药物及其有效使用时间,并使用患者入院信息与治疗结局信息对抽取的结果进行评估与疾病编码标注。基于真实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抽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用药时间模式,经评估证明治疗结果有效的典型用药时间模式有助于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时间的预测与推荐。(4)基于医嘱多视角信息融合的典型治疗模式挖掘方法。为了得到可解释性强、涵盖信息量全并且满足合理用药要求的治疗方案,在当前医嘱单视角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多视角信息融合的典型治疗模式挖掘方法。该方法针对医嘱的药物名称、药物功效、给药途径、每次剂量、每日频次、起始-终止时间六类属性,分析了医嘱信息的内容性、时序性与持续性差异,分别设计患者治疗记录表示方法与相似性度量方法。多视角相似度网络融合方法能够在尽可能减少信息损失的情况下集成三个视角的相似度,形成一个统一的患者相似度网络,并采用谱聚类算法抽取典型治疗模式。基于真实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视角相似性度量方法在聚类效果上优于单视角、线性组合与现有的研究方法,从医嘱的三个视角抽取的核心药物、给药途径、每日剂量、用药次数与用药时间等信息,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五个正确”目标的实现,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时间、正确的给药途径、给予正确的患者。本研究在理论方面,针对电子病历数据的多样性、时序性、动态性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涉及电子病历数据预处理、患者表示、相似性度量,聚类算法,聚类结果的抽取与评估的典型诊疗模式挖掘方法。在应用方面,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电子病历数据中,可以挖掘最具代表性的疾病诊疗方案,辅助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诊疗业务流程。
张贻娣[7](2019)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 ——以华东与华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作为预防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大市政建设项目,肩负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当下国家对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越发重视。我国疾控中心现状是:现有建筑一部分为后期改造,功能缺漏、使用面积不达标、流线交叉、公共空间品质差等问题。疾控中心的设计应突破现状,满足当下以及未来的疾控中心要求。随着城市化的极速推进,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用地极为紧张,对疾控中心的选址以及实验室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这些问题,本人针对华东地区南京、上海、常州、嘉兴、杭州“五市六站”与华南地区广州、东莞、深圳“三市五站”疾控中心建筑设计与实验室设计进行了调研。从场地、建筑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实验室设计等方面,研究了疾控中心的建筑设计的规模、区位、布局、交通等问题;实验室设计中,梳理了常规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平面模式、空间和剖面设计问题,以及疾控中心特殊实验室的缓冲空间及流线设计。希望以此来建构疾控中心建筑与实验室的设计框架。通过调研后的分析梳理,疾控中心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针对其城市密集程度而对其规划可分为三种布局模式:多层低密度的“水平式”、高层高密度的“垂直式”、两者结合的“混合式”,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生物、理化、毒理)分区也可分为三种模式:水平分区、垂直分区、以及混合分区。实验室内部流线主要处理洁区与污区之间的隔离缓冲空间。以及对于特殊实验室前的多重缓冲空间更优化的处理方法。在对于疾控中心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仍发现疾控中心对于未来设计仍有需要更新和延申的空间,对来疾控中心的的发展趋势作以展望。文章最后通过具体实践项目——深圳市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包括从整体规划、建筑规模、区位、布局、交通;实验室设计的功能分区、平面模式、空间和剖面设计;以及疾控中心特殊实验室的缓冲空间及流线设计等问题,做了设计分析和总结,作为疾控中心未来模式进行初步的验证,以及现有状态的延申。
张赐[8](2019)在《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鼻系统的构造和设计来源于生物嗅觉系统,系统中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以及模式识别分别模拟生物嗅觉系统中的嗅觉受体细胞、嗅球以及大脑皮层。作为电子鼻的核心组成成分,气体传感器阵列在初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传感器的数量往往相对较多。较多的气体传感器会产生两个不利的影响:一是冗余信息、环境因素影响带来的噪声信息会增加,导致电子鼻系统性能的下降;二是电路的设计会更复杂,电子鼻系统制作成本会增加,同时复杂的电路设计引入噪声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因此,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在电子鼻技术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两套电子鼻系统的检测效果,精简系统中传感器的数量。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两种优化方法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其中本文对比了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结果,选择了支持向量机作为本实验室设计的两套电子鼻系统的模式识别分类算法,其在细菌培养液数据集上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83.94%,在动物伤口感染数据上集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93.30%。两种传感器阵列优化方法中,基于因子分析提出了加权因子分析方法和非加权因子分析方法。其中加权因子分析方法将被选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乘以对应的因子载荷矩阵生成新的因子载荷矩阵,并依此对传感器进行排序以选出最优的传感器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加权因子分析优化效果更好,针对细菌培养液样本的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93.08%(相对于未优化状态,传感器数量减少了15个),针对动物伤口感染样本的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94.41%(传感器数量减少3个)。基于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的优化原理是根据特征与标签的关联性来选择特征。本文使用了线性核函数、高斯核函数两种不同核函数的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高斯核函数)的优化效果更好,针对细菌培养液样本的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93.65%(传感器数量减少了16个),针对动物伤口感染样本的测试集识别率达到了94.53%(传感器数量减少了13个)。两种传感器阵列优化方法(因子分析优化方法、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中,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的优化效果更好。相比于之前研究成果中优化效果最好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中的加权因子分析优化方法和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优化方法(高斯核函数)的优化效果都更好。
张文一[9](2019)在《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与应用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手术服务因操作复杂、风险点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成为全球患者安全管理、医疗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数据显示手术导致伤害的病例中近50%是可预防的,标准化管理是防控手术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抓手。自上世纪初美国首次开展“10项标准”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区医院手术照护标准、美国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英国国家卫生与照护卓越研究所围手术期照护指南、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等手术相关的标准或指南先后出台,我国目前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尚缺少系统性、完善性的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在标准条款的信息化过程监测、应用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等应用管理上,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中国医院协会2018年组织行业设计了由4部分62个分册组成的《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框架和体系表,并组织协会相应的分支机构和大型综合性医院对标准分册进行了编制。本项目是其中《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分册的编制和管理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一是《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的内容编制研究,二是标准在手术操作全过程的管理应用技术与方法研究。研究目的:1.围绕手术操作过程中常见多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研究编制满足各级医疗机构日常管理需求的、具有通用性的我国《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建立手术服务从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2.根据标准条款,研究建立各项指标过程监测、结果跟踪和效果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标准体系在手术服务全过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方法:1.基于文献分析、风险案例分析、不良事件分析等,梳理手术质量安全问题;2.应用德尔菲、调查问卷与现场访谈等方法,研制《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包括标准框架、关键要素、要素规范等;3.应用HIS、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实施标准应用效果评价。研究结果:1.编制了《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并发布为中国医院协会团体标准;2.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不良事件报告和专项检查、专家重点病历审查等方式进行手术服务标准的应用监测;3.手术服务标准的应用使质量安全问题得到改善,如在延迟或取消手术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重返住院率、非计划重返监护室率、死亡率、自动出院率等质量安全问题上有改进成效。研究结论:1.手术服务标准把握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的“管理”属性,是医院手术服务安全管理的依据;2.把握了手术服务诊疗过程中常见、高发、高风险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各类医院的普遍关注;3.把握了标准编制以政府及行业发布的现行手术服务相关制度、标准为科学依据,能有效促进标准的应用;4.把握了手术服务临床实践的关键要素,可操作性强,能在临床应用中可测量、可评价;5.把握了标准应用评价的多方式、多方面,有效的证明了标准应用效果。
赵培蓓[10](2019)在《风疹病毒E1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纯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方法及蛋白表达优化条件的建立;2、通过杆状病毒系统表达风疹病毒E1全长重组蛋白,成功获得相对纯度的风疹E1重组蛋白;3、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原筛选奠定了基础,用于建立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血清学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将风疹病毒E1蛋白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后转化到DH10Bac TME.colic中,在其感受态内部进行同源重组,用蓝白斑和抗性进行筛选,经鉴定正确后提取含有RV-E1基因组的重组穿梭质粒Bacmid-RV-E1转染到Sf9细胞,收获病毒培养上清,即为P1代重组杆状病毒AcMNPV-RV-E1,使用P1代接种Sf9细胞扩增病毒库,收获细胞上清,即为P2代AcMNPV-RV-E1,经CPE、IFA和PCR鉴定后表明含有RV-E1基因成功转染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组装、复制和表达。同上方法接种细胞,收获AcMNPV-RV-E1病毒库。终点稀释法稀释病毒接种细胞,按不同MOI值接种细胞,进行空斑实验,测得病毒滴度。对重组杆状病毒扩增条件进行优化,找出最适宜收获目的蛋白的天数。进而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对含有RV-E1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技术,成功获得风疹E1的目的基因,同时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相连,转化到DH10BacTME.coli感受态细胞内进行同源重组,提取含有RV-E1的Bacmid重组穿梭质粒,转染于Sf9细胞中,经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后鉴定正确,能够表达出目的蛋白,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后,接种收获蛋白,进行纯化。经鉴定得出,目的蛋白不仅可以被风疹特异性兔多克隆抗体和6*His单克隆鼠抗体识别,还可以与风疹阳性人血清发生结合,表明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1、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RV-E1目的基因,与pGEM-T载体连接克隆,经鉴定后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双酶切连接,转化到DH10Bac TME.coli感受态细胞克隆,提取重组穿梭质粒,感染Sf9细胞,经鉴定后,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能够在细胞内进行组装、复制,成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2、经WB、DB鉴定后,能够与抗体(特异性兔抗、6*His抗体)及RV阳性血清产生反应,表明RV-E1均能与不同种属的抗体进行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优化表达条件后成功表达风疹E1蛋白,为建立应用于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及抗体筛选奠定了基础,可用于血清学应用。
二、标准化感染实验室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化感染实验室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业务需求调研 |
3.2.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2.4 数据库范式方法 |
3.2.5 目标一致性分析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3.4 质量控制 |
4 研究结果 |
4.1 需求分析结果 |
4.1.1 初始数据集 |
4.1.2 业务统计指标 |
4.2 专家咨询结果 |
4.2.1 两轮专家咨询基本情况 |
4.2.2 第一轮专家咨询筛选结果 |
4.2.3 第二轮咨询数据集分类情况 |
4.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筛选结果 |
4.3 数据库范式结果 |
4.3.1 规范信息分类 |
4.3.2 数据元规范化 |
4.3.3 筛选派生数据元 |
4.4 目标一致性分析结果 |
4.5 最小数据集 |
5 讨论 |
5.1 数据集的业务代表性 |
5.2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
5.3 数据集整合的重要性 |
5.4 数据集的适用性 |
6 结论与建议 |
7 创新点和局限性 |
7.1 创新点 |
7.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咨询结果 |
附录3 目标一致性分析结果 |
附录4 最小数据集结果 |
综述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标准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可控延伸法构建sgRNA文库在表观遗传元件功能注释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1 引言 |
1.1 可编程的基因组编辑和靶向调控工具 |
1.2 CRISPR/Cas系统 |
1.3 sgRNA文库的设计、合成和数据分析 |
1.4 调控元件功能注释 |
1.5 讨论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通过CTDE将模板DNA序列转换成sgRNA文库 |
3.2 CTDE方法有效性评估 |
3.3 NSgRNAShot数据分析算法的设计 |
3.4 CRISPR/Cas9大规模筛选策略 |
3.5 mESCs自我更新的必需H3K4me3元件的注释 |
3.6 mESCs自我更新的必需CTCF元件的注释 |
3.7 人肝癌细胞必需H3K4me3元件的注释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答辩决议书 |
(3)肠道微生物与呼吸道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及应用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配制 |
1.1.1 仪器 |
1.1.2 耗材 |
1.1.3 商业试剂 |
1.1.4 自配试剂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选择与培养 |
1.2.2 菌株的绝对定量 |
1.2.3 样本盘的建立 |
1.2.4 实验室检测流程调查问卷的设计 |
1.2.5 多中心质量评价研究的开展 |
1.2.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参加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学变异 |
2.2 16Ss实验室在检测模拟群落样本201901和201902中的表现 |
2.2.1 检测结果的总体情况(菌属水平) |
2.2.2 16Ss方法的变异来源分析 |
2.3 SMs实验室在检测模拟群落样本201901和201902中的表现 |
2.3.1 检测结果的总体情况(菌种水平) |
2.3.2 SMs方法的变异来源分析 |
2.4 粪便悬液样本201903和201904中的具核梭杆菌的检出情况 |
2.5 导致实验室间结果差异的因素分析 |
2.6 阴性样本中报告污染的可能来源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呼吸道感染相关病原体宏基因组检测参考物质及应用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配制 |
1.1.1 仪器 |
1.1.2 耗材 |
1.1.3 商业试剂 |
1.1.4 自配试剂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选择与培养 |
1.2.2 菌株的绝对定量 |
1.2.3 样本盘的建立 |
1.2.4 实验室检测流程调查问卷的设计 |
1.2.5 多中心质量评价研究的开展 |
1.2.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mNGS的方法学变异 |
2.2 mNGS对不同浓度微生物的检出情况 |
2.3 宿主DNA去除对mNGS检测低微生物量样本的影响 |
2.4 珠磨破壁方法对mNGS检测低微生物量样本的影响 |
2.5 mNGS鉴别近缘微生物的能力 |
2.6 实验室对mNGS结果解读能力的评估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mNGS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On the Road to Maturity |
Reference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牛结节性皮肤病检测新方法与ORF132基因表达及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羊痘病毒的病原学特性 |
1.2.2 羊痘病毒基因组学 |
1.2.3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基因的组成及其功能 |
1.2.4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
1.2.5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
1.2.6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
1.2.7 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CaPV-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准菌(毒)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序列分析与引物设计 |
2.3.2 羊痘病毒的增殖 |
2.3.3 病毒DNA的提取 |
2.3.4 CaPV LAMP检测体系的优化 |
2.3.5 特异性试验 |
2.3.6 敏感性试验 |
2.3.7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3.8 LAMP可视法的建立 |
2.3.10 CaPV-LAMP方法的应用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CaPV序列分析及LAMP引物设计 |
2.4.2 CaPV的增殖 |
2.4.3 CaPV-LAMP方法的建立 |
2.4.4 CaPV-LAMP特异性 |
2.4.5 CaPV-LAMP敏感性 |
2.4.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4.7 LAMP可视法的建立 |
2.4.8 可视法与仪器法检测敏感性比较分析 |
2.4.9 可视法特异性 |
2.4.10 CaPV-LAMP方法的应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通用型Taq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研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标准菌(毒)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研究方法 |
3.3.1 引物探针设计 |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3.3.3 特异性试验 |
3.3.4 敏感性试验 |
3.3.5 重复性试验 |
3.3.6 稳定性试验 |
3.3.7 临床样品的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目的基因扩增及阳性质控的制备 |
3.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3 特异性试验 |
3.4.4 敏感性试验 |
3.4.5 标准曲线 |
3.4.6 重复性试验 |
3.4.7 试剂盒稳定性试验 |
3.4.8 临床样品检测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LSDV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Taq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标准菌(毒)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研究方法 |
4.3.1 引物与探针的设计 |
4.3.2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4.3.3 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4 特异性试验 |
4.3.5 敏感性试验 |
4.3.6 重复性试验 |
4.3.7 临床样品的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目的基因扩增及阳性质控制备 |
4.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4.4 特异性试验 |
4.4.5 敏感性试验 |
4.4.6 重复性试验 |
4.4.7 临床样品检测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ORF005和ORF13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试剂 |
5.2.1 主要生物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主要试剂配制 |
5.3 研究方法 |
5.3.1 PCR引物设计 |
5.3.2 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 |
5.3.3 蛋白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分析 |
5.3.4 蛋白结构预测 |
5.3.5 B细胞表位预测 |
5.3.6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5.3.7 基因的扩增及鉴定 |
5.3.8 重组质粒的构建 |
5.3.9 重组供体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5.3.10 重组穿梭载体r Bacmid的构建与鉴定 |
5.3.11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ORF005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
5.4.2 蛋白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分析 |
5.4.3 蛋白结构预测 |
5.4.4 抗原表位分析 |
5.4.5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5.4.6 ORF132基因PCR扩增结果 |
5.4.7 克隆质粒双酶切鉴定 |
5.4.8 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的鉴定 |
5.4.9 转染后的细胞病变 |
5.4.10 rBacmid-ORF132重组病毒感染后的CPE观察 |
5.4.11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后的IFA鉴定 |
5.4.12 不同代次重组病毒rBacmid-ORF132滴度测定 |
5.4.13 蛋白表达及鉴定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边境地区牛结节性皮肤病调查及XJ1917株的分离与鉴定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试剂 |
6.2.1 细胞株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 |
6.2.4 样本来源 |
6.3 研究方法 |
6.3.1 样本前处理 |
6.3.2 抗体水平检测 |
6.3.3 病毒核酸检测 |
6.3.4 病毒分离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6.4.2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
6.4.3 LSDV新疆分离株(XJ1917株)CPE结果 |
6.4.4 LSDV新疆分离株(XJ1917株)PCR扩增结果 |
6.4.5 LSDV(XJ1917株)EEV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6.4.6 LSDV(XJ1917株)ORF132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6.4.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增值情况 |
6.4.8 XJ1917分离株TCID_(50)滴度测定结果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基于电子病历的典型诊疗模式挖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电子病历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1.2.2 疾病诊断模式挖掘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疾病治疗模式挖掘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患者表示方法、相似性度量方法与聚类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已有研究工作中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思路 |
2 基于患者入院信息的典型诊断模式挖掘方法 |
2.1 疾病编码标注问题描述及研究框架 |
2.2 典型诊断模式挖掘方法 |
2.2.1 患者入院信息表示方法 |
2.2.2 患者疾病编码本体结构构建方法 |
2.2.3 患者疾病诊断信息相似性度量方法 |
2.2.4 患者疾病诊断信息聚类算法 |
2.2.5 典型疾病共现模式抽取方法 |
2.2.6 典型诊断模式抽取方法 |
2.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2.3.1 实验数据集预处理与参数设置 |
2.3.2 AP聚类最优簇的数量选择 |
2.3.3 典型疾病共现模式抽取 |
2.3.4 典型诊断模式抽取 |
2.3.5 典型疾病共现模式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患者医嘱信息的典型用药序列挖掘方法 |
3.1 医嘱的时序模式挖掘问题描述 |
3.2 典型用药序列挖掘方法 |
3.2.1 药物集合序列表示方法 |
3.2.2 药物集合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 |
3.2.3 药物集合序列聚类算法 |
3.2.4 典型用药序列抽取方法 |
3.2.5 典型用药序列评估方法 |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数据集描述与参数设置 |
3.3.2 相似性度量方法比较 |
3.3.3 AP聚类最优簇的数量选择 |
3.3.4 典型用药序列抽取 |
3.3.5 典型用药序列评估 |
3.3.6 实验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患者医嘱信息的典型用药时间挖掘方法 |
4.1 医嘱的持续模式挖掘问题描述 |
4.2 典型用药时间挖掘方法 |
4.2.1 用药时间分布特征表示方法 |
4.2.2 患者治疗记录相似性度量方法 |
4.2.3 患者治疗记录聚类算法 |
4.2.4 典型用药时间抽取方法 |
4.2.5 典型用药时间评估与疾病编码标注方法 |
4.2.6 算法总结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实验数据集预处理与参数设置 |
4.3.2 AP聚类最优簇的数量选择 |
4.3.3 典型用药时间抽取 |
4.3.4 典型用药时间评估 |
4.3.5 典型用药时间疾病编码标注 |
4.3.6 典型用药时间推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医嘱多视角信息融合的典型治疗模式挖掘方法 |
5.1 医嘱的多视角信息融合挖掘问题描述及研究框架 |
5.2 典型治疗模式挖掘方法 |
5.2.1 医嘱形式化表示方法 |
5.2.2 医嘱单视角相似性度量方法 |
5.2.3 医嘱多视角相似度网络融合方法 |
5.2.4 患者治疗记录聚类算法 |
5.2.5 典型治疗模式抽取与评估方法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数据集描述与参数设置 |
5.3.2 相似性度量方法比较 |
5.3.3 谱聚类最优簇的数量选择 |
5.3.4 典型治疗模式抽取 |
5.3.5 典型治疗模式评估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 ——以华东与华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疾病预防与健康保障的需求 |
1.1.2 高密度城市对疾控中心设计的要求 |
1.1.3 提升疾病预防的效率 |
1.1.4 保证实验室安全的要求 |
1.1.5 医学模式的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疾控中心的国内外概述 |
2.1 疾控中心概念功能与职责 |
2.2 疾控中心的发展 |
2.3 疾控中心的“分级制” |
2.3.1 省级疾控中心 |
2.3.2 市级疾控中心 |
2.3.3 区级疾控中心 |
2.4 国内外疾控中心 |
2.4.1 国内疾控中心现状 |
2.4.2 国外疾控中心现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华东地区疾控中心实地调研 |
3.1 南京市疾控中心 |
3.2 常州市疾控中心 |
3.3 上海市徐汇区疾控中心 |
3.4 上海市长宁区疾控中心 |
3.5 嘉兴市疾控中心 |
3.6 杭州市疾控中心 |
3.7 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地区疾控中心实例调研 |
4.1 深圳市疾控中心 |
4.2 宝安区疾控中心 |
4.3 东莞市疾控中心 |
4.4 广州市疾控中心 |
4.5 广东省疾控中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疾控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 |
5.1 规划设计 |
5.1.1 规模 |
5.1.2 区位 |
5.1.2.1 区位模式 |
5.1.2.2 场地 |
5.1.3 布局 |
5.1.3.1 布局模式 |
5.1.3.2 建筑退让 |
5.1.4 分区 |
5.1.5 交通 |
5.2 建筑设计 |
5.2.1 功能 |
5.2.2 流线 |
5.2.3 空间设计 |
5.2.4 院落 |
5.2.5 景观 |
5.2.6 空间造型 |
5.3 小结 |
第六章 实验室设计 |
6.1 常规实验室设计 |
6.1.1 功能分区 |
6.1.2 平面布局 |
6.1.3 空间及剖面设计 |
6.1.4 流线组织 |
6.1.5 其他 |
6.2 特殊实验室设计 |
6.2.1 PCR实验室 |
6.2.2 ICP-MS实验室 |
6.2.3 特殊洁净实验室 |
6.2.4 动物房 |
6.3 实验室工艺 |
6.4 小结 |
6.4.1 常规实验室 |
6.4.2 特殊实验室 |
第七章 趋势与展望 |
7.1 疾控中心的建筑规划 |
7.1.1 发展规模 |
7.1.2 模式展望 |
7.2 疾控中心实验室趋势 |
7.2.1 平面模式 |
7.2.2 房间设计 |
7.3 未来疾控中心设计趋势 |
7.3.1 高层高密度 |
7.3.2 与其他医疗中心组团 |
7.3.3 高密度城市下的垂直分区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设计验证——深圳市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 |
8.1 前期背景 |
8.1.1 服务对象 |
8.1.2 规模确定 |
8.2 规划设计 |
8.2.1 概况 |
8.2.2 区位 |
8.2.3 布局 |
8.2.4 交通 |
8.3 建筑设计 |
8.3.1 功能分布 |
8.3.2 流线组织 |
8.3.3 空间设计 |
8.3.4 建筑造型 |
8.3.5 景观设计 |
8.4 实验室设计 |
8.4.1 竖向分区 |
8.4.2 常规实验室设计 |
8.4.3 特殊实验室设计 |
8.4.4 实验室工艺 |
8.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的有关学术成果 |
(8)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子鼻技术概述 |
1.2 医用电子鼻的研究现状 |
1.3 传感器阵列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
1.3.1 传感器阵列优化的意义 |
1.3.2 传感器阵列优化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的硬件平台及数据采集实验 |
2.1 引言 |
2.2 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 |
2.3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实验 |
2.3.1 细菌培养液数据采集实验 |
2.3.2 动物伤口感染数据采集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中的分析方法 |
3.1 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 |
3.2 神经网络用于样本数据的分类识别 |
3.2.1 神经网络原理简介 |
3.2.2 细菌培养液样本数据分类结果 |
3.2.3 动物伤口感染样本数据分类结果 |
3.3 支持向量机用于样本数据的分类识别 |
3.3.1 支持向量机原理简介 |
3.3.2 细菌培养液样本数据分类结果 |
3.3.3 动物伤口感染样本数据分类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因子分析的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 |
4.1 引言 |
4.2 因子分析的原理 |
4.3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感器阵列优化 |
4.4 优化实验结果 |
4.4.1 细菌培养液样本数据的优化结果 |
4.4.2 动物伤口感染样本数据的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的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 |
5.1 引言 |
5.2 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的原理 |
5.3 基于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准则的传感器阵列优化 |
5.4 优化实验结果 |
5.4.1 细菌培养液样本数据的优化结果 |
5.4.2 动物伤口感染样本数据的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本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和程序清单等相关信息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与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手术质量安全问题是医疗服务质量中常见严重问题 |
二、推行标准化管理是解决手术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
三、我国的手术质量安全标准编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医疗质量与手术相关标准概述 |
二、国内外医疗质量相关标准应用概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研制 |
第一节 手术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
一、基于现有标准梳理 |
二、基于文献资料梳理 |
三、基于警讯事件库的梳理 |
四、基于纠纷案例梳理 |
五、基于不良事件梳理 |
六、基于制度规范梳理 |
第二节 标准要素与条款梳理 |
一、基于问卷调查的标准内容完善 |
二、基于德尔菲的标准内容评定 |
第三节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标准 |
一、标准要素 |
二、标准条款 |
第三章 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应用 |
第一节 标准应用评价指标梳理 |
一、应用评价指标梳理原则 |
二、建立标准应用评价指标 |
第二节 设计标准应用与管理方案 |
一、信息化自动监测与预警 |
二、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 |
三、器械和药品专项检查 |
四、专家重点手术病历审查 |
五、标准宣贯与培训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标准应用成效 |
一、术前标准质量安全管理成效 |
二、术中标准质量安全管理成效 |
三、术后标准质量安全管理成效 |
四、基于专家病历审查分析标准改进成效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概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风疹病毒E1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RV-E1 基因片段的扩增 |
2.2 RV-E1基因全长T-A克隆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 RV-E1基因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 TMHTA的鉴定 |
2.4 含RV-E1目的基因重组穿梭质粒的鉴定 |
2.5 RV-E1重组杆状病毒的鉴定 |
2.6 转染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的鉴定 |
2.7 RV-E1表达条件的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风疹病毒在消除阶段实验室检测中的研究策略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标准化感染实验室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大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的构建研究[D]. 金智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可控延伸法构建sgRNA文库在表观遗传元件功能注释中的应用[D]. 李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3]肠道微生物与呼吸道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及应用研究[D]. 韩东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临床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与能力建设专家共识[J].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01)
- [5]牛结节性皮肤病检测新方法与ORF132基因表达及鉴定研究[D]. 聂福平. 重庆大学, 2020(02)
- [6]基于电子病历的典型诊疗模式挖掘方法研究[D]. 陈静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 ——以华东与华南地区为例[D]. 张贻娣. 深圳大学, 2019(01)
- [8]伤口感染检测医用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优化研究[D]. 张赐. 重庆大学, 2019(01)
- [9]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与应用方法研究[D]. 张文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10]风疹病毒E1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纯化[D]. 赵培蓓.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