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报纸科普副刊编辑思想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程媛,王嘉睿,王珂[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央视新闻直播带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互联网技术提高等多重背景,加速了主流媒体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进程。主流媒体纷纷涉足直播带货领域,使直播成为拉动消费,助力乡村的新引擎。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央视新闻顺势而为,在直播带货领域创新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央视新闻为例,分析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助农"的创新实践、效果及其困境。
潘宁[2](2021)在《《碑林集刊》编辑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静[3](2020)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文中提出关于"科学幻想小说"内部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学界大多在理论层面展开辩驳,而在历史语境中考察科幻概念的生成与影响,则是更具开拓性的尝试。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爆发的"姓‘科’姓‘文’之争"为"观测点",便会发现彼时倡导科学性的观点在今日叙述中庶几缺席。在补足这些观点的基础上,科幻概念的生成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场在"原则"与"自由度"之间的博弈战。社会主义文化转轨时期科幻作者们争取"自由度"的人文主义方案,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科幻发展。这一个案研究既有助于清理当代中国科幻的若干本土议题与经验教训,同时也意味着科幻足以成为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重要入口之一。
陈曦[4](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曾娟[5](2019)在《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在马星野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该报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对该报的改革,尤其是以副刊为主阵地的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更是造成了该报副刊乃至整个报纸在当时由难以为继转而盛况空前的局面。本文以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内部动因进行分析,厘清该报杂志化改革的出发点,指出“时代大潮对国民党党报发展的外在特殊要求”、“内部的专业人员队伍、经营方式和编辑方针的主动变化”是能够策划并遂行杂志化改革的重要基石。在此基础上,以副刊为杂志化改革的研究对象,梳理这一时期该报副刊的改革历程,对改革的实践契机、副刊发展脉络以及杂志化的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指出以1945年为界的南京《中央日报》副刊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改革之前的曲折发展与改革之后的盛况空前,着重展现改革前后副刊乃至报纸出现的客观变化。历史研究的目的既在于总结研究对象的历史价值,在展现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脉络和实践后,从改革后的报纸特色和改革效果两个方面对这一改革所产生的历史价值进行总结。最后结合当前报纸的一些现状,浅谈1945-1949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对当前报纸发展的一些启示,提出在媒介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报纸虽然必须走融媒体发展的道路,但是也应在这个道路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坚持“报格”“报性”的基础上对所融媒介有所取舍。实际上,南京《中央日报》的杂志化之所以是“聪明”的,是在于其不是完全将自身变成杂志,而是在坚持新闻始终提供迅速新鲜消息的同时,以“杂志文”的形式来对读者所感兴趣的事情给予叙述、说明、解释,从而使得这些信息以更好的形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也启示我们:一份负责任的好报纸,在坚持“党性”、“人民性”和“专业性”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处理好“新闻舆论”与“副刊”的关系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即既要坚持其在新闻舆论上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个内核,也要充分利用其身处时代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方式,尤其是新媒介传播条件和方式,找准契合点,进行有机的而不是盲目的融合,通过“副刊+N媒体”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需求,有目标地通过多样化的副刊扩大整个报纸的传播面,丰富传播信息内容,从而使整个报纸站稳脚跟,取得发展。
陈佳丽[6](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封婉琴[7](2017)在《民国后期新闻知识的建构 ——以《报学》双周刊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946年6月10日,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学术副刊《报学》双周刊发行。1948年4月18日,《报学》发行第四十四期后停刊报,仅存两年。它和《中央日报》一样,都受到了国民党派的影响。虽然只是一份学术刊物,却间接反映了所在党派的言论和思想。尽管《报学》不是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术刊物,但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它致力于建构新闻学术相关知识,从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以及新闻事业等方面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较丰富的学术知识体系,彰显出近代中国新闻界对新闻知识的重视。作为主编的马星野,和诸多中国新闻界人士一道,通过着书立说,为中国新闻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报学》通过引介国外新闻理论,为国内新闻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不仅如此,《报学》还致力于推广新闻实务,促进了新闻技术、新闻编辑以及采写等知识的传播。《报学》是中国新闻事业发达的一角,它通过还原世界新闻事业繁荣的景象,增强了受众对于新闻知识的理解,同时促使中国新闻事业不断追求进步。以《报学》为中心,探寻民国后期新闻知识建构的进展和不足,不仅实现了史料创新,同时也开拓了中国新闻学术刊物研究的新方向。
梁敏[8](2017)在《《新疆日报》(汉文版)副刊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2004-2014年副刊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区别于新闻信息之外的集合,以文艺性内容为主,有固定名称,时间上有一定规律但又视内容情况选择刊发时间。副刊的基本属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新疆的现实环境和文化决定《新疆日报》副刊具有教育功能,是一种广义上的、有意识的、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其教育功能借助文化实现。《新疆日报》副刊是新疆最具权威的党报副刊,属于党报综合性文艺副刊,反映内容较广,以文艺为主,1985年改名“宝地”后一直沿用至今。因其地域的特殊性,《新疆日报》副刊采用四种文字出版,研究针对汉文版,采用文本研究法,通过对2004—2014年《新疆日报》副刊的作品进行内容分析,展现副刊具体的教育功能。副刊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情感引导对真善美的追求来体现人格教育;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表达来体现民族团结教育;基于国家政治共同体和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国家认同教育;以及通过国际间和国家内不同民族间跨文化交流体现跨文化教育。然后以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为时间中线轴,根据事件前后副刊内容变化,从整体把握发现《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的实现存在以下问题:副刊传播手段较为单一,内容上跨文化和人格教育明显不足,民族团结议程设置明显,表达方式上国家认同教育口号化、同质化比较明显。针对副刊存在问题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影响教育功能实现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受众接受习惯和价值取向等因素提出:副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传播手段,更新传播理念;了解并考虑受众接受习惯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接受习惯;通过壮大少数民族作者群及草根作者群来扩大受众话语权;基于生活事实与文化的动态发展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承认他文化的主体资格,撇开自我文化视角,与他文化进行对话式理解,从而真正实现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共生。副刊的本质是文化,承载着传播和创造文化的使命,《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表达不同民族文化,实现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的互惠性理解;并在新媒体语境下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传播平台,吸纳更多的新媒体受众,扩大影响力,以期副刊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张祥森[9](2017)在《《苏州明报》副刊研究》文中指出近代苏州市民文化深受传统观念和西方文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由于毗邻近代新闻出版业的中心上海,苏州也紧跟其后,大力发展本地新闻事业。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市民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更迎合市民的文化趣味,是研究市民文化的重要资料。《苏州明报》是近代苏州三大报纸之一,发行时间长、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副刊是该报一大特色,因其内容丰富、迎合市民趣味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本文拟在区域社会史的框架下,探究《苏州明报》副刊与近代苏州市民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梳理发现,《明晶》、《小艺》以及其他专栏刊载了大量苏州市民生活的记录,对市民的生活进行着建构与书写,展现了苏州市民不同的生活面貌;同时副刊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平民化的公共空间,在这里读者之间、编者与读者之间充分互动,成为谈论新观点,妇女争取自身权益、呼吁大众关心社会底层的平台。《苏州明报》副刊具有浓厚的消闲性和趣味性。通过整理发现,副刊有较多苏州市民消闲娱乐的记载,不论是观前街的热闹,还是书场、戏院的喧嚣以及游山玩水的兴盛,都展现了苏州市民尚悠闲的特点。而对自由婚姻恋爱的追求、旗袍发饰的斗争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又体现了苏州市民所具有的崇尚个体自由、重视自身权益以及关怀他人生命的新时代特点。《苏州明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苏州市民的文化和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民心态和观念的变化,呈现了市民生活和文化的丰富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上半期苏州市民文化的鲜活文本。
乌日嘎[10](2016)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2010-2014)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比起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包含了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等更加宽泛的含义。媒介是科学传播重要的部分,媒介的发展与转变等会给科学传播带来众多的影响。报纸在大众新闻媒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依然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介。本文主要以《内蒙古日报》(蒙文版)1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4年五年的报纸,筛选出这些年蒙文日报所刊登的科学类文章做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首先,笔者把蒙文日报所刊登的所有科学类文章以刊登内容和性质分为两大类别,并对其中的一些主要类别做更加详细的分类,进一步统计分析出不同时间段内科学类文章数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别的文章所占的百分比等,从整体上呈现了报纸中科学类文章的现状。其次,从蒙文日报所刊登的科学类文章当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细节上展现了蒙文日报科学传播现状以及传播特征等。最后,从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等理论视角进一步分析蒙文日报科学传播现状与特征,并提出相关实践建议与展望。
二、论报纸科普副刊编辑思想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报纸科普副刊编辑思想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央视新闻直播带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外部赋能:时代潮流的必然推进趋势 |
1.大环境趋势要求主流媒体拥抱直播带货 |
2.各类平台的不同优势为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提供支持 |
3.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直播带货更加真实和沉浸 |
4.当代人们消费模式转变要求主流媒体紧跟时代 |
内部创新:模式新颖与特色发展遍地开花 |
1.打造新型模式,聚力直播助农 |
(1)“央视主播+直播”。 |
(2)“央视主播+网红+直播”。 |
(3)“央视主播+明星艺人+直播”。 |
(4)“央视主播+官员+直播”。 |
(5)“央视主播+村民+直播”。 |
2.创新直播发展,落实全新想法 |
(1)体现公益属性,彰显独特优势。 |
(2)走进扶贫地区,突出当地文化。 |
(3)增添趣味内容,减少带货单调性。 |
(4)搭建定制场景,突出直播主题。 |
乡村产业升级:央视新闻与区域融合发展快准稳 |
1.扶贫地区的快速翻身,缩短下沉成本投入 |
2.巧妙重塑“人设”,打造地区品牌效应 |
3.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地区就业率稳步提升 |
面临困境:延续性及依赖性强,长效发展路漫漫 |
1.未形成持续系统化运作模式 |
(1)商业化运作不持续,发展前景模糊。 |
(2)带货主体流动,质量差距悬殊。 |
2.依赖各类平台,面临流量及技术难题 |
(3)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种叙述模式与再考察的必要性 |
二记忆的空白:“属科派”的观点及其逻辑 |
(一)“儿童教育者”鲁兵 |
(二)以“编辑”作“普及”的赵之 |
(三)以“科学”审“科幻”:甄朔南与钱学森 |
三如何认识“自由度”:社会主义文化转轨中的科幻 |
(4)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意义 |
二、史料搜集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纸副刊 |
二、政治文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主要方法 |
二、框架安排 |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的源起 |
二、研究的理由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五、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及意义 |
第一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一、要求民主、反对独裁成为时代潮流 |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快速扩张 |
三、战后新闻事业的竞争激烈 |
四、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管制出现暂时松动 |
第二节 改革的内部动因 |
一、“报社人员专业化”的办报队伍变化 |
二、“党营报纸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变化 |
三、“党报编辑日报化”的编辑方针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实践契机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的实践契机 |
一、“读者导向”和“分众传播”办报理念的确立 |
二、专业新闻人才队伍和专业办报理想的确立 |
三、报纸经济“独立经营”目标的确立 |
四、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下报纸发展方向的确立 |
第二节 前奏和铺垫:1945年前的曲折发展 |
一、上海《中央日报》副刊 |
二、早期南京《中央日报》副刊 |
三、重庆《中央日报》副刊 |
第三节 改革与创新:1945-1949年的繁荣发展 |
一、以《中央副刊》《泱泱》为代表的文学文化综合类副刊改革 |
二、以《儿童周刊》《妇女周刊》《青年周刊》为代表的生活学习类副刊改革 |
三、以《地图周刊》《文史》《报学》《食货》为代表的学术专业类副刊改革 |
四、以《山海》《山水》《科学周刊》《国际周刊》为代表的新知服务类副刊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历史价值 |
第一节 改革的特色 |
一、版面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 |
二、借鉴杂志做法,编辑灵活生动 |
三、策划特色专栏,营造互动氛围 |
四、刊载深度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
五、遵循报纸原则,立场并未变化 |
第二节 改革的效果 |
一、受众面扩大,影响力提升 |
二、信息量提高,可读性增强 |
三、专业性提高,报纸更“聪明” |
四、销量有提升,经营有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启示 |
第一节 报纸始终是报纸 |
一、报纸的优势 |
二、报纸的劣势 |
第二节 改革的两个“并重” |
一、目前报纸发展的现实困难 |
二、“专业新闻舆论”与“精彩副刊专刊”的两个并重 |
第三节 改革的两个建议 |
一、强化报纸的“读者导向”和“分众传播” |
二、借鉴“杂志化”的方法扩大报纸副刊效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部分主要着述 |
二、部分论文资料 |
三、部分原始资料 |
致谢 |
(6)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媒介与知识 |
1.1.2 理解媒介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
1.2.5 结论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限定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视角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
2.3 小结 |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
3.1 本章概说 |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
3.4 小结 |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
4.1 本章概说 |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
4.2.1 报刊之新景象 |
4.2.2 报刊中的卫生 |
4.2.3 知识之新呈现 |
4.3 小结 |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
5.1 本章概说 |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
(7)民国后期新闻知识的建构 ——以《报学》双周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评述 |
1.2.1 《中央日报》副刊 |
1.2.2 民国时期新闻学术刊物 |
1.2.3 《报学》双周刊 |
1.2.4 新闻知识的提出和建构 |
1.3 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重难点 |
第2章 《报学》对新闻理论的引介 |
2.1 新闻自由观念 |
2.1.1 《报学》从历史角度建构新闻自由观念 |
2.1.2 从国家层面建构新闻自由观念 |
2.1.3 引介国外理论建构中国自由观念 |
2.2 新闻伦理 |
2.3 其他新闻理论 |
第3章 《报学》对新闻实务的推介 |
3.1 印刷和通讯技术 |
3.2 新闻编辑 |
3.3 新闻采写 |
第4章 《报学》对新闻事业的研究 |
4.1 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 |
4.2 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 |
4.3 《报学》中的新闻教育 |
4.3.1 走向成熟的世界新闻教育 |
4.3.2 力求变革的中国新闻教育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疆日报》(汉文版)副刊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2004-2014年副刊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副刊 |
(二)教育功能 |
第一章 《新疆日报》副刊的发展及分类 |
第一节 《新疆日报》副刊发展 |
一、副刊的编辑方针 |
二、副刊的版面语言 |
三、副刊的发刊情况 |
第二节 《新疆日报》副刊作品分类 |
一、文学作品 |
二、艺术作品 |
三、综合类表达 |
四、副刊的作者类型及作品 |
第三节 副刊——作为教育形式存在 |
一、副刊的基本属性决定副刊具有教育功能 |
二、副刊的传播内容决定副刊具有教育功能 |
三、新疆的现实环境和文化赋予副刊教育功能 |
第二章 《新疆日报》副刊主要教育功能的体现 |
第一节 人格教育 |
一、鼓励阅读加强自我修养 |
二、道德引导培养道德情操 |
三、艺术品评提升审美趣味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 |
一、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体现民族团结 |
二、当下的民族文化交流体现民族团结 |
三、现实中的百姓故事体现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国家认同教育 |
一、基于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话语表达 |
二、基于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话语表达 |
第四节 跨文化教育 |
一、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 |
二、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 |
第三章 《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 |
第一节《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
一、经验性与弱化的人格教育 |
二、议程设置话语下的民族团结教育 |
三、口号化的国家认同教育 |
四、跨文化教育的无意识表现 |
第二节 影响《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
一、传播理念和技术 |
二、受众的接受习惯 |
三、受众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关于《新疆日报》副刊教育功能实现的几点对策 |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 |
二、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共生 |
三、创新话语表达,扩大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苏州明报》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三.史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其局限性 |
第一章 《苏州明报》副刊与近代苏州市民文化概述 |
第一节 《苏州明报》副刊概述 |
一.《苏州明报》副刊的主体《明晶》 |
二.其他副刊、专刊和专栏 |
第二节 副刊与近代市民文化的关联 |
小结 |
第二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
第一节 苏州市民的消闲中心---观前街 |
一.观前街的店铺 |
二.荡观前 |
三.节日里的观前街 |
第二节 苏州人的娱乐生活 |
一.苏州人的娱乐场所---书场、戏院和电影院 |
二.捧角趣谈 |
三.八卦戏曲明星 |
第三节 苏州人的游冶生活 |
一.园林清雅乐忘返 |
二.姑苏山水惹人醉 |
第四节 苏州人的性格 |
小结 |
第三章 《苏州明报》副刊所建构的平民化的公共舆论空间 |
第一节 婚恋自由之徘徊 |
第二节 纷纷扰扰之发饰旗袍 |
一.绿云扰扰 |
二.旗袍当穿不当穿 |
第三节 对社会底层的关注 |
一.关注底社会 |
二.史金奎义士的抚恤风波 |
三.物价飞涨不停,小民何以图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民国时期苏州报刊(1919-1949) |
后记 |
(10)《内蒙古日报》(蒙文版2010-2014)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 |
文献综述 |
相关说明 |
一、《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科学传播现状 |
1.1 蒙文日报简介 |
1.1.1 蒙文日报时代背景 |
1.1.2 蒙文日报办报简要历程 |
1.2 蒙文日报科学传播版页概况 |
1.2.1 蒙文日报科学传播历史版页情况 |
1.2.2 蒙文日报(2010-2014)科学传播版页情况 |
1.3 蒙文日报(2010-2014)科学传播整体情况 |
1.4 蒙文日报科学传播文章分类 |
1.4.1 按文章内容分类 |
1.4.2 按文章性质分类 |
二、《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科学传播案例分析 |
2.1 科学新闻类文章案例分析 |
2.1.1 生产技术类新闻案例分析 |
2.1.2 医学类新闻科学传播案例分析 |
2.2 科学知识类文章案例分析 |
2.3 外来词和不常用词语案例分析 |
三、《内蒙古日报》(蒙文版)科学传播特征 |
3.1 科学选题紧随时事热点 |
3.2 科学知识传播关注农牧业生产过程 |
3.3 科学知识传播偏向于主要的几大类别 |
3.4 科学知识类文章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类文章较少 |
3.5 科学新闻缺乏科学形象的树立和科学精神的传播 |
3.6 科学知识传播类文章,未能很好地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报纸科普副刊编辑思想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央视新闻直播带货研究[J]. 程媛,王嘉睿,王珂. 中国报业, 2021(23)
- [2]《碑林集刊》编辑特色研究[D]. 潘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J]. 李静. 文学评论, 2020(05)
- [4]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5]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D]. 曾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7]民国后期新闻知识的建构 ——以《报学》双周刊为中心[D]. 封婉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8]《新疆日报》(汉文版)副刊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2004-2014年副刊为样本[D]. 梁敏.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9]《苏州明报》副刊研究[D]. 张祥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10]《内蒙古日报》(蒙文版2010-2014)科学传播研究[D]. 乌日嘎. 内蒙古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