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位六通手动转阀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崔波[1](2020)在《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用自卸车是煤矿正常生产中的重要运输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决定着煤矿生产的效率。液压系统是矿用自卸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着车辆的转向、举升以及制动等功能,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矿用自卸车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一直是研究重点。本文以WCJ10E型矿用自卸车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其液压系统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部分矿井需求以及车辆的使用条件等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与该矿用自卸车相匹配的液压系统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液压系统中主要元件的相关参数并依据结果对元件进行选型;利用AMESim平台搭建了液压系统中优先阀、转向器、充液阀以及液压缸等重要元件的HCD仿真模型以及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在线性负载转向工况、阶跃负载转向工况、满载举升工况、空载举升工况、缓踩制动工况以及点踩制动工况下对其液压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总体性能良好,方案合理可行。对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在后续对其改进优化过程中,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扩展矿用车辆各种规格及功能以满足煤矿需求有着现实意义。
代慧[2](2020)在《防喷器拆装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喷器属于石油钻采机械中的井口装置,起着安全密封的作用,在钻井工作中可以有效的控制井口压力,杜绝井喷事故,从而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有效的进行。防喷器具有大体积、大重量的特点,其安装组合后可达几十吨,并且安装过程中要求的精准度非常高,又由于石油钻台下的作业空间狭窄,因此不能采用大型工业设备来安装,所以一直以来防喷器的安装工作都是石油钻机安装作业中非常麻烦的一项。在以前的石油钻采作业中使用时通过拆除转盘甚至转盘大梁的方式,借助大钩、绞车、铲车等工具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中作业效率低,同时劳动强度大,因此非常不安全。通过分析国内外钻机施工中工作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提出安全快捷的移运小车是今后新型石油钻机配套和旧钻机加装改造的可选作业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石油钻井防喷器拆装装置,该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解放了人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工具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过程的安全性。结合石油钻井防喷器组的安装要求以及结构尺寸参数,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了防喷器拆装装置的主要功能,包括翻转、起升、纵横移、旋转对中等等操作步骤,同时针对每个功能进行了方案结构设计,并且进行了方案对比,确定了防喷器组的起升方式,完成了整个装置的总体方案分析和结构设计。(2)根据防喷器拆装装置的动作需求,以及结合现场作业的需要,分别对液压缸、液压泵等主要液压元器件进行了参数计算,并设计了防喷器拆装装置的液压系统的。(3)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该装置的关键零部件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近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起升架的振动情况进行了模态分析,避免起升架共振频率,为起升架装置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4)本文最后利用实验对防喷器拆装移运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检验,从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论文上述的研究成果,论文最后总结了防喷器的设计结果,得到了最优的设计方案,为防喷器拆装移运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支撑依据。
陈建[3](2020)在《内燃叉车多路换向阀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工程机械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平衡重式叉车作为工程机械中一员,对其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多路换向阀作为内燃叉车液压系统中重要的液压控制元件,作用是控制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其优劣决定了整个内燃叉车的工作性能。为了解决国内生产的普通多路换向阀压力损失过大,系统升温过快,转向单稳系统浪费能源等问题。本文结合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研发具有自主创新的节能降温型合流多路换向阀。主要采取理论研究、Fluent仿真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联合的办法从而开展对多路阀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多路阀流道结构的优化;结合仿真软件及叉车多路阀微动特性要求,分析常见节流槽的曲线图,设计最优节流槽;结合叉车转向系统特点,对原有进油阀片及阀芯结构进行修改。结合对多路阀的设计和计算、Fluent仿真分析,所生产的多路换向阀已符合内燃叉车的使用要求;且在实验数据的论证下,新阀与原阀相比,无论是压力损失过大、系统升温较快还是能源浪费问题,都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了整车能耗的降低,减少工程机械中液压元件的故障率。但不足之处在于对整车的降温效果有限,这仍然是我们后期努力突破的地方。在产品形成系列化和产业化后替代原有的普通多路阀,实现整车能耗的降低,同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通过此次研发,研发设计出两级U型、X型、UX型、J型等新型节流槽;从而改变了内燃叉车多路阀的阀口流量大小,增强整个车辆的相关性能;此外,还可以为其他阀类的设计研发给予了相应的数据参考及理论指导。
高俊峰[4](2019)在《多泵多马达系统电液滑转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方向控制阀作为改变液压传动系统中油液流动方向的控制类元件,是构成液压传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换向阀的使用数量庞大,控制复杂,专家学者为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多泵多马达系统也面临与之相同的情况,寻求能够与之相适配的换向控制方法,成为多泵多马达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依靠阀芯的滑动与转动来实现换向控制的电液换向阀结构形式,采用理论分析、模拟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多泵多马达系统的换向要求,确定了滑转换向阀的工作原理。主阀芯采用滑动与转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实现了滑转换向阀多位多通的换向功能;确定了驱动装置及其分布方案,揭示了关键部件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比表明本文研究的滑转换向阀对于多泵多马达系统具有更好的适配性。其次,采用微元法对间隙泄漏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发现了一个影响泄漏量的新变量因素,对主阀芯与阀套孔4种形位关系下的轴向和周向泄漏的流量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得到了泄漏流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并分析了影响泄漏量的角度变量,揭示了泄漏机理,得到了角度变量对轴向、周向泄漏量以及单侧合泄漏量的影响关系。根据油液在滑转换向阀内的三维流动状态,分析并得到了3种稳态液动力的数学表达式,得到了稳态液动力对主阀芯以及阀口的影响关系;根据泄漏间隙的特殊分布方式以及阀芯与阀套的形位状态,采用微元法对两种液压卡紧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液压卡紧力数学模型,进一步发现了角度变量对液压卡紧力的影响,分析并得到了角度变量与液压卡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针对减小液压卡紧力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周向均压槽与轴向均压槽相结合的均压槽结构形式,并采用SolidWorks建立间隙流道模型,利用ANSYS和FLUENT软件并根据开槽数量、宽度不同的情况,对减小液压卡紧力的方法进行有限元分析与流场仿真,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不考虑泄漏情况下的均压槽对液压卡紧力的影响规律,进而结合不同形式均压槽对内泄漏量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到了适用于滑转换向阀的均压槽结构形式。最后,分析了关键结构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各关键结构尺寸与滑转换向阀通径之间的参数公式,确定了滑转换向阀主要结构的设计尺寸和相关参数。加工试验样机并搭建测试系统,对其进行通油机能测试、压力损失测试和内泄漏测试,试验结果实现了滑转换向阀在6个工作位置的通油机能,得到了滑转换向阀压力损失在各工作位置之间的数值关系、各油口间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供油压力一定时,滑转换向阀内泄漏量在各工作位置之间的数值关系、各工作位置处内泄漏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试验结果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本文不仅为多泵多马达系统的换向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减少了换向阀的使用数量,同时该滑转换向阀也可用于常用液压系统,具有良好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为全面解决多泵多马达系统的现有矛盾和换向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对此类适配阀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王鹤[5](2016)在《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有的激振方式中,电液激振具有功率密度高、推力大、负载自适应和无级调幅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伺服阀控电液激振器相比,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可以突破阀芯往复运动结构存在的局限,获得更高的工作频率,但是针对振动实验、地震模拟等场合需要的精准振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精准振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振动频率准确,二是振动波形准确。阀芯旋转式激振阀是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的核心元件。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的工作频率由阀芯转速决定,振动波形由阀口形状和尺寸等几何特征决定,阀芯转速的稳定性以及振动波形和阀口几何特征的准确解算是这类激振技术发展关键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阀芯旋转式大功率电液激振基础理论和技术"(51275 499)的资助下对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展开研究,针对目前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技术中存在的振动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以阀芯转速稳定为目标的液动力矩计算和补偿方法,以及以振动波形准确为目标的基于振动波形的阀口设计方法,为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设计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综合考虑研究需要与加工难度,设计了矩形阀口、三角形阀口和半圆形阀口等三种不同阀口形状,对不同阀口形状下的过流面积、面积梯度以及当量通径等阀口面积特征进行计算。建立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压力一流量特性方程,分析结构参数对静态特性的影响。建立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受力模型,从阶跃响应和幅频特性角度研究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构参数和液动力矩对动态特性的影响。2.对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液动力矩进行理论分析,分别建立稳态液动力矩和瞬态液动力矩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ANSYS ICEM CFD建立阀内部流场网格模型,采用AN-SYS/Fluent对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的内部流场进行CFD仿真,分析了液动力矩随阀口压差和流量、阀芯转速以及阀芯角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结构参数对液动力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液动力矩的补偿方法。3.建立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对电液激振器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了阀口形状、阀口轴向长度、阀口数量、系统供油压力和阀芯转速对电液激振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对振动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分析阀口形状、阀口轴向长度以及系统供油压力对振动波形失真度的影响。通过电液激振器的数学模型得到阀口过流面积与振动波形的关系,进一步得到阀口轴向长度与振幅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振动波形的阀口设计方法。4.搭建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实验台,在实验台上分别开展静态特性、液动力矩和振动波形实验。通过实验对进油方向和回油方向单向通油和双向通油时稳态液动力矩的耦合情况进行研究,对所提出的液动力矩理论计算模型和补偿方法以及基于振动波形的阀口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姚威,郑亚飞[6](2016)在《EMG伺服阀结构及静态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对EMG电液伺服转阀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建立一套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对EMG伺服阀进行静态性能测试、曲线绘制,根据分析结果对EMG伺服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该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可有效用于EMG静态性能检测并可反映出其存在问题。
杜永帅[7](2015)在《单作用双泵双速马达专用换向阀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压阀是液压传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液压系统来说,阀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液压系统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液压换向阀是每个液压系统中都必须有的,是一重要的基础液压元件。本课题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宽曲线双定子多速马达关键技术研究”,其中双定子泵和双定子马达已经研究成功,这种新型元件可以实现内、外泵或内、外马达的作用,考虑到把单作用双定子泵和双定子马达组成换向回路,以此实现泵多种流量的输入、多种转矩的输出,但多泵多速马达系统的换向回路的实现,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多个普通的换向阀组合实现其多种换向功能,换向系统比较复杂,而本课题进行的研究是对单作用多泵多速马达系统换向回路专用换向阀进行研究,实现一个阀来代替多个换向阀,为多泵多速马达系统的通用使用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查阅国内外液压转阀的研究与发展,了解当前液压转阀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液压转阀的综合研究分析,阐述该专用换向阀的工作原理,然后阐述了专用换向阀的内部结构,并规定了该专用换向阀的符号图形,其次对专用换向阀的关键部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对电-机械转换器进行了选择,设计了二种密封结构,并用三维制图软件Solidworks对阀的结构进行了三维建模。(2)分析了专用换向阀的动静态特性,其中静态特性包括专用换向阀的阀口特征以及液动力,动态特性分析了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对阀的动态特性影响。(3)采用了CFD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了专用换向阀的几何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动态分析。得到了不同开口下的压力与速度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射流角的变化规律。(4)通过设计的实验原理图对加工好的实验元件进行原理性的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实验数据采集,接着加以分析,得出专用换向阀理论的可行性结果,为下一步改进与完善该阀的结构做好基础的工作。
黄乐敏[8](2014)在《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国产化》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关键设备——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国产化意义及其技术要求、标准、规范。针对研制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给定技术参数,综合比较、分析各种执行机构驱动类型,对确定气液联动执行机构中采用拨叉式驱动机构及其设计作了一些探讨。
习波波[9](2013)在《具有二自由度铰接车体的轮式越野车辆转向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是在校企合作项目“面向复杂非结构地形轮式越野工程车辆开发”资助下开展的,针对各种复杂结构地形的出现,要求越野车辆不仅具有良好的越障行驶稳定性,还要有较高的越野能力,而转向系统作为越野车辆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越野性、安全性和机动性。本文设计研究的具有二自由度铰接车体的轮式越野车辆采用主动全液压铰接转向系统,具有转向灵活、转向力矩大、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等优点。论文介绍了铰接轮式越野车辆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以及全液压铰接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从以下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从转向几何学展开,对铰接转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建立了转向油缸活塞位移与前后车体和整车的转向运动关系,以及转向动力学模型。针对本车结构上的特殊性,对越障状态下车辆的行驶方向稳定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找出了影响其行使方向偏移的主要因素。此外,为对后面的转向负载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对轮胎相关理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2)根据液压转向系统的两大主要元件单稳阀、转向器的实际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其HCD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际不同工况对转向系统模型进行了相关的动态仿真分析,得出了转向油缸的位移、压力和流量变化情况,并发现了左右两个转向油缸运动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且与其油缸位置布置有关。为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整车转向系统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实际工作情况。(3)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LMS Virtual. Lab Motion建立了转向机构模型,考虑了转向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相互作用力,并与AMESim仿真模型对转向系统的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进行联合仿真。通过对联合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联合仿真结果较单个系统仿真结果更能反映系统实际工作情况。此外,利用联合仿真模型对轮胎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找出了轮胎侧向力是影响转向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
王晓,桑勇[10](2012)在《转阀及其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转阀作为一种实现油路或气路状态的改变或调节流量的控制阀,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对其结构的改进和创新,其允许控制的压力越来越高,密封性能越来越好,流量控制越来越精确,具有结构简单、对污染不敏感、换向灵敏、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体积小、可靠度高等特点,目前在液压气动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国内外转阀的研发现状、特点、应用场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并根据转阀阀芯具体结构特点将其分为柱塞式、转轴式、转套式、转板式、轮齿式、旋塞式共6类。最后,结合近年来液压气动系统中出现的新型转阀探讨了转阀最新的发展状况。该文将为新型/专用转阀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二、三位六通手动转阀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位六通手动转阀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概述 |
1.1.1 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的应用与类型 |
1.1.2 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的发展形势 |
1.2 矿用自卸车总体阐述 |
1.2.1 矿用自卸车的特点及应用 |
1.2.2 矿用自卸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
2.1 总体技术方案 |
2.1.1 车辆总体组成结构 |
2.1.2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
2.2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原理设计 |
2.2.1 液压系统基本组成 |
2.2.2 转向举升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3 制动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4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2.3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元件选型 |
2.3.1 转向举升控制系统重要元件选型 |
2.3.2 制动控制系统重要元件选型 |
2.3.3 液压泵选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3.1 仿真软件介绍 |
3.2 转向举升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3.2.1 元件仿真模型建立 |
3.2.2 转向举升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 制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3.3.1 元件仿真模型建立 |
3.3.2 制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3.5 本章小结 |
4 WCJ10E型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液压系统使用工况分析 |
4.2 转向工况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线性负载下系统响应特性 |
4.2.2 阶跃负载下系统响应特性 |
4.2.3 转向油缸到位溢流下系统响应特性 |
4.3 举升工况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满载举升工况下系统响应特性 |
4.3.2 空载举升工况下系统响应特性 |
4.4 制动工况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比例信号输入下系统响应特性 |
4.4.2 矩形信号输入下系统响应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防喷器拆装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拆装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1 防喷器参数 |
2.2 拆装装置的功能分析 |
2.3 拆装装置的总体方案确定 |
2.4 防喷器总体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设计和液压系统设计 |
3.1 装置结构设计 |
3.2 液压系统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4.1 ANSYS有限元法简介 |
4.2 轨道总成的有限元分析 |
4.3 液压缸的有限元分析 |
4.4 起升架的有限元分析 |
4.5 起升架的模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喷器移运拆装装置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准备工作 |
5.2 确定实验方案 |
5.3 试验内容 |
5.4 试验装置拆卸 |
5.5 实验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内燃叉车多路换向阀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多路阀 |
1.3.1 多路阀 |
1.3.2 叉车多路阀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燃叉车多路阀的原理分析 |
2.1 平衡重式内燃叉车的结构特点 |
2.2 内燃叉车液压系统图 |
2.3 多路阀三维模型 |
2.4 多路阀有关理论分析 |
2.4.1 压力损失计算 |
2.4.2 阀杆上作用力分析及计算 |
2.4.3 多路阀的内泄漏分析 |
2.5 过流面积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燃叉车多路阀滑阀的结构设计 |
3.1 滑阀节流槽 |
3.1.1 常见节流槽简述 |
3.1.2 节流槽功能介绍 |
3.2 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标准 |
3.2.1 单一型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标准 |
3.2.2 组合型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标准 |
3.3 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 |
3.3.1 U形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 |
3.3.2 两级U形节流槽过流面积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叉车多路阀的仿真研究 |
4.1 流体力学的有关知识 |
4.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概念 |
4.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 |
4.1.3 Fluent软件介绍 |
4.1.4 Ansys软件介绍 |
4.2 流道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建立和仿真结果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数学模型建立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叉车多路阀的试验验证 |
5.1 试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
5.2 试验设备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总体性能指标 |
5.3.2 压力损失试验 |
5.3.3 内泄漏试验 |
5.3.4 微动特性试验 |
5.3.5 热平衡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4)多泵多马达系统电液滑转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液压换向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原理与结构 |
2.1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
2.1.1 电液滑转换向阀原理的提出 |
2.1.2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
2.2 主阀芯的驱动方式及布置方案 |
2.3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结构组成 |
2.4 关键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
2.4.1 阀体的结构特点及油口分布 |
2.4.2 阀套的结构特点 |
2.4.3 主阀芯的结构特点 |
2.4.4 导杆的结构特点 |
2.5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职能符号 |
2.6 电液滑转换向阀与常用换向阀的换向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滑转换向阀间隙泄漏机理计算与分析 |
3.1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泄漏机理计算与分析 |
3.1.1 主阀芯与阀套孔之间的轴向泄漏机理计算与分析 |
3.1.2 主阀芯与阀套孔之间的周向泄漏机理计算与分析 |
3.2 角度变量对泄漏量的影响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液滑转换向阀关键力学特性计算与分析 |
4.1 主阀芯稳态液动力计算与分析 |
4.1.1 轴向稳态液动力及其影响规律 |
4.1.2 径向稳态液动力及其影响规律 |
4.1.3 油液对扇形槽矩形壁面的稳态液动力及其影响规律 |
4.2 电液滑转换向阀液压卡紧力的计算与分析 |
4.2.1 电液滑转换向阀轴向泄漏产生的液压卡紧力 |
4.2.2 电液滑转换向阀周向泄漏产生的液压卡紧力 |
4.3 主阀芯轴向驱动力 |
4.3.1 主阀芯轴向换向阻力 |
4.3.2 主阀芯轴向换向力 |
4.4 主阀芯转动换向力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LUENT软件对减小液压卡紧力措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周向均压槽对轴向泄漏所产生的液压卡紧力的影响 |
5.1.1 周向均压槽对轴向泄漏的影响 |
5.1.2 周向均压槽对液压卡紧力的影响 |
5.2 轴向均压槽对周向泄漏所产生的液压卡紧力的影响 |
5.2.1 轴向均压槽对周向泄漏量的影响 |
5.2.2 轴向均压槽对液压卡紧力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键结构尺寸的参数确定 |
6.1 滑转换向阀公称通径及阀套进油口尺寸的确定 |
6.1.1 公称通径尺寸的确定 |
6.1.2 阀套进油口尺寸的确定 |
6.2 阀套上油口径向分布及阀芯径向尺寸确定 |
6.3 主阀芯与阀套的轴向尺寸以及换向行程的确定 |
6.4 封油长度的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试验研究 |
7.1 电液滑转换向阀的试验样机 |
7.2 被试阀样机试验 |
7.2.1 试验系统 |
7.2.2 通油机能测试 |
7.2.3 压力损失测试 |
7.2.4 内泄漏测试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液激振器控制阀 |
1.2.1 电液激振器控制阀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
1.3 液压阀液动力研究现状 |
1.3.1 滑阀液动力研究现状 |
1.3.2 锥阀液动力研究现状 |
1.4 电液激振器振动波形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静态与动态特性研究 |
2.1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结构 |
2.2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工作原理 |
2.3 阀口面积特征 |
2.3.1 阀口过流面积 |
2.3.2 阀口面积梯度 |
2.3.3 当量通径 |
2.4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静态特性 |
2.4.1 压力-流量方程 |
2.4.2 线性化分析和阀系数 |
2.4.3 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
2.5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动态特性 |
2.5.1 流量脉动 |
2.5.2 动态响应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3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液动力矩计算与补偿方法 |
3.1 液动力矩理论计算模型 |
3.1.1 稳态液动力矩理论计算模型 |
3.1.2 瞬态液动力矩理论计算模型 |
3.2 CFD仿真 |
3.2.1 阀内部流场网格模型 |
3.2.2 CFD仿真控制方程 |
3.2.3 CFD仿真参数设置 |
3.2.4 射流角 |
3.2.5 流量系数 |
3.3 液动力矩计算结果 |
3.3.1 稳态液动力矩 |
3.3.2 瞬态液动力矩 |
3.4 液动力矩补偿 |
3.5 本章小结 |
4 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振动波形分析 |
4.1 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器数学模型 |
4.2 阀芯旋转式电液激振系统动态特性 |
4.2.1 阀口形状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2 阀口轴向长度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3 阀口数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4 供油压力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5 阀芯转速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2.6 内泄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4.3 电液激振器振动波形的失真度 |
4.4 基于振动波形的阀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实验研究 |
5.1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实验台 |
5.2 实验结果 |
5.2.1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流量特性 |
5.2.2 阀芯旋转式激振阀液动力矩 |
5.2.3 电液激振器振动波形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7)单作用双泵双速马达专用换向阀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双定子元件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专用换向阀的原理和结构设计 |
2.1 单作用双定子双泵双速马达换向回路简述 |
2.1.1 单作用双定子元件的结构特点 |
2.1.2 单作用双定子双泵双速马达传动换向回路分析 |
2.2 专用换向阀的结构特点 |
2.3 专用换向阀的原理 |
2.4 专用阀的三维示意图 |
2.4.1 控制泵输出数变化部分设计 |
2.4.2 控制马达输入数变化部分设计 |
2.4.3 实现马达正反转油液流向变化的部分设计 |
2.4.4 专用换向阀符号的确定 |
2.5 专用换向阀关键部件的分析 |
2.5.1 进出油口直径的确定 |
2.5.2 阀芯开口尺寸确定 |
2.5.3 底转盘的分析 |
2.5.4 电-机械转换器及其他零件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用换向阀动静态特性研究 |
3.1 专用换向阀的静态特性研究 |
3.1.1 阀口特征 |
3.1.2 液动力特性分析 |
3.2 专用换向阀的动态特性研究 |
3.2.1 动态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专用换向阀的响应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用换向阀FLUENT仿真 |
4.1 FLUENT软件介绍及流体仿真应用的基本方程 |
4.2 仿真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 压力场 |
4.4 速度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专用换向阀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与测试 |
5.1.1 实验原理介绍 |
5.1.2 实验条件的设置 |
5.2 实验结构参数和测试项目 |
5.2.1 专用阀的结构参数 |
5.2.2 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数据采集 |
5.3.2 实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国产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化设计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技术要求 |
2 气液联动执行机构驱动种类选择 |
3 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结构设计 |
3.1 结构设计 |
3.2 箱体 |
3.3 拨叉 |
3.4 导向块 |
3.5 液压缸 |
3.6 液压缸行程L |
3.7 液压缸内径D |
4 手动应急模块设计 |
5 结语 |
(9)具有二自由度铰接车体的轮式越野车辆转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铰接轮式越野车辆的发展概况 |
1.3 轮式越野车辆转向系统概述 |
1.4 铰接全液压转向系统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轮式越野车辆铰接转向运动特性分析 |
2.1 车辆基本结构及原理分析 |
2.2 铰接转向运动学分析 |
2.2.1 铰接转向运动过程分析 |
2.2.2 转向油缸活塞位移与前车体运动关系 |
2.2.3 转向油缸活塞位移与后车体运动关系 |
2.2.4 转向油缸活塞位移与整车转向角关系 |
2.3 铰接转向动力学分析 |
2.3.1 转向运动动态模型建立 |
2.3.2 转向外力及外力矩的动态模型建立 |
2.4 越障状态下车辆行驶方向稳定性分析 |
2.5 铰接转向负载理论研究 |
2.5.1 铰接转向负载分析 |
2.5.2 轮胎相关理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AMESim 的铰接转向液压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
3.1 铰接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3.2 单稳阀动态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3.2.1 单稳阀动态模型建立 |
3.2.2 单稳阀动态仿真分析 |
3.3 转向器动态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3.3.1 转向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
3.3.2 转向器动态模型建立 |
3.3.3 转向器动态仿真分析 |
3.4 铰接转向系统负载等效模型 |
3.5 铰接转向系统动态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3.5.1 铰接转向系统动态模型建立 |
3.5.2 铰接转向系统动态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式越野车辆铰接转向系统实验与分析 |
4.1 转向系统实验内容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设备 |
4.1.3 转向液压系统实验测点布置 |
4.1.4 实验工况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铰接转向系统 1D+3D 联合仿真分析研究 |
5.1 铰接转向系统 1D+3D 联合仿真概述 |
5.2 铰接转向系统机液联合仿真研究 |
5.2.1 铰接转向系统机构模型建立 |
5.2.2 铰接转向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
5.2.3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转阀及其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转阀主要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合 |
1.1 柱塞式转阀 |
1.2 转轴式转阀 |
1.3 转套式转阀 |
1.4 转板式转阀 |
1.5 轮齿式液压转阀 |
1.6 旋塞式液压转阀 |
2 转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近年来新型转阀的应用 |
3.1 柱塞式转阀 |
3.2 转轴式转阀 |
3.3 转套式转阀 |
3.4 转板式转阀 |
3.5 旋塞式转阀 |
4 结论 |
四、三位六通手动转阀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 崔波.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防喷器拆装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代慧. 长江大学, 2020(02)
- [3]内燃叉车多路换向阀的设计与研究[D]. 陈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多泵多马达系统电液滑转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D]. 高俊峰. 燕山大学, 2019(06)
- [5]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关键技术研究[D]. 王鹤. 浙江大学, 2016(06)
- [6]EMG伺服阀结构及静态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J]. 姚威,郑亚飞. 机械工程师, 2016(06)
- [7]单作用双泵双速马达专用换向阀设计与研究[D]. 杜永帅. 燕山大学, 2015(01)
- [8]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国产化[J]. 黄乐敏.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14(04)
- [9]具有二自由度铰接车体的轮式越野车辆转向系统研究[D]. 习波波. 吉林大学, 2013(09)
- [10]转阀及其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王晓,桑勇.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