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教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欧元“教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欧元“教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刘东方[2](2017)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文中认为2014年12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人民日报,2014)何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集中体现为一国对国际经济规则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求是,2016)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两种表述有所区别:前者重客观存在,后者重主权国家立场,两范畴的本体应当是一致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可以建模分析。模型一:一国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组织主要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操纵。模型二:一国国内法履行国际经济规则职能,典型形式如:美国的资本市场法体系等。这类法,我国有学者称之为:“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模型三:一国民间力量、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标准化组织(英美等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中,企业通过该组织的标准验证往往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又如:美国跨国公司集团通过垄断IT产业核心技术事实标准制定权,规划引领全球IT产业发展方向,开启人类知识经济新时代。法是规则体系的高级成熟形态,治理主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作为国际经济规则中的一种,国际法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关切表现在:(1)上述三种建模,每一种模型都或多或少的与国际法关切。要么现在就是国际法,要么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法;(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主力,或者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第一阵营权力,是国际法规范的权力;第二阵营权力是目前尚未取得国际法形式的其它民间权力。本文研究定位:权力专题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与实践。选题不仅具有国际经济法权力理论革新意义,也是切中时要的重大实践问题。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国际层面的权力本身是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学是“宏观国际法学”(黄进,2007)。本文用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条约法、“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等材料,阐释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法之理在法外,文章严格以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骨架,重在阐释法背后的理,法外之理围绕法而展开。本文三项任务(也是本文的目的及创新所在):一、理论总结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理解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提供国际法理性具体:提出并界定相关范畴,梳理相关知识,总结相关理论,阐释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基本结构等。(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包括: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不管是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还是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两类主体都可能涉及到: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相对而言,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其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范围要小一些,一般只可能涉及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当然,也包括一些特殊的单位,如:中国香港,可以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作为权力关系创设的有限主体。实际运行中,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创设权力的国际大会;参加该国际大会的有关主权国家和地区会员;国际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国际组织;还有一类在国际大会闭会期间不设常设机构,如77国集团、G20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的创设主体就是该国际大会例会机制本身。需指出,国际大会是国际组织的直接简约形式;而且,国际组织权力模式和国际大会权力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国际组织权力模式的实体权力事项一般都还要通过该组织的成员国大会,国际组织作为常设机构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如果概括介绍,国际权力的直接代表是国际大会,其它的都是国际大会的二级代理人,这些二级代理人除国内法层面的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之外,在国际层面包括:(1)有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WTO等;(2)非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类国际组织采取略式治理结构,有事直接找缔约国;(3)也可能就是举行一次国际会议,甚至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该情形也是一次国际组织的实践活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主体:一般来说,一个具体的权力关系框架创设出来以后,其应用主体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有关规定,自然人以及各种人格化社会组织都可以平等地利用这一权力关系框架。因而,应用主体比创设主体宽泛。如:世界银行旗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其创设主体主要是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国际法主体,权力创设出来后,权力框架的应用则是开放的:只要是符合规定的主体,自然人、法人都可以在该机构提起仲裁。(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内涵:从主体构成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由隐名创设主体(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发起,显名创设主体(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直接代表的权力体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简言之,以上四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涉及:(1)一项具体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权力的隐名创设主体和显名创设主体的构成情况及关联程度,即: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之间的结合模式。(2)在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中,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是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直接代表。因而,探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主要是探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内外权力结构。(3)外部权力结构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和其隐名创设主体——国内法私法主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简言之,外部权力结构指系统与环境的外部联系。(4)内部权力结构指: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内部,具有相对意义的公权力和私权力的构成情况,以及占主要成份的公权力的基本属性。简言之,内部权力结构指职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外部权力结构可总结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美国捆绑式外部权力结构。两大组织都是加权表决制,美国控制的份额、股份都在确保美国一票否决权的基础之上。基于加权表决制:正向地看,它使美国的话语权最有分量,决策权力集中于美国;反向地看,改革基础权力关系的任何企图还必须征得美国同意。两大组织几乎是美国的私店,除非通过战争,否则很难想象美国会主动让权,因为它事关国际货币发行权这些关键权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权包括:监督、建议、贷款、培训、技术援助、支持改革等。世界银行的职权主要是提供及组织长期贷款、投资等。WTO的内外权力结构关键要素:一国一票制、协商一致、WTO争端解决机构行使的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司法权等,所有这些因素决定,WTO决策机制与主权是一种松散型外部联系。WTO外部权力结构可以这样总结:(1)WTO主要是“多说国家说了算”权力机制,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创设了WTO,但不一定能操纵WTO。(2)WTO权力结构优点:能较好地为大多数国家服务,能较好地不受大国强国操纵;缺点:容易导致意见僵局,多哈回合就是实证。WTO的重要职权:对主权国家贸易争端的裁判权,对主权国家贸易政策的评议权等。(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力的方向”角度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具体表现:在主权国家自愿的基础上(欧盟等区域性权力架构不需要“主权国家自愿”),一种来自主权国家之外的力量对主权国家及其国民发挥作用:(1)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的监视权;(2)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评议,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评议权;(3)对主权国家间的纠纷进行司法裁判,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争端的裁判权等。主权国家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代表个别国家意志。包括两种情形:(1)指主权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要么是合作、要么是博弈,也有可能战争。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个体”(饶戈平,2013),一种比国内法私法主体拥有更多法定权力的社会组织。(2)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某些有国际法根据的权力关系,在这些权力关系式中,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如: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的投资争端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赋予自然人和法人在国家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提起国际仲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权力特征的两面性:体系内其权力具有纵向性,它可以在体系内对全球分支机构发号施令;体系外它是主权国家国内法的产物,受制于一定的主权国家。如:国际红十字协会,活动遍布全球,但它是依据瑞士民法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受瑞士民法支配。跨国公司虽然经营战略具有全球性,但它也是国内法的产物,跨哪国受哪国支配。可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虽然具有使主权“格式化”的纵向力量,但整体考量,它们仍然还是“国籍化”的横向力量。典型事例如:一旦战争,主权国家对敌国资产能够马上采取措施,使其服务于一定的主权意志。基于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的权力本文称之为球权,区别于国家拥有的主权,也区别于私法主体拥有的私权。球权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主权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主要代表个别国家的意志。文章指出:有别于传统国际经济法东西南北矛盾(横向力与横向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主权和球权之间的矛盾(横向力与纵向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凸现,并将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长期存在的、新型的主要矛盾。二、实践反思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思国际法现有的制度性权力架构,这本身又是对国际法的一种新视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国际法有局限性,国际法总是摆脱不了主权国家的局限。(一)国际法不能有效周延地照应到战后以来飞速变化了的客观现实突出表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学者在质疑G20的合法性。(于军,2014)G20峰会源于G20财长会,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柏林召开首次G20财长会。2008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升格召开首次G20峰会,从2009年开始G20每年举行两次峰会,2016年9月G20峰会在我国杭州举行。G20的组成: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共19个国家和欧盟。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85%,占世界总人口近2/3。迄今,G20峰会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种非正式对话机制,属于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会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轮值主席国、以及有关专家提供会务秘书支持。会议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合作,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国际经济持续增长。根据现有的国际法,G20峰会在集会依据、会议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会议的代表性、会议的造法权能等方面,的确值得推敲,但是,谁也不能否认G20峰会在全球金融危机治理方面比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老牌国际组织更杰出的果断性和有效性。面对始于美国波及欧洲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法架构的老牌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至于联合国都束手无策,到是G20峰会等机制及时地发挥了消防员的作用。当前,尽管有学者质疑其合法性,G20峰会事实上已经稳定地充当了全球经济治理在危机救治方面的最高权力机关。分析到此,可见,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引黑格尔的论断: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也都必将是现实的。应当换位思考,不应当推敲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而应当推敲一下现行的国际法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所在是:作为一种社会逻辑,现行国际法的版本过低,不是G20峰会合不合法。逻辑应当无条件地与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保持一致并为之服务,而不应当用滞后了的逻辑去锁定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用传统国家的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理解全球化根本行不通,我们需要社会科学和社会分析范式的全球转向,促成全球化条件以及使全球化在各个方面被理解和解释。”(蔡拓、刘贞晔,2014)(二)国际法国字当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客观需求全球法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安排了两个专题,分别是: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管的,不管是货币还是汇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自愿。实质上,它们都是“规则游戏、利益导向、实力说话”,表面上的公平交易掩盖着实质上的巧取豪夺。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汇率政策,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经济权力越大的国家越能够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张屹山、孔灵柱,2010)以外汇储备为例,外汇储备指主权国家持有的外币。“2010年美元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1.73%,欧元占25.96%,英镑占3.96%,日元占3.74%,分别为2010年前4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188个国家和地区,未提及的其他货币总计占4.51%”(戴金平、熊爱宗、谭书诗,2012),都可以使用浮动汇率、相同的法律环境、结果公平吗?单凭这一数据,开动印钞机,美国政府可以长期赤字财政;美国公民即使三无也可以通过“次贷”而超前消费;美国的次贷危机还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向境外有序输出。“货币权力国际剪刀差”实际上把美国搞成了世界城市,广大发展中国家沦为世界农村,美国朝野均可坐享其成。难怪乎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曾指出:对美国一般公民而言,国际货币体系的力量,美元的力量,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话,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其实,它的后果影响美国所有消费者,工人、农民、工业巨头和金融家。(李泽锐,1997)2、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以TPP、TTIP、TISA(3T协定)为代表,不管特朗普上台后还搞不搞,它是美国曾经搞过的。宏观:TPP和TTIP是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是建立和维护美国全球霸主地位。TISA是GATS的升级版,美国确认TISA多边化目标,但拒绝中国申请加入谈判,美国争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的霸权意图昭然若揭。微观:3T协定包含三类不同倾向的议题:明显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议题、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议题、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中性议题。实力相差悬殊的主体之间即使平等竞争本身也是不平等,可见:3T协定助推美国霸权,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找市场争权力。举一例: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超过原有的WTO保护水准,也超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保护水准,奥妙何在?知识产权是美国的长项。“根据WTO统计: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3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5.5%,欧盟占30.3%。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输出转让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0.2%,输入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7.6%”(罗伟、万淑贞,2015)。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国际上倡导提高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力度。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高精尖技术方面,我国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进口。综上可见,国际法规范的权力框架不是最好的,但目前还没有比它更可行的,没有它还不行。三、中国实践阐释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方略,厘清其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法理根据主要是国际法,既包括我国遵循国际法既定规则积极作为(权力应用),也包括我国向国际社会贡献有首创精神的“中国声音”(权力创设)。“加大国际法配方”(普京,2015),给国际法补钙,主要依托有力量的主权国家等、更多地参入全球治理。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正是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下提出,它体现了一个新兴大国的国际担当。(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党规规范、国内法规范、国际法规范对此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基本方略:在全球多边层面:(1)争取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中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2)继续提高在G20机制中的影响力。(3)推动建立国际机制,落实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等。在区域层面,致力于建设体现发展中国家价值原则和利益诉求的新体制,主要包括: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自贸区、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二)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本身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理论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空间和理论回旋余地,本文根据“作为依法治国之法的中国对外关系法”(刘仁山,2016)之具体规定,梳理出了对内对外两个战略重点:对外战略重点是人才建设,对内是深层次改革练内功。1、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事仲裁比诉讼更常用。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仲裁90﹪-95﹪的案件以败诉告终且金额巨大,究其原因,人才是关键,我国现阶段善用国际权力工具的人才不多。人才是最基本的权力资源,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了,不光是打国际官司,在贸易、投资、国际金融等各个领域都能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刘东方,2015)2、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欣嫣,2016);“世界上主权国家的经济问题80%是由货币引起的”(李斌,2013)。厘清中央金融改革战略部署,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键中的关键。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的关键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再供给:理顺金融产权关系,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等系统配套立法任务。(刘东方,2015)

朱安远,朱婧姝[3](2014)在《享年次高的诺贝尔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罗纳德·科斯》文中认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罗纳德·科斯是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定理和科斯猜想的首创者,法律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产权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开启了产权理论、法律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三个领域的研究方向。科斯是国际经济学界的泰斗级大师和巨匠,他在阐述经济组织产生的原理、交易成本分析以及推动法学、经济史和组织理论的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科斯一生都关切和热爱中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其经济理论和深邃思想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巨大而深远。

Peter Hirst[4](2014)在《麻省理工学院全球高管研修班》文中研究表明"我们的愿景是让全球各地的高层领导人,无论其英文口语水平如何,都能到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一系列定期举办的高管培训,获得人们梦寐以求的高管培训证书。这为跨国企业精英高管们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他们可以共聚一堂,向教师及彼此学习与交流,以真正独特的方式探讨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是一个大胆的构想,世界上有能真正实现它的地方,那就是麻省理工学院。"

巫文强[5](2014)在《私人资本主导生产和分配及其财产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人的生存和发展被设定为资本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私人资本主导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以及二者结合的最大特点,这样必然出现:(1)获得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只是一个特定的群体;(2)获得的保障有限;(3)要以牺牲部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为代价;(4)要以牺牲当代人和未来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代价。私人资本占有社会生产成果需要设计特别的财产权。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把剥削和占有的行为掩藏起来,让资本可以通吃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权。以私人财产面目掩盖着的私人资本,由于其占有其他生产要素收益权的产权关系不合理地扩展了私人财产本身应有的产权关系,其收益权的保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长期以来,在不合理的经济学理论引导下,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以及二者的结合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原则,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以保障人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被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取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倒置。资本家阶级原本只应该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服务,为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不是要社会生产的发展或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获取资本收益最大化服务。事实上,如果我们始终把资本家阶级看成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就是与社会生产发展过程有机组合起来的一个优秀群体,就如同是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劳动者一样,参与社会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优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必然、也应该会是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6](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谢彩[7](2013)在《中国创意写作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的研究注重“史论结合”,在“史”的层面,着重梳理美国高校文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线索,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何建设中国本土化的创意写作学?在“论”的层面,则探索了本土化创意写作学的定位,探讨它与中文系既有专业如文艺学、古代文学的关系,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构想。除绪论和结语以外,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讨论的是创意写作学科的基础,指出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体系的建设思路。下篇则探讨创意写作学科的“软件”。“软件”指能够驱动创意写作学科“硬件”的东西,它应当包括:教师、教学,以及对创意人才的管理机制。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括,总结本研究的具体思路与结论,以及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创意学作学研究的理论空间——建设本土化“创意潜能激发”的理论与实践,真正实现从“修辞学”到“创意学”研究路径的理论转换。

陈大和[8](2012)在《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分析》文中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面临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深入审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历史案例,我们发现,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的根源不再是实体经济系统,而是资产市场,其最重要的表现是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全文抓住资产价格波动这一关键,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角度建立模型,把理论分析与历史案例相结合,深入研究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对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以及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成果,然后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定义。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不管是从宏观视角还是从微观视角,资产价格波动在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正是遵循这一思路对已有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综述。本文基于宏观视角,通过逐步拓展,分别构建了厂商和家庭的二部门模型,厂商、家庭和虚拟经济的三部门模型,厂商、家庭、虚拟经济和政府的四部门模型以及厂商、家庭、虚拟经济、政府和国外部门存在的完备的五部门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逐步讨论各部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流动,从货币量值衡量的剑桥增长公式出发,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纳入统一的宏观经济框架,推导厂商、家庭、虚拟经济、政府和国外部门的一般均衡的表达式,提出资产价格波动与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理论分析的宏观视角。宏观视角的进一步分析,主要从资产价格和模型外生变量都既定不变、资产价格变动而模型外生变量既定不变,以及资产价格与模型外生变量都发生变动三种情况进行深入讨论。(1)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规模时,只有当实体资本利率与虚拟资本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同时相等才能实现宏观经济均衡与稳态。这是Wicksell现代宏观经济均衡与稳态理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新发展。(2)模型外生变量既定不变情况下,宏观经济利润率处于上升或下降阶段,利润率变化的事实和预期引起资产价格波动,进而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结论是,厂商资产价格上涨与厂商利润、厂商资产价值和厂商贷款需求之间的正反馈作用机制,使得在经济利润率上升阶段,资产价格上涨具有持续性,并促成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持续累积;资产价格下跌不具有持续性,但能够阶段性地使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得到释放。在经济利润率下降阶段,资产价格上涨难以持久,系统性风险可能随时来临,资产价格下跌超过一定幅度将引起系统性风险爆发。(3)当模型外生变量可变时,外生变量变化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产生影响。银行资产价值存量、银行利润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呈反向相关。在资产价格上涨阶段,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抑制资产价格上涨,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促进资产价格上涨;在资产价格下跌阶段,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加速银行资产价格下跌,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缓解银行资产价格下跌。理论上贷款利率的变动与资产价格波动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贷款利率提高,资产价格下跌,贷款利率降低,资产价格上涨。存款利率变动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影响不明显。资产抵押率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的影响非常明显,上调资产抵押率能够直接有效抑制资产价格的上升,下调资产抵押率则能直接有效的缓解资产价格的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引起本国资产价格上涨和本币汇率的提高,造成系统性风险逐步累积,本币汇率下降导致该国资产价格下跌,进而加剧该国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救助等方式同样会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产生影响。虽然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爆发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但是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却不仅仅是因为宏观层面的原因,虚拟经济系统微观主体的状况、心理和行为特征同样是其根本而重要的因素。作为虚拟经济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投资者,是各资产市场诸要素的核心。本文进一步从行为金融的微观视角入手,阐述虚拟资产价格形成及投资者行为变化导致虚拟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导致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本文最后回顾了历史上发生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南海股票泡沫、二十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等重大虚拟经济系统性危机事件,为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研究作经验检验,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周有恒[9](2012)在《德拉吉:临危受命的欧洲央行新行长》文中认为欧债危机面临系统性风险。危难之际,"超级马里奥"德拉吉出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一职。这位"墙外开花墙内香"的"严肃男孩",是否会在意大利国内"香"过后再把"香味"洒向全欧洲呢?

胡玉琦[10](2010)在《财富魔笛》文中指出引子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彻底崩溃了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

二、欧元“教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元“教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根据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背景
第一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范畴界定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内涵分析
        一、全球经济治理法语言学分析
        二、制度性权力法语言学分析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界定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外延分析
        一、基础划分
        二、宏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三、微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分析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类别及关系
        二、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关的若干问题
        三、国际经济组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典型代表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
        一、国际组织权力基本结构
        二、全球经济治理三架马车权力结构
    第三节 权力创设专题分析: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
        一、范畴界定
        二、宏观分析
        三、微观分析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分析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概括分析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作用点”
        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大小”
    第二节 专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
        一、货币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二、汇率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主要特征及改革
第四章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形势分析
        一、中国介入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系基本情况
        二、国企在国际做大做强之路基本被封杀
        三、中国的私权力发育严重不足
    第二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概括分析
        二、国际部署专题分析: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
    第三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概括分析
        二、国内部署专题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享年次高的诺贝尔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罗纳德·科斯(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斯先生生平与家庭成员
2 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
3 新制度经济学大师 科 斯 的 主 要 学 术 成 就 与 贡献
4 英国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5 享年次高的诺贝尔奖得主———科斯
6 科斯教授与中国
7 科斯教授所获荣衔与雅称
8 结束语

(4)麻省理工学院全球高管研修班(论文提纲范文)

学校简介
教学情况
硬件设施
学术地位及重大研究成果
    学术地位
    重大研究成果
        (1) 旋风计算机
        (2) 从“辨认罗德”到作战机器人 iRobot
        (3) 媒体实验室的电子墨水 (Eink)
        (4) 2006 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以病毒建造了电池,
        (5)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始研发一种所谓“4D 打印”的技术,
杰出校友
    诺贝尔奖得主
    创业教父:爱德华·罗伯茨
    女性创业家:戴安妮·格林
大众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简介
    研修班概述
    优势
    招生对象
    美国入境规定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全球高管研修班扫除语言障碍, 提供创新的多语言学习体验
    建立跨越国家和文化的桥梁
    面向全球的世界级高管教育
    严格的筹备制作过程
    发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管培训部的国际经验
    潜力巨大的学习模式
    响应全球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
    正宗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课程和教师
课程简介
    9月2–4日:《创新型组织的建设、领导与维续》本课程旨在启发商界高级管理人员的突破性创意, 为未来创造出成功的产品。本课程借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讲授成长型企业一系列应对市场、技术和消费者需求挑战的战略。
        主讲人
    9月4–6日:《技术专业人员与组织的管理》
        主讲人
    9月8–9日:《战略营销》
        主讲人
    9月10–11日:《创建高速组织》
        主讲人
    9月11日:《结业晚宴》
课外活动
部分师资
    凯瑟琳·塔克Catherine Tucker
    邓肯·西梅斯特Duncan Simester
    拉尔夫·卡茨Ralph Katz
    埃里克·冯·希佩尔Eric von Hippel
    罗伯托·费尔南德斯Roberto Fernandez
    史蒂夫·斯皮尔Steve Spear

(6)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美国经济金融
    (1) 六成美国人债务累积超储蓄面临退休生活质量下降
    (2) 美国就业数据疲弱
欧洲经济金融
    (1) 调查:欧元区9月失业率料持稳意大利或创历史新高
    (2) 欧元区外围成员国经济复苏前景受债务规模冲击有所加重
日本经济金融
    (1) “安倍经济学”1周年回顾
    (2) 6成日本农民反对取消敏感农产品关税危机感强烈
中国经济金融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或定调国企改革:“国民共进”新试验
    (2) 我国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垒上一块基石
    (3) 财税体制调整事权划分扩大房产税试点
    (4) 媒体称养老金全国统筹进入决策阻力在财政部门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1) 美联储实际归谁所有, 其首要目标是什么?
    (2) 调查:多数交易人士认为欧洲央行或将推出新一轮LTRO
    (3) 英国央行行长宣布扩大向银行提供的流动性工具
    (4) 日本央行认为来自海外经济体的风险加剧
    (5) 华尔街点评中国央行三天暂停逆回购推升回购利率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1) 383改革方案:十年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 诺奖得主对中国经济表乐观赞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颜安生: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将重拾升轨

(7)中国创意写作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导言
(二) 论文的缘起与意义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上篇:硬件
导言
第一章 课程体系
    第一节 本土教材现状
    第二节 美国的课程体系
    第三节 突破爱荷华模式
第二章 文学史教材的准备
    第一节 区分目标读者群
    第二节 “创意经济”语境中的定位
    第三节 类型史研究:现状与未来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批评理论的运用
    第一节 来自理论的挑战
    第二节 理论如何派上用场
    第三节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想
第四章 “创意”的源流
    第一节 旧瓶如何装新酒
    第二节 转换古典文学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儒道佛题材资源的开发 下篇 软件
导言
第一章 教师
    第一节 从“教训”到“分享”
    第二节 培养目标
    第三节 中西方对创作的讨论
第二章 教学
    第一节 咖啡馆氛围
    第二节 服务型学习
第三章 管理创意
    第一节 生存
    第二节 中国“写手”
    第三节 经纪人定位
第四章 创意写作的未来
    第一节 欢迎博士点
    第二节 多元化产、学、研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之处
        1.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2. 文献述评
    2.1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内涵研究述评
        2.1.1 虚拟资本内涵研究述评
        2.1.2 虚拟经济内涵研究述评
    2.2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内涵研究述评
        2.2.1 系统性风险与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2.2.2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2.2.3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3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述评
        2.3.1 宏观视角
        2.3.2 微观视角
        2.3.3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基于部门模型的宏观视角
    3.1 经济学二分法与基于货币量值的宏观加总
    3.2 厂商和家庭的二部门基本模型
    3.3 存在虚拟经济系统的三部门模型
        3.3.1 引入信贷的三部门模型Ⅰ
        3.3.2 引入股票的三部门模型Ⅱ
        3.3.3 引入债券的三部门模型Ⅲ
    3.4 存在政府部门的四部门模型
    3.5 存在国外部门的五部门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宏观视角均衡与动态分析
    4.1 关于部门均衡与宏观均衡
        4.1.1 部门均衡与稳态
        4.1.2 传统货币数量模型拓展与宏观均衡
    4.2 对模型的局部动态分析
        4.2.1 利润率上升阶段资产价格波动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4.2.2 利润率下降阶段资产价格波动对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4.3 对模型的整体动态分析
        4.3.1 存款准备金率
        4.3.2 银行贷款利率
        4.3.3 银行存款利率
        4.3.4 贷款资产抵押率
        4.3.5 货币汇率
        4.3.6 政府税收
        4.3.7 政府转移支付
        4.3.8 政府救助
    4.4 本章小结
5.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基于行为金融的微观视角
    5.1 有效市场假说与现代金融理论
    5.2 现代金融理论的批判
        5.2.1 不对称信息
        5.2.2 有效市场假说的悖论
        5.2.3 经济人非理性
    5.3 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5.4 资产价格的行为金融模型及分析
        5.4.1 简单的静态模型
        5.4.2 基于行为金融的动态模型
        5.4.3 模型的进一步拓展
    5.5 本章小结
6. 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基于风险事件的经验检验
    6.1 法国密西西比股市大骗局
        6.1.1 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
        6.1.2 风险的产生与爆发
        6.1.3 简评
    6.2 英国南海公司股票大泡沫
    6.3 二十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
        6.3.1 震惊全球的美国股市大崩盘
        6.3.2 大崩盘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
        6.3.3 世界经济大萧条形成的原因
    6.4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大变局
        6.4.1 危机的爆发与发展
        6.4.2 危机形成原因
    6.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
        6.5.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扩散与深化
        6.5.2 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原因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德拉吉:临危受命的欧洲央行新行长(论文提纲范文)

“严肃的男孩”
“超级马里奥”
一波三折登上欧洲央行掌门人宝座
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10)财富魔笛(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3. 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5. 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
        ○人性的第一个魔咒,就是人的欲望。
        ○自私,这是人性的第二个魔咒。
        ○炫耀,是人性中的第三个魔咒。
第二章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
    1.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3.曾国藩的《家书》
        第一、将侯府改名为“八本堂”,以家风教子。
        第二、勤与俭,名门望族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第三、不给子孙留下太多物质遗产。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生活教育
        ○动手教育
        ○挫折教育
        ○善良教育
    5.英国人从小注重培养绅士
        ○不娇宠,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独立意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培养勇气,学会忍耐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独特的家庭早期教育
        ○性格教育
        ○智慧教育
        ○财富教育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吝啬的比尔·盖茨
        ○让孩子尽早独立
        ○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引导者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不管是穷是富,让孩子自己去挣零花钱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控制零用钱的用途
        ○端正对孩子的爱
第三章财富秩序的核心是新的钱财观
    1.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2.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3.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金钱是留不住的,而财富则是不可剥夺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赢得财富的真理
    4.财富是有人格的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第四章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
    1.中国人的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2.美国的继承辅导与继承约束
    3.欧洲人的老臣辅佐与家族议会
    4.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第五章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富人,首先是社会人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让富二代树立国家观念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3.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4.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对待财富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6.财富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拥有
第六章财富接力的本领是从小积累的
    1.为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储蓄意识
        ○投资意识
        ○消费意识
    2.参加“省钱夏令营”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第七章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2.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3.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4.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说服父母同意你的计划
        ○销售资金
        ○管理好你的财务,做好财务分配
        ○建立一个客户档案
    5.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
        ○大学阶段
        ○踏入社会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四、欧元“教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D]. 刘东方.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3]享年次高的诺贝尔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罗纳德·科斯[J]. 朱安远,朱婧姝. 中国市场, 2014(34)
  • [4]麻省理工学院全球高管研修班[J]. Peter Hirst. 科技创业, 2014(06)
  • [5]私人资本主导生产和分配及其财产权问题研究[J].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2014(06)
  • [6]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7]中国创意写作学初探[D]. 谢彩. 武汉大学, 2013(07)
  • [8]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分析[D]. 陈大和.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5)
  • [9]德拉吉:临危受命的欧洲央行新行长[J]. 周有恒. 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2(01)
  • [10]财富魔笛[J]. 胡玉琦. 中国作家, 2010(23)

标签:;  ;  ;  ;  ;  

欧元“教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