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综合征出血热146例心电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宗萍[1](2015)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酶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变化规律和检测意义。方法选择美国Abbott C160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采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生化试剂盒,对60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KP),r-谷氨酰转肽酶(r-G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73.3%的患者ALT升高,有91.7%的患者AST升高,有100%的患者LDH升高,有56.7%的患者CK升高,AKP,r-GT仅有个别患者轻度升高,大部分患者正常。结论动态检测HFRS患者的血清酶各项指标的变化,尤其重点关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这几种酶的具体变化,对HFRS的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多功能脏器衰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吴江宁,吕晨,姜筱轩,赵月[2](2012)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患者入院后24h内完成描记12导联心电图,部分病例进行多次观察对比,部分患者根据病情变化多次重复做心电图。结果 43例患者中出现14例心电图正常,29例ECG异常,异常率67.4%。其中危重型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重型92.3%,中型75.0%,轻型49.1%,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最多见,各占60%和25%,多发生于少尿期和多尿期,窦性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达86.6%。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说明患者的心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预防和处理引起心脏受损的各种因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王晓妮[3](201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及特征,阐明胸部CT表现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60例经HFRS-IgM阳性确诊的HFRS患者(轻型5例、中型20例、重型28例、危重型7例),并行胸部螺旋CT扫描。其中合并胸腔积液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41例,其他疾病(肝硬化腹水,胸膜炎,肺炎等)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共40例)。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经CT检查其中有胸腔积液41例(68%),肺部炎症者22例(36%),肺水肿12例(20%),心包积液17例(28%),胸腔积液合并下肺局部膨胀不全31例(51%),肺部炎症并胸腔积液者17例(29%),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5例(8%),心包积液合并肺水肿者8例(13%),胸部CT检查正常8例(13%)。与肝硬化腹水、胸膜炎和肺炎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胸部CT扫描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更易并发下肺不张(P<0.05),同时发现,有胸腔积液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更易合并心包积液、肺水肿和肺部炎症(P<0.05-0.01)。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以胸腔积液合并下肺膨胀不全发生率为高,胸部CT检查可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杨惠芬[4](2007)在《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天津某三甲医院近10年(1996-01-01至2005-12-31)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表现、药物及透析治疗、转归等,以便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天津某三甲医院近10年(1996-01-01至2005-12-31)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120例。记录病例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情况、效果和转归等项目。采用回顾性病例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近10年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1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为4.45:1。发病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4岁,其中20~49岁的青壮年发病人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4.2%。无固定职业者发病22例,占病例总数的18.3%,其次为工人与干部,分别为19例,各占15.8%,农民12例,占10.0%。半数以上患者居住环境见有鼠类活动。(2)全年各月均有发病,3、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分别为18.3%、20.8%。按年度收治病例统计,发病高峰集中在2000~2003年,占74.2%。(3)120例中,门诊初诊为流行性出血热57例,占确诊病例47.50%。感染科门诊初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科室(x2=14.4634,P<0.0001)。本组120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少典型五期经过,有典型五期经过的病例仅11例(9.17%);跳过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的病例占57.50%。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皮肤充血、腰痛、头痛及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分别为99.17%、51.67%、41.67%、36.67%及38.33%。(4)实验室检查异常为尿蛋白阳性、血ALT升高、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4.17%、81.67%、70.00%。BUN、Cr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0.00%、48.33%。中、重型病例,尿蛋白阳性发生率为100.0%,而轻型病例,尿蛋白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型(x2=22.949,P=0.001)。ALT的升高与PLT减少的程度在临床各型中无明显差异(H=1.330,P=0.514与H=1.095,P=0.587)。EHF抗体(IgG)检测阳性时间最短为发病后3天,最长为发病后25天,平均为8.94±3.44天,临床各型中,EHF抗体检测阳性的时间无明显差异(F=0.577,P=0.631)。(5)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在直接征象中,双肾肿大28.3%;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53.1%。在间接征象中,脾肿大24.8%;腹腔积液13.3%;胸腔积液9.7%;胆壁水肿6.2%;胆囊壁增厚4.4%;肝肿大4.4%;盆腔积液2.7%。在轻型病例中,直接征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型(P=0.000),中、重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资料,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为32.2%,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13.9%。(6)全部病例经积极、合理治疗,病情均好转,其中有24例(包括中型5例、重型13例、危重型6例)行透析治疗。在肾功能损害严重的病例中,有7例(中型2例、重型5例)因经济困难未能行透析治疗,但病情亦恢复。结论本研究显示,近十年,流行性出血热年发病人数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男性青壮年发病人数最多;发病与职业及居住环境等有关。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春季高发。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少典型五期经过,多数病例不具有典型的“三痛”症、“三红”征。发热、蛋白尿、血小板减少是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感染科门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初诊率高于其他专业科室。PLT减少与ALT升高的程度在临床各型中无明显差异。对于肾功能损害严重的病例采取透析或非透析治疗,其转归无明显差异,但因病例数有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
杨建军,冯卿辉,聂青和[5](2005)在《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心电图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1992-2003年收治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期心电图检查结果,以不同病期、不同病型的心电图表现发生率、异常率和种类作比较。结果发热期25例,心电图异常3例(12.0%),低血压休克期20例,心电图异常18例(90.0%),少尿期50例,心电图异常30例(60.0%),多尿期56例,心电图异常14例(25.0%),恢复期56例,心电图异常2例(3.6%)。轻型8例,心电图异常1例(12.5%),中型28例,心电图异常12例(42.9%),重型和危重型24例,心电图均异常(100.0%)。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均有心电图异常发生,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多见,其次为多尿期。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徐玉花,李树霞[6](200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116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杨建军[7](2005)在《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2003年收治的曾行各期心电图检查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将不同病期、不同病型的心电图表现发生率、异常率和种类进行比较。结果发热期25例中心电图异常3例(12%),低血压休克期20例中心电图异常18例(90%),少尿期50例中心电图异常30例(60%),多尿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14例(25%),恢复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2例(3.6%)。轻型8例心电图异常1例(12.5%),中型28例心电图异常12例(42.9%),重型和危重型24例心电图均异常(100%)。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热期、多尿期、恢复期。重型和危重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中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均有心电图异常发生,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多见,其次为多尿期。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杨国琦,许荣放,尹毅,姚向波,康立,靳娟[8](2004)在《肾综合征出血热69例心电图分析》文中认为
陈燕[9](2004)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典型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由于没有特效疗法,虽然随着医疗措施不断改进,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其病死率仍达3%~5%,尤其是合并ARF时,大多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占HFRS死亡原因的50%~80%,单纯内科保守治疗难以奏效。因此,适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救治HFRS-ARF的关键,而其中的血液透析治疗又被大家广泛接受。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虽有多方面报道,但少有对自行收治病例的多样本全面分析。本文收录了11年来我院肾病科血液透析治疗的HFRS-ARF46例,通过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力求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着重探讨了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的机理、血透时机、肝素应用、血管通路的选择、血透个体化原则、并发症的处理、加强各期护理及血透与内科综合治疗的关系。本组46例患者,青壮年农民为主(65.2%),多有鼠类接触史,具有典型五期经过者40例(87.5%),多为重型(30.4%)、危重型(58.7%)HFRS,ARF以少尿型为主(91.3%),中、重度肾衰占97.8%。血BUN、CRE升高显着(100%),肾<WP=58>超声多有肾脏明显增大,肾脏摄取、排泄功能障碍,以排泄障碍为主。血小板降低者26例(56.5%)、便潜血阳性者21例(45.7%)、肝功能异常者28例(60.9%),心电及胸片异常者分别为21例及17例。并发症有腔道出血21例,心脏损害20例,继发感染17例,腹水13例,高血容量综合征12例、胸腔积液6例,脑出血1例。入院后积极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根据病情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上述治疗,46例患者中31例尿量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肾功能正常,治愈出院;12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进入多尿期,电解质紊乱纠正、肝功能好转,血BUN、CRE明显回降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合并肾结核(一侧肾已切除)转为CRF,维持规律HD7年后死于脑出血;2例死亡,死因分别是大咯血、脑出血。治疗时间7~59天,平均22.9天。探讨血液透析的作用如下:1、清除因ARF而滞留在体内的各种代谢性废物,减轻它们对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尤其是肾脏的毒性作用。2、将原发病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等排出体外,重新建立可控的、有效的炎症反应,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3、通过调节透析液电解质的浓度,迅速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通过超滤水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循环负荷,从而达到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的目的。4、血液透析可以部分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消除<WP=59>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把握好血液透析的时机:具体透析指征如下:1、尿量<500 ml/d或无尿12~24h以上,经大剂量速尿治疗无效者(除外肾前因素);2、BUN>14mmol/L,CRE>365umol/L;3、血钾>6.0mmol /L,或每日增加≥1mmol/L,或心电图显示高血钾者;4、高血容量综合征;5、急性肺水肿;6、有尿毒症症状和水潴留表现或体重增加>2kg/d或出现心衰先兆者;7、严重代谢性酸中毒;8、有ARDS者;9、既往有慢性肾炎史;10、高分解代谢状态,CRE或BUN每日增加分别≥100umol/L或≥7.14mmol/L;11、有严重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昏迷伴有大抽搐,保守治疗无效者;12、发热期用肾毒性药物者,BUN>14mmol/L;13、病情进展迅速者。上述指标中具有1项情况即应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下列情况应慎重考虑:1、休克纠正48小时之内,血压130/90mmHg以下者;2、心肌损害特别严重者;3、老年人心、肺功能差者。应该指出的是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患者大多伴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临床活动性出血,但不应列为血液透析的禁忌症,如有透析指征,应在止血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透析。血液透析治疗应个体化:血透应依据病人具体病情操作。即根据血压、有效循环血量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心衰、肺水肿及水肿情况决定超滤量的多少;根据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程度,调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根据出血倾向严重<WP=60>程度,决定肝素用量等。注意肝素应用与出血问题:血透能降低血中胍类、酚类及其它小分子有害物质水平,恢复血小板第Ⅲ因子的功能,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在血透中可获纠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各种小碎片也减少,同时血透过程中应用肝素阻断了DIC的继续发展,此外还通过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补充凝血因子,这样可使出血现象减轻。因此,透析中肝素是可以应用的,但要用量个体化,根据病情,可分别采用全身肝素化、边缘肝素化,有条件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血管通路的选择:应根据各医院医疗条件、患者血管情况、病情、透析时间及患者疾病转归等情况选择血管通路。患者血管条件好,透析时间短,又需紧急血透者可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直接穿刺有困难及透析次数多者可根据医疗条件选择行动-静脉外瘘及股静脉插管;转变为CRF者可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如需手术建立血管通路时应注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一旦发现有感染应积极应用抗生素。针对血透中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由于HD是在体
张振纲,田德英,杨道锋,宋佩辉[10](2003)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15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64例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占41.3%。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生在少尿期,其次为移行期。主要分布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死亡率高(39.1%)。其病因主要为脑水肿、颅内出血、中毒性脑病、电解质紊乱、阿-斯综合征等。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病情复杂,预后凶险。正确认识其特征,尽早诊断与及时治疗对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146例心电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146例心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ALT和AST改变: |
2.2 LDH、α-HBD、CK的改变: |
2.3 γ-GT与AKP测定: |
3 讨论 |
(2)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HFRS的临床征象 |
2.2 HFRS患者胸腔积液的CT征象 |
2.3 HFRS患者肺部炎症的CT征象 |
2.4 HFRS患者心包积液的CT征象 |
2.5 HFRS患者肺水肿的CT征象 |
2.6 HFRS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
致谢 |
(7)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观察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8)肾综合征出血热69例心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9)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英文缩写词 |
综 述 |
提 要 |
前 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 谢 |
(10)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结果 |
一、Ⅰ组的临床征象及其病期分布 |
二、HFRS各项血生化指标(表1) |
三、脑脊液检査 |
四、心电图检査 |
五、CT检查 |
六、产生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因及转归 |
讨论 |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146例心电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J]. 宗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8)
- [2]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分析[J]. 吴江宁,吕晨,姜筱轩,赵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1)
- [3]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D]. 王晓妮. 青岛大学, 2011(06)
- [4]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D]. 杨惠芬. 天津医科大学, 2007(06)
- [5]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心电图临床分析[J]. 杨建军,冯卿辉,聂青和.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5(04)
- [6]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116例临床观察[J]. 徐玉花,李树霞. 河北中医, 2005(06)
- [7]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临床分析[J]. 杨建军. 医药产业资讯, 2005(08)
- [8]肾综合征出血热69例心电图分析[J]. 杨国琦,许荣放,尹毅,姚向波,康立,靳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14)
- [9]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D]. 陈燕. 吉林大学, 2004(04)
- [10]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J]. 张振纲,田德英,杨道锋,宋佩辉. 华中医学杂志,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