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总统喜欢什么影片(论文文献综述)
贺文鑫[1](2021)在《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语言泛指互联网载体下使用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幽默与背后蕴含的社会因素呈现出当代网络文化特色。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语言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部分规范正向且广为流传的英汉网络语言被收录到权威词典中,成为通用词汇。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美国作家瑞安·M·米尔纳与惠特尼·菲利普斯共同撰写的《矛盾的互联网:网络上的恶作剧、古怪与敌对》(The Ambivalent Internet:Mischief,Oddity,and Antagonism Online)一书,该书运用网络语言词句撰写和举例,深入探讨了国外网络表达中暗藏的矛盾性特征。国内外网络与社会文化内核相通,但不同语言在构词表意方面微妙的差异为不断涌现的网络新词语构筑了理解门槛。按照传统翻译方法可能难以将国外网络文化还原给对其缺乏了解的目标读者,这为笔者提供了结合中文网络表达进行翻译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英汉网络语言都具有简洁通俗、创新善变和社会性特征,其构词上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理据。时下很多英文网络语言缺乏精准汉译,而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中仍然缺乏深入的讨论和翻译策略研究。本文通过理据分析抽丝剥茧,以选书翻译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保留性、可读性、灵活性三大翻译原则,与追根溯源、增补删改、变音对译、同化迁移、情景补充五大翻译策略,尽可能还原文本特色,提供符合中文网络表达习惯的译文。经问卷验证,各译例在读者间取得了较高认可,展示出理据视角下翻译原则与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英文网络语言的汉译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网络语言翻译研究添砖加瓦。选书中涉及到的各类网络语言现象也可为网络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案例与素材。
许波[2](2020)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的出现可追溯到1250年前后。在中世纪晚期,《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大汗的大陆”形象影响深远,成为西方社会对于当时神秘东方中国集体记忆的想象范本。地大物博、城市繁荣、财富丰沛……的中国形象由此在西方社会被传奇性地塑造成人间天堂。然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却因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作为最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传播艺术形式,成为了美国描述和塑造中国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的代表当数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作品,其所刻画的中国形象多变。好莱坞及其制作的电影作品所具有工具性、宣传性、统治性自20世纪伊始(约20年代)开始逐步引起美国政府关注,随后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形象的使者和政府宣传的一种主要工具、策略。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时常出现,并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西方社会的“文化他者”是如何产生、生产与塑造的。二、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变化又是因何引发。从而揭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性文化程式。三、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是如何运作的。以此揭示出它不但在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中诠释中国形象的意义,而且将中国形象置于一种好莱坞的强权话语体系之中,以此彰显美国的文化霸权。所以在欣赏融入中国元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作品过程中,中国观众有必要抽丝剥茧地将好莱坞电影作品镜头下潜在性的中国形象看清;通过对比、梳理20世纪至21世纪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特色,可以对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变化的原因与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判,有助于将美国文化霸权的目的与策略、措施看清,对认清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全球竞争力展开全面反思。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就研究背景、价值意义及研究现状、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深层次分析了基于好莱坞电影西方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形象”的历史成因及定型化内因。第二章系统性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资源;从题材故事、文化符号、影人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符号拟人形象、场域、空间及景观形象整体性描述了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构成样貌及特征。第四章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艺术因素角度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反观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电影产业经验,以求在本国电影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
蒋丹[3](2020)在《《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文中认为美国热播电视剧(美国电视剧以下简称”美剧”)《生活大爆炸》近些年来获得艾美奖等电视剧权威评审机构50多次提名,并多次斩获国际影视奖项。这部在美国流行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美国大众文化的标志之一,其中出现的众多中国元素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但是,其对中国元素的呈现很多并不符合普通中国公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诸多“变异”。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符号学、框架等理论,着重分析了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三个问题,包括“存在哪些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符号学解读”和“中国元素的变异原因”。笔者分析得出,《生活大爆炸》中呈现的中国元素符号,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剧情需要,其符号意义背后的中国形象是矛盾复杂的,美国人对日渐崛起的中国充斥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对中国人、中国美食形象给予了很多正面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经济有很多误解。这种误解既有客观误解,也有主观的夸张曲解。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美剧中国元素演进历程分析,主要梳理了美剧的发展历史、剧种分类、传播平台以及美国影视剧中的中国元素建构历程;第二章对《生活大爆炸》进行叙事内容分析,以及对其中出现的中国元素进行统计分析;第三章是对该剧中最重要的中国元素——中国人进行符号学分析,包括界定“中国人”在本文中的概念,对剧中出现的中国人人物角色进行符号学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剧中除中国人之外的其他中国元素的符号学分析,先对中国文化一词进行概念界定,其次对中国美食、汉语和汉字、中国特色物品进行符号学分析;第五章分析了《生活大爆炸》构建的中国形象框架,笔者从编码/解码角度、影视作品商业属性几个角度进行剖析,最后是启示与反思。
王颖[4](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指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李向格[5](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王鑫[6](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指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覃亚林[7](2019)在《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纪录片可以一种特有的、还原现实的影像方式记录某一地社会、历史文化景象。外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即从他者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的模本。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国涉华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历史变迁,并从国际关系、权力博弈、媒介传播等视角分析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背景和成因。自1949年以来,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1年的中美对抗阶段、1972-2000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形象呈现阶段。美国涉华纪录片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认知中国,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他者”来实现自我认知。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及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样本来源做了说明;第一章说明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的研究框架和类目设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中美对抗阶段(1949-1971)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中国以“主体缺席”的情形存在于纪录片中,主要呈现为“红色中国”的政治形象;第三章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1972-2000)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一阶段涉华纪录片的视角转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观照,塑造较为多面的中国国民形象,但对中国的批判仍在继续;第四章分析新世纪以来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这一阶段的纪录片数量上激增,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中国国家形象,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第五章从综合国力、中美关系、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和成因;其中,既有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追踪,也与中国国家实力变化和中美关系发展紧密相连,还有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美国对异域中国的想象。
陈若萱[8](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罗超[9](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朱美娣[10](2017)在《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文中研究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阵营迅速扩大,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加引发美国对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展的忧虑。在“多米诺效应”理论影响下,美国开始重新审视紧邻新中国并且在越南北部己经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越南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间的战略意义,从而将越南视为亚洲反共产主义的桥头堡,试图将南越建构成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扩展的前沿阵地。在1954年至1973年美越“巴黎和平协定”签署的近20年里,美国政府在越南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心理战。其中越南文化、美国文化在美对越心理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对越南文化的理论认知,还是心理战产品利用越南文化的具体实践,美方都给予了极大重视。本论文基于国内外前辈时贤的研究,充分利用最近解密的档案文献资料,对1954-1972年间美国在越南的心理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系统探究。第一章考察越战前美国心理战的演进历程与其文化因素的运用。美国的心理战从独立战争起步,历经美西战争、一战、二战,至冷战早期(1946-1954),不断发展、成熟。它从最初无意识、无组织的实施,到心理战意识逐渐明确、机构初具规模,再到心理战理论认识进一步提升、建立常规指挥机构、培训专门从业人员,理论与配置都逐渐完备。在这个漫长的心理战演进过程中,文化因素逐渐为美方所重视。无论是宣传册、演讲稿、漫画、电影、广播等外在符号的运用,还是鬼神崇拜等内在价值观念的挖掘,都有了较为深入、熟练地运用。特别是将心理战攻势与娱乐文化巧妙结合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心理战“润物细无声”的特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第二章探讨美国介入越南事务及其心理战开展的历史进程与动因,并对美对越心理战中越南文化的利用进行总体概述。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不断扩大使美国十分担忧其远东利益受损。在“多米诺效应”理论指导下,美国开始重视越南反共、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继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决定在越南开展心理战以达到其政治目的。自1954年开始,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历届政府都在越南实施了广泛的心理战,参与心理战的机构包括美国新闻署、中央情报局、美国军方、美驻越大使馆、越南信息部、越南总政治战部等,且它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机制。美国十分注重利用越南文化来开展心理战,根据越南文化特点,美方运用越南的语言、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等文化样式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战。第三章探究美国心理战对越南儒学思想的利用。越南儒学深受中国儒学影响,虽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建树,但具有浓重的越南本土色彩,可以说是越南化的儒学。越南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家庭伦理思想。它以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及传承家族美德为三个重要维度,从而构成越南人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美方心理战产品多以翘首期盼的母亲、柔弱孤独的妻儿形象来极力宣扬男性缺席所造成的家庭、人生悲剧,希望激起男性越共对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回归家庭,归顺南越的“正义”政府。此外,还以陈兴道、黎利、阮廌这些越南历史上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来唤起越南民众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呼吁越南人反抗越共“奴役”,保卫国家与民族。另外,美方还借用孟子“制其恒产”主张及共产党“土地改革”的成功范例积极支持南越政府开展“土地改革”以实现儒家“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使越南农民大力支持南越政府。第四章是对美国在心理战中利用越南民间信仰情况进行探究。根据越南民间占星术流行的特点,兰斯代尔在1955年开展了“历书计划”,美方心理战机构也到处散播“程状元预言”,引诱民众南下,逃离北越专制统治。除此之外,还利用越南人丧葬、禁忌方面的传统习俗,实施“游荡的鬼魂”计划和“死亡牌黑桃A”计划。前者重在强调潜入南越的越共“客死他乡”及死后随意埋在“无名的墓地”导致鬼魂四处游荡永远得不到安息所带来的恐惧感、羞耻感,促使他们早日投降;后者意在通过散发“黑桃A”于被杀越共尸体及越共出没之处来制造死亡恐惧,瓦解敌人心理防线。第五章以春节和雄王节为例探讨美国在心理战中对越南节日文化的利用。美国利用越南春节合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发起“春节运动”来唤起越共和北越士兵的思乡、恋家之情以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并且在呼吁越共高层归正的“大团结运动”中借用越南人的“雄王”崇拜来唤醒越南人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支持南越政府反对北越、统一全国。第六章则探讨美国在对越心理战中对美国文化的运用。为了消解越南人视美国为“入侵者”、“殖民者”的观念,美方一再通过强调自身“和平使者”、“救世主”的使命来建构自己的“越南友邦”形象。他们通过“自由之路行动”来宣扬美国救世主的“慈善”及南越是“自由乐土”的观念;通过渲染南越在美国帮助下逐渐思想自由、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来彰显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发展的理念;通过培养越南民众公民意识、推动南越制定宪法及举行民主选举来推扬资本主义“优越的”民主政治体制。除此之外,美方还以展现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物质的富裕、文明的发达来使越南人相信美越联合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追随美国,反对共产主义,就会享受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为此,美国不遗余力资助南越发展医疗、改善卫生条件,发展农业、畜牧业,改革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等方面,努力改善越南的民生来赢得越南民众的好感。第七章综合分析美国在越南运用文化开展心理战的效果。虽然心理战的精确效果难以衡量,但是从心理战的主要对象:“敌人”(主要是越共和北越士兵)、非“敌人”(主要是南越普通民众)的反应来看,这些心理战既有成效显着之处,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美国在越心理战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越文化传统的差异、具体实施中诸如专业人员不足、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心理战机构互相的不协调、越共的反美心理战的开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效果的发挥。总之,美国在越心理战对文化的利用为心理战策略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及教训。它在思想上、理论上对越南文化的认真研究为心理战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尽量融进更多的越南民族文化元素,增强了亲和力、感染力。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方自身固有的文化优越感、南越政府的腐败、美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冲突与抵制,都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了心理战的威力。只有从理论到实践,都切实融合无间,文化才会成为心理战的杀手锏而不是绊脚石。
二、美国总统喜欢什么影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总统喜欢什么影片(论文提纲范文)
(1)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翻译书籍 |
1.4 翻译工具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语言研究 |
2.1.1 网络语言及其定义 |
2.1.2 网络语言的特征 |
2.1.3 网络语言翻译研究 |
2.2 理据研究 |
2.2.1 理据的定义 |
2.2.2 理据的分类 |
2.2.3 理据与翻译 |
2.3 网络语言的理据 |
第三章 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 |
3.1 翻译原则 |
3.1.1 保留性原则 |
3.1.2 可读性原则 |
3.1.3 灵活性原则 |
3.2 翻译策略 |
3.2.1 追本溯源 |
3.2.2 增补删改 |
3.2.3 变音对译 |
3.2.4 同化迁移 |
3.2.5 情景补充 |
第四章 可行性调研 |
4.1 调研设计 |
4.2 调研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选书网络语言词汇列表 |
附录 B 英文网络语言汉译接受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调查问卷数据补充 |
附录 D 原文及译文 |
致谢 |
(2)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现实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东方主义 |
2、他者 |
3、定型化形象 |
第一章 好莱坞强权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好莱坞强权与意识形态 |
一、后殖民主义下的好莱坞霸权 |
二、意识形态差异下的中国形象丑化 |
第二节 政治与种族:东西方权力的再现 |
一、种族歧视的外露 |
二、政治因素的延伸 |
第三节 他者拯救:中国苦难与西方救赎 |
一、中国苦难 |
二、西方救赎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资源利用 |
第一节 中国题材故事:西方化表述的中国故事 |
一、经典改编 |
二、原创性电影作品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借用与再造 |
一、中国服饰 |
二、中国图案 |
三、中国饮食 |
四、中国物件 |
第三节 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地域空间及环境景观 |
一、自然景观:贫瘠大地与奇幻仙境 |
二、人文景观:异域东方与东方文明 |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1894—1937:丑陋怪诞的中国人物形象 |
二、1937—1945:淳朴坚强的中国人物形象 |
三、1945—1972:红色邪恶的中国人物形象 |
四、1972—1999:东方功夫的中国人物形象 |
五、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符号拟人形象 |
一、“龙”符号形象 |
二、功夫熊猫形象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场域、空间、景观形象 |
一、香格里拉:西方想象的田园牧歌式伊甸园 |
二、唐人街、鸦片馆:地狱的想象与描绘 |
三、上海:东方情调的遐想地 |
四、香港、北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都市 |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变因 |
第一节 政治因素:角逐与对抗——充满变数的中美外交关系 |
一、清政府时期至民国初期——“他者”的自我想象 |
二、二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政治利益的丑化 |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初期——政治需求的中国形象变化 |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成熟期——中国形象的正常化 |
第二节 经济因素:资本与市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企图 |
一、借用中国资源,提升电影的资本聚集效应 |
二、拓展中国电影市场,提高整体票房收益 |
第三节 艺术因素:套路与定型——好莱坞电影创作思维定式 |
一、美国英雄主义套路 |
二、好莱坞电影自身定型化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文本分析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1.中国元素的研究 |
2.符号学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美剧的研究 |
2.美剧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
3.符号学与电视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符号学 |
六、样本选择 |
七、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电视剧中国元素建构历程分析 |
1.1 美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分析 |
1.1.1 美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 |
1.1.2 美国电视剧的剧种分类 |
1.1.3 美国电视剧的播放平台 |
1.2 美国影视剧中的中国元素建构历程 |
1.2.1 中国元素概念界定 |
1.2.2 中国人形象多样化 |
1.2.3 中国美食镜头常态化 |
1.2.4 中国功夫元素流行化 |
1.2.5 中国政治形象偏见化 |
第二章 《生活大爆炸》叙事内容及中国元素呈现分析 |
2.1 《生活大爆炸》叙事内容分析 |
2.2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呈现统计分析 |
2.2.1 中国元素均匀分布 |
2.2.2 中国美食独占鳌头 |
2.2.3 中国人职业层次丰富 |
第三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人元素的符号学分析 |
3.1 中国人概念界定 |
3.2 中国人人物角色符号学分析 |
3.2.1 正面中国人形象 |
3.2.2 中性中国人形象 |
3.2.3 负面中国人形象 |
第四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学分析 |
4.1 中国文化界定 |
4.2 中国美食 |
4.3 汉语和汉字 |
4.4 中国特色物品 |
第五章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的启示与反思 |
5.1 《生活大爆炸》构建的中国形象框架 |
5.1.1 “人权淡漠”框架 |
5.1.2 “经济罪恶”框架 |
5.1.3 “信息威胁”框架 |
5.1.4 “学术造假”框架 |
5.2 《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变异”的原因 |
5.2.1 编码与解码合力作用 |
5.2.2 影视作品商业属性影响 |
5.3 反思 |
5.3.1 主流媒体改善传播观念 |
5.3.2 民间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
5.3.3 拒绝文化符号狭隘泛滥 |
5.3.4 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5)“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
三、对外扩张 |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
小结 |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
二、江藤淳之“批判” |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
一、战争中的日常 |
二、日常中的战争 |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
一、何谓“集体文本” |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文本来源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文本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对抗阶段的中国形象(1949-1971) |
第一节 中美对抗时期的涉华纪录片概况 |
第二节 主体的缺席:美国的中国“幻像” |
一、国家形象塑造的传媒路径依赖 |
二、现实中国的主体缺席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化的“红色中国”形象 |
一、政治合法性与国家形象 |
二、纪录片中的新中国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阶段的中国形象(1972-2000)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文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化与国民:重回“迷恋”的影像呈现 |
一、国家形象的独特民族性 |
二、国民形象的多面呈现 |
第三节 现实中国的影像呈现与“批判” |
一、纪录片观照与凸显中国变化 |
二、西藏的双重媒介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中国形象(2001-2018) |
第一节 美国涉华纪录片的现实观照 |
第二节 符号表征聚合下的中国 |
一、国家形象的符号建构 |
二、文化符号与文化中国 |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一体两面 |
一、“专制”与民主:矛盾的政治中国 |
二、发展与问题并存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
第四节 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
一、涉华纪录片对“刻板印象”的解构 |
二、“印象中国”到“具象中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变迁的成因 |
第一节 异域地理文化景观的吸引 |
第二节 现实境况:中美关系与中国崛起 |
一、国家实力与中国形象的改变 |
二、中国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发展与对外传播 |
三、全球政治景观下的中美关系 |
第三节 媒体对话性话语空间的生成 |
一、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 |
二、涉华媒介事件传播 |
三、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的互动 |
四、民间话语参与共谋中国形象 |
第四节 全球化与文化殖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西方对华认知的本质 |
二、中国崛起的形象困境 |
三、他者形象与自我认同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二:美国涉华纪录片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意见 |
(8)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9)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
二、武器装备因素 |
三、宗教复兴运动 |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
二、“国家重葬” |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
小结 |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
小结 |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
小结 |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
1. 对比可行性 |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意义及相关界定 |
(一) 选题由来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
(一) 主要问题 |
(二) 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越战前美国的心理战 |
第一节 越战前美国心理战的演进 |
一、发轫期:独立战争至美西战争 |
二、发展期: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 |
三、提升期:冷战期间(1946-1954) |
第二节 越战前美国心理战中文化因素的运用 |
一、外在符号层:文学艺术与宣传 |
二、内在价值层:民间信仰与禁忌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与美国在越心理战 |
第一节 越南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展与越南战略地位的提升 |
二、冷战形势下美国对心理战的强化 |
三、越南的内部形势 |
第二节 美国在越心理战的演进及机构变迁 |
一、以“爱民行动”为中心的初创期(1954-1959) |
二、以“反叛乱”为重心的发展期(1960-1963) |
三、以“绥靖”为首务的整合提升期(1964-1969) |
四、尾声(1969-1972):谋求和平 |
第三节 越南文化与美国的心理战战略 |
一、美国对越南文化的体认 |
二、美国对越心理战运用越南文化概观 |
小结 |
第三章 越南儒学思想与心理战 |
第一节 “归正运动”与越南人的家庭伦理观念 |
一、“归正运动”的设计及实施 |
二、“归正运动”中的“家庭伦理” |
第二节 “民族英雄”宣传中的忠君爱国思想 |
一、“陈兴道” |
二、“黎利” |
三、“阮廌” |
第三节 “土地改革运动”与儒家“制民恒产”思想 |
一、“土地改革运动”的出台及实施 |
二、“土地改革运动”与“制民恒产” |
小结 |
第四章 越南的民间信仰与心理战 |
第一节 “预言”与占卜 |
一、“1955历书”计划 |
二、“程状元预言” |
第二节 “游荡的鬼魂”计划与丧葬禁忌 |
一、“客死他乡” |
二、“无名墓地” |
第三节 死亡牌“黑桃A计划” |
一、“黑桃A”的由来 |
二、“黑桃A计划”的实施 |
小结 |
第五章 越南节日文化与心理战 |
第一节 “春节运动” |
一、“春节运动”的开展 |
二、“春节运动”中的文化符号 |
第二节 “雄王节”与“大团结运动” |
一、“大团结运动” |
二、越南的“雄王”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文化”与心理战 |
第一节 “友邦”形象的树立 |
一、“和平使者” |
二、“救世主” |
三、强大可靠的“友邦” |
第二节 “自由世界”的建构 |
一、“自由之路行动” |
二、“南越”:“自由的乐土” |
第三节 选举与民主制度 |
一、公民意识的树立及宪法的颁布 |
二、选举制度的推广 |
小结 |
第七章 文化利用与冲突:美国在越心理战评估 |
第一节 文化利用:美国在越心理战的成效 |
一、“敌人”的反应 |
二、南越普通民众的反应 |
第二节 文化冲突:美国在越心理战的诸多问题 |
一、文化观念的轩轾 |
二、具体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
三、越共的反美心理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美国总统喜欢什么影片(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D]. 贺文鑫. 北京大学, 2021(12)
- [2]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许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生活大爆炸》中国元素符号学分析[D]. 蒋丹. 兰州大学, 2020(01)
-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当代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变迁研究[D]. 覃亚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9]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10]文化视域下的美国对越心理战研究(1954-1972)[D]. 朱美娣.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