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吴雅威[3](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马敏[4](2021)在《图书馆知识功能研究 ——基于图情领域知识论的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论一直是图情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基调,以知识为对象开展研究不仅体现了理论的深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图书馆适应知识社会的主动性和满足知识社会需求的积极性,其中一些经典理论对图书馆功能的研究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馆知识功能研究是以图情领域中相关的知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展的功能研究,目的是在知识社会中有效运用实践图书馆功能,更好地履行图书馆使命。本文主要研究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功能,即:知识收藏功能、知识整理功能、知识服务功能。各类图书馆都具备基本知识功能,对其开展的研究更具有普适性。本文在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图书馆功能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知识、知识论对图书馆功能的作用,并进一步开展图书馆知识功能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其次论述了图书馆和知识的关系以及图情领域知识论的发展演变,最后分别从三个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图书馆基本知识功能,以知识资源论为指导:从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角度探讨知识收藏功能;以知识组织论为指导,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角度探讨知识整理功能;以知识交流论和知识服务论为指导,从知识教育、知识传递、开发知识资源的角度探讨知识服务功能。
李积君[5](2020)在《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文中提出面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发展环境,图书馆应当积极谋求服务转型来适应外部变化。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其发展目标是怎样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当前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方兴未艾,需要将知识生态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转型之中,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并梳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地把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清晰地总结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相关理念。运用系统研究法对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趋势、障碍、措施做出考察与探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外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运用移植研究法将自然生态学的生态系统理念类比到知识生态系统理念进行研究,得出图书馆知识生态服务体系框架。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图书馆服务转型前与转型后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图书馆服务转型前后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性状变化。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是知识环境的改变、用户需求的提升、服务主体的多样和知识资源的泛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具有四大趋势,即图书馆基础服务的转型升级、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持续推进,但存在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和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等四个方面的障碍。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主要有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和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图书馆服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图书馆服务转型朝着优化基础服务、打造生态化的空间服务、开拓全新的知识服务、开展全面的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生态系统。
张一丹[6](2020)在《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更新迭代,使得全社会范围内的各领域得到深刻变革,并促进其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社会生产生活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知识服务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多渠道碎片化地满足当下需求。相应地,用户也渴望接受体验良好、匹配度高、及时个性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职能实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不断重构。近些年,高校图书馆借助于新技术实现了自身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主要经过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便如此,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着海量的馆内外资源和丰富多变的用户需求。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的数据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适度揭示、相互关联以及充分挖掘。而且相较于用户需求,图书馆面临着服务内容的知识性不足和个性化欠缺,服务形式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借助新兴思想和技术,来调整和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及支撑架构,为用户+提供更为即时、精准的个人定制服务,切实为用户答疑解难。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有关场景理论的相关理论,并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国内研究现状,给出了场景概念内涵以及场景化服务的基本要素,进而探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当前发展阶段。之后,本文将场景理论与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加以融合,升华到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论述其构成要素与构建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服务模式发展思路,以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理论进行不断丰富,最终实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升级。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三、四、五章为本文重点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知识服务与场景化的研究背景与价值,综述了国内有关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图书馆相关理论、概念,比如场景的概念、场景化服务构成要素、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发展过程,当前所处模式发展阶段,进而分析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价值。第三章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进行一一剖析,主要包括服务主体、服务环境、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方法等五个层面,并分别对每一个要素的构成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论述了该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及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流程。第五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实际推行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时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分析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六章为总结,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不足之处并予以说明。
容再再[7](2020)在《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要素对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国家也不断加大对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并且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广大用户为知识服务付费的意愿持续增加,同时新的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催生了新的知识服务终端并进一步丰富了知识服务场景。此外,大学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图书版权、作者编辑的智力资源、母体大学学术资源等支撑其开展知识服务工作。因此,大学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前景可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关知识服务发展策略助力大学出版社更好地服务用户。本文创新之处为从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案例(管理者角度)和用户知识服务体验(用户角度)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并指出大学出版社除了基于作者智力资源、版权资源、母体大学学术资源外还有社内编辑的智力资源开展知识服务。本文首先阐述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的有关概念及内涵,接着从响应社会转型升级、用户渴求专业知识服务、新技术助力发展、知识资源储备等角度论述大学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的契机。然后结合大学出版社专业类知识服务和教育综合类知识服务案例分析及用户体验调研总结出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特点,得出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并归纳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提出大学出版社应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从提高内容质量、丰富呈现形式、打造特色内容与风格等角度重视知识服务内容建设;通过重视用户需求、增强互动与反馈等措施深化知识服务用户管理;从跨出版社合作、跨行业合作角度开拓知识服务多元合作;通过版权创收、会员制创收、流量变现创收等方式探索知识服务可持续创收模式;从多元宣传、服务拓展角度加强知识服务推广。
郭冠群[8](2020)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11月,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战略,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启资源互通。2009年,IBM从中国的资源现状与发展现状出发,为中国量身打造了智慧方案,基于医疗、电力、交通、供应链、银行、城市等各个层面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性战略。迄今为止,该方案在我国多个领域先后开始推进,我国开始朝着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在此情形之下,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战略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以智慧城市的发展为前提,我国的社区智慧图书馆界也开始针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研究,试图借智慧城市的契机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升级。社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泛在智慧服务,它是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发展之后出现的一个更先进的图书馆形态。它以传感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基础,令图书流、人员流、物流、信息流之间实现了充分的流动,令书书、人人、书人之间实现了互通互联。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泛在智慧服务。图书馆有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智慧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泛在智慧服务水平。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还未构建真正的智慧图书馆。文章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题,通过考察国内一些地区的少量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进行认真的案例分析。主要从六部分进行论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以往的研究概况,社区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以及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本文第三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图书馆顶层设计、设施设备、馆藏资源、管理协作、用户服务供给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在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比如配套政策与规范的缺失、馆员素质等等。本文第五章主要从完善管理、加强建设、加强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本文研究,结合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特点及管理理念,从各个角度分析出了一条符合社区情况的智慧图书馆发展道路,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最后,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其成果及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规划与展望。
张恺阳[9](2020)在《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也随着时代在进步,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阅读等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皆面临着转型发展问题,其中特别是服务方式的转型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职业挑战。因为,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群体大多成长于传统图书馆之中,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服务理念都无法适应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引发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大削弱了图书馆在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应有功能与应有地位。因此,以高校图书馆伦理构建研究为题来探讨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问题,对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探索。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界定了图书馆的分类及其伦理定位。图书馆主要包括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门图书馆三种,在读者群体、使命职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公共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全社会的普通读者,满足人民群众在知识获得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和文献资源;专门图书馆主要是面向特殊群体的专业人员,定向满足他们特殊的文献资源要求;而大学图书馆主要是面向全体在校师生,是为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职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而大学图书馆的伦理定位必须依据与大学职能的关系及大学性质来进行构建,必须具备服务目标的全面性、文献资源的丰富性和服务方式的科学性。2.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要以公正价值为核心,在保障读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知识信息的自由获取。为此必须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导向性、服务性、公益性和职业性为伦理目标。3.根据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现状,其矛盾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是在资源建设上存在资源配置不足与读者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二是在服务方式上存在大学图书馆的义务与读者权利之间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完善的伦理机制和伦理准则、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馆员缺乏职业素养等。4.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原则必须以保障读者权利为核心,以完善大学图书馆伦理规范为抓手,坚持人本原则、平等原则、保障知识自由原则和兼容性原则。5.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路径是:一是读者权利的实现存在于读者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过程之中;二是大学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存在于为读者自主选取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读者保密、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过程中;三是图书馆馆员伦理的构建必须从加强榜样力量的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建立赏罚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陈兴会[10](2020)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知识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性价比的知识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户获取知识的习惯也趋向于碎片化、精准化、多元化。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些知识需求,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应运而生,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2015年开始,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知识付费产品。这对长久以来专门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传统出版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知识付费视域下探索知识服务的转型,可以充分借鉴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传统出版在知识服务转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出版业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笔者对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有关用户相关知识需求情况的一手资料。同时,笔者也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其次,从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基本模式和案例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托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从意识、内容、技术、盈利四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及相应的发展策略。此外,在结语部分,提出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如下三个趋势:融合化、移动化和人性化。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处:一是理论的创新。本次研究结合知识转移效率理论和媒介进化理论,提出专业图书出版应以用户为核心,通过各种路径补偿旧媒介的不足,并开展人性化服务。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次研究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无结构访谈法,以《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为主题,重点调研了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例如场景、时间、平台、工具、付费意愿等。这样可以从用户视角为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发展方向。知识付费视域下,如何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发挥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出版的技术优势,是专业图书出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的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能够为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供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实证调研,为专业图书出版的知识服务转型提供一定的用户调研基础。此外,从新的理论视角弥补了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强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图书馆知识功能研究 ——基于图情领域知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及知识论概述 |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
一、知识的概念 |
二、知识的特点 |
三、知识的类型 |
第二节 知识论概述 |
一、图书馆与知识的关系 |
二、知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三章 图书馆的知识收藏功能 |
第一节 图书馆的收藏功能:知识的收藏 |
一、图书馆保存客观知识的功能 |
二、图书馆挖掘主观知识的功能 |
第二节 图书馆知识收藏功能的实现基础 |
一、图书馆收藏对象的定位 |
二、图书馆收藏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图书馆实现知识收藏功能的意义:奠基 |
一、保证客观知识主观化过程中人类知识的传承 |
二、保证主观知识客观化过程中人类知识的积累 |
第四章 图书馆的知识整理功能 |
第一节 图书馆的整理功能:知识的整理 |
一、图书馆序化和传承显性知识的功能 |
二、图书馆收集和整理隐性知识的功能 |
第二节 图书馆知识整理功能的实现基础 |
一、图书馆整理知识的多元化方式 |
二、图书馆序化知识的多重性目的 |
第三节 图书馆实现知识整理功能的意义:传承 |
一、图书馆整理知识保证人类文明的横向延续 |
二、图书馆序化知识实现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 |
第五章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知识的利用 |
一、图书馆开展知识教育的功能 |
二、图书馆传递知识的功能 |
三、图书馆开发知识资源的功能 |
第二节 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的实现基础 |
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重构 |
二、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元 |
第三节 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功能的意义:创新 |
一、开展知识教育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
二、传递科学知识是知识创新的保证 |
三、开发知识资源是知识创新的目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 |
2.1 知识环境改变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
2.1.1 知识社会环境的改变 |
2.1.2 知识技术环境的改变 |
2.1.3 知识制度环境的改变 |
2.2 用户需求提升呼唤图书馆服务转型 |
2.2.1 用户的精准服务需求 |
2.2.2 用户的差异服务需求 |
2.2.3 用户的便利服务需求 |
2.3 服务主体多样刺激图书馆服务转型 |
2.3.1 图书馆自身服务的局限 |
2.3.2 传统知识服务机构竞争 |
2.3.3 新型的服务机构的冲击 |
2.4 知识资源泛化要求图书馆服务转型 |
2.4.1 知识来源渠道的泛化 |
2.4.2 知识资源形式的泛化 |
2.4.3 知识资源内容的泛化 |
第3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趋势 |
3.1 图书馆基础服务转型升级 |
3.1.1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 |
3.1.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3.1.3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
3.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 |
3.2.1 实体空间服务 |
3.2.2 虚拟空间服务 |
3.2.3 混合空间服务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 |
3.3.1 数据挖掘服务 |
3.3.2 创业咨询服务 |
3.3.3 成果转化服务 |
3.4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 |
3.4.1 知识智库服务 |
3.4.2 知识智联服务 |
3.4.3 知识智网服务 |
第4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障碍 |
4.1 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 |
4.1.1 不足的知识环境感知 |
4.1.2 不多的用户指向引导 |
4.1.3 不强的馆员转型意愿 |
4.1.4 不周的知识资源建设 |
4.2 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 |
4.2.1 有缺陷的实体知识空间 |
4.2.2 待调整的虚拟知识空间 |
4.2.3 待开发的混合知识空间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 |
4.3.1 繁杂的知识服务节点 |
4.3.2 较少的知识服务反馈 |
4.3.3 较低知识服务包容度 |
4.4 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 |
4.4.1 缺乏与支撑层的协作 |
4.4.2 缺乏与扩展层的协调 |
4.4.3 缺乏与相关层的构建 |
第5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 |
5.1 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 |
5.1.1 增强知识环境感知 |
5.1.2 加强用户指向引导 |
5.1.3 深化馆员培训管理 |
5.1.4 强化知识资源建设 |
5.2 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 |
5.2.1 转变知识场的理念 |
5.2.2 完善知识场的功能 |
5.2.3 增强知识场适应性 |
5.3 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 |
5.3.1 融合发展加固知识服务链 |
5.3.2 改进反馈调节知识服务链 |
5.3.3 加强竞争激活知识服务链 |
5.4 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 |
5.4.1 建立与知识供应商的协同机制 |
5.4.2 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集群协同 |
5.4.3 增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声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场景理论 |
2.1.1 场景的内涵 |
2.1.2 场景化服务的要素 |
2.2 知识服务理论 |
2.2.1 知识服务 |
2.2.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历程 |
2.2.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2.3 图书馆推行场景化知识服务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要素和特征 |
3.1 |
3.1.1 服务主体 |
3.1.2 服务环境 |
(一) 实体空间 |
(二) 虚拟平台 |
(三) 人文环境 |
3.1.3 服务资源 |
(一) 图书馆馆藏资源 |
(二) 开放获取资源 |
(三) 图书馆联盟资源 |
(四) 网络信息资源 |
3.1.4 服务内容 |
(一) 贯穿科研的系统化知识服务 |
(二) 辅助教学的嵌入式知识服务 |
(三) 融入生活的社会化知识服务 |
3.1.5 服务方法 |
3.2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的特征 |
3.2.1 主动智能特征 |
3.2.2 共享交互特征 |
3.2.3 精准适配特征 |
3.2.4 包容易用特征 |
3.2.5 持续追踪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实体空间服务模式 |
4.2 虚拟空间服务模式 |
4.2.1 总体架构 |
4.2.2 运行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策略 |
5.1 构建基于场景的知识服务平台 |
5.2 培养提高馆员场景思维与综合素质 |
5.3 重视加强场景技术的引入与融合 |
5.4 构筑馆员与读者用户间的信任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内涵与契机 |
2.1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内涵 |
2.1.1 出版与出版社 |
2.1.2 知识服务 |
2.1.3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 |
2.2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契机 |
2.2.1 知识服务响应社会转型升级 |
2.2.2 用户渴求专业知识服务 |
2.2.3 新技术助力知识服务 |
2.2.4 丰富知识资源支撑知识服务 |
第3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现状分析与例析 |
3.1 大学出版社专业类知识服务案例 |
3.1.1 中国警察智识数据库 |
3.1.2 中国审判案例与思想文化名家数据库 |
3.1.3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 |
3.1.4 “建筑邦”服务平台 |
3.2 大学出版社教育综合类知识服务案例 |
3.2.1 京师英语听说训练系统 |
3.2.2 文泉学堂服务平台 |
3.2.3 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 |
3.2.4 “智慧树”融出版平台 |
3.3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用户体验调研 |
3.3.1 用户基本情况 |
3.3.2 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情况 |
3.3.3 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总结 |
3.4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现状 |
3.4.1 知识服务主体向合作体转变 |
3.4.2 知识服务客体向群体聚集 |
3.4.3 知识服务场景多层次具象化 |
3.4.4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
3.5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中的不足 |
3.5.1 内容建设不充分 |
3.5.2 用户管理松散 |
3.5.3 跨界合作不足 |
3.5.4 创收能力薄弱 |
3.5.5 营销推广单一 |
第4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策略探讨 |
4.1 重视知识服务内容建设 |
4.1.1 提高内容质量 |
4.1.2 丰富呈现形式 |
4.1.3 打造特色内容与风格 |
4.2 深化知识服务用户管理 |
4.2.1 重视用户需求 |
4.2.2 增强互动与反馈 |
4.3 开拓知识服务多元合作 |
4.3.1 跨出版社合作 |
4.3.2 跨行业合作 |
4.4 探索知识服务可持续创收模式 |
4.4.1 版权创收 |
4.4.2 会员制创收 |
4.4.3 流量变现创收 |
4.5 加强知识服务推广 |
4.5.1 多元宣传 |
4.5.2 服务拓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用户体验调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智慧城市与社区图书馆概述 |
2.1 智慧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
2.1.1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与社区图书馆的关系辨析 |
2.1.2 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 |
2.2 社区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
2.2.1 高度智能化 |
2.2.2 高速的无线网络 |
2.2.3 泛在化服务 |
2.2.4 低碳环保 |
2.3 智慧图书馆功能 |
2.4 “智慧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原则 |
2.4.1 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
2.4.2 开放性和集成性原则 |
2.4.3 共建性和共享性原则 |
2.5 “智慧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目的 |
2.5.1 实现社区知识与信息教育 |
2.5.2 智慧社区服务功能 |
2.6 “智慧社区+”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6.1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 |
2.6.2 社区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可行性 |
2.7 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层次模型 |
第3章 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
3.1 “智慧社区+”图书馆文化项目建设 |
3.1.1 “智慧社区+”图书馆顶层设计 |
3.1.2 “智慧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特性 |
3.2 “智慧社区+”图书馆设施设备配备 |
3.2.1 “智慧社区+”图书馆设施配备 |
3.2.2 “智慧社区+”图书馆设备配备 |
3.3 “智慧社区+”图书馆馆藏资源保障 |
3.3.1 “智慧社区+”图书馆传统资源保障 |
3.3.2 “智慧社区+”图书馆数字资源保障 |
3.4 “智慧社区+”图书馆管理协作协调 |
3.4.1 “智慧社区+”图书馆管理模式 |
3.4.2 “智慧社区+”图书馆管理队伍 |
3.5 “智慧社区+”图书馆用户服务供给 |
3.5.1 “智慧社区+”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 |
3.5.2 “智慧社区+”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 |
3.5.3 “智慧社区+”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 |
3.5.4 “智慧社区+”图书馆移动、云服务 |
第4章 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4.1 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实现的现实功能 |
4.1.1 实现了信息重组集成 |
4.1.2 实现了信息精准化 |
4.2 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4.2.1 配套政策与规范的缺失 |
4.2.2 数字信息资源相关问题 |
4.2.3 支撑平台与技术问题 |
4.2.4 建设成本问题 |
4.2.5 智慧馆员队伍建设滞后 |
第5章 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
5.1 完善管理 |
5.1.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
5.1.2 转变管理观念 |
5.2 加强建设 |
5.2.1 资源共建共享 |
5.2.2 加强馆员队伍管理 |
5.2.3 加强合作关系 |
5.3 加强服务 |
5.3.1 创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
5.3.2 开展智慧读者教育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图书馆的分类及其伦理定位 |
一、图书馆的分类及定位 |
(一)大学图书馆 |
(二)公共图书馆 |
(三)专门图书馆 |
二、大学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差异 |
(一)读者群体不同 |
(二)使命职能不同 |
三、大学图书馆的伦理定位 |
(一)图书馆伦理与道德 |
(二)大学图书馆伦理定位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 |
一、新时代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新时代大学职能与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 |
(一)人才培养 |
(二)科学研究 |
(三)服务社会 |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现状与矛盾 |
一、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现状 |
(一)国内图书馆伦理构建现状 |
(二)国外图书馆伦理构建现状 |
二、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的主要矛盾及其原因 |
(一)图书馆的义务与读者权利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的构建原则 |
一、人本原则 |
二、平等原则 |
三、保障知识自由原则 |
四、兼容性原则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构建的路径 |
一、大学图书馆读者权利的实现路径 |
(一)读者身份的认同 |
(二)读者权利实现的条件——读者的义务 |
(三)读者权利实现的过程 |
(四)读者权利实现的措施 |
二、大学图书馆应尽的义务要求 |
(一)为读者自主选取资源的义务 |
(二)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义务 |
(三)为读者保密的义务 |
(四)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义务 |
三、大学图书馆馆员伦理构建的路径 |
(一)加强榜样力量的建设 |
(二)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
(三)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 |
(四)建立赏罚和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相关理论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 |
一 用户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二 用户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
三 用户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分析 |
四 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
一 政策的推动 |
二 出版服务用户属性的回归 |
三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冲击 |
四 保护我国信息安全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史 |
一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基本模式 |
一 基于职业岗位划分的知识服务模式 |
二 基于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 |
三 基于行业研究咨询的知识服务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案例分析 |
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数据库” |
二 中国农业出版社——“智汇三农” |
三 人民法院出版社——“法信”平台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困境 |
第一节 融合意识薄弱,难以深入服务 |
一 服务主体合作不深入,机制仍需健全 |
二 服务客体需求难匹配,用户立场缺乏 |
三 服务产品市场难推广,缺乏垂直服务 |
第二节 内容难以互联,知识资源不足 |
一 知识关联仍需完善,忽视深挖专业价值 |
二 内容资源无法共享,难以提供深度服务 |
三 用户交互瓶颈尚存,难以实现知识增值 |
第三节 技术应用不足,内容难以赋能 |
一 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储备薄弱 |
二 缺乏数据采集,难以精准推送 |
第四节 盈利模式单一,亟需完善产业 |
一 版权价值尚未深挖,难以延伸产业价值 |
二 缺乏用户场景营销,产品变现难是痛点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强化融合思维,树立服务理念 |
一 推动多元主体联盟,加快出版深度融合 |
二 明确客体需求层次,优化用户场景体验 |
三 把握产品专业优势,注重垂直深度服务 |
第二节 知识资源互联,丰富内容生态 |
一 优化知识关联结构,盘活存量专业资源 |
二 完善资源联盟机制,推动同类资源共享 |
三 “旋转门”模式连接用户,挖掘隐性知识 |
第三节 技术赋能服务,智慧融合出版 |
一 区块链赋能,促进版权管理透明化 |
二 大数据赋能,实现多元信息数据化 |
第四节 完善盈利模式,丰富商业系统 |
一 开展知识电商,把握私域流量 |
二 布局行业合作,拓宽盈利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B:关于用户知识服务的媒介使用调查的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强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4]图书馆知识功能研究 ——基于图情领域知识论的视角[D]. 马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D]. 李积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6]高校图书馆场景化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 张一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D]. 容再再. 湘潭大学, 2020(02)
- [8]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D]. 郭冠群. 湘潭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大学图书馆伦理的构建研究[D]. 张恺阳.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10]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D]. 陈兴会.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