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皮细胞分化标志与银屑病(论文文献综述)
姜敏[1](2021)在《二苯乙烯苷召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抑制银屑病IL-36γ炎性回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IL-36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高度表达并起着关键的致病作用。调节IL-36亚家族已成为新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理学研究靶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聚集丰富的中性粒细胞,它们被激活并释放出修饰有抗菌或调节炎症的活性分子的DNA网格结构,称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本实验研究源自何首乌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 stilbene-2-O-β-D-glucoside,2354Glu,二苯乙烯苷)的抗银屑病药理作用,包括其调节IL-36信号和NET的机制。方法:1)Aldara乳膏(咪喹莫特,Imiquimod,IMQ)建立银屑病皮肤炎症模型。8-10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n=5):(1)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Aldara组:背部涂抹62.5 mg Aldara乳膏(5%咪喹莫特);(3)Aldara+2354Glu(100 mg/kg)组:给予100 mg/kg 2354Glu腹腔注射和涂抹62.5 mg Aldara乳膏;(4)Aldara+2354Glu(25 mg/kg)组:给予25 mg/kg 2354Glu腹腔注射和涂抹62.5 mg Aldara乳膏;(5)Aldara+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软膏和62.5 mg Aldara乳膏涂抹小鼠背部。药物处理四天后,即第五天,开始同时给予Aldara乳膏,与治疗药物一同继续处理四天。2)采用各种抑制剂和2354Glu预处理人表皮角质细胞系Ha Ca T细胞和小鼠原代角质细胞后再给予咪喹莫特(2.5μg/ml)、Poly(I:C)(25μg/ml)或IL-36γ重组蛋白(100 ng/ml)。采用Poly(I:C)刺激P2X7R-si RNA,IL-36G-si RNA或Con-si RNA转染Ha Ca T细胞考察P2X7R在TLR3激活而产生IL-36γ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检测角质细胞中IL-36γ、IL-1β和caspase-1的产生和分泌。3)采用Poly(I:C)(TLR3配体)、IMQ(TLR7配体)或IL-36γ处理乳鼠皮肤组织建立IL-36γ高表达的银屑病样离体(ex vivo)模型。检测2354Glu对于此三种模型中IL-36γ、IL-1β以及caspase-1活化的影响。预处理Ac-YVAD-CHO(caspase-1抑制剂)、A438079(P2X7R拮抗剂)、IL-36Ra(IL-36R拮抗剂)和TLR3/ds RNA Complex Inhibitor(TLR3抑制剂),检测2354Glu调节离体皮肤组织中IL-36γ信号的相关机制。4)采用IL-36γ处理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primary dermal fibroblasts)0、2、4、6、8、16或24小时,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IL-36γ和IL-1β的分泌情况。采用A438079(P2X7R拮抗剂)、Ac-YVAD-CHO(caspase-1抑制剂)、PDTC(NF-κB抑制剂)、TLR3/ds RNA Complex Inhibitor(TLR3抑制剂)、CLI-095(TLR4抑制剂)及IL-36Ra(IL-36R拮抗剂)预处理1小时后给予IL-36γ刺激16小时,测定各种抑制剂对真皮成纤维细胞IL-36γ放大自身信号的影响。5)使用TLR3或7的配体刺激中性粒细胞,或给予各种抑制剂,A438079、Ac-YVAD-CHO、IL-36Ra、TLR3/ds RNA Complex Inhibitor、CLI-095、cl-amidine(PAD4抑制剂)或GSK484(PAD4抑制剂)预处理1小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双染实验标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与细胞外DNA共定位,测定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的形成。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NET形成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的IL-36炎症因子(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Ra)、IL-1β、HMGB1、NE以及Histone-3的水平。6)中性粒细胞与角质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采用Poly(I:C)刺激中性粒细胞4小时后联合ATP处理30分钟诱导NET形成,或在刺激前1小时给予cl-amidine或GSK484预处理,阻断NET形成。将形成NET的中性粒细胞培养液处理到角质细胞上孵育24小时。利用蛋白印迹实验、免疫荧光和q PCR方法检测角质细胞中IL-36、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keratin 1、keratin14和keratin 17的蛋白或mRNA表达。结果:1)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表现为表皮增生,IL-36Ra、IL-36α、IL-36β及促炎因子IL-1β的mRNA表达显着增加。100 mg/kg与25 mg/kg的2354Glu均能有效降低keratin 17的表达,改善表皮角化过度,并抑制IL-36信号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其中,100 mg/kg效果最佳,优于地塞米松。2354Glu能下调CXCL1和CXCL2的mRNA水平。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组织中聚集了大量的NET,高剂量(100 mg/kg)2354Glu显着降低NET的形成,低剂量2354Glu(25 mg/kg)召集大量中性粒细胞产生NET且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2)2354Glu通过调控TLR3-P2X7R-caspase-1抑制IMQ和Poly(I:C)刺激的原代角质细胞和Ha Ca T细胞中IL-36γ和IL-1β产生以及释放,并且该过程与caspase-1的活力正相关。P2X7R基因缺陷的Ha Ca T细胞不响应Poly(I:C)刺激生成或分泌的IL-36γ和IL-1β。IL-36G-si RNA阻断Ha Ca T细胞中IL-36γ及IL-1β的生成和释放,相应的caspase-1的活力也降低。银屑病样ex vivo呈现IL-36γ显着分泌,2354Glu(100 mM、25 mM和6.25 mM)的处理,与Ac-YVAD-CHO、A438079、IL-36Ra、TLR3/ds RNA Complex Inhibitor抑制作用的效果相似,均不同程度的降低IL-36γ、IL-1β和caspase-1的生成。2354Glu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100 m M效果最佳。3)IMQ和Poly(I:C)直接刺激不能使成纤维细胞产生IL-36γ,成纤维细胞对IL-36γ表现出高敏感度,仅2小时即可将IL-36γ信号显着放大,在16小时扩增至最大。TLR3、P2X7R和caspase-1抑制剂对于IL-36γ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放大的信号具有拮抗作用,PDTC、CLI-095及IL-36Ra无明显作用。4)Poly(I:C)、IMQ单独或结合ATP激活小鼠骨髓来源中性粒细胞发生与PMA刺激相似的NETosis,在细胞外检测到NE和MPO与去浓缩化的DNA共位表达。Poly(I:C)/ATP刺激的中性粒细胞在24小时内随刺激时间增加NET的形成越密集NE水平越高,同时产生大量IL-36γ和IL-1β。A438079、Ac-YVAD-CHO、IL-36Ra、TLR3/ds RNA Complex Inhibitor或CLI-095均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和NE的释放有关,但是仅TLR4、P2X7R和IL-36R与IL-36γ和IL-1β的抑制有关,且抑制TLR3可促进IL-36γ的产生。Poly(I:C)/ATP诱导形成的NET是由自噬驱动的,NET结构上修饰有IL-1β,无IL-36γ蛋白修饰,同时生成大量的IL-36β、IL-36γ、IL-36Ra、IL-1β、HMGB1、NE和Histone-3释放到细胞外。5)Poly(I:C)/ATP刺激形成NET的培养液与角质细胞共同孵育,抑制角质细胞中IL-36γ蛋白表达,NET浓度越高,共培养时间越长抑制IL-36γ蛋白的作用越强。条件培养基抑制角质细胞IL-36γ生成的过程中消耗IL-36Ra,对细胞外IL-36γ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促进IL-36α、IL-36β的mRNA表达。结论:Poly(I:C)/ATP诱导的NET抑制角质细胞增殖及IL-36γ生成;2354Glu通过抑制角质细胞中IL-36炎症因子和召集NET改善表皮角化不全和炎症浸润;提示NET可能是银屑病潜在的治疗靶点,2354Glu有望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候选药物。
向聪莲[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文中认为目的:1.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挖掘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银屑病的通路及靶点,并利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及临床样本进行初步验证。2.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特点,研究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代谢状态的变化,从代谢组学的层面阐述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在数据库中筛选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有效成分并提取相应作用靶点,与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固本祛湿化瘀方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调控网络图,运用Network analyzer功能分析网络特征,分别得出网络图中药物、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degree值。在string网站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运用CytoNCA插件,筛选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关键靶点。利用R软件对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预测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然后对网络药理学预测所得的靶点进行初步验证。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固本祛湿化瘀方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固本祛湿化瘀方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4天后模型组和固本祛湿化瘀方组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连续6天,第7天停止造模,记录PASI评分并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A、IL-6和TNF-α的含量。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且符合课题研究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予固本祛湿化瘀方口服干预12周,于0周和12周空腹采集静脉血液,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A、IL-6、TNF-α、IL-23、IL-1 β 和 IL-10 的含量。2.代谢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采用Analyst TF1.5软件采集血清样本数据,用Markerview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同时满足OPLS-DA模式下的VIP≥1.0及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2或≤0.8,P<0.05的不同组别血清差异代谢物,通过检索HMDB数据库,根据候选生物标志物的质荷比,进一步确定其结构类型、元素组成及分子式等信息,将鉴定出来的代谢物提交给MetaboAnalyst5.0进一步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固本祛湿化瘀方全方共78个有效成分,其中土茯苓15个,赤芍29个,莪术3个,熟地黄2个,乌梅8个,肿节风10个,白术7个,黄芪20个。根据有效成分共预测到233个靶点,检索得到银屑病靶点1563个。构建固本祛湿化瘀方作用靶点—银屑病靶点Venn图,得到107个共同靶点。利用Network analyzer分析“固本祛湿化瘀方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调控网络图,发现对应活性成分数量较多的药物是赤芍、土茯苓、黄芪、熟地黄,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主要是Quercetin、kaempferol、beta-sitosterol 及 Stigmasterol,排名靠前的作用靶点是 TNF-α、IL-6、IL-17A 和 IL-10。通过 CytoNCA 插件,找到了 IL-6、TNF-α、TP53、MAPK8、IL-17A等35个关键作用靶点。通过GO-BP、CC和MF功能分析预测到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主要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氧代谢、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细胞膜、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微观结构,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多种酶及蛋白功能相关。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可以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通路治疗银屑病。咪喹莫特造模后小鼠中血清中的致炎因子TNF-α、IL-17A和IL-6含量显着增多,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能够降低咪喹莫特诱导后小鼠血清中致炎因子TNF-α,IL-6和IL-17A水平,降低PASI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 β、IL-6、IL-17A、TNF-α和IL-23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的水平降低而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后,可明显降低IL-1β、IL-6、IL-17A、TNF-α 和 IL-23 的含量,升高 IL-10 的浓度。2.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银屑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的代谢物共180个,根据VIP值和FC筛选后共98个,此即与银屑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银屑病治疗前后比较,筛选出P<0.05的代谢物共142个,根据VIP值和Fold Change筛选后共88个,和银屑病潜在生物标志物比较,发现了 55个共同代谢物。进一步分析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代物,共鉴定出86个生物标志物,其中有35个与全部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代谢物一致,因此这35个代谢物被筛选为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差异代谢物,35个代谢物涉及22条代谢途径,其中5,6-二羟前列腺素Fla、6-酮前列腺素Fla、白三烯D4(LTD4)和白三烯E4(LTE4)等代谢物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与银屑病密切相关。有效组治疗前后有差异,而无效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的代谢物共16个,其中11个可能与银屑病相关。ROC曲线分析发现AUC值大于0.7的7个代谢物中,有5个在健康组和有效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组和无效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使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成分,经实验验证本方可以降低小鼠及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2.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状态,初步发现固本祛湿化瘀方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清代谢状态。
陈丽君[3](2021)在《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部分:一、文献综述:1.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研究进展2.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二、临床研究:背景: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病名为“白疕”,白疕血热证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这一时期内是否得到有效的干预对疾病进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医药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被广泛接受。但由于个体因素不同,即使治疗方案相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差异。目的:了解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以PASI25作为患者对治疗有无应答的分界值,其中无应答组52例,应答组169例。统计分析患者个人一般资料及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221例患者均接受中医综合治疗,以凉血解毒为法,核心中药方为凉血解毒汤,治疗总有效率为76.9%。通过对皮损PASI评分进行分析,整体评分下降率为45.50%±10.49%,浸润、鳞屑、红斑评分的下降率分别为24.55%± 17.06%、46.48%± 16.55%、65.79%±27.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CRP、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既往治疗复杂及既往合并代谢性疾病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临床疗效确切,经治疗皮损浸润程度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鳞屑,再次为红斑。患者既往治疗复杂程度、是否合并代谢性疾病、NLR、PLR、CRP及肝功能、白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三、实验研究:背景: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银屑病的整体状况,但其作用靶点尚不明确。LL37在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主要以中性粒细胞外补网(NETS)的形式在银屑病炎症反应的初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NETS的表达受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调控;因此通过抑制HDACs活性而下调LL37表达水平可能是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索凉血解毒汤通过抑制HDACs活性调控LL37表达水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作用机制的可能性。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脱毛区涂抹咪喹莫特(IMQ)以诱导建立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银屑病模型组(Model)、凉血解毒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甲氨蝶呤(MTX)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区涂抹凡士林。每日给药前采用国际化PASI评分标准,评估小鼠皮损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皮损表皮组织的厚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染色PCNA观察表皮增生能力;免疫组化染色CD31观察微血管数量;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7、IL-22及组蛋白H3、H4水平;免疫荧光共染LL37、VEGF,观察其数量及分布;Western blot检测LL37、VEGF表达水平及HATs、HDACs乙酰化水平;qRT-PCR检测CAMP(LL37编码基因)mRNA水平。结果:1、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损伤模型中,HE染色提示模型组小鼠表皮增生明显,棘细胞层增厚,真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凉血解毒汤用药组和阳性药组小鼠表皮厚度变薄,炎性浸润、棘层增厚有所缓解。模型组小鼠皮损PCNA、CD31、LL37、VEGF均高表达,凉血解毒汤用药组PASI评分增高速度较模型组缓慢,并可降低皮损组织中PCNA及CD31阳性表达,减少皮损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可以下调LL37、VEGF、IL-17、IL-22的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并与阳性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2、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HATs低表达,HDACs高表达。经过运用凉血解毒汤可上调小鼠皮损部位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及HATs表达水平,下调HDACs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凉血解毒汤可显着缓解银屑病皮损红斑、鳞屑、浸润厚度的整体情况,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HDACs活性下调LL37表达水平,减少IL-17、IL-22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并下调VEGF表达水平以减少血管新生。
廖海泉[4](2021)在《雷公藤多苷经抑制IL-27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构建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观察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TWP)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的影响,探究TWP治疗银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BALB/c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五组:正常组、模型组、TWP低剂量组(9.01㎎﹒kg-1)、TWP中剂量组(27.03㎎﹒kg-1)以及TWP高剂量组(81.09㎎﹒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在背部涂抹适量凡士林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上午十点在背部及右耳外涂5%IMQ乳膏(总计62.5㎎/次),连续7天。造模同时,TW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对应剂量TWP溶液灌胃,0.3 m L﹒d-1,正常组跟模型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天。每日用相机记录皮损变化并按照PASI评分标准评分;分别于第1、4、7天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右耳厚度并记录;末次给药24小时后摘取小鼠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27水平;取小鼠背部皮损组织包埋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并行Baker评分;将组织病理切片进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层Ki67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并计数。结果1肉眼观皮损变化及PASI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WP各组红斑、鳞屑、背部皮肤及右耳增厚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从第4天开始,模型组、TWP低中高剂量组PASI总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TWP处理的各组小鼠其PASI总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或P<0.001),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2小鼠右耳厚度:随着造模时间增加,模型组小鼠右耳厚度较正常组逐渐增加,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TWP处理的各组小鼠右耳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3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及Baker评分结果:正常组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符合寻常型银屑病样病理改变: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起伏并向下延伸呈棒槌状改变,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与模型组相比,TWP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Baker评分也降低(P<0.05或P<0.01),但Baker评分结果与TWP无明显剂量依赖性。4背部皮损基底层Ki67阳性表达及计数结果:正常组仅见少量阳性细胞,模型组Ki67阳性细胞分布密集,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TWP处理的各组小鼠Ki67阳性细胞数均减少(P<0.001),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5小鼠血清IL-27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WP低中高剂量组IL-27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对比,不同剂量TWP处理的各组小鼠其血清IL-27水平均降低(P<0.01或P<0.001),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结论1 TWP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与TWP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2TWP可能通过降低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血清IL-27水平,从而抑制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张美龄[5](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提出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袁涛[6](2021)在《疣状表皮痣临床、皮肤影像特征及发病机制的TMT标记蛋白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疣状表皮痣(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VEN)是皮肤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本质上属于一种皮肤良性肿瘤,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部分患者皮损在学龄期、青春期或孕期加速生长。疣状表皮痣临床表现主要为密集的乳头瘤样或角化过度性的丘疹,颜色可为正常肤色、红色、棕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皮疹触之较硬,皱襞处皮疹常因汗液浸渍而较软。临床上通常分为局限型、系统型和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当疣状表皮痣合并系统症状时称之为表皮痣综合征(Epidermal Nevus Syndrome,ENS)。目前为止,大样本量的疣状表皮痣临床特征未见报道,尽管多数研究认为K10、FGFR3和CJA1基因突变可能与疣状表皮痣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尚不完全清楚。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也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发展迅速,被广发用于探讨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蛋白组学是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通过蛋白组学进行系统性研究能更好的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目的纳入121例疣状表皮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皮肤影像学特征及利用TMT-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其发病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纳入121例疣状表皮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疣状表皮痣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皮损分布部位、是否伴有瘙痒等情况);(2)对其中16例疣状表皮痣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12例疣状表皮痣患者进行皮肤CT影像学检查,探讨皮肤镜和皮肤CT影像学特点;(3)利用TMT-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探讨疣状表皮痣患者皮损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将所得的差异蛋白在疣状表皮痣患者皮损中进一步进行验证其表达水平,具体为纳入8例疣状表皮痣患者和8例色素痣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疣状表皮痣患者的皮损组织(VEN组)和邻近皮损的非皮损组织(VENC组)及色素痣患者色素痣周围的正常组织(C组),通过TMT-标记的蛋白组学技术探讨疣状表皮痣患者(n=5例)皮损与非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n=5例)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VEN组与VENC组、VENC组和C组、VEN组和VENC组的差异表达蛋白。将VEN组和C组两组中存在显着差异的表达蛋白进一步通过Go分析、KEGG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和疣状表皮痣发病机制最可能相关的蛋白进行验证。将所获得的9个蛋白在疣状表皮痣患者(n=3例)中的皮损和非皮损及正常儿童色素痣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n=3例)中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探讨9个蛋白在疣状表皮痣皮损和非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局限型疣状表皮痣患者发病年龄较早,皮损部位以头面颈部、躯干和四肢多见,瘙痒不明显,而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皮损部位以四肢多见,伴有显着的瘙痒感。局限型疣状表皮痣和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患者在发病年龄、皮损部位及伴有的瘙痒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2)局限型疣状表皮痣皮肤镜特点以棕色圆形环为主,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皮肤镜特点以粉红色区域和厚的附着鳞屑为主,泛发型疣状表皮痣皮肤镜特点以脑回状结构为主;角化过度、表皮突延长是疣状表皮痣最为常见的皮肤CT表现,对于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患者而言,常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3)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疣状表皮痣皮损中有399个蛋白显着上调,187个蛋白显着下调,而疣状表皮痣非皮损中有38个蛋白显着上调,43个蛋白显着下调;疣状表皮痣皮损和非皮损相比,有204个蛋白显着上调,117个蛋白显着下调。(4)疣状表皮痣患者皮损中Involucrin、NDUFA4、Loricrin、Filaggrin、S100A7、Desmocolin-3、BRAF和Keratin,type II cytoskeletal6A蛋白均显着高表达,涉及到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免疫炎症、氧化磷酸化等有关。结论本研究发现局限型和炎性线性疣状表皮痣患者在发病年龄、皮损部位和伴有瘙痒严重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棕色圆形环、红色区域、厚的附着鳞屑、脑回状结构是疣状表皮痣的主要皮肤镜特点,角化过度、表皮突延长炎性细胞浸润是疣状表皮痣主要的皮肤CT特点。蛋白组学技术可以很好的探讨未知疾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发现了一些疣状表皮痣相关的致病蛋白,为下一步的功能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雾[7](2021)在《人参皂苷CK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文中认为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以鳞屑、增厚、红斑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特点是增生性角质形成细胞与浸润性活性免疫细胞之间的慢性相互作用。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激活,其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异常活化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可分为:口服药、外用药、物理疗法。这些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常伴随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寻求经济、副作用少的银屑病临床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人参皂苷是从人参中提取的主要天然活性物质,在人体肠道菌群水解为Rg2、Rg3、化合物K等。人参皂苷CK(ginsenoside metabolite compound K,GCK)是人参在肠道内的降解产物,也是人参皂苷在体内吸收的主要形式。化合物K被认为是口服人参或人参皂苷后的代表性活性代谢物。各种研究报道了化合物K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肿瘤、抗糖尿病、抗过敏和抗炎活性。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和体外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皮肤衰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GCK对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GCK可以改善由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的银屑病模型的皮肤损伤,缓解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介导的抗炎信号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体内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被GC活化的GR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入核与相应靶基因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元件(glucocorticoid receptor element,GRE)结合,上调抗炎靶基因的表达,也可以以GR单体的形式入核与NF-κB等转录因子结合,抑制NF-κB靶基因转录,而发挥抗炎作用。研究发现,GCK的抗炎作用与GR有关,可能通过与GC竞争性结合GR而发挥抗炎作用。有研究表明,GR位于正常人表皮和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中,但在银屑病表皮和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GR位于细胞质中,提示GR信号异常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活化有关。而GCK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是否与活化角质形成细胞GR,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功能有关,值得深入探讨。结合文献和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体内实验通过建立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观察GCK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体外实验利用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normal human keratinocyte cells,NHEKs),探讨GCK是否通过影响GR的核转位,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活化,缓解银屑病样炎症。目的:探讨GCK是否通过影响GR核转位,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随机将IMQ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GCK(14 mg·kg-1、28 mg·kg-1、56 mg·kg-1、112 mg·kg-1)4个剂量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2 mg·kg-1)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5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溶媒。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价皮损严重程度;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角蛋白(keratin,K)6、16、17、1、10,内披蛋白(Involucrin),兜甲蛋白(Loricrin),NF-κB通路相关蛋白(IκBα、p-IκBα、p65、p-p65)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K17、p-p65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增殖标志蛋白Ki-67的表达;q PCR法检测小鼠皮肤和角质形成细胞中IL-6、IL-8、TNF-α、ICAM-1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皮肤和血清中IL-23、IL-17以及角质形成细胞中IL-6、IL-8、TNF-α、ICAM-1的表达;体外培养的NHEKs细胞进行siRNA GR转染后,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GR的表达,高内涵检测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K6、K16、K17、K1、K10、Involucrin、Loricrin、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6、IL-8、TNF-α、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1.GCK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正常组小鼠皮肤光滑平整;IMQ诱导的小鼠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皮损严重程度加剧;与IMQ组小鼠相比,GCK(28 mg·kg-1、56 mg·kg-1、112 mg·kg-1)、MTX(2 mg·kg-1)、DEX(5 mg·kg-1)组小鼠皮损严重程度减轻。正常组小鼠皮肤PASI评分在d1-d7均为0,IMQ诱导的小鼠PASI评分在d1-d7持续升高;GCK(14 mg·kg-1、28 mg·kg-1、56 mg·kg-1、112 mg·kg-1)、MTX(2 mg·kg-1)、DEX(5mg·kg-1)给药组小鼠PASI评分在d 1-3不断升高,d 4-7 PASI总分相较于模型组下降。IMQ诱导的小鼠皮肤表现为角质层角化不全、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甚至消失,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炎性细胞浸润等;GCK(28 mg·kg-1、56 mg·kg-1、112mg·kg-1)、MTX(2 mg·kg-1)、DEX(5 mg·kg-1)给药均能抑制IMQ诱导的小鼠表皮病理改变、降低Barker评分和小鼠表皮厚度,减少皮肤中PCNA、K17、p-p65、Ki-67的表达。GCK(112 mg·kg-1)、MTX(2 mg·kg-1)、DEX(5 mg·kg-1)给药能显着降低IMQ诱导的小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6、CXCL8、ICAM-1 mRNA的表达,降低皮肤和血清中IL-23、IL-17的水平,减少皮肤组织中p-IκBα、p-p65的表达。GCK(28 mg·kg-1、56 mg·kg-1、112 mg·kg-1)、MTX(2 mg·kg-1)、DEX(5 mg·kg-1)给药组均能降低脾脏指数,各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2.GCK抑制NHEKs细胞的异常活化体外培养NHEKs,以TNF-α、VEGF165和IFN-γ联合刺激,活化NHEKs。DEX(1μM)、GCK(0.1μM,1μM,10μM)可以降低NHEKs细胞活力;DEX(1μM)、GCK(1μM,10μM)可以抑制NHEKs细胞增殖,降低NHEKs细胞中TNF-α、IL-6、CXCL8、ICAM-1 mRNA水平;DEX(1μM)、GCK(10μM)减少K6、K16、K17表达,增加细胞早期分化标志蛋白K1、K10表达,增加细胞晚期分化标志蛋白Loricrin表达,减少Involucrin表达。减少p-IκBα、p-p65的表达和入核,促进GR核转位;降低NHEKs细胞上清液TNF-α、IL-6、CXCL8、ICAM-1的蛋白水平。3.GR在GCK抑制NHEKs细胞活化和NF-κB活化中的作用siRNA GR转染后的NHEKs细胞在TNF-α、VEGF165和IFN-γ联合刺激下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增殖标志蛋白K6、K16、K17表达明显增加,细胞早期分化标志蛋白K1、K10表达减少,细胞晚期分化标志蛋白Loricrin表达减少,Involucrin表达增加;p-IκBα、p-p65的表达增加;TNF-α、IL-6、CXCL8、ICAM-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CK(0.1μM,1μM,10μM)对siRNA GR转染后的NHEKs细胞增殖,K6、K16、K17、K1、K10、Loricrin、Involucrin的表达;p-IκBα、p-p65的水平;TNF-α、IL-6、CXCL8、ICAM-1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1.GCK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有治疗作用。2.GCK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活化缓解银屑病。3.GCK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活化与促进GR核转位,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张步鑫[8](2020)在《miR-215-5p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及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miR-215-5p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调控;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miR-215-5p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影响,观察麻防犀角地黄汤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后对miR-215-5p表达、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炎性因子、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用50ng/ml的IL-6、IL-22、IL-17A处理HaCaT细胞,利用qRT-PCR检测miR-215-5p表达变化;在HaCaT细胞中转染miR-215-5p mimic,利用qRT-PCR检测miR-215-5p表达变化,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Edu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增殖;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15-5p和DYRK1A的3’UTR有site1和site2共2个互补结合位点,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二者的靶向关系;在HaCaT细胞中转染miR-215-5p mimic,qRT-PCR方法测定DYRK1A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YRK1A,EGFR、AKT、p-AKT、ERK、p-ERK蛋白表达变化;用IMQ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皮下注射miR-215-5p agomir,观察小鼠皮肤病变情况,进行PASI评分,qRT-PCR方法测定miR-215-5p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皮肤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qRT-PCR检测DYRK1A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YRK1A、EGFR、AKT、p-AKT、ERK、p-ERK蛋白表达;2.IMQ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给予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并观察皮损情况,行PASI评分,测定耳廓外缘的厚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病理变化情况,qRT-PCR方法测定皮肤组织中miR-215-5p表达水平;3.IMQ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给予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取皮肤组织,分别用GSH测定试剂盒、CAT测定试剂盒、MDA测定试剂盒、SOD测定试剂盒检测GSH、CAT、MDA、SOD的含量或活性;4.IMQ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给予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取皮肤组织,qRT-PCR检测TNF-α、IL-6、IL-1β、IL-17A、IL-22 mRNA水平,ELISA方法测定TNF-α、IL-6、IL-1β、IL-17A、IL-2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IκB、p-IκB、p65、p-p65、JNK、p-JNK、ERK、p-ERK、p38、p-p38蛋白水平。结果:1.IL-6、IL-22、IL-17A处理后的HaCaT细胞中miR-215-5p表达水平降低。转染miR-215-5p mimic后的HaCaT细胞中miR-215-5p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miR-215-5p和DYRK1A互为靶向关系。转染miR-215-5p mimic后的HaCaT细胞中DYRK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GFR、p-AKT、p-ERK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AKT、ERK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IMQ银屑病小鼠模型复制成功,皮损明显,鳞屑增多,PASI评分升高,皮肤组织中表皮棘细胞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Ki67阳性细胞数目增多,DYRK1A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EGFR、p-AKT、p-ERK蛋白水平也升高,AKT、ERK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皮下注射miR-215-5p agomir后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皮损明显改善,PASI评分降低,皮肤组织中表皮棘细胞层厚度减小,炎性细胞浸润减少,Ki67阳性细胞数目减少,DYRK1A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EGFR、p-AKT、p-ERK蛋白水平也降低,AKT、ERK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银屑病模型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小鼠皮肤表面红斑、鳞屑明显,PASI评分升高,耳廓外缘厚度增加,皮肤组织表皮厚度增加,炎性细胞浸润增加,皮肤组织中miR-215-5p表达水平降低;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后的银屑病模型小鼠体重升高,小鼠皮肤表面红斑、鳞屑改善,PASI评分下降,耳廓外缘厚度减少,皮肤组织表皮厚度和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改善,皮肤组织中miR-215-5p表达水平升高。3.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CAT活性降低;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后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CAT活性升高。4.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6、IL-1β、IL-17A、IL-22mRNA和含量均升高,p-IκB、p-p65、p-JNK、p-ERK、p-p38蛋白水平也升高,IκB蛋白水平下降;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后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6、IL-1β、IL-17A、IL-22 mRNA和含量均下降,p-IκB、p-p65、p-JNK、p-ERK、p-p38蛋白水平也降低,IκB蛋白水平升高。结论:1.miR-215-5p的高表达会靶向抑制DYRK1A并影响EGFR、AKT、ERK等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表皮细胞增殖和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病理状态,miR-215-5p可能是银屑病的保护因子。2.麻防犀角地黄汤可以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病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3.麻防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上调miR-215-5p的表达,靶向抑制DYRK1A并影响EGFR、AKT、ERK等信号通路的激活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4.麻防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等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TNF-α、IL-6、IL-1β、IL-17A、IL-22等炎性因子水平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5.麻防犀角地黄汤可以改善银屑病的氧化应激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苑文[9](2020)在《基于miR-203相关信号通路探讨薄芝糖肽干预KC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薄芝糖肽处理以miR-203的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前后的HaCaT细胞,根据TAp63、SOCS3、STAT3及角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明确miR-203对TAp63和SOCS3的靶向作用和对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在KC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探讨薄芝糖肽对KC增殖和分化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1.以 miR-203 的模拟物和抑制物(miR-203 mimic 和 miR-203 inhibitor)定量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系,以薄芝糖肽溶液处理转染前后的HaCaT细胞;2.采用qRT-PCR测定转染前后及薄芝糖肽溶液处理前后HaCaT细胞中TAp63、SOCS3、STA T3 mRNA 的表达水平;3.采用 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miR-203 mimic 和 miR-203 inhibitor 转染前后和薄芝糖肽溶液处理前后各组HaCaT细胞中TAp63、SOCS3、STAT3、K10和K16蛋白的表达;4.通过数据处理及分析明确miR-203对KC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薄芝糖肽的干预机制。结果:1.qRT-PCR结果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03 mimic组TAp63、SOCS3 mRNA表达下调,STAT3 mRNA表达上调,miR-203 inhibitor组表达结果与此相反;与未加入薄芝糖肽组相比,薄芝糖肽组TAp63、SOCS3、STAT3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2.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03 mimic 组 TAp63、SOCS3、STAT3蛋白表达下降,K10及K16表达显着上调;miR-203 inhibitor组TAp63蛋白、SOCS3蛋白、K16表达上调,STAT3蛋白及K10表达下降。与未加入薄芝糖肽组相比,薄芝糖肽组TAp63蛋白表达上调,SOCS3蛋白、STAT3蛋白以及K10、K16表达水平明显下调。3.miR-203 mimic+薄芝糖肽组与 miR-203 mimic 组相比,TAp63 蛋白、SOCS3蛋白的表达上调,miR-203 inhibitor+薄芝糖肽组与miR-203 inhibitor组相比,TAp63蛋白、SOCS3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1.HaCaT细胞中miR-203通过靶向作用负向调节TAp63和SOCS3的表达,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正相调节STAT3 mRNA的表达,但STAT3蛋白表达不受miR-203变化的影响,提示正常生理状态下KC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信号通路)调节STAT3蛋白的表达,从而使其表达处于稳定状态,维持细胞稳态;2.HaCaT中K10的表达与miR-203水平呈正相关,K16的表达不受miR-203变化的影响;3.薄芝糖肽能够双向干预miR-203对TAp63和SOCS3的调节作用,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干预miR-203对STAT3的作用,降低STAT3的表达从而抑制KC的增殖;4.薄芝糖肽通过上调TAp63,下调SOCS3、STAT3、K10和K16双向调节KC的增殖和分化,结果分析显示,其促分化作用强于促增殖作用。
王毅[10](2020)在《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的皮肤屏障越来越容易被损害,如有害微生物、化学致癌物、物理射线等,进而导致如皮肤干燥综合症与银屑病等皮肤屏障疾病,这些皮肤屏障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活与精神压力。羟基酪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但由于其多酚结构带来的不稳定性及其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采用卵磷脂包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卵磷脂包合技术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进行的实验探究验证,不利于高效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提出使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模拟卵磷脂对羟基酪醇的包合效果,优化包合工艺,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包合物的效果优劣。同时,将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应用于小鼠银屑病与小鼠皮肤干燥症两种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中,探究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作用与机理。首先通过计算机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模拟卵磷脂与羟基酪醇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包合效果,包括水溶剂、低碳醇溶剂、油溶剂等体系。同时,对DPD模拟的包合物进行验证,包括制备、透射电镜表征、包合率测定、体外缓释实验等,探究DPD模拟对羟基酪醇包合的预测与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羟基酪醇的卵磷脂包合物在水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包合作用,包合率可达到43.74%,具有明显的体外缓释效果。然后将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作用于小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通过皮肤PASI评分、皮肤经皮失水率及皮肤HE染色分析等实验,探究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银屑病小鼠的皮肤修复功效。结果表明,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小鼠皮肤银屑病具有一定的缓解跟修复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对小鼠皮肤银屑病关键炎症因子转录的实验,发现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IL-17炎症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卵磷脂羟基酪醇包合物对IL-17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羟基酪醇水溶液体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验结果表明,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主要下调IL-γ来抑制小鼠银屑病的发生。最后,在丙酮-乙醚皮肤干燥小鼠模型实验中,发现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皮肤干燥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跟修复作用,主要表现在皮肤角质层程度化降低,表皮细胞炎症浸润程度减少。通过q-PCR对干燥受损皮肤的蛋白基因分析,羟基酪醇及其卵磷包脂合物对皮肤表皮的KRT10 m RNA、KRT1 m RNA、FLG m RNA、IVL m 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卵磷脂羟基酪醇包合物明显强于羟基酪醇水溶液的调控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计算机模拟辅助包合技术在羟基酪醇卵磷脂包合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及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皮肤屏障具有一定的缓解与修复功效。通过本次研究成果为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在皮肤屏障修复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二、表皮细胞分化标志与银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皮细胞分化标志与银屑病(论文提纲范文)
(1)二苯乙烯苷召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抑制银屑病IL-36γ炎性回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银屑病研究现状 |
1.2 IL-36 信号在银屑病中的意义 |
1.3 IL-36 亚家族的生物学特征 |
1.4 IL-36(α、β、γ)和IL-36Ra的加工和分泌 |
1.5 P2X7R在银屑病中的潜在作用 |
1.6 中性粒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
1.7 NET对银屑病中炎症反应的影响 |
1.8 何首乌与二苯乙烯苷的药理作用 |
1.9 本课题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二苯乙烯苷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炎症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动物 |
2.1.3 细胞培养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模型的建立 |
2.2.2 银屑病样ex vivo炎症模型的建立 |
2.2.3 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2.5 Caspase-1 活力FAM-FLICA分析 |
2.2.6 HaCaT细胞转染 |
2.2.7 总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8 ELISA实验 |
2.2.9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 |
2.2.10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2354Glu通过抑制IL-36 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
2.3.2 2354Glu抑制ds RNA刺激角质细胞中IL-36 的产生和释放 |
2.3.3 2354Glu通过抑制P2X7R调节角质细胞中IL-36γ炎症回路 |
2.3.4 2354Glu改善银屑病样ex vivo模型中IL-36γ的分泌 |
2.3.5 IL-36γ 作为危险信号激活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炎症反应 |
第三章 二苯乙烯苷召集NET抑制IL-36 炎症回路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细胞培养 |
3.1.2.1 小鼠原代角质细胞分离及培养 |
3.1.2.2 中性粒细胞分离及培养 |
3.2 实验方法 |
3.2.1 形成NET的中性粒细胞与角质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
3.2.2 NET的检测与定量 |
3.2.3 荧光染色 |
3.2.4 荧光定量PCR |
3.2.5 酶联免疫分析 |
3.2.6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2354Glu调节银屑病样皮肤炎症中NET的聚集 |
3.3.2 TLR配体诱导NET的形成 |
3.3.3 TLR4-P2X7R-caspase-1 参与Poly(I:C)/ATP诱导的NETosis |
3.3.4 Poly(I:C)/ATP诱导自噬驱动的NET形成 |
3.3.5 Poly(I:C)/ATP诱导的NETosis抑制角质细胞激活 |
3.3.6 高浓度NET抑制角质细胞中IL-36γ的生成 |
3.3.7 中性粒细胞抑制角质细胞中IL-36γ的生成与IL-36Ra有关 |
3.3.8 NET调控角质细胞中IL-36γ的 mRNA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已发表论文 |
(2)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银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病名的阐述 |
二、病因病机的论述 |
三、中医内治 |
四、中医外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三、诊断 |
四、治疗概况 |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 |
一、网络药理学概况 |
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
三、网络药理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
第四节 代谢组学研究 |
一、代谢组学概况 |
二、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 |
三、代谢组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第二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第三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一、临床资料 |
二、材料及方法 |
三、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机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总离子流 |
二、银屑病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 |
三、代谢数据分析结果 |
四、多元统计分析 |
五、潜在生物标志物鉴定 |
六、代谢物及代谢途径解释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立法选方依据 |
第二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初探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1 从血论治为基础 |
2 从血论治的细化与扩充 |
3 结合八纲进行辨证 |
4 脏腑辨证 |
5 关注情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抗菌肽LL37 |
2. 细胞因子 |
3. 固有免疫细胞 |
4. 适应性免疫细胞 |
5 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凉血解毒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前言 |
凉血解毒汤通过下调LL37改善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雷公藤多苷经抑制IL-27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血热 |
1.2.2 血虚 |
1.2.3 血瘀 |
1.2.4 血燥 |
2 中医对银屑病的治疗 |
2.1 内治法 |
2.1.1 清热凉血 |
2.1.2 补血祛风 |
2.1.3 活血化瘀 |
2.1.4 养血润燥 |
2.2 外治法 |
2.2.1 中药药浴疗法 |
2.2.2 中药封包疗法 |
2.2.3 自血疗法与穴位埋线 |
2.2.4 走罐法 |
2.2.5 火针疗法 |
2.2.6 刺络放血法 |
3 西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遗传因素 |
3.2 感染因素 |
3.3 免疫因素 |
3.4 内分泌因素 |
3.5 精神因素 |
4 西医对银屑病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1.1 内用药 |
4.1.2 外用药 |
4.2 物理治疗 |
5 雷公藤与银屑病 |
5.1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 |
5.2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 |
5.2.1 抗炎 |
5.2.2 抗肿瘤 |
5.2.3 免疫调节 |
5.2.4 抗生育 |
5.3 雷公藤多苷对银屑病的治疗 |
6 IL-27 与银屑病 |
6.1 IL-27 对银屑病Thl/Th2 平衡的影响 |
6.2 IL-27 对银屑病Th17 细胞功能的影响 |
6.3 IL-27 对银屑病Treg细胞的作用 |
6.4 IL-27 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雷公藤多苷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PASI评分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3 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 |
2.4 药物剂量设计与溶液配制 |
3 方法 |
3.1 造模 |
3.2 分组及干预 |
3.3 灌胃 |
3.4 指标检测 |
3.4.1 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 |
3.4.2 肉眼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损变化并进行PASI评分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小鼠的一般情况 |
5.2 各组小鼠背部皮损变化及PASI评分结果 |
5.3 各组小鼠右耳厚度测量结果 |
6 讨论 |
实验二 雷公藤多苷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4 溶液配制 |
3 方法 |
3.1 实验造模、分组及干预、灌胃 |
3.2 取材 |
3.3 指标检测 |
3.3.1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变化 |
3.3.2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背部皮损组织行 Baker 评分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各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
5.2 各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Baker评分结果 |
6 讨论 |
实验三 雷公藤多苷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Ki67 表达的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4 溶液配制 |
3 方法 |
3.1 实验造模、分组及干预、灌胃 |
3.2 取材 |
3.3 指标检测 |
3.3.1 IHC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损基底层Ki67 阳性表达 |
3.3.2 用Image pro plus6.0 软件计数计算基底层Ki67 阳性表达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各组小鼠背部皮损基底层Ki67 阳性表达结果 |
5.2 各组小鼠基底层Ki67 阳性计数结果 |
6 讨论 |
实验四 雷公藤多苷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血清IL-27 水平影响 |
1 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 方法 |
3.1 实验造模、分组及干预、灌胃 |
3.2 取材 |
3.3 指标检测 |
3.3.1 用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27 水平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讨论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IL-27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阶段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疣状表皮痣临床、皮肤影像特征及发病机制的TMT标记蛋白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疣状表皮痣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 |
2.临床研究部分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的收集 |
2.3 统计学分析 |
3.蛋白组学研究部分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结果 |
4.1 临床研究结果 |
4.2 疣状表皮痣的蛋白组学研究结果 |
5.讨论 |
5.1 疣状表皮痣临床研究部分 |
5.2 疣状表皮痣蛋白组学部分 |
6.结论 |
7.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疣状表皮痣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7)人参皂苷CK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细胞 |
2.3 药物和试剂 |
2.4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建立 |
3.1.1 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3.1.2 给药方法 |
3.1.3 小鼠背部皮损观察与图片采集 |
3.2 小鼠背部PASI评分 |
3.3 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 |
3.4 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评分及表皮厚度的检测 |
3.5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PCNA、K17、p-p65 的表达 |
3.6 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Ki-67 的表达 |
3.7 NHEKs细胞培养、加药刺激与转染 |
3.8 CCK-8 法检测NHEKs细胞活力 |
3.9 高内涵检测 NHEKs 细胞增殖 |
3.10 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和NHEKs细胞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NHEKs细胞中增殖与分化蛋白、GR的表达 |
3.10.1 蛋白的提取与制备 |
3.10.2 BCA法蛋白定量 |
3.10.3 Western blot法 |
3.11 qPCR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和NHEKs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CXCL8、ICAM-1 mRNA的表达 |
3.11.1 TRIzol法提取RNA |
3.11.2 RNA逆转录cDNA |
3.11.3 qPCR检测 |
3.11.4 分析 |
3.12 免疫荧光法检测NHEKs细胞中K6、K16、K17表达,p65、p-p65、GR的定位 |
3.13 成像流式法检测NHEKs细胞p-p65 的入核情况 |
3.14 ELISA法检测小鼠皮肤和血清中IL-23、IL-17,NHEKs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CXCL8、ICAM-1 水平 |
3.1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GCK对 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
4.1.1 GCK对 IMQ诱导小鼠皮损变化和PASI评分的影响 |
4.1.2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皮肤病理变化、评分和表皮厚度的影响 |
4.1.3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4.1.4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皮肤组织中PCNA、K17、p-p65、Ki-67 表达的影响 |
4.1.5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皮肤和血清中IL-23、IL-17 水平的影响 |
4.1.6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皮肤中TNF-α、IL-6、CXCL8、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
4.1.7 GCK对 IMQ诱导的小鼠皮肤中NF-κBp65 活化的影响 |
4.2 GCK对NHEKs细胞功能和NF-κB通路活化的影响 |
4.2.1 GCK对 NHEKs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2 GCK对 NHEKs细胞中增殖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3 GCK对 NHEKs细胞中TNF-α、IL-6、CXCL8、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
4.2.4 GCK对NHEKs细胞上清液中TNF-α、 IL-6、CXCL8、ICAM-1蛋白水平的影响 |
4.2.5 GCK对 NHEKs细胞中NF-κB p65 活化的影响 |
4.3 GR在 GCK抑制NHEKs细胞活化和NF-κB活化中的作用 |
4.3.1 GCK对联合刺激下的NHEKs中GR胞质、胞核定位与表达的影响 |
4.3.2 siRNA GR转染后NHEKs细胞中GR表达的影响 |
4.3.3 siRNA GR转染后GCK对联合刺激下的NHEKs增殖及增殖分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4 siRNA GR转染后GCK对联合刺激下的NHEKs细胞中TNF-α、IL-6、CXCL8、I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5 siRNAGR转染后GCK对联合刺激下的NHEKs细胞中NF-κBp65 活化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角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8)miR-215-5p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及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部分 miR-215-5p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及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麻防犀角地黄汤对miR-215-5p的干预作用及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麻防犀角地黄汤对银屑病小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麻防犀角地黄汤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炎性因子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
(9)基于miR-203相关信号通路探讨薄芝糖肽干预KC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KC作为触发者启动银屑病的发生 |
2.1.1 银屑病KC免疫调节功能异常触发和放大皮肤炎症反应 |
2.1.2 银屑病KC自身抗原学说 |
2.1.3 角质形成细胞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 |
2.2 角质形成细胞是银屑病炎症环路的执行者 |
2.2.1 角质形成细胞作为执行者对炎症介质作出反应 |
2.2.2 银屑病KC增殖和分化发生改变 |
2.3 结语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实验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复苏 |
3.2.2 细胞传代 |
3.2.3 细胞冻存 |
3.2.4 细胞培养 |
3.2.5 细胞转染 |
3.2.6 转染效率检测 |
3.2.7 qRT-PCR检测HaCaT细胞中TAp63、SOCS3、STAT3 mRNA的表达情况 |
3.2.8 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中TAp63蛋白、SOCS3蛋白、STAT3蛋白、K16蛋白、K10蛋白 |
第4章 结果 |
4.1 HaCaT细胞转染效率的检测 |
4.2 qRT-PCR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TAp63 mRNA表达的影响 |
4.2.1 qRT-PCR分析miR-203对TAp63 mRNA表达的影响 |
4.2.2 qRT-PCR分析薄芝糖肽对TAp63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 |
4.3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TAp6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1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对TAp6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2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薄芝糖肽对TAp6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
4.4 qRT-PCR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SOCS3 mRNA表达的影响 |
4.4.1 qRT-PCR分析miR-203对SOCS3 mRNA表达的影响 |
4.4.2 qRT-PCR分析薄芝糖肽对SOCS3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 |
4.5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1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对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2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薄芝糖肽对SOCS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
4.6 qRT-PCR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 |
4.6.1 qRT-PCR分析miR-203对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 |
4.6.2 qRT-PCR分析薄芝糖肽对STAT3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 |
4.7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7.1 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 mi R-203 对 STAT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7.2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薄芝糖肽对STAT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
4.8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K10蛋白表达的影响 |
4.8.1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对K10蛋白表达的影响 |
4.8.2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薄芝糖肽对K10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
4.9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与薄芝糖肽对K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4.9.1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iR-203对K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4.9.2 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薄芝糖肽对K16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
第5章 讨论 |
5.1 miR-203对HaCaT中TAp63表达的调节及薄芝糖肽的干预作用机制 |
5.1.1 miR-203负向调节TAp63的表达 |
5.1.2 薄芝糖肽双向干预miR-203对TAp63表达的调节作用 |
5.2 miR-203对HaCaT中SOCS3表达的调节及薄芝糖肽的干预作用机制 |
5.2.1 miR-203负向调节SOCS3的表达 |
5.2.2 薄芝糖肽双向干预miR-203对SOCS3表达的调节作用 |
5.3 miR-203对HaCaT中STAT3表达的调节及薄芝糖肽的干预作用机制 |
5.3.1 miR-203正向调节STAT3 mRNA的表达,STAT3蛋白无明显变化 |
5.3.2 薄芝糖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干预miR-203对STAT3表达的调节作用 |
5.4 miR-203对HaCaT中角蛋白K10表达的影响及薄芝糖肽的干预作用机制 |
5.4.1 HaCaT中角蛋白K10的表达与miR-203水平呈正相关 |
5.4.2 薄芝糖肽下调角蛋白K10的表达 |
5.5 miR-203对HaCaT中K16蛋白表达的调节及薄芝糖肽的干预作用机制 |
5.5.1 角蛋白K16的表达不受HaCaT中miR-203变化的影响 |
5.5.2 薄芝糖肽显着下调K16蛋白的表达与miR-203的变化无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肤屏障 |
1.1.1 皮肤屏障与相应疾病 |
1.1.2 银屑病 |
1.1.3 干燥综合症 |
1.2 羟基酪醇的研究进展 |
1.2.1 羟基酪醇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羟基酪醇包合技术研究进展 |
1.3 计算机辅助包合技术 |
1.3.1 耗散粒子学的模拟环境、条件、结果 |
1.3.2 耗散粒子学理论基础 |
1.4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计算机模拟对卵磷脂包合羟基酪醇的模拟及其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计算机模拟的算法及参数选择 |
2.2.2 卵磷脂在水溶剂体系中对羟基酪醇的包合模拟 |
2.2.3 卵磷脂在低碳醇体系中对羟基酪醇的包合模拟 |
2.2.4 卵磷脂在油溶剂体系中对羟基酪醇的包合模拟 |
2.2.5 实验方法小结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3.2 实验过程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羟基酪醇包合物的制备结果 |
2.4.2 羟基酪醇卵磷脂包合物表征结果 |
2.4.3 羟基酪醇卵磷脂包合物体外缓释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基酪醇及其卵磷脂包合物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干燥综合症的治疗作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四、表皮细胞分化标志与银屑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苯乙烯苷召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抑制银屑病IL-36γ炎性回路[D]. 姜敏. 延边大学, 2021(02)
- [2]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D]. 向聪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陈丽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雷公藤多苷经抑制IL-27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D]. 廖海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疣状表皮痣临床、皮肤影像特征及发病机制的TMT标记蛋白组学研究[D]. 袁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人参皂苷CK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D]. 王雾.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8]miR-215-5p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及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步鑫.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9]基于miR-203相关信号通路探讨薄芝糖肽干预KC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研究[D]. 苑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羟基酪醇及其包合物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D]. 王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