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向成功之路:西门子的通路运作(论文文献综述)
朱简妮[1](2021)在《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大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推动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跨境电商崛起以及在企业自身寻求进步的驱动之下,对于品牌出海的提出与探究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必然。本文在中国品牌出海现状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品牌实力与企业实力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原点,探究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方式。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2020年《Brand 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的15个电子品类品牌上。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界对“出海”的研究集中在“企业”而非“品牌”上;结合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品牌为什么出海、出海现状与困境、如何解决以及带来的启示。从电子品类品牌出发,深入探究品牌的出海问题是本文的创新点,能够在学术研究方面进行一定的整理、深化以及补充。但也由于本文难以穷尽研究文本和对象以及研读的欠缺带来了研究视野和对象分析的局限,无法更全面地反映所有出海品类品牌的现状、问题和品牌建设的历时性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品牌出海相比企业出海有更高的要求,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寻求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途径,同样也是顺应目前宏观国际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了产品出海阶段、品牌觉醒阶段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出海品牌呈现出整体稳定增长,品类发展动荡,欧洲市场发展稳定,重点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中国的品牌出海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企业国际化程度低,中国制造刻板印象以及品牌自身文化不自信的问题。通过对电子品类品牌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这些品牌必须强化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培养国际基础,布局海外市场,管理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加强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品牌出海应是以品质为船,以沟通为帆,向世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以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为核心,坚守中国的底线,促进海外国家对中国文化与品牌文化的认同,促进品牌忠诚;用全球视野进行本土化执行,让更多的中国品牌出海,让更多的出海品牌成功上岸;通过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属于中国品牌的声名,让中国品牌成为中国的最佳名片,助力中国国家形象建设;而中国国家形象同样也会反哺中国品牌形象,促成中国品牌出海。
袁帅阳[2](2021)在《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检测机理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是用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行业中的一种特殊的真空阀门,因其在工作过程中脱落的颗粒物很少,不会在晶圆运输过程中对晶圆造成污染,故而是半导体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目前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只有国外的公司能生产,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涉猎。国内想要研究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话,对研制生产出来的阀门进行脱落粒子的粒度检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到设计出来的阀门质量是否合格。本文主要就研究了一种针对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粒度检测平台的检测机理,根据其方案原理完善了具体的检测流程,并根据该流程进行了手动和自动的模拟检测,优化了检测指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目前颗粒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脱落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同时了解国内外对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方面的现状。(2)分析了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平台基于激光粒子计数器的粒度检测方案机理,了解光散射法的详细原理以及激光粒子计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检测方案设计具体的检测流程。(3)分析了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平台的主体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的各个关键部分的组成和作用,并完成对整个粒度检测平台剩余部分的搭建。(4)根据检测流程用手动操作完成对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手动模拟检测,确保检测流程的可行性。再根据手动操作的步骤完成对自动检测的各个部分的PLC程序编写,并完成对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自动模拟检测,得到模拟检测数据。根据检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优化了对检测结果的指标。(5)分析了在模拟检测中发现的一些会影响检测的因素,包括在抽真空和测试时保压装置的影响、换装不同阀门时不同形状真空腔对吹扫效果的影响和检测环境对整个检测的影响,方便在后续的正式检测中对其进行优化。
邱兆祥[3](2020)在《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轧辊辊形曲线种类多,磨削工艺复杂,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要求高。传统的单机控制系统由于通信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困难,已不能满足跨平台、多层次的工业现场控制需求。将轧辊辊形设计、轧辊磨削工艺、自动化通讯等技术进行集成和融合,开发一款跨平台、开放式轧辊磨削系统,对满足现代车间级多机多系统的轧辊磨削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意大利POMINI轧辊磨床为机身,西门子840Dsl数控系统作为数字化运动控制平台,基于通用PC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开发一套数控轧辊磨床专机系统,为轧辊磨床的开放式控制管理提供可行方法,主要的工作如下。综合考量快速设计与智能设计需求,分别对基本辊形和自适应辊形提出了两种设计思路。分析基本辊形的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参数化的形式达到快速设计;为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遗传算法和辊形离散化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辊形设计方法。结合这两种辊形的设计思路,确定辊形数据的处理方式,明确辊形曲线的综合设计方法。以实现多机协同控制轧辊磨削加工为目的,研究了轧辊磨削工艺流程及POMINI轧辊磨床的机电结构。结合SINUMERIK NC编程语法,确定NC代码的基本框架并设计了主程序代码的运行逻辑,实现辊形磨削加工代码,设计加工流程的制定方法。对比分析了西门子工业通信中常用的通信形式,以增加系统开发性、跨平台性为前提,选择了OPC UA作为工业以太网下的主要通信技术。分析OPC UA的技术特点,在外部终端上搭建OPC UA客户端,进而实现外部终端与数控机床的实时通信。将辊形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和通信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开发一款与数控系统联动的轧辊磨床软件。选择跨平台移植简便的开发环境,设计程序框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开放性;以轧辊辊形曲线设计方法为基础,设计辊形设计功能,以保证辊形设计流程的高效、便捷;通过OPC UA搭建的数据通信桥梁,实现远程机床监控功能,完善了从工艺制定到加工过程监控的可视化;借助数据库技术,建立数据管理功能。
刘冲[4](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者以重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立体复合化公共空间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来探究站点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要点。以精选国内外优秀站城一体化建设案例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在完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满足居民对于舒适便捷交通出行的需求、功能上与出行及相关城市生活的互动、环境景观上与居民城市体验的契合等设计手法上,为我国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笔者根据本次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把论文概括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演化发展的历程,以及站点区域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现状与趋势,并着重探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站点区域公共空间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认识到国内外理论研究层面的差距。第二部分,围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空间体验,通过不同站点区域的功能使用特点、人性化换乘接驳需求等,分析不同状况下的空间组织模式、人流与车流组织特点,并就其功能与布局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的属性、类型及形式进行了分类,探究其空间特性,并就站点区域公共空间多元化的发展提出了笔者的见解。第三部分,概括了深圳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以及站点区域公共空间的发展概况,着重结合案例找寻当前深圳站点空间发展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分析对比优秀案例中站域空间的特点,总结站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形态特点。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立体复合化站点空间体系的形成是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以及该体系是如何与城市各项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与渗透结合的。第五部分,综合以上四个部分的研究要点,就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节点空间、功能布局、接驳换乘以及人文环境等层面的设计要点,提出整合设计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李宜芯[5](2020)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组织变革的实质就是在外在环境与大学传统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然而,一些研究却对于大学传统的、习俗的、象征的方面不甚重视,在论述中只注重事实的描述而忽略了对大学价值、大学精神的探讨,大学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场域,文化性是大学的内在属性,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性及其组织变革的动力与归依。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关注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并不是否定政治、经济条件对大学组织的重要或决定性影响,而是将政治、经济的逻辑纳入到更加深刻与复杂的文化场域中来探讨大学组织变革的内在规定性。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的变革行为无论在宏观的府学关系、中观的管理体系、微观的学科演化亦或是观念方面的转变都为探讨文化如何影响变革的议题提供了丰富而具有启发的样本。因此,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和概念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变革理论和大学组织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方法论,运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在与相关教育事实对话的过程中较为系统地形成了以学术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桥梁、社会文化为模塑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文化生态复合体作为大学组织变革文化逻辑的分析框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发现:第一,主要由学科文化、院校文化组成的学术文化逻辑是大学文化选择与创造功能得以达成的核心组织特质和要素。维多利亚时期,科学文化用开放理性的、抽象的、价值无涉的、可验证的、带有功利性的文化特质逐渐取代了宗教的、具体的、非生产的传统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的演进经历了文化的边缘与主导、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的筛选与整合、文化的生成与积累、文化扩散与转换五个阶段,具体表现为知识典范的科学化、科学与人文的协作、学科体系多样演化、专业知识系统化、科研成果得以运用五点。院校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传统院校文化失范所引起的古典学院制褪色,学生社团成为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文化涵化的结果,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暗含着文化代沟。第二,制度文化逻辑是源于制度又高于制度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属于一种“中介逻辑”,是大学组织内部整合功能与外部适应功能之间的桥梁、纽带、过渡与催化剂。维多利亚时期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从“内”学术文化到“外”社会文化的逻辑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首先,以学术为局面的学院、以学科内在逻辑为格度,大学基层组织建构了二者共存的文化差序格局;其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日益增加的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文化差异,大学采用分权治理移置差异、通过校长角色弥合差异,从而在决策流程中实现了学者作为主体的言说;最后,“程序先于权利”、“恰当援引先例”是英国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这一时期公司法人的演进和信托制的延续为新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法理上的正当性,古典大学按照皇家调查——议会立法——大学修章的程序依法改革。第三,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以及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文化彰显了英国悠久的民族性格,涵盖或部分吸收其它文化形式。从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的绅士文化,引领了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为学者展开有关自由教育辩论和推进大学推广运动;作为一种目标导向的绅士文化,是城市学院不断前进的时代动力;从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既是英国大学渐进式发展的保障机制,也导致了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学术金本位困境和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换言之,在多维文化利益场境的影响下,大学文化自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大学组织变革也引领了社会与民族文化的进步。大学组织变革的“本然”也在文化的视野下得以明晰。
方伟[6](2019)在《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存量发展为主的城镇化时代,亟待加强对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避免存量更新造成对有历史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的破坏。以多维社区视角“地理社区、利益社区及文化社区”,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已是国际重要趋势。多维社区视角探究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视野,通过了解多维社区群体及其诉求,分析社区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可探寻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目标,并寻求各方资源支持。二十世纪遗产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自2014年评选首批二十世纪遗产。现代集合住宅是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其有别于其它二十世纪遗产就是具有居住属性。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其保护与发展的条件存在复杂性:1、有历史价值与特色的遗产并未全部被认识;2、社区及其主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社会结构和产权权属复杂;4、遗产保护与发展难达共识。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系统归纳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现状、实践经验,借鉴其中多维社区分析视角,丰富遗产保护中社区方向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以及南京市的遗产价值分析的梳理,结合南京工人住房的特点,形成南京市1949-1978年工人住房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实证研究方面,本文梳理建国以来南京市的历年年鉴、地情志书、历史书籍、规划资料等数据信息,初步获得南京市工人住房的地理分布,并进行实地踏勘,社区访问,对建国初三十年间南京市的既存工人住房详细情况进行甄别、统计,总结各阶段的建设历程、空间分布、建设与演变机制,并且对既存工人住房进行价值特色的初步评估。这一工作弥补了南京市工人住房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缺项。在整体性视角认识工人住房的困境、特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工人住房的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案例研究方面,本文结合南京市芦席营工人村和梅山生活区的实际案例,深入社区调研,分析遗产的社区演变与现状特征,评价遗产的价值特色,总结遗产的发展困境和多元社区主体诉求,提出相应的方案设计和保护发展策略。论文全篇约14万字,图235幅,表62项
滕新玉[7](2019)在《考虑创新合作网络稳健性的网络解构优化与重构选择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活动的网络化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组织的网络化成长已成为企业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创新活动的网络化运作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和外部资源整合,在不同主体、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资源之间建立起有效且稳健的链接,从而激活和驱动创新产出。创新网络形式的变化主要包括两部分:创新合作网络的解构优化和重构选择。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创新合作网络的解构、合作伙伴选择、外部网络重构和合作关系维护等网络过程化管理的方法研究。此外,既有的合作网络管理研究仅从单一合作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合作需求的多样化对合作网络重构过程中创新产出的影响,忽略了创新合作过程中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源需求和事实。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维持合作网络的稳健性,将创新活动的网络化运行过程分为三个方面:解构与优化、重构与选择、关系维护;并从创新合作网络过程化管理的角度,为创新主体管理和发展合作网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首先,考虑网络关系主体管理合作网络时具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本文以关系主体当前合作网络中初级联系人的数量作为合作网络的容量限制。根据合作网络中凝聚力冗余联合占据网络位置以及结构等价的节点可以相互替代的结构特点,本文通过对合作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并在网络社团内部寻找和授权关键初级联系人等方法依次消除合作网络中的凝聚力冗余和结构等价冗余,为网络关系主体实现维持合作网络的稳健性、合理高效地解构和优化合作网络提供了方法指导。其次,在解构和优化合作网络的基础上,本文从解耦合的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的多层网络视角,探讨了自我中心合作网络主体同时提高结构洞产出,优化知识组合潜力的重构选择方法。具体地,在合作网络重构中,本文根据结构洞的定义,分析得出了合作网络链入不同的合作伙伴所产生的不同社会收益,并将社会收益的最大化表示为网络主体通过新的合作伙伴所能连接到次级联系人数量的最大数;在知识网络重构中,本文利用知识元素间的直接连接数改进了 Cowan等人提出的知识融合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不仅保留了原有模型的优点,并且能够反映知识合作的关联性和深层互补性等特点。最终,本文通过多目标规划求解多层网络视角下的网络重构选择问题。最后,为保障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与利益,本文使用三参照点理论改进了基于前景理论等单参照点理论的决策方法,并结合系统科学中“破坏性等于重要性”的思想,以成员退出合作网络时所导致的知识流失损失反映合作成员的重要性程度,并提出了考虑合作网络稳健性的三参照点决策方法,从行为科学和系统科学两方面为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维持合作网络稳健做出了方法探讨。
师扬[8](2019)在《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游戏作为复杂媒介的代表,在当今社会的娱乐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游戏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其成为一种完美的情感载体,游戏中大量的视觉及声音符号使得玩家能够经历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情感体验。研究游戏中的情绪及认知问题,一方面使得我们对游戏的结构和类型有着更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能够一窥人类情绪与认知的本质,从而逐步揭开人类意识的“黑箱”。本研究旨在探寻游戏中的视觉符号及声音符号对玩家认知及情绪反应的神经机制。通过三个大方面梳理有关游戏的基本概念:从游戏的基本属性到电子游戏的发展;游戏的媒介属性;以及游戏与情绪的关系。而后通过对情感符号学相关理论的回顾,并与认知神经传播学中的动机性媒介讯息加工的有限容量模型(The Limited Capacity Model of Motivated Mediated Message Processing,LC4MP)相结合,提出了本研究有关游戏中情绪符号基本理论框架。实验部分分别从实验一:视觉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以及实验二:声音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进行游戏中情绪符号的研究。在两个实验中使用多导生理仪,分别从三个方面:(1)符号的存在性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2)游戏任务时期(任务开始前、任务进行中、任务结束后)间的差别以及(3)游戏类型(第一人称类射击游戏、益智类(三消)游戏、竞速类游戏)间的差别进行深入研究,以验证游戏中符号作为认知及情绪的重要地位,并揭示玩家对这三种游戏类型中三个任务时期符号的认知、情绪唤起及情绪效价的差异变化。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三种游戏三个任务时期的符号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显着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且引起的认知及情绪反应各不相同;(2)在同种类型的游戏中,不同时期的符号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存在差异性;(3)在同游戏任务时期,不同游戏类型间的符号引起的认知及情绪反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研究提出了情绪符号学的基本框架,引入心理生理实验至游戏研究中,为游戏研究开拓了全新的量化研究范式,通过研究情绪问题加深了对价值传播及传播本体论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文理学科之间的融合。
陈勐[9](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陈亮[10](2018)在《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自1865年沿秦淮河岸建成金陵机器制造局后,南京的工业建筑在之后的80余年中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见证了南京从六朝古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首都的巨大转型。本文以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在多个时期所展现的建筑现象和规划特征,并对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背景进行探究,以此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规律以及蕴含的价值做出讨论。填补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提出研究的时间分期的同时阐述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这些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评估。论文第三至第五章根据之前的时间分期对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建筑进行研究,从社会背景、工业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建筑形式、设计思想等多方面分析了每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的特征,并选取了七个主要案例和三十二个次要案例进行了论述。论文最后两章以前文的结论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并最终总结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了展望。
二、通向成功之路:西门子的通路运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向成功之路:西门子的通路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产业发展之必然 |
1.1.1 改革开放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
1.1.2 中国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 |
1.1.3 众多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
1.1.4 “一带一路”助推品牌国际化 |
1.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1.2.1 品牌 |
1.2.2 品牌出海 |
1.2.3 品牌出海与企业出海 |
1.2.4 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1.2.5 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品牌出海驱动因素的历史探究 |
2.1 宏观背景 |
2.1.1 经济全球化引发“出海”意识 |
2.1.2 “走出去”战略开拓“出海”道路 |
2.1.3 逆全球化反推“出海”高质量 |
2.1.4 “一带一路”搭建“出海”新平台 |
2.1.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
2.2 土洋之争 |
2.2.1 以广告树立在华品牌形象 |
2.2.2 以创新传播打造在华时尚范式 |
2.2.3 土洋之争导致中国品牌之殇 |
2.2.4 缩小中外品牌差距 |
2.3 微观背景 |
2.3.1 顺应“走出去”趋势 |
2.3.2 寻求未饱和市场 |
2.3.3 丰富品牌资产 |
2.3.4 提升品牌全球形象 |
2.3.5 弘扬中国特色文化 |
第3章 品牌出海的现状与挑战 |
3.1 品牌出海的发展历程 |
3.1.1 产品出口阶段 |
3.1.2 品牌觉醒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2 品牌出海的现状 |
3.2.1 品牌力持续增长但电子品类品牌力回落 |
3.2.2 品类动荡但强势品类始终占据半壁江山 |
3.2.3 出海品牌马太效应显着 |
3.2.4 出海品牌品牌力在欧洲市场增长乐观 |
3.2.5 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是品牌出海的重要沟通点 |
3.3 品牌出海的挑战 |
3.3.1 外部环境多变导致出海风险增大 |
3.3.2 中外品牌国际化程度差距明显 |
3.3.3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 |
3.3.4 去中国化容易失去品牌的国别性 |
第4章 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
4.1 夯实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 |
4.1.1 注册商标维护品牌权益 |
4.1.2 建设海外根据地强化本土优势 |
4.1.3 借力电商平台跨境出海 |
4.1.4 并购海外品牌整合优势资源 |
4.2 布局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程度 |
4.2.1 吸纳与保留全方面国际人才 |
4.2.2 获取国际组织认证背书品牌实力 |
4.2.3 投标海外项目提高品牌好感度 |
4.2.4 海外上市提升全球知名度 |
4.3 管理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实力 |
4.3.1 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
4.3.2 合作推广实现品牌优势互补 |
4.3.3 国际展会展示品牌实力 |
4.3.4 赞助节事扩张品牌影响力 |
4.3.5 明星代言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
4.3.6 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可持续发展 |
4.4 强化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 |
4.4.1 文化自信打造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
4.4.2 创新理念转换跨文化传播的思路 |
4.4.3 转换策略培养跨文化传播的认同 |
4.4.4 拓展路径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局限 |
4.5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
4.5.1 “文化和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
4.5.2 “品质和信誉”颠覆刻板印象 |
4.5.3 “全球视野和本土运营”真正触达受众 |
4.5.4 “技术和互动”建立情感连接 |
4.5.5 “媒体和热点”引发全球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检测机理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颗粒检测技术 |
1.2.2 低粒子真空阀门颗粒检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平台的检测方案原理 |
2.1 粒度检测方案的选择 |
2.2 基于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检测方案 |
2.2.1 光散射法理论 |
2.2.2 激光粒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
2.2.3 基于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检测方案优缺点 |
2.3 平台检测方案的详细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平台设计 |
3.1 主体结构 |
3.1.1 工作台 |
3.1.2 真空系统 |
3.1.3 吹扫系统 |
3.1.4 真空腔测试系统 |
3.2 电气控制系统 |
3.2.1 PLC电路及I/O分配 |
3.2.2 涡旋干泵及分子泵的控制电路 |
3.2.3 真空度数据采集电路 |
3.2.4 流量计电路 |
3.2.5 其他电气设备线路 |
3.3 上位机系统 |
3.4 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粒度检测平台的整体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过程与检测结果指标 |
4.1 手动检测与自动检测 |
4.1.1 手动检测 |
4.1.2 自动检测 |
4.2 检测结果 |
4.3 检测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检测的因素分析 |
5.1 保压装置对检测的影响 |
5.2 换装不同型号的阀门对检测的影响 |
5.3 环境对检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辊形曲线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数控轧辊磨床专机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
1.3.3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专机开发特点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1 参数化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1.1 基本轧辊辊形曲线的推导 |
2.1.2 轧辊辊形曲线的性能指标及对比 |
2.1.3 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参数 |
2.2 自适应轧辊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 |
2.2.1 自适应辊形的评价函数建立 |
2.2.2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散化辊形优化设计方法 |
2.2.3 辊形曲线的离散化处理 |
2.2.4 自适应辊形算法设计样例及数据分析 |
2.3 轧辊辊形曲线的生成与设计方法 |
2.3.1 轧辊辊形曲线的数据处理与生成 |
2.3.2 轧辊辊形曲线的综合设计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控轧辊磨床加工工艺及NC代码 |
3.1 轧辊磨床磨削工艺及结构分析 |
3.1.1 磨削加工的运动 |
3.1.2 轧辊磨削的工艺分析 |
3.1.3 轧辊磨床的主体结构 |
3.1.4 轧辊磨床的轴定义 |
3.2 SINUMERIK NC代码编程及其控制方法 |
3.2.1 SINUMERIK NC代码编程 |
3.2.2 变量的定义及访问 |
3.2.3 中间变量的定义及代码运行控制 |
3.3 数控轧辊磨削的NC代码设计 |
3.3.1 针对工艺流程的NC代码框架 |
3.3.2 NC代码的主程序框架 |
3.3.3 辊形曲线加工程序 |
3.3.4 磨削循环的加工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辊磨削系统的数据通讯分析及实现 |
4.1 西门子工业通信技术的分析 |
4.1.1 西门子工业通信的类型 |
4.1.2 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及其相关协议 |
4.2 OPC UA的技术特点 |
4.2.1 OPC UA的技术特点分析 |
4.2.2 OPC UA的信息交互框架 |
4.2.3 OPC UA的节点描述 |
4.3 OPC UA的技术实现 |
4.3.1 OPC UA开发环境搭建 |
4.3.2 OPC UA客户端的搭建 |
4.3.3 与数控系统间的连接功能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控轧辊磨床的PC端软件设计及开发 |
5.1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及开发技术 |
5.1.1 开发环境选择 |
5.1.2 Qt开发工具及其相关类库的使用 |
5.1.3 程序整体框架 |
5.2 辊形曲线相关功能的设计 |
5.3 机床监控功能的设计 |
5.3.1 机床监控功能的底层设计 |
5.3.2 加工参数和加工工艺设置 |
5.3.3 机床状态及磨削过程监控 |
5.4 数据管理功能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奖励 |
(4)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
1.1.2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影响增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3.1 基本概念与范畴 |
1.3.2 研究范围 |
1.4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建设的启示 |
1.4.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3 中外文献研究总结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1.5.1 论文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5.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特性研究 |
2.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属性 |
2.1.1 城市系统的空间节点 |
2.1.2 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 |
2.1.3 节点与场所的双重属性 |
2.1.4 一般型社区 |
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类型及形式 |
2.2.1 按空间形态分类 |
2.2.2 按空间功能分类 |
2.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多元发展 |
2.3.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功能混合和集中 |
2.3.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集聚效应 |
2.3.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的综合设计 |
3.1 轨道交通一号线站点公共空间的建设概况 |
3.1.1 沿线城市空间的整合 |
3.1.2 站点公共空间的发展概况 |
3.1.3 站点公共空间的建设 |
3.2 站点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发展 |
3.2.1 城市内外联系的通道——罗湖站、机场东站 |
3.2.2 城市商业空间——老街站 |
3.2.3 城市综合区——车公庙站 |
3.3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缺少具有整合作用的核心节点 |
3.3.2 尚未做到利用站点空间接驳各种交通、方便性差 |
3.3.3 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空间效果较差 |
3.3.4 各相关利益方各自为政 |
3.3.5 自上而下的营造模式,市民主体性欠缺 |
3.3.6 空间的后期运营与管理有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的案例研究 |
4.1 日本轨道站域公共空间概况 |
4.1.1 城市中心区再开发——涩谷车站 |
4.1.2 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无缝贴合——大阪站 |
4.2 香港九龙站域空间 |
4.2.1 项目概况 |
4.2.2 站点空间中的交通布局 |
4.2.3 开放交融、和谐共生的环境营造 |
4.2.4 多维空间协同 |
4.3 巴黎列·阿莱地区地铁站域公共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空间整合设计的优化建议 |
5.1 深圳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建设的思考 |
5.1.1 问题剖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站点空间中城市综合体的互联互通 |
5.2.1 建立立体化的步行网络系统 |
5.2.2 相同性质的功能、空间高效整合 |
5.3 延续和完善城市空间环境 |
5.3.1 建立连续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 |
5.3.2 站点与城市空间的过渡衔接 |
5.3.3 建立具有整合作用的城市空间节点 |
5.3.4 完善空间导向设计 |
5.4 人文环境的塑造 |
5.4.1 从市民参与到以市民为主体 |
5.4.2 传统地域文化的表征 |
5.5 管控机制的完善 |
5.5.1 设计管控 |
5.5.2 实施管控 |
5.5.3 运营管控 |
5.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组织与大学组织变革 |
1.3.2 文化逻辑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理论基础 |
1.5.1 组织变革理论 |
1.5.2 大学组织文化理论 |
1.6 研究方法与实施 |
1.6.1 历史文献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6.3 史料的鉴别 |
1.6.4 研究设计与研究思路 |
2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学术文化逻辑 |
2.1 学科文化的演进 |
2.1.1 学科文化的边缘与主导:知识典范的科学化 |
2.1.2 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与人文的协作 |
2.1.3 学科文化的筛选与整合:学科体系多样演化 |
2.1.4 学科文化的生成与积累:专业知识的系统化 |
2.1.5 学科文化的扩散与转换:科研成果得以运用 |
2.2 院校文化的转型 |
2.2.1 院校文化失范:古典学院制的褪色 |
2.2.2 大学学生社团: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 |
2.2.3 院校文化涵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
2.2.4 院校文化代沟: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 |
3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逻辑 |
3.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差序格局 |
3.1.1 差:以学术为局的学院 |
3.1.2 序:以学科为格的学系 |
3.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文化协商 |
3.2.1 大学管理活动与差异产生 |
3.2.2 大学分权治理与差异移置 |
3.2.3 大学校长角色与差异弥合 |
3.2.4 大学决策流程与主体言说 |
3.3 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 |
3.3.1 英国大学法人的内核 |
3.3.2 新型大学的合法建立 |
3.3.3 古典大学的依法修章 |
4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社会文化逻辑 |
4.1 作为思想先导的绅士文化 |
4.1.1 有关自由教育的辩论 |
4.1.2 学者与大学推广运动 |
4.2 作为关键动力的绅士文化 |
4.2.1 中产阶级的晋升需求 |
4.2.2 城市学院的发展方式 |
4.3 作为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 |
4.3.1 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 |
4.3.2 “学术金本位”困境 |
4.3.3 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 |
5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集合住宅作为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受到广泛关注 |
1.1.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
1.1.3 社区研究提供了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2.1 二十世纪遗产 |
1.2.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 |
1.2.3 遗产保护与发展 |
1.2.4 遗产社区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研究 |
1.3.2 遗产社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历程与实践 |
2.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现状 |
2.1.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组织 |
2.1.2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事件 |
2.1.3 二十世纪遗产代表性国际文件 |
2.2 国外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小结 |
2.3 国内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3.1 香港蓝屋建筑群 |
2.3.2 台湾眷村—四四南村 |
2.3.3 太原矿机宿舍 |
2.3.4 铁西工人住房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与空间演进 |
3.1 调研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数据来源 |
3.2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发展及空间分布 |
3.2.1 1949—1957 年三年恢复及一五时期——集中建设、量少规模小 |
3.2.2 1958—1965 年大跃进时期及其后期——城郊拓展、量少分散 |
3.2.3 1966—1978 年文革时期及其影响后期,城内填补、外围集聚 |
3.3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特征 |
3.3.1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工人住房建设管理体制 |
3.3.3 工人住房用地功能情况 |
3.3.4 工人住房建筑布局特征 |
3.4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建设与演变机制 |
3.4.1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1949-1978 时期建设机制 |
3.4.2 1979年至今演变机制 |
3.4.3 未来发展挑战 |
第四章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遗产价值初步评估 |
4.1 国际上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1.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
4.1.2 英、美、日三国保护登录制度的认定标准 |
4.1.3 国际上20 世纪遗产的认定标准 |
4.1.4 国际上20 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 |
4.1.5 小结 |
4.2 国内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2.1 国内法规条例准则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2 国内法规条例标准对于历史地段的价值认定 |
4.2.3 国内各地区对于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认定 |
4.2.4 国内法规条例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5 20 世纪遗产中集合住宅典型案例的价值认定 |
4.2.6 小结 |
4.3 南京市相关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及借鉴 |
4.3.1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
4.3.2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评估体系 |
4.3.3 南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3.4 小结 |
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4.4.1 认定标准判断 |
4.4.2 评价准则与目标 |
4.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指标表 |
4.5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结果 |
4.5.1 重要遗产价值的工人住房 |
4.5.2 建议保护的内容 |
第五章 南京梅钢生活区及芦席营工人村实证研究 |
5.1 芦席营工人村 |
5.1.1 发展演变 |
5.1.2 价值特色评价 |
5.1.3 发展困境分析 |
5.1.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2 梅钢生活区 |
5.2.1 发展演变 |
5.2.2 价值特色评价 |
5.2.3 发展困境分析 |
5.2.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3 对比总结 |
5.3.1 建设机制的异同 |
5.3.2 发展阶段的异同 |
5.3.3 社区特征的异同 |
5.3.4 价值特色的异同 |
第六章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
6.1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技术路线 |
6.1.1 国内外相关实践路径 |
6.1.2 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研究 |
6.2 芦席营82 号工人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
6.2.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2.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6.3 梅山生活区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3.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考虑创新合作网络稳健性的网络解构优化与重构选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创新合作网络的解构优化 |
2.1 基本概念 |
2.2 自我中心网络的解构优化与策略性拓展 |
2.2.1 有效且高效的自我中心网络 |
2.2.2 通过网络解构消除网络冗余 |
2.3 案例分析 |
2.3.1 网络解构优化过程示例 |
2.3.2 网络策略性拓展的仿真 |
第3章 基于合作网络优化的多层网络重构选择 |
3.1 符号定义与说明 |
3.2 合作—知识网络的特点 |
3.3 知识网络的相关测度 |
3.4 多层网络视角下基于网络优化的合作伙伴选择与网络重构 |
3.4.1 多层网络视角下基于合作网络优化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
3.4.2 人员选择模型及其理论分析 |
3.5 实例验证 |
3.5.1 高知识技术要求下合作伙伴的选择 |
3.5.2 不同知识技术要求下的合作伙伴选择结果讨论 |
第4章 考虑合作网络稳健性的三参照点决策方法 |
4.1 行为决策与三参照点理论 |
4.2 问题描述与求解框架 |
4.3 决策方法 |
4.3.1 属性值的规范化处理 |
4.3.2 构造决策者满意度函数 |
4.3.3 考虑知识流失损失的决策赋权方法 |
4.3.4 方案满意度排序 |
4.5 案例分析 |
4.6 结论与方法讨论 |
第5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综述研究 |
1.4.2 实验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2 游戏相关概念梳理 |
2.1 游戏 |
2.2 电子游戏 |
2.3 电子游戏与媒介 |
2.4 电子游戏与情绪 |
3 符号学与情绪 |
3.1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情绪 |
3.2 激情符号学与情绪 |
3.3 情绪符号学的逻辑结构 |
4 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 |
4.1 认知神经科学的特征 |
4.2 认知神经科学引入传播学——动机性媒介讯息加工的有限容量模型(TheLimited Capacity Model of Motivated Mediated Message Processing,LC4MP) |
4.3 认知加工与心率 |
4.4 认知神经科学与情绪 |
4.4.1 情绪中的唤醒:皮肤电阻 |
4.4.2 情绪中的效价:面部肌电 |
5 认知神经实验方法简述 |
5.1 注意力层面:心电图 |
5.2 唤醒层面:皮肤电 |
5.3 效价层面:面部肌电 |
6 实验一: 游戏中视觉符号对认知与情绪反应的影响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变量及实验假设 |
6.2.1 实验变量 |
6.2.2 实验假设 |
6.3 实验设计 |
6.3.1 方法 |
6.3.2 被试 |
6.3.3 刺激材料 |
6.3.4 实验设备 |
6.3.5 实验步骤 |
6.3.6 实验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视觉符号的存在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 |
6.4.2 游戏任务时期视觉符号对认知及情绪影响的对比 |
6.4.3 不同游戏类别中同任务时期视觉符号对认知及情绪反应的对比 |
6.5 小结 |
7 实验二:游戏中声音符号对认知与情绪反应的影响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变量及实验假设 |
7.2.1 实验变量 |
7.2.2 实验假设 |
7.3 实验设计 |
7.3.1 方法 |
7.3.2 被试 |
7.3.3 刺激材料 |
7.3.4 实验设备 |
7.3.5 实验步骤 |
7.3.6 实验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分析 |
7.4.1 声音符号的存在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 |
7.4.2 游戏任务时期声音符号对认知及情绪影响的对比 |
7.4.3 不同游戏类别中同任务时期声音符号对认知及情绪反应的对比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应用价值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8.4.1 对价值传播的思考 |
8.4.2 从情绪研究对价值传播的意义来谈传播本体论 |
8.4.3 传播本体论的一个应用:符号学中的格雷马斯逻辑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一: 认知神经传播实验被试知情书(协议书)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限定 |
1.2.1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2.2 时间的限定 |
1.2.3 空间的限定 |
1.3 文献综述及分析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 |
1.4.2 点面相辅,整体研究结合具体分析 |
1.4.3 结合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创新与未尽之处 |
1.6.1 论文创新 |
1.6.2 未尽之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
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时间分期 |
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选址依据与空间布局 |
2.2.1 影响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选址的因素 |
2.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2.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
2.4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与评估 |
2.4.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存现状 |
2.4.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评估 |
2.5 小结 |
第三章 1865-1911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3.1 社会背景 |
3.1.1 洋务运动带来的官办军事工业的开办 |
3.1.2 清政府海防策略对南京军事工业的促进 |
3.1.3 甲午战争后南京正式开埠带来的机械工业的开办 |
3.1.4 南洋劝业会开办促成的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 |
3.1.5 津浦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南京机车制造工业的开办 |
3.1.6 清末货币制度变革对南京货币铸造工业的促进 |
3.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3.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3.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3.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3.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3.3.1 结构体系 |
3.3.2 建筑材料 |
3.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3.5 金陵机器制造局——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1 历史沿革 |
3.5.2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选址 |
3.5.3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营造过程 |
3.5.4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划布局 |
3.5.5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筑 |
3.5.6 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7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现状 |
3.6 浦镇机厂——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1 浦镇机厂的历史沿革 |
3.6.2 浦镇机厂的选址 |
3.6.3 浦镇机厂的营造过程 |
3.6.4 浦镇机厂的规划布局 |
3.6.5 浦镇机厂的建筑 |
3.6.6 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7 浦镇机厂的现状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11-1927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4.1 社会背景 |
4.1.1 多变的政局对工业发展整体进程的延缓 |
4.1.2 北洋政府的自由主义工业经济政策对中小规模工业的促进 |
4.1.3 “五四运动”及“五卅惨案”对外资工业造成的冲击 |
4.1.4 北伐战争对工业平衡的打破 |
4.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4.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4.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4.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4.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4.3.1 结构体系 |
4.3.2 建筑材料 |
4.3.3 建筑设备 |
4.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4.5 和记洋行——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1 和记洋行的历史沿革 |
4.5.2 和记洋行的选址 |
4.5.3 和记洋行的营造过程 |
4.5.4 和记洋行的规划布局 |
4.5.5 和记洋行的建筑 |
4.5.6 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7 和记洋行的现状 |
4.6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1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历史沿革 |
4.6.2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选址 |
4.6.3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营造过程 |
4.6.4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规划布局 |
4.6.5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建筑 |
4.6.6 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7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现状 |
4.7 小结 |
第五章 1927-1949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5.1 社会背景 |
5.1.1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对首都南京工业发展的促进 |
5.1.2 《首都计划》的制定对南京工业布局的影响 |
5.1.3 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南京工业的促进 |
5.1.4 侵华日军对南京工业的控制和破坏 |
5.1.5 战后工业复苏遇到的重重困难 |
5.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5.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5.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5.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5.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5.3.1 结构体系 |
5.3.2 建筑材料 |
5.3.3 建筑设备 |
5.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5.5 北河口水厂——本土营造业的试炼场 |
5.5.1 北河口水厂的历史沿革 |
5.5.2 北河口水厂的选址 |
5.5.3 北河口水厂的营造过程 |
5.5.4 北河口水厂的规划布局 |
5.5.5 北河口水厂的建筑 |
5.5.6 北河口水厂的建设对南京营造业的试炼 |
5.5.7 北河口水厂的现状 |
5.6 永利铔厂——偏僻远郊的全能工业社区 |
5.6.1 永利铔厂的历史沿革 |
5.6.2 永利铔厂的选址 |
5.6.3 水利铔厂的营造过程 |
5.6.4 永利铔厂的规划布局 |
5.6.5 永利铔厂的建筑和构筑物 |
5.6.6 永利铔厂在全能工业社区方向的实践 |
5.6.7 永利铔厂的现状 |
5.7 江南水泥厂——花园工厂的畅想 |
5.7.1 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沿革 |
5.7.2 江南水泥厂的选址 |
5.7.3 江南水泥厂的营造过程 |
5.7.4 江南水泥厂的规划布局 |
5.7.5 江南水泥厂的建筑 |
5.7.6 群山环抱的花园工厂 |
5.7.7 江南水泥厂的现状 |
5.8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评估 |
6.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基本构成 |
6.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
6.1.2 价值的基本构成 |
6.2 定性评估——多元化的价值构成 |
6.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自身的价值 |
6.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现代城市的价值 |
6.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 |
6.3 定量评估——保护和再利用的数据基础 |
6.3.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简介 |
6.3.2 价值评估的标准 |
6.3.3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跌宕起伏的时间分布特征 |
7.1.2 生产资源与城市规划均衡主导的空间布局特征 |
7.1.3 功能结合空间主导下兼顾形式的建筑营造特征 |
7.2 对今日工业建筑保护的启示 |
7.2.1 继续完善近代工业建筑名录数据库 |
7.2.2 创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系 |
7.2.3 对于确认价值的重要近代工业建筑进行可实施规划的编制 |
7.2.4 创建应急保护机制 |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51处受保护工业遗产名录 |
附录B: 市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的通知 |
附录C: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成果介绍 |
附录D: 《南京工业遗产》书中介绍的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E: 南京市档案局藏近代工业相关档案目录 |
附录F: 1865-1949年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G: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图纸收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四、通向成功之路:西门子的通路运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D]. 朱简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检测机理研究与分析[D]. 袁帅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西门子840Dsl的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开发与研究[D]. 邱兆祥.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4]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 刘冲. 深圳大学, 2020(01)
- [5]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D]. 李宜芯.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6]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D]. 方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7]考虑创新合作网络稳健性的网络解构优化与重构选择方法研究[D]. 滕新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游戏中的符号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D]. 师扬. 浙江大学, 2019(01)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陈亮. 东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