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

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

一、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政,雷招宝[1](2017)在《某医院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护士监测作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某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应发生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对某基层医院2016年1—12月报告的8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分析了发生ADRs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与种类、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转归等,并结合文献分析了ADRs发生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84例报告中护士报告的66例占78.57%,医生报告的11例占13.09%,药师报告的7例占8.33%;注射给药ADRs发生率为91.67%明显高于口服给药为8.33%;所有ADRs患者经停药相应处理而治愈或未经处理而自愈,对原患疾病无影响;引发ADRs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占45.10%,心血管药物占24.70%;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和心血管系统。结论:抗菌药物引起的ADRs仍是监测的重点,护士在ADRs监测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冯殿伟[2](2015)在《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62例综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机制、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提出临床用药的合理建议,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20002014年医药文献报道1262例关于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对其内容逐篇进行记录、分析,建立数据库,最后进行数据库的筛选、汇总分析。结果:1.在1262例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性患者占54.04%,女性占45.96%,男女比例为:1.18:1。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最多,有430例,占34.08%。2.本研究共涉及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280个品种,配伍用药66组。所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中,病例数排在前五位的是: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激素类药、消化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此外,配伍用药也有85例,占6.74%。其中,2种及以上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配伍(50.59%)以及喹诺酮类和茶碱类药物配伍(25.89%)的最多。3.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最多(44.37%);其次是口服给药(39.06%)。本文1262例中,使用药物常规剂量的最多(59.98%);使用大剂量、超剂量和小剂量的分别占27.02%、9.03%、3.01%。4.本文病例中,没有神经精神疾病既往史的最多(89.14%),所涉及的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34.55%)、心血管系统疾病(16.96%)、消化系统疾病(12.60%)、神经精神疾病(11.89%)和脑病(10.86%)。5.本文280个单药品种中,共有96个品种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为2种或2种以上,占33.80%。其中出现症状最多的是异烟肼(7种),其次是左氧氟沙星(6种)。6.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在24小时以后的占据主导(61.89%),而出现在1小时之内的也占有较大比例(21.39%)。1262例病例中,经药物治疗痊愈的最多((49.92%);未经药物治疗痊愈的次之(43.26%)。在未经药物治疗痊愈的546例中,有363例(66.48%)明确记载了患者痊愈所需要的时间,其中24小时之内痊愈的最多(41.32%),且大部分在3天之内痊愈(87.60%)。结论:1.老年人用药后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除了呼吸、消化、心血管这三大类基础疾病外,患有神经精神疾病、脑部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药后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大部分发生在常规用药剂量下,而滴速过快、大剂量、超剂量、长疗程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是用药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激素类药等。配伍用药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当用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而应该首选停药或者减量、减慢滴速、改变给药方式等措施,多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在三天之内即可消失。

胥苏勋,尹贤敏,刘丁铭[3](2010)在《药品不良反应76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的7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涉及药物品种33个,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36.84%);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导致的ADR比例最多(占7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6.58%)。结论:应高度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合理用药教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王炎林[4](2004)在《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文中提出

徐瑞美[5](2003)在《药物过敏反应241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唐志华,曹国建,蒋英[6](2003)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3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 ,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 1 999~ 2 0 0 0年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的 53例过敏性休克病例 ,从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占41 .5 % ,静脉给药致过敏性休克占 58.5 % ,用药 30min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9例 ,死亡 6例 (1 1 .3 % )。结论 :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

陈璐[7](2016)在《中药外治法在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收集近20年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用药规律及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为今后临床在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方面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两大中文数据库近20年的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将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以及选方用药录入Excel表格,统计所用中药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出现的频次与频率并归类,分析数据并总结用药规律和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结果:1.依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92篇文献,中药外治恶性肿瘤文献6篇,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并发症文献186篇(包括癌性疼痛99篇,恶性胸腹水35篇,胃肠道症状37篇,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5篇,骨髓抑制10篇)。其中单纯使用中药外治法治疗的文献有104篇,中药外治结合西医治疗的文献有88篇。2.中药外治恶性肿瘤最常用的中药是白花蛇舌草和丹参,药物以苦,辛,寒为主,主要归肝、大肠、胃经。药物类别以清热药为主,活血化瘀药为辅。3.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并发癌性疼痛最常用的中药是冰片、乳香、没药、延胡索、川乌,药物以辛、苦,温为主,主要归肝、脾、心经。药物类别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开窍药、清热药为辅。4.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胸腹水最常用的中药是黄芪、甘遂、牵牛子、桂枝,药物以苦、辛,寒为主,主要归肺、脾、肾经。药物类别以泻下药为主,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为辅。5.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肠梗阻、便秘、胃瘫最常用的中药是大黄、厚朴,恶性肠梗阻和胃瘫以温性药为主,便秘以寒性药为主,三者的药味均以苦、辛为主,主要归脾、胃、大肠经,药物类别以泻下药和理气药为主;恶性肿瘤并发恶心呕吐最常用中药是半夏、丁香、生姜、吴茱萸,药物以辛、苦,温为主,主要归脾、肺、胃经,药物类别以温里药为主,化痰止咳平喘药为辅。6.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主要采用艾灸疗法。7.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主要采用中药外治配合肢体功能锻炼、手法按摩等常规疗法。8.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用到的方法有中药外敷法,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法,中药药液涂擦法,中药熏洗法,离子导入法,艾灸法以及经鼻给药治疗。结论:1.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药物类别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2.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并发症中使用频率较高药物的共性特点是具有双重功效作用(抗肿瘤和治疗相应并发症)。3.中药外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最常用的方法是中药外敷法。4.中药外治已广泛用于癌性疼痛领域,在治疗恶性胸腹水、胃肠道症状、化疗导致白细胞减少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等领域也逐渐受到重视。5.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这一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姜海霞[8](2010)在《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探讨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选用夹脊电针疗法,取颈3~5夹脊穴,接脉冲电疗仪,正负极左右交叉连接,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6天为一疗程。对照组选用口服西药巴氯芬,5mg/次,日二次。逐渐加量,呃逆停止后,逐渐减量巩固治疗至停药。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不超过15天。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治疗一天起效率、总疗程时长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夹脊电针疗法与巴氯芬的疗效,探讨夹脊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治疗作用。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治疗一天起效率及总疗程时长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毒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发生嗜睡、全身乏力、眩晕及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疗程短、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中风病人的康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为其治疗范围的一种拓展。

李玉芳[9](2010)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丙泊酚1.5~2.5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胡艳君[10](2007)在《动脉血管病变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并发症特点及原因,探讨围手术期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即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对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评估动脉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预测手术麻醉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1回顾性研究1975例中老年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2前瞻性研究围手术期动脉内皮功能情况,选择34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作为受试对象,于手术前1天(基础值)、术后麻醉苏醒期(2小时)、术后第1天和第7天检测相应的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血糖、血脂、肾功能、皮质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 EDD)、内皮非依赖性扩张功能(an endothelium-independent、Nitroglycerin-induced dilation, NTG)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结果:1回顾性病例分析得到术后出现心脑肾血管事件1121人次,随着年龄升高各种并发症相应增多,术后镇痛率为48.51%,镇痛组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发生率高于非镇痛组(P<0.001, P<0.01)。2前瞻性研究得到血压和心率在术后麻醉苏醒期明显高于其它三个时期。VAS在麻醉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显着高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所有差异均为P<0.001;麻醉苏醒期VAS比术后第1天高(P<0.01)。EDD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r=0.584), IMT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厚(r=0.349)。EDD在麻醉苏醒期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比较显着降低(P值分别为P<0.001,P<0.001),与术前比较△EDD%为-10.5%;术后第1天EDD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 P<0.01),与术前比较△EDD%为-7.4%;术后第7天EDD完全恢复,与术前比较△EDD%为2.9%;麻醉苏醒期与术后第1天EDD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前1天与术后第7天EDD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NTG在四个时期都保持稳定。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 EDD与年龄、VAS和血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组与无危险因素组年龄和性别比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1, P<0.0001);麻醉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危险因素组△EDD%大于无危险因素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两组EDD大幅度升高且两组△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在麻醉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VAS有统计学差异(P=0.038,P=0.040),开腹手术组EDD低于腹腔镜手术组,△EDD%大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却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人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频繁,随着年龄增加,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多。术后有效镇痛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病人动脉内皮功能在术后早期显着降低,一周内又恢复至术前水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组与无危险因素组动脉内皮功能在围手术期相似,但恢复较慢。微创手术引起疼痛程度轻,对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亦较开腹手术轻微。本研究结果印证手术与心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二、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医院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护士监测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报告者职业分布
    2.2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3 给药途径
    2.4 联合用药
    2.5 ADRs涉及药品品种及分类
    2.6 ADRs表现类型与主要临床表现
    2.7 治疗与转归
3 讨论
    3.1 护士对ADRs监测与报告的作用
    3.2 ADRs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3 ADRs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3.3 ADRs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3.4 发挥护士在ADRs监测中的作用

(2)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62例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资料来源
    1.3 检索方法及检索词
    1.4 研究方法
    1.5 记录指标
        1.5.1 患者的基本情况
        1.5.2 药物的基本情况
        1.5.3 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
    1.6 数据处理方法
    1.7 质量控制
        1.7.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7.2 药物及疾病基本信息的参照标准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2.2 用药品种分布
    2.3 配伍用药分布
    2.4 给药途径分布
    2.5 注射速度分布
    2.6 用药剂量分布
    2.7 神经精神疾病既往史及家族史情况分布
    2.8 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分布
    2.9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分布
    2.10 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症状的药物分布
    2.11 用药及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分布
    2.12 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转归
讨论
    3.1 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特点
        3.1.1 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1.2 与给药途径、用药剂量、注射速度和用药时间的关系
        3.1.3 与药物品种的关系及发生机制
        3.1.4 与配伍用药的关系
        3.1.5 与神经精神疾病既往史和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的关系
        3.1.6 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的特点
        3.1.7 导致药物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其它因素
    3.2 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及结果
        3.2.1 预防
        3.2.2 治疗措施及结果
    3.3 特殊人群对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预防
        3.3.1 老年人的预防
        3.3.2 特殊期妇女的预防
        3.3.3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及精密仪器操作者的预防
        3.3.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药源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3)药品不良反应7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与ADR:
    2.2 用药情况、给药途径与ADR:
    2.3 药物类别与ADR:
    2.4 药理学作用机制与ADR:
    2.5 抗菌药物引起的ADR:见表4。
    2.6 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见表5。
    2.7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3 讨论

(4)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 论

(7)中药外治法在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祖国医学对呃逆的认识
        1.1 古代认识
        1.2 现代中医认识
        1.3 中风后呃逆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呃逆的认识
        2.1 概述
        2.2 呃逆的分类
        2.3 呃逆的发生机制
        2.4 呃逆与脑血管病
        2.5 呃逆的治疗
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操作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3. 统计方法
    4. 数据分析
        4.1 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对夹脊穴的认识
    2. 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理论探讨
        2.1 祖国医学对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理论基础
        2.2 夹脊穴及夹脊电针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3. 现代医学对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机理研究
    4. 电针疗法的作用
    5. 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观察
    6. 个人体会
    7. 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中文详细摘要

(9)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2)
3 讨论

(10)动脉血管病变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动脉血管病变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围手术期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医院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护士监测作用分析[J]. 陆政,雷招宝. 抗感染药学, 2017(04)
  • [2]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62例综合分析[D]. 冯殿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3]药品不良反应76例分析[J]. 胥苏勋,尹贤敏,刘丁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10(14)
  • [4]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J]. 王炎林. 中国乡村医药, 2004(01)
  • [5]药物过敏反应241例分析[J]. 徐瑞美. 中国乡村医药, 2003(06)
  • [6]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3例分析[J]. 唐志华,曹国建,蒋英. 医药导报, 2003(03)
  • [7]中药外治法在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D]. 陈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D]. 姜海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9]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J]. 李玉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0(09)
  • [10]动脉血管病变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D]. 胡艳君.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奈福泮致不良反应4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