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姚科敏[1](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徐丽媛[2](2015)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文中研究指明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竞争有利于倒逼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发展阶段、价值取向系统梳理,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评价,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界定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对其所处阶段进行定位,并阐述其价值取向。基于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中部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力的统一体,这些能力综合反映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环境、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作用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阶段划分理论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得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要素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开采利用效率,要素禀赋的竞争是其竞争的主要形式。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统一、自生能力培育、以及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分别是其基础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2、运用了SWOT方法和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SWOT方法分析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水平低及收入外部性依赖强等劣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挤压、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等的挑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与突破。运用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性系统,由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要促进中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仅要对症下药,更需要统筹谋划;不仅要借助外力,还要促进内生;不仅要规划未来,还要吸取教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考虑长远。3、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发现,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对中部贫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大小之分,具体为:市场活力>禀赋基础>内生能力>制度保障。市场活力中开放程度影响最大,禀赋基础中经济水平影响最大,内生能力中科技创新影响最大,制度保障中在制度扶贫影响最大。可见,中部贫困地区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履行国家扶贫制度解决贫困问题,是其关键点。5、采用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首先在整体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出中部六省130个贫困老区中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然后,以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这20个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动静态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于综合实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在排名上有一些重大变化,这与理论上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关系的论述相符合;静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由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共同决定,不存在某一构成要素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相差不大且普遍不高;动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三年内整体变动不大,个别县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本文第五章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相应证。6、根据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结合全文的定性分析,本文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增强经济实力;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培育内生能力;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突破关于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于发展模式、路径等传统分析的局限性,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作为研究焦点。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采用了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基于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四方面进行管理对策确定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阶段定位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么红杰[3](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认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内蒙古电视台联合策划组,潘照东[4](2012)在《科学发展观的成功探索——解读鄂尔多斯模式(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文中提出第一集破冰之路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鄂尔多斯市考察、指导工作。看到鄂尔多斯市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实现的历史性跨越,胡锦涛总书记十分高兴,称赞鄂尔多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7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50亿元,年均增长38.3%,人均GDP从1500多美元增加到1万多美
艾凌宇[5](2010)在《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截止2009年底,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已连续18年高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投资在弥补中国建设资会不足的同时,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各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与各地区对外资利用的情况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正因如此,我国许多地区都把吸引外来投资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各地区把引进外资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时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引进外资?由于对引资问题缺乏深刻的系统思考,不少地方尤其是内陆欠发达省份脱离自身经济发展实际,盲目引资,已经开始给地区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山西省,多年来连续实施大开放战略,下大力气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但吸收外商投资却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并连续六年居中部六省末位。山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区位优势独特,作为国家唯一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份,恰逢历史上难得的“黄金战略发展期”,山西省政府和民众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但为什么山西的引资乃至经济发展难有大的起色和突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为此,在博士研究的方向上选择了吸收外商投资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破解当前中国尤其是山西等内陆欠发达省份在吸收外商投资上的困惑与难题。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还是引进外资理论,都是基于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来研究的。从传统的引资理论来看,一个区域要吸引外商投资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以,很多地区为了引进外资不断地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这种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更多地体现在出台各种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和优惠措施。这种对外商的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改善本地的发展能力。但是,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忽视了外资企业对区域投资环境的反作用。从生物学或生态学的知识我们受到启发:生命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协同演化的系统。本文试图从投资生态系统(Investment Ecosystem)的视角来研究引资问题。在对国际投资理论和观点学习、研究、分析、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生态系统一般规律出发,提出了投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在投资生态系统中,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投资项目、投资环境等多种投资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相互的、错综复杂的,因而投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同时投资生态系统在各种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又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投资生态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投资者和引资者(地区)都是投资生态系统中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都与投资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投资者和引资者虽然都会对投资环境造成影响,但是投资者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是客观的后果,而并非投资者的主观目的。引资者(地区)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是出于主观愿望和主动的行动。引资者希望通过对投资生态系统的影响来达到促进其不断向好的方向演化发展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主动地对投资生态系统进行调控,这种调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优化投资生态位,吸引优质投资者;(二)扩展投资生态承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三)保持投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投资生态平衡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对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适应投资生态环境;对投资生态环境的拥有方—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改善投资生态环境和如何选择投资者。也就是说,投资的成败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引资的成败取决于投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投资者的选择。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投资生态达到平衡(动态)时,投资、引资双方才能达到“相互满足,互利共赢”。因此,作为引资者,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引资需求,即“为什么引资,引进什么样的投资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潜在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投资环境,满足投资者需求,进而实现自身需求的满足,达到引资收益最大化。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中国和山西的投资生态演化做了动态分析。中国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全面转型时期,今后必将更加注重吸收外商投资的科学性问题。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进一步开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满足投资者需求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外资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中国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率,自身发展需求必将得到更大的满足。因此,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看,中国投资生态系统将会进一步改善并趋于平衡,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强。接着分析了山西投资生态的演化历程。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外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不尽人意,山西外商投资存在规模小、层次低、贡献度不足、外商投资企业发育不良、效益不佳、引资后劲乏力等诸多问题,同时引资中的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税收流失、虚假外资、中方利益损失等问题不容忽视。尽管山西的引资问题有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影响的原因,但根源在于自身投资生态系统失衡,在于投资环境不佳、缺乏对自身需求的研究和定位,缺乏对投资者的研究和正确选择。而观念保守落后、政府缺位和错位、体制僵化和改革滞后又是造成投资生态系统失衡的症结所在。本文从投资生态演化入手,对当前山西省投资生态因子现状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山西拥有丰厚的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拥有其他省份不具有的人缘地缘优势,但是均存在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以致这些优势在引资中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土地、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容量、人力和科技资源的总量、结构和档次等投资生态因子制约着山西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同时对山西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山西正面临着吸收外商投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2008年三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及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给山西引资、优化投资生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加大对投资生态系统的调控,努力实现投资生态平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对山西投资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引资理念、引资者需求、投资者选择和投资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山西省引资的对策和建议。山西应首先明确吸收外商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弥补资金缺口,更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理念,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在于推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因而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应成为山西省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助力器。在引资中,要处理好“引资”与“为我所用”的关系、“引资”与“引智”的关系;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要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理念;要发挥山西引资的“后发优势”,绕开“低水平引资陷阱”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陷阱。山西要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和地区导向,引导外资投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软肋”产业,引导外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实施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法律政策再造和环境再造。为吸引投资者,山西应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拓宽引资渠道和方式,提高投资促进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充分利用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和区域合作。本文综合运用投资生态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均衡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复杂性分析、趋势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和山西省的引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1)本文提出了投资生态理论及其方法,并用来分析并尝试解决中国尤其是山西等内陆省份的吸收外商投资活动。本理论突破了投资者主导投资活动的理论范式,强调投资者与引资者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尝试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招商选资以及通过引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提出了投资生态理论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即,对投资者而言,要研究如何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适应投资生态环境;对引资方而言,要研究如何改善投资生态环境和如何选择投资者。提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达到投资生态平衡是实现投资者与引资方“互利共赢”的根本途径。(2)初步建立了投资生态系统作用模型。(3)运用投资生态理论对中国投资生态演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山西省投资生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4)在投资生态理论指导下,站在引资方角度,从引资理念、引资者需求、投资者选择、投资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山西省引进外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文中应用部分不仅对山西而且对中国其它内陆省份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5)本文提出的投资生态理论对于投资活动和引资活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于引资地区,不仅适用于其引进外资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吸收国内投资、吸收民间投资的研究;而从投资者角度,对引资地区投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当前中国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投资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张全省,冯森[6](2006)在《政府治理理念创新与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文中认为政府治理理念是对政府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政府改革的先声和基点。对于正处在大开发大发展关键时期的西部地方政府而言,顺时应势创新治理理念,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是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三大文明全面协调推进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西部地方政府必须树立立足西部,放眼世界的全球理念;宏观调控、引导指路的掌舵理念;敞开胸怀,吸纳新知的学习理念;执法护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竞争理念;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理念。
白晋湘[7](2005)在《山寨经济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的凸现,区域经济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并陆续形成了不少的相关成果。但研究大多驻足于宏观层面,聚焦于较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如东、中、西部经济、山区经济等发展问题的探讨,忽略了从微观层面上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局部的、个性化范畴的考量。山寨,是一种特殊的属于微观层次的地理区域,山寨经济系多层次结构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山寨经济发展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三年前,笔者开始从事该课题研究,其项目被湖南省自科基金、省教育厅立项资助,研究成果中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全文复印转载,2篇被《新华文摘》摘录。至此,山寨经济发展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本论文以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为个案,旨在通过对生活在武陵山寨的农民利用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所进行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商品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研究,探索出典型环境中山寨经济发展的路径,对地处同类环境中的山寨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典型的范例,并建构起山寨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框架。这对于推动我国山寨经济的总体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协调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山寨经济既不同于山区开发和山区经济,也不同于民族经济,研究山寨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把握山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把握山寨经济的特点。研究指出: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构成的生态环境因素群、民族文化因素群和社会经济因素群,是影响山寨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承载条件。具体而言,山寨经济发展既受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现有生产力发展和基础设施状况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及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山寨经济具有民族性、封闭性、落后性、环境脆弱性等特点;山寨经济发展的理想路径是创新观念、发展特色经济、进行区际合作、增大投资效益、发展科技教育、开拓市场等;而要求得山寨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解决优势资源开发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和市场化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制度的缺失对山寨经
李成军[8](2005)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马卫东,张勇,秦三民[9](2002)在《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与时俱进 ,沙棘生态建设和开发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其主要工作经验是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责任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规模治理 ;科技领先、研究与开发相结合 ;狠抓质量 ,注重实效 ;政策落实 ,推动群众沙棘建设的积极性。今后以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重点 ,在沙棘建设和开发中 ,进一步加强领导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搞好技术推广服务 ,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 ,以不断加快陕西沙棘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的进程
二、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区域竞争力理论 |
1.3.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后发优势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5 反贫困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和反馈基模分析 |
2.1 贫困与贫困地区的涵义 |
2.1.1 贫困的涵义 |
2.1.2 贫困地区的涵义 |
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
2.2.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
2.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
2.2.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
2.2.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
2.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反馈基模分析 |
2.3.1 贫困地区交通发展反馈基模分析 |
2.3.2 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3 贫困地区环保投入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4 贫困地区管理的富者愈富、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反馈基模分析 |
2.4 本章小结:启示 |
第3章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1 国外对贫困地区的开发 |
3.1.1 美国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2 日本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3 巴西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2 国内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
3.2.1 广东增城模式 |
3.2.2 山东临沂模式 |
3.2.3 福建晋江模式 |
3.3 国内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1 国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2 国内贫困地区开发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4.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与分布 |
4.1.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 |
4.1.2 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的关系 |
4.1.3 中部贫困地区的分布 |
4.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
4.2.1 1978-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起步兼救济式扶贫阶段 |
4.2.2 1986-1993年经济社会初步发展兼开发式扶贫阶段 |
4.2.3 1994-2000年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兼产业扶贫阶段 |
4.2.4 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参与式扶贫阶段 |
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4.3.2 中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
4.3.3 中部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5.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异同比较 |
5.1.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 |
5.1.2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缓解贫困的关系 |
5.1.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一般县域竞争力之比较 |
5.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2.1 区域竞争力的一般演进阶段 |
5.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
5.3.1 以人为本——基础价值取向 |
5.3.2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根本价值取向 |
5.3.3 自生能力培育——核心价值取向 |
5.3.4 环境友好——目标价值取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 |
6.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
6.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
6.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禀赋基础影响模型 |
6.2.2 市场活力影响模型 |
6.2.3 内生能力影响模型 |
6.2.4 制度保障影响模型 |
6.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具体指标选择 |
6.3.1 评价模型构建 |
6.3.2 具体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
6.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6.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4.2 TOPSIS综合评价法 |
6.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
7.2 中部贫困地区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研究 |
7.2.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
7.2.3 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 |
7.3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0个代表县评价研究 |
7.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
7.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7.3.3 各构成要素的评价 |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3.5 主要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管理对策研究 |
8.1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禀赋基础的管理对策 |
8.1.1 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
8.1.2 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 |
8.2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市场活力的管理对策 |
8.2.1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 |
8.2.2 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 |
8.3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内生能力的管理对策 |
8.3.1 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8.3.2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
8.3.3 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适应地区发展 |
8.4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制度保障的管理对策 |
8.4.1 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 |
8.4.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央苏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调研问卷(A卷和B卷) |
附录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评价专家简介 |
附录4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5 中部20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科学发展观的成功探索——解读鄂尔多斯模式(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集破冰之路 |
第二集绿色画卷 |
第三集乘风跨越 |
第四集城镇新貌 |
第五集高原彩虹 |
第六集和谐交响 |
(5)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若干概念界定 |
1.2.1 国际直接投资、FDI、外商投资和外资 |
1.2.2 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 |
1.2.3 投资生态与投资生态环境 |
1.3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 |
1.3.2 引资国引进外资的理论 |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及应用价值 |
第二章 投资理论的新思考——投资生态理论与方法 |
2.1 传统引资理论的问题 |
2.1.1 引资目的的偏移 |
2.1.2 投资环境评价视角的缺陷 |
2.2 引资问题的新思考 |
2.2.1 从引进资金到引进资本 |
2.2.2 从投资环境到投资生态 |
2.3 投资生态的提出 |
2.3.1 来自生态学的启示 |
2.3.2 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 |
2.3.3 投资生态系统的概念 |
2.3.4 投资生态系统的特点 |
2.4 投资生态因子分析 |
2.4.1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 |
2.4.2 投资生态因子 |
2.4.3 投资生态因子的特点 |
2.5 投资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 |
2.5.1 投资生态系统的内外部作用 |
2.5.2 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协同作用机制 |
2.5.3 投资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
2.5.4 投资者与投资环境的相互作用 |
2.6 投资生态系统的调控 |
2.6.1 引资者的调控主导作用 |
2.6.2 投资生态位的调控 |
2.6.3 扩展投资生态系统承载力 |
2.6.4 平衡投资生态系统 |
第三章 投资生态的演化 |
3.1 中国投资生态的演化分析 |
3.1.1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总体历程 |
3.1.2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区域导向和产业选择演化历程 |
3.1.3 吸收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问题 |
3.1.4 当代中国投资生态优劣分析 |
3.1.5 中国投资生态未来展望 |
3.2 山西省投资生态演化分析 |
3.2.1 山西省引资历程 |
3.2.2 山西省引资的现状问题 |
3.3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作用效应分析 |
3.3.1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正效应分析 |
3.3.2 引资与山西省投资生态的负效应分析 |
第四章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分析 |
4.1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缺陷 |
4.1.1 国家宏观政策影响 |
4.1.2 山西省投资生态因子缺陷 |
4.1.3 自身需求和定位不准 |
4.1.4 投资促进不力 |
4.2 山西省投资生态关键因子分析 |
4.2.1 矿产资源因子 |
4.2.2 旅游资源因子 |
4.2.3 农业资源因子 |
4.2.4 历史文化因子 |
4.2.5 地理区位因子 |
4.2.6 生态环保因子 |
4.2.7 经济发展因子 |
第五章 全球投资生态视野下山西引资的机遇与挑战 |
5.1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和挑战 |
5.1.1 世界经济衰退 |
5.1.2 国际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
5.1.3 危机对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影响显现 |
5.1.4 中国投资环境优势凸显 |
5.1.5 绿色经济应运而生 |
5.2 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战略措施下的机遇和挑战 |
5.2.1 国家一系列经济促进措施的利弊 |
5.2.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推动科学发展带来契机 |
5.2.3 外资"国民待遇"的机遇与挑战 |
第六章 山西省投资生态系统调控及引资对策研究 |
6.1 基于投资生态的引资理念再思考 |
6.1.1 引资动机 |
6.1.2 引资理念 |
6.1.3 引资的"后发优势" |
6.2 强化投资引导 |
6.2.1 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6.2.2 加强外商投资的地区导向 |
6.3 加大投资促进力度 |
6.3.1 投资者识别 |
6.3.2 引资渠道和方式的拓展 |
6.3.3 提高投资促进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
6.3.4 利用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交流 |
6.3.5 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和区域合作 |
6.4 投资生态位构建和投资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扩展 |
6.4.1 观念创新 |
6.4.2 体制创新 |
6.4.3 科技创新 |
6.4.4 法律政策再造 |
6.4.5 生态环境再造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主要创新 |
3 论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附录:山西涉外政策法律状况问卷调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7)山寨经济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从山寨到山寨经济 |
二、山寨经济及其基本特点 |
三、山寨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五、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
七、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山寨经济发展考察 |
一、山寨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
二、山寨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
三、山寨经济优势与限制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山寨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
一、山寨经济发展路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 |
二、山寨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依据 |
三、山寨发展路径选择的原则 |
四、山寨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
第四章 山寨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
一、山寨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内涵 |
二、山寨经济市场化发展的意义 |
三、山寨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途径 |
第五章 山寨特色经济的发展 |
一、特色经济的特征 |
二、山寨经济与特色经济 |
三、山寨特色经济的发展构想 |
第六章 山寨经济的综合发展 |
一、综合发展是山寨经济发展客观要求 |
二、从平面垦殖到立体开发(以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罗依溪镇为例) |
三、从单一农业到农业产业化 |
四、跳出山寨发展山寨经济 |
第七章 山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是山寨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
二、山寨经济发展中的非持续性约束 |
三、山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
第八章 山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 |
一、制度缺失对山寨经济发展的约束 |
二、山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原则 |
三、制度创新推动山寨经济的经验借鉴 |
四、山寨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构想 |
第九章 山寨经济实证研究 |
一、山寨农业经济对全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贡献 |
二、山寨非农产业对山寨经济贡献 |
三、山寨经济发展预测 |
四、山寨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第十章 结论与对策 |
一、山寨经济发展结论 |
二、山寨经济发展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城问题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
1.1.2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
1.1.3 本文要进行的研究 |
1.2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1.2.1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 |
1.2.2 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 |
1.3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 |
1.3.1 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 |
1.3.2 典型煤矿城市概况 |
1.3.3 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 |
2.1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
2.1.2 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薄弱 |
2.1.3 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
2.1.4 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 |
2.2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
2.2.1 产业结构单一 |
2.2.2 经济效益低下 |
2.2.3 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
2.2.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2.5 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 |
2.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2.3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 |
2.3.1 思维观念僵化 |
2.3.2 体制改革滞后 |
2.3.3 投入结构固化 |
2.3.4 调控政策误导 |
2.3.5 企业素质不强 |
2.4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2.4.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4.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2.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2.5.1 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2.5.2 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 |
2.5.3 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
2.5.4 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1.1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
3.1.3 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 |
3.2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3.1 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
3.3.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 |
3.4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4.1 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
3.4.2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因素 |
3.4.3 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3.4.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 |
4.1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 |
4.1.1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 |
4.1.2 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3 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2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
4.2.1 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 |
4.2.2 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
4.2.3 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 |
4.3 对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
4.3.1 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 |
4.3.2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 |
4.3.3 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
5.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
5.1.1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 |
5.1.2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 |
5.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 |
5.2.1 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 |
5.2.2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
5.2.3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 |
5.2.4 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 |
5.2.5 保持社会稳定 |
5.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 |
5.3.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 |
5.3.2 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
6.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 |
6.1.1 政府主导模式 |
6.1.2 市场调节模式 |
6.1.3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
6.1.4 产业延伸模式 |
6.1.5 产业更新模式 |
6.1.6 产业复合模式 |
6.1.7 典型城市的实践 |
6.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 |
6.2.1 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 |
6.2.2 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 |
6.2.3 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 |
6.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 |
6.3.1 矿竭城衰——急转模式 |
6.3.2 矿兴城荣——中转模式 |
6.3.3 矿立城新——起转模式 |
6.4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 |
6.4.1 因地制宜原则 |
6.4.2 因势利导原则 |
6.4.3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本章小结 |
7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
7.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7.1.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 |
7.1.2 转型成本的分类 |
7.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 |
7.2.1 实施成本 |
7.2.2 风险成本 |
7.3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1 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 |
7.3.2 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3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7.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 |
7.4.1 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 |
7.4.2 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8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
8.1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1.1 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
8.1.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2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
8.2.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
8.2.2 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
8.2.3 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 |
8.3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
8.3.1 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
8.3.2 转型投资的来源 |
8.3.3 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
8.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 |
8.4.1 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
8.4.2 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9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 |
9.1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 |
9.1.1 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 |
9.1.2 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 |
9.1.3 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 |
9.1.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 |
9.1.5 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 |
9.1.6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9.2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 |
9.2.1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9.2.2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
9.3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 |
9.3.1 明确科技创新思路 |
9.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9.3.3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9.4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
9.4.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9.4.2 发展特色产业 |
9.4.3 发展循环经济 |
9.4.4 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本章小结 |
10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
10.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10.1.1 政策的基本内涵 |
10.1.2 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
10.1.3 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 |
10.2 社会保障政策 |
10.2.1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10.2.2 失业保险保障政策 |
10.2.3 养老保险保障政策 |
10.3 就业促进政策 |
10.3.1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
10.3.2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
10.3.3 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
10.3.4 开发岗位,引导就业 |
10.3.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0.3.6 劳务输出 |
10.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10.4.1 公共项目投资政策 |
10.4.2 产业项目投资政策 |
10.5 人才政策 |
10.5.1 创新人才观念 |
10.5.2 人才培养政策 |
10.5.3 人才引进政策 |
10.5.4 人才激励政策 |
10.5.5 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 |
10.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10.6.1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 |
10.6.2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11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
11.1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1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11.3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 |
11.3.1 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 |
11.3.2 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 |
11.3.3 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 |
11.4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 |
11.4.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11.4.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结论 |
(9)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的现状 |
1.1 沙棘生态建设和开发工作的新阶段 |
1.2 沙棘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成效显着 |
1.3 沙棘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 |
2 主要做法 |
2.1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责任 |
2.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规划治理 |
2.3 以科技为先导, 科研与治理开发相结合, 促进沙棘生态建设 |
2.4 狠抓质量, 注重实效 |
2.5 搞好宣传, 落实政策, 调动群众进行沙棘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
3 陕西省今后沙棘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及设想 |
3.1 指导思想 |
3.2 具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
3.3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四、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2]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D]. 徐丽媛. 南昌大学, 2015(07)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4]科学发展观的成功探索——解读鄂尔多斯模式(电视纪录片解说词)[A].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内蒙古电视台联合策划组,潘照东.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鄂尔多斯模式研究与探索, 2012
- [5]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山西省案例分析[D]. 艾凌宇. 山西大学, 2010(11)
- [6]政府治理理念创新与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J]. 张全省,冯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 [7]山寨经济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为例[D]. 白晋湘.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8]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 [9]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J]. 马卫东,张勇,秦三民. 沙棘, 2002(04)
标签:贫困地区论文; 科技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