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热流量计量误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1](2021)在《圆管内水流流动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计量的应用对调整、控制建筑热耗效果明显,伴随着供热管网覆盖区域的大幅增加以及对供暖品质要求的提升,超声波热量表得到了广泛应用。温度和流量是实现热计量的基础,由流经管路和热量表的水流提供,工程应用中热网条件的变化使水流流动受到影响,导致热量表所需计量信号出现偏差以及热计量精度的下降,因此研究水流流动特性变化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流经热量表的水流流动状态有完全湍流、过渡区流动以及层流,分析多种型号超声波热量表在常用流量下的工作状况,发现表内多处于完全湍流和过渡区流动状态,两种流动状态下流场分布各具特点,对温度和流量信号有不同影响。本文以完全湍流和过渡区流动条件下使用的超声波热量表为对象,研究管网内水流流动特性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热量表计量精度的提高提供借鉴,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搭建了热量表试验台,在二次热网对TDS-100F超声波热量表进行了多工况运行实测,根据基表的安装条件,利用多个测点的温度数据分析不同管路条件下水流流动对测温结果及热计量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路条件的变化影响了水流流动,流场扰动改变了水流温度场的分布,使铂电阻的热交换过程发生变化,导致在不同测点安装的铂电阻测温结果出现差异。测试系统中邻近弯头安装的铂电阻位置系数为0.183,水流速度为1.06m/s时弯头扰动导致热量表的总误差出现最大值4.39%,随流速增加铂电阻测温过程受到的影响降低,计量精度得到改善,流速为1.67m/s时总误差降低到3.68%。试验条件下各工况参数对热量表工作过程的影响程度不同,供水温度在热计量值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流速1.67m/s、供水温度60.2℃、回水温度36.2℃、室外平均气温4.6℃的工况条件对热计量值的变化影响最大。2.模拟了热量表的内部流场,分析不同工况下水流的流动特点,研究了直管段长度和弯头分布形式对热计量精度的影响。弯头引起的流场扰动影响了流动的线/面速度比,导致热计量误差的增加,热量表前置弯头对流量计量的影响大于后置;前、后均有弯头时,异侧分布的影响大于同侧分布。各种布置方式中仅有后置弯头对流量计量精度的影响最小,异侧分布方式影响最大。利用模拟结果得出了不同设置方式下满足计量精度要求所需的表前、后直管段的最小长度,不同流动条件下后置弯头的最大流量计量误差为2.04%,弯头异侧分布时为2.08%。3.根据流经小口径超声波热量表的水流流动状态多处于广义过渡区(雷诺数介于2320~13800)的特点,搭建了多普勒测速试验台,对雷诺数介于2000~16000的共28个流动状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流动状态下水流流动的变化特点以及对流动过程的影响,研究了过渡区流动速度场分布与雷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渡区流动中雷诺数小于5800的流动速度不均匀系数值较大,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了流动的线/面速度比,导致流量计量误差的变化。雷诺数为3800时线/面速度比平均值为0.73,流量误差为2.57%;雷诺数大于5800后水流流动特性的变化使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雷诺数为12000时线/面速度比平均值上升到0.93,流量误差下降为2.13%。4.利用DNS程序(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直接求解N-S方程,对广义过渡区内雷诺数介于2400~5800的多个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过渡区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DNS得到的数据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接近管壁的区域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过渡区流动的速度场分布与流动状态密切相关,随雷诺数的增加,反映脉动特性的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平坦度的变化特点表明流动参数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增强,流场脉动特征也随之变化,促进了流体质点间的能量交换,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模拟结果中雷诺数为2800时线/面速度比平均值为0.71,流量误差为2.71%,;雷诺数达5800时分别为0.83、2.34%,速度场较好的均匀性使线速度更接近面速度,降低了流量计量误差,有利于热量表计量精度的提高。
王波,屈焕成[2](2020)在《某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管损大分析》文中提出通过阐述"城市供热系统""供热管损"等基本概念,依据相关理论,介绍影响供热管损的因素。从企业供热管损的统计核算数据,综合分析企业供热管损大的原因。以实践为依据,列举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应措施。
常琛[3](2020)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运行能耗数据科学描述建筑用能特征,评价建筑实际用能水平,是衡量节能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节能措施的基础,对引导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降低采暖能耗是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相关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能否在合理评价建筑实际用能的基础上寻求节能减排的新举措,仍有待探究。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基于不同层面下建筑的运行采暖能耗特征,围绕建筑用能水平评价及用能需求分析展开了研究。首先,基于实地测试、调研及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及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从地区层面、建筑气候分区层面和设计节能水平层面出发,分析了不同层面下居住建筑的采暖用能水平、能耗特征和分布情况;此外,对这一地区居住建筑的采暖效果、住户满意度及人员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各层面居住建筑采暖用能水平差异较大,整体用能水平偏高,住户存在着明显不利于节能的行为习惯,这一地区居住建筑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其次,利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从室外气象参数,建筑基本特征,供热系统及其运行调节概况,供热效果四个方面筛选特征参数,并对各类参数在初寒期、严寒期和末寒期以及整个采暖季与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明确了各阶段除室外气象参数外影响采暖能耗的主要因素,为后续节能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以降低居住建筑采暖能耗为目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基于建筑采暖能耗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建筑进行分类并评价建筑用能水平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然后分别以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为例对该模型加以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该模型在供热收费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区域能源规划的不同需求,在数据及信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洛伦兹曲线法构建了基于整体用能分布规律的区域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框架,并以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究了各类建筑的采暖用能需求,建立了各类建筑用能需求与规划面积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浅析了该方法对于区域能源规划的意义及应用的具体步骤。
武志斌[4](2020)在《无线智能热能表的研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供热收费的基本情况是按建筑面积结算收费,既浪费又不科学,用户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室内温度调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按面积收费的不合理供暖制度亟需得到改变。本课题研究的无线智能热能表解决了传统按面积收取暖费的问题,同时在实现无线远程抄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用户的按需调控。本课题无线智能热能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热能计算的两个因素温度和流量进行了理论研究,从流场分布和温度两个角度对流量计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提高流量检测精度的方法,同时利用迭代法对温度进行分析修正,提高了温度检测精度;在研究了热能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符合本课题需求的热能计量公式提出了一种的修正算法,利用MATLAB建立的仿真模型验证了修正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次,基于无线网络架构模式进行了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包括热能表单元、室内温度检测单元、以及无线抄表单元;热能表单元实现了热能计量、无线数据传输、根据室内温度按需调节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对热能表进行按需控制和数据查看,并具有远程无线抄表接口;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实现了室内温度检测并将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热能表单元的功能;无线抄表单元实现了集中式无线抄表的功能,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抄表方式。最后,利用搭建好的无线智能热能表硬件系统和编写的软件程序进行了整体联调测试,实现了设定的功能需求,实验结果达到了精度要求。本课题在研究了热能计算理论以及热能计量修正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利用搭建的无线智能热能表实验系统验证了本课题的设计构思,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热能计量修正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为热能表的研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王少博[5](2020)在《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供热是我国基础性的民生事业,它是我国北方人民冬季室内生活环境舒适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引发的各种矛盾已经迫在眉睫,北方城镇老旧小区供热能耗高、供热质量差、热力失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针对老旧小区的二次网和末端没有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依托计量和监控等信息化技术,从需求侧出发不仅可以实现按需供热,而且对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雾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热负荷预测是实现按需供热和保障用户热舒适的前提和基础。从影响热负荷的因素出发,综合分析考虑热负荷影响因素的动态线性和非线性对热负荷预测结果精度的动态影响,分析所有加权影响因素对热负荷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并对其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以室外的温度变化作为热负荷的基础加权影响的因素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综合室内外温差。以此温差和前一段时间的热负荷为输入量,以当前热负荷为输出量构造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和横向数据对比法对热负荷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模型算法以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为基石,为解决预测值时间的延迟现象在算法中加入趋势校正值,然后用现在比较热门的支持向量机(SVM)进行预测计算,并且利用误差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以此突显出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优越性。基于此方法的预测值为供热节能控制提供指导性的策略,以换热站和楼前混水系统为控制手段,实现供热系统和楼宇的两级热平衡以及热用户的热舒适性。既有效的改善了小区供热的工况,又保障了供热的质量,其次就是实现了节能减排,并将节能改造的方案广泛应用于小区实际的工程。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周期M=3和M=4的平均误差为5.195%和5.005%,支持向量机(SVM)平均误差为5.16%。同时以多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改进后的方法精度高、模型算法简单用于工程实践较为容易。(2)利用供热监测、控制一体的信息化平台,然后加入楼前混水系统,通过改造前后的经济分析对比,一个供暖季电耗减少126720千瓦时,同时热量也减少了0.1GJ/h,不仅用户的室温合格率增加、能耗减少而且减少污染有益于大气环境。
杨琪[6](2019)在《集中供热管网优化控制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量供热系统的推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末端温控阀进行调节,增加了系统不稳定性,对供热运行调节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计量监控和信息处理等先进技术,对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节能控制策略,已经成为供热系统调节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按需供热、均匀供热”为目标,基于洛阳市某热力公司的运行数据,对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负荷预测方法、管网的阻力系数优化辨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更适合于运行调节的“组合预测方法”与“变动阻力系数优化辨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供热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案。本文首先对负荷预测中广泛应用的时间序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法的基本原理、建模过程和参数选取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洛阳市某热力公司的实际运行数据对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综合考虑时间序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的优缺点,提出组合预测的负荷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能使两个模型在预测过程中相互弥补,预测误差小于单一预测模型的误差,更适合应用于供热系统的精准负荷预测。然后基于质量、能量平衡和网络图论的相关原理,建立了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模型,提出了在只有流量观测点条件下的管网变动阻力系数优化辨识模型及求解方法,从而确立了热网仿真模型。利用洛阳市某小区的管网参数及运行数据对热网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将管网变动阻力系数分为固定的管道阻力系数与变动阻力元件阻力系数,通过对阀门开度值与变动阻力元件阻力系数值的数据拟合,确定阀门开度值与变动阻力元件阻力系数值的线性关系,为供热管网的运行调节中调节参数设定值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以负荷预测与管网阻力系数辨识为基础,提出供热管网运行优化控制方案,同时基于物联网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集散控制的思想,构建供热系统的智能监控系统,以实现“按需供热、均匀供热”的目标。
刘玉昌[7](2019)在《均匀供暖用智能四通换向调节阀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集中供暖面积巨大,供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20%以上,随着国家清洁供暖要求的提出,供暖问题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集中供暖系统的末端建筑一直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失调与建筑内的垂直失调。热计量可以解决建筑内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但是单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一直存在,而绝大多数安装在末端用户侧的热计量表均闲置。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综合解决垂直失调与水平失调的方法:在建筑热力入口调节供热量,实现供热用能的供需平衡可以解决建筑间的水平失调;对建筑供热系统进行换向调节可以解决单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并提出了可实现该方法的概念机——一种用于建筑均匀供暖的四通换向调节阀。本文以该概念机为起点,设计开发一款安装在建筑热力入口并对供热系统实现热量调节、供热换向的智能设备,设计开发出该设备样机,建立其性能检测试验平台,试验研究其动态工作特性,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来检验其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该设备奠定基础。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总结既有集中供暖技术发展基础上,提出可实现建筑均温供暖的方法及其概念机。对集中供热系统从热源到末端建筑、从设计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找到造成末端建筑水平失调、垂直失调的原因,并对末端建筑调节装置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其次,针对概念机的功能需求设计开发出四通换向调节阀样机。采用能量平衡法与换向供暖两种方法解决末端建筑的问题,对两种方法的需求进行研究,提出智能设备的设计需求。根据供暖设计标准,提出智能供暖设备的设计工况,对设备进行设计计算。第三,设计开发了四通换向调节阀性能检测试验台。智能设备的主体是四通换向调节阀,根据试验误差分配原理设计了该阀门性能测试方案,并建立了试验台。第四,完成了四通换向调节阀性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对阀体设计进行持续改进。对阀门的阻力、阀门流量计精度、阀门开度-流量系数曲线进行测试。最后,根据单管系统工程试验结果,换向供热可以减轻单管系统垂直失调,试点垂直失调从3℃变为1℃。本文研究工作为解决集中供热长期面临的两大问题提供了实施设备,对推进集中供暖智慧化改造,早日实现城市智慧供热,大幅降低集中供热能耗与污染排放,提高供热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刘建宏[8](2019)在《末端动态负荷预测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集中供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民生事业,是保证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冬季生活环境舒适性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能源以及环保形势严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控制策略来保证集中供热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是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的趋势。随着变频调速技术、计量与热网监控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依托这些先进技术,研究建筑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策略,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能效,已经成为供热领域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托河北石家庄地区某热力公司的热网监控系统与供热管理平台技术,以集中供热二次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换热站与末端设备的运行节能控制策略开展研究:论文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运行调节过程,发现当前集中供热换热站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以及气候补偿器计算二次供水温度存在局限性,针对当前控制策略是以系统的集中效应为控制依据对整个系统平均供热效果的控制的不足,考虑末端热用户实际用热需求,采用具有动态调节特征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动态预测末端负荷,进而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末端设备节能运行策略,提出了换热站循环水泵的调节控制策略,尽可能满足按需供热,降低供热系统二次侧运行能耗。论文针对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问题,分析了当前节流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和静态平衡阀与自力式流量平衡阀在变流量系统下的适用性,提出了末端有源调节流量的设想,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全网变频调节,不仅节能,还可有效解决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失衡的困扰;论文比较了有源式调节方式与节流调节方式的优劣,全网变频调节方式不仅可以改善传统阀门节流调节方式对系统沿程阻力变化的扰动,而且系统经济性指标并未明显上升,是集中供热系统值得期待的运行模式,本研究也设计了末端有源式变频调节系统的结构和相应的系统。论文以末端动态负荷预测为基础,针对目前换热站气候补偿器的局限性,分别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和末端设备的变流量节能控制策略,换热站变流量调节时,采用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动态预测系统负荷,对二网供水温度计算进行修正改进,并考虑工程应用中供热系统的热滞后性,结合末端动态预测负荷和实际检测的供热参数,动态修正二网供水流量,提出换热站二网供水温度和流量的控制策略,以河北石家庄地区某热力公司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对供热系统应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实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末端动态负荷预测的集中供系统控制策略比传统控制策略循环水泵理论上可以节省输出能耗24.4%左右,可以满足热用户的舒适性要求并降低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能耗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王子乔[9](2018)在《供热过程流量及热量测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电联产是世界各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它的价值、效益和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热电联产中供出热量的计量不确定度相对较大,计量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国供热量贸易额较大,北方用于冬季供暖的单条热量贸易结算量可达千万元以上。因此,提高供热系统的热量积算系统中热量计量准确度对于保障热量供需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公平、公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从分析供热系统温度参数检测入手,在热量计算方法上以采用焓差法提高热能的测量不确定度水平为基点,通过多参数检测中采用高精度网络采集系统和可视化现场操作软件组合进行操作,研究建立一套由仪表网络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用于供、回水温度测量的计量器具如采用配对的温度传感器,即两支温度的传感器在测量同一温度时与标准温度值得差值同向时,可以采用相对低一准确度等级的温度传感器同样可以满足供热计量的准确。本研究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实现了多种供热量计量模型的软件化。标准孔板的流量计算要通过孔板的几何尺寸、差压、温度完成,相对于其它的流量计量仪表,它的计算最为复杂。因此,供热量计算软件的流量计量以孔板为基础。热水及水蒸汽参数采用IFC-67和IAPWS-IF97两种公式分别进行计算。用于冬季供暖的供热系统一般有三种计量方式:供回计量、供补计量和供水计量。其中,供水计量由于计量误差较大已很少采用。本研究通过对供回计量和供补计量两种积算方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发现,采用供补计量方式进行热量计量时其热量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85%(k=2),较供回计量热量测试不确定度1.81%5.02%(k=2)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对供热系统热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发现在保证热量测量不确定度达到0.85%(k=2)时,用于压力、温度测量的计量器具在满足相应测量准确度等级要求时,可以降低热量积算系统的成本。
王雅然[10](2017)在《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鲁棒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中供热管网拓扑结构复杂性的增加、末端用户舒适性需求的增长和供热系统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强都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和热力建模、动态特性分析以及运行控制展开研究。在水力建模方面,建立了热网非稳态水力模型,并提出了数值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分析了热源泵和热力站阀门调节后,各个热力站的动态流量响应,该方法可为水力调节过程中,流量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依据。在热力建模方面,提出了供热管道热动态计算的隐式迎风格式,该方法具有计算快速和无条件稳定的特点。在动态特性分析方面,建立了热力站闭环运行稳定性分析的频域方法,提出了判别热力站闭环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频域判据和使热力站达到鲁棒镇定的控制器调整原则。对热力站闭环系统的分析表明,在某单一工况附近整定的反馈控制器不一定能保证热力站闭环系统在所有工况下都稳定。在运行控制方面,提出了可有效解决多热源环状网水力工况优化问题的广义既约梯度方法。该方法以热网总泵功为目标函数,以满足热力站流量需求和管网水力特性方程为约束,优化各热源泵转速和热力站阀门开度。与定压差控制策略的比较表明,优化调度方法可以使热网在低负荷时节能20%。在末端控制方面,分别对热力站和室内散热器供热系统建立了两自由度H∞回路整形控制器,能够在各种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使热力站闭环控制系统和室内散热器供热系统达到较佳的控制性能和较好的鲁棒性。
二、供热流量计量误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供热流量计量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圆管内水流流动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热量表的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水流流动特性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2.1 超声波信号传递方程 |
2.2 流动特性对信号传递的影响 |
2.2.1 流体总能量对声传播的影响 |
2.2.2 流动状态对热计量信号的影响 |
2.3 两方程应用及Runge-Kutta混合三步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湍流流动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3.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3.1.1 湍流模型选取 |
3.1.2 流动控制方程 |
3.2 热量表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
3.2.1 网格方案确定 |
3.2.2 边界条件设置 |
3.2.3 模拟结果验证 |
3.2.4 水流流动特性分析 |
3.2.5 扰动对线面速度比的影响分析 |
3.2.6 流动特性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 湍流条件下热量表的工程应用研究 |
3.3.1 测试系统搭建及应用 |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3 运行工况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渡区流动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DNS分析及试验研究 |
4.1 DNS方法及应用 |
4.1.1 DNS方法 |
4.1.2 边界条件设置 |
4.1.3 网格尺度及划分 |
4.2 DNS结果分析 |
4.2.1 计算域设置分析 |
4.2.2 模拟结果验证 |
4.2.3 流场不均匀性分析 |
4.2.4 过渡区流速特征分析 |
4.2.5 线面速度比特征分析 |
4.3 过渡区流动的试验研究 |
4.3.1 试验系统搭建 |
4.3.2 试验技术方案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4 DNS结果与试验值对比 |
4.4 过渡区流动对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影响 |
4.4.1 流速特性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2 脉动特性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3 流动状态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网复杂管路条件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 |
5.1 复杂管路条件对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同侧扰动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5.2.2 异侧扰动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 复杂管路条件对热计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5.3.1 试验系统及测试方案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3 管路条件对热计量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主要研究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某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管损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概念 |
2 影响供热管损的因素 |
3 供热管损统计核算 |
4 综合分析 |
5 结语 |
(3)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次能源消耗 |
1.1.2 建筑能源消耗 |
1.1.3 建筑用能评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用能特征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能耗基准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基础数据及信息的获取与初步处理 |
2.1 基础数据的获取 |
2.1.1 测试范围与测试对象 |
2.1.2 测试内容 |
2.1.3 测试设备 |
2.2 采暖能耗相关信息的获取 |
2.2.1 建筑基本信息的收集 |
2.2.2 用户基本信息及用能行为调研 |
2.3 测试数据及问卷调查信息处理方法 |
2.3.1 异常数据的处理 |
2.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2.3.3 问卷调查信息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用能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采暖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3.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2 统计推断分析 |
3.2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2.1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总体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2.2 不同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2.3 不同类型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2.4 严寒C类地区不同类型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3 采暖季不同阶段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3.1 严寒地区采暖季不同阶段的划分 |
3.3.2 采暖季不同阶段各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3.3 严寒C类地区不同类型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 |
3.4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效果及住户行为习惯分析 |
3.4.1 室内热环境分析 |
3.4.2 住户满意度分析 |
3.4.3 人员行为习惯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4.1 建筑热过程与热平衡 |
4.1.1 建筑热交换的基本形式与影响因素 |
4.1.2 建筑热平衡状态下的热量传递过程 |
4.2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方法 |
4.2.1 影响因素的识别筛选 |
4.2.2 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4.3 分析结果 |
4.3.1 采暖季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采暖季不同阶段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
5.1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的基本理论 |
5.1.1 聚类分析理论 |
5.1.2 判别分析理论 |
5.2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确定样本变量参数 |
5.2.3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 能耗基准评价模型的分析结果 |
5.3.1 K-means聚类分析结果 |
5.3.2 Bayes判别分析结果 |
5.3.3 可靠性分析 |
5.4 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在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
5.4.1 供热收费制度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
5.4.2 采暖能耗基准评价模型在供热收费政策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有限区域的居住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
6.1 用能需求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6.1.1 洛伦兹曲线的基本理论 |
6.1.2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用能需求分析理论 |
6.2 基于洛伦兹曲线法的区域居住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样本分布检验 |
6.2.3 用能需求分析结果 |
6.2.4 可靠性分析 |
6.3 基于洛伦兹曲线法的区域居住建筑用能需求分析的应用 |
6.3.1 用能需求分析的意义 |
6.3.2 用能需求分析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测试建筑基本信息 |
附录 B 住户基本信息及行为习惯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无线智能热能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热能表国内外种类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热能表研究概况 |
1.2.3 国外热能表研究概况 |
1.2.4 远程抄表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2 热能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及修正算法研究 |
2.1 流量检测理论分析研究 |
2.1.1 流量检测理论研究 |
2.1.2 流量计量影响因素分析 |
2.2 温度检测理论分析研究 |
2.2.1 温度检测理论研究 |
2.2.2 温度计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 热能计量修正算法研究 |
2.3.1 热能计量理论研究 |
2.3.2 热能修正算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总体设计 |
3.1 热能表系统方案设计 |
3.1.1 热能表系统网络架构方案设计 |
3.1.2 热能表系统无线通信方案设计 |
3.1.3 热能表系统远程抄表方案设计 |
3.2 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总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硬件设计 |
4.1 热能表单元硬件设计 |
4.1.1 STM32F103C8T6 控制模块设计 |
4.1.2 流量检测电路设计 |
4.1.3 进水管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4.1.4 出水管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4.1.5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4.1.6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4.1.7 电动调节阀驱动电路设计 |
4.1.8 存储模块设计 |
4.1.9 电源模块设计 |
4.1.10 热能表单元整体电路图和PCB图设计 |
4.2 房间温度检测单元硬件设计 |
4.2.1 STC89C52最小系统设计 |
4.2.2 室内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4.2.3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4.2.4 房间温度检测单元整体电路图和PCB图设计 |
4.3 抄表设备硬件设计 |
4.3.1 STM32F103C8T6 控制模块设计 |
4.3.2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4.3.3 SD卡电路设计 |
4.3.4 抄表设备整体电路图和PCB图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无线智能热能表系统软件设计 |
5.1 热能表单元软件设计 |
5.1.1 流量检测程序设计 |
5.1.2 温度检测程序设计 |
5.1.3 无线通信程序设计 |
5.1.4 人机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
5.1.5 电动调节阀驱动程序设计 |
5.1.6 存储程序设计 |
5.2 房间温度检测单元程序设计 |
5.2.1 房间温度检测单元主程序设计 |
5.2.2 DS18B20程序设计 |
5.3 抄表设备软件设计 |
5.3.1 抄表设备主程序设计 |
5.3.2 SD卡程序设计 |
5.4 手机APP软件设计 |
5.5 数据接收站抄表系统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整体介绍 |
6.2 系统部分功能测试 |
6.2.1 系统显示功能测试 |
6.2.2 房间温度检测功能测试 |
6.2.3 手机APP功能测试 |
6.2.4 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热能表单元整体电路图 |
附录Ⅱ 房间温度检测整体电路图 |
附录Ⅲ 抄表设备整体电路图 |
(5)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负荷预测的现状 |
1.2.1 国外热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热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3 供热系统控制和调节策略研究发展现状 |
1.3.1 系统控制领域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系统控制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概述和误差评价指标 |
2.1 影响热负荷的因素 |
2.2 热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 |
2.2.1 热负荷预测的分类 |
2.2.2 热负荷预测的特点 |
2.2.3 热负荷预测的流程 |
2.3 预测方法的介绍 |
2.4 热负荷预测的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热负荷预测方法的实现 |
3.1 支持向量机供热负荷预测 |
3.2 最小二乘法 |
3.3 多项式拟合模型 |
3.3.1 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介绍 |
3.3.2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介绍 |
3.3.3 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实现 |
3.4 预测模型的计算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 |
4.1 原始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4.1.1 原始数据获取 |
4.1.2 原始数据预处理的必要性 |
4.1.2.1 拉格朗日插值法 |
4.1.2.2 横向比较法剔除异常数据 |
4.3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对比SVM法和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预测 |
4.5 节能控制策略与分析 |
4.5.1 智能化平台 |
4.5.2 控制和节能分析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结论 |
5.1.2 主要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集中供热管网优化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热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供热管网阻力系数辨识的研究现状 |
1.2.3 供热系统二次网的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供热系统的负荷预测 |
2.1 供热系统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 |
2.2 支持向量回归 |
2.2.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2.2.2 支持向量回归的基本原理 |
2.2.3 支持向量回归参数的确定 |
2.3 时间序列法 |
2.3.1 时间序列的分类 |
2.3.2 时间序列法的模型分类及数学描述 |
2.4 负荷预测的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负荷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 |
3.1 支持向量回归负荷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 |
3.1.1 输入参数的选取 |
3.1.2 支持向量回归负荷预测模型输入参数的处理 |
3.1.3 支持向量回归负荷预测结果与分析 |
3.2 时间序列法供热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 |
3.2.1 供热负荷历史数据的采集 |
3.2.2 供热负荷历史数据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分析 |
3.2.3 模型的识别 |
3.2.4 模型参数的估计 |
3.2.5 模型的检验与修改 |
3.2.6 模型的建立 |
3.2.7 时间序列法负荷预测结果分析 |
3.3 供热系统热负荷的组合预测法 |
3.3.1 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2 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热系统管网建模及阻力辨识 |
4.1 供热管网水力工况计算模型建立及求解方法 |
4.2 管网阻力系数优化辨识数学模型 |
4.2.1 优化辨识的目标函数 |
4.2.2 优化辨识的约束条件 |
4.3 优化辨识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
4.3.1 遗传算法介绍 |
4.3.2 遗传算法在热网阻力系数优化辨识中的应用 |
4.4 基于工程实测数据的阻力系数优化辨识方法验证 |
4.4.1 洛阳市某小区热网水力工况建模 |
4.4.2 管道的设计参数及设计工况下的阻力系数 |
4.4.3 循环水泵的运行拟合 |
4.4.4 适应度函数的选择与决策变量的搜索范围 |
4.4.5 不同工况下的观测数据 |
4.4.6 辨识流程 |
4.4.7 辨识结果及分析 |
4.5 变动阻力元件阻力系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热系统二次网的优化控制 |
5.1 换热站控制策略 |
5.2 末端设备控制策略 |
5.3 供暖系统的智能监控方案 |
5.3.1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
5.3.2 硬件设施与组网软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均匀供暖用智能四通换向调节阀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建筑热力入口调节装置发展现状 |
1.2.2 楼宇内部垂直失调解决方案发展现状 |
1.3 现有调节装置的总结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四通换向调节阀样机的设计开发 |
2.1 基于四通换向调节阀的建筑供暖失调解决方法 |
2.2 运用四通换向调节阀解决建筑供暖失调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
2.2.1 能量平衡法可行性分析 |
2.2.2 换向供热法的可行性分析 |
2.3 四通换向调节阀样机的设计开发 |
2.3.1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设计参数 |
2.3.2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阻力损失设计 |
2.3.3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阀门流量计设计 |
2.3.4 阀门机械设计 |
2.3.5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采集、传输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阀门性能试验台建设 |
3.1 试验原理分析 |
3.1.1 阀门阻力特性试验原理分析 |
3.1.2 阀门流量-开度特性试验原理分析 |
3.1.3 阀门流量计特性原理分析 |
3.2 试验系统的建设 |
3.2.1 试验系统水循环系统 |
3.2.2 试验系统的采集系统 |
3.2.3 试验系统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
3.3 试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3.3.1 试验数据测量要求 |
3.3.2 试验误差分析 |
3.4 试验系统调试与检验 |
3.4.1 压差表的调试 |
3.4.2 流量计的调试 |
3.4.3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四通换向调节阀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阀门试验工况的设定 |
4.2 阀芯与出口结构对四通换向调节阀阻力特性的影响 |
4.2.1 阀门阻力特性试验误差分析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阀门流量-开度曲线性能测试 |
4.3.1 阀门换向后压差读数与阀门压降的对应关系 |
4.3.2 四通阀换向后管道阻抗系数测试 |
4.3.3 四通换向调节阀的流量-开度曲线试验误差分析 |
4.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阀芯结构对四通换向调节阀压差流量计阻抗系数的影响 |
4.4.1 阀门压差流量计对比试验 |
4.4.2 阀门压差流量计试验误差分析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四通换向调节阀在建筑均温供热工程中的示范应用 |
5.1 试验条件 |
5.1.1 试点基本信息 |
5.1.2 试验测试信息 |
5.2 均温供热试验 |
5.2.1 试验原理分析 |
5.2.2 试验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末端动态负荷预测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中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1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研究现状 |
1.2.2 集中供热系统管网系统研究现状 |
1.2.3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研究现状 |
1.2.4 集中供热系统末端热用户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统集中供热系统与运行控制 |
2.1 集中供热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直接供热系统 |
2.1.2 间接供热系统 |
2.2 传统换热站常用运行控制策略 |
2.2.1 供水温度调节 |
2.2.2 循环水泵的变流量调控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网变频式集中供热系统结构 |
3.1 供热管网系统的水力失衡 |
3.1.1 供热管网水力失衡的概念 |
3.1.2 供热管网水力失衡的原因分析 |
3.2 传统阀门节流式水力平衡调节 |
3.2.1 阀门的调节特性 |
3.2.2 在变流量系统中节流式水力调节的局限性 |
3.3 全网变频集中供热系统及设计 |
3.3.1 全网有源式变频调节系统结构与调节原理 |
3.3.2 有源式变频调节与传统阀门节流式调节的对比 |
3.3.3 末端有源式变频系统设计 |
3.4 末端有源式变频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末端动态负荷预测 |
4.1 供热系统负荷预测 |
4.1.1 供热系统热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
4.1.2 常用负荷预测方法 |
4.2 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末端负荷动态预测模型 |
4.3 末端热用户动态负荷预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4.3.1 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
4.3.2 移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算例 |
4.3.3 模型准确度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态负荷预测的末端热用户运行调节策略 |
5.1 传统末端运行调节控制 |
5.2 基于动态负荷预测的末端控制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动态负荷预测的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 |
6.1 传统换热站运行控制策略 |
6.2 换热站优化控制策略 |
6.2.1 换热站总预测负荷计算及修正 |
6.2.2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修正计算 |
6.2.3 换热站节能控制策略 |
6.3 基于实际供热工程的换热站控制策略运营 |
6.3.1 换热站供热数据的获取 |
6.3.2 换热站控制策略的应用 |
6.4 节能控制策略的优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供热过程流量及热量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2章 供热过程热量及流量测量研究 |
2.1 热量计量方法 |
2.1.1 单管供热系统 |
2.1.2 多管供热系统 |
2.2 当前热量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
2.3 热能计量系统选型推荐 |
2.3.1 流量计 |
2.3.2 温度测量仪表 |
2.3.3 压力变送器及差压力变送器 |
2.3.4 电压、电流信号及电阻信号测量系统 |
2.3.5 流量及热量计算方法 |
2.4 供热过程流量计量 |
2.4.1 供热过程流量计量简介 |
2.4.2 流量计算 |
2.5 孔板流量计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2.5.1 管道直径测量不确定度u_(rel)(λ_D)、孔板开口直径测量不确定度u_(rel)(λ_d) |
2.5.2 温度测量不确定度u_(rel)(T) |
2.5.3 压力测量不确定度u_(rel)(P) |
2.5.4 差压测量不确定度u_(rel)(ΔP) |
2.5.5 流出系数不确定度u_(rel)(C)、可膨胀系数不确定度u_(rel)(ε) |
2.5.6 密度不确定度u_(rel)(ρ) |
2.5.7 合成不确定度 |
2.6 孔板按ISO5167:2003及IWPS97公式计算灵敏系数后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
2.6.1 各分量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 |
2.6.2 国际标准孔板不确定度灵敏系数计算 |
2.6.3 国际标准孔板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第3章 多管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3.1 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分析 |
3.1.1 JJG640-2016与灵敏度计算法在不确定度结果上不同的原因分析 |
3.1.2 在流量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
3.2 供热量测量不确定度 |
3.2.1 简要介绍 |
3.2.2 多管供热系统不确定度评定 |
3.2.3 各分量的灵敏度系数 |
3.2.4 质量流量测量不确定度u(q_(mG))、u(q_(mH)) |
3.2.5 供、回水压力测量不确定度 |
3.2.6 供水温度测量不确定度u(T) |
3.2.7 供回水温差测量不确定度u(ΔT) |
3.2.8 合成不确定度 |
3.3 热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分析及对多管供热系统计量方式的改进建议 |
3.3.1 不确定度分析结果分析 |
3.3.2 多管供热系统计量方式的改进建议及不确定度计算、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鲁棒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现状 |
1.2 集中供热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水力特性建模与分析 |
1.2.2 热力特性建模与分析 |
1.2.3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控制 |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集中供热管网的水力建模与动态响应分析 |
2.1 供热管网稳态水力建模 |
2.1.1 管道的稳态水力特性 |
2.1.2 管网稳态水力模型与求解 |
2.2 供热管道的非稳态水力特性 |
2.2.1 管道非稳态水力建模 |
2.2.2 管道非稳态水力模型的解析解 |
2.2.3 管道非稳态水力特性分析 |
2.3 管网的非稳态水力建模与分析 |
2.3.1 管网的非稳态水力模型建立 |
2.3.2 管网非稳态水力模型求解方法 |
2.3.3 集中供热管网非稳态水力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中供热管道的动态热力特性建模与数值求解 |
3.1 管道的动态热力特性建模与数值求解 |
3.1.1 隐式迎风格式 |
3.1.2 特征线方法 |
3.2 管道动态热力模型的实测数据验证 |
3.3 管道热动态数值模型的最佳步长 |
3.4 两种数值方法的进一步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广义既约梯度法的多热源环状管网水力工况优化 |
4.1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 |
4.2 水力工况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4.2.1 水力特性的分块矩阵描述 |
4.2.2 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
4.3 基于GRG算法的水力工况优化 |
4.3.1 广义既约梯度的导出 |
4.3.2 GRG优化的计算流程 |
4.4 GRG优化方法的应用分析 |
4.4.1 系统描述 |
4.4.2 水力工况优化 |
4.4.3 水压图分析 |
4.4.4 热源循环泵功率分析 |
4.4.5 热源循环泵工况分析 |
4.4.6 阀门开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力站的动态建模与运行稳定性分析 |
5.1 热力站运行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
5.2 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2.1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 |
5.2.2 闭环稳定性分析的频域方法 |
5.3 热力站板式换热器的动态建模 |
5.3.1 板式换热器的动态建模 |
5.3.2 板式换热器数学模型的验证 |
5.4 热力站闭环运行稳定性分析方法 |
5.4.1 板式换热器模型的线性化 |
5.4.2 控制器和阀门模型 |
5.4.3 热力站闭环稳定性判据 |
5.5 热力站闭环稳定性分析算例 |
5.5.1 动态响应 |
5.5.2 稳定性判别与控制器的调整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力站的H_∞鲁棒控制 |
6.1 稳定性、性能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数学描述 |
6.1.1 系统和信号的范数 |
6.1.2 内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
6.1.3 不确定性和鲁棒性 |
6.2 H_∞回路整形控制 |
6.2.1 单自由度H_∞回路整形控制 |
6.2.2 两自由度H_∞回路整形控制 |
6.3 热力站的两自由度H_∞回路整形控制 |
6.3.1 设定值跟踪响应 |
6.3.2 扰动抑制响应 |
6.3.3 参数不确定时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室内散热器的H_∞鲁棒控制 |
7.1 室内散热器供热系统的动态建模 |
7.1.1 围护结构的动态模型 |
7.1.2 室内空气的动态建模 |
7.1.3 散热器的动态建模与模型降阶 |
7.1.4 散热器供热系统动态建模 |
7.2 散热器供热系统的H_∞鲁棒控制 |
7.3 动态响应分析 |
7.3.1 控制器设计 |
7.3.2 室温设定值跟踪响应 |
7.3.3 扰动抑制响应 |
7.3.4 模型参数摄动时的响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供热流量计量误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圆管内水流流动对超声波热量表计量性能影响的研究[D]. 王军. 山东大学, 2021(11)
- [2]某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管损大分析[J]. 王波,屈焕成. 四川电力技术, 2020(05)
- [3]严寒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特征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常琛. 天津大学, 2020(01)
- [4]无线智能热能表的研制[D]. 武志斌.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5]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D]. 王少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集中供热管网优化控制方案研究[D]. 杨琪.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7]均匀供暖用智能四通换向调节阀的开发[D]. 刘玉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末端动态负荷预测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刘建宏. 广州大学, 2019(01)
- [9]供热过程流量及热量测量研究[D]. 王子乔. 吉林大学, 2018(01)
- [10]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鲁棒优化控制研究[D]. 王雅然.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