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mtrix平台的EDI系统安全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陆旭浩[1](2019)在《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生产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生产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海外业务的拓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企业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健康的、合理的、成本最优的海外库存管理是制造企业所向往的。在此背景基础下,本文通过分析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现状,阐述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海外库存管理方法的实施和优化方案。首先,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特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海外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和国外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对我们的启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对中信戴卡公司的概况和海外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中信戴卡公司海外供应链模式现状、海外库存现状、海外库存管理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库存管理中的影响因素,找出目前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通过结合供应链管理库存相关方法阐述了中信戴卡公司的海外库存管理优化思路,主要从供应链环节优化、生产计划环节优化、库存产品管理环节优化等三个维度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对海外库存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主要从信息化保障、组织保障和方法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以信息化手段打通供应链管理各环节的链接;第二是建立国外库存管理小组提供海外库存管理优化方案的组织保障;第三是建立长效退货机制,保障积压库存可快速有效的处理。
田燕娜[2](2019)在《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电子商务系统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电子商务系统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了现今社会背景条件下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方向,论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并描绘了跨境电子商务系统所面临的历史趋势。通过对当前跨境电商的类型进行水平和垂直的划分,抽象出实现跨境电商所必备的一般性服务内容。通过对比跨境电商与非跨境电商的不同之处,结合典型跨境电商平台的成功案例,分析出跨境电商成功的必然因素和启发,总结出在当今社会跨境电商在市场冲击下,应当采取的建设策略、推广策略和运营策略。通过对跨境电商的需求分析得到实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所需要具备的三大基本要素,并描述贸易过程中的三种基本业务流程。围绕着三大要素将系统划分为五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子系统,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需求及建立需求模型。对比现有平台与M跨境电商平台的差异,总结系统开发的八大目标与五项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对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技术选型、网络拓扑、逻辑分层、功能模块划分、安全构架等方面,对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方案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敏捷开发和极限编程的思想,确定了系统的技术方案。为了体现极限编程的思想,系统选择SSM作为程序开发框架,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与分布式文件系统相结合的形式,对系统中潜在的海量数据存储和运算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制定。采用MySQL数据库实现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分布式存储,采用MongoDB实现对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关系型数据的存储及对数据缓存信息的分布式存储,采用Hadoop实现对海量的商品图片内容的分布式文件存储和大数据运算等功能。在电商平台中,推荐算法和搜索引擎可以说是平台运行效率和人性化的体现。在实现系统的推荐算法和搜索引擎这两个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采用结合了内容推荐和协同过滤的经典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兴趣模型进行用户潜在兴趣商品的推荐功能;采用以Lucence为基础的ElasticSearch框架实现全站搜索功能,搜索引擎以索引为基础,并可以实现与MySQL和Hadoop的无缝集成。按照商家后台、商城前台和管理后台三个子系统,对其中所实现的必要模块逻辑模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对系统UI交互界面设计提出了三个关键要素,分别为多语言国际化、自适应响应式布局和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对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的研究,最终得到了符合预期的研究结果。
方思敏[3](2019)在《基于CXF的EDI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DI最初是在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订货业务活动的电子数据交互系统,其后EDI的范围从订货业务像其他业务扩展。在汽车制造行业领域,通过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业务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货主、承运商业主,供应商及其他相关的工厂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数据物流交换。例如,汽车制造企业中计划的预测,生成货运单,及订单追踪等数据交换。本系统主要针对工厂与供应商平台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设计并实现以WebService技术为基础的系统间解决供应商与工厂零件需求流程的解决方案。本方案主要从WebService的特点与实现技术,现有的系统实现架构与及预测计划,ASN货运单的生成,以及订单追踪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利用Apache CXF框架完成了整个货运单的功能模块具体实现。首先,建立系统统一的数据接口及相应的标准及安全体系。在技术方面,对于整个系统选取基于B/S结构,使用SpringBoot框架开发,遵循RESTful开发规范。利用WEB及EDI相关技术来解决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其次,本系统实现了汽车制造企业相关EDI的传输设置,通过JAVA程序开发,实现了订单业务流程处理及展示,如预测计划上载,固定计划上载,供应商发货回传,江铃收货,JMC付款回传,排产数据,监控供应商在途库存和在仓库存,整车/发动机的在线信息,零件包装信息等服务。通过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与承运商系统、MES系统的无缝集成。最后,在EDI系统研发过程中针对大数据量传输缓慢的业务场景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中成功运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戴俊杰[4](2017)在《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认为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1],即电子数据交换,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在港口业务数据交换中普遍使用。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宁波港的集装箱箱量也由原来的几十万TEU快速提升突破二千万TEU,如何满足在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数据的需求,提高宁波港业务的准确、运作的高效、数据的一致,成为实现宁波港集团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任务,需要开发建立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报文交换平台。本文根据EDI报文传输业务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在分析国内外EDI数据交换平台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宁波港EDI数据交换平台存在单机处理量大、报文类型扩充变更频繁、报文传输效率低的压力等问题,提出了高速大容量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设计和核心技术。基于多级流水线设计、中间格式的报文转换设计、问题最小影响等原则的报文流转设计、报文数据入库与报文处理相脱离的技术设计。课题完成了数据存储设计、数据表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设计等基础工作,对整个EDI数据交换平台进行设计。通过采用AXWAY-MAP Designer技术进行报文格式转换的开发,运用AXWAY-Composer实现业务报文流转,基于AJAX+JS+Struct2技术实现报文数据的网站数据展示,完成了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流转。最后对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整体性能测试和报文处理量,报文处理效率,报文数据展示等模块进行了业务模拟测试,初步验证了本文EDI数据交换平台基本可以满足三千万TEU的业务需求。
段志强[5](2016)在《汽车零部件行业EDI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EDI,全称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译名:电子数据交换。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它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例如,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长期预测、要货计划、发货通知等数据的交换。汽车主机厂要求配套厂提供供应商管理仓库(VMI),能够根据需要按时、按量、按质地生产和供货。这就需要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及时响应主机厂的需求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同时精确地分析库存、产能、供货等诸多环节,科学地安排出厂物流管理、原料供应、车间生产管理一系列的整体计划,并且适应计划的频繁变化,从而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改善计划、压缩库存。EDI系统作为主厂机、汽车零部件厂商、下游原材供应商数据交换的纽带与桥梁,是实现按订单生产(OTD)模式的信息系统数据基础与标准交换架构,很好地解决了制造信息与定单信息的协同。EDI系统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本论文以实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EDI信息系统的建设为背景,采用大量的实例和截图,对EDI系统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介绍了EDI相关的理论知识,对EDI系统的体系结构、传输方式、映射转换、与SAP(全球知名ERP系统软件品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接口技术进行了探讨,然后着重研究了EDI系统的传输协议、数据映射(MAPPING)、订单处理流程。标准电子数据交换可用于两个以实施信息系统的企业之间。针对本项目的某集团公司,公司组织范围方面,旗下有15家国内参股子公司,国内外有四家控股子公司;物流方面,既有公路运输,也有海运;仓库方面,有80余家国内仓库分布在全国各地,主机厂附近,还有20余家国外异地仓库,分布在国外主机厂附近;物流、信息流均存在多种方式,多种流向,物流既有成员厂直接发往异地仓库,也有成员厂发往集团总部,再统一装箱发往海外。如此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在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尚不多见,对EDI系统的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和困难。本项目研究通过IBM STERLING开发平台,实现了国外典型主机厂相关EDI的传输设置、定单MAPPING,通过JAVA程序开发,实现了定单业务流程处理与门户展示;通过JCO与RFC接口技术实现了与SAP系统的无缝集成,之后对EDI系统的安全架构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EDI系统提供了比较先进的,切实可行的EDI系统实现方案。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精益生产与物流管理,适应未来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中一些经验与技术适应于国内一些正在实施EDI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周玮亮[6](2014)在《基于PKI的物流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众所周知,在新时代的商业运作模式是电子商务。而电子数据交换即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电子贸易的基础,在海关、国际贸易、政府、交通运输和公共事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互联网的EDI系统开始出现,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EDI系统能够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订单信息的自动交换,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EDI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物流一开始的目的是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目的地,在这个运送的过程中,物流企业会牵扯到其他的业务,比如货物的存储,加工,装卸等。然而随着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用的越来越多,其跨越的部门也越来越多,该系统受到的安全威胁也会日益增加,并且大多数的EDI系统都面向互联网,EDI系统的安全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本文拟利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技术来解决其安全问题。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将传统的物流行业的交易时间缩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完全由计算机来进行业务处理,不用人工一个个的输入,从而节省成本和缩短业务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2.通过EDI系统区别于传统方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它把文件的数据,以计算机可以理解处理的形式由计算机来处理,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送,从而避免了手工处理。这样就节省了纸张,而且传输中间的费用也节省了。3.减少了员工成本,完全由计算机来自动对数据进行接受和处理,这样负责该部分的人员数量会大大降低,从而节省了成本。本论文以.NET2008作为开发平台,C#作为开发语言,Orical9i作为数据库平台。主要通过结合物流公司的实际需求,构造了基于PKI的物流EDI数据交换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EDI的介绍,PKI的介绍,基于PKI的物流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王明刚[7](2012)在《EDI数据中心信息集成研究》文中认为在贸易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利用纸质单证实现信息交换,不但浪费大量资源,而且重复录入导致出错率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纸质单证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于是产生了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我国的EDI应用大多限于以报文为主的文件交换,交换过程中数据重复录入现象仍存在,对EDI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很低。为此,在实现EDI过程中,研究如何将交换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系统中,既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的功能,又能够使EDI数据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对提高EDI数据的利用效率、提升运输企业的工作效率、深入挖掘EDI数据隐含的信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大量EDI相关文献及港口装卸运输现状分析基础上,得出传统EDI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使企业更好的获得信息的增值服务,本文将面向服务的集成、数据平台、信息资源整合等思想融入EDI数据中心建设,将SOA技术、Web技术与EDI功能相结合,提出基于SOA的Web-EDI的解决方案,针对通用性、实用性等问题,将数据库涉及的内容以配置的形式定义,分析设计出EDI数据集成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各种满足格式要求的报文信息集成,达到数据平台建设的目的,为基于SOA的Web-EDI提供有效的数据平台支持。该架构不仅能够实现传统EDI功能,还可以将EDI数据同步存储到数据库中形成数据资源,为提高信息利用率、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论文以交通部制定的报文标准为例,依据数据集成模型实现。通过对平台文件标准的分析和研究设计数据库,并对报文进行信息集成,从而证明模型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本课题设计的模型为未来EDI数据集成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该模型可以实现对报文信息的集成,形成数据中心。利用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港口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以及港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调度、决策分析、发展规划等工作带来方便,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这对港口各单位及其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杨帆[8](2007)在《EDIFACT文电系统在企业中的安全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EDI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技术。UN/EDIFACT报文是唯一的国际通用的EDI标准。利用Internet进行EDI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领域,保证EDI的安全成为主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某企业的EDI系统为研究环境,利用工作上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和研究EDIFACT的文电系统在企业中安全问题和如何来实现以期望对企业EDI安全关注的研究者有些裨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确定一种或者几种安全服务可用来保护目标客户的EDI系统的UN/EDIFACT文电,本课题的研究的内容是考查UN/EDIFACT的安全要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服务和安全技术,介绍UN/EDIFACT的安全标准的具体做法,提出适当可行的保护该公司的EDIFACT文电体系框架和设计的方案,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该企业的EDI系统中。
李喜刚[9](2007)在《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通信网络、计算机硬件和专用软件组成的应用系统及EDI标准是EDI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相应地,EDI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标准化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是EDI应用的物质基础;标准化则是EDI的本质特征: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给EDI注入了新的内容,XML将成为EDI事务的日渐流行的趋势,同时XML把电子商务带到中小企业;安全保密技术是确保参与各方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基本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认证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是EDI应用系统所要实现的安全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是EDI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前提。深圳市神州通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核心,形成覆盖全国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并有自主开发的专业物流软件系统,公司目前与几百家公司有着稳定的业务往来,执行专业的配送任务,每天的业务订单录入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很多公司有自己的ERP系统,通过EDI系统,将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快速物流,加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现实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结合公司的实际业务需求,来构造EDI应用系统,研究内容涉及EDI的主要相关背景知识,重点分析EDI关键技术中的通信技术、标准化技术和安全保密技术。在电子数据交换的通信上,EDI系统使用了WebService方案搭建了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物流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交换,同时论文也对标准化技术及安全保密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倪超[10](2007)在《港航EDI建设对南通港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已成为港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港口信息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升港口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港口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各方依据一定的协议、标准,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这就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港口航运业是最早使用EDI的行业之一,港航业EDI建设,是我国港航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本文在调查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借助于实证分析,通过对港口、船货代、口岸等企事业单位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对南通市港航EDI运行情况、应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目前EDI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与对策,并展望以EDI信息平台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南通港”。本文在简要介绍南通港发展情况后,提出本文使用方法及研究思路。并进行了以下工作:(1)论证南通市港航EDI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港航EDI的应用情况和我国几个较大港口的EDI实施情况,同时,对南通市港航EDI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2)进行南通市港航EDI应用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EDI应用效益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了一般性概念模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数据的统计,归纳出港航EDI一般应用效益和对港航EDI应用影响因素。(3)进行南通市港航EDI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采用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相结合的方法,对EDI系统进行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分析。(4)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对南通市港航EDI未来发展------建立南通数字港。从建设数字化港口的必要性、紧迫性入手,提出以EDI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南通港”的构想。(5)对南通港航如何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论文的研究不仅对当前南通市的港口航运的建设有指导意义,同对也对南通市长远的社会经济战略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二、基于Amtrix平台的EDI系统安全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mtrix平台的EDI系统安全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2.1.1 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3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2.1.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2.2 库存管理基本理论 |
2.2.1 库存的基本内容 |
2.2.2 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
2.2.3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 |
2.2.4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
2.3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模式 |
2.3.1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
2.3.2 联合库存管理(JMI)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现状 |
3.2.1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供应链模式现状 |
3.2.2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现状 |
3.2.3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现状 |
3.3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海外库存结构不合理 |
3.3.2 客户原始需求和最终生产交付存在偏差 |
3.3.3 海外库房施行模糊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优化方案 |
4.1 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优化思路 |
4.1.1 优化目标 |
4.1.2 优化原则 |
4.1.3 优化方案的设计 |
4.2 供应链环节的优化 |
4.2.1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海外供应链一体化 |
4.2.2 建立海外物流运输预警机制 |
4.3 计划与生产环节的优化 |
4.3.1 建立内部信息共享平台 |
4.3.2 优化海外供应链流程 |
4.3.3 优化销售计划制作流程 |
4.4 海外库存产品管理环节的优化 |
4.4.1 结合CVA和 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管理 |
4.4.2 优化积压库存 |
4.4.3 实施和完善联合库存管理(JMI)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1 用信息化打通供应链管理各环节的链接 |
5.1.1 更新SAP系统保障供应链环节管理 |
5.1.2 推进EDI系统保障海外库存管理 |
5.2 成立海外库存小组为库存管理优化提供组织保障 |
5.2.1 确定库存小组人员构成 |
5.2.2 明确海外库存小组工作职责 |
5.2.3 进行海外库存管理人员培训 |
5.3 长效退货机制建立和海外报废供应商选择 |
5.3.1 长效退货机制建立 |
5.3.2 海外不良品处理供应商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2 课题意义及创新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题背景基础研究现状 |
2.1.1 电子商务研究基础 |
2.1.2 跨境电商平台研究基础 |
2.1.3 敏捷开发与极限编程基础 |
2.2 课题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2.2.1 跨境电商平台产生背景 |
2.2.2 国外研究成果及现状分析 |
2.2.3 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分析 |
2.2.4 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方向 |
2.3 现阶段研究成果分析 |
2.3.1 跨境电商现有成果案例 |
2.3.2 成功案例带来的启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1 跨境电商平台的现状分析 |
3.1.1 跨境电商服务一般内容 |
3.1.2 跨境电商与一般电商的区别 |
3.1.3 市场现有产品与跨境电商需求比较 |
3.1.4 现有产品与当前需求的差异 |
3.2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流程描述 |
3.2.1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体系 |
3.2.2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直购进口业务流程 |
3.2.3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保税备货进口业务流程 |
3.2.4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直购出口流程 |
3.3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需求 |
3.3.1 商城购物系统功能需求 |
3.3.2 商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3 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4 业务支撑系统功能需求 |
3.3.5 其他系统功能需求 |
3.4 系统开发目标和原则 |
3.4.1 开发目标 |
3.4.2 开发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 |
4.1 系统技术方案 |
4.1.1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
4.1.2 系统拓扑结构 |
4.1.3 系统逻辑结构 |
4.1.4 系统功能模块 |
4.1.5 系统安全构架 |
4.2 相关技术介绍 |
4.2.1 SSM技术解决方案 |
4.2.2 数据存储及优化 |
4.3 推荐算法及搜索引擎 |
4.3.1 推荐算法设计 |
4.3.2 搜索引擎设计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商家后台模块 |
4.4.2 商城前台模块 |
4.4.3 管理后台模块 |
4.5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4.5.1 多语言国际化设计方案 |
4.5.2 自适应设备的响应式布局 |
4.5.3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题防范与运营策略 |
5.1 系统使用中潜在问题防范 |
5.1.1 高并发问题及防范 |
5.1.2 安全性问题及防范 |
5.2 跨境电商的运营策略 |
5.2.1 跨境电商实际中的运营难点 |
5.2.2 跨境电商的团队建设策略 |
5.2.3 跨境电商的推广策略 |
5.2.4 跨境电商的运营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基于CXF的EDI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现状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1.3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1 EDI行业背景 |
1.2.2 汽车制造企业EDI特点 |
1.2.3 汽车制造企业EDI标准 |
1.2.4 汽车制造企业的体系结构 |
1.2.5 课题来源 |
1.2.6 论文结构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EDI相关技术简介 |
2.1 EDI的安全技术 |
2.1.1 存储安全技术 |
2.1.2 传输安全技术 |
2.1.3 网络安全技术 |
2.2 CXF技术简介 |
2.3 WEBSERVICE技术简介 |
2.3.1 WebService相关概念 |
2.3.2 WebService的体系结构及通讯原理 |
2.3.3 WebService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EDI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 |
3.2 系统功能目标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4.1 数据信息安全需求 |
3.4.2 权限安全 |
3.4.3 约束及假设条件 |
3.4.4 开发环境约束 |
3.4.5 性能和处理能力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EDI系统的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接口设计 |
4.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数据传输设计 |
4.3.1 压缩算法设计 |
4.3.2 算术编码 |
4.4 基于贪心算法的产品架设计 |
4.4.1 贪心算法概述 |
4.4.2 产品架设计思路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EDI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登录及权限管理 |
5.1.1 登录实现 |
5.1.2 用户权限的配置 |
5.2 ASN货运单功能实现 |
5.2.1 ASN货运单功能的实现 |
5.2.2 产品架功能的实现 |
5.3 订单追踪功能 |
5.3.1 收货退货记录查询 |
5.3.2 供应商账本查询 |
5.3.3 样件追踪 |
5.4 EDI系统接口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论文概况 |
1.1.1 业务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EDI数据交换平台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EDI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EDI平台的发展状况及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 |
2.1 EDI数据交换平台 |
2.1.1 AMTRIX系统平台 |
2.1.2 XIB系统平台 |
2.2 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性能分析 |
2.2.1 单机最大处理量的压力 |
2.2.2 报文类型扩充,变更频繁的压力 |
2.2.3 报文传输效率低的压力 |
2.3 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扩容方案 |
2.3.1 提高服务器性能加以改善方案 |
2.3.2 伪扩容方案 |
2.3.3 通过建立多个EDI数据交换平台来实现三千万TEU级的报文传输交换方案 |
2.3.4 传统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扩容方案存在的缺陷 |
2.4 高速大容量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想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 |
3.1 整体设计模式 |
3.1.1 平台设计的要求 |
3.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3.1.3 EDI数据交换平台基本模型 |
3.1.4 网络架构 |
3.2 主要技术指标 |
3.2.1 报文处理设计 |
3.2.2 数据查询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 |
4.1 基于AXWAY-MAP Designer的报文开发 |
4.1.1 AXWAY-MAP Designer介绍 |
4.1.2 船图报文开发 |
4.2 基于AXWAY-Composer的报文流转集成 |
4.2.1 AXWAY-Composer介绍 |
4.2.2 报文流转 |
4.3 网站数据展现的实现 |
4.3.1 基于Ajax+JS+Struts2网站开发 |
4.3.2 网站实现的功能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EDI数据交换平台的测试 |
5.1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5.2 系统重点模块测试 |
5.2.1 报文处理量测试 |
5.2.2 报文处理效率测试 |
5.2.3 报文数据展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汽车零部件行业EDI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EDI系统概述 |
1.1 行业背景 |
1.2 国内外行业现状 |
1.2.1 汽车行业EDI采用的通讯方式 |
1.2.2 汽车行业EDI报文标准 |
1.2.3 汽车相关企业EDI能力建设 |
1.3 EDI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某集团公司EDI环境介绍 |
1.4.1 EDI相关业务综述 |
1.4.2 IT环境介绍 |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EDI技术方案 |
2.1 总体技术实现 |
2.1.1 采用J2EE技术路线 |
2.1.2 以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为指导 |
2.1.3 开发工具 |
2.1.4 版本管理和文档管理工具 |
2.1.5 项目管理工具 |
2.1.6 XML技术 |
2.1.7 工作流技术 |
2.1.8 门户技术 |
2.2 EDI系统安全架构 |
2.2.1 安全技术 |
2.2.2 EDI系统安全体系与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DI需求分析 |
3.1 用户需求分析 |
3.2 业务需求分析 |
3.2.1 长期预测 830(DELFOR) |
3.2.2 要货计划 862 |
3.2.3 发货通知 856(ASN)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1 性能和处理能力要求 |
3.3.2 安全性需求 |
3.3.3 可靠性要求 |
3.3.4 可扩展性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EDI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
4.1 EDI传输功能分析与设计 |
4.1.1 传输方式概述 |
4.1.2 本项目EDI传输功能分析与设计 |
4.2 MAPPING功能分析与设计 |
4.2.1 EDI标准概述 |
4.2.2 EDI MAPPING映射功能分析 |
4.3 业务功能分析与设计 |
4.3.1 长期预测 830(FORECAST) |
4.3.2 要货计划 862 |
4.3.3 发货通知 856(ASN)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DI系统应用架构与实现 |
5.1 总体架构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传输 |
5.2.2 MAPPING |
5.2.3 订单业务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 SAP接口实现 |
5.3.1 SAP RFC接口 |
5.3.2 SAP WEBSERVICE接口 |
5.4 系统运行描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PKI的物流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物流EDI系统的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介绍 |
2.1 EDI简介 |
2.2 PKI介绍 |
2.2.1 加密算法简介 |
2.2.2 进行电子交易的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
2.2.3 PKI技术简介 |
2.3 CA简介 |
2.3.1 CA的组成 |
2.3.2 CA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EDI系统需求分析 |
3.1 物流平台系统概述 |
3.2 物流业务模块需求分析 |
3.2.1 前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2 后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3 系统权限管理的功能需求 |
3.2.4 物流日志功能需求 |
3.2.5 系统报表分析功能需求 |
3.3 EDI核心工作模块需求分析 |
3.3.1 报文生成和处理模块 |
3.3.2 数据处理模块 |
3.4 非功能性分析 |
3.4.1 用户界面 |
3.4.2 语种要求 |
3.4.3 可扩展性 |
3.4.4 可靠性 |
3.4.5 维护性 |
3.4.6 规范性 |
3.4.7 性能指标 |
3.5 信息安全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KI的物流EDI系统详细设计 |
4.1 基于PKI的物流EDI系统架构设计 |
4.2 物流业务模块的设计 |
4.2.1 基于XML的物流EDI系统设计 |
4.2.2 基于PKI的物流EDI系统的安全设计 |
4.3 EDI核心工作模块的设计 |
4.3.1 报文模块设计 |
4.3.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4.4 物流EDI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KI的物流平台EDI系统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1.1 软件环境 |
5.1.2 硬件环境 |
5.2 各个子系统的身份认证过程 |
5.3 物流EDI系统的Web Service设计 |
5.4 基于XML的物流EDI数据的标准化及报文文件解析 |
5.5 物流EDI系统报文加密过程实现 |
5.6 物流EDI系统报文数据解密过程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 |
6.2 系统测试方法 |
6.3 系统测试环境 |
6.4 物流EDI系统的测试过程和方法 |
6.5 系统测试用例 |
6.5.1 用户注册模块测试 |
6.5.2 订单管理模块测试 |
6.5.3 客户管理模块测试 |
6.5.4 仓储管理模块测试 |
6.6 性能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EDI数据中心信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EDI研究现状 |
1.2.2 国外EDI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EDI系统综述 |
2.1 EDI概念及功能 |
2.1.1 EDI概念 |
2.1.2 功能模型 |
2.2 EDI技术模式及发展趋势 |
2.2.1 技术模式 |
2.2.2 发展趋势 |
2.3 EDI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3.1 传统EDI存在的问题 |
2.3.2 WEB-EDI |
2.3.3 基于SOA的WEB-EDI |
第3章 EDI数据集成关键技术及模型研究 |
3.1 报文 |
3.1.1 报文标准 |
3.1.2 EDIFACT构成要素 |
3.1.3 报文转换介绍 |
3.2 信息集成 |
3.2.1 信息集成概念 |
3.2.2 信息集成服务 |
3.2.3 信息集成分类 |
3.3 基于SOA的WEB-EDI架构研究 |
3.3.1 SOA概述 |
3.3.2 基于SOA的WEB-EDI架构 |
3.4 数据集成模型研究 |
3.4.1 集成模型框架设计 |
3.4.2 基于报文的数据库标准设计 |
3.4.3 信息集成基本功能模型设计 |
3.4.4 信息集成通用模型设计 |
第4章 EDI数据中心集成功能实现 |
4.1 海关报文分析 |
4.1.1 海关报文标准分析 |
4.1.2 平台文件分析 |
4.1.3 报文分析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信息集成形成数据中心 |
4.3.1 实现流程 |
4.3.2 信息集成实现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8)EDIFACT文电系统在企业中的安全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UN/EDIFACT 安全标准的内容 |
2.1 UN/EDIFACT 的介绍 |
2.2 UN/EDIFACT 安全标准内容 |
2.3 UN/EDIFACT 安全标准的特性与应用 |
2.4 UN/EDIFACT 安全技术 |
第三章 课题研究环境 |
3.1 网络环境 |
3.2 软硬件环境 |
3.3 EDI 软件系统的基本介绍 |
第四章 基于 EDIFACT 文电系统的实现 |
4.1 EDI 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
4.2 系统文电的安全设计 |
4.3 EDIFACT 文电系统的实现实例 |
4.4 总结 XXX EDI 文电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 |
第五章 基于 EDIFACT 文电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
5.1 现有 EDIFACT 文电系统扩充 |
5.2 基于EDIFACT 文电系统的推广应用 |
5.3 企业部署EDI 系统的构建环境 |
5.4 企业部署应用EDI 系统的过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在物流系统中建设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目的 |
1.2 建设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EDI概述 |
2.1 EDI基本概念 |
2.1.1 EDI的定义 |
2.1.2 EDI的特点 |
2.2 EDI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2.2.1 EDI的发展历史 |
2.2.2 EDI实现方式简介 |
2.3 EDI的组成 |
2.3.1 数据标准 |
2.3.2 EDI软件及硬件 |
2.3.3 通信网络 |
2.4 EDI的关键技术 |
2.4.1 通信网络 |
2.4.2 标准化技术 |
2.4.3 安全保密技术 |
2.4.4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
2.5 EDI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
第三章 EDI用于物流数据交换系统设计 |
3.1 EDI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系统架构设计 |
3.1.1 企业物流业务系统简介 |
3.1.2 EDI业务需求分析 |
3.1.3 EDI系统架构设计 |
3.2 基于物流信息系统的EDI系统设计 |
3.2.1 基于XML数据交换中心模型分析 |
3.2.2 EDI系统网络结构 |
3.2.3 EDI系统的安全设计 |
3.2.4 EDI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流程 |
3.2.5 EDI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四章 EDI系统的实现 |
4.1 实现物流EDI系统的工作安排 |
4.1.1 物流EDI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 |
4.1.2 物流EDI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开发平台 |
4.2 基于Web Service的物流EDI系统的实现 |
4.2.1 系统实现采用的方法 |
4.2.2 EDI系统的用例图 |
4.2.3 EDI系统的Web Service对象设计 |
4.2.4 客户系统访问EDI Web Service的实现 |
4.2.5 Web Service的执行效率优化分析 |
4.2.6 XML EDI数据的标准化及报文文件解析 |
4.3 EDI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
4.3.1 EDI系统测试模型选择 |
4.3.2 EDI系统的测试过程和方法 |
第五章 实施案例及结论 |
5.1 案例背景 |
5.1.1 实施EDI系统的企业业务 |
5.1.2 未使用EDI系统前与物流相关的业务流程 |
5.2 EDI系统的实施 |
5.2.1 准备工作 |
5.2.2 企业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 |
5.2.3 EDI系统的正式启用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港航EDI建设对南通港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南通港发展概况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南通市港航 EDI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港航 EDI 应用情况 |
2.2 我国港航 EDI 应用情况 |
2.3 南通市港航 EDI 建设的必要性 |
2.4 南通市港航 EDI 建设的可行性 |
2.5 南通市港航 EDI 简介 |
2.6 南通市港航 EDI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南通市港航 EDI 应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EDI 应用效益的一般概念模型 |
3.2 南通市港航 EDI 效益分析 |
3.3 南通市港航 EDI 应用效益的统计分析 |
3.4 南通市港航信息流程的分析与改进 |
3.5 南通市港航 EDI 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南通市港航 EDI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 |
4.1 效益评价的方法及依据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章 南通市港航 EDI 的展望——数字南通港 |
5.1 建设数字化港口必要性 |
5.2 加快建设数字化港口的紧迫性 |
5.3 研究数学化港口的意义 |
5.4 港口信息化的驱动因素 |
5.5 实施数字化港口建设的关键因素 |
5.6 数字化港口未来的发展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与资料 |
致谢 |
四、基于Amtrix平台的EDI系统安全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信戴卡公司海外库存管理优化研究[D]. 陆旭浩. 燕山大学, 2019(06)
- [2]M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研究[D]. 田燕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3]基于CXF的EDI在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方思敏. 南昌大学, 2019(02)
- [4]面向三千万级TEU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和实现[D]. 戴俊杰. 宁波大学, 2017(02)
- [5]汽车零部件行业EDI系统研究与实现[D]. 段志强. 燕山大学, 2016(02)
- [6]基于PKI的物流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玮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7]EDI数据中心信息集成研究[D]. 王明刚.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
- [8]EDIFACT文电系统在企业中的安全研究与实现[D]. 杨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7)
- [9]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D]. 李喜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7)
- [10]港航EDI建设对南通港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研究[D]. 倪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