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爱民,王丽荣[1](202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是与"扩红"运动相伴而行的。为了促进"扩红"工作的顺利开展,苏维埃政府对军人优抚工作极其重视,制定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优抚法规体系,设立了党、政、军、民相互协调配合的优抚工作机构,构建了以土地分配、劳动力优待、生活优待为核心的优待制度,初步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制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优抚制度不仅推动了"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优抚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锋林,陈再生[2](2021)在《中央苏区“扩红”政策探析》文中提出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武装的军事"围剿",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革命斗争,保卫红色政权,稳定群众生产生活,中央苏区制定了一系列"扩红"政策,其内容涵盖了优待红军士兵、优待红军家属、反对逃跑、感召白军士兵等。中央苏区"扩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官兵的士气,为革命战争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兵源保障和较为充裕的物资支持。苏区后期的"扩红"政策也存在指标偏离实际、优待条例执行困难、部分政策脱离国情等问题。尽管如此,"扩红"政策仍不失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举措。
马雪坤[3](2020)在《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稼祥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从1931年到1943年长期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具有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经历,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这也是我党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不仅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而且还与他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王稼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的思想,在回国后同毛泽东的亲密交往中逐步接受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建设的论述,并且在实际工作的不断探索中最终形成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内容主要为加强军队自身建设、加强对群众工作、加强瓦解敌军工作三个方面,并且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从一般到抽象,注意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批评与自我批评。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为坚持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创新焕发活力、坚持群众路线。他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不仅促进了当时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革命走向胜利,也丰富了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论述,并且这种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对当今军队政治工作也具有启示作用。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主要有三点启示,第一,应当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守住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第二,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增强军队政治工作的感召力、第三,坚持政治工作固本开新,赋予政治工作活力。
李晨阳[4](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张京京[5](2020)在《《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青年实话》是共青团中央苏区的机关报,1931年创刊于江西龙岗,该报以领导苏区团的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宗旨,将列宁“报刊是不仅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鼓动者,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党报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团结、动员和组织青年群体,将青年凝聚在团中央的周围。《青年实话》力求“文字作风青年大众化”,用符合青年群体的文字风格和青年化的工作方式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不仅在介绍国内外革命局势、宣传与动员革命、探讨工作原则与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对青年群众的组织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苏区时期的群众动员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中国共产党将党、政府和军队的工作与社会动员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组织动员模式,将分散在各地的群众集中起来,促进了革命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壮大。研究这一时期群众动员和组织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动员工作、号召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充足的军队是扩大和巩固苏区,并将它建设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必要力量。在蒋介石反复、大规模对苏区进行围剿的严峻形势下,汇聚相当数量的兵力是当时的首要任务,为此党中央进行了两次扩大正规军、一次发展赤少队等地方部队的运动。为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青年实话》报对群众进行了长期的动员、组织和具体指导,并及时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对“扩红”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选择《青年实话》对“扩红”运动的宣传与组织进行个案研究,探讨《青年实话》是如何落实列宁的党报新闻思想的,并对该报的新闻实践活动做历史评析与理论思考。研究发现《青年实话》对“扩红”运动的动员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报道党和团中央关于“扩红”运动的会议决议、战争形势和红军抗战消息以及扩大红军的成绩、经验和教训等等,以此发挥宣传和鼓动作用;第二是以扩大红军为核心的组织功能,如发起扩充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工人队和少共国际师等运动来扩大红军数量,以及发起青年礼拜六、节省运动等拥护红军、巩固“扩红”运动成绩等实际性的组织活动。本文结尾部分对《青年实话》在根据地语境下组织青年群众的新闻实践进行历史评析,指出深入的政治动员、青年化的工作方式和重视与读者间联系对党报发挥宣传、鼓动和组织功能的重要意义,以及“左”倾宣传对扩红运动以及苏区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王天丹[6](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张悦[7](2019)在《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人民军队建立以来的重要工作。它从思想上将人民军队与旧式军队区别开来,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了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在各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军队建设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多变,国家建设处于新节点,这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高要求。同时,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继承和发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光荣传统和优良经验成为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要求。新古田会议的召开进一步肯定了中央苏区创建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经验。新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军梦中的政治保障功能需要重温古田会议精神以及中央苏区的工作经验。中央苏区时期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党面临着如何建军,如何保证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的无产阶级性,如何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紧迫性,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被逐步确立起来。围绕着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这一主线,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步确立,颁布了一系列规章条例,成立了权责明确的工作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工作队伍。在内容方面,主要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内外政治形式、党的政策方针、红军性质和纪律等教育。同时,党采取了丰富多样的工作方式,包括常规教育、宣传教育、活动涵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贯彻下,党在红军中绝对领导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红军思想素质以及战斗力得到了较好提升。这一时期,红军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形成了良好的作风和原则,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生命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论断。在新时代强军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众多任务。包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继续增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树立军队战斗力标准等。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在方向性和原则性层面,它启示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仍要坚守“生命线”地位,筑牢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军魂和命根子,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展工作。在工作实施性层面,它启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梦、强军梦为依据确定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提升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文化载体的使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其他工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为强军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思想保障。
王潇[8](2019)在《苏区“扩红”运动中的动员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针对社会群体的组织动员被视为新时期做好各项基本工作的基础与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史,中央苏区时期“扩红”运动中的动员工作为现今组织动员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党、政府及军队的工作与社会动员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组织动员模式,将中央苏区分散的群众力量聚集了起来,促进政党和人民的交流互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扩红”运动的成功进行。借鉴苏区时期“扩红”运动成功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工作、号召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具有极强的现实启示意义。本文重点对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的动员工作机制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利益动员、教育动员、认同动员、环境动员、保障动员五个层面对中央苏区“扩红”运动动员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发现,中央苏区“扩红”运动动员工作形成最初开展土地革命与群众达成利益一致,继而将教育动员作为农民思想意识引导,同时以保障动员和环境动员作为外部保障,最终实现让农民产生对党和军队的个体认同,完成从工农群众向工农红军转化的总体目标。各要素间总体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中央苏区“扩红”运动动员机制。结尾部分,笔者结合中央苏区时期“扩红”运动的动员工作机制及当前的组织工作形式对“扩红”运动的历史经验、存在的问题、现实启示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当前组织动员工作必须优先考虑动员对象的现实利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使社会各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并通过教育动员、环境动员、保障动员等多种方式促使动员对象内化社会给予的思想价值与意识,产生群众个体对国家、政党、社会群体的强烈认同感,继而强化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角色与观念的转变,从思想到行动实现社会群体性目标。
明璨璨[9](2019)在《中央苏区红军家属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属优抚制度是中央苏区针对红军家属群体所提供的优待与抚恤措施的统称,是苏维埃政府根据法律,对红军战士家属给予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特殊政策优待,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关爱前方将士,建设社会保障的伟大探索和重要成果。红军家属作为中央苏区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红军而产生,起着联系前方战士和主导后方的经济生产的重大作用。中央苏区政权确立后,为了粉碎国民党围剿计划,适应中央苏区扩红政策需要和感召白区士兵,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抚红属政策,覆盖了土地分配,劳动力,税赋及生活通信等诸多方面。为保障红属的权益,中央政府到地方基层都成立了相关优属组织,其中以优红委员会的官方组织和革命互济会的社会组织为代表,通过政府宣传,组织优抚活动和监察体系,中央苏区临时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优抚制度的运行机制。随着苏区建设的不断开展,红属优抚制度也渐趋向完善,红军家属群体也逐渐摆脱红军的附属地位,最终成为苏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央苏区开展优待红属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具备苏区保障政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政府主导,社会辅助;循序渐进,细致全面;角色转换,趋向独立等自身的特点。优抚红属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热情与劳动积极性,在红属的积极响应下,扩红数量空前增长,同时对苏区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迫于当时社会环境,优属措施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总之,优属制度作为共产党初建政权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其建设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为建国后优属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其经验教训也值得后世学习与借鉴。
徐天兰[10](2019)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央苏区青年群众特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而开展的工作。其中包括共青团开展的团组织建设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扩红拥军工作以及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等。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央苏区青年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中央苏区范围内针对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机制;改变了当地当时青年的心理和精神面貌,甚至是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了苏区青年的革命斗志,为革命军队的主要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央苏区共青团坚持为革命战争服务,注重针对青年开展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青年开展扩大红军、争取白区青年、优待红军等方面的扩红拥军工作,组织青年群众开展“礼拜六”、耕田、植棉、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粮食、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中央苏区共青团为中央苏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日后的共青团工作,尤其是为当今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立足于对中央苏区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挖掘其历史经验并得出在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启示。论文包括导语和结语在内,分七章进行论述。导语部分,就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展开论述做好铺垫。主体部分共五章,分别是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少先队和共产儿童团工作等方面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第三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及军事理论与技能等方面工的作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第四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在苏区和白区扩大红军工作及优待红军工作等方面进行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工作探讨。第五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礼拜六”运动、耕田运动、植棉运动、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进行分析。第六章探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启示进行探索。最后一章,是结语与展望。着重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可改进的和可提升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二、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法规的创制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工作机构的组建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优待制度。 |
1. 土地分配。 |
2. 劳动力优待。 |
3. 生活优待。 |
(二)伤亡抚恤制度。 |
1. 伤残抚恤。 |
2. 死亡抚恤。 |
(2)中央苏区“扩红”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苏区“扩红”政策出台的动因 |
(一)“扩红”政策是保证红军兵源的现实需要 |
(二)“扩红”政策是保卫红色政权的需要 |
(三)“扩红”政策是稳定红属生产生活的需要 |
二、中央苏区“扩红”政策的内容 |
(一)优待士兵政策 |
(二)优待红属政策 |
(三)反对逃跑政策 |
(四)感召白军士兵政策 |
三、中央苏区“扩红”政策的意义与局限 |
(一)中央苏区“扩红”政策的意义 |
(二)中央苏区“扩红”政策的局限 |
第一,“扩红”指标脱离实际。 |
第二,优待条例执行困难。 |
第三,部分政策自相矛盾。 |
(3)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性 |
第2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 |
2.1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
2.2.2 列宁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
2.2.3 斯大林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
2.2.4 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
2.3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实践来源 |
2.4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过程 |
2.4.1 土地革命时期 |
2.4.2 抗日战争时期 |
第3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3.1 加强军队自身建设 |
3.1.1 丰富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和作用 |
3.1.2 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3.1.3 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和政治觉悟 |
3.1.4 完善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3.2 加强群众工作 |
3.2.1 增强对群众的宣传 |
3.2.2 扩大对群众的组织 |
3.2.3 加紧对群众的联系 |
3.3 加强瓦解敌军工作 |
3.3.1 对敌军进行宣传 |
3.3.2 组织人力去敌军内部工作 |
3.3.3 坚持优待战俘政策 |
3.4 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
3.4.1 调查研究 |
3.4.2 从一般到抽象,注意实际问题 |
3.4.3 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
3.4.4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 |
3.4.5 批评与自我批评 |
3.5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特点 |
3.5.1 坚持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
3.5.2 坚持以人为中心 |
3.5.3 坚持创新焕发活力 |
3.5.4 坚持群众路线 |
第4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
4.1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
4.1.1 推动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 |
4.1.2 丰富毛泽东军队政治论述 |
4.1.3 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革命走向胜利 |
4.2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启示 |
4.2.1 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守住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 |
4.2.2 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增强军队政治工作感召力 |
4.2.3 坚持政治工作固本开新,赋予军队政治工作活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4)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选题论证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概念界定 |
五、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术探讨难点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
一、类别概览 |
(一)战斗英模 |
(二)劳动英模 |
(三)国际友人 |
(四)爱国华侨 |
二、称号概览 |
(一)类别划分 |
(二)等级划分 |
三、特征概览 |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
(四)平民英模比例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
(一)缅怀与悼念 |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
(二)戏剧美术 |
(三)影视作品 |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纪念题词 |
(二)标语口号 |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会议宣传 |
(二)运动宣传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
一、机构沿革 |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
(二)文艺机构 |
(三)报刊机构 |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
二、制度类别 |
(一)英模评选制度 |
(二)英模奖励制度 |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
一、历史作用 |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
二、经验启示 |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扩红运动的相关研究 |
二、报刊组织功能观的研究现状 |
三、《青年实话》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报刊是集体的的组织者 |
二、扩红动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青年实话》概述 |
第一节 《青年实话》的编发特色 |
一、内容丰富,文字作风青年大众化 |
二、完备的通讯员网和发行网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发动的主要运动 |
一、扩大与拥护红军 |
二、经济战线上的运动 |
三、发展与巩固苏区运动 |
第三节 《青年实话》的编辑阵容 |
第二章 “扩红”运动与《青年实话》的扩红动员 |
第一节 苏区时期党的“扩红”运动 |
一、“扩红”运动的背景 |
二、“扩红”运动的发展 |
三、“扩红”运动的动员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在扩大红军中的推动作用 |
一、“扩红”主题突出,统一党团思想 |
二、多种活动方式协同作用,统一党团组织 |
第三章 《青年实话》对扩大红军的“宣传鼓动”作用 |
第一节 报道战争形势,渲染扩红的紧急性 |
一、国际战争形势紧张,扩红反帝拥苏 |
二、抵御国民党疯狂围剿,扩红保卫苏区 |
三、报道红军战况,激发青年加入红军热情 |
第二节 宣传党和团中央的决议鼓动扩红 |
一、坚持党性,传达党团会议决议 |
二、宣传鼓动扩红 |
第三节 统一青年思想,扎实革命理论 |
一、加强对青年的政治文化教育 |
二、肃清错误思想,监督不良行为 |
第四章 《青年实话》对扩大红军的“组织”作用 |
第一节 多种扩红路径协同作用,强化扩红效果 |
一、根据团的指示,组织全苏区的扩红 |
二、拥护与巩固红军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对扩红的“组织”方式 |
一、成立宣传队深入政治动员 |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热情 |
三、建立地方与红军的联系制度 |
第五章 《青年实话》新闻实践的历史评析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深入的政治动员 |
一、深入的政治动员 |
二、肃清错误思想 |
第二节 发起和创造青年化的工作方式 |
一、多重“组织”工作协同作用 |
二、发起青年化的工作方式 |
第三节 以读者为导向,青年化的扩红宣传 |
一、形式: 文字作风青年化 |
二、互动: 与读者建立互动机制 |
第四节 《青年实话》新闻实践的不足之处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史料运用 |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
(三) 抗大招生工作 |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
(三) 延安摩托学校 |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
(一) 政治部(处) |
(二) 政训处 |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
(三) 河防战斗情况 |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
(四) 边区剿匪成效 |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
二、边区农民参军 |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
三、开展“归队运动” |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
四、边区“双拥”运动 |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述要 |
2.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 |
2.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2.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3.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
3.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内容 |
3.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途径 |
4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
4.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
4.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
5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价值 |
5.1 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
5.2 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苏区“扩红”运动中的动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扩红”运动及其动员组织工作背景概述 |
(一)“扩红”运动产生的背景及目标任务 |
(二)“扩红”运动面临的困难局面及严峻形势 |
(三)“扩红”运动中动员工作取得的成绩 |
二、利益与动员:以土地革命坚实动员基础 |
(一)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民与党和红军命运一体感 |
(二)宣传苏联制度,增强农民参与革命的信心 |
(三)介绍革命形势,激发农民保卫革命果实的危机感 |
三、教育与动员:以无产阶级教育提高农民革命觉悟 |
(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加深农民阶级参与革命的使命感 |
(二)以苦难根源教育调动农民反抗压迫的自觉性 |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农民参军作战的坚定性 |
四、认同与动员:树立红军正义形象提高征兵质量 |
(一)宣传苏维埃政府性质增强群众归属感 |
(二)发扬红军优良作风增强农民情感认同 |
(三)揭露国民党邪恶本质衬托红军革命形象 |
五、环境与动员:营造扩红氛围调动参军积极性 |
(一)营造热烈环境提高参军光荣感 |
(二)发动舆论力量增强参军压力感 |
(三)制造紧张气氛激发参军紧迫感 |
六、保障与动员:优待政策消除红军参军顾虑 |
(一)做好后勤保障消除红军作战顾虑 |
(二)妥善安排配偶及亲属打消红军家庭顾虑 |
七、“扩红”运动中动员工作的机制及现实启示 |
(一)“扩红”运动动员工作机制 |
(二)从动员机制看“扩红”运动的成功经验 |
(三)从动员机制看后期消极“扩红”存在的问题 |
(四)“扩红”运动动员机制对当前组织工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央苏区红军家属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档案材料 |
1.2.2 文集报刊 |
1.2.3 专着 |
1.2.4 期刊论文类 |
1.3 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央苏区红属优抚制度产生背景 |
2.1 革命初期红属优抚制度 |
2.2 红属优抚制度的产生 |
2.2.1 扩红形势的需要 |
2.2.2 感召白区士兵需要 |
第3章 中央苏区红属优抚制度基本内容 |
3.1 优抚条例 |
3.1.1 优待条例 |
3.1.2 抚恤条例 |
3.2 优抚机构 |
3.2.1 政府组织 |
3.2.2 社会组织 |
第4章 中央苏区红属优抚制度运行机制 |
4.1 政策宣传 |
4.2 条例执行 |
4.3 监察督促 |
4.4 危机应对 |
第5章 中央苏区军属优抚制度评析 |
5.1 中央苏区红属优抚制度特点 |
5.1.1 政府主导,社会辅助 |
5.1.2 循序渐进,细致全面 |
5.1.3 角色转换,趋向独立 |
5.2 中央苏区红属优抚历史意义 |
5.2.1 积极意义 |
5.2.2 历史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中央苏区的研究现状 |
1.2.2 当前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的现状 |
1.2.3 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述评 |
1.3 中央苏区共青团概述 |
1.3.1 苏区与中央苏区 |
1.3.2 共青团的初创 |
1.3.3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3 选题特点与方法 |
第2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 |
2.1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工作 |
2.1.1 中国共产青年团章程建设 |
2.1.2 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
2.1.3 颁布共青团工作决议大纲 |
2.2 中央苏区共青团队伍建设工作 |
2.2.1 团支部工作 |
2.2.2 团组织工作 |
2.2.3 团监督工作 |
2.3 苏区少先队、儿童团的工作 |
2.3.1 苏区少年先锋队工作 |
2.3.2 共产儿童团工作 |
2.3.3 团领导下的少先队、共产儿童团 |
第3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 |
3.1 政治素养教育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1.2 党团性质与宗旨教育 |
3.1.3 斗争形势与策略教育 |
3.2 文化知识教育 |
3.2.1 消减文盲教育 |
3.2.2 农业知识教育 |
3.2.3 体育卫生等其他教育 |
3.3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 |
3.3.1 军事理论教育 |
3.3.2 军事技能教育 |
3.3.3 军事训练教育 |
第4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 |
4.1 苏区扩大红军的工作 |
4.1.1 党对团的扩红政策 |
4.1.2 鼓动青年参加红军 |
4.1.3 反对“开小差”工作 |
4.2 白区共青团扩红工作 |
4.2.1 明确白区斗争任务 |
4.2.2 争取白区青年群众 |
4.2.3 开展白区革命斗争 |
4.3 优待红军工作 |
4.3.1 拥戴红军模范 |
4.3.2 慰劳红军工作 |
4.3.3 优待红军家属 |
第5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工作 |
5.1 耕田植棉运动 |
5.1.1 “礼拜六”运动 |
5.1.2 耕田运动 |
5.1.3 植棉运动 |
5.2 节省运动 |
5.2.1 节省钱粮 |
5.2.2 拾捡肥料 |
5.2.3 收捡子弹壳 |
5.3 募捐运动 |
5.3.1 捐粮食 |
5.3.2 捐钱物 |
5.3.3 买债券 |
第6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历史借鉴 |
6.1.1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6.1.2 围绕青年群众实际 |
6.1.3 围绕时事政治主题 |
6.2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教训 |
6.2.1 工作路线出现偏差 |
6.2.2 工作方式存在粗暴 |
6.2.3 工作预期超出实情 |
6.3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当代启示 |
6.3.1 党带领青年赢得青年 |
6.3.2 团心系青年心向青年 |
6.3.3 勇做新时代筑梦青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优抚制度的探索[J]. 刘爱民,王丽荣. 军事历史, 2021(02)
- [2]中央苏区“扩红”政策探析[J]. 张锋林,陈再生. 龙岩学院学报, 2021(01)
- [3]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D]. 马雪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D]. 张京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D]. 张悦.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8]苏区“扩红”运动中的动员工作研究[D]. 王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9(12)
- [9]中央苏区红军家属优抚制度研究[D]. 明璨璨. 南昌大学, 2019(02)
- [10]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D]. 徐天兰.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