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肝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莹,郝尧坤,张照兰[1](2021)在《基于Smad通路研究软肝丸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软肝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和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肝丸低浓度组(0.17μg·L-1)、软肝丸中浓度(0.34μg·L-1)组、软肝丸高浓度(0.68μg·L-1)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细胞采用10μg·L-1 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24 h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培养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ol-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软肝丸低浓度组、软肝丸中浓度组、软肝丸高浓度组细胞活力、Col-Ⅰ、Col-Ⅲ、CTGF、FN、α-SMA和p-Smad2/3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软肝丸含药血清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纤维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mad信号通路有关。
张强[2](2021)在《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文中指出肝纤维化(Hverfibrosis,LF)是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并且是大多数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然阶段。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早期肝纤维化能够逆转,但如何进行逆转,目前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肝纤维化早期产生的诸多病理变化中,人们对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SECs)的病理变化给予的关注逐渐增多,其特征性的细胞学行为改变包括“窗口”尺寸与数量的变化以及连续性基底膜的形成,一旦SECs发生去窗口化后,则肝纤维化的进程难以逆转,目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现代医学尚且只能给予病因治疗,针对肝纤维化本身而言,目前还没有疗效肯定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问世。中医药学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经验历史较长,并对其发病机制形成了完整的认识,尤其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针对慢性肝病给予早期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未来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风险。芪术颗粒是姚乃礼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结合目前中医药学界对肝纤维化的普遍认识基础上创制的治疗肝纤维化常用方,本课题在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NO:81774282)的资助下,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探讨益气活血方芪术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1.基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以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检索资料库,检索时间跨度为自建库到2020年12月31日;以检索词“liver fibrosis”、“hepatic fibrosis”为检索词,然后以“effect”或者“efficacy”作为关键词逐篇进行排除;以“肝纤维化”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然后以“临床观察”、“疗效分析”作为关键词逐篇进行排除。以上数据库没有语言限制。2.纳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类文献,以肝纤维化四项、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脾脏的形态、门脾静脉的宽度、不良反应、安全性等结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合格文献共93篇,其中有86篇文献以肝纤维化四项作为临床评价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MD=51.15,95%CI(56.95,45.35),P<0.00001]。15篇文献以肝硬度值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肝硬度值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3.52,95%CI(4.78,2.26),P<0.00001]。33 篇文献研究以门静脉直径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门静脉直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1.20,95%CI(2.14,0.26),P=0.01]。31篇文献研究以脾脏厚度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脾脏厚度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6.83,95%CI(9.54,4.12),P<0.00001]。13篇文献研究以脾静脉直径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脾静脉直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1.77,95%CI(3.04,0.49),P=0.007]。结论:以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组方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相较于西药而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2.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目的:(1)研究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病理组织学的调控作用。(2)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明确芪术颗粒对肝窦内皮细胞eNOSmRNA、eNOS、NO表达的影响。(3)基于多相多级次多孔介质理论,明确芪术颗粒干预下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特征。方法:(1)以四氯化碳作为肝纤维化的诱导剂,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芪术颗粒进行干预,通过Elisa法、HE以及Masson染色研究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生化、病理组织学的影响。(2)原位胶原酶灌注+离体消化+梯度密度分离法分离提取肝窦内皮细胞。(3)以10%肝纤维化大鼠血清+5%的胎牛血清作为外在损伤因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状态的肝窦内皮细胞,模拟体内生化环境,构建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按照正常对照组、损伤组、正常大鼠血清损伤组、芪术颗粒含药血清低、中、高浓度进行分组。(4)采用 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eNOSmRNA、eNOS、NO的表达情况。(5)基于多相多级次多孔介质理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芪术颗粒干预下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属性。结果:(1)芪术颗粒能够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生化指标,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形态。(2)经过细胞形态以及免疫荧光鉴定可知,我们所提取的细胞为大鼠肝窦内皮细胞,且纯度较高。(3)经 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 eNOSmRNA、eNOS、NO显示芪术颗粒含药血清能够上调eNOSmRNA、eNOS、NO的表达。(4)经过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肝窦内皮细胞的骨架模量、粘度均有所提高,使肝窦内皮细胞向正常力学状态转变,而其扩散系数无明显变化。结论:(1)芪术颗粒能够抑制肝脏炎症状态,恢复肝脏正常组织形态。(2)芪术颗粒能够上调eNOSmRNA、eNOS、NO的表达,从而改善肝窦内皮细胞的病理状态,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3)芪术颗粒能够改善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状态,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向正常力学状态恢复,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的另一重要机制。
孙岚,谢鹏举,廖红保,韩继,陈力,黄宏云[3](2019)在《柔肝消症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柔肝消症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柔肝消症丸。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半年。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肝功能、肝纤维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AST、TBiL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柔肝消症丸对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较好的疗效。
次仁巴珍[4](2019)在《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分析及减方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对肝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在藏区应用广泛。但藏药复方中普遍含有一些重金属成分,其中朱砂、松石等矿物药存在含量超标的问题,对药物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一直受人们关注。本课题通过分析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特点,将二十五味松石丸进行减方(减朱砂和松石),并比较减方前后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探讨原方减方后治疗肝病有效且安全的可行性。以期为藏药组方的优化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提供参考。方法:1.本研究通过查阅《四部医典》、《新修晶珠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概括二十五味松石丸中所含25味药的“味”、“性效”并分析二十五味松石丸的药“味”、“性效”的配伍特点,整理出21种常用治疗肝病的藏药方剂,统计二十五味松石丸的各成分药在21种常用治疗肝病藏药方剂中单味药的使用频次和药对配伍频次,并进行分析。探讨了二十五味松石丸原方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肝病的核心组合成分。2.对二十五味松石丸进行减方即去除含重金属成分朱砂和松石,得到去除重金属的原方减朱砂组、原方减松石组、原方减朱砂和松石组。3.取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630mg/kg)、二十五味松石丸(105mg/kg)组、原方减朱砂(103mg/kg)组、原方减松石(98mg/kg)组、原方减朱砂和松石(97mg/kg)组。连续8周对各组大鼠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空白对照组除外。在造模期间,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给予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并在8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的水平,通过ELISA测定大鼠透明质酸(HA)、羟脯氨酸(HYP)、层粘连蛋白(L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进行常规HE染色并观察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1.通过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肝病的核心组合成分的探讨,结果表明,二十五味松石丸是以清热药配伍为主的组方,主要治疗热性肝病,其核心组合成分为西红花和牛黄。2.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减方前后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LN、HA、TGF-β1和HYP水平显着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松石丸(105mg/kg)组,原方减少朱砂和松石(97mg/kg)组大鼠血清TGF-β1、HA、LN和HYP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大鼠肝纤维化面积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二十五味松石丸减方前后均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以二十五味松石丸组的防治作用最佳,原方减朱砂和松石组次之,原方减朱砂组和原方减松石组的防治作用均最差。
李冬梅[5](2017)在《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血吸虫肝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判定其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纳入研究,以常规治疗措施为对照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记录,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比较,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在随访期间,采用HAMD量表观察抑郁改善情况,以及采用CLQD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结果](1)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者34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6例,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P<0.05)。(2)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LT(64.21±45.12)U/L、AST(78.34±48.91)U/L、TBiL(15.21±10.28)umol/L 的水平降低明显(P<0.05)。(3)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168.22 ± 18.23)、PCⅢ(121.85±52.78)、LN(94.22±15.78)、Ⅳ-C(67.31±40.22),水平降低明显(P<0.05)。(4)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分(9.77±1.34)分及精神性抑郁(5.42±2.11)分、躯体性抑郁(5.08±2.34)分,均降低明显(P<0.05)。(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LQD量表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部症状(2.18±0.45)分、乏力(2.07±0.37)分、全身症状(3.22±1.00)分、活动能力(2.87±0.66)分、情感职能(3.06±0.88)分、焦虑评分(2.14±0.55)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效果较佳。2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可较好的降低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徐倩,黄海[6](2016)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4年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7例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1次/d,每次60 mg,连续15 d,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肝实质损害和肝脾肿大情况,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结果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患者肝实质损害显着改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门静脉内径分别为(17.2±3.1)mm、(11.2±0.9)mm和(8.6±1.3)mm,脾静脉宽度分别为(10.1±1.7)mm、(6.9±1.5)mm和(4.7±2.1)mm,脾厚度分别为(48.8±4.7)mm、(37.3±6.5)mm和(33.4±3.1)mm,治疗后肝脾超声影像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分别为(402.2±31.7)ng/mL、(202.7±11.8)ng/mL和(117.3±10.6)ng/mL,层黏连蛋白(LN)含量分别为(507.8±59.9)ng/mL、(219.6±42.3)ng/mL和(127.6±20.0)ng/mL,Ⅳ型胶原纤维(C-Ⅳ)含量分别为(232.1±37.7)μg/mL、(135.2±9.5)μg/mL和(89.0±10.1)μg/mL,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分别为(210.6±31.3)μg/mL、(112.4±21.5)μg/mL和(100.6±9.7)μg/mL,治疗后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局部皮肤瘙痒。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长期效果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伏军,姚作平,杨素[7](2014)在《软肝丸长程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药软肝丸长程治疗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疗效。方法收集54例腹水型晚血患者资料,按是否服用软肝丸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效率、腹水消退、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白蛋白(ALB)和透明质酸(HA)水平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4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12个月,治疗组腹水阴性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7.78%和92.59%,症状改善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92.59%和96.30%,对照组腹水阴性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63%和37.00%,症状改善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8.15%和51.8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9个月,治疗组ALB和HA水平正常者分别占88.89%和59.26%,对照组分别占40.74%和14.8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软肝丸长程治疗腹水型晚血可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腹水复发,但其更远期的疗效及复发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司马芝,傅昌格,徐金波[8](2009)在《软肝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软肝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丸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促进HBV-DNA阴转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满意。
施维群[9](2008)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主要阶段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临床探索时期。根据肝纤维化疾病包括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分析病机特点,辨证论治,以一方为主加减治疗。如王玉润认为肝硬化的主要病位在肝,病机本质是"肝络阻塞,血瘀气滞",治疗上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基本大法,擅长用"桃红饮"为主结合辨证施治。
瞿佐发[10](2008)在《肝纤维化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软肝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肝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mad通路研究软肝丸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动物与细胞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软肝丸含药血清制备 |
2.2 细胞分组和细胞培养 |
2.3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
2.4 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
2.5 RT-qPCR法检测Col-Ⅰ、Col-Ⅲ、CTGF、FN以及α-SMA mRNA表达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Col-Ⅰ、Col-Ⅲ、CTGF、FN、α-SMA及Smad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软肝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软肝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软肝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Col-Ⅰ mRNA、Col-Ⅲ mRNA、CTGF mRNA、FN mRNA及α-SMA mRNA的影响 |
3.4 软肝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Col-、Col-Ⅲ、CTGF、FN及α-SMA蛋白的影响 |
3.5 软肝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Smad通路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2)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学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 益气活血法对肝窦内皮细胞细胞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结论 |
实验二 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与提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窦内皮细胞胞内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3)柔肝消症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式与处方 |
1.3 观察项目 |
1.3.1 症状与体征 |
1.3.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
1.3.3 肝功能检测 |
1.4 疗效判断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和体征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指标的变化 |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
2.4 两组治疗前后B超检测结果比较 |
2.5 临床疗效 |
3讨论 |
(4)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分析及减方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表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
1.1 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 |
1.2 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 |
1.3 高脂肪饮食建立非酒精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 |
1.4 实验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
1.5 刀豆蛋白A(ConA)法建立的肝纤维化模型 |
1.6 其他方法建立的肝纤维化模型 |
1.7 小结 |
第2章 探讨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肝病的核心组合成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藏医药配伍理论 |
2.3 结果 |
2.3.1 二十五味松石丸“药味”配伍分析 |
2.3.2 二十五味松石丸“性效”配伍分析 |
2.3.3 二十五味松石丸“化味”配伍分析 |
2.3.4 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核心组合成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减方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实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大鼠分组方法 |
3.2.2 造模及给药方法 |
3.2.3 生化指标检测 |
3.2.4 ELISA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 |
3.2.5 病理形态学观察及评分标准 |
3.2.6 Masson染色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鼠一般情况 |
3.3.2 大鼠成模判定 |
3.3.3 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4 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
3.3.5 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
3.3.6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3.4 小结 |
讨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及分型依据 |
1.1.1 诊断标准 |
1.1.2 分型依据 |
1.2 研究人群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及退出标准 |
1. 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治疗方案 |
1.3.2.1 对照组 |
1.3.2.2 观察组 |
1.3.2.3 服药禁忌 |
1.3.2.4 治疗时间 |
1.3.2.5 随访安排 |
1.3.3 疗效评定 |
1.3.3.1 疗效判定标准 |
1.3.3.2 临床指标 |
1.3.4 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定 |
1.3.4.1 测评工具 |
1.3.4.2 调查方法 |
1.3.4.2.1 基本情况 |
1.3.4.2.2 生活习惯 |
1.3.4.2.3 测评量表 |
1.3.5 统计方法 |
1.3.5.1 录入方法 |
1.3.5.1.1 原始数据记录 |
1.3.5.1.2 原始数据核查 |
1.3.5.1.3 原始数据管理 |
1.3.5.2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构成情况 |
2.1.1 人口学资料 |
2.1.1.1 性别分布 |
2.1.1.2 年龄分布 |
2.1.1.3 文化程度 |
2.1.2 疾病情况 |
2.1.2.1 血吸虫肝病类型 |
2.1.2.2 证型分布 |
2.2 疗效比较 |
2.3 肝功能指标比较 |
2.4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2.5 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
2.6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研究结论 |
4 讨论 |
4.1 血吸虫肝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人口学资料分析 |
4.1.2 疾病情况分析 |
4.2 有效性探析 |
4.2.1 从辨证论治方药分析 |
4.2.2 从西医病理及中医病机角度分析 |
4.3 预后分析 |
4.3.1 抑郁情绪分析 |
4.3.2 生活质量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吸虫肝病中西医研究浅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效果评估 |
1.4 不良反应观察统计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B超检查 |
2.3 血清学指标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7)软肝丸长程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软肝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断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chilb-pugh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1)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及脾厚的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2) |
2.3 两组治疗时间段HBV-DNA应答率和转阴率的情况比较 (见表3) |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10)肝纤维化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
1.1 标本兼顾 |
1.2 一方通用或一方为主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
3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
四、软肝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mad通路研究软肝丸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J]. 吕莹,郝尧坤,张照兰. 河南中医, 2021(07)
- [2]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D]. 张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柔肝消症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 孙岚,谢鹏举,廖红保,韩继,陈力,黄宏云.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3)
- [4]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分析及减方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D]. 次仁巴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李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6]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效果[J]. 徐倩,黄海. 中国热带医学, 2016(12)
- [7]软肝丸长程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疗效观察[J]. 罗伏军,姚作平,杨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1)
- [8]软肝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J]. 司马芝,傅昌格,徐金波. 湖北中医杂志, 2009(08)
- [9]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展望[A]. 施维群. 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8
- [10]肝纤维化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J]. 瞿佐发.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8)
标签:肝星状细胞论文; 日本血吸虫论文;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论文; 肝病饮食论文; 肝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