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杜启含[1](2021)在《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耦合特征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复叠式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适用性,为满足制冷负荷发生改变时的稳定、高效率运行,开发了一种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提出了运行模式的切换策略,通过对机组测试,得出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频率的最佳耦合关系,在高、低温级频率最佳耦合特性下,进行了变工况测试,研究了高、低温级频率的耦合关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诠释了带耦合特性的运行模式切换特点。首先,基于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和推广性等因素,确定了R410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中间特性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实验正确、快速的推进。其次,基于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可调节参数(压缩机频率)对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影响,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180Hz,低温级频率150Hz~220Hz,固定工况下,高温级频率一定时,其制冷性能系数COP随低温级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即模式一(二)运行时均存在耦合该高温级频率的最佳低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当前高温级频率使得COP值最大的对应的低温级频率分别为190Hz、180Hz、170Hz、160Hz,模式二在高温级180Hz时的COP值略高于运行模式一,为了减少实验的重复性,对于高温级频率的变化,耦合该高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的低温级频率与此高温级频率参照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参照实验台测试工况和实际设备确定。第三,在高、低温级频率的最后耦合特性下(双变频),高、低温级频率耦合特性遵循COP值最大原则,高温级频率变化范围为80Hz~220Hz。在不同工况下,模式一(二)排气温度均处于安全温度120℃的限制,高温级压缩比最大为6.14、6.43,最小为4.86、4.81,低温级压缩比减小最小0.90、1.02,最大为1.01、1.73,模式一(二)性能系数COP值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7.6%、5.6%。排气温度和高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低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性能系数COP值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其增长速度大于减小速度。最后,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模式切换的变化规律,在工况为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范围80Hz~220Hz下进行模式运行,其制冷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冷凝温度由37℃升高至43℃时,模式切换点的制冷量依次为4.6k W、4.24k W、4.10k W、4.05k W。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组在运行时效率低的问题,在制冷量发生变化时,可进行模式切换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以减少耗功。
汪宁[2](2021)在《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机数值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文物在保存展出过程中,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尤其重要。为抑制减缓或阻止文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降低文物的损毁率,积极采取主动式监测调控等措施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文物保存常用的独立展柜体积小的特点和文物贮存所需的环境要求,针对目前国内外小型展柜广泛采用的半导体制冷存在散热装置大、制冷量小以及效率低的不足,基于斯特林制冷机制冷量大、响应快、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设计并搭建了一台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文物恒湿机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展柜恒湿和微升温控制,具备响应快速、控制高效精确的优点。针对设计的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文物恒湿机系统,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设计了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文物恒湿机装置:根据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展柜可用空间尺寸、PTC加热器和制冷机冷端的结构尺寸,设计了一台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文物恒湿机装置。该装置利用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过程发生蒸发/冷凝来实现空气的加湿/除湿,具体将斯特林制冷机的冷端和加热棒置于水箱中用于控制水温以实现恒湿,采用PTC加热器实现微升温控制;计算小型恒湿独立展柜的制冷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斯特林制冷机;基于热平衡法测量选型制冷机的制冷量,验证选型的可靠性。进一步拟合分析了制冷量与制冷机输入功率及冷端温度的关系,并实验确定了控制电压的限值。(2)建立了空气流经水面直接接触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空气与水面直接接触过程的热质交换机理,通过ANSYS加载蒸发-冷凝UDF方式实现了流动与传热传质的耦合,并进行网格无关性分析和实验验证,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水箱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场和流场,并研究了空气流动参数和导流板结构参数对空气-水间热质交换的影响。基于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最优的导流板结构参数。(3)搭建了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机实验台:整体系统采用PLC实现控制。开展初步实验,测试分析展柜密封性,确定系统控制方案。对PTC加热器进行测试,发现展柜内可实现温升约2.5℃;基于仿真对比分析模糊PID和普通PID的控温效果,并对采用模糊PID控温开展实验。控制斯特林制冷机和加热棒切换运行,基于PID调节实现展柜内恒湿。实验结果表明,当展柜外相对湿度在30-80%变化工况下,该恒湿机能在50 min内实现展柜内在目标值60%保持稳定,稳定时波动范围为±1%,满足独立展柜保存展出的恒湿需求。并且实验发现,除湿过程中,由于斯特林制冷量大,展柜内空气温度存在一定程度降幅,可用于减缓展柜外气温波动的影响。对系统整体稳定性进行研究,分别在除湿升温以及加湿升温两种工况下,开展实验研究其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展柜内相对湿度和温度微调稳定时波动范围均在±0.5%和±0.2℃内,且稳定性较好,满足独立展柜恒湿需求。
郑舒鹏[3](2021)在《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满足当今世界对供电系统高效环保的苛刻要求,发展了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混合STIGT(Steam Injected Gas Turbine)发电系统。该系统虽然工作效率高但因运行时消耗大量水资源以及进气温度过高导致出力下降等问题使其在太阳能丰富而水资源缺乏地区应用受限。为此,本文利用水热回收系统对其废气进行水热回收,达到近零补水要求的同时对进口空气进行冷却,并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具体工作如下:1.近零补水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的模型构建及验证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各部件模型以及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和MDMC(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控制算法模型;通过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误差不超过5%。最后选取具体地区案例进行分析系统在全年运行的具体工况。2.系统性能及动态规律研究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及水热回收效果,与传统单效系统进行比较水回收率可以提高到98%,废热回收率提高109%,此外还对系统动态性能及其与配电网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燃机系统和太阳能集热系统来分析环境条件阶跃对配电网动态规律的影响。3.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策略研究根据动态规律得出其中稳定时间达到11分钟左右,这使得系统在干扰下响应时间过长且容易产生超调或者振荡。将MDMC控制替代PID控制应用于系统中。MDMC控制对功率输出的振荡幅度为1.8%,相较于PID的6.5%更为稳定,且调节时间较PID缩短了50%以上,说明MDMC对系统的平稳运行有更好的调节效果。
张毅[4](2020)在《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换流阀及阀冷却系统设备昂贵,换流站基础建设投资巨大,换流阀冷却容量大而出水温度一般较低,属于低品位热能,直接利用范围狭窄,所以其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以下的内容:(1)通过调研阀外冷系统的冷却方式和典型换流站运行数据,确定了换流阀余热热源、阀厅环境温度控制指标和外环境散热热沉的依存关系,为后续开展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对设计的两类换流阀余热系统进行热力分析,对于换流阀余热冷热联供系统,经过热力计算,在满足阀厅制热、冷需求负荷的条件下,系统制热系数为3.26,制冷系数为2.48,可作为阀厅制冷辅助方案或机械制冷方式发生故障时的备选方案;对于换流阀余热海水淡化系统,建立三种系统方案,分别计算热泵系统和单效海水淡化系统在设定工况下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结合压缩式热泵的单效海水淡化系统产水性能最好,然后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产水性能,找到最佳工况点;经过横向对比发现压缩式热泵-单效机械压汽蒸馏系统在换流阀余热利用热力性能上表现更好,具有合理利用价值。(3)对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分析,研究发现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制水成本为4.74元/吨,输出?的单价为34.09元/kWh,输入原料的平均成本为0.43元/kWh,这表明换流阀余热利用在海水淡化方向上有一定热经济性优势。(4)利用MATLAB环境作为仿真平台,根据海水淡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系统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与仿真系统的结果近似;然后对一些重要独立参数对系统回收率、淡水比功耗以及系统?利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余热水温、管材热导率、等熵效率以及海水温度的升高都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制水性能。本文引入不同的换流阀余热利用系统,采用不同的评价角度(能效分析、?分析、热经济性分析)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并搭建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林[5](2020)在《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巨大隐患。其中,世界船舶航运业作为化石燃料消耗的大户,在传统供能系统中,化石燃料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被转化为有用功,其余的能量大部分被主机废气中的余热带走,直接排放到船体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能源浪费。而随着船舶能效规则的不断提高、船运成本逐渐增加,以及能源紧缺问题不断的今天,做好船舶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运成本成为目前国内外船舶相关行业和国际海事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分布式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同时向用户端供给冷热电负荷的一套系统,它以其节能、高效和环保等优良特性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联供系统中的能源梯级利用原理运用到船舶中,并提出了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这个概念,然后对其经济性和节能率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船舶行业的节能减排事业提供新思路。首先,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的航行工况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出船舶的冷、热负荷:空调负荷303.33 k W,供暖负荷0 k W,生活热水负荷291.28 k W,燃油、滑油预热负荷1033.33 k W。根据不同工况求得“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海上航行工况678.43 k W、进出港工况1417.19 k W、停泊工况179.70 k W和应急工况103.99 k W。然后以得出的船舶冷热电负荷为基础,分别设计了两套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并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接着对包括原供能系统在内的三套联供系统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和多属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在两套联供系统中,虽然方案一的投资回收周期较方案二要短,但方案二的整体经济效益更具优势。最后,本文以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和节能为目的,通过对舱室空调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气流组织改进,以“三沙一号”船舶的居住舱室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airpak 3.0,对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舱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得出了每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室内的温度分布、速度矢量分布、空气龄分布、PMV分布和PPD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和综合考虑,最终得出:下送顶回气流组织形式下的室内热舒适性最好,可适当提高送风温度,具有节能潜力。
吴宇[6](2020)在《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单级压缩制冷不能满足低温情况下的恒温恒湿箱中的复合环境要求,本文在节能减排的原则下,确定了 R507A/R23复叠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制冷循环各部件的结构尺寸和换热效果影响整个系统的空间布置,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因此计算机仿真结合正向设计以及局部结构模拟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计算机仿真提供产品性能给正向选型设计,正向选型设计为建立仿真试验台进行铺垫,局部结构模拟有利于仿真中复杂结构参数的获取。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该复叠制冷系统特性和搭建试验台提供基础,利用正向常规设计和MATLAB GUI,完成对总体的快速设计,即确定了低温环境可达-50℃的minicool恒温恒湿箱的结构参数和型号。通过GUI进行COP分析,吻合度较高,能满足快速设计的需要。(2)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适用于环境的蒸发器、冷凝器模型等,对微元进行分析,给出了其控制方程以及迭代方法的具体算法流程等。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压缩机模型,给出了输气系数等。利用MATLAB中的S函数建立了 R23等制冷剂模型,使物性参数的调用更加准确和迅速。利用MATLAB中的level 2 M S函数建立了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冷凝器等的可视化模块,便于研究单相区,两相区的换热流动。由仿真结果可知,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在单相区较低,在两相区总体呈下降趋势,空气侧换热系数较为平稳。基于顺序模块法,通过Simulink建立系统整体仿真,在试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箱内基本环境条件,将试验测得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较。对比分析可知,设定温度越低,整体性能降低,仿真误差越大。试验验证模型精确度后,改变模型中的结构参数,观察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管直径增大,整体换热量都会增大,翅片间距增大,总换热量增大,但换热系数减小。翅片厚度增大,换热总量缓慢增大。对具体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而言,观察每微元,发现制冷剂侧换热系数整体随流程增大减少,空气侧换热系数变化微弱,热流密度在过热区、两相区增大,过冷区减少。(3)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水泡冷凝器壳程冷凝相变流动进行模拟,采用Lee模型,得出的结果表明:流体呈“Z”字型,经折流板后流速增加,折流板后死区存在较多凝液。图[70]表[23]参[85]
温海棠[7](2020)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吸收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加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吸收式制冷已经成为空调制冷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能效不高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从动态建模、设定点全集优化、控制策略开发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控制手段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能效比,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搭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根据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以一台5.5k W的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核心,设计并搭建了吸收式制冷实验平台,具备了数据采集、显示、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变工况实验、灵活控制等功能,可用于模型验证及优化控制的实验研究。(2)建立了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机理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建立了各部件集总参数子模型;依据系统部件的输入输出关系推导出系统初始动态模型;为使得模型封闭并提高模型求解的快速性,遴选和拟合了溴化锂溶液与冷剂水的物性参数方程;通过对系统模型简化降阶,首次给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六阶非线性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在设计工况下比对稳态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结合实验条件下动态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在两种方式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提出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的全集优化分析方法。通过对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耦合特性分析,发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是机组内外变量集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运行能效至关重要。为此,抛弃了常规的能耗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机组内、外全部变量集的系统稳态模型,选取了最小状态变量集,以系统总体能效最高为优化目标,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出不同负荷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全集最优设定点,量化了机组内部状态变量对系统能效的贡献。(4)提出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吸收式制冷系统通常运行在非设计工况下,普遍采用的单回路控制方案无法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本文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系统开环特性,基于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结果,提出了以机组冷冻水出口温度和发生器温度为被控变量的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方案;针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多变量、纯滞后大惯性特性,在无模型控制器准则函数中引入滞后项约束,推导了带滞后的SISO、MIMO无模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和单闭环控制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提高了19.3%的系统能效;平台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杨哲[8](2020)在《基于余热利用的高温热泵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部门是世界前三大能源消耗部门之一,工业制造过程中消耗的20-50%的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流失,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低温余热的排放量巨大,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的回收利用,就能提高能源利用的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针对工业应用,高温热泵是一种能将低位能转化为高位能的高效节能型技术,然而我国现有的高温热泵主要集中在60-90℃的温度区间,在实际运行中无法提供更高的制热输出温度,大大限制了其在诸多工业过程中的使用和推广。为弥补国内制冷热泵市场100℃以上冷凝出水的高温热泵的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达到120℃制热的高温热泵系统,从高温工质筛选、高温热泵设备选型与系统设计计算、数学模型与系统仿真模拟三方面展开研究。在高温工质筛选部分,本文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和查询REFPROP的数据库实现了高温工质的理论循环计算,结果表明:R152a与R134a适合80℃以下的工况,R1234ze在80-100℃热工性能优异,当冷凝温度高于100℃时,R245fa是较为理想的高温工质,唯一不足是单位容积制热量偏低。在高温热泵设备选型与系统设计计算部分,本文针对高温热泵的运行特点,选择适合高温工质工作的压缩机与膨胀阀,并对换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系统仿真部分,本文对压缩机采用效率法、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分区计算的方法建立了高温热泵四大件的稳态仿真数学模型。使用EES方程求解器,对于不同工况下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压缩机输入功率、性能系数COP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机组在120℃冷凝,45℃温升的工况下COP为4.32,制热量达到了201.1k W。并对过冷度和过热度变化对系统循环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过冷度从2℃增加到10℃,系统制热量增加17.1%,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增加10.3%,COP值增加了8.9%;过热度从10℃减小到2℃,系统制热量增加14.7%,压缩机输入功率增加7.2%,COP值增加了11.5%。增大液体过冷度和减小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系数。
李海玉[9](2020)在《大冷量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采用非环保类工质的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被广泛应用,消耗大量的电能,加剧了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扩散吸收制冷系统(DAR)由低品位热能驱动,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但较小的制冷量(15-45 W),限制其推广应用。本文提出大冷量的扩散吸收制冷系统(100-1000 W),研究内容如下:(1)由于传统数据库未收纳有机工质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相关物性,通过状态方程法搭建物性仿真模型,满足以R134a/DMF/He为工质对的制冷循环统一计算基准的需求。(2)建立大冷量的扩散吸收制冷循环的热力学计算模型,评估以R134a/DMF/He为代表的有机工质对,和以NH3/H2O/He为代表的传统工质对的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性能,以及对边界条件的敏感性。以R134a/DMF/He为工质对主要优势为驱动温度更低,平均热效率较高,但边界条件敏感性较高。以NH3/H2O/He为工质对主要优势为循环倍率低,稳定性高,适合应用于大冷量系统。(3)搭建以NH3/H2O/He为工质的DAR实验平台,并探究边界条件的影响。由于溶液的循环阻力较大,采用齿轮泵辅助驱动溶液循环,实现稳定运行。最佳的热源温度范围为393-413 K,实现280 K的最低制冷温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齿轮泵转速的降低,制冷温度降低。(4)由于气相流体阻力较大,无法驱动大冷量的制冷系统高效运行,提出喷射式水冷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并构建数值仿真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喷射器驱动气体循环,并采用水冷装置及回热装置,理论上,可提高热效率,减少能量耗散。
刘亚斌[10](2020)在《基于斯特林制冷技术的低温冷链箱及其传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医药冷链作为冷链物流行业中一个非常庞大的分支,多批量、小批次的医药运输使得医药冷链面临终端运输难、能耗大等巨大问题;同时,生物样本运输和中转过程中严格的冷藏条件也对医药冷链运输造成很大压力。目前多采用普通物流运输车配套无冷源冷链箱来解决此问题。但无冷源冷链箱在配送过程中,不能有效的维持生物样本所需的恒定温度,而带有制冷系统的冷链箱则能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将斯特林制冷系统应用于便携式冷链箱,从而满足可制冷冷链箱在结构紧凑、重量轻、制冷温域广、制冷效率高且制冷工质环保无污染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可制冷系统的冷链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特林制冷系统,设计冷量导出装置使冷量置换效率更高。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冷量传输方式下的制冷速率、冷链箱在空/负载状态下的制冷性能以及停止供冷后冷链箱的保温性能。以模拟数值分析与实验数据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医疗冷链箱的制冷效果以及箱内温度场均匀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对冷链箱的冷负荷及重力热管进行热力计算。以斯特林制冷机作为冷源,设计复合式冷量导出装置的结构,从而持续高效地获取冷端冷量;(2)针对重力热管的安置角度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最佳安置角度为30°;在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后,对斯特林制冷系统与箱体间不同冷源传输方式制冷情况下的冷链箱建立相关物理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复合式冷量传输方式的制冷效率高且冷链箱内温度更加均匀;(3)利用FLUENT软件对复合式冷量传输方式下冷链箱箱内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载制冷时,冷链箱箱体的平均温度达到工作所需温度用时约28.6min;而最不利点达到工作所需温度用时约36.75min,降温时差约8min。负载制冷时,内置初始温度为273K的血浆后,39.97min左右血浆冷冻完毕;当血浆冷冻完毕保后箱体及血浆平均温度则平缓下降。停止制冷后,保温效果则与无冷源冷链箱耗时相近;(4)设计搭建相应的测温实验台并监测箱内各特征点温度。根据模拟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模拟值与实测值存在1.1%3.9%的可允许误差。通过对带有制冷系统的冷链箱在医疗冷链方向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分析,为其前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及重要参考。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复叠制冷系统面临的问题 |
1.1.2 冷冻冷藏冷库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复叠循环配置和流程的研究 |
1.2.2 系统变工况及中间工况性能的研究 |
1.2.3 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频率的研究 |
1.2.4 循环工质种类及充注量的研究 |
1.2.5 系统部件的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循环模式与理论分析 |
2.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提出 |
2.2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
2.3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选择 |
2.4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 |
2.4.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2.4.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2.4.3 节流机构的数学模型 |
2.4.4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
2.4.5 蒸发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2.4.6 制冷剂的数学模型 |
2.4.7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
2.4.8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算法 |
2.5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模拟分析 |
第三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3.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构成 |
3.1.1 复叠式耦合制冷实验台 |
3.1.2 实验台测点布置 |
3.2 实验设备选型 |
3.2.1 室外机组选型 |
3.2.2 压缩机选型 |
3.2.3 电子膨胀阀选型 |
3.2.4 蒸发器 |
3.2.5 蒸发冷凝器 |
3.2.6 辅助设备选型 |
第四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1 实验台测试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台测试工况及方法 |
4.1.2 实验台测试结果分析 |
4.2 实验验证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
4.2.1 实验验证工况及方法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机数值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物保存环境指标 |
1.3 文物保存恒湿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1 被动控湿系统 |
1.3.2 主动控湿系统 |
1.3.2.1 除湿冷源简介 |
1.3.2.2 主动控湿综述 |
1.3.3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热质交换机理研究现状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独立展柜系统设计 |
2.1 空气处理设备设计 |
2.2 所需制冷量计算 |
2.3 制冷机选型及校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水热质交换过程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 |
3.1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过程 |
3.2 数值模型 |
3.2.1 物理模型 |
3.2.2 数值模型 |
3.3 模型验证 |
3.3.1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3.2 实验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温度场流场分析 |
3.4.2 入口空气参数影响 |
3.4.3 水面温度影响 |
3.4.4 导流板结构参数影响 |
3.4.4.1 结构参数影响拟合分析 |
3.4.4.2 结构参数对传热传质影响 |
3.4.4.3 结构参数对压降影响 |
3.4.4.4 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独立展柜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介绍 |
4.2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4.3 控制方案确定 |
4.3.1 展柜密封性测试 |
4.3.2 风机控制方案 |
4.3.3 整体控制策略 |
4.4 微升温控制 |
4.4.1 PTC升温测试 |
4.4.2 控温方法确定 |
4.4.3 模糊PID控温仿真 |
4.4.4 模糊PID控温实验 |
4.5 恒湿控制 |
4.5.1 水箱降温 |
4.5.2 控湿策略 |
4.5.3 除湿工况 |
4.5.4 加湿工况 |
4.6 系统整体稳定性 |
4.6.1 加湿升温 |
4.6.2 除湿升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3)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热发电及STIGT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动态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3.1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模型 |
2.1 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 |
2.2 STIGT子系统模型建立 |
2.2.1 压气机模型建立 |
2.2.2 燃烧室模型建立 |
2.2.3 透平(涡轮)模型建立 |
2.2.4 换热(回热)器模型建立 |
2.2.5 转轴模型建立 |
2.2.6 蒸汽发生器模型建立 |
2.3 水热回收子系统模型建立 |
2.3.1 高/低压发生器模型 |
2.3.2 吸收器Ⅰ和Ⅱ模型 |
2.3.3 冷凝器 |
2.3.4 中间冷却器模型 |
2.3.5 蒸发器模型 |
2.3.6 溶液换热器模型 |
2.3.7 其他部件模型 |
2.4 太阳能集热器子系统模型建立 |
2.4.1 定日镜场模型建立 |
2.4.2 吸热器模型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零补水型STIGT系统稳态性能研究 |
3.1 模型验证 |
3.1.1 STIGT模型验证 |
3.1.2 水热回收子系统验证 |
3.1.3 太阳能集热子系统验证及动态响应过程 |
3.2 影响系统性能因素分析 |
3.2.1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2.2 注水率和太阳能输入 |
3.3 水热回收分析 |
3.3.1 余热回收分析 |
3.3.2 注水回收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4.1 两地区的环境条件分析 |
3.4.2 太阳能集热器子系统特性 |
3.4.3 系统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零补水型STIGT系统动态性能及控制优化 |
4.1 PID控制和MDMC控制原理 |
4.1.1 PID控制原理及模型 |
4.1.2 MDMC控制原理 |
4.2 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 |
4.2.1 动态性能研究 |
4.2.2 系统控制策略 |
4.3 模型控制参数及比较结果 |
4.3.1 单回路PID与MDMC控制效果的比较 |
4.3.2 双回路分层PID与MDMC控制效果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余热利用技术 |
1.2.2 热泵与吸收式制冷系统发展 |
1.2.3 单效压汽蒸馏技术发展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用余热分析 |
2.1 换流阀外冷系统散热热沉分析 |
2.2 换流阀余热热沉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换流阀余热利用系统方案设计 |
3.1 换流阀余热冷热联供系统 |
3.1.1 方案设计 |
3.1.2 余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2 换流阀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 |
3.2.1 方案设计 |
3.2.2 热力性能分析 |
3.2.3 方案对比与分析 |
3.2.4 性能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流阀余热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4.1 系统(火用)分析 |
4.1.1 几种物理(火用) |
4.1.2 (火用)平衡模型 |
4.1.3 (火用)分析 |
4.2 统一(火用)损成本计算模型 |
4.3 系统成本计算方法及模型 |
4.4 造水经济性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流阀余热利用海水淡化系统仿真模拟 |
5.1 仿真技术简述 |
5.2 系统静态仿真及基本模型参数确定 |
5.3 系统动态仿真及附件建模 |
5.3.1 蒸发器 |
5.3.2 冷凝器 |
5.3.3 压缩机 |
5.3.4 节流阀 |
5.3.5 泵 |
5.3.6 预热器 |
5.3.7 蒸发冷凝器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余热水温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2 等熵效率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3 海水物性对系统性能影响 |
5.4.4 等熵效率对?效率影响 |
5.4.5 管材热导率对?效率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
1.1.2 分布式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1.1.3 船舶联供系统概念的提出 |
1.2 国内外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外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3 船舶余热利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简介 |
2.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2.1 空调与采暖热负荷计算 |
2.2.2 生活用热的热负荷 |
2.2.3 蒸汽用热负荷 |
2.2.4 船舶电负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与选型 |
3.1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3.2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
3.2.1 微型燃气轮机简介 |
3.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简介 |
3.3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 |
3.3.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原供能系统 |
3.3.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
4.1 “三沙一号”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1 系统初期投资成本 |
4.1.2 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
4.1.3 系统的投资回收周期 |
4.2 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4.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4.2.2 节能率 |
4.2.3 CO_2排放量 |
4.2.4 NOX排放量 |
4.2.5 各方案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比较 |
4.3 系统的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空调舱室热环境模拟 |
5.1 研究方法 |
5.2 舱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5.2.1 居住舱室模型建立 |
5.2.2 舱室空调送风参数计算 |
5.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4 数值仿真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流组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6.1 各种气流组织的物理模型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2.1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1 |
6.2.2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2 |
6.2.3 上侧送风同下侧回风2 |
6.2.4 顶板送风下侧回风气流组织3 |
6.2.5 下侧送风顶板回风气流组织4 |
6.2.6 上侧送风、异上侧回风气流组织5 |
6.2.7 各种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环境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
1.3 制冷系统仿真技术的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计 |
2.1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 |
2.1.1 复叠制冷机组的特点及运行模式 |
2.1.2 复叠制冷机组的理论分析 |
2.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备选型 |
2.2.1 压缩机选型 |
2.2.2 蒸发器设计 |
2.2.3 蒸发冷凝器设计 |
2.2.4 冷凝器设计 |
2.2.5 辅助设备的选型设计 |
2.3 基于Matlab GUI的快速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制冷循环建模分析与仿真 |
3.1 系统仿真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
3.2 压缩机模型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算法设计 |
3.2.3 可视化模块 |
3.2.4 模型的验证 |
3.3 冷凝器模型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算法设计 |
3.3.3 可视化模块 |
3.3.4 模型验证 |
3.4 蒸发器模型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算法设计 |
3.4.3 可视化模块 |
3.4.4 模型验证 |
3.5 膨胀阀模型 |
3.5.1 模型的建立 |
3.5.2 可视化模块 |
3.6 蒸发冷凝器模型 |
3.6.1 模型的建立 |
3.6.2 算法设计 |
3.6.3 可视化模块 |
3.7 恒温恒湿箱热负荷模型 |
3.7.1 模型的建立 |
3.7.2 可视化模块 |
3.8 制冷剂热物性参数模型 |
3.8.1 制冷剂状态方程 |
3.8.2 算法设计 |
3.8.3 制冷剂参数分析及对比 |
3.9 制冷系统模块的建立 |
3.10 试验平台的搭建 |
3.10.1 试验系统的介绍 |
3.10.2 试验系统的调试 |
3.10.3 测试系统的构建 |
3.10.4 结果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 基于cfd的水泡冷凝器壳程相变模拟 |
4.1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建立模型与求解参数 |
4.2.1 建立模型 |
4.2.2 前处理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水泡冷凝器的流场模拟分析 |
4.3.2 壳侧凝液体积分布模拟分析 |
4.3.3 壳侧温度场模拟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收式制冷系统简介 |
1.2.1 吸收式制冷系统组成 |
1.2.2 吸收式制冷机组分类 |
1.3 吸收式制冷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1 稳态模型 |
1.3.2 动态模型 |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控制 |
1.4.2 反馈控制 |
1.4.3 智能与优化控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工作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论文结构说明 |
第2章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 |
2.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
2.1.1 单效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分析 |
2.1.2 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动力学分析 |
2.2 单部件模型 |
2.2.1 发生器模型 |
2.2.2 冷凝器模型 |
2.2.3 蒸发器模型 |
2.2.4 吸收器模型 |
2.2.5 溶液泵模型 |
2.2.6 节流装置模型 |
2.2.7 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
2.3 物性参数计算 |
2.3.1 溴化锂溶液物性参数 |
2.3.2 冷剂水物性参数计算 |
2.4 系统整体模型 |
2.4.1 边界条件 |
2.4.2 系统模型整合及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水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模型验证 |
3.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平台 |
3.1.1 实验样机设计参数 |
3.1.2 热源水系统 |
3.1.3 冷冻水系统 |
3.1.4 冷却水系统 |
3.1.5 电控系统 |
3.2 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验证 |
3.2.1 设计工况模型验证 |
3.2.2 实验条件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1 吸收式制冷系统耦合特性分析 |
4.2 吸收式制冷系统稳态模型 |
4.2.1 蒸发器模型 |
4.2.2 冷凝器模型 |
4.2.3 发生器模型 |
4.2.4 吸收器模型 |
4.3 吸收式制冷系统设定点全集优化 |
4.3.1 优化问题的提出 |
4.3.2 优化问题约束条件 |
4.3.3 优化问题实现 |
4.4 优化结果及讨论 |
4.4.1 冷冻水定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4.2 冷冻水变流量条件下设定点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5.1 吸收式制冷系统开环特性分析 |
5.1.1 冷却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1.2 热源水流量对冷冻水出口温度影响 |
5.2 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
5.2.1 吸收式制冷系统单闭环控制 |
5.2.2 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 |
5.3 仿真与实验 |
5.3.1 单闭环控制仿真研究 |
5.3.2 双回路多变量节能控制仿真研究 |
5.3.3 吸收式制冷系统无模型控制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余热利用的高温热泵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能源现状 |
1.2.2 余热资源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温热泵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高温热泵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热泵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工质的选择 |
2.1 制冷剂的发展与命名 |
2.2 高温工质选用原则 |
2.3 工质理论循环计算模型 |
2.3.1 使用MATLAB调用REFPROP软件 |
2.3.2 工质理论循环过程 |
2.3.3 循环过程计算方法 |
2.4 计算结果分析 |
2.4.1 温度区间70-100℃的计算结果 |
2.4.2 温度区间90-120℃的计算结果 |
2.4.3 计算结果分析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热泵系统设计计算与主要部件选型 |
3.1 压缩机选型 |
3.2 换热器计算 |
3.2.1 计算软件介绍 |
3.2.2 蒸发器设计 |
3.2.3 冷凝器设计 |
3.3 膨胀阀选型 |
3.4 热泵机组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热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数学模型建立的概述 |
4.2 压缩机模型 |
4.3 膨胀阀模型 |
4.4 换热器模型 |
4.4.1 冷凝器模型 |
4.4.2 蒸发器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仿真算法设计及仿真结果分析 |
5.1 仿真软件介绍 |
5.2 仿真算法设计 |
5.3 模型验证 |
5.4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系统性能仿真与分析 |
5.4.2 过冷度与过热度对热泵循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冷量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
1.2.1 系统结构 |
1.2.2 气泡泵 |
1.2.3 工作流体 |
1.2.4 数值仿真计算模型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扩散吸收制冷工质对物性分析 |
2.1 扩散吸收制冷工质对选择 |
2.2 工作流体热力学物性仿真模型 |
2.2.1 状态方程法 |
2.2.2 混合原则 |
2.3 工作流体物性仿真结果分析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散吸收制冷循环理论分析 |
3.1 扩散吸收制冷循环原理介绍 |
3.2 扩散吸收制冷循环动力学分析 |
3.2.1 气泡泵驱动分析 |
3.2.2 重力驱动分析 |
3.2.3 驱动压差分析 |
3.3 扩散吸收制冷循环数值仿真模型 |
3.4 扩散制冷循环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及讨论 |
3.4.1 热源温度对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2 环境温度对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3 制冷温度对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4 典型工况下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5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散吸收制冷系统设计、搭建及实验分析 |
4.1 实验系统部件设计 |
4.1.1 换热器传热仿真模型 |
4.1.2 DAR系统部件传热计算模型 |
4.1.3 DAR系统部件设计 |
4.1.4 扩散吸收制冷实验平台设计 |
4.1.5 试验台的搭建 |
4.2 实验数据的测量与处理 |
4.3 试验台准备工作及运行过程 |
4.3.1 检漏和保压 |
4.3.2 保温 |
4.3.3 抽真空 |
4.3.4 充注过程 |
4.4 实验方案 |
4.5 实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讨论 |
4.5.1 启动过程 |
4.5.2 试验台的调试过程 |
4.5.3 试验台的实验装置优化措施 |
4.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1 稳态实验运行结果 |
4.6.2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表现的影响 |
4.6.3 齿轮泵转速对系统性能表现的影响 |
4.6.4 吸收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实验结论与问题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的优化 |
5.1 DAR系统结构优化模型 |
5.2 喷射式水冷扩散吸收循环仿真模型 |
5.3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标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基于斯特林制冷技术的低温冷链箱及其传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链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链箱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冷链箱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斯特林制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斯特林制冷系统应用于普冷领域概述 |
1.4.1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2 斯特林制冷系统与箱体间冷量传输方式应用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2 斯特林制冷医疗冷链箱原理及设计 |
2.1 冷链箱设计 |
2.1.1 冷链箱的冷负荷计算 |
2.1.2 斯特林制冷循环热力学基础 |
2.1.3 斯特林型制冷机选型 |
2.2 冷量导出装置的设计 |
2.2.1 重力热管热力计算及设计 |
2.2.2 冷量置换器的设计 |
2.2.3 箱体与冷量导出装置的耦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斯特林制冷医疗冷链箱传热性能模拟及研究 |
3.1 重力热管数值模拟 |
3.1.1 边界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
3.1.2 数学模型 |
3.1.3 物理模型 |
3.1.4 模拟结果分析 |
3.2 冷链箱模型的建立 |
3.2.1 数学基本控制方程 |
3.2.2 边界条件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
3.3 冷链箱的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3.4 斯特林制冷系统与箱体间不同冷量传输方式时制冷效果对比 |
3.4.1 直入式制冷效果模拟分析 |
3.4.2 重力式单管制冷效果模拟分析 |
3.4.3 复合式制冷效果模拟分析 |
3.5 冷链箱性能模拟及分析 |
3.5.1 冷链箱内部温度场分布模拟分析 |
3.5.2 冷链箱制冷性能模拟分析 |
3.5.3 冷链箱箱体的保温性能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斯特林制冷医疗冷链箱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介绍及实验目的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装置 |
4.3 实验装置的搭建及简介 |
4.3.1 冷链箱内部温度场实验验证 |
4.3.2 冷链箱制冷性能实验验证 |
4.3.3 冷链箱箱体保温性能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D]. 杜启含.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空气-水直接接触式恒湿机数值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D]. 汪宁. 浙江大学, 2021(07)
- [3]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D]. 郑舒鹏. 浙江大学, 2021(07)
- [4]换流阀余热回收利用热力系统性能与热经济性研究[D]. 张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D]. 王林.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6]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D]. 吴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7]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D]. 温海棠. 天津大学, 2020(01)
- [8]基于余热利用的高温热泵系统仿真研究[D]. 杨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大冷量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 李海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斯特林制冷技术的低温冷链箱及其传热性能研究[D]. 刘亚斌.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