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反应产物对多重耐药基因的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21)在《圣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多重耐药病原菌,不仅对甲氧西林耐药,也对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种类抗生素耐药。MRSA是一种重要的共生和机会性致病菌,可导致从中度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到更严重的心内膜炎、菌血症、肺炎、败血症、骨髓炎等多种疾病。尽管近年来MRSA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有所下降,但其相关并发症带来的高死亡率仍是临床实践中的一大威胁。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素仍是治疗MRSA感染不可或缺的策略,然而,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是困难的、缓慢的,其研发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耐药菌株产生的速度。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策略来对抗日益强大和不断进化的多重耐药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能够在宿主环境或极端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主要是由于其自身表达多种毒力因子,包括表面相关粘附素和分泌的毒素蛋白等。分泌毒素和酶会损害宿主细胞和组织,参与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并促进细菌在宿主内扩散。通过小分子抑制剂靶向金葡菌毒力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在减轻感染同时不会对细菌施加选择性压力,从而降低了耐药性发展的风险。几种表面相关的粘附素,如ClfA/ClfB、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nBPs)和粘附素(CAN)都与金葡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均是通过分选酶A(Sortase A,SrtA)共价锚定至细菌细胞壁表面。因此,SrtA被认为是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理想靶点。本研究中,我们从多种天然化合物中筛选SrtA抑制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能在低浓度下显着抑制SrtA活性,其IC50值低于大多数目前已报道的SrtA抑制剂。重要的是,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曲线显示圣草酚在抑制SrtA浓度下,并不影响细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耐药性产生的可能性,可作为对抗耐药菌和毒力的创新手段。随后,我们进一步验证了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体外对SrtA及其相关毒力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圣草酚能抑制金葡菌与纤维蛋白原的粘附,减少生物膜的形成和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在细胞壁上的锚定。荧光猝灭和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揭示了圣草酚与SrtA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阐明了圣草酚通过不同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而与SrtA结合,总结合自由能(?Gbind)分别为-12.4 kcal/mol。此外,圣草酚降低了金葡菌对A549细胞的粘附依赖性侵袭。随后对其体内抑制作用进行研究,在小鼠模型中进一步评估了对MRSA诱导的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圣草酚可通过抑制SrtA来减弱金葡菌的毒力,显着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减少了金葡菌在肺部组织的定植改善了肺部组织的损伤,可阻断小鼠肺炎模型中感染的发展。总的来说,圣草酚通过抑制SrtA,减弱MRSA的毒力并防止耐药性的发展,这表明圣草酚有希望成为控制MRSA感染的先导化合物。抗毒力药物与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是当前对抗多重耐药病原菌的策略之一。抗毒力疗法可以与传统的抗菌剂协同使用,从而减少每种药物的使用。此外,随着治疗剂的减少,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将会减少。本研究采用棋盘法和时间杀菌曲线证实了圣草酚能够与头孢西丁协同对抗MRSA,其FIC指数为0.3125。此外,在MRSA诱导的小鼠肺炎模型中,圣草酚有效地增强了头孢西丁体内抗MRSA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圣草酚是金葡菌SrtA的高效抑制剂,显着降低MRSA的致病力,对感染小鼠肺炎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此外,圣草酚还可与头孢西丁联合使用,提高了头孢西丁在体内外抗MRSA作用,为有效控制金葡菌感染提供了新的策略。
李蒙[2](2021)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G5基因组分析》文中认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可通过不同耐药机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造成广泛性感染。质粒是耐药基因传播的重要载体,根据已有文献报道,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的耐药质粒大部分属于IncP-2型质粒家族。IncP-2型质粒通常具有以下特性:1)窄宿主质粒,仅仅在同种菌属之间进行水平转移;2)以单拷贝形式存在的巨型质粒;3)具有重金属抗性和噬菌体抗性;4)大多数质粒具有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抗性。显而易见,这些特性极大提高了细菌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性,也是耐药性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然而,迄今为止,这些耐药质粒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临床生态环境中如何被驱动快速传播的机制还知之甚少。前期从临床分离到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G5,为了解析PAG5呈现多重耐药性的原因及其耐药质粒pPAG5的形成,利用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对PAG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基因组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的遗传背景、可移动遗传元件和多重耐药区域。此外,研究了质粒pPAG5的形成以及pPAG5与相关质粒的亲缘关系和起源。PAG5全基因组大小为7229900 bp,包含两个环状的contigs,其中大的contig为染色体基因组(Gene Bank登录号:CP045002),其大小为6716578 bp,G+C含量为66.05%,含有6586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小的contig注释为质粒基因组(Gene Bank登录号:CP045003),被命名为pPAG5,大小为513322 bp,G+C的含量为56.31%,含有538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pPAG5含有质粒复制起始蛋白RepA,与已知的Inc-P2类型质粒pJB37和pOZ176一致,属于IncP-2类型。通过接合转移实验发现pPAG5属于窄宿主接合性质粒。pPAG5携带12种不同的耐药基因,这些耐药基因形成两个多重耐药区(MDR-1和MDR-2),通过BLASTn搜索发现MDR-1与P.putida SY153中的质粒pSY153-MDR和P.aeruginosa 14.1819中的质粒耐药区相似度较高分别为99.98%和99.96%;MDR-2与P.putida SY153中的质粒pSY153-MDR耐药区相似度为99.98%。MDR-1中Tn6023-like和Tn1548-like间存在IS26,IS26可能介导了Tn6023-like与Tn1548-like之间的同源重组;Tn1548-like和In786之间存在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两者可能发生了由ISCR1所介导的同源重组。VR1两端存在IS6100和编码丝氨酸重组酶的基因,VR1片段插入pPAG5基因组可能是IS6100和丝氨酸重组酶所介导的同源重组;VR2两端存在ISPa1328和IS1411,它们可能介导了VR2片段插入pPAG5基因组时所发生的同源重组。基于上述结果,质粒pPAG5在PAG5多重耐药性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可移动遗传元件能够捕获耐药基因并且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形成多重耐药区域。细菌进化过程中会获取有助于自身生存的功能基因,增强对生境的适应能力。本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同时能够进一步理解细菌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
陈露[3](2021)在《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大环分子是一类由12个及以上的原子所构建而成的环状化合物。该类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且长期以来被用于疾病临床研究。研究表明,链状分子成环后,分子内键旋转受到限制,导致大环的可变构象减少,从而提高其靶点亲和能力与选择性,此外,其独特的三维构象对增强代谢稳定性、改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细胞膜渗透性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天然产物大环的独特骨架,设计与合成类天然大环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报道的合成策略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环的合成发展,但是结构新颖且功能多样的大环化学空间仍然匮乏,难以满足人们对多功能靶点的活性筛选要求。因此,发展新的方法与策略高效快速地合成结构新颖且具有多功能活性的大环化合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第二章,我们以苯甲酸、乙烯基环碳酸酯以及天然氨基酸作为重要合成砌块通过仿生模块化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强效逆转P-gp介导的MDR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了高效快速地构建结构新颖的大环分子,我们以广泛存在的羧基作为导向基团,在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Rh(III)催化高化学、高立体选择性C(sp2)-H烯丙基化反应,合成了多样性官能团取代的烯丙基醇类化合物。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放大至50倍不影响产物的收率与立体选择性。紧接着我们将多取代烯丙基醇作为关键的连接子,与二肽及三肽通过缩合、水解与大环内酯化实现了14元与17元新型(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构建。此外,利用这一策略,糖尿病治疗药物瑞格列奈作为模块分子可与二肽成功组装为大环内酯化合物4g。通过活性筛选,我们发现这一类结构新颖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P-gp转运体功能、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并显着增强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物的敏感性。其中4g的活性(逆转倍数高达176倍)远强于第一代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在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碳氢键活化烯丙基化的新方法并利用仿生模块化的新策略高效快速地构建了结构新颖的功能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克服耐药肿瘤提供了新的分子骨架,为多样性大环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在本文第三章,我们发展了光诱导远程C(sp3)-H键酰基化反应。首先,我们以简单的醛作为酰基自由基来源,通过光氧化还原体系在蓝光照射下实现了分子间的酰基化反应。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反应直接放大至80倍仍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酰基化产物。通过机理验证实验,我们发现底物可经N自由基介导的1,5-氢迁移以及苄位的单电子氧化两条路径生成苄基自由基。紧接着我们将这一反应应用于后阶段大环的合成中实现了大环拟肽的构建。我们以包含脯氨酸的肽链前体作为模板底物进行条件优化,同时计划合成包含多样性氨基酸的大环拟肽化合物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这部分工作仍在进行中。第二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结核病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耐药性的出现,当前用于治疗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对于耐药性结核病不再有效,导致耐药性结核病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以及更加复杂的治疗方案,并带来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最终,结核病的治愈情况进一步恶化。现有的结核病治疗药物均是靶向结核分枝杆菌自身,但随着人们对于宿主导向治疗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来越多人关注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宿主导向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中PPM1A的上调会激活PPM1A-JNK信号通路,最终,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实现免疫逃逸。因此,PPM1A可能是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消除结核分枝杆菌持久性感染的强有力的药物靶标。然而,当前尚未发现安全有效的PPM1A抑制剂。文献调研表明,氮杂稠环类天然产物血根碱对PPM1A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然而,这一天然产物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以及低靶点特异性,导致其不适用于进一步体内药效以及机制研究。在本文第四章,我们在天然产物血根碱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电子等排、优势片段整合、骨架跃迁等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PPM1A抑制活性的菲啶盐类小分子。通过体外蛋白水平PPM1A抑制活性研究,我们发现化合物17-5与18-4的IC50分别为1μM与2.5μM,且对PPM1B的选择性分别为15倍与40倍,两者均具有良好的靶点特异性。与此同时,毒性试验表明,这些菲啶盐化合物不存在细胞毒性。此外,18-4在不直接杀伤Mtb的情况下,可通过宿主导向策略,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能力,而17-5无明显效果。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8-4的体内活性。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这一化合物对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影响,但是与低剂量利福平联用时可使肺部结核分枝杆菌负载量降低10倍。此外,这一治疗方案不会导致小鼠体内出现高炎症反应,这表明小鼠对于化合物18-4耐受性良好,并且这一化合物有可能预防与慢性TB感染相关的过度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血根碱优化得到的化合物18-4不仅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探针分子进行相关药理机制研究,并且是当前第一个体内安全有效且高靶点特异性的PPM1A抑制剂。
吴正可[4](2021)在《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禽感染病原菌后往往伴随着免疫性能的下降和肠道健康的受损,被污染的家禽及其肉、蛋产品是病原菌重要的携带者,这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病原菌感染、氧化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肠道损伤,对于维持家禽肠道及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乳酸菌作为肉鸡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肉鸡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性能,在动物肠道健康调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研究通过七个试验在体内和体外水平上探讨了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及其缓解肉鸡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试验一评估了十株益生菌体外对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以下简称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以下简称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并挑选出一株抑菌效果较好的嗜酸乳杆菌E继续探究其抑菌物质及其对肉鸡饲喂效果。嗜酸乳杆菌E代谢产物中乳酸含量随培养时间线性升高,且其浓度与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R2=0.9780)和沙门氏菌(R2=0.9714)的抑制能力呈线性相关。嗜酸乳杆菌E无溶血现象发生,抗生素敏感性良好,肉鸡饲喂结果发现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并有提高肉鸡14日龄体重(BW,P=0.09)的趋势。血清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E降低了肉鸡21日龄血清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P>0.05)和甘油三酯(P<0.05)的含量。试验二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固态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2×4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制粒与不制粒)和添加水平(0,5%,10%,15%)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制粒与发酵对1~21日龄肉鸡BW、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10%的发酵饲料显着提高了肉鸡全期ADG和ADFI(P<0.05)。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提高了肉鸡42日龄小肠总长度和总重量,并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值和养分消化率(P<0.05),促进了肉鸡肠道发育。此外,发酵饲料下调了肉鸡空肠炎症因子IL-6、IL-8及i NOS m RNA的表达(P<0.05),并上调了空肠屏障功能蛋白Occludin和Claduin-1 m RNA的表达(P<0.05),提高了肉鸡肠道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试验三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0,5×108CFU/kg和10×108CFU/kg)和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攻毒和不攻毒)及其交互作用。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第15~21日龄的ADG(P<0.05)、ADFI(P<0.05)和BW(P=0.083);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和15~21日龄的ADG和ADFI(P<0.05),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死亡率(P<0.05)。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外周血中CD3+(P<0.05)和CD8+(P>0.05)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嗜酸乳杆菌E干预显着增加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P<0.05)。5×108CFU/kg和10×108CFU/kg水平的嗜酸乳杆菌E显着抑制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14日龄空肠NF-κB、TNF-α和IL-8 m RNA表达上调(P<0.05),并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嗜酸乳杆菌E干预下调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21日龄脾脏i NOS和空肠IL-8 m RNA表达(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E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试验四在试验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显着增加了肉鸡14和21日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LPS(P<0.05)含量,并有降低肉鸡小肠总长度的趋势(P>0.05);同时,大肠杆菌感染下调了肉鸡14日龄空肠Occludin-1和Claudin-1 m RNA的表达。嗜酸乳杆菌干预则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血清CRP、DAO和LPS的含量(P<0.05),并上调了肉鸡14日龄和21日龄空肠Occludin和Claudin-1 m RNA和21日龄回肠Occludin、ZO-1和Claudin-1m RNA的表达(P<0.05),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试验五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中变形菌门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则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回肠中幽门螺旋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P<0.05)。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增加了肉鸡21日龄回肠食糜微生物Ace指数和Chao指数(P<0.05),并降低了肉鸡回肠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了蓝藻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肠道中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与肠道炎症因子和肠道屏障功能m RNA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致病菌相关菌群的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改善了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试验六基于Lab-free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解析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上调了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细菌防御反应、细胞死亡、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通过上调NOD样和PPAR信号通路等过程启动免疫应答;嗜酸乳杆菌E干预上调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Pyrin-like、溶菌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的表达,并通过降低肉鸡肠道内分子转录水平及相关基因沉默调控,阻断了病原菌在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递,下调了大肠感染肉鸡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氧化还原过程和应激反应等不利生物学过程,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对肉鸡肠道的损伤。试验七通过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抑制大肠杆菌诱导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表明,大肠杆菌通过识别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显着上调了Caco-2细胞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m RNA的表达(P<0.05),并显着上调了调控细胞凋亡过程关键蛋白Caspase-3、Capase8和P53-R m RNA的表达(P<0.05),诱导细胞坏死。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提前干预可降低大肠杆菌在Caco-2细胞上的黏附(P<0.05),缓解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坏死细胞的数量并降低Caco-2单层细胞的通透性,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具有促进生长和改善肠道健康的益生作用。大肠杆菌O157感染通过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反应,激发肠道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嗜酸乳杆菌E提前干预从降低黏附、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机械、免疫屏障促进肠道发育等途径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
魏智化[5](2021)在《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型机会性致病菌,具有侵入性和毒性,可引起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还会产生一系列毒力因子并在宿主中定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进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全身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将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列为全球病原体威胁的重中之重。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Spe)会影响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表达,为探究其作用机制,测定了不同Spe浓度下PAO1的生长曲线以及不同浓度的Spe对exo S转录的影响,发现当Spe的浓度为15μg/m L和30μg/m L时对PAO1生长的影响最小且对exo S的激活作用最明显,因此选择这两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此外本研究发现同样浓度的Spe也会激活exo T的转录以及Exo T和Exo S蛋白的分泌。研究发现,Spe对T3SS的激活作用与抗生素的作用方式、双组分系统(TCS)Gtr SGlt R,基因hpt B、PA1611、las I、rhl I、lad S、gac A、tru A、PA4664均无关。但是当基因vfr发生突变时,在蛋白水平上Spe对其的激活作用消失,并且Spe能够激活vfr的转录,在CTX-vfr-flag中,Spe同时增强了Exo S、Vfr的蛋白表达,此外当vfr在PAO1中高表达时,Exo S蛋白的分泌也增强。以上实验结果均证明了Spe通过vfr激活T3SS表达。但是在转录水平上,Spe依然能激活Δvfr中exo S的转录。FimV可调节Vfr的表达,但是在ΔfimV中无论是转录水平还是翻译水平上Spe都能激活Exo S的表达,这表明FimV与Spe的激活作用无关。为进一步探究Spe如何通过Vfr作用于T3SS,本研究以CTX-vfr为受体构建了转座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278个调控vfr表达的菌株,其中有37个菌株加入Spe后vfr表达不变,通过检测这37个菌株的Exo S的表达以及随机PCR、测序、比对最终确定了PA4385和PA5567两个基因。在Tn PA4385和Tn PA5567中,Vfr和Exo S表达不受Spe作用,而这两个菌株的互补体能使得Spe恢复对Vfr和Exo S的激活作用。以上实验表明Spe通过PA4385和PA5567激活Vfr的表达进而增强T3SS分泌。该研究深入地探究了Spe的作用机制,为探寻抗生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毒力因子的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陈传辉[6](2021)在《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文中指出目的: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株,测定hvKP诱导前后毒力表型和致病力改变;检测sRNA在CR-hvKP菌诱导耐药前后表达谱的差异及筛选能够调控CR-hvKP菌形成的sRNAs;探讨sRNA-051在CR-hvKP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药性及毒力作用中的机制,为临床有效控制CR-hvKP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诱导前后的菌株同源性,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菌株MIC值变化,以确认CR-hvKP菌株诱导构建成功;采用sRNA高通量测序检测hvKP菌野生株和经亚胺培南诱导后产生的CR-hvKP菌株中sRNA表达谱的差异,通过基因重组敲除技术筛选出对CR-hvKP菌株抗药性、毒力及致病力产生影响的目标sRNA;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目标sRNA基因缺陷菌株,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所有sRNA基因缺陷株的亚胺培南MIC值,采用高黏性表型、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小鼠LD50等试验检测目标sRNA缺陷株的毒力;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CR-hvKP△Hfq缺失株,q RT-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的相对表达量,探讨其对Hfq伴侣蛋白的依赖性;动物实验验证sRNA-051基因敲除是否可降低CR-hvKP菌株的毒力和致病力,选用30g左右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R-hvKP菌株组、sRNA-051基因缺失的CR-hvKP菌株组(即△sRNA-051缺失株组)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法给与菌液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感染菌量:3×109cfu/ml,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采用眼球取血法处死小鼠,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HvKP菌株在亚胺培南诱导成CR-hvKP菌后,其MIC值由(MIC<0.5μg/ml)变成(MIC=16μg/ml),通过高黏表型试验、MLST及PFGE测序确定了其荚膜基因分型均为ST23型K1荚膜血清型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同时表达毒力基因rmp A、iro N、aerobactin、mrk D,为具有高黏液表型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及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我们进一步发现HvKP在诱导形成CR-hvKP菌株后仍保持其高致病力特征;sRNA高通量测序发现184个sRNA表达上调,75个sRNA表达下调,RT-q PCR验证发现其中9个sRNA在亚胺培南诱导后产生的CR-hvKP菌株中表达上调;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敲除了9个sRNA,发现sRNA-051能明显降低CR-hvKP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由16μg/ml降到4μg/ml),同时也可以显着减低CR-hvKP菌的毒力及致病力;本研究收集了CR-hvKP菌株25株,hvKP菌株40株,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CR-hvKP△Hfq缺失株,q RT-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CR-hvKP△Hfq缺失株中sRNA-05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约为野生株的30%,表明CR-hvKP菌株中sRNA-051具有Hfq伴侣蛋白依赖性;动物实验显示对照组小鼠活跃,饮食正常,CR-hvKP菌株组小鼠4h后均开始发病,脸部肿胀,20h死亡1例;△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20h后小鼠逐渐开始发病,30h后小鼠症状加重,对照组小鼠20h和40h体质量为(31.57±1.03)g和(32.23±1.22)g高于感染前(29.81±1.12)g(p<0.05);CR-hvKP菌株组小鼠20h和△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20h、40h体质量分别为(25.56±0.93)g和(28.22±0.97)g、(25.98±0.79)g低于对照组相应时期(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20h体质量低于感染前和△sRNA-051缺失株组20h(p<0.001);随时间延长,△sRNA-051缺失株组小鼠体质量逐渐下降(p<0.001);感染后CR-hvKP菌株组小鼠CRP、PCT、IL-1、IL-6分别为(56.78±1.48)ug/ml、(28.71±7.93)ng/ml、(178.62±47.93)pg/ml、(30.25±6.43)pg/ml和△sRNA-051缺失株组为(21.41±5.28)ug/ml、(8.20±2.37)ng/ml、(115.18±30.19)pg/ml、(14.61±4.08)pg/ml高于对照组(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CRP、PCT、IL-1、IL-6高于△sRNA-051缺失株组(p<0.001)。CR-hvKP菌株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渗出物,肺泡腔内浸润大量炎性细胞,肺泡结构模糊;△sRNA-051缺失株组肺泡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稍模糊。结论:hvKP菌在亚胺培南诱导耐药后仍可保持其高毒力特征;sRNA-051基因敲除能明显降低CR-hvKP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由16μg/ml降到4μg/ml),同时也可以显着减低CR-hvKP菌的毒力及致病力;CR-hvKP△Hfq缺失株中sRNA-05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约为野生株的30%,表明CR-hvKP菌株中sRNA-051具有Hfq伴侣蛋白依赖性;动物实验说明尾静脉注射CR-hvKP菌株、△sRNA-051缺失株的CR-hvKP菌株均能引起小鼠体质量下降,CRP、PCT、IL-1、IL-6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基因敲除sRNA-051的CR-hvKP菌株(△sRNA-051缺失株组)引起该系列反应的程度较未敲除的CR-hvKP菌株轻,说明基因敲除CR-hvKP菌株sRNA-051的表达可降低CR-hvKP菌的耐药性、毒力及致病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RNA-051与Hfq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其形成RNA-蛋白复合体,进而改变m RNA的稳定性并最终影响蛋白的翻译;该机制能为临床有效控制CR-hvKP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提供新途径及有效治疗指明新方向。
王东亮[7](2021)在《转录调控因子RamR通过外排泵或外膜蛋白调控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CRKP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药物耐药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迅速上升,尤其以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最为常见。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但往往还有许多其他机制的参与;其中外排泵的过表达和外膜蛋白的通透性下降是肠杆菌目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发现了对厄他培南耐药,但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的菌株;实验发现这类菌株与我们传统定义[1]的CRE不同的是其并不产生碳青霉烯酶。对纳入的菌株进行二代测序发现这类菌株的共同点为RamR不同位点的终止突变。因此,本文主要探索转录调控因子RamR通过转录激活子RamA调控外排泵oqxB及外膜蛋白ompK35的表达而引起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对厄他培南的耐药产生。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仅耐厄他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目的:对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全国多中心收集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进行药敏测定,挑选出对厄他培南耐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常见耐药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全国11家医院的697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鉴定,筛选出18株对厄他培南耐药、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的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这18株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18株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分子分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筛选常见ESBLs、Amp C酶、碳青霉烯酶、外排泵的耐药基因;对收集的菌株采用表型筛选试验进行产A、B类碳青霉烯酶筛选。外排泵抑制试验和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分析外排泵在这类菌株中所产生的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和q RT-PCR检测分析CRKP中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的表达水平。对收集的18株菌进行基因组的抽提并送二代测序。结果:在18株CRKP中,均不产碳青霉烯酶;其中有2株不产任何一种酶,其余1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且均为CTX-M型和SHV型;只有2株产Amp C酶且都为DHA-1型。PFGE同源性分析这18株菌均不存在同源性;根据MLST共可分为13种类型,ST11和ST37为主要型别,各为3株,ST15为2株,其余10种类型较为分散各为1株。外排泵相关实验分析17株菌均存在外排泵表达的升高,只有1株菌外排泵抑制试验阴性且外排泵表达没有明显的升高。外膜蛋白相关实验分析有4株菌存在不同程度的ompK35的表达降低或缺失。二代测序分析发现有14株菌存在RamR的终止突变。结论:碳青霉烯酶基因不存在于仅对厄他培南耐药但是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的CRKP中;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不存在同源性即这类现象属散发,菌株之间不存在水平传播;外排泵oqxB与外膜蛋白ompK35参与不产碳青霉烯酶的CRKP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第二部分RamR通过RamA调控外排泵oqxB和外膜蛋白ompK35表达介导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机制研究目的:外排泵表达增强和外膜蛋白的通透性改变目前被认为是KP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潜在重要机制。而转录调控因子RamR作为外排泵和外膜蛋白的上游调控因子对外排泵oqxB和外膜蛋白ompK35都具有调控作用。这部分研究主要探索RamR通过RamA调控外排泵oqxB和外膜蛋白ompK35的表达影响CRKP对厄他培南的敏感性。方法:对18株菌二代测序分析发现有14株菌存在RamR的终止突变。因此,构建能够完整表达RamR的质粒通过转化对14株RamR终止突变的菌株进行RamR的功能回补。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外排泵抑制试验确定RamR回补株厄他培南的MIC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后厄他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变化。q RT-PCR和SDS-PAGE分析CRKP菌株回补RamR前后外膜蛋白的表达变化;q RT-PCR分析回补前后外排泵表达水平。结果:对厄他培南耐药但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的这18株菌中有14株RamR的终止突变,且存在两种突变形式;对14株RamR终止突变的临床株功能回补RamR后厄他培南的MIC不同程度的降低;q RT-PCR分析回补RamR后14株菌的转录激活子RamA表达降低;10株外排泵oqxB表达也不同程度的降低。SDS-PAGE和q RT-PCR分析外膜蛋白在RamR回补后,4株外膜蛋白表达升高。结论:78%的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CRKP存在RamR的终止突变;RamR通过转录激活子RamA调控外排泵oqxB和外膜蛋白ompK35影响CRKP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的敏感性;RamR可通过RamA调控肺炎克雷伯菌的外膜蛋白ompK35导致对厄他培南的高水平耐药。
李文昌[8](2020)在《QseBC与McbR调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导致畜禽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近年来,由乳腺致病性大肠杆菌(mammary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MPEC)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世界范围内畜禽相关的蛋奶肉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是防治畜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重要手段,但抗生素滥用已经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谱不断扩大,耐药水平不断提高,并表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目前亟待揭示致病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及调控因素。研究表明群体感应系统、双组份系统和转录调节子等调控系统在耐药基因表达以及对抗来自宿主及宿主以外的杀菌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群体感应系统、双组份系统和转录因子蛋白探求上述调控单元对畜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禽致病大肠杆菌APECX40中,Qse BC双组份系统调控抗生素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形成Qse BC双组份系统通过调节外排泵抑制子acrR,外排泵激活子marA和外排泵相关基因acrA、acrB、acrD、emrD和mdtH的转录来影响抗生素耐药性;并通过上调APECX40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bcs A、csgA、fliC、motA、wcaF和fimA的转录促进APECX40生物被膜的形成。2、在奶牛源大肠杆菌ECDCMC2中,QseBC双组份系统调控抗生素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形成Qse B蛋白通过直接与ECDCM2中marA的启动子结合,激活外排泵激活子Mar A的表达,调控外排泵acrA和acrB的转录;此外,QseBC双组份系统通过上调ECDCM2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bcsA、csgA、fliC、motA、wcaF和fimA的转录促进ECDCM2生物被膜的形成。3、在禽致病大肠杆菌APECX40中,转录因子McbR调控抗生素耐药性转录因子McbR通过直接与acrAB、acrD、acrR、emrD和mdtD启动子区域结合来激活这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增强了APECX40对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头孢类(头孢噻肟、头孢氨苄)、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大环内之类(红霉素)和利福平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4、在奶牛源大肠杆菌ECDCMC2中,RcsBC和AriR调控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及H2O2应激效应,并对RcsBC和AriR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Rcs BC双组份系统增强了ECDCM2对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AriR降低了ECDCM2对卡那霉素的耐药性;但是,AriR降低了H2O2应激效应;此外,β-半乳糖苷酶酶活测定试验表明RcsBC和AriR之间没有调控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细菌存活率检测实验、体外生物被膜形成实验、H2O2应激效应等表型检测手段以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试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凝胶阻滞实验、转录组测序等分子检测手段详细阐述了QseBC双组份系统、RcsBC双组份系统和转录调节蛋白McbR、AriR调控畜禽致病性E.coli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因此,本研究可为防治畜禽致病性E.coli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潜在药靶。
刘海洋[9](2020)在《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频繁检出。由抗生素残留诱导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的新兴污染物,被列为对公共卫生的三大威胁之一。然而,污水处理厂中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旨在去除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常规污染物,对抗生素、耐药菌(ARB)及耐药基因(ARGs)的去除十分有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高效彻底的抗生素及耐药性去除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长春市采用不同工艺的三家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主要处理单元中抗生素、ARB及ARGs的分布水平进行调查。以环境中频繁检出的6类(12种)抗生素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固相萃取结合HPLC-MS/MS分析对抗生素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检出频率最低,四环素类(四环素(TCH)、土霉素)、β-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抗生素的检出频率为100%,浓度范围为41.13-638.27 ng/L,出水中仍处于41.63-488.95 ng/L的浓度水平;基于抗生素检出情况,以四环素耐药菌(ARBTCH)和氨苄青霉素耐药菌(ARBAMP)为例,通过选择培养法对污水处理厂中ARB的分布及去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水体中ARB含量有所减少,但出水中仍残留着0-2.62 log CFU/m L的ARBTCH及0-2.86 log CFU/m L的ARBAMP;此外,以16S r RNA作为内参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上述污水处理厂中50种目标ARGs丰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ARGs丰度有所下降,但出水中耐药基因丰度仍为5-6log copies/m L。调查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中仍残留大量的抗生素、ARB及ARGs,进一步证实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及其耐药性。(2)以碳纳米管(CNTs)、琼脂糖(AG)为前驱体,钛网(Ti)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NTs/AG/Ti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等对CNTs/AG/Ti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NTs不规则的分散在AG凝胶薄膜内,部分CNTs裸露于薄膜外;CNTs/AG/Ti电极由C、O及Ti元素组成,纯度较高,且在电催化降解反应前后无明显官能团变化,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基于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检出情况,以TCH和AMP为目标抗生素,基于制备的CNTs/AG/Ti电极,探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催化降解条件,并分析了电催化降解机理及反应体系的毒性变化。TCH在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下(4 V、p H=7、5 wt%及10 mg/L),30 min的去除效率可达97.9%;AMP在最佳条件下(8 V、p H=8、7 wt%及5 mg/L),电催化降解60 min去除效率为94.0%;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2-在电催化降解TCH及AMP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液质分析,对电催化降解TCH及AMP的反应途径及机理进行探究,推测了目标抗生素的降解途径;基于QSAR模型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coli)ATCC25922的生长抑制情况,对母体抗生素及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电催化降解目标抗生素的过程中生成了毒性较高的中间产物,但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电催化降解体系毒性逐渐减小。(4)以TCH和AMP耐药性E.coli(AR E.coli)为目标ARB,探究了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性能及机理。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电催化处理10 min,AR E.coli的灭活效率为7.82 log,30 min内AR E.coli全部失活。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电催化灭活过程中,AR E.coli表面发生褶皱及塌陷,细胞膜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反应体系内K+浓度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升高,说明AR E.coli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体内细胞质组分发生泄露;二乙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DA/PI)双荧光染色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催化灭活反应的进行,体系中活细胞逐渐减少且死细胞增多;以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为荧光探针,探究了电催化灭活过程中耐药菌体内活性氧物种(ROS)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体内ROS浓度随电催化反应的进行而升高;采用DNA提取结合q 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发现在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过程中,胞外ARGs能够得到快速的电催化降解,胞内及总ARGs在反应的前10 min内降解速率较快。(5)以同时编码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A)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bla TEM-1)的p BR322质粒为目标ARGs,探究了电催化降解ARGs的去除效率及降解机理。p BR322初始浓度为1.0 ng/μL时,外加偏压为3 V,240 min内双蒸水(dd H2O)中tet A和bla TEM-1的降解效率分别为7.45和8.47 log;磷酸盐缓冲液(PBS)中tet A和bla TEM-1(1.0 ng/μL、2 V)在30 min内降解效率分别可达7.58和8.42 log。HPLC分析发现,在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单碱基生成;采用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检测tet A和bla TEM-1降解时的DNA片段变化,结果显示使用长扩增子均较短扩增子检测的ARGs降解速度快,且生成大量较短的DNA片段,其中bla TEM-1较tet A的降解效率更高;重测序分析发现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n Del(插入/缺失)变化;水平转化实验表明经过电催化降解处理后tet A和bla TEM-1编码的耐药性能丧失,说明电催化降解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在抗生素、ARB及ARGs的共存体系中,240 min时目标抗生素及AR E.coli完全降解或灭活,通过12 h的电催化处理,ARGs的去除效率可达5.61-5.98 log。综上所述,基于长春市污水处理厂中典型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检出情况,建立了温和高效的电催化降解体系,考察了不同实验因素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ARB及ARGs的影响,获得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探究了电催化降解途径及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水体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有效去除提供基础数据及可借鉴的方法,以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玄冠华[10](2020)在《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2S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动物,包括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H2S在真核生物中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在微生物中发挥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迄今为止,关于H2S在细菌中发挥的信号调控功能研究多与硫代谢相关,如调控因子CstR,FisR以及SqrR。但是在细菌中H2S是否参与其它生理功能的调控还有待探究。目前关于H2S与硫烷硫信号分子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H2S是以硫烷硫的形式参与重要的信号传递功能。硫烷硫在胞内普遍存在,它可以通过H2S的硫氧化途径,或者利用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产生等。根据课题组已发表的文章报道,胞内的硫烷硫水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这暗示着硫烷硫可能参与了细胞重要的信号调控。硫烷硫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既具有亲核性也具有亲电性,它通常能够对蛋白上的活性半胱氨酸巯基进行修饰,影响蛋白的活性从而发挥信号传递功能。课题组之前以条件致病菌P.aeruginosa PAO1为研究对象,发现H2S参与了PAO1重要的生理调控。结果显示H2S合成基因cbs、cse、mst以及cysI 的缺失使得PAO1毒力因子的产生和致病性受到显着影响,而H2S代谢基因sqr和pdo的缺失对其表型几乎无影响。但关于H2S是以何种机制参与了 PAO1致病性的调控,且是否还影响了 PAO1其它的生理功能,这些都有待研究。本文以P.aeruginosa PAO1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H2S/硫烷硫在PAO1致病性及耐药性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对色素生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调控LasR的活性影响P.aeruginosa PAO1的群体感应与毒力在构建成功的H2S合成基因和代谢基因分别缺失的菌株基础上,分别测定PAO1,Pa△H2S,Pa3K和Pa7K胞内的硫烷硫水平,发现与野生型PAO1相比,Pa3K菌株的硫烷硫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Pa△H2S和Pa7K菌株的硫烷硫水平明显降低。硫烷硫的水平和测得的与致病性相关的表型比较一致,即硫烷硫水平较低的菌株其毒力因子的产生量和致病能力也大大降低。结合转录组数据,发现Pa△H2S菌株相比于PAO1有大量的基因的转录水平都出现的明显的改变,其中与群体感应相关的许多调控蛋白和关键基因的表达出现了下调,包括lasR。LasR蛋白是群体感应系统中关键调控因子,它的缺失会使得群体感应系统几近崩溃。LasR缺失的表型结果和Pa△H2S 比较类似,因此推测硫烷硫通过影响LasR的活性进而调控了 PAO1的毒力和致病性。为验证上述猜测,通过在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mKate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发现硫烷硫而非H2S能够激活LasR,且通过在报告质粒上构建LasR半胱氨酸的突变体蛋白,发现LasR蛋白的DNA分子结合结构域(DBD)的三个半胱氨酸对于其活性十分关键。质谱结果发现,这三个半胱氨酸都能够被硫烷硫修饰,其修饰类型主要是形成了过硫化物(Cys188-SSH),三硫化物(Cys188-SSSH)以及五硫键的硫桥(Cys201-S-SSS-S-Cys203)形式。EMSA实验结果显示硫烷硫处理并不会影响LasR与目的DNA的亲和性。体外翻译实验证实硫烷硫对LasR具有直接激活作用,我们推测硫烷硫激活LasR可能会促进招募更多的RNA聚合酶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利用RT-qPCR技术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受LasR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其转录量与硫烷硫的水平息息相关。LasR的活性受群体感应信号分子3O-C12-HSL和硫烷硫的双调控。当硫烷硫浓度低时,即使在高浓度的3O-C12-HSL的条件下也不足以激活LasR。因此,硫烷硫信号分子对于群体感应LasR的自诱导存在“制动”作用,尤其是在生长后期。H2S以硫烷硫形式通过激活LasR参与PAO1群体感应和毒力的调控,这一发现对于细菌的防治感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失活MexR调控P.aeruginosa PAO1的耐药性MexAB-OprM外排泵的过表达是引起PAO1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转录组数据时发现,Pa△H2S中mexAB-oprM操纵子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明显的下调,而其转录抑制蛋白基因mexR并无明显变化。利用RT-qPCR进一步验证了硫烷硫水平较低的Pa△H2S菌株中mexA表达水平也较低。我们选取了五种MexAB-OprM的作用药物探究硫烷硫水平与耐药性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额外添加H2S能够显着提高PAO1的耐药性。由于PAO1中的SQR能将外源或内源产生的H2S氧化成硫烷硫,因此初步得出结论硫烷硫参与了外排泵MexAB-OprM的表达调控。体内体外数据均证实硫烷硫而非H2S能够通过直接失活MexR,解除对下游外排泵基因的转录抑制。进一步地,我们确定了 MexR的Cys30和Cys62是其感应硫烷硫的关键活性位点,两者缺一不可。结合非还原SDS/PAGE和质谱数据,确定了硫烷硫对MexR存在部分修饰,主要是在两个单体的Cys30和Cys62之间形成二硫键和少量的三硫键形式,其构象的改变使得与DNA的亲和力降低,外排泵基因得以表达,耐药性增强。为验证硫烷硫是否可以作用于同一 MarR家族中其它转录因子,我们以典型的E.coli MG1655中Mar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体内体外实验皆证实MarR也能够感应硫烷硫。因此推测硫烷硫可能是一个普遍的信号分子作用于MarR家族蛋白,从而发挥生理功能。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了 MexR转录抑制蛋白感应胞内硫烷硫水平变化的动态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机制为:mexR和mexAB-oprM共用相同的启动子区域,都能够被MexR蛋白抑制转录。当处于对数生长期,胞内低水平的硫烷硫不足以失活MexR,外排泵系统无法表达;当处于稳定期时,胞内足够高的硫烷硫水平能够失活MexR,开启外排泵的表达。3.硫烷硫信号分子通过OspR影响P.aerugi nosaPAO1色素的生成OspR作为一个氧化压力应激和调控色素产生的转录调控蛋白,它的缺失会导致PAO1对H2O2的敏感性增强。通过构建ospR缺失菌株以及回补菌株进行表型的测定,发现OspR的过表达会导致黑红色色素的产生,且耐药能力也明显增强。额外添加H2S会导致黑红色素产生量减少。OspR是一转录抑制蛋白,它能够抑制下游诸多基因的转录,如PA2826,PA2009,PA1897等。RT-qPCR数据显示H2Sn可以诱导OspR调控的这些基因的转录。通过体外EMSA实验,发现与硫烷硫反应后的OspR降低了与DNA的亲和性,且这种作用主要是与Cys24和Cys134有关。本部分只在表型水平上进行了测定,其硫烷硫通过OspR具体参与色素产生和耐药性的机制还有待研究。综上,本论文对硫烷硫在条件致病菌P.aeruginosa PAO1中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探究,对其在致病性和耐药性两方面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揭示。此发现丰富了人们对硫烷硫在细菌中参与除硫氧化代谢之外的信号功能研究的认识。
二、氧反应产物对多重耐药基因的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反应产物对多重耐药基因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圣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2 金葡菌毒力因子 |
1.3 抗金葡菌治疗策略 |
第二章 金葡菌分选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2.1 分选酶A |
2.2 分选酶A抑制剂 |
第三章 圣草酚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
3.1 黄酮 |
3.2 圣草酚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金葡菌SrtA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圣草酚对金葡菌SrtA的体外抑制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圣草酚对金葡菌SrtA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圣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圣草酚与头孢西丁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G5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1.1.1 药物外排泵 |
1.1.2 外膜通透性 |
1.1.3 药物灭活酶 |
1.1.4 药物作用靶点 |
1.1.5 生物被膜介导耐药性 |
1.1.6 基因水平转移 |
1.2 全基因组测序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研究所用菌株和质粒 |
2.1.2 实验所用的引物 |
2.1.3 培养基、缓冲液的配制 |
2.1.4 抗生素的配制及贮存浓度 |
2.1.5 实验试剂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储存与使用 |
2.2.2 药物敏感试验 |
2.2.3 荧光受体细菌的构建 |
2.2.4 接合转移试验 |
2.2.5 基因组DNA提取(用于全基因组测序) |
2.2.6 建立测序文库 |
2.2.7 基因组分析所用软件及数据库 |
2.2.8 表达质粒的构建 |
2.2.9 R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 |
2.2.10 绿脓菌素测定 |
2.2.11 生物被膜测定 |
2.2.12 运动表型实验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PAG5的多重耐药性 |
3.2 PAG5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3.3 染色体基因组分析 |
3.3.1 染色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
3.3.2 耐药基因分析 |
3.3.3 毒力因子分析 |
3.3.4 基因组岛分析 |
3.4 pPAG5质粒分析 |
3.4.1 pPAG5基因组基本特征 |
3.4.2 耐药基因分析 |
3.4.3 耐药基因的验证 |
3.4.4 pPAG5接合性验证 |
3.4.5 pPAG5赋予PAG5多重耐药性 |
3.4.6 相关质粒比较分析 |
3.5 运动表型 |
3.6 生物被膜 |
3.7 绿脓菌素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申请(授权)专利 |
致谢 |
(3)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仿生模块碳氢活化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2.1 研究背景 |
2.1.1 B/C/P策略 |
2.1.2 化学结构片段混排策略 |
2.1.3 扩环策略 |
2.1.4 环加成/环裂解策略 |
2.1.5 小结 |
2.2 课题提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铑催化C(sp~2)-H键烯丙基化反应构建烯丙基连接子 |
2.3.2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3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3.1 研究背景 |
3.1.0 C(sp~2)-C(sp~2)的构建 |
3.1.1 C(sp~3)-C(sp~2)的构建 |
3.1.2 C(sp~3)-C(sp~3)的构建 |
3.1.3 C(sp)-C(sp~2)的构建 |
3.1.4 C-X的构建 |
3.1.5 光氧化还原催化 |
3.1.6 小结 |
3.2 课题提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3.3.2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底物普适性考察 |
3.3.3 机理验证与讨论 |
3.3.4 后阶段酰基化关环反应构建大环拟肽 |
3.4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 |
第4章 前言 |
4.1 结核病背景 |
4.2 传统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 |
4.2.1 传统结核病治疗药物 |
4.2.2 结核病临床治疗方案 |
4.3 结核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4.3.1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 |
4.3.2 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 |
4.3.3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合成 |
4.4 宿主导向治疗药物 |
4.4.1 宿主导向疗法 |
4.4.2 PPM1A作为HDT药物新靶点 |
4.5 小结 |
第5章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
5.1 课题背景 |
5.2 PPM1A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5.2.1 初步结构改造 |
5.2.2 甲基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3 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4 第四轮结构优化与活性评价 |
5.2.5 体外活性以及毒性研究 |
5.2.6 化合物18-4 生物活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仿生模块碳氢活性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6.2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6.3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7章 实验部分 |
7.1 酸导向铑催化烯丙基化反应与(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的构建 |
7.2 光诱导自由基偶联酰基化反应 |
7.3 PPM1A抑制剂的合成 |
7.4 PPM1A相关的生物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研究 |
1.1.1 肠道机械屏障 |
1.1.2 肠道化学屏障 |
1.1.3 肠道微生物屏障 |
1.1.4 肠道免疫屏障 |
1.2 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 |
1.2.1 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发育规律 |
1.2.2 肉鸡不同肠段菌群结构差异 |
1.3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1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发育及稳态的影响 |
1.3.2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1.3.3 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1.4 乳酸菌对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 |
1.4.1 调控肠道菌群 |
1.4.2 影响肠道屏障功能 |
1.4.3 缓解肠道氧化应激 |
1.5 乳酸菌调节肉鸡肠道健康机制 |
1.5.1 代谢产物 |
1.5.2 表面活性成分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用益生菌筛选及其体外抑菌功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及培养 |
2.2.2 双层琼脂斑点法测定益生菌抑菌能力 |
2.2.3 扩散法测定益生菌培养液抑菌能力 |
2.2.4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确定 |
2.2.5 有机酸含量及抑菌能力关系 |
2.2.6 抗生素敏感试验和细胞溶血试验 |
2.2.7 嗜酸乳杆菌E肉鸡饲喂效果 |
2.2.8 数据处理 |
2.3 试验结果 |
2.3.1 琼脂斑点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2 琼脂扩散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3 p H值对嗜酸乳杆菌E无菌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4 嗜酸乳杆菌E胞外蛋白和多糖抑菌活性 |
2.3.5 有机酸含量对嗜酸乳杆菌E p H值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6 嗜酸乳杆菌E抗生素敏感性及溶血性 |
2.3.7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8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及机理 |
2.4.2 嗜酸乳杆菌E的益生潜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3.1.2 饲养管理 |
3.1.3 试验设计和日粮 |
3.1.4 生产性能 |
3.1.5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1.6 屠宰性能 |
3.1.7 免疫器官指数 |
3.1.8 肠道组织形态 |
3.1.9 小肠发育 |
3.1.10 空肠总RNA提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日粮乳酸菌活菌计数 |
3.2.2 生产性能 |
3.2.3 屠宰性能 |
3.2.4 免疫器官指数 |
3.2.5 小肠发育 |
3.2.6 肠道形态 |
3.2.7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2.8 空肠细胞因子m RNA表达量 |
3.2.9 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3.3 讨论 |
3.3.1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发酵饲料对肉鸡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3.3.3 发酵饲料对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
3.3.4 发酵饲料对肉鸡空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4.1.2 饲养管理 |
4.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4.1.4 攻毒模型 |
4.1.5 生长性能 |
4.1.6 血清免疫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4.1.7 肠道和脾脏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4.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肉鸡生长性能及死亡率 |
4.2.2 血清免疫球蛋白 |
4.2.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
4.2.4 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5 肉鸡14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6 肉鸡21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3 讨论 |
4.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4.3.3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4.3.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5.1.2 饲养管理 |
5.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5.1.4 攻毒模型 |
5.1.5 血清内毒素 |
5.1.6 肠道组织形态 |
5.1.7 小肠长度 |
5.1.8 肠道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5.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肉鸡血清内毒素含量 |
5.2.2 肉鸡小肠发育 |
5.2.3 肉鸡空肠肠组织形态 |
5.2.4 肉鸡回肠组织形态 |
5.2.5 肉鸡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2.6 肉鸡回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3 讨论 |
5.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
5.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
6.1.2 饲养管理 |
6.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6.1.4 样品采集 |
6.1.5 试剂耗材 |
6.2 试验方法 |
6.2.1 肉鸡回肠内容物DNA提取、检测及测定 |
6.2.2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
6.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4 结果 |
6.4.1 测序基本数据和信息 |
6.4.2 稀释曲线与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
6.4.3 Alpha多样性分析 |
6.4.4 Beta多样性分析 |
6.4.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门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属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7 LEf Se多级别物种差异分析 |
6.4.8 肉鸡回肠微生物与生产性能和肠道免疫Spearman关联分析 |
6.4.9 PICRUSt1 功能预测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嗜酸乳杆菌E缓解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地点 |
7.1.2 饲养管理 |
7.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7.1.4 样品采集 |
7.1.5 试剂耗材 |
7.2 试验方法 |
7.2.1 蛋白提取与浓度测定 |
7.2.2 肉鸡回肠蛋白液内酶解 |
7.2.3 质谱分析 |
7.2.4 质谱数据检索 |
7.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3 试验结果 |
7.3.1 不同处理肉鸡回肠表达蛋白功能注释定性分析 |
7.4 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4.1 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Heatmap图与互作关系 |
7.5 嗜酸乳杆菌E干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5.1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与互作关系 |
7.5.2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回肠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 |
7.6 讨论 |
7.6.1 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6.2 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嗜酸乳杆菌E调控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菌株和细胞 |
8.1.2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1.3 细胞复苏与培养 |
8.1.4 大肠杆菌感染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建立 |
8.1.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8.1.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1.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
8.1.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1.9 数据统计 |
8.2 结果 |
8.2.1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2.2 不同感染复数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3 不同感染时间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 |
8.2.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屏障功能及细胞凋亡的调控 |
8.2.6 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2.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8.2.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绿假单胞菌概述 |
1.2 双组分系统 |
1.3 三型分泌系统 |
1.3.1 结构 |
1.3.2 调控网络 |
1.3.3 靶向T3SS的治疗手段 |
1.4 全局调控因子Vfr |
1.5 抗生素 |
1.5.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1.5.2 壮观霉素 |
1.5.3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本实验所用抗生素浓度 |
2.1.5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最小抑制浓度测定(MIC) |
2.2.2 发光报道子的构建 |
2.2.3 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2.2.4 Ⅲ型分泌蛋白的提取 |
2.2.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6 Western Blot |
2.2.7 菌落形成单位CFU |
2.2.8 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2.2.9 互补体的构建 |
2.2.10 胞内Vfr蛋白水平的检测 |
2.2.11 筛选受到Spe调控后作用于Vfr进而增强T3SS表达的基因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亚抑菌浓度的壮观霉素对PAO1 T3SS的作用 |
3.2 Spe对 PAO1 T3SS激活作用机制探究 |
3.2.1 Spe对 PAO1 T3SS激活作用与抗生素作用方式无关 |
3.2.2 Spe对 PAO1中T3SS激活作用与双组分系统Gtr S/Glt R无关 |
3.2.3 Spe对 PAO1 T3SS激活作用与PA1611、hpt B、las I、rh I、lad S、gac A、PA4664 无关 |
3.2.4 Spe对 PAO1 T3SS激活作用与vfr有关 |
3.2.5 Spe对 PAO1 T3SS激活作用与FimV无关 |
3.3 转座突变体库的构建 |
3.4 随机突变体库的筛选以及插入位点的确定 |
3.4.1 调控Vfr和 ExoS的菌株筛选 |
3.4.2 PA4385 和PA5567 的基因信息 |
3.5 PA4385 和PA5567 的基因互补 |
3.6 研究总结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及毒力表型和致病力测定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耗材 |
1.3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实验方法 |
2.1 梯度浓度亚胺培南诱导构建CR-hvKP菌 |
2.2 HvKP及 CR-hvKP高黏液表型检测 |
2.3 HvKP及 CR-hvKP菌株的MLST分析 |
2.4 HvKP野生株及CR-hvKP菌株血清荚膜分型及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
2.5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 |
2.6 HvKP、CR-hvKP菌血清抗性试验 |
2.7 HvKP、CR-hvKP菌小鼠LD50 试验 |
3 结果 |
3.1 CR-hvKP菌诱导前后毒力表型改变 |
3.2 CR-hvKP菌诱导前后致病力改变 |
4 讨论 |
4.1 CR-hvKP的荚膜血清分型 |
4.2 CR-hvKP的高黏液性 |
4.3 CR-hvKP的相关高毒力基因 |
4.4 CR-hvKP的耐药机制 |
第二部分 sRNA在 CR-hvKP诱导前后表达谱差异及筛选调控CR-hvKP的 sRNA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sRNA的高通量测序 |
2.2 RT-q PCR验证sRNA的差异表达 |
3 结果 |
3.1 CR-hvKP诱导耐药前后sRNA表达谱差异 |
3.2 筛选能够调控CR-hvKP菌的目标sRNA |
4 讨论 |
4.1 细菌sRNA的分类 |
4.2 细菌sRNA的调控特点 |
4.3 sRNA在 CR-hvKP诱导耐药前后的表达 |
第三部分 sRNA-051对CR-hvKP菌抗药性产生和毒力的影响及其与Hfq蛋白关系初探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高黏液表型、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小鼠LD50 试验 |
2.2 sRNA-051、Hfq基因敲除 |
2.3 RT-qPCR检测△Hfq缺失前后sRNA-051 的相对表达量 |
2.4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sRNA-051 敲除后CR-hvKP抗药性变化 |
3.2 sRNA-051 敲除后CR-hvKP毒力变化 |
3.3 sRNA-051在hvKP、CR-hvKP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Hfq蛋白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fq在细菌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作用 |
4.2 sRNA与 Hfq在细菌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相互作用 |
4.3 sRNA与 Hfq在 CR-hvKP耐药及毒力调控中的作用 |
第四部分 sRNA-051在CR-hvKP感染小鼠模型中毒力作用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菌株 |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分组及感染模型构建 |
2.2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
2.3 血清CRP、PCT、IL-1、IL-6 感染指标检测 |
2.4 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各组小鼠基本情况比较 |
3.2 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
3.3 各组小鼠炎症因子变化情况 |
3.4 各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情况 |
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7)转录调控因子RamR通过外排泵或外膜蛋白调控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CRKP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缩略词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仅耐厄他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小结 |
第二部分 RamR通过RamA调控外排泵oqxB和外膜蛋白ompK35 表达介导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机制研究 |
1.实验菌株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小结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和后续计划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外排泵及外膜蛋白在CRKP中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8)QseBC与McbR调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QseBC调控畜禽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抗生素耐药性 |
1.1 引言 |
第一节 QseBC双组份系统调控禽致病大肠杆菌APECX40 的生物被膜形成和耐药性 |
1.2 实验材料 |
1.2.1 实验菌株 |
1.2.2 引物序列 |
1.2.3 实验试剂 |
1.2.4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培养基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1.3.2 APECX40基因组抽提 |
1.3.3 胶回收 |
1.3.4 质粒抽提 |
1.3.5 用甘油制备感受态细胞 |
1.3.6 电转化 |
1.3.7 鉴定含pKD46的克隆 |
1.3.8 qseBC敲除 |
1.3.9 qseBC突变株的回补 |
1.3.10 转录组测序和文库构建 |
1.3.11 转录组学分析 |
1.3.12 qseBC和 acrR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1.3.13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1.3.14 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实验 |
1.3.15 细菌存活率(CFU)检测实验 |
1.3.16 生物被膜形成实验 |
1.3.17 WT/pSTV28、XY12/pSTV28和XY12/pCqseBC总RNA提取 |
1.3.18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4 结果 |
1.4.1 qseBC敲除株及其回补株的构建 |
1.4.2 qseBC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1.4.3 APECX40的生长状况不受qseBC敲除的影响 |
1.4.4 qseBC敲除株转录谱分析 |
1.4.5 qseBC的敲除降低了APECX40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1.4.6 外排泵抑制子acrR和外排泵相关基因的转录受qse BC的调控 |
1.4.7 qseBC的敲除减少了APECX40生物被膜的形成 |
1.4.8 qseBC的敲除下调APECX40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转录 |
1.5 讨论 |
第二节 QseBC调控奶牛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抗生素耐药性 |
1.6 实验材料 |
1.6.1 实验菌株 |
1.6.2 引物序列 |
1.6.3 实验试剂 |
1.6.4 实验仪器 |
1.7 实验方法 |
1.7.1 培养基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1.7.2 ECDCM2基因组抽提 |
1.7.3 胶回收 |
1.7.4 质粒抽提 |
1.7.5 用甘油制备感受态细胞 |
1.7.6 电转化 |
1.7.7 pKD46克隆的鉴定 |
1.7.8 qseBC敲除 |
1.7.9 qseBC突变株的回补 |
1.7.10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1.7.11 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实验 |
1.7.12 细菌存活率(CFU)检测实验 |
1.7.13 生物被膜形成实验 |
1.7.14 WT/p STV28、XL4/p STV28和XL4/pCqseBC总RNA提取 |
1.7.15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1.7.16 构建重组质粒 |
1.7.17 利用CaCl_2制备感受态细胞 |
1.7.18 化学法转化 |
1.7.19 含重组质粒克隆鉴定 |
1.7.20 QseB蛋白表达和纯化 |
1.7.21 EMSA实验 |
1.7.22 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探针 |
1.8 结果 |
1.8.1 qseBC敲除株及其回补株的构建 |
1.8.2 ECDCM2的生长状况不受qseBC敲除的影响 |
1.8.3 qseBC的敲除降低了ECDCM2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1.8.4 qseBC的敲除下调了ECDCM2中多重耐药外排泵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
1.8.5 qseBC的敲除减少了ECDCM2生物被膜的形成 |
1.8.6 qseBC的敲除下调了ECDCM2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转录 |
1.8.7 QseB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分析 |
1.8.8 QseB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能力测定 |
1.9 讨论 |
1.10 小结 |
第二章 McbR调控禽致病大肠杆菌APECX40耐药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菌株 |
2.2.2 引物序列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2.3.2 APECX40基因组抽提 |
2.3.3 胶回收 |
2.3.4 质粒抽提 |
2.3.5 用甘油制备感受态细胞 |
2.3.6 电转化 |
2.3.7 鉴定含pKD46的克隆 |
2.3.8 mcbR基因敲除 |
2.3.9 mcbR突变株的回补 |
2.3.10 mcbR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2.3.11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2.3.12 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实验 |
2.3.13 细菌存活率(CFU)检测实验 |
2.3.14 WT/pSTV28、XY7/pSTV28和XY7/pCmcbR总RNA提取 |
2.3.15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2.3.16 构建重组质粒 |
2.3.17 用CaCl_2制备感受态细胞 |
2.3.18 化学法转化 |
2.3.19 含重组质粒克隆鉴定 |
2.3.20 McbR蛋白表达和纯化 |
2.3.21 EMSA实验 |
2.3.22 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探针 |
2.4 结果 |
2.4.1 mcbR敲除株、回补株及其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2.4.2 APECX40的生长状况不受mcbR敲除的影响 |
2.4.3 mcbR的敲除降低了APECX40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2.4.4 mcbR的过表达增强了APECX40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2.4.5 mcbR对多重耐药外排泵相关基因的调节 |
2.4.6 诱导McbR表达及纯化分析 |
2.4.7 McbR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能力测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RcsBC和AriR调控奶牛源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性和H_2O_2 应激效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引物序列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3.3.2 ECDCM2基因组抽提 |
3.3.3 胶回收 |
3.3.4 质粒抽提 |
3.3.5 用甘油制备感受态细胞 |
3.3.6 电转化 |
3.3.7 鉴定含pKD46的克隆 |
3.3.8 rcsBC和 ariR基因敲除 |
3.3.9 rcsBC和 ariR突变株的回补 |
3.3.10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3.3.11 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实验 |
3.3.12 细菌存活率(CFU)检测实验 |
3.3.13 构建重组质粒 |
3.3.14 用甘油制备XL6和XL7感受态细胞 |
3.3.15 电转化 |
3.3.16 含重组质粒克隆鉴定 |
3.3.17 β-半乳糖苷酶酶活测定 |
3.3.18 H_2O_2压力实验 |
3.3.19 H_2O_2压力下细菌存活率(CFU)检测实验 |
3.4 结果 |
3.4.1 rcsBC和ariR敲除株及其回补株的构建 |
3.4.2 ECDCM2的生长状况不受rcsBC和ariR敲除的影响 |
3.4.3 rcsBC的敲除降低了ECDCM2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3.4.4 ariR的敲除增强了ECDCM2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3.4.5 重组质粒pRCL-p-rcsD和pRCL-p-ymgZ的构建 |
3.4.6 RcsBC和AriR之间没有明显的调控关系 |
3.4.7 ariR的敲除增强ECDCM2对H_2O_2耐受性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 |
第一章 引言 |
1.1 抗生素概述 |
1.1.1 抗生素类药物简介 |
1.1.2 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 |
1.1.3 抗生素的危害 |
1.2 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概述 |
1.2.1 抗生素耐药菌 |
1.2.2 抗生素耐药基因 |
1.2.3 抗生素耐药性的环境水平 |
1.2.4 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
1.2.5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 |
1.3 水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去除 |
1.3.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 |
1.3.2 高级氧化技术 |
1.3.3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1.3.4 电催化降解体系 |
1.3.5 毒性分析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分布调查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污水处理厂水样的基本水质 |
2.3.2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 |
2.3.3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菌 |
2.3.4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基因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 电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征方法 |
3.3.2 表征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催化降解典型抗生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影响因素 |
4.3.2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机理探究 |
4.3.3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
4.3.4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影响因素 |
4.3.5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机理探究 |
4.3.6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电催化灭活抗生素耐药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2 抗生素耐药菌的转化培养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外加偏压对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影响 |
5.3.2 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机理探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
6.3.2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机理探究 |
6.3.3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及其耐药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 环境中的含硫化合物简介 |
2 H_2S |
3 硫烷硫 |
4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5 LasR转录激活子 |
6 MarR家族调控因子 |
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硫烷硫通过激活LasR调控P. aeruginosa PAO1的群体感应和毒力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烷硫通过失活MexR调控P.aeruginosa PAO1的耐药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烷硫通过OspR影响P. aeruginosa PAO1的色素产生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氧反应产物对多重耐药基因的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圣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G5基因组分析[D]. 李蒙. 西北大学, 2021(12)
- [3]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D]. 陈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4]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吴正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作用机制初探[D]. 魏智化. 西北大学, 2021(12)
- [6]sRNA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CR-hvKP)中耐药和毒力作用初探[D]. 陈传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7]转录调控因子RamR通过外排泵或外膜蛋白调控仅对厄他培南耐药的CRKP机制研究[D]. 王东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QseBC与McbR调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D]. 李文昌.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5)
- [9]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D]. 刘海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10]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硫烷硫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玄冠华. 山东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