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伐他汀与烟酸联用致严重肌病2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萍,安薇[1](2021)在《1例罕见的烟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继发脑梗死的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烟酸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1例高血压患者使用烟酸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继发脑梗死的发生与治疗过程进行介绍。通过查阅相关药品说明书及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评估该不良反应(ADR)的诱因及严重程度,提出烟酸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建议。结果与结论: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分析本例患者过敏性休克与烟酸注射液的关联性为"很可能",继发脑梗死主要考虑与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关,其中因过敏性休克、血压急剧下降导致脑灌注不足而继发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大。以上症状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定义为"严重的ADR"。临床药师建议临床在使用烟酸注射液时应当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在用药早期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对于存在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患者,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待血压回升后,再使用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以防止继发性脑梗死。临床药师对该类患者应及时进行用药教育,告诫患者后期就诊时务必告知医师此次严重ADR的相关药物,杜绝过敏性休克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再次发生,同时在联用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时加强血压监测及对肌肉毒性等ADR的监护,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高千秋,张浩嘉[2](2018)在《302例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文献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在中国人群中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他汀"、"肌病"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302例病例。辛伐他汀病例最多。共涉及8类严重药物相互作用。结论应合理选用他汀类药物,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并做好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处理和预防。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研究表明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管克庭[5](2016)在《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阿乐)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的临床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差异性,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初步诊断,纳入实验,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完成抽血化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肌钙蛋白I、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完善体格检查,检查心电图。给予正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扩冠及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抑制心肌重塑等药物治疗。对初步纳入实验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ACS诊断,对于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改善血运情况。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纳入分组,即对照组(10mg组,80例)和实验组(20mg组,80例),告知实验相关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正规用药8周后再次检测并记录: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酸激酶(CK)等。观察指标的监测统一采用生化仪Backman-Au-5821。严密观察并记录诸如胃肠道不适、精神症状、肌痛、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ADR)。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8周后,2组研究对象血TC均有明显下降,10mg组下降率为14.3%,20mg组下降率为23.8%,20mg组比10mg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研究对象血LDL-C均有明显下降,10mg组下降率为16.4%,20mg下降率为25.7%,20mg组比10mg组下降更为明显。服药后2组研究对象心绞痛症状均有显着缓解,血中CRP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实验组(20mg组)AST/ALT升高≥3倍者3例,AST/ALT升高<3倍者6例,胃肠道不适者2例,肌痛者1例,严重不良反应共6例,占7.5%,对照组(10mg组)AST/ALT升高≥3倍者2例,AST/ALT升高<3倍者5例,胃肠道不适者1例,肌痛者2例,严重不良反应共5例,占6.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均未出现新发糖尿病、急性肾衰竭、神经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2组研究对象均未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总之,10mg组和20mg组均可以有效调节血脂(TC/LDL-C)水平,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有效降低血CRP含量。早期使用较大剂量阿乐(20mg)具有更好的调脂效果,而诸如横纹肌溶解、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见显着增加。
赵冬梅,张华,王昱,李明辉[6](2015)在《辛伐他汀口服制剂不良反应近况及注意事项》文中提出辛伐他汀是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是洛伐他汀经半合成而得到的降胆固醇药,它是一种非活性的内酯化前体药物,通过肝脏水解成活性代谢产物或其衍生物而起作用。辛伐他汀用于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辛伐他汀是土曲霉素发酵产物的合成衍生物。辛伐他汀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或冠心病病死率[1]。但随之而来的是不
马媛,封宇飞,陈艳娥[7](2013)在《68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1990-2012年国内医药学期刊发表的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的分布、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检索到57篇相关文献,涉及68例病例,61~70岁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辛伐他汀引起的肌肉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肝损害,其他不良反应散在发生。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关注辛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监护等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陈维艳[8](2011)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文中提出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包括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肝损害、过敏反应、眼外肌麻痹、性功能障碍、多尿、消化系统反应、关节痛、下肢不宁综合征等。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促进其合理应用。
姚立枫[9](2010)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上升,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是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争议也越发激烈。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正在呈上升趋势,现将他汀类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报告综述如下,希望对今后临床合理应用降脂药物起到提示作用。
苏前[10](2007)在《他汀类药物致肌病(附5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肌病的临床、肌电图(EMG)及血相关酶的改变。方法对5例辛伐他汀致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EMG及肌酶改变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0岁,口服辛伐他汀2周~2年,合并用药2例。4例患者有突出的全身或下肢疼痛,3例有四肢乏力,3例肌肉触痛,2例轻度肌力下降。全部病例肌酸激酶不同程度升高。EMG检查2例,1例正常,1例肌源性改变。停药后肌病症状在2~3周后基本恢复。结论他汀类药物致肌病临床并不罕见,临床应注意;在年龄大、基础病多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易出现,停药可恢复,预后良好。
二、辛伐他汀与烟酸联用致严重肌病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伐他汀与烟酸联用致严重肌病2例(论文提纲范文)
(1)1例罕见的烟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继发脑梗死的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1.1 基本情况 |
1.2 入院查体与诊断 |
1.3 治疗过程 |
2 分析与讨论 |
2.1 ADR关联性分析 |
2.2 烟酸注射液引发ADR的原因分析 |
2.3 烟酸的合理使用 |
3 结语 |
(2)302例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与年龄 |
2.2 合并用药 |
2.3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的分类 |
3 讨论 |
3.1 他汀类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 |
3.1.1 他汀类药物特点 |
3.1.2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其他疾病 |
3.1.3 患者因素 |
3.1.4合并用药 |
3.2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处理 |
3.3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预防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5)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准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受试对象剔除标准 |
2.1.4 终止实验标准及处理 |
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仪器 |
2.4 分组与给药 |
2.5 临床资料收集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 |
3.2.1 阿托伐他汀对TC的影响 |
3.2.2 阿托伐他汀对LDL-C的影响 |
3.2.3 阿托伐他汀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
3.2.4 心绞痛复发率比较 |
3.3 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 |
3.3.1 阿托伐他汀对肝脏影响 |
3.3.2 阿托伐他汀对胃肠道影响 |
3.3.3 阿托伐他汀对骨骼肌肉系统影响 |
3.3.4 阿托伐他汀对泌尿系统影响 |
3.3.5 阿托伐他汀对血糖影响 |
3.3.6 阿托伐他汀对神经系统影响 |
4. 讨论 |
4.1 急性冠脉综合症 |
4.2 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 |
4.2.1 阿托伐他汀的调节血脂功能及其机制 |
4.2.2 阿托伐他汀的的多效性及其机制 |
4.2.2.1 抑制炎症反应 |
4.2.2.2 抗血小板活性 |
4.2.2.3 改善内皮功能 |
4.2.2.4 抗氧化作用 |
4.2.2.5 改变斑块成分 |
4.3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其产生机制 |
4.3.1 阿托伐他汀对肝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
4.3.2 阿托伐他汀对胃肠道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
4.3.3 阿托伐他汀对骨骼肌肉系统影响及其机制 |
4.3.4 阿托伐他汀对泌尿系统影响及其机制 |
4.3.5 阿托伐他汀对血糖影响及其机制 |
4.3.6 阿托伐他汀对神经系统影响及其机制 |
4.3.7 阿托伐他汀对肿瘤影响及其机制 |
4.3.8 阿托伐他汀的其他不良反应及其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辛伐他汀口服制剂不良反应近况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化系统 |
2 皮肤及附件损害 |
3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
4 肌肉骨骼系统 |
5 全身性损害 |
6 血液系统 |
7 少见不良反应 |
(7)68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与年龄 |
2.2 用药剂量 |
2.3 用药时间 |
2.4 累及系统或器官 |
2.5 药物相互作用 |
3 讨论 |
3.1 不良反应与年龄及性别关系 |
3.2 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 |
3.4 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分析 |
(8)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1.1 肌肉肌病[1-3] |
1.2 肝毒性 |
1.3 过敏反应 |
1.4 眼外肌麻痹 |
1.5 性功能障碍 |
1.6 多尿 |
1.7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
1.8 关节痛 |
1.9 下肢不宁综合征 |
2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
2.1 调整药物剂量 |
2.2 考虑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因素 |
2.3 注意联合用药 |
2.4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
(9)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毒性 |
2 肌病 |
3 神经毒性 |
4 其他不良反应 |
4.1 胃肠道反应 |
4.2 过敏性皮炎 |
4.3 头痛、失眠、视神经障碍及抑郁症 |
4.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4.5 肿瘤 |
(10)他汀类药物致肌病(附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服辛伐他汀的适应证及目的 |
1.3 辛伐他汀剂型及服用剂量 |
1.4 临床表现 |
1.5 实验室检查 |
1.6 肌电图 (EMG) 检查 |
1.7 预后 |
2 讨 论 |
四、辛伐他汀与烟酸联用致严重肌病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例罕见的烟酸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继发脑梗死的病例分析[J]. 杨萍,安薇. 中国药房, 2021(18)
- [2]302例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系统损害的文献分析[J]. 高千秋,张浩嘉. 中国药物警戒, 2018(08)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5]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D]. 管克庭.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6]辛伐他汀口服制剂不良反应近况及注意事项[J]. 赵冬梅,张华,王昱,李明辉. 山西医药杂志, 2015(15)
- [7]68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马媛,封宇飞,陈艳娥. 药品评价, 2013(12)
- [8]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 陈维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11(10)
- [9]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 姚立枫. 天津药学, 2010(02)
- [10]他汀类药物致肌病(附5例分析)[J]. 苏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