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论文文献综述)
段若思[1](2021)在《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分布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诊断为急性肝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有效组与无效组,对其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比较2组重要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差异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EXCEL2016及SPSS21.0分析。[结果](1)共64例肝衰竭患儿,男27例,女37例;年龄1月-15.5岁,其中有效组30例(包括肝移植好转1例),无效组34例(包括自动出院4例)。(2)已知病因中,中毒17/36例(47.2%),感染9/36例(25.0%),遗传代谢4/36例(11.1%),自身免疫性疾病1/36例(2.78%),盆腔横纹肌肉瘤1/36例(2.78%),爆发性心肌炎1/36例(2.78%),川崎病1/36例(占比2.78%),胆总管扩张1/36例(占比2.78%),胆道闭锁1/36例(占比2.78%),病因不明者占28/64例(占比43.8%)。(3)本例研究中病死率为53.13%,已知病因中毒蕈中毒死亡率最高,为57.14%,其次为感染,为44.44%;(4)毒蕈中毒在学龄前期占比最高(85.7%);(5)单因素分析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并发症数量、TBIL、PT、APTT、WBC、NH3、血肌酐、甲胎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A、住院天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感染,②中毒,③遗传代谢,④自身免疫,⑤血管及肿瘤,⑥其他。原因不明的儿童急性肝衰竭在各个年龄段仍占较大比例,已知病因中导致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最常见的是药物/其他中毒;婴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以中毒发病率最高;遗传代谢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2)因药物及毒蕈中毒导致儿童急性肝衰竭患儿血液净化使用率最高,血液净化治疗与药物治疗在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儿童急性肝衰竭死亡率较高,已知病因中毒蕈中毒死亡率最高,其次为感染。(4)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与并发症有关,并发症数量越多,预后越差。(5)高Tbil及并发呼吸衰竭是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婷婷[2](2021)在《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毒患者在血液灌流前后血中毒物血药浓度变化情况,量化HP对毒物的清除效果。同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和脏器损伤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依据毒物种类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流方案,能早期把握病情进展及评估预后,以期达到提高治愈率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山东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排除及纳入标准筛查后,共有165例临床病例资料入组。其中包括有机磷类79例(47.88%),敌草快28例(16.97%),草铵膦26例(15.76%),草甘膦32例(19.39%)。应用EXCEL表格收集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灌流前后相关血药浓度、各脏器损伤标志物等。应用EXCEL表格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有理论频数小于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有机磷79例有机磷中毒病例中,包括毒死蜱9例,敌敌畏44例,甲拌磷8例,辛硫磷10例,氧化乐果8例。总病死率为30.4%。共6例患者入院前中毒时间≥48h。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有机磷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有机磷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有机磷总浓度变化为100(85.7,100.0)%。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肺、心脏、肾脏、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在第2次复测CHE较首次是否升高这一研究指标上,存活组CHE升高人数>死亡组(P<0.05)。敌草快28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42.9%。共4例入院前中毒时间≥24h。首次HP前后血药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心脏、肝脏、肾脏及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并且多在住院前24小时内死亡。16例存活者共47份胸部CT报告中,有41份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肺渗出。所有患者出院前肺部渗出性改变均较前减轻,并且均无重度渗出及典型肺间质纤维化情况。草甘膦32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125%。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甘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甘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甘膦总浓度变化为100.0(97.13,100.0)%。草铵膦26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8%。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铵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铵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铵膦总浓度变化为92.29(85.49,97.32)%。研究结论1.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成分。通过分析前3类血药浓度资料得出,入院前2日内的3次血液灌流能基本清除血中毒物,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HP对血中毒物清除效果增大。2.及时、准确毒物检测能个体化指导血液灌流时机,会减少该项血液净化技术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治疗费用,有助于提升中毒患者的救治存活率。3.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入院第3日复测CHE升降趋势能评估患者预后,未升高者提示患者预后不良。4.重度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单纯敌草快中毒可能不会导致典型肺间质纤维化,在中毒初、中期肺组织的渗出性改变可在中毒后期逐渐吸收、消散。5.部分入院前中毒时间超过24h的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后仍需接受血液灌流治疗。
何玲玲,何鲤穗,林燕萍[3](2021)在《急性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文中提出目的讨论临床表现以横纹肌溶解为主的急性毒蕈中毒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我院2019年收治的1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人通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以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为主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毒蕈中毒病人,予血液灌流+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显着提高预后。
彭汇,郭文慧[4](2020)在《1例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每年的5~8月为野生菌类生长高峰期,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期。毒蕈中毒又称为毒蘑菇中毒,是指食入有毒的蕈类。毒蕈导致的中毒表现有胃肠炎型、肌肉溶解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其中以肌肉溶解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少见报道,且中毒后的相关临床症状出现较迟,易被医护人员忽视[1-3]。出现症状后病人肌肉酸痛和腰背痛的尤显着[4],伴有发热、全身乏力、急性肾衰竭等症状,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及预后。2018年8月30日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1例毒蕈中毒致横纹
雷佳[5](2020)在《108例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0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显效组及无效组,采用EXCEL及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1)共108例患儿,其中显效组28例,无效组80例。(2)病因不明确者占52.8%(57/108例),已知的前四位病因分别是毒物中毒32例(占29.6%),药物7例(占6.5%),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占5.6%),肝豆状核变性3例(占2.8%)。≤3岁患儿病因不明确者占73.8%(31/42例),>3岁患儿病因以毒物中毒为主(42.4%,28/66例)。(3)两组患儿年龄、住院天数、血氨、血乳酸、PT、APTT、INR、肝性脑病、总胆红素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2岁的100例患儿中,PELD评分对预后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住院时间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OR值分别为1.01、0.827,P<0.05)。结论:儿童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高,病因不明确者占多数,总胆红素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水平>74.35umol/L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敏感度81.3%和特异度53.6%;充足的治疗时间为预后良好的积极因素。
杨倩,赵永恒,李超,孙洵,胡伟,徐红忍,李立[6](2020)在《毒蕈中毒供者供肾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报道1名毒蕈中毒脑死亡儿童供者供肾移植,探讨毒蕈中毒脑死亡者能否成为潜在器官捐献者及其捐献器官的评估办法。方法对毒蕈中毒潜在供者进行严格的临床病程观察、实验室及病理学评估。结果供者病变符合中毒性肝炎,器官获取时肾脏大体形态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评估大致正常,2只肾脏分配给2例成人受者,肝脏弃用。经随访6个月,1例受者术后顺利恢复,另1例受者经过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后逐渐康复。结论当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正常、病理学检查未见禁忌,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判断毒蕈中毒类型、观察各器官的损伤发展趋势以及等待毒素清除的情况下,毒蕈中毒脑死亡者有可能成为器官捐献者。
翁雪梅,李思惠[7](2020)在《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文中指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在遭受感染、中毒、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急性损害后,同时或序贯性的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化学物中毒病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救治不及时可迅速发生MODS,死亡率
翁雪梅,张雪涛,王洁,侯强[8](2020)在《《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77-2019)修订解读》文中指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77-2019)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急性化学物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诊断及处理,此标准在GBZ 77-2002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职业病诊断实践为基础,结合了临床各学科的新技术、新进展,增加了诊断依据,修改了各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指标。对各项修订内容作了详细解读,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认识及重视,加深对新标准的理解和执行精度。
钟文,黄艳青,唐敏,黄春霞,蒋秋媛[9](2019)在《CRRT联合HP在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血流灌流(HP)在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40例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RRT联合HP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Kolcab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护理后,对照组Kolcaba评分为(56.39±5.61)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8.83±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采用CRRT联合HP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护患关系改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郑欣颖,刘花,史桂荣[10](2014)在《1例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毒蕈中毒(Mushroom Poisoning)是因误食毒蕈(蘑菇),毒蕈中多种毒素损害胃肠、心、脑、肝、肾等器官,而致临床表现多样的中毒类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因食入毒素对器官的损害程度而有差异。同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不同毒蕈可含有相同毒素,从而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危重程度的差别化[1]。临床呈急性肝衰竭表现,中毒性肝炎型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2]。病死率可达50%90%。中毒后15 d(平
二、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质量控制及伦理学审批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1 有机磷 |
3.1.1 患者一般资料 |
3.1.2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血药浓度影响 |
3.1.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
3.2 敌草快 |
3.2.1 患者一般资料 |
3.2.2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血药浓度影响 |
3.2.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
3.2.4 敌草快中毒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分析 |
3.3 草甘膦 |
3.3.1 患者一般资料 |
3.3.2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血药浓度影响 |
3.3.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
3.4 草铵膦 |
3.4.1 患者一般资料 |
3.4.2 血压灌流对草按膦血药浓度影响 |
3.4.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有机磷 |
4.1.1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清除效果分析 |
4.1.2 相关预后分析 |
4.2 敌草快(DQ diquat) |
4.2.1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清除效果分析 |
4.2.2 相关预后分析 |
4.2.3 敌草快对肺的影响 |
4.3 草甘膦及草铵膦 |
4.3.1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草铵膦清除效果分析 |
4.3.2 草甘膦及草铵膦中毒患者早期脏器损伤情况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急性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1.1 病史 |
1.2 实验室指标 |
2 治疗方法 |
2.1 一般治疗经过 |
2.2 血液净化治疗 |
3 讨论 |
(4)1例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实验室检查 |
2 治疗方法 |
3 护理 |
3.1 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 |
3.2 静脉置管的选择与护理 |
3.3 优化危急值的报告与处理 |
3.4 血液净化的护理 |
3.5 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及治疗的护理措施 |
3.6 安全护理 |
3.7 心理护理 |
4 讨论 |
(5)108例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指标 |
1.3 预后评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病因分布 |
2.3 治疗 |
2.4 转归及预后 |
2.5 单因素分析 |
2.6 多因素分析 |
2.7 ROC曲线 |
3 讨论 |
3.1 PALF的病因 |
3.2 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其它相关因素 |
3.3 预后多因素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ODS概念演变 |
2 MODS 发病机制 |
3 急性化学物中毒性MODS特殊性(与其他MODS不同点) |
3.1 致病因素不同 |
3.2 临床表现存在明确剂量—效应的规律 |
3.3 就诊时间极为重要 |
3.4 发病类型以原发性多见 |
3.5 预后不同 |
4 常见急性化学物中毒致MODS的报告 |
4.1 急性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中毒致MODS |
4.2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MODS |
4.3 百草枯急性中毒致MODS |
4.4 急性砷化氢中毒性MODS |
4.5 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致MODS |
4.6 鱼胆中毒致MODS |
4.7 灭鼠药中毒致MODS |
4.8 重度酒精中毒致MODS |
4.9 马蜂中毒致MODS |
5 诊断标准 |
6 治疗进展 |
6.1 病因治疗 |
6.2 尽早器官功能支持 |
6.3 血液净化疗法的应用 |
6.4 高度重视化学物中毒的潜伏期的治疗 |
6.5 近年来一些新疗法 |
6.6 注重营养代谢支持 |
7 问题和挑战 |
(8)《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77-2019)修订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GBZ 77-2019标准编制依据 |
2 MODS的定义 |
3 GBZ 77-2019各项技术内容修订情况 |
3.1 将“诊断原则”修订为“诊断依据” |
3.2 将“诊断分级”修订为“器官功能障碍的判定” |
3.3 关于心血管功能障碍 |
3.3.1 增加“Q-T间期延长” |
3.3.3 删除“心源性猝死” |
3.3.4 增加“B型钠尿肽(BNP)指标和肌钙蛋白” |
3.4 关于呼吸功能障碍 |
3.4.1 将“肺野病变范围≥3/4”列为呼吸衰竭诊断指标 |
13.30 kpa(100 mmHg)'>3.4.2 删除呼吸功能不全指标中的P(A-a)DO2(FiO21.0)>13.30 kpa(100 mmHg) |
3.5 关于肾功能障碍 |
3.5.1 调整“以48 h为观察时限,比较血清肌酐和尿量变化的急性肾损伤判断方法和指标” |
3.5.2 删除“尿毒症” |
3.6 关于肝功能障碍 |
3.6.1 删除“肝功能不全”指标中的“或多项肝功能试验异常”表述 |
3.6.2 调整急性肝功能障碍中黄疸分级指标 |
3.6.3 删除“肝功能障碍”指标中的“腹水”项 |
3.6.4 调整急性肝损伤中凝血功能的表达 |
3.7 关于血液功能障碍 |
3.7.2 删除“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3.7.3 增加“血小板≤20×109/L,伴广泛出血”为血液功能衰竭指标 |
3.8 增加“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的书写规范” |
4 小结 |
(9)CRRT联合HP在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护理前后的舒适度比较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10)1例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护理 |
2.1 加强基础护理, 严防感染: |
2.2 心理护理: |
2.3 重要脏器受损的观察和护理 |
2.3.1 急性肝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
2.3.2 急性肾脏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
2.3.3 胃肠、心、肺功能受损的观察和护理: |
2.4 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 |
2.4.1 预防感染: |
2.4.2 预防激素不良反应: |
2.5 血液灌流术后的护理: |
2.6 出院指导: |
3 讨论 |
3.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成因: |
3.2 治疗原则的正确实施对受损脏器的快速恢复至关重要: |
四、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D]. 段若思.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D]. 刘婷婷. 山东大学, 2021(12)
- [3]急性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并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J]. 何玲玲,何鲤穗,林燕萍. 海峡药学, 2021(02)
- [4]1例毒蕈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 彭汇,郭文慧. 全科护理, 2020(26)
- [5]108例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雷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毒蕈中毒供者供肾一例并文献复习[J]. 杨倩,赵永恒,李超,孙洵,胡伟,徐红忍,李立.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0(05)
- [7]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J]. 翁雪梅,李思惠.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02)
- [8]《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77-2019)修订解读[J]. 翁雪梅,张雪涛,王洁,侯强.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02)
- [9]CRRT联合HP在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钟文,黄艳青,唐敏,黄春霞,蒋秋媛. 中外医学研究, 2019(16)
- [10]1例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郑欣颖,刘花,史桂荣. 吉林医学, 2014(19)
标签:血液灌流论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 肝衰竭论文; 器官论文; 预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