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认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林子舒[2](2020)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左心室做功、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观察针刺调神方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焦虑、睡眠指数等量表的评估,观察针刺调神方对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对比针刺调神方与西药常规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探析针刺调神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方法:根据纳排标准规定,本研究最终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3例患者自行要求退出,予以剔除,最终有67例受试者完成本实验,将67例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由有经验的医生开出西药处方治疗进行规范降压,处方:硝苯地平控释片;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血压不能控制达标者,则换用或加用第2种降压药物继续治疗,口服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经验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针刺调神方治疗,针刺调神方:印堂、神庭、四神聪、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血压点(双)、中脘、天枢(双)、关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量两组患者的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数值范围,观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LSW)、每搏外周阻力(SSVR)、每搏外周阻力指数(SSVRI),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STR),射血收缩指数(EPCI),变力状态指数(ISI),心率(HR)。测量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在治疗前后使用CSM3100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将2对电极片粘至颈部两侧及平行剑突的胸部两侧(腋中线处)。将导线正负极与对应电极连接,打开仪器进入界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静待2分钟后,仪器显示器出现数据,待数据基本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数据;再进行血压、高血压中医临床症状评定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记录,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量表总分变化,治疗后按照血压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射血收缩指数(EPCI)、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率(ST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阻力(SSVR)、外周阻力指数(SSVRI)、左室做功(LSW)、左室做功指数(LSW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EPCI、VET、STR、H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O、CI、SSVR、SSVRI、SBP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比较,CO、CI、EPCI、STR、HR、SBP、DBP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VR、SSVRI、LSW、LSWI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疗效判定显效13个,有效16个,无效有4个,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个,有效14个,无效有7个,总有效率为79.41%。经检验,血压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有效27个,无效有6个,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20个,无效有14个,总有效率为58.82%。经检验,中医症状总积分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治疗组无焦虑患者17例,可能焦虑患者9例,肯定焦虑患者7例,明显焦虑0例;对照组无焦虑患者7例,可能焦虑患者16例,肯定焦虑患者9例,明显焦虑2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神针刺处方的特点,是注重脏腑和气血同调,达到形神相合,形神统一。诸穴合用,调养心神,则气血调和,化生有源,五脏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经络通畅,使五脏六腑之精上达于头,使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针刺调神方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方面有明显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保护心脏功能及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经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程度分布发生改变,多数患者由有焦虑患者转变为无焦虑,焦虑程度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调神针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均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治疗后治疗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差异,并且焦虑程度分布较对照组也改变更多,说明针刺调神方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方面有明显作用。针刺能够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益气血、调和肝脾,化痰祛湿来调畅气机,调和脏腑以至神安,神安则情志病才能好转。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说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稳定,睡眠质量也跟随提升。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较药物组差异显着,说明针刺调神方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刺不光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方面有作用,还能通过对患者的神的调节,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都得到了改善,达到形神统一,则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处在“降压效应”及“降压外效应”之间,这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降压外效应即抗高血压治疗不应局限于降压,还需要兼顾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大动脉弹性,减少症状,从而防止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众多证据表明降压本身并不能解决从危险因素到终点事件这一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全部心血管效益。降压达标不是指血压的数值达标,尚有其他含义。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一道参与疾病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降压达标不能单方面理解为血压数值的降低,还应理解为包括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临床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既往倡导的降压,为血压数值的达标,并没有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本研究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根本上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病,以及靶器官损害和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切断了高血压恶性循环链,可能是控制高血压、降低变异性、保护靶器官及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针刺调神方能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机体阴阳调和、气血调和的状态。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高血压的防治。
李晶龙[3](2020)在《不同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控制水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及腔隙的影像学资料差异;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改变,探讨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AIS发病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多次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651例。所有患者首次和末次入院均行脑MRI检查。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测量指标及疾病史)。将患者分为血压控制不佳组(因高血压入院且血压控制水平未达标)和血压控制理想组(因高血压外其他疾病入院且血压控制水平达标)。以MRI图像评估AIS及腔隙的分布、数量、大小。比较两组间基线临床资料、AIS及腔隙的差异。二、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首次入院的高血压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及ASL检查。收集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分组依据同第一部分。测量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壳核、丘脑、脑桥及小脑CBF(TI分别为1.5、2.0、2.5s)。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脑不同区域CBF差异;分别比较血压控制不佳及血压控制理想组同一区域不同TI的CBF差异。结果:一、最终纳入患者626例,其中血压控制不佳组513例,血压控制理想组113例。(1)血压控制不佳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共患糖尿病比例、AIS患病率高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0.05);口服降压药(≥2类)比例低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0.001);血压控制不佳组较血压控制理想组高血压3级比例(62.38%vs 50.44%)更高,而高血压1级(10.53%vs 18.58%)及2级比例(27.10%vs 30.9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2)首次行MRI检查时,共169例患者发生AIS。血压控制不佳组161例,单发梗死77例,多发梗死84例,小梗死126例,大梗死35例,AIS以额叶(41.61%)、基底节(32.92%)、顶叶(29.81%)多见。血压控制理想组8例,单发梗死6例,多发梗死2例,小梗死7例,大梗死1例,AIS以基底节(37.50%)多见。共503例患者出现腔隙。血压控制不佳组424例,单发腔隙30例,多发腔隙394例,腔隙以基底节(89.62%)、额叶(62.03%)、脑干(53.30%)多见。血压控制理想组79例,单发腔隙10例,多发腔隙69例,腔隙以基底节(79.75%)多见。血压控制不佳组AIS、腔隙均较血压控制理想组多见(P<0.05)。(3)随访期间,共138例患者发生AIS。血压控制不佳组130例,单发梗死53例,多发梗死77例,小梗死95例,大梗死35例,AIS以额叶(33.08%)、基底节(31.54%)、顶叶(29.23%)多见。血压控制理想组8例,单发梗死5例,多发梗死3例,小梗死7例,大梗死1例,AIS以额叶(37.50%)多见。共246例患者出现新增腔隙。血压控制不佳组226例,单发腔隙71例,多发腔隙155例,新增腔隙以基底节(46.46%)、额叶(40.27%)、脑干(19.91%)多见。血压控制理想组20例,单发腔隙9例,多发腔隙11例,新增腔隙以基底节(45.00%)多见。血压控制不佳组AIS、新增腔隙均较血压控制理想组多见(P<0.001)。二、最终纳入患者65例,其中血压控制不佳组39例,血压控制理想组26例。(1)血压控制不佳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0.05);口服降压药(≥2类)比例低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0.005);血压控制不佳组较血压控制理想组高血压3级比例(69.23%vs 38.46%)更高,而高血压1级(5.13%vs19.23%)及2级比例(25.64%vs 42.3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血压控制不佳组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壳核、小脑CBF1.5、CBF2.0及CBF2.5均低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0.05)。血压控制不佳组丘脑、脑桥CBF2.5低于血压控制理想组(P分别为0.017、0.006);而CBF1.5及CBF2.0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控制不佳组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壳核、小脑CBF2.5及CBF2.0均高于CBF1.5(P<0.001);而CBF2.5与CBF2.0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控制理想组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壳核、小脑CBF2.5及CBF2.0均高于CBF1.5(P<0.001),CBF2.5高于CBF2.0(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AIS以小梗死多见,提示高血压以脑小血管损伤为主。(2)血压控制不佳组较血压控制理想组AIS及腔隙的发生风险增加。血压控制不佳组AIS好发于额叶、顶叶、基底节,腔隙好发于基底节、额叶、脑干。血压控制理想组AIS好发于基底节、额叶,腔隙好发于基底节。(3)与血压控制理想组相比,血压控制不佳组全脑CBF减低是其AIS发生风险增大的重要的血流动力学机制。(4)血压控制不佳组脑血流延迟灌注效应消失,是其AIS发病的另一重要原因。
刘帝[4](2020)在《贵阳市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对比贵阳市部分少数民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苗族)与汉族40~60岁围绝经期体检女性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程度及危险因素,以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既往病史、月经周期等基本情况;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CVHI检测,比较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群的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及CVHI的异常情况,并分析CVHI的影响因素。结果:1.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女性脑卒中家族史占比(13.71%)与汉族(5.49%)存在差异。2.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CVHI异常率,少数民族为20.03%(130/649),汉族为20.03%(281/1403);CVHI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3.BMI、腰围、SBP、DBP、FPG、Hcy、TC、TG、LDL-C的均值水平随卒中风险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DL-C均值水平随卒中风险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轻度卒中风险人群中,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女性的BMI、TG和汉族的BMI、均值水平均达到了超重、血脂异常的标准;中度卒中风险人群中,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女性的腰围、SBP、FPG和汉族的FPG、TG均值水平均达到了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及血脂异常的标准;重度卒中风险人群中,汉族围绝经期女性的腰围、SBP、DBP均值水平均达到了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的标准。4.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初中及以下学历、绝经、肥胖(中心性肥胖)、FPG升高、血脂异常同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脑卒中风险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史、偏咸饮食、IFG为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从不食用腌熏食品为保护因素。5.少数民族的SBP(r=-0.238,P<0.001)、体重(r=-0.259,P<0.001)、腰围(r=-0.236,P<0.001)、TG(r=-0.214,P<0.001)与CVHI积分值存在负相关,HDL-C(r=0.174,P<0.001)与CVHI积分值存在正相关。结论:1.针对具有脑卒中家族史的围绝经期女性,应注意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禁烟限酒,并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于降低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2.贵州省常驻居民中,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卒中风险暴露率均高达20.03%,少数民族与汉族无本质差别。卒中风险暴露率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且50岁~组是卒中风险暴露率增加的拐点,在步入中年时应加强卒中的预防,尤其在55岁后,应加大卒中的预防力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3.患有超重、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或空腹血糖受损等任一情况的围绝经期女性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功能受损即脑卒中风险。4.在控制围绝经期女性的血压、血脂及体重水平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少数民族围绝经期女性的血糖水平监测及饮食习惯的调整。5.少数民族的血压、体重、腰围、血脂水平越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越高。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血压、血糖及体质量的监测与管理刻不容缓,控制或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进行必要且有规律的药物治疗,以期降低此类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葛婷爱[5](2018)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I)分布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五云山疗养院进行疗休养的离退休11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另选择同期在五云山疗养院进行疗休养的离退休非高血压老年人群111例为对照组,统一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实验室检查及CVHI检测,分析两组CVHI总体水平及各指标水平分布情况。结果:1高血压组的CVHI异常率为45.3%;2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明显较低,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动态阻力、差压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并且脑血流速度等指标呈下降趋势,脑血管外周阻力等指标呈上升趋势。二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I)异常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五云山疗养院进行疗休养的离退休11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对其进行CVHI检测,根据CVHI积分分为CVHI异常组53例,CVHI正常组64例,另选择同期在五云山疗养院进行疗休养的离退休非高血压老年人群111例为对照组,用Moca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3组的认知差异,并进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CVHI异常组与CVHI正常组)的认知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得分均较低(均P<0.05)。与CVHI正常组比较,CVHI异常组的认知总分、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得分较低(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小流速(α值=0.698,P=0.023)是认知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合并CVHI异常(α值=4.809,P<0.001)、CVHI异常(<75分)(α值=1.23,P=0.004)、低教育年限<=12年(β 值=2.098,P=0.021)、糖尿病(α 值=2.540,P=0.037)是引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教育年限、糖尿病传统影响因素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CVHI异常是引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MCI的发生、发展影响更大。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6](2017)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不同之处[1]。目前,对老年AHF的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1临床特征年龄>75岁与年龄≤75岁的AHF患者临床特征不同
李成武[7](2016)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和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否反映脑血管损伤的程度,哪些体征具有特征性,能预警脑卒中的发生,从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目的:1.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及其脑、眼血流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通过眼底检查来预测或早期发现、干预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2.对脑卒中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比较病变轻重与证型的关系,分析两种疾病证候演变规律和共性,从证候学特征方面为脑卒中的“治未病”提供临床依据。3.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并发症时,脑、眼血流的相关性,探讨视网膜病变和脑血管病变发病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共性。方法: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符合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及以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患者300例,该病例来源于三个临床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每个中心各100例。询问脑卒中病史,拍摄眼底彩照,测量视网膜动脉直径、静脉直径,计算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按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辨证分型。从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①分析脑卒中发病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的关系。②分析脑卒中发病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③分析中医证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④分析中医证型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2.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住院患者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采集眼底彩色照片,测量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按照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测量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从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①分别分析眼血流、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的相关性。②分析眼血流、脑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③分析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④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试验周期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三个分中心共收集病例291例。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级别之间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级别之间脑卒中发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视网膜病变级别越高脑卒中发病率越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级时脑卒中发病率(65.71%)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时脑卒中发病率(18.45%)的3.56倍。3.有脑卒中与无脑卒中患者之间比较,有脑卒中组视网膜动脉直径小、视网膜静脉直径大、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小。其中脑卒中组动静脉直径比为0.51,无脑卒中组动静脉直径比为0.62。4.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脑卒中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痰浊痹阻证最易发生脑卒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级别之间中医证型有统计学差异,痰浊痹阻证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最重。5.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试验周期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共收集病例120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以Ⅱ级为主,占65.4%,视网膜动脉硬化以Ⅲ级为主,占83.3%。痰湿壅盛证最多,占50%,其次为阴虚阳亢证和肝火亢盛证。6.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不同级别之间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差别,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阻力指数增大、搏动指数增大、S/D增大。7.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与眼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有正相关性。结论: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级作为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临床指标之一,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级别越高脑卒中发病风险越高,合并视网膜出血、渗出时脑卒中发病率(65.71%)是单纯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时脑卒中发病率(18.45%)的3.56倍。2.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相关性,视网膜动脉直径越小、静脉直径越大、动脉静脉直径比越小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越大。当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降到0.5时脑卒中发生风险较大。3.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和脑卒中发病风险有相关性,痰浊痹阻证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最大。4.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与眼血流有相关性,其中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是血流动力学参数中评价高血压对脑部和眼部血管影响较为敏感的指标。
李楠楠[8](2014)在《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其相关病名在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件及我国脑血管病疾病分类中相继被取消,此疾病诊断率低,在临床较少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这一疾病群体却客观存在,发病率极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重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重大脑血管病事件。慢性脑供血不足在现阶段尚无被国际国内公认的病名和诊断标准,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也无确实有效的方法,但是中医药在其治疗方法上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较为明显,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入手,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以及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药防治、重大脑血管疾病延缓和预防指明新的方向。一、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现代文献研究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文献,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总结其中有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症状表征、证候要素、证型等资料,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共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6篇,纳入患者2452例,共归纳出14个证候类型,16个证候要素,515个表征。(2)中医表征分析:515个表征中,一般表征320个,其中常见表征共11个,分别为头晕、头痛、失眠、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乏力、胸闷、头重、神疲、多梦,其在文献中出现频率均大于25%。脉象表征83个,其中细脉、弦脉、沉脉出现频率最高。舌象表征112个,其中常见舌色为舌淡、舌红,常见舌苔为苔薄、苔白、苔黄。(3)证候要素分析:所有文献中,共归纳出中医证候要素16个,总频次5660次,其中病位证候要素4个,病性证候要素12个。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肾和脑。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精亏、气滞和血虚。(4)中医证型分布: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文献中归纳出中医证候类型共14个,其中常见证候类型为肾精亏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二、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订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观察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将其数据进行录入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并与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男性45例(59%),女性31例(41%)。发病年龄以60-79岁最多,共55例(72.3%)。合并基础疾病最多的为高血压病,共65例患者(85.5%),其次为血脂异常(68.4%)和糖尿病(53.9%)、冠心病(19.7%);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有2个或以上基础疾病者占80%。(2)中医证候要素分布: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总结出9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和5个病位类证候要素,其中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和血瘀证。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脑、肾和肝。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证候要素合并情况中,单纯一证者仅4例,2证至4证合并出现者共65例(85.5%)。其中纯虚证者29例(38.2%),纯实证者仅1例(1.3%),虚实夹杂证者46例(60.5%)。由此可见,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证。(3)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将9类病性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将其聚为两类时,痰浊和髓亏证聚为一类,其他7证聚为一类。(4)中医证候要素与基础病情况相关分析: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与其合并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瘀证与血脂紊乱呈正相关(P<0.05);痰浊证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性(P<0.05)。而其他证候要素与基础疾病之间则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4)文献调查与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分布差异:将文献调查中医证候学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文献调查结果以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常见证候要素,而临床观察中以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血瘀证最为常见。三、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中西医量表及脑灌注检查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所有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服用中药活络益脑方三个月以上,于治疗前后均行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中医症状学量表评分,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2)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部分患者共31例行SPECT脑灌注检查,测定灌注减低区的脑血流量,与脑梗死组及正常人局部脑血流量进行比较,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特点。(3)部分治疗前行SPECT脑灌注检查患者治疗后再次行SPECT脑灌注检查,评价其局部脑血流变化情况,从而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结果:(1)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情况分析:76例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单发狭窄者33例(43.4%),多发者43例(56.6%);所涉及的182条狭窄动脉中,颅内狭窄动脉135条(74.2%),颅外狭窄动脉47条(25.8%),颅内多于颅外;其中前循环135条(74.2%),后循环47条(25.8%),前循环多于后循环。(2)各种量表评定情况: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简明智力状态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3)局部脑血流量(rCBF)分布特点:慢性脑供血不足组rCBF值高于脑梗死患者,而低于正常人,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后脑血流量情况评价: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其治疗后rCBF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和临床研究,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结果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以气虚、血虚、髓亏等证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其中大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髓亏证较无大动脉狭窄者更为明显。对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中,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认知水平下降及睡眠障碍,经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后,其焦虑、抑郁、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处于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之间,经治疗后,其脑血流量可显着改善。通过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临床症状特点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加深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一疾病的认识;通过观察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预防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刘金玲[9](2001)在《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血流动力改变与生活质量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分析仪对 5 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和 5 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检测 ,并分别进行生活质量问卷。结果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与健康老年者比较 (P <0 0 5 ) ,生活质量评分与其成正相关。结论 :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同时 ,要防止脑血流动力的紊乱 ,以提高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10](2021)在《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文中指出一、概述(一)定义与分类1. 定义:脑血管病及其不同亚型的概念及分类比较复杂,因此在阐述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的定义时,先对相关概念作一简介[1, 2, 3]。(1)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广义上讲,病损累及脑、脊髓、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狭义上讲,病损主要累及脑。根据病理可以分为缺血性、出血
二、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2)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
1.1.1 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认识 |
1.1.2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概述 |
1.1.3 关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认识 |
1.2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
1.2.1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病 |
1.2.2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
1.2.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本量的估算 |
2.1.2 研究对象 |
2.1.3 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中止试验标准 |
2.1.7 剔除标准 |
2.1.8 脱落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2.1 随机方法及分组 |
2.2.2 盲法 |
2.2.3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主要结局指标 |
2.3.2 次要结局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4.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
2.4.2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2.6 结果分析 |
2.6.1 一般资料 |
2.6.2 治疗前各指标比较 |
2.6.3 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
2.6.4 疗效比较 |
2.6.5 治疗后焦虑程度的分布 |
2.6.6 不良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调神含义及针刺调神方选穴方义 |
3.1.1 神的含义 |
3.1.2 调神含义 |
3.1.3 调神处方及其方义 |
3.1.4 针刺调神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 |
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
3.2.1 改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2 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3 针刺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意义 |
3.3 针刺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分析 |
3.3.1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
3.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
3.3.3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
3.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不同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不同血压控制水平AIS及腔隙影像特点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1.4 血压控制水平及分组的标准 |
1.1.5 随访事件的评估 |
1.1.6 图像采集及后处理 |
1.1.7 图像资料分析 |
1.1.8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基线临床资料 |
1.2.2 不同血压控制组基线AIS及腔隙的影像学表现 |
1.2.3 随访期间不同血压控制组AIS及腔隙的影像学表现 |
1.3 讨论 |
1.3.1 基线临床资料分析 |
1.3.2 血压控制水平与AIS关系分析 |
1.3.3 血压控制水平与腔隙关系分析 |
1.3.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二、ASL灌注成像评估不同血压控制水平脑血流灌注改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3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2.1.4 血压控制水平及分组标准 |
2.1.5 图像采集及后处理 |
2.1.6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2 常规 MRI 资料 |
2.2.3 两名医师测量的CBF参数的一致性分析 |
2.2.4 不同血压控制组左右侧额叶、顶叶、颞叶、岛叶、枕叶、壳核、丘脑及小脑的CBF1.5、CBF2.0、CBF2.5比较 |
2.2.5 不同血压控制组组间CBF比较 |
2.2.6 不同血压控制组组内CBF比较 |
2.3 讨论 |
2.3.1 ASL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2 不同血压控制组组间CBF差异分析 |
2.3.3 不同血压控制组组内CBF差异分析 |
2.3.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估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病的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贵阳市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基本情况比较 |
2.2 不同年龄组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CVHI积分值比较 |
2.3 不同脑血管受损程度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
2.4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CVHI积分值的单因素分析 |
2.5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CVHI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6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生化指标与 CVHI积分值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3.2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的CVHI检测结果比较 |
3.3 不同卒中风险程度围绝经期体检女性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结果 |
3.4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CVHI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
3.5 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CVHI异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 结论 |
5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围绝经期女性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危险因素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图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数据库建立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I)分布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特征 |
2 分类 |
2.1 心脏衰竭 |
2.2 血管衰竭 |
3 病因及诱因 |
3.1 高血压 |
3.2 糖尿病或高血糖 |
4 临床表现 |
4.1 症状 |
4.2 体征 |
5 诊断 |
5.1 快速评估 |
5.2 实验室检查 |
6 治疗 |
6.1 急诊处理 |
6.1.1 氧疗和药物治疗 |
6.1.2 无创正压通气 (NPPV) |
6.2 住院治疗 |
6.3 出院前评估 |
7 预后 |
8 展望 |
(7)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观察指标 |
2 诊疗标准 |
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
2.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
2.3 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标准 |
2.4 脑卒中诊断标准 |
2.5 病例纳入标准 |
2.6 病例排除标准 |
2.7 病例剔除标准 |
3 方法 |
3.1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测量 |
3.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的临床分级 |
3.3 脑卒中发病情况的调查 |
3.4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型 |
3.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4.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病情况 |
4.3 脑卒中发病情况 |
4.4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4.5 脑卒中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6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5 讨论 |
5.1 脑卒中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5.2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5.3 脑卒中发病率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5.4 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方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
5.5 脑卒中发病率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 |
5.6 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观察指标 |
2 诊疗标准 |
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
2.2 脑卒中诊断标准 |
2.3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
2.4 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标准 |
2.5 病例纳入标准 |
2.6 病例排除标准 |
2.7 病例剔除标准 |
3 方法 |
3.1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测量 |
3.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临床分级方法 |
3.3 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
3.4 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
3.5 缺血性脑卒中的信息采集 |
3.6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型方法 |
4 结果 |
4.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4.2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病情况 |
4.3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4.4 眼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4.5 眼血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 |
4.6 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4.7 眼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 |
4.8 脑血流与视网膜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 |
4.9 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高血压病合并眼部和脑部并发症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5.2 眼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5.3 眼血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 |
5.4 脑血流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
5.5 脑血流与眼血流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8)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上篇: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概念 |
2 慢性脑供血不足概念产生的背景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4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实验研究 |
4 临床研究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现代文献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文献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文献筛选 |
6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理论探讨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D]. 林子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不同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李晶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贵阳市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围绝经期体检女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研究[D]. 刘帝.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5]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葛婷爱. 浙江大学, 2018(08)
- [6]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 [7]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李成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8]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D]. 李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J]. 刘金玲.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06)
- [10]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