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各IL-6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明春[1](2021)在《IL10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3 virus,BPIV3)是引起犊牛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世界各国的牛群感染BPIV3的抗体阳性率通常在50%到90%之间。BPIV3可感染肺上皮细胞与肺泡巨噬细胞,发生组织损伤和免疫抑制,随后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严重的支气管肺炎。IL10(Interleukin10,IL10)是极少数具有强大的负调节功能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上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都是IL10发挥抑制性作用的靶细胞。许多病毒感染后依靠多种途径诱导宿主IL10表达来负调控宿主免疫应答,IL10负调控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在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FMDV(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LCMV(Lymphocytic choroid meningitis virus)、PCV2(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RRSV(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等病毒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BPIV3感染中IL10是否及如何调控免疫应答尚未清楚。本研究分离BPIV3流行毒株并分析其致病特征,证实BPIV3流行株能够感染牛与鼠的上皮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建立小鼠呼吸道感染模型与鼠原代巨噬细胞感染模型。以小鼠与原代巨噬细胞的高通量转录组数据证实BPIV3可能利用IL10及其重要的下游产物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下调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应答。随后开展了牛IL10、IL10R1、SOCS3的生物学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证实牛IL10与IL10受体结合转导信号,激活JAK-STAT3通路来迅速高表达SOCS3,在小鼠与牛细胞上都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最终探索了BPIV3主要依赖My D88、p38 MAPK以及NF-κB信号通路来表达IL10,负调控宿主抗病毒应答并提高BPIV3复制能力的相关机制。本研究为阐明IL10/STAT3/SOCS3信号轴在BPIV3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和抑制IL10通路防制牛呼吸道传染病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对2017年黑龙江省、河北省等地的群发犊牛肺炎1793份血清进行了BPIV3的抗体调查,结果表明近70%的犊牛呼吸道疾病可部分归因于BPIV3所参与的感染。随后自病牛鼻拭子中分离到了一株BPIV3,其具有感染MDBK、BHK21、BBEC、BL、BTB、BT、ML、PBMC、BMDM等牛与小鼠多种上皮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能力。分离株经呼吸道感染小鼠肺脏并对其进行了致病性的分析,感染鼠肺脏发生病理变化,并且肺内病毒在12 d内不能够被完全清除,感染肺脏发生了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检测到重要的调节性抑炎性因子IL10在感染后的12 d之内,大多数检测时间点的转录均显着高于对照。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分析与基因富集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在小鼠与原代巨噬细胞感染BPIV3前后重要宿主免疫与调控分子的变化模式。BPIV3感染小鼠与感染巨噬细胞后,在感染早期显着上调了IL10与SOCS3表达,SOCS3几乎在所有分组中都得到了显着的转录激活。大多数组别中Tyk2、STAT1、STAT2、IRF7、ISG15、Mx1、RSAD2、PML等关键抗感染免疫基因被显着下调,IL10与SOCS3参与了BPIV3感染后抑制宿主抗病毒应答。为进一步研究牛IL10的信号转导以及其是否能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克隆了牛IL10、牛IL10R1与SOCS3基因并分析其生物信息与进化保守性。对IL10、IL10R1胞外区与SOCS3进行了蛋白表达与纯化,并制备了相应的高效价抗体。采用腺病毒系统表达了牛IL10、IL10R1胞外区,然后在牛与鼠细胞上证实重组IL10可快速并强烈诱导SOCS3的表达,这种作用可以被IL10R1胞外区所抑制。IL10与SOCS3都具有抑制Ⅰ型干扰素及其下游分子表达的功能,即牛IL10与SOCS3可用于牛与鼠细胞的负免疫调控研究,而IL10R1胞外区可作为IL10通路的阻断剂。进一步探讨BPIV3感染中IL10参与负调控的相关机制,研究表明BPIV3以时间与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原代巨噬细胞与肺上皮细胞在感染极早期迅速上调IL10的m RNA并大量分泌IL10蛋白,同时TNF-α与Ⅰ型干扰素及其下游蛋白Mx1的表达受到了显着的抑制。IL10在原代巨噬细胞中的产量远高于上皮细胞,外源与内源性的IL10都可提高BPIV3的滴度。IL10R1胞外区作为游离的受体竞争掉IL10或抑制剂阻断IL10产生的通路都能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在My D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缺失与My D88抑制剂处理的BMDM细胞上,IL10/SOCS3的表达大幅降低,表明依赖My D88分子转导信号的通路在BPIV3感染过程中诱导IL10的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应用通路抑制剂证实NF-κB和p38 MAPK在BPIV3诱导IL10表达中为关键通路。JAK-STAT通路中的多种JAK与STAT分子均参与IL10与BPIV3之间复杂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BPIV3是我国犊牛传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感染后可显着上调IL10与SOCS3的表达并引起宿主免疫抑制,主要下调以Ⅰ型干扰素及其下游分子介导的抗病毒应答,这种由IL10介导的负调控依赖于My D88、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本研究可为进一步阐明BPIV3的分子致病机制与开发以调控IL10为靶标的免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郭静,沈银忠[2](2021)在《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人体感染MTB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以清除MTB,因此90%~95%的感染者并无症状,不会发展成为结核病,只有5%~10%的人感染后会发展为结核病[1]。结核病是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导致HIV感染/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
丁黎莉[3](2021)在《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在体内异常激活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促炎免疫与抗炎免疫系统失衡是促进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骨髓来源的调节性免疫细胞,可通过精氨酸酶(Arginase)-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免疫抑制性受体(immune receptors,IRs)等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含免疫球蛋白和ITIM基序的T细胞免疫受体(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Lg and ITIM domains,TIGIT)作为一种新型的IRs,对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是TIGIT在AP中T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目前尚无报道。白介素(interleukin,IL)-37是新发现的抗炎因子,可通过诱导调节性免疫细胞表型转化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我们在预实验中发现AP患者血浆中IL-37升高。本研究通过分析AP患者体内MDSC、IL-37的变化,结合体外实验进一步阐释IL-37通过影响MDSC的抑制功能,影响AP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flow cytometry,FCM)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中HLADR-CD11b+MDSC及其亚群CD66b+CD14-粒细胞样及CD66b-CD14+单核细胞样MDSC比例与数目,并分析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的相关性。应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测定T细胞增殖法分析HC来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来源的MDSC的抑制功能。应用FCM进一步分析及来源的Arg-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MDSC表面CD155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表达有无差异。(2)应用FCM测定HC及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比例、数量。测定HC与来AP来源的CD3+T细胞及其亚群CD4+、CD8+T细胞中的IFN-γ的比例及细胞表面TIGIT的差异。分析CD3+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与IFN-γ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之间的关系。(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HC、AP患者血浆IL-37浓度,并检测其与APACHE II评分、MDSC之间的相关性。体外分析IL-37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的MDSC的比例、Arg-1、ROS及MDSC表面CD155的表达变化。将IL-37处理的与未处理的MDSC细胞分别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各孔细胞增殖率。将HC及SAP来源的MDSC与TIGIT+及TIGIT-细胞分别共培养,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变化,揭示抑制细胞可能机制。研究结果:(1)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及其亚群G-MDSC、M-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比例及绝对计数增加,且与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正相关。SAP患者来源的MDSC对CD3+T细胞抑制作用增强。SAP来源的MDSC较HC组的Arg-1、ROS、CD155表达升高。(2)AP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其CD4+、CD8+亚群在PBMC中比例及数量减少,且各T细胞亚群IFN-γ分泌减少。AP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TIGIT表达比例较HC组降低。TIGIT+T细胞较TIGIT-T细胞IFN-γ分泌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增强。(3)AP患者血浆中IL-37浓度较HC升高,与MDSC呈负性相关。IL-37在体外不能诱导PBMC中细胞向MDSC转化,但是可以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IL-37在体外降低MDSC的ROS、CD155的表达,对Arg-1表达强度无影响。阻断ROS降低MDSC表面CD155的表达。MDSC对TIGIT+T细胞具有抑制功能,而对TIGIT-T细胞无抑制功能。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MDSC在AP患者体内增多,且MDSC抑制功能增强,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CD155/TIGIT途径实现的。AP患者外周血中IL-37因子升高,IL-37增强MD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其增强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为探究AP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阻止AP进展为SAP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杨景[4](2021)在《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季节性流感病毒(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感染引起的患病和死亡,极其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和慢性肺部疾病患者。60岁及以上老年流感患者具有较高并发症风险,譬如脑炎、肺炎甚至恶化慢性心肺疾病相关的基础疾病。世界范围流行的季节性人流感是由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包含八个RNA片段,其中两个RNA片段编码两个包膜蛋白,分别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国内目前上市的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均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然而,最为安全长效、公共卫生获益最大的抗病毒防御,需要各年龄人群按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病毒疫苗,特别是具有高感染风险的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评价采用血清学检测血凝素抑制实验(Hemagglutinin Inhibition Test,HAI),特异性抗体的评价标准低估了流感病毒疫苗在老年人群中的获益情况。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将流感发病率降低,同时降低了住院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季节性流感疫苗虽然每年更新和接种,疫苗保护效果不如预期。一方面,流行季循环野毒株和疫苗株的不匹配;同时,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低;另一方,老年人群因免疫衰老出现免疫系统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目前,国家人口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迅速老龄化,截止2020年1月,有2.5388亿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数的18.1%,预计在203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6%。这将使流感病毒感染在老年人中造成极其沉重的疾病负担,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减轻或防控。然而,在国内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率远低于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的7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目标,仅有4%。较多因素造成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包括政策、个人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意识等。此外,老年人群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较18~60岁的成年人低,记忆B细胞和长寿浆细胞也出现显着减少。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t),成为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开发新的或更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的主要挑战。免疫衰老表现出免疫功能的下降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了解免疫衰老的老年人群免疫灭活四价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QIVs)免疫机制,涉及外周血转录组、T淋巴细胞、主要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在QIVs免疫前后动态特征,有助于发现老年人群免疫中与年龄、性别相关的变化是如何导致这种风险以及出现针对流感疫苗的弱体液免疫反应。事实上,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疫苗接种后测定HAI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群的疫苗保护效果。此外,抗体反应弱或无的老年受试者每年接种疫苗,对流感的保护效果也出现提高,这表明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对老年人的保护也很重要。最早的,2009年Querec等研究人员将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黄热病毒疫苗的机制研究中,并由此衍生出系统疫苗学的概念。鉴于传统疫苗研究基于体液免疫反应,缺乏对疫苗细胞免疫的认识。此外,QIVs疫苗免疫机制是网络化、多维度的,本研究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将从多个维度,借助高通量检测手段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分析关联传统疫苗学研究的特征指标,鉴定QIVs疫苗接种后在老年人群中建立有效免疫保护的重要生物分子和信号途径,筛选出与疫苗有效性、免疫反应性和持久性相关的枢纽基因,以期寻找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替代生物标志物,加速疫苗临床研究进展。因机体免疫机制的复杂性,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老年人群QIVs免疫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RNA-Seq手段获取16名人口学和免疫特征具有显着差异老年受试者的转录组数据,随后进行整合关联分析。并采用不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首先通过基于生物学特征驱动(Biology-Driven)的配对比较聚类分析,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在QIVs免疫过程中因性别差异化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随后,通过基于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差异化表达基因按表达模式聚类,并将聚类的基因集关联性状特征(受试者人口学及免疫反应特征)分析,最终鉴定出影响性状特征的关键核心基因(Hub Gene)。此外,通过荧光定量qRT-PCR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特征与转录组结果一致。鉴于转录组RNA-Seq仅是从RNA分子水平阐明老年人群免疫QIVs的机制,为了解细胞介导QIVs免疫的动力学特征,本研究接着采用高通量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人口学性状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7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PBMC标本详细的T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最后,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分析了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血浆样本中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同样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确定了不同性状特征老年受试者QIVs免疫前后细胞因子网络及主要免疫球蛋白Ig的动力学特征,以期了解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第一部分:通过RNA-Seq获得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1.性别因素对老年人群QIVs免疫效果的影响临床数据显示,流感疫苗免疫应答存在性别差异,该研究旨在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造成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出现免疫相关的性别偏倚。以60~80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对象,对接种前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受试者体液免疫水平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HAI,并分析两个性别群体差异基因表达谱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在老年女性中,参与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经典通路补体激活的DEGs在流感疫苗接种3天内出现上调。在第28天,显示老年男性偏倚模式的免疫反应与调控蛋白质加工处理以及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相关。通过生物特征驱动聚类方法确定了与老年女性和男性对QIVs接种不同反应相关的一系列DEGs。老年女性对QIVs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但抗体半年后出现迅速下降,而老年男性具有维持持久反应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可能导致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性别变异的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开发个性化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重要性。2.枢纽基因MCEMP1和SPARC分别驱动QIVs免疫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与维持有效抗体深入了解潜在的候选中心基因可能有助于产生安全有效的季节性流感免疫,以及开发针对流感病毒感染高危老年人群的个性化流感疫苗。本研究旨在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与2018/19季节四价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免疫诱导过程相关的潜在中枢基因。从16名老年人的63份全血样本中,共获得13345个基因,分为8个共表达模块,其中两个模块与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显着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后,利用GO条件下的疫苗相关免疫基因构建hub基因的子网络,进行hub基因的鉴定和功能验证。MCEMP1和SPARC被证实是影响QIVs诱导免疫的中心基因。在接种后7天内,MCEMP1的表达量与QIVs相关的反应性呈负相关,CXCL8/IL-8可抑制MCEMP1的表达,颗粒酶-B细胞毒介质可加剧MCEMP1的表达量。同时,SPARC的表达增加了对QIVs的免疫应答,并有助于持续的保护性体液抗体滴度。这两个基因可用于预测QIVs诱导的不良反应、免疫反应的强度以及体液抗流感抗体的持续时间。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个性化的QIVs提供了线索,这些QIVs具有适当的免疫反应和对即将到来的季节性流感的持久免疫。第二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衰老产生的细胞免疫损伤,表现为胸腺退化及T淋巴细胞输出减少为主的免疫系统随年龄变化特征。然而,缺乏老年人群接种QIVs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研究。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T细胞亚群动力学特征差异。本研究随机筛选的60名老年受试者中,分析受试者性状涉及人口学基线特征和免疫前预存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其中17名受试者具有显着性状差异被选取用于鉴定老年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衰老表型的特征。通过10色高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计算各T细胞亚群占亲本比例,并进行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血常规检测淋巴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按照年龄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CD8+PD1-CD57-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而CD8+PD1+CD57+T细胞亚群显着低于低龄组。CD8+CD27-CD28+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但频数在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降低,而两年龄组中CD27+CD28+/-T细胞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两年龄组中TCMs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减少,而TNs则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总T(CD3+)和CD4+T细胞的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较老年男性高,其中CD4+在免后Day180具有显着性别差异免后Day180,CD27+CD28+T细胞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差异较小。然而,更详细的通过耗竭表型分子(PD-1)、衰老表型分子(CD57)、共刺激分子(CD27和CD28)以及T细胞效应记忆表型分子(CD45RA和CCR7),发现QIVs免疫前后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存在显着差异。第三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细胞因子(Cytokines)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具有生长、分化和激活功能的冗余分泌型蛋白,调节并决定免疫反应的性质,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以及免疫器官中细胞的排列。最初针对免疫损伤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便决定了免疫反应的发生,甚至随后的免疫反应发展结局特征是细胞毒性的、体液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还是过敏性的。因此,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免疫反应相关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动力学特征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针对人口学特征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8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血浆样本,定量检测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浓度,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常规体检显示身体状况良好。按照年龄分组比较,IL-5在免前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低龄NM65yrs Group,并在免后出现显着减少。Granzyme-B在免后低龄N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高龄组M65yrs Group,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IL-6在免后Day3,Female Group组中显着高于Male Group,随后Day28显着减少。IL-2在免后Day180,老年女性Female Group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组Male Group。按照免疫QIVs有无不良反应分组比较,免前,IL-12分泌在GR Group显着高于NGR Group。IL-18和IFN-alpha在QIVs免疫后Day 28,均在GR Group具有显着更高的表达。此外,Granzyme-B在免后Day 03,GR Group表达显着高于NGR Group。许多细胞因子同时具有促炎和抗炎潜能,观察到哪种活性取决于存在的免疫细胞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状态。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5和细胞毒作用相关Granzyme-B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同时,在QIVs免疫后,显着高表达的细胞因子IL-6和IL-2,证明了老年女性组具有更高的流感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以及CD4+记忆T细胞。
段司沁[5](2021)在《TLR1/2激动剂激活潜伏HIV-1并介导NK细胞清除感染T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ART(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只能将 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控制在检测水平下限,不能清除病毒。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潜伏病毒库是实现HIV功能性治愈的最大障碍。自“激活-杀灭”策略提出后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潜伏激活剂(latency reversing agents,LRAs),其中小部分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还没有关于初代LRAs能够减小病毒库的报道,多数LRAs虽能激活潜伏HIV-1,却没有“杀灭”病毒的能力。因此,双效LRA对于成功清除HIV潜伏库尤为重要。以TLRs(Toll-like receptors)激动剂为代表的二代LRAs因其激活天然抗病毒免疫特性而备受关注,以TLR7和TLR9激动剂的研究居多。然而,没有研究表明TLR2激动剂在“HIV-1杀灭”中的作用。前期我们合成了一个TLR1/2的小分子激动剂SMU-Z1,能够上调小鼠NK和CD8+T细胞的表达,具有抗肿瘤以及免疫佐剂的特性。本课题主要围绕SMU-Z1在HIV-1潜伏激活和杀灭中的作用和机制展开了研究。我们利用 HIV-1 潜伏细胞系,人 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进行体外实验。首先,发现一系列TLR2激动剂能够激活潜伏单核细胞U1,从中筛选到活性最好的SMU-Z1,其能够靶向TLR2促进p24的表达,U1细胞TLR2敲低后SMU-Z1激活潜伏HIV-1的能力减弱。其次,SMU-Z1促进PBMC和THP1细胞产生炎症因子TNF-α等,TLR2敲低后SMU-Z1介导THP1产生TNF-α减少;且SMU-Z1通过单核细胞间接激活潜伏T细胞,还促进HIV潜伏患者PBMC中HIV-1 mRNA的表达。为了探讨其机制,我们对SMU-Z1处理的PBMC和U1细胞分别做了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其激活了免疫反应等信号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确证了 SMU-Z1对NF-κB、MAPK和P-TEFb通路的激活。为了进一步探讨SMU-Z1对于人免疫细胞的影响,我们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该药对于健康人和患者PBMC的活化作用以及TLR2的表达影响。首先,SMU-Z1能激活NK、B细胞和单核细胞,并且在激活CD4+T细胞的同时不引起T细胞广泛性活化。其次,SMU-Z1能上调NK和B淋巴细胞中TLR2的表达。第三,SMU-Z1增强了 NK细胞的毒性功能,促进其分泌颗粒酶CD107a及IFN-γ。最后,通过ELISA和RT-qPCR实验我们发现SMU-Z1能够抑制HIV-1在PBMC中的复制;为了进一步探讨SMU-Z1对NK细胞的作用,我们分离出患者的NK细胞与HIV-1感染的自体同源CD4+T细胞共培养,ELISA和流式结果表明SMU-Z1能够介导NK细胞抑制同源CD4+T细胞中的HIV-1。此外,CCK-8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表明SMU-Z1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SMU-Z1不仅能够从体外和活体外激活潜伏HIV-1,且激活天然免疫细胞从而抑制感染细胞中HIV-1的产生,具有“激活”和“杀灭”双重功效。SMU-Z1 比 TLR1/2经典激动剂Pam3CSK4的体内稳定性更好,分子量更小,另外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表明其作为免疫佐剂的潜力,未来可与疫苗或抗体联合使用。SMU-Z1有望成为一种清除HIV-1病毒库的新型LRA,本研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魏真妮[6](2021)在《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文中提出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在全球流行比较广泛的疾病。主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组的2、4、5、6、7、9、10、16以及EV-A71,B组的1、2、3、4、5和埃可病毒等。自2012年以来,我国由非EV-A71和非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HFMD的爆发越来越多。在湖南、广州、北京、福州和山东等省市超过50%,有些地区达到了80%。2017年EV-A71疫苗上市后,重症和死亡病例明显降低,但发病人数并未显着降低。为了降低HFMD的发病率,研发多价HFMD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CV-A4病毒自首次分离以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现了流行。在中国台湾出现了两次CV-A4的大流行;在2012-2013湖北武汉占比13.9%,是HFMD第四大病原体;在2011-2015年福建省,CV-A4在非EV-A71、非CV-A16病原体中占6.8%,排名第三;在2012年宁德地区,CV-A4是最主要病原,占比15.1%;2012年江苏省余愉县,占比例为16%,排名第二。在福建、云南、广州等多地出现了由CV-A4导致的重症。另出现了CV-A4与其他多种血清型之间重组现象,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HFMD流行。研发CV-A4单价疫苗或者包含CV-A4在内的多价HFMD疫苗对于HFMD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此外,建立合适的CV-A4小鼠模型,对于CV-A4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价极其重要。为了制备CV-A4相关检测性抗体。本研究表达了CV-A4的VP1结构蛋白,然后将CV-A4的VP1和全病毒颗粒分别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了特异性良好的Rb-α-VP1、Rb-α-virion,为病毒鉴定及抗原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试剂。本研究将CV-A4病毒RD细胞分离株在小鼠鼠脑和RD细胞交替传代,经过多次反复交替传代适应获得致死14日龄小鼠的CV-A4-M14-RP3,该病毒株可通过腹腔、口服和颅内三种途径感染昆明鼠。挑取8个克隆株比较了小鼠的体内毒力,获得了强毒株CV-A4-M14-613131,弱毒株CV-A4-M14-623131。对两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有8个核苷酸存在差异,其中有4个核苷酸差异导致了氨基酸的差异,可能与病毒毒力有关,分别为VP1-T2778G/D112E、3D-C5973G/I3M、3D-T7175A/W404R和3D-A7181G/K406R。通过细胞工厂培养的方式制备了攻毒库,并测定了LD50。本研究通过高感染复数传代的方式将CV-A4从RD细胞适应至Vero细胞,筛选适合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克隆株。并在体外人工合成CV-A4疫苗候选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连接到p BR322质粒,构建CV-A4感染性c DNA克隆,通过T7体外转录试剂盒,获得CV-A4全长RNA,成功转染了Vero细胞,获得了无RD细胞遗传背景的CV-A4疫苗候选株。通过比对CV-A4 RD细胞分离株和Vero适应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RD细胞分离株和Vero适应株序列存在几处不同,其中同义突变的核苷酸对应位置分别为VP2-C1144T和2C-C4783T;错义突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及位置分别为:VP2-G1361A-A1362G/E137R;VP3-A2417G/I233V;VP1-G2930T/D164Y;VP1-A3354G/H305R;3D-A7322C/M454L,这些位点改变可能与细胞嗜性相关。培养病毒,纯化后得到CV-A4的空心颗粒(EP)以及实心颗粒(FP)。通过TEM、SDS-PAGE和WB对纯化的病毒颗粒的形态、纯度和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分别以CV-A4 EP、CV-A4 FP、CV-A4 EP+FP(EP=19.23%,FP=80.77%)、CV-A4 VLP为抗原,加入铝佐剂(终浓度为1.05 mg/m L),制备成候选疫苗。分别以0.5μg、1.5μg、4.5μg剂量,在0和14天免疫小鼠,检测各时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种抗原均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中和抗体,CV-A4 FP和CV-A4 EP+FP免疫原性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均优于CV-A4 EP和CV-A4 VLP。CV-A4 EP、CV-A4 FP和CV-A4 EP+FP的免疫持久性良好,均优于CV-A4 VLP。各种抗原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剂次效应,1.5μg为较为合适的剂量。本课题还研究了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小鼠血清中、PBS、佐剂对照组和候选疫苗组之间活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细胞因子无显着差异。但抗原对免疫后的肾脏细胞再刺激后,由CD4+和CD8+T细胞分泌的几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显着升高,表明CV-A4候选疫苗接种小鼠后,刺激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触发Th1和Th2免疫反应),能够活化B细胞,然后分泌抗体,刺激T细胞增殖。并能产生记忆细胞,经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反应,分泌各种炎性因子。最后,评估了CV-A4单价灭活疫苗的体内效力。结果显示CV-A4 FP和CV-A4EP+FP两种疫苗可以有效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能够完全抵御CV-A4病毒的致死攻击,保护率达到100%。CV-A4 VLP制备的疫苗保护率为60%。免疫组化、组织病理切片和各组织器官病毒载量结果显示CV-A4 FP和CV-A4 EP+FP制备的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机理,疫苗接种及攻毒后的安全性良好,且保护作用优于CV-A4VLP。本课题成功制备了CV-A4候选疫苗,建立了CV-A4主动免疫保护评价模型,并使用主动免疫保护模型评价了CV-A4候选疫苗的体内效力。结果显示,CV-A4候选疫苗对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CV-A4单价疫苗或者手足口病多价疫苗的研发建立了方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童玲[7](2021)在《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能够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实现有效控制,但是并不能彻底清除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HIV病毒,绝大多数感染者需要终身进行ART,以避免停药后病毒的反弹。此外,由于体内持续的免疫激活状态,经历ART治疗的感染者慢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仍然高于正常人。恢复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清除病毒潜伏库,是实现艾滋病治愈的目标。给予ART治疗建立的潜伏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进行功能性治愈策略探索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利用该动物模型开展以下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与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免疫激活即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激活,过度的免疫激活会造成全身炎症反应。尽管ART治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HIV感染者体内异常的免疫激活却持续存在并与艾滋病进展显着相关。然而,病毒的复制状态与免疫激活持续存在的关系尚未清楚。在无病毒复制或病毒抑制情况下,比较感染前和ART治疗病毒抑制期的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或者在病毒复制情况下,比较慢性感染期和停药后病毒反弹期的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有助于理解病毒复制、异常免疫激活与疾病进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用8只恒河猴,自感染前28天至停药后1个月持续监测病毒复制和免疫激活功能。恒河猴在静脉给予病毒91天后,开始实施3个月的ART治疗,停药后继续观察1个月。根据血浆病毒载量,将疾病分为SIV阴性阶段(SIVNegative,SN)、SIV感染阶段(SIV Emerged,SE)、SIV 抑制阶段(SIV Suppressed,SS)和 SIV 反弹阶段(SIV Rebounded,SR)。通过比较SS和SN、SR和SE之间的宿主免疫功能,我们发现与 SN 期相比,SS 期 CD38+HLA-DR-CD4+/CD8+T细胞亚群和 PD-1+CD4+/CD8+记忆T细胞亚群增多,细胞因子MIP-1β、IL-8、IL-10升高(SS vs SN,p<0.05)。与SE期相比,SR期PD-1+CD4+TCM细胞增多,PD-1+CD4+TEM细胞减少,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6、IL-1β 和 IFN-γ 水平增强(SR vs SE,p<0.05)。艾滋病潜伏感染模型的纵向研究显示,自感染前至ART停药后,在不受病毒复制的影响下异常免疫激活持续增强,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艾滋病全程病毒感染和宿主免疫的关系,为艾滋病异常免疫激活的全景特征和时相分析提供重要信息。第二部分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潜伏库研究ART能够有效控制HIV的复制,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ART并不能根治HIV,一旦停药,病毒便会发生反弹。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治疗策略是当今艾滋病研究的重点。我们实验室前期在强效HIV融合抑制剂的研究发现,强效HIV融合抑制剂LP-98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而且部分感染猴在停药后未发生病毒反弹。这一现象让我们期待将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方案联用能否延长病毒反弹甚至实现功能性治愈。本研究选用15只静脉感染100 TCID50 SIVmac239的中国恒河猴,随机均分成了 3组:第一组进行ART治疗,第二组进行LP-98+ART联用治疗,第三组作为实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停止给药,继续观察2个月监测各组感染猴病毒反弹情况。此外,利用Total DNA、QVOA及多色流式等方法观察并比较病毒潜伏库的特征。我们发现LP-98+ART联用治疗停药后病毒反弹时间整体上延迟于单独使用ART治疗组,且联用治疗组感染猴腹股沟淋巴结中携带具有感染潜能病毒的细胞更少,同时腹股沟淋巴结中Tfh、CD32+rTCM、PD-1+rTCM以及TIGIT+ rTCM的比例在治疗后显着增加。本研究初步探索了 LP-98+ART联用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了病毒潜伏库特征,为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信息。
李月飞[8](2021)在《HIV-1长期不进展者接受ART治疗后免疫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少数HIV-1感染者可长期自发控制病毒感染和临床进展,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称为长期不进展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控制病毒复制,但不能根除感染的病毒并恢复患者的免疫反应。了解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长期不进展者(long term non-progressors,LTNPs)的长期结果、免疫、相关分子机制情况,探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1长期不进展者的生存情况,宿主免疫特征的改变,及其维持HIV-1长期不进展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艾滋病功能性治愈及HIV疫苗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于2011年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招募HIV-1长期不进展者80名,该人群至2019年12月31日因死亡或失访,造成删失42人,现存活38人。存活38人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年龄、抗病毒治疗时间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为匹配条件,对病例组进行1:1匹配,以HIV进展者+ART为对照组。取LTNPs+ART及HIV进展者+ART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16/CD56/CD69各表型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和CD4/CD25/CD127/foxp3/CD69/CD39各亚组的Treg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比例,使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评估NK和Treg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水平。使用多重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评估20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从GSE108297获得全血,PBMC,CD4+和CD8+T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共表达分析以评估强和弱应答的HIV控制者(HIV Controllers,HICs)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Screening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富集分析被用来探索DEGs的生物学功能。使用Lasso Cox模型筛选具有常见DEGs的关键基因。然后,通过富集分析计算HICs和HAART的免疫评分。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了CD4+和CD8+T细胞关键基因的含量。结果:1、纳入LTNPs+ART和HIV进展者+ART各38名。LTNPs+ART组CD3-CD56+和CD3-CD16+NK细胞亚组表达频率低于对照组(P=0.024、0.035);LTNPs+ART组NK细胞细胞因子(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8)水平高于HIV进展者+ART组(P<0.001)。2、LTNPs+ART组Treg细胞亚组表达频率高于HIV进展者+ART组;LTNPs+ART组Tregs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35、白细胞介素-6和干扰素-γ,和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7和CC-基元配体-21)水平高于HIV进展者+ART组。3、绝大部分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两组间显示出显着差异,且LTNP-EC+c ART组显示出等高水平,除白介素35和C-C-基元配体-3差异不明显。除白介素18与CD4+T细胞计数呈现负相关以外,其它细胞因子与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计数均为显示出线性关系。4、DEGs聚集成24个共表达模块。与一般免疫反应相关的DEGs与强反应的HICs相关性最高,而主要与凋亡过程相关的DEG与弱反应的HICs相关性最高。中心基因CD8A和CCT2以及关键基因TMEM132C和S100A9是HICs和HARRT中的DEGs。免疫评分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全血中HICs的CD4+和CD8+T细胞低于HAATR。实验证实了关键基因在HICs和HAART中的表达。结论:接受治疗的LTNPs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但相对比接受治疗的HIV进展者NK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较高;接受治疗的LTNPs拥有较高比例的Tregs,且相对比接受治疗的HIV进展者Tregs表现出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经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相对比于HIV-1进展者,LTNPs显现出更高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更强烈的持续性的慢性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提示对HIV-1长期非进展性精英控制者进行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其自身免疫重建并无害处;这项研究中确定的关键基因突出了HICs的强应答能力,可帮助免疫系统控制HIV-1感染。这些结果对于开发治疗靶标将是有用的。
熊莹[9](2020)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支原体肺炎(MPP)是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肺部急性炎症。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小儿肺炎中比较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之一,可通过口、鼻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导致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损害。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就诊的儿童日益增加,除引起呼吸系统免疫损伤外,也可导致其他脏器损害,甚至会引起各种与小儿哮喘相关的肺外临床表现。儿童一旦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精神、经济上造成多重压力。本课题通过检测患儿的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免疫球蛋白和部分炎性反应指标,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帮助。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免疫球蛋白和部分炎性反应指标,并分析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以期寻找有临床意义的检测指标,为MPP疾病防治和预后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儿科就诊治疗的MPP患儿89例,根据诊断结果及是否有哮鸣音,分为非喘息组及喘息组。非喘息组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喘息组38例,其中男19例,女19例。同期收集32例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有知情同意权,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2.检测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3+、CD3+CD69+、CD3+CD25+、CD3+HLA-DR+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IL-10、Ig E,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使用肺功能仪检测MPP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如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观察两组MPP患儿的CD3+、CD3+CD69+、CD3+CD25+、CD3+HLA-DR+T细胞和血清Ig A、Ig M、Ig G、Ig E、IL-6、IL-10和CRP的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联性。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前进行正态性分析及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间的活化T细胞占比比较:非喘息组、喘息组CD3+T细胞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无明显差异;喘息组CD3+CD69+、CD3+CD25+、CD3+HLA-DR+T细胞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喘息组,非喘息CD3+CD69+T细胞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喘息组CD3+CD25+、CD3+HLA-DR+T细胞占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各组间的细胞因子比较:非喘息组、喘息组血IL-6和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喘息组亦高于非喘息组;喘息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非喘息组与对照组的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3.各组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比较:喘息组Ig A、Ig G、Ig M、Ig 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喘息组;非喘息组Ig A、Ig G、Ig M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Ig 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各组间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喘息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较非喘息组明显降低,FEV1无明显变化。5.检测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联性分析:MPP患儿CD3+、CD3+CD69+、CD3+CD25+、CD3+HLA-DR+T细胞占比和血清Ig A、Ig M、Ig G、Ig E、IL-6、IL-10含量与FEV1、FEV1/FVC、PEF均无明显相关性,而血清CRP含量与FEV1无相关性,但与FEV1/FVC和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T细胞活化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肺功能下降。活化T细胞、CRP、IL-6和Ig E的检测对MPP的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郭敏[10](2020)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IFN-γ和TNF-α,IL-1β,IL-4,IL-8在创伤性ARDS患者和肺部感染及胸部手术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差异性及相关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创伤性ARDS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参考2012年柏林标准将入组患者划分为轻度组(A组)、中度组(B组)以及重度组(C组)。对比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气分析结果、病情最重时的APACHEⅡ评分水平和ICU入住时间;通过CT扫描观察3组患者肺部影像结果;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后第2、5、7天清晨空腹静脉血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水平;(2)健康对照组(D组):选择在同一时期在同一医院的健康查体的40名健康成人,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清晨空腹静脉血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水平;(3)肺部感染患者组(E组):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平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法对其入院第2天和治疗7天后分别进行细胞因子检测;(4)胸部手术患者组(F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胸部手术患者24例,采用流式细胞法对术前和手术后2天分别进行细胞因子检测作为平行对照研究。结果:(1)比较实验组三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气分析:pH、PO2和PCO2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表明,肺损伤程度越重,血清p H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碳分压越高。对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ICU入住时间分析,提示随疾病程度增加,患者评分水平不断上升,ICU入住时间不断延长;(2)各组创伤性ARDS患者血清IL-6、IL-10和IFN-γ平均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L-6含量自创伤后开始增高,在第1~2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组较A、B组达峰时间更长,增高程度更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4)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表达水平分析:自创伤后血清IL-10含量开始增高,在第1~2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组较A、B组达峰时间更长,增高程度更高。但其在早期差异明显(P<0.05),5天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损伤后期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损伤程度无相关性;(5)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FN-γ表达水平分析:自创伤后血清IFN-γ含量开始增高,在第1天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病情越重,增高程度越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6)对各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II)行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均P<0.05);(7)各实验组肺部CT影像:A组患者CT影像提示肺组织密度较正常组织无明显改变,B组患者CT影像表现为双肺透过性减低,部分肺叶可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状密度影,C组患者影像提示斑片状磨玻璃影范围较B组增大,可有合并肺不张或血气胸。(8)E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血IL-1β,IL-4,IL-6,IFN-γ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治疗7天前后表达水平没有差异性(P>0.05),而IL-8,IL-10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F组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肺部创伤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第2天血IL-6,IL-8,IL-10,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而IL-1β,IL-4表达水平无差异性(P>0.05)。结论:(1)IL-6、IL-10、IFN-γ在创伤性ARD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且在不同程度的创伤性ARDS患者的血清中表达量不同;通过联合检测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对创伤性ARDS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细胞因子IL-8,IL-10和TNF-α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而IL-6,IL-8,IL-10,IFN-γ和TNF-α表达水平可以评估胸外科创伤手术后患者疗效和指导用药。
二、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各IL-6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各IL-6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IL10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牛呼吸道疾病病原及其固有免疫应答 |
1.1 牛呼吸道病原识别病原的分子基础 |
1.2 气道和肺上皮细胞对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抵抗能力 |
1.3 固有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 |
第二章 牛副流感病毒3 型感染及其逃避宿主免疫的研究进展 |
2.1 宿主范围与传播特点 |
2.2 流行病学与基因型 |
2.3 BPIV3 编码基因与蛋白特征 |
2.4 牛副流感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5 病原分离与鉴定 |
2.6 BPIV3 造成的经济损失 |
2.7 BPIV3 的治疗与预防 |
2.8 副黏病毒拮抗Ⅰ型干扰素的研究概况 |
第三章 IL10 的信号转导与其在病毒致病中的作用 |
3.1 白细胞介素-10 的来源细胞与基本作用 |
3.2 IL10 的受体与信号转导 |
3.3 IL10 的相关家族与病毒编码的IL10 |
3.4 IL10 在病毒致病中的作用 |
3.5 IL10 重要产物SOCS3 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3.6 病毒诱导IL10 产生的信号通路 |
3.7 阻断IL10 清除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犊牛BPIV3 血清抗体调查与BPIV3 A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细胞、菌株与质粒 |
1.2 血清与病料采集 |
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1.5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呼吸道症状的犊牛BPIV3 抗体调查 |
2.2 鼻棉拭子中的BPIV3 鉴定与分离培养 |
2.3 病毒的鉴定与纯化 |
3 结果 |
3.1 呼吸道症状的犊牛BPIV3 抗体调查 |
3.2 BPIV3 分离培养 |
3.3 BPIV3 的特性鉴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BPIV3 感染C57BL/6 小鼠与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 |
1.1 主要动物、细胞与毒株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BPIV3对C57BL/6 鼠的致病性 |
2.2 转录样本的制备 |
2.3 转录组测序 |
2.4 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 |
3 结果 |
3.1 BPIV3对C57BL/6 鼠的致病性 |
3.2 BPIV3 感染鼠巨噬细胞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
3.3 BPIV3 感染C57 小鼠后肺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
3.4 BPIV3 感染原代巨噬细胞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牛IL10、IL10R1、SOCS3 的重组表达及特性分析 |
1 材料 |
1.1 细胞、菌株与质粒 |
1.2 抗体 |
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牛IL10、IL10R1、SOCS3 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牛IL10、IL10R1、SOCS3 的原核表达与多抗制备 |
2.3 牛IL10、SOCS3 的真核表达 |
2.4 牛IL10、IL10R1 腺病毒制备及蛋白表达 |
2.5 牛IL10 启动子双荧光素酶载体的构建 |
2.6 构建牛IL10、IL10R1、SOCS3 干扰载体 |
2.7 牛IL10 的生物学活性及信号通路研究 |
2.8 牛SOCS3 对I型干扰素表达的负调控 |
3 结果 |
3.1 牛IL10、IL10R1、SOCS3 的克隆 |
3.2 牛IL10、IL10R1、SOCS3 的原核表达与多抗制备 |
3.3 牛IL10、SOCS3 的真核表达 |
3.4 牛IL10、IL10R1 胞外区的腺病毒感染细胞与表达蛋白鉴定 |
3.5 牛IL10 启动子双荧光素酶载体的构建与活性分析 |
3.6 牛IL10、IL10R1、SOCS3 干扰载体的构建 |
3.7 牛IL10 和IL10R的生物学活性 |
3.8 牛IL10 的信号通路 |
3.9 牛SOCS3 对I型干扰素表达的负调控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IL10 在牛副流感病毒3 型感染中的作用 |
1 材料 |
1.1 细胞与质粒 |
1.2 抗体和抑制剂 |
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BPIV3 感染细胞表达IL10 并发挥其活性 |
2.2 IL10/IL10R1对BPIV3 感染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 结果 |
3.1 BPIV3 感染细胞诱导IL10 的转录与表达 |
3.2 BPIV3 感染对STAT3 表达的影响 |
3.3 BPIV3 感染对SOCS3 转录的影响 |
3.4 BPIV3 感染对其他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5 IL10对BPIV3 感染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6 IL10 受体阻断对BPIV3 复制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IL10 与牛副流感病毒3 型感染的相互调控 |
1 材料 |
1.1 细胞与质粒 |
1.2 抗体和抑制剂 |
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5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BPIV3 感染诱导IL10 产生的信号通路 |
2.2 调控IL10 相关通路对BPIV3 复制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 结果 |
3.1 BPIV3 诱导IL10 产生所依赖的信号通路 |
3.2 调控IL10 相关通路对BPIV3 复制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 |
一、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病死率升高 |
二、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难度高 |
三、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治疗复杂 |
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学特点 |
一、HIV感染者对MTB的易感性升高 |
二、MTB感染加速了从HIV感染到AIDS发病的进程 |
三、HIV/MTB合并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
四、抗结核治疗和ART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
小结 |
(3)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急性胰腺炎 |
1.1.1 急性胰腺炎概述 |
1.1.2 AP的发病机制 |
1.2 调节性免疫细胞 |
1.2.1 调节性T细胞 |
1.2.2 调节性B细胞 |
1.2.3 调节性NK细胞 |
1.2.4 调节性DC细胞 |
1.2.5 调节性巨噬细胞 |
1.3 髓源性抑制细胞 |
1.3.1 髓源性抑制细胞概述 |
1.3.2 MDSC的产生与分化 |
1.3.3 MDSC的功能 |
1.3.4 影响MDSC功能的因素 |
1.3.5 MDSC与疾病 |
1.4 TIGIT |
1.4.1 耗竭性T细胞概述 |
1.4.2 TIGIT概况 |
1.4.3 TIGIT在肿瘤中的研究 |
1.4.4 TIGIT在移植中的研究 |
1.4.5 TIGI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 |
1.4.6 TIGI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
1.5 IL-37 |
1.5.1 IL-37 的调控作用 |
1.5.2 IL-37 在疾病中的作用 |
1.6 MDSC与 TIGIT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
1.7 展望 |
第2章 AP患者中MDSC数量及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耗材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对象 |
2.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3.3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PBMC |
2.3.4 细胞计数 |
2.3.5 细胞表面染色 |
2.3.6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2.3.7 细胞内染色 |
2.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 |
2.3.9 磁珠分选CD3~+T 细胞 |
2.3.10 MDSC抑制实验 |
2.3.11 抑制实验检测 |
2.3.12 ROS染色 |
2.3.13 统计学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HC、MAP、SAP患者一般信息及临床特点 |
2.4.2 MAP、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升高 |
2.4.3 SAP患者腹腔积液中MDSC细胞比例较外周血升高 |
2.4.4 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2.4.5 G-MDSC和 M-MDSC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
2.4.6 SAP患者外周血中MDSC对 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 |
2.4.7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 MDSC中 Arg-1、ROS分析 |
2.4.8 AP患者与健康对照外周血中MDSC表面CD155 表达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TIGIT在 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剂耗材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3.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3.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
3.3.4 细胞计数 |
3.3.5 细胞表面染色 |
3.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
3.3.7 细胞内染色 |
3.3.8 流式分选CD3~+TIGIT~+、CD3~+TIGIT~-细胞 |
3.3.9 细胞增殖实验 |
3.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
3.3.11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百分比及数量减少 |
3.4.2 AP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CD3~+CD4~+、CD3~+CD8~+ T细胞表面TIGIT表达下降 |
3.4.3 SAP患者外周血中CD3~+ T 细胞及其亚群CD4~+、CD8~+ T细胞功能检测 |
3.4.4 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较TIGIT~-T 细胞增殖能力强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IL-37 通过影响 CD155 表达影响 MDSC对 T细胞的抑制功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4.3.2 样本采集与保存 |
4.3.3 外周血PBMC的获取 |
4.3.4 细胞计数 |
4.3.5 细胞表面染色 |
4.3.6 PBMC体外刺激实验 |
4.3.7 细胞内染色 |
4.3.8 流式分选MDSC细胞及CD3~+TIGIT~+、CD3~+TIGIT~-细胞 |
4.3.9 细胞增殖实验 |
4.3.10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
4.3.11 ELISA法检测血浆IL-37 浓度 |
4.3.12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AP患者血清中及单核细胞中IL-37 表达升高 |
4.4.2 IL-37对MDSC表型的影响 |
4.4.3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 |
4.4.4 IL-37对MDSC抑制功能的影响的机制 |
4.4.5 MDSC表面CD155 的表达依赖于ROS的表达 |
4.4.6 MDSC通过CD155/TIGIT途径抑制T细胞功能 |
4.5 实验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2. 第一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免疫QIVs前后外周全血Total mRNA表达谱研究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第二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三章 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创新性总结 |
6. 文献综述--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
6.1 影响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混杂因素 |
6.2 流感病毒免疫史对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
6.3 流行病学研究提升针对老年人群开发下一代流感病毒疫苗 |
6.4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Ⅰ |
附录a. 受试者入选、排除标准及提前终止实验标准 |
附录b. 实验组和对照组QIVs疫苗株 |
附录c. 63 份老年人外周全血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Raw-Data存储于GEO公共数据库 |
附录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Figure S and Table S) |
Figure S |
Table S |
References |
(5)TLR1/2激动剂激活潜伏HIV-1并介导NK细胞清除感染T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HIV概述 |
2. HIV潜伏库 |
3. HIV的治疗 |
4. 潜伏激活剂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TLR1/2激动剂激活潜伏HIV-1的活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MU-Z1激活HIV-1潜伏单核细胞和PBMC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MU-Z1激活潜伏HIV-1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U-Z1介导免疫细胞清除HIV-1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6)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
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 |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菌株、质粒、毒株、引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主要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兔抗CV-A4 VP1、VP2、VP3、全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
2.2 细胞培养 |
2.3 病毒传代 |
2.4 病毒滴定 |
2.5 CV-A4 致死14 日龄昆明鼠攻毒株的获得 |
2.6 CV-A4 疫苗候选株的获得和免疫原性研究 |
2.7 CV-A4 疫苗候选株免疫原性研究 |
2.8 建立CV-A4 主动免疫保护模型 |
3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CV-A4 Rb-α-VP1、VP2、VP3和Rb-α-virion的制备及应用 |
1 实验结果 |
1.1 p GEX-6p-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 CV-A4 VP1、CV-A4 VP2、CV-A4 VP3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1.3 CV-A4 全病毒抗原的纯化制备 |
1.4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 |
1.5 IFA鉴定多克隆抗体 |
2 小结 |
第三章 CV-A4 致死14 日龄小鼠攻毒株的选育 |
1 实验结果 |
1.1 14 日龄昆明鼠致死模型的建立 |
1.2 CV-A4 感染不同日龄昆明鼠的生存曲线 |
1.3 CV-A4-M14-RP3 感染14 日龄昆明鼠最优的感染途径选择 |
1.4 小鼠品系的选择 |
1.5 CV-A4-M14-613131,CV-A4-M14-623131 两克隆株毒力比较 |
1.6 CV-A4-M14-613131,CV-A4-M14-623131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1.7 CV-A4-M14-613131 小鼠攻毒株LD_(50)测定 |
2 小结 |
第四章 CV-A4 疫苗候选株的选育 |
1 实验结果 |
1.1 CV-A4 克隆株313422 的获得 |
1.2 pBR322-CV-A4-313422 重组质粒构建及线性化 |
1.3 疫苗候选株的获得 |
1.4 疫苗候选株CV-A4-313422-VP3 的鉴定 |
1.5 CV-A4-313422-VP3 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
2 小结 |
第五章 CV-A4 候选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
1 实验结果 |
1.1 CsC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CV-A4 病毒颗粒 |
1.2 SDS-PAGE、WB鉴定纯化的CV-A4 病毒颗粒 |
1.3 TEM 鉴定 CV-A4 病毒颗粒 |
1.4 CV-A4 毒种(stocks)的滴度测定和鉴定 |
1.5 CV-A4 候选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
1.6 CV-A4 免疫血清与CV-A4 RD细胞株、EV-A71 的交叉中和反应 |
1.7 CV-A4 EP、FP、EP+FP、VLP细胞免疫应答 |
2 小结 |
第六章 主动免疫-攻毒后的疫苗效力评估 |
1 实验结果 |
1.1 疫苗保护效力及耐受性 |
1.2 病毒载量测定 |
1.3 主动免疫保护实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测定 |
1.4 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
1.5 免疫组化分析 |
2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与异常免疫激活研究 |
引言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毒株 |
3.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
4. 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
5. 流式标记抗体 |
6. 耗材 |
7. 主要仪器 |
8.主要分析软件 |
二、实验方法 |
1. 中国恒河猴静脉途径感染SIVmac239 |
2. SIVmac239感染恒河猴的药物治疗 |
3. 动物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
4. 病毒学指标检测 |
5. 免疫学指标检测 |
6. 统计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1. 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的建立 |
1.1 恒河猴血浆中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 |
1.2 恒河猴外周血中CD4~+T细胞绝对数和CD~+/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 |
1.3 恒河猴PBMC中病毒总DNA的变化情况 |
2. 艾滋病潜伏感染模型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 |
2.1 疾病不同阶段恒河猴PBMC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比较 |
2.2 疾病不同阶段恒河猴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
2.3 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激活状态的系统比较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潜伏库研究 |
引言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
3. 耗材 |
4. 流式抗体 |
5. 主要仪器 |
6. 主要生物软件和分析工具 |
二、实验方法 |
1. 实验设计 |
2. 病毒学指标检测 |
3. 潜伏库相关指标检测 |
4. 统计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1. 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 |
1.1 联用治疗对恒河猴生存率的影响 |
1.2 联用治疗对血浆病毒载量的影响 |
1.3 联用治疗对免疫重建的影响 |
2. 联用治疗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潜伏库特征比较 |
2.1 SIV感染猴PBMC中病毒总DNA的变化情况 |
2.2 静息CD4~+T细胞中感染潜能病毒的分析 |
2.3 PBMC静息T细胞中潜伏库细胞变化情况的比较 |
2.4 腹股沟淋巴结静息T细胞中潜伏库细胞变化情况的比较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Non-Human Primate Models for a Functional Cure for AIDS |
REFERENCES |
致谢 |
个人基本情况 |
(8)HIV-1长期不进展者接受ART治疗后免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采集 |
3.2 实验室检测 |
4 数据处理 |
5 伦理声明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感染 HIV-1 长期不进展者免疫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词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血清IL-6、IL-10、IFN-γ与创伤性ARDS差异性及相关性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疗效观察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临床指标监测结果 |
2、影像学结果 |
3、各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0、IFN-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
4、各组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情况 |
5、各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表达情况 |
6、各组患者血清中IFN-γ的表达情况 |
7、血清中IL-6、IL-10、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部分 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IL-6、IL-8、IL-10、TNF-α和IFN-γ与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及相关性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E组:肺部感染者抗炎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4,IL-6,IL-8,IL-10 和TNF-α,IFN-γ表达水平 |
2、F组:肺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β,IL-4,IL-6,IL-8,IL-10和TNF-α,IFN-γ表达水平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各IL-6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IL10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 高明春. 吉林大学, 2021
- [2]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J]. 郭静,沈银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04)
- [3]白介素-37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影响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丁黎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4]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杨景.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5]TLR1/2激动剂激活潜伏HIV-1并介导NK细胞清除感染T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D]. 段司沁.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6]柯萨奇病毒A组4型小鼠主动免疫保护模型的建立及候选疫苗体内效力评估[D]. 魏真妮.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7]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D]. 童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8]HIV-1长期不进展者接受ART治疗后免疫特征研究[D]. 李月飞.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9]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评价[D]. 熊莹.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10]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D]. 郭敏. 青岛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