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的问题及对策

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牛嘉暄[1](2021)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价值,为临床实践及进一步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顺义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保定市中医院等5家医院46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因数据不全剔除23例,最终纳入437例进行心衰临床特点分析,进一步总结心衰水肿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应用SPSS 26.0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性与相关性评估。2.计算机检索CNKI、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BSCO、Web of Science、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库,检索至今,收集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使用PRISMA声明、AMSTAR2工具和GRADE评分方法评价所纳入系统评价的报告、方法和证据水平质量,并对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系统评价再评价。3.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射血分数保留型CHF(Chronic Heart Failure,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脱落3人,对照组脱落2人,剔除1人,最终每组完成40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剂,观察并记录1个月疗程后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水肿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出入量及利尿剂使用剂量,并随访出院14天后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之后应用SPSS 26.0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性评估。结果:1.437例CHF患者中,59.4%的CHF患者在常规口服利尿剂基础上,仍旧出现水肿症状,年龄集中在70-90岁之间,病程集中在1-10年,心功能3级居多,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患者年岁成正相关关系,性别差异、病程长短、心功能级别、主要合并症与水肿严重程度具有显着差异性,不具有显着相关性。轻度CHF水肿患者共158例,中度CHF水肿患者共68例,女性人数多于男性;重度CHF水肿患者共33例,男性多于女性。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60例CHF患者,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型CHF患者共198例,占比约76.15%;其中,198例射血分数保留型CHF患者中145患者在常规口服利尿剂基础上出现水肿症状,占比约73.23%。2.苓桂术甘汤选自《伤寒论》经方,配伍精简得当,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多重组分、多种方式、多个靶点以及整体调控的作用特点,疗效确切。苓桂术甘汤系统评价再评价结果证实:苓桂术甘汤联合疗法在临床有效率、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BNP及NT-pro BNP、ANP、左室收缩与舒张末内径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3.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比较: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85.0%,无法证实试验组治疗方案更优异(P>0.05)。水肿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状态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无法证试验组治疗方案更优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得分均与之前有较大差距(P<0.05),无法证实试验组治疗方案更优异(P>0.0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分值与之前有较大差距(P<0.05);试验组生活品质改善更显着(P<0.05)。出入量比较:治疗后,两组出入量均有所改善,试验组出入量较前改善(P<0.05),对照组出入量无改善(P>0.05),试验组数值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无法证实试验组治疗方案更优异(P>0.05)。利尿剂剂量比较:住院期间,两组静脉与口服利尿剂用量无显着差异(P>0.05),出院后,实验组口服利尿剂停减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出院后14天,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出院后生活品质改善更优异。亚组分析:治疗后,中重度水肿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疗效更佳(P<0.05);中重度水肿患者出入量相比无区别(P>0.05);轻度水肿患者疗效相比无区别(P>0.05);轻度水肿患者出入量相比无区别(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水肿症状、改善其中医症候、提高生活品质、平衡出入量、减少轻后期利尿剂用量;在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提高中重度水肿患者疗效、减少利尿剂依赖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张亚迎[2](2021)在《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方法我院临床护士在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发展趋势下,成立慢病管理护理服务团队,通过编制和发放自制《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手册》、与患者近距离交流、开展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和定期电话随访,为心衰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普及药物治疗知识和详解自我管理知识,建立心衰患者个人档案,电话随访了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出入量统计及体重监测情况、饮食及心理状态,督促患者坚持居家自我管理,监督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结果经心力衰竭慢病管理过的心衰患者再次复诊时会携带出入量和体重记录表,并准备好需要询问的问题,心衰患者出现状况时会主动打电话来询问护士解决方法,提高了心衰患者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意识。结论通过实施心力衰竭慢病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心衰护理门诊的健康教育需求非常大,在实施心力衰竭慢病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难点,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护士需专科化。参与此项工作的护士体会到了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意义。

庄璇[3](2020)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探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内容框架,为临床护士早期预警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与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成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研究小组,基于文献回顾、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初步评估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设计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调查表。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监护室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筛选术后谵妄患者;先使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可能相关的因素,然后以是否发生术后谵妄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结合第一部分研究的结果,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制订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国内五家三级甲等医院21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风险评估指标及权重,构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结果1本次调查共收集212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资料,其中共发生43例术后谵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P?0.001)、术前心功能不全(P=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1)、同期联合冠脉搭桥(P=0.002)、术中出血量(P=0.003)、过度疼痛(P=0.024)、CSICU滞留时间(P=0.044)有关。因此,年龄、术前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同期联合冠脉搭桥、术中出血量、过度疼痛、CSICU滞留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2德尔菲函询的结果:第一轮专家函询共调查专家21人,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权威系数是0.86,协调系数是0.21;第二轮函询共调查专家21人,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权威系数是0.86,协调系数是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结论1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20.28%),需要引起临床关注。2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前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同期联合冠脉搭桥、术中出血量、过度疼痛、CSICU滞留时间。3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包括“个体风险”、“疾病风险”和“医源性风险”。

王喜益[4](2020)在《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构建及验证》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构建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为促进慢性病患者适应能力的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1.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构建研究:基于概念-理论-实证框架,对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慢性病照护领域的实证资料进行范围综述。依照中域理论构建法,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形成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2.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评价性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本理论进行理论评价。其次,采用相关性研究验证“适应水平”概念。纳入144名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验证适应水平(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受刺激因素(慢性病史、人口学因素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预测行为改变(自我效能)。再者,形成中文版应对适应过程量表(简表)(Coping and Adaptation Processing Scale-Short Form,CAPSSF)用于“应对适应过程”的概念测量。纳入81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量表汉化研究,纳入288名患者进行信效度验证,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概念。3.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应用验证研究:基于本理论形成实践指导框架,明确实证指标,并收集112名慢性心衰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功能指标、生命质量、心衰知识、自护行为、适应能力和再入院情况。对适应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行为输出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干预研究,以发展适应行为和提升适应能力为目标,制定和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4.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修正:整合文献资料和上述研究成果修正本理论。研究结果1.构建了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2.适应水平受刺激因素(年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影响,对自我效能的分类准确度为76.40%。慢性病的应对适应过程可由CAPS-SF测得,包括资源性和聚焦的、自发性和已知的、生理性和固定的、积极性和有序的行为模式。中文版CAPSSF的Mc Donald’s Omega系数为0.82,重测信度为0.87,主要适配度指标GFI为0.932,CFI为0.949,TLI为0.936,RMSEA为0.056。3.心衰患者的适应方式有内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心衰居家照护项目对患者的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互相依赖和适应能力具有促进作用。4.对本理论的“应对适应过程”“自我概念”内容和相应的理论图示做出了修正。研究结论1.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有完整的理论内容、结构和功能,对个体的慢性病适应现象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作用。2.经验证,本理论对罗伊适应模式的抽象概念在中域理论层面进行了再解释,并论证了逻辑关系。3.本理论能直接指导护理实践,有较强的理论延伸性。

吴平[5](2020)在《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2月1号结束于2019年12月1号,研究样本定义为心功能不全患者(n=50),根据就诊次序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采取精细化的液体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方法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衰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度、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中液体管理对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效果理想,管理方法安全、高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同时,管理满意度高,便于创建和谐护患关系。

张如意[6](2020)在《ECW/TBW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意义及临床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是临床心衰常见的类型之一,虽然随着血运重建技术进步,心梗诊疗手段的提高,心梗后心衰发病率较前降低,但是心梗后心衰的发生与患者的预后联系紧密,其发生往往导致预后不良。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脏泵功能异常易发生体液潴留,近几年生物电阻抗技术迅速发展,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可以用来监测患者容量负荷。BIA具备无创、方便实施、安全、重复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failure,AHF)、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肝衰、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疾病具有辅助诊断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与BIA测定的ECW/TBW相关的临床因素,探究ECW/TBW的临床作用及其在AMI患者中辅助诊治、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作用,为心梗后心衰的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支持,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材料与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2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27例AMI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急诊绿色通道收入并完成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均接受标准化内科治疗。患者入院后记录一般数据资料及首次实验室检验结果,后所有患者均进行BIA测定,测量其ECW、TBW、ECW/TBW值,自患者AMI发病起进行为期18个月的间断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观察其临床预后。以AMI发病后至随访结束期间出现的双下肢水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或因心衰入院为终点事件,随访结束后按照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通过分析ECW/TBW在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差异从而探究ECW/TBW在心梗后心衰诊治、病情评估、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得到身高(β=-0.174,p<0.001)、年龄(β=0.251,p<0.001)、高血压病史(β=0.060,p=0.030)、入院时 Killip 分级(β=0.539,p<0.001)、BNP(β=0.076,p=0.012)是 AMI 患者急性期内 ECW/TBW的独立影响因素。事件组患者ECW/TBW显着高于非事件组的患者(p<0.001);Killip分级II级患者的ECW/TBW显着高于Killip分级I级的患者(p<0.001)。ECW/TBW与BNP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B=0.4403,p<0.001),ECW/TBW越大,患者BNP越高。在所纳入患者中,ECW/TBW在不同Killip分级及事件组与非事件组中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BNP在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说明ECW/TBW相较于BNP,对于预测AMI患者预后更加敏感。ECW/TBW>0.4406是患者AMI发病18个月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调整的 OR=2.959,95%CI=1.399-6.260,p=0.005)。以ECW/TBW=0.4406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容量负荷组(ECW/TBW>0.4406,n=161)和低容量负荷组(ECW/TBW≤0.4406,n=166),高容量负荷组中应用利尿剂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未应用利尿剂的患者(p<0.001)。结论:1、身高、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BNP均是AMI患者急性期ECW/TBW的独立影响因素;2、ECW/TBW与BNP具有显着的线性关系(B=0.4403,p<0.001),且ECW/TBW较BNP在预测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方面更加敏感,BIA测定ECW/TBW除了在作为BNP的补充检测手段方面具有一定潜力之外,还可以独立作为AMI患者容量负荷评估手段及预后预测手段;3、ECW/TBW>0.4406是患者AMI发病18个月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4、ECW/TBW>0.4406对于利尿剂的使用时机具有提示意义。

虎磐[7](2019)在《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早期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MODSE)是指老年人在器官存在老化和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器官机能减退处于功能不全的临界状态,由某种可能并不严重的诱因激发,在短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发生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极高,是导致老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早期诊断和预测转归并及时进行相关集束化综合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途径。临床上,常用的器官功能不全的评分,如Marshall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但这些评分主要适用于普通成年人,MODSE具有其不同于普通成年人发生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特点,常用的器官功能不全的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和转归的预测存在局限性。鉴于老年重症患者和ICU处置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变量的易变性,收录监测全方位、多维度的指标,电子病历(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MR)的创建和发展为这方面研究创造了可能性。目的:1)针对MODSE人群,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MODSE早期死亡相关风险因素;2)利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等构建评估MODSE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更好地辅助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法:1)利用公开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大型数据库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 MODSE患者16014人,其中院内死亡2360人(14.73%),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360人)和存活组(13654人),采集人口统计学信息、入ICU第一天的生命体征、临床干预措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等122个特征,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采用XGBoost模型算法进行死亡相关特征重要性排名;2)根据MODSE纳入标准,在MIMIC-Ⅲ数据库、eICU协作研究数据库和解放军总医院重症数据库中生成三个MODSE患者数据集。随机抽取80%作为训练集,剩余20%为测试集,将122个特征作为模型参数,采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SVM(支持向量机模型),KNN(K近邻模型),RF(random forest随机森林模型),XGboost模型于训练集中建立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对MODSE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并与临床现有模型如SOFA、APACHE-Ⅲ、MODS、SAPS等评分的性能进行对比;最后将性能最好的模型于三个数据库中进行交叉验证。结果: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GCS均值、年龄均值、心率最大值等升高,BMI、收缩压最小值等下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XGBoost算法特征排名前10的指标为:呼吸频率、APTT、年龄、体温、BMI、收缩压、血小板、血糖、休克指数、白细胞计数;2)XGboost模型预测MODSE患者死亡的性能最好,AUC为0.853,敏感性为0.826,特异性为0.729,准确率为0.874,较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及传统临床评分优异。交叉验证对比中,MIMIC-Ⅲ数据库构建的模型在解放军总医院重症数据库中验证效果最好,AUC为0.882。结论:与传统的评分相比,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加优越,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王雪,聂恒卓,卜秀梅,张俭[8](2019)在《肾脏替代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6年2月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12例HIV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过程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心功能明显改善,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在加强心理、饮食和皮肤等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注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能力,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改善HIV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身心状态和生存质量。

司延萍[9](2019)在《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合文献查证、专家咨询建立科学、有效、可行的以心脏康复理念为基础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今后指导临床专科护理工作和单病种护理路径的编写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采用文献回顾法,查阅该领域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共识、系统评价等循证资源。重点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发布的《心力衰竭临床路径》、2017年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回顾病历,提取患者住院时间、主要诊疗和护理项目信息,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初步制定适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德尔菲法,对心血管内科、康复科、中医科等领域15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的各个条目;第二部分: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与评价。本研究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对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应随机数字是奇数的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偶数为干预组,排除后期失访例数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干预组38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生主导-护士从属的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和出院后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和院外路径随访。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得分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部分: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两轮判断依据系数Ca分别为0.866和0.873,熟悉程度系数Cs分别为0.91和0.92,专家权威程度Cr分别为0.888和0.897。第二轮函询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43、0.179、0.234,表明专家的分歧较少,意见趋于一致,对条目指标认可的一致程度较高。专家对条目给出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确立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第二部分:1.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显着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干预组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组在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专科护理特点和康复护理的优势,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该路径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心脏康复和临床护理路径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实现多学科协作下的个性化慢性心力衰竭路径化管理,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孙国力[10](2019)在《心功能不全患者充分水化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造影剂所致急性肾脏损害发生率在1%-5%之间,高危病人增高至10%-30%,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CIN发生率更高。显着增加患者院内及长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社会卫生经济学负担。目前指南推荐充分水化。普遍接受的充分水化方案是术前12小时开始,水化至术后12-24小时,速度为1ml/kg/h。当LVEF<35%或者NYHA>2(或Killip>I)时则滴速减少至0.5ml.kg/h。但是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临床证据的支持。此外,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过度水化很可能增加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近期有多项研究表明大量水化不仅不降低CIN的风险,反而带来心衰恶化(WHF)可能性。目前仅有极少有研究集中在心功能不全(Killip>I或LVEF<40%)的人群探索安全且有效的水化策略。因此,有必要对拟行冠脉介入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充分水化与预防造影剂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1.急性心梗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探索研究目的:探讨充分水化预防急性心梗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造影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407例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Killip分级>I级的患者。按照指南推荐对入选患者以0.5mL/kg/h(Killip级>I级)的速度由术前12小时水化至术后12-24小时施行水化,急诊PCI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术前水化时间,具体水化总量由临床医生决定。治疗终点为CIN(定义为造影剂暴露后4872小时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5 mg/dL或相对升高≥25%),结合中位水化量及临床实际按照750ml分为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IN和恶化心力衰竭(WHF)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果:CIN的总发病率为24.6%。充分水化与不充分水化组的CIN发生率(HV>750mL vs.HV=<750ml:28.46%vs18.18%,P=0.020),和WHF发生率(16.2%vs5.19%,P=0.001)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经矫正多个危险因素后,充分水化依然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可信区间[CI]:1.046-3.197,P=0.034),WHF风险也随着水化剂量的增加而增加(OR=2.585,95%CI:1.104-6.055,P=0.029)。研究结论:对于Killip分级>I级的AMI患者,相对充分的水化(HV>750ml)可能与CIN和WHF的风险增加有关。2.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充分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探讨充分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患者预防造影性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282例LVEF降低且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PCI术的患者。按照指南推荐对入选患者以0.5mL/kg/h(LVEF<40%)的速度由术前12小时水化至术后12-24小时施行水化。具体水化总量由临床医生决定。用体重矫正的水化总量(水化体积/重量:HV/W)来确定充分水化组和水化不充分组。主要终点是CIN,其定义为血清肌酐在造影剂暴露后48 h-72小时内较基线升高≥25%或升高大于0.5 mg/d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IN和WHF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果:CIN的总体发生率为18.79%。与不充分水化组(HV/W<=12mL/kg)相比,充分水化组(HV/W>12mL/kg)的患者CIN的发生比例明显增高(26.67%vs.11.56%;P=0.001),WHF发生比例也显着增高(18.52%vs.2.72%,P<0.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充分水化显着增加CIN风险(调整OR值[OR]=2.877,95%CI:1.082-7.653,P=0.034)和WHF风险(调整OR=11.177,95%CI:1.989-62.807,P=0.006)。研究结论:对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充分水化(HV/W>12ml/kg)可能不降低CIN风险,并可能增加WHF的风险。对于CIN高危且心功能不全患者,充分水化不一定能够降低CIN风险,同时也可能增加心衰的风险。应结合患者情况给予水化,避免液体过量。

二、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水肿临床特点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剔除标准
        1.4 统计方法
        1.5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结果
        2.1 性别
        2.2 年龄
        2.3 病程
        2.4 合并症
        2.5 心功能
        2.6 水肿
        2.7 射血分数与水肿
    3 小结
        3.1 年龄与性别差异分析
        3.2 病程长短差异分析
        3.3 主要合并症差异分析
        3.4 心功能分级差异分析
        3.5 水肿严重程度差异分析
        3.6 射血分数与水肿差异性分析
第二部分: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方法学评价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主要结局指标
        2.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估
    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4 小结
第三部分: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衰合并水肿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标准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中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指标比较
        3.3 亚组分析
    4 小结
讨论
    1 立项依据探讨
    2 慢性心衰水肿临床特点分析
        2.1 心衰水肿患者特点分析
        2.2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水肿分析
    3 系统评价再评价结果分析
        3.1 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
        3.2 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水肿疗效的影响
        4.2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水肿症状的影响
        4.3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中医症候的影响
        4.4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的影响
        4.5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出入量的影响
        4.6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利尿剂用量的影响
        4.7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1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4.8 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对轻中重度水肿患者的影响
    5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水肿必要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服务模式
    1.1 编制和发放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手册
    1.2 与患者近距离交流
    1.3 开展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讲座
    1.4 定期电话随访
2 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服务内容
    2.1 讲解疾病知识
    2.2 普及药物治疗知识
    2.3 详解自我管理知识
3 实施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体会
    3.1 心衰护理门诊的健康教育需求
    3.2 心衰患者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意识
    3.3 实施心力衰竭慢病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3.4 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护士需专科化
4 小结

(3)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病例分组
        5 研究变量及重要变量的定义、主要诊断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现状
        2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3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指标筛选标准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1.1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现状
        1.2 预防术后谵妄发生的现状
        2 成人心脏果
        2.1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系数
        2.2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3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2.4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4)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构建研究
    2.1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理论基础
    2.2 概念-理论-实证框架指导下的范围综述
    2.3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概念化发展过程
    2.4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理论化建构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评价性研究
    3.1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理论评价
    3.2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中适应水平的概念检验
    3.3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中应对适应过程的概念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应用验证研究
    4.1 基于实践场景的概念-理论-实证结构化框架
    4.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适应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4.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适应行为的干预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修正
    5.1 根据实践证据的理论修正
    5.2 基于理论的护理研究和实践指导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中域理论发展的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6)ECW/TBW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意义及临床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绪论
第1章 综述
    1.1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1.2 心力衰竭患者身体容量负荷改变的机制及容量管理
        1.2.1 心衰患者容量负荷改变机制
        1.2.2 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
    1.3 BIA对于容量负荷的评估作用
        1.3.1 生物电阻抗分析
        1.3.2 BIA在容量负荷测定中的作用
        1.3.3 ECW/TBW与机体容量负荷的关系
    1.4 目前研究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入排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随访中剔除标准
        2.1.4 入组情况
    2.2 主要数据获取方式
        2.2.1 一般资料获取
        2.2.2 检验检查资料获取
    2.3 随访调查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实验室结果
    3.3 ECW/TBW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1 ECW/TBW与临床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2 ECW/TBW与临床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4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ECW/TBW及BNP差异
    3.5 ECW/TBW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3.6 ECW/TBW对利尿剂应用的指导作用
第4章 讨论
    4.1 ECW/TBW与临床因素的关系
    4.2 ECW/TBW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
    4.3 ECW/TBW与BNP水平的关系
    4.4 ECW/TBW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4.5 ECW/TBW对于液体管理及利尿剂应用的指导意义
    4.6 局限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早期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电子病历数据库的介绍及模型的选择
    1. 数据库介绍及架构分析
        1.1 MIMIC-Ⅲ数据库
        1.2 eICU协作研究数据库
        1.3 解放军总医院重症数据库
    2. 集成机器学习常用模型
        2.1 支持向量机
        2.2 K最近邻算法
        2.3 随机森林
        2.4 梯度提升树
        2.5 XGboost算法
    3. 小结
第二部分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早期死亡因素分析
    1. MODSE患者数据集定义
        1.1 研究人群
        1.2 纳入排除标准
    2. 纳入特征
    3. 单因素分析
        3.1 基于MIMIC-Ⅲ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构建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早期死亡预测模型
    1. 数据处理
    2. 构建模型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肾脏替代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结果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饮食护理
        2.1.3 基础护理
    2.2 CRRT期间的观察及护理
        2.2.1 仪器、设备、物品固定专用
        2.2.2 减少医院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2.2.3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2.2.4 注意观察和处理CRRT机器报警系统
        2.2.5 液体管理
        2.2.6 抗凝剂的使用
    2.3 消毒隔离
        2.3.1 隔离透析室消毒
        2.3.2 医疗用品消毒
        2.3.3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2.3.4 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
    2.4 心功能护理
3 讨论

(9)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心功能不全患者充分水化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急性心梗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探索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案
        2.2.3 资料采集
        2.2.4 研究终点与定义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基线资料
        2.3.2 造影剂肾病及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2.3.3 多因素分析水化量与CIN的相关性
        2.3.4 多因素分析水化量与WHF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CIN的发生率及与预后的关系
        2.4.2 预防急性心梗患者造影剂肾病的有效方式的探索
        2.4.3 急性心梗患者围手术期水化策略的临床研究进展
        2.4.4 CIN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
        2.4.5 CIN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充分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案
        3.2.3 资料采集
        3.2.4 终点和定义
        3.2.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基线资料
        3.3.2 造影剂肾病及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3.3.3 多因素分析水化量与CIN及 WHF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临床特征
        3.4.2 射血分数降低患者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措施
        3.4.3 射血分数降低患者水化方案的临床研究进展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牛嘉暄.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临床护士参与心力衰竭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张亚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5)
  • [3]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D]. 庄璇. 青岛大学, 2020(01)
  • [4]慢性病适应中域理论的构建及验证[D]. 王喜益. 浙江大学, 2020
  • [5]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吴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4)
  • [6]ECW/TBW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意义及临床作用研究[D]. 张如意.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早期死亡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D]. 虎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8]肾脏替代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J]. 王雪,聂恒卓,卜秀梅,张俭. 全科护理, 2019(14)
  • [9]基于心脏康复理念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D]. 司延萍.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心功能不全患者充分水化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分析[D]. 孙国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心功能不全患者出入量记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