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工烹制快乐心灵晚餐

为农民工烹制快乐心灵晚餐

一、乐为民工烹饪精神晚餐(论文文献综述)

梁家振[1](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龙泉孤儿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元明清以来的历代国都,首善之区,具有特殊的地位。清末民国以来,相继经历了清政府、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北京的慈幼事业在不同政府统治时期的发展脉络也有所不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儿童问题,创办了慈幼机构是教养儿童最为直接的手段,龙泉孤儿院在北京众多慈幼机构中脱颖而出,该院是清末乃至民国时期北京规模较大的孤儿院之一,因开办时间早、延续时间长、收容孤儿人数众多,故成绩斐然,是为北京慈善机构之典范,自1908年创立到1956年改为公立小学,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先后经历了心学、道兴、明净和百川四位院长,且经历了不同政权,若以龙泉孤儿院这一典型的慈善机构作为个案,正是对北京慈幼机构作以解剖麻雀式分析的完整样本。龙泉孤儿院的收养的孤儿前后达到了数千人之众,有的自6岁即入院,直至年满18岁才出院,也有的仅仅临时进入孤儿院数月甚至数天,他们在接受一日三餐养育的同时,也接受院内各科的文化教育,同时因材施教,对于资质平庸的儿童,培养他们以工艺技能作为谋生的手段。且院内建立了一年四季的生活作息制度、完善的卫生清洁措施、奖惩制度以及参观制度,足见该孤儿院院细致入微的教养方式。然而,一切慈善事业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经费来完成,孤儿院也不例外,龙泉孤儿院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房租、政府拨款以及京师各大善士的年、节、月捐资助,但无奈历经数次政权更迭以及天灾人祸,兼以物价飞涨,收养孤儿人数激增,其经费总是不敷用度,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孤儿院负责人,因此也不断开拓新的筹款方式,如开纪念会请求京师各大善士向孤儿院特别捐助、开设工厂制作产品出售等方法,总体看来,以绅商、政要为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在经费筹措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的慈善家们广泛使用慈善娱乐演出的手法募集经费善款,诸如节庆性质的纪念会演出和筹款性质的游艺会和义务戏等,被普遍运用于慈善机构的筹款活动中,龙泉孤儿院可谓是其中之典范。与政府开办慈善组织相比,民间慈善力量毕竟薄弱,此类娱乐演出性质的筹款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必要性。通过研读龙泉孤儿院的娱乐演出活动,可以发现其娱乐节目多由北京地方庙会转化而来,同时又吸纳了西方娱乐文化元素,展示出其慈善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夏维波[2](2012)在《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和公众生活诉求的意识形态化,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正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意识形态。生活化意识形态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大众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共谋。生活意识形态把大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都吸引和动员到生活实践中来,从而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凝聚力的整合。生活意识形态一直绵延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与生活行为相伴相生。就中国而言,由于近现代救亡和革命思想主潮的影响而被遮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得以彰显,并逐渐成为新时期和新世纪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以生活为中心,将国家意志和文化传统融合到当下有关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之中,并由生活话语构成的意识形态。生活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物质诉求、精神价值和政治观念三个层面的统一。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既是生活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路径和象征形式。本文认为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从三个维度对生活意识形态进行了建构。首先,是“为生活立身”,通过影视叙事建构物质欲求的合理性。影视剧中的衣、食、住、行叙事是对乡村物质现代性和农民身份转变梦想的制造,乡镇企业叙事、农民工叙事、现代农村合作体叙事是对农村超越经济内卷化状态,创造更丰富物质财富的路径想象。其次,是“为生活立心”,即通过影视叙事完成一种规约生活行为的精神价值的建构。婚恋叙事批判了抽象的被异化的爱情观,倡导爱情的尘世化幸福,弘扬了婚恋中的道德理性;家庭叙事表现了对生活日新价值的诉求,表达了对生活变革的渴望;乡亲伦理叙事肯定了乡村生活世界经济理性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合理性;乡村的精神风尚叙事,通过对乡村精神鼎新与守故趋向的形象演绎,完成了对乡村主体性丧失与重建的思考。第三,是“为生活立法”,即为乡村生活世界构建现代文化政治图景。好干部叙事表现了乡村由青天政治、当家人政治向带头人政治的转变,暗示了党对农村领导方式的转变。选举叙事、法治叙事表达了乡村世界的民主诉求和法治诉求,为乡村生活中正义价值的维护构建着新的保障基础。由于生活意识形态建构的诉求,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美学特征。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表达需求,带来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由生活典型化叙事向生活流叙事的融合转变。当下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消费性特征又带来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复杂身份,使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出现了由正剧性向喜剧性的转变;由于当代文化现代性的挤压和市场化的竞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凸显了地方性特征。由于生活意识形态建构诉求的影响,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呈现出丰富的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生活叙事的肤浅化,叙事结构的碎片化,叙事功能的娱乐化,生活叙事的遮蔽性等。本论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生活意识形态的概念,并用生活意识形态生产的观点解释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功能,同时结合1978年至今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典型文本对此功能进行具体分析,这个研究角度在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研究乃至其他影视剧的研究中是具有创新性的。

李强[3](2012)在《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了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较深入地探讨了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的旅游发展对农民的影响。论文主要从农民的生计转型、农民的建筑改造、农民的职业转换、农民成为企业家、农民的社会资本拓展、农民投资及其理性选择、农村妇女走出隐藏等视角展开了分析,指出旅游化下民族乡村农民生活呈现出城市化、边界跨越以及市民化的可能,凸显了传统农民向新农民的转型。论文主要内容:第一章叙述了曼听村与西江村的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并指出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不同取向。第二章基于民族村寨传统农业生计方式衰落的叙述,考察了旅游业成为农民的重要生计方式,并强调了旅游在民族村寨的可持续生计战略中的作用。第三章记录了傣族木楼与苗族吊脚楼的变化,分析了农民改造传统建筑的行为,并指出农民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展露了去民族化和再民族化的景象。第四章简述了旅游开发前后农民的职业转换,指出在乡村劳动力市场中家庭商业的员工招聘把亲缘与市场交织一起,并论及了农民对旅游职业的感知,从职业视角展现出小型旅游地下旅游对农民的冲击。第五章以曼听村与西江村的农家乐为立足点,分析了农民企业家的特征与类型,考察了在利益有限好视野下他们的经营行为。第六章检视了旅游视域下农民以传统人情关系为基础,建构新的社会资本,实现了农民的社会资本扩展而超越村寨。第七章概述了农民投资于旅游商业以及其他的经济活动,并从中考察了农民的理性选择及其理性飞跃。第八章以家庭商业中的农村妇女为基础,分析她们从“隐藏”后台走向前台从事商业活动,产生了相应的自我认知,揭示出她们走向前台的权力。第九章基于旅游发展下乡村社区呈现出去农化的状态,审视了民族乡村社区农民社会生活的都市化,检视了农民生活的边界跨越,映照出民族乡村社会的传统农民转型模式。总之,本文探析了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展现出了传统农民的现代变迁,向新农民转型,同时带来的是乡村城市化,而村镇化为城市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边缘乡村城市化之路。

杨定登[4](2010)在《学校集体食堂午餐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学校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在校生的生命和健康。随着营养午餐的普及,学校午餐所提供的营养素在满足学生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江苏省吴江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该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因此除了公办小学,还存在大量民工子弟小学,两类学校的食堂在食品安全和午餐营养素的提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旨在了解吴江市公办小学和民工子弟小学的午餐营养素摄入状况,分析吴江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现状。【方法】采用称量、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对吴江市18所公办和民工子弟小学的午餐膳食营养素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辖区内全部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分级评估,随机抽查各18所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以上三类为公办)和民工子弟学校(包括幼儿园和小学)调查学校组织管理、基本卫生设施、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因食物引起的缺课率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结果】吴江市公办学校食堂的卫生等级基本以A、B为主,但61.1%的民工子弟学校食堂都处在C(较差)的水平。公办学校的食堂都建有健全的卫生组织管理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民工子弟学校食堂卫生设施较差,而且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公办学校,因食物引起的缺课率也高于公办学校。公办小学午餐中VitA仅占建议标准的32%;民工子弟小学午餐除热量和VitC,其余均严重低于标准;公办小学午餐中蛋白质所占能量比为26%,超过标准;民工子弟小学午餐中蛋白质和脂肪来源能量分别为11%和12%,明显低于建议标准。公办小学和民工子弟小学午餐中动物食品所提供的钙、铁偏低。【结论】我市公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较好,但民工子弟学校食堂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该类学校在校生的健康。建议学校增加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等的供应来提供VitA和吸收率高的铁。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多饮用牛奶并且在学校午餐中增加价格相对便宜而营养价值较高的豆制品供应。政府部门应加强学生午餐营养方面的引导,加大资金投入。

毛羿力[5](2009)在《《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文中研究说明《音乐的文化研究》是一本论文集,它所收录的最新论文将用做音乐与文化的基础教材。随着音乐日益与具体文化的关联,它不仅由民族音乐学家来研究,同样由传统音乐学家来研究。本书吸纳了来自音乐、人类学、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的作者,既界定了领域,即“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也提供了世界音乐特殊问题的个案研究。本书将用作音乐文化研究的导论性教科书,该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本科高级阶段和研究生年级的教学之中。此外,本书还将吸引所有音乐领域的学者,反映围绕着音乐与文化如何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的最前沿、最新潮的思想。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音乐与文化》中,文化的全新视角融入到了音乐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关键要素之中。第二部分《问题与争论》对一些学术上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反思,有些地方还提出批判性的新观点。有些还牵扯到泛政治化的学术界敏感问题,如性别、社会群体、地区性民族音乐学、种族、离散地、全球化等。也有关于音乐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如文本分析和深描、听赏、体验、情感、群体认同等等。书评主要结合新时代音乐学发展和后现代哲学对结构主义和绝对真理的批判,着重探讨了历史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两个最为重要的领域,对所涉及的主要章节中作者的新锐观点进行阐述,指出了本书摆脱话语霸权,用文化多元主义整合音乐学研究的愿望。最后在翻译心得中列举了全书的翻译难点和笔者克服困难的主要方法。

邰勇夫[6](2009)在《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一天,我踏上了推销路,从此我的生命之旅险象环生,云谲波诡。15年后一位执导过许多战争大片的导演对我说:"如果要我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我宁可去死!"我说:"这不是你愿不愿意,也不是我愿不愿意。如果冥冥中真的有主宰万物的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是有意让我从此一会上天堂一会入地狱经历九曲十八弯,从而完成这样一首推销员之歌。"

王春兰[7](2008)在《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人口空间再分配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也是当代城市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往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存在一定局限性,理论研究偏重于宏观层面的人口空间格局分析而轻微观过程剖析,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政策实践中对人口优化布局的考量往往也有失偏颇。现实中的大城市人口布局调整正遭遇种种挑战与障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好也难以达到政府预期。因此,当前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从理论研究中寻求对当前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合理解释。中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矛盾冲突凸显期,“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也由此出现转折点。就理论研究而言,地理学应多加强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探索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现代治国理念要求的人口优化布局方案。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人口空间分布不应屈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布局调整必须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人的需求,应注意协调和兼顾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需求。借鉴政治社会学视角,人口迁居、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的实质则是一系列的政治过程,而利益冲突则是这些政治过程产生的原因所在。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将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与政治社会学视角相结合,对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态势及微观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剖析隐藏在人口迁居、人口空间变动背后的政治过程,将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架构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之上,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所引发的若干城市问题进行分析,揭示本研究所包含的政策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阐明选题意义,并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八章;第三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研究所得主要结论概括如下。自1990年代以来,在“赶超战略”的影响下,上海市经历了城市化“质”与“量”并行快速发展过程,中心城区以“质”的提升为主,郊区城市化以“量”的扩大为主。在超常规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商业利益群体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博弈也显得较为突出。“城市政府”是在公共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权衡与徘徊的“比较利益人”;商业利益群体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经济人”;民众是以个人与家庭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自利人”。在城市更新与郊区开发过程中,尽管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之间也存在冲突,但两者之间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合作从而形成“增长联盟”,地方政府采取的博弈策略大体上是“迎合”多于“对抗”,商业利益群体则采取“理性回应”策略。面对强大的增长联盟,民众的策略大体上是“顺从”、“有限抗争”,对“增长联盟”的抵制比较软弱无力。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是微观过程与宏观表征的统一体,包括人口迁居与城市各区位人口规模变动(或人口空间格局变动)两个基本方面。以卢湾、浦东新区、金山区分别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三个地带各自的人口迁入、迁出特征。中心城区因动拆迁而形成大规模迁出流,因城市更新过程的住房再开发吸引市内人口迁入,另外中心城区商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市外人口迁入流,大规模迁出以及规模可观的迁入使得中心城区发生快速人口置换。近郊区的大规模住房开发与第二产业发展分别吸引着市内普通白领与外来劳动力的大量迁入,近郊区的迁入流远大于迁出流。与中心城区以及近郊区相比,远郊区的人口迁居行为相对不太活跃,主要以近距离的区内迁居为主,同时与街道、镇村委两类社区相比,镇居委这类社区的开放度相对较高,人口迁入比较活跃一些。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宏观表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心城区整体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均有所下降但局部区域出现人口密度增加;近郊区人口呈快速地、不均衡地增长态势,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与中心城相邻的区域,同时郊区人口分布表现出“簇团式”发展的态势;外来人口郊区化与一般模型所描述的情形有所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中心城核心区与郊区的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同时增长;远郊区人口较缓慢增长,区域人口分布过于分散的状况仍未有大的变动,统计数字上表现出来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大都源于行政区划调整,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远郊区人口集聚的作用。生态竞争是隐藏在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中的基本机制,各社会阶层围绕共同的适宜区位展开竞争,但由于特定区位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竞争的结果是导致人群迁居,进而使得人口空间分布发生改变,这就奠定了“人”的因素在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动力机制中的主体地位。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快速下降,但与郊区相比,这一区域仍然具有公共交通便利度高、教育资源集中度高、商业网点密度大、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就业机会集中的特点,总体上仍是生态位势较高的区位。中心城区迁出行为比较活跃的人群具有一定弱势群体的特征,而迁入行为比较活跃的人群主要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近郊地带迁出到中心城区行为比较活跃的人群主要是出于学习培训需要而迁居的青年人,以及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重新择居的中年人;而迁入行为比较活跃的人群则主要是来自中心城区动拆迁地块的弱势群体(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失业人群)、白领人群(尤其是普通白领)以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年轻的外来务工者。大城市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生态竞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对上海市的案例分析可知,最重要的影响来自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的强烈干扰作用,这一干扰加快了生态竞争与中心城区弱势群体的淘汰过程;地方文化因素,即传统的城市区位优劣认知强化了生态竞争;个人特征与家庭状况对生态竞争也有影响,但这一影响比较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综合动力机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民众与增长联盟之间的冲突、博弈影响到各社会阶层的迁居决策,并导致城市各区位上的人口数量变动。面对增长联盟带来的城市变迁,不同社会阶层的应对策略有所差异。对于毫无抗争能力的人群而言,其迁居过程高度依赖政府与商业利益行为,成为可以随意摆放的棋子;对于那些有一定选择能力的人而言,其迁居的区位往往是紧邻中心城区的次优区位,并不完全与“增长联盟”所期望的一致,但是,却也大体上是朝着“增长联盟”所期望的方向变动。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赶超战略”的指导下大城市发展进入速度竞争时代,政府与资本组成的增长联盟几乎垄断了城市化发展的话语权。大城市人口迁居以及人口空间格局变动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朝着政府、商业利益群体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发展,而“人的需求”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脱离“科学发展观”指导的人口布局调整带来了种种问题。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不相适应,不利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不利于宜居城市建设,并且导致郊区社会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意义有三点,大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尚有待转型;对于当代中国东部大城市而言,人口政策,主要是人口分布与移动政策,应在城市政策中居特别重要的地位,应该要强调人口政策与其他各类城市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良性互动,形成综合力,共同推动“和谐城市”建设;在利益分化与利益博弈日益凸现的时代,民众的维权意识正被逐步唤起,“无所不能”的政府继续存在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这一时代特征要求政府回归公共利益代表以及利益平衡者的角色,同时政府角色回归也是“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今后应让民众在迁居中多拥有一些选择的可能,而不是仅仅朝着政府单方面所期望的状态改变。

王周火[8](2005)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管理模式,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内容中,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是使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独有吸引力。而这个独特优势之所以成为市场的闪光点,而不可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代替,其关键在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中的支撑作用。因此,本文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探讨,突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本文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两面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摒弃落后、腐朽、病态的企业文化。 在深刻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之后,本文对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如:激发创新精神,重塑企业精神核心;培育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塑造企业文化个性;建立诚信文化,赢得企业声誉等。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本文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价值工程(VE)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王先岳[9](2004)在《《退遂斋诗钞》校注》文中认为倪鸿(1828—?),字延年,号云癯、耘劬,广西桂林人,为“岭南三大家”中张维屏、黄培芳的入室弟子,诗名颇盛。他长年游宦广东,早年为巡检,后去粤适闽,襄办台湾军务,官至七品。 本论文以倪鸿《退遂斋诗钞》光绪七年泉州本为底本,以《曼陀罗庵集》梁昌汉抄本为校本,对《退遂斋诗钞》进行校注整理;并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其创作展开一番知人论世的探讨。倪鸿受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仰慕玄、远、清、虚的生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诗化性格。其诗学最重要的有性情说和尚奇说两方面,前者体现了晚清诗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另外,他还主张脱化论、教化论等。倪鸿转益多师,诗宗仲则、樊榭,参以渔洋、梅村,并能融铸唐宋风韵,早年诗风清新俊逸,绵丽明秀;晚年诗风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其诗中恒有一种“清”的因子,这与其生命精神是相通的。倪鸿诗歌意境营造主要有意象迭加、诗禅合一等手法,其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意象。但其某些作品,也有浅俗的缺点。

肖克凡[10](2004)在《赵钱孙李的幸福生活》文中认为 0.0前言假设有这样一座城市那么我们必然假设有这样一座居民院落,假设有这样一座居民院落那么我们必然假设有这样一群饮食男女,假设有这样一群饮食男女那么我们必然假设他们的日常生活滋味寻常,因此,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幸福在昨天已经过去或者幸福在明天即将来临。

二、乐为民工烹饪精神晚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为民工烹饪精神晚餐(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龙泉孤儿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近代慈善史研究状况
        (二)北京娱乐史研究状况
        (三)龙泉孤儿院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龙泉孤儿院开办情形概述
    一、龙泉孤儿院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京师百姓贫困失助
        (二)京师孤儿流落街头
        (三)清末新政初见成效
    二、龙泉孤儿院创设之缘起
        (一)古代慈善观念的传承与变化
        (二)西方慈幼理念的传播与影响
        (三)北京僧人与绅商联合发起
    三、龙泉孤儿院历年发展情况
        (一)初创开拓:1908-1919年道兴创办时期
        (二)动荡波折:1919-1922年心学主持时期
        (三)恢复发展:1922-1931年明净接任时期
        (四)发展没落:1931-1949年百川继任时期
第二章 龙泉孤儿院管理与教养情况
    一、组织系统框架
        (一)院务管理
        (二)院内职员
        (三)董事会
    二、孤儿收养情况
        (一)孤儿的入院和收养
        (二)孤儿的人数和籍贯
        (三)孤儿的性别及年龄
        (四)孤儿的成绩和前途
    三、教养兼施
        (一)学校教育
        (二)工艺教育
        (三)孤儿养育
第三章 龙泉孤儿院的经费来源
    一、经费账目概况
    二、经费来源渠道
        (一)庙产以及借贷
        (二)政府拨款支持
        (三)绅商常规例捐
        (四)其他筹款措施
    三、赞助人员身份
        (一)政界官绅
        (二)商界绅商
        (三)戏界艺人
第四章 龙泉孤儿院的娱乐表演与慈善文化
    一、欢娱慈善
        (一)渐成传统的周年节庆演出
        (二)即工即学的军乐队演出
    二、慈善义演
        (一)超越本土的义务戏表演
        (二)品类多样的游艺会表演
        (三)龙泉孤儿院的义演性质判定
    三、慈善表演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一)中西交融的娱乐慈善文化
        (二)慈善表演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结论
    一、慈善主体从政府到民间的转移
    二、北京绅商构成了主要慈善力量
    三、孤儿教育与养育相结合的方式
    四、慈善表演呈现出中西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各章节图表
    附录二 :北平龙泉孤儿院简章(廿三周年报告书)
    附录三 :龙泉孤儿院宣言及重要捐启摘录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生活意识形态及其象征形式
    一、 意识形态研究的批判性视域
    二、 意识形态研究的建设性视域
    三、 意识形态研究的生活化视域
    四、 生活意识形态的传统资源与现代回归
        (一) 生活意识形态的本土文化资源
        (二) 生活意识形态的回归
        (三) 生活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本质
    五、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
        (一) 意识形态运作及其象征形式
        (二) 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生活意识形态生产功能
        (三) “农村题材影视剧”与“乡村生活世界”:象征形式的能指与所指
第一章 :为生活立身——乡村的“物托邦”叙事
    一、 衣食住行叙事
        (一) 吃与物质生活渴望
        1. 馋的身体渴望
        2. 官员的馋与农民物质欲求阻力的身体想象
        3. 饭店与物质欲望的烹饪
        4. 绿色餐桌与生活品质的自信
        (二) 服装与农民身体功能的转变
        1. 女性服装与乡村身体的审美化渴望
        2. 男性服装与乡村身体的非农民化想象
        (三) 居住与乡村生活空间的生产
        1. 院落:由封闭到开放的生活空间
        2. 室内:乡村私人生活空间的建构
        3. 楼房:生活成功的空间地标
        4. 环境:家园空间的生态性诉求
        (四) 汽车:乡村世界流动的现代时空体
        1. 生活成功感的参照性想象
        2. 速度隐喻与乡村发展
        3. 乡村干部车辆的精神指涉
    二、 从集镇/集市到工厂:农民的创业致富叙事
        (一) 集镇/集市:乡村经济生活现代性变革的早期空间
        1. 集镇/集市与乡村生活的物质需求
        2. 集镇/集市与经济生活的训练
        3. 集镇/集市与农民命运的转机
        (二) 乡镇企业:致富梦工厂
        1. 乡镇企业与乡村财富梦的生产
        2. 乡镇企业与乡村创造力的生产
        3. 乡镇企业与乡村新生活的生产
    三、 新型经济合作社:乡村经济市场竞争力的想象
    四、 农民工:城市淘金梦
        (一) 男人的闲置与女人的村庄
        (二) 机遇想象与艰难融入
        (三) 还乡模式与家乡情结
第二章 :为生活立心——乡村的精神寓言
    一、 乡村的婚恋叙事:尘世化与理性化的爱情诉求
        (一) 走出“篱笆墙的影子”
        1. 走出极左思想
        2. 冲破传统观念
        3. 走出包办婚姻
        (二) 爱情的尘世幸福
        1. 寡妇的生活符号意义
        2. 乐而不淫的性爱欲求
        (三) 婚恋中道德理性的建构
        (四) 城乡间的爱情想象
        1. 都市男女的乡村情缘
        2. 邂逅模式与经济契机
        3. 城市乡村的无形沟壑
    二、 乡村的代际关系叙事:父辈的退席,年轻人的登场
        (一) 父辈权威的困境
        (二) 子辈崛起的活力
        (三) 代际权力过渡的生活考场
    三、 乡亲邻里叙事:从温存乡情到经济理性
        (一) 从为富不仁到富裕光荣的价值转型
        (二) 从乡邻关系到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转型
        (三) 从淳朴乡情到商品意识的观念变革
    四、 乡村的精神风尚叙事:鼎新与守故
        (一) 城市化模仿
        1. 乡村什物与文化指涉
        2. 乡村时尚与审美流向
        3. 乡村文化新地与教育新梦
        (二) 生态性生产
        1. 农民进城的精神意义
        2. 乡村世界的爱与崇高
        3. 乡村的“记忆生态”想象
第三章 :为生活立法——乡村的政治文化想象
    一、 好干部叙事:乡村“领导的政治”的寓言
        (一) 青天模式
        (二) 当家人模式
        (三) 带头人模式
    二、 乡村选举叙事:乡村民主政治寓言
        (一) 乡村民主的文化景观想象
        (二) 乡村政治内卷化的想像性突破
        (三) 乡村民主政治的外部护法
    三、 乡村法制叙事:乡村正义的寓言
        (一) 权利的生产
        (二) 乡村正义的重新扞卫
        (三) 人情、伦理与法律的纠葛
第四章 :为生活立美——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美学机制
    一、 生活叙事的生活典型化与生活流手法
        (一) 生活典型化手法
        (二) 生活流手法
        (三) 由故事化到小品化的审美结构
    二、 生活叙事的多重身份与正剧性到喜剧性变迁
        (一) 现代性启蒙身份与悲悯
        (二) 现代性模仿身份与可笑
        (三) 乡土民间的大众化身份与戏谑风格
        (四)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身份、市场化身份与娱乐性
    三、 地方性与地方主体性
        (一) 地方性内涵的认知与遮蔽
        1. 地方性作为一种个性
        2. 地方性作为一种共性
        3. 地方主体性
        (二) 地方性的生产
        1. 东北地方个性的生产
        2. 东北地方性生产中的时代中国叙述
        (三) 地方性生产的意义及局限
结语:生活之河·生活之浪·生活之沫——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意义与问题
    一、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意义
    二、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承担课题情况

(3)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曼听和西江的村寨与旅游
    第一节 曼听村与西江村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曼听村与西江村的旅游发展历程
    第三节 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民族旅游发展中的不同取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旅游发展与农民的生计方式转型
    第一节 民族旅游村寨传统农业生计方式的衰落
    第二节 旅游业成为民族旅游村寨的重要生计方式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生计战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发展与农民的传统建筑改造
    第一节 曼听村傣族木楼的改造
    第二节 西江村苗族吊脚楼的改造
    第三节 传统建筑改造展示的去民族化与再民族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与农民的职业转换
    第一节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前后农民的职业状况
    第二节 家庭商业在员工招聘中的亲缘与市场交融:从招聘广告说起
    第三节 农民对旅游职业的感知
    第四节 中间群体及其夹缝生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企业家
    第一节 曼听村与西江村的农家乐
    第二节 农民企业家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 农民企业家的类型分析
    第四节 “利益有限好”与农民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越村寨:旅游视域下农民的社会资本拓展
    第一节 对社会资本的简单回述
    第二节 传统社会的人情关系
    第三节 超越村寨:旅游化下农民的社会资本拓展
    第四节 农民社会资本拓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民投资与农民的理性选择
    第一节 中国农民的投资发展过程
    第二节 曼听村与西江村的农民投资概况
    第三节 农民投资与农民的理性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旅游发展与走向前台的农村家庭妇女
    第一节 沉默的贡献者:妇女作为“隐藏”的后台角色
    第二节 农村家庭妇女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概况
    第三节 家庭商业中的农村妇女
    第四节 家庭商业中农村妇女的自我认知
    第五节 走向前台的权力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农民:旅游视域下的传统农民转型
    第一节 旅游发展下乡村社区的去农化趋势
    第二节 民族乡村农民生活的城市化
    第三节 民族乡村农民生活的边界跨越
    第四节 农民市民化及其实现市民化的路径
    第五节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新农民与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1 曼听村(傣族园)示意图
附录2 西江千户苗寨示意图

(4)学校集体食堂午餐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学校午餐的营养现状
    (一) 对象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三部分 学校午餐的安全现状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讨论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结论
第七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学校食堂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二 学校午餐学生问卷调查表
    附件三 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
攻读硕士其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音乐研究和文化理念
    理查德·米德尔顿(Richard Middleton)
第一部分 音乐与文化
    第1章 音乐与生物文化进化
        伊安·克劳斯(Ian Cross)
        Further Reading
    第2章 音乐学、人类学与历史
        加里·汤姆林森(Gary Tomlinson)
        Further Reading
    第3章 音乐与文化:分离的史学
        菲利普V.博尔曼(Philip V.Bohlmann)
        参考资料
    第4章 比较音乐,比较音乐学
        马丁·克雷顿(Martin Clayton)
        参考书目
    第5章 音乐与社会类别
        约翰·夏普赫德(John Shepherd)
        参考文献
    第6章 音乐与媒介作用——走向新的音乐社会学
        安托万·亨尼恩(Antoine Hennion)
        参考文献
    第7章 音乐与日常生活
        西蒙·弗里思(Simon Frith)
        参考文献
    第8章 音乐、文化与创造力
        杰森·汤恩比(Jason Toynbee)
        参考文献
    第9章 音乐与心理学
        艾力克F.克拉克(Erie F.Clarke)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主观性猖獗!:音乐、解释学和历史
        劳伦斯·克雷默(Lawrence Kramer)
        参考文献
    第11章 历史音乐学:还有可能吗?
        罗伯C.韦格曼(Rob C.Wegman)
        参考文献
    第12章 社会史与音乐史
        特雷弗·赫伯特(Trevor Herbert)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问题与争论
    第13章 音乐自律性再探
        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4章 文本分析还是深描?
        杰夫·托德·泰顿(Jeff Todd Tito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5章 音乐、体验与情感人类学
        鲁思·芬尼根(Ruth Finnega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6章 音乐材料、感知与聆听
        尼古拉·迪本(Nicola Dibbe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7章 表演的音乐
        尼古拉斯·库克(Nicholas Cook)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8章 老鼠与狗:漫长世纪末的音乐、社会性别与性征
        伊安·比德尔(Ian Biddle)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19章 辩驳差异:非洲主义民族音乐学批判
        科菲·亚加乌(Kofi Agawu)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0章 小名字产生大影响——两个关于非裔美国流行音乐的例子
        大卫·布拉凯特(David Brackett)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1章 人民的定位:音乐与流行
        理查德·米德尔顿(Richard Middleto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2章 音乐教育、文化资本与社会群体认同
        露西·格林(Lucy Gree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3章 乐器的文化研究
        凯文·达维(Kevin Dawe)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4章 民族音乐学中"离散地"的命运
        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5章 全球化与世界音乐政治学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26章 音乐与市场:现代世界的音乐经济学
        戴夫·莱恩(Dave Laing)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作者简介
索引
书评
    参考文献

(7)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面临困境
        1.1.2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局限性分析
        1.1.3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迎来转折点
        1.1.4 本文研究视角与研究路径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冲突"概念辨析
        1.2.2 "博弈"概念辨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2.1 城市政治相关研究
    2.2 大城市人口迁居研究
    2.3 大城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研究
    2.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2.5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所引发问题相关研究
    2.6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第3章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时代背景
    3.1 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嬗变
        3.1.1 改革开放之前相对均衡静止的利益格局
        3.1.2 改革开放以后加剧的利益分化过程
        3.1.3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博弈
    3.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转变
        3.2.1 1950-197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及其负面影响
        3.2.2 1980-1990年代"唯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3.2.3 21世纪科学发展观与"多中心建设并举"的提出
    3.3 全球化浪潮及其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
        3.3.1 "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3.3.2 全球城市体系的发育与城市竞争
        3.3.3 全球化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
    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人口空间格局变动
        3.4.1 中国人口朝东部地区集聚态势
        3.4.2 东部地区人口朝少数省市集中态势
        3.4.3 东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聚态势
第4章 大城市若干主要利益主体行为的分析
    4.1 "利益"相关概念辨析
        4.1.1 "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4.1.2 利益主体的概念及其一般特点
        4.1.3 利益主体与利益的层次性
        4.1.4 利益群体与利益集团
        4.1.5 利益关系、利益冲突与妥协机制
    4.2 政府行为的分析
        4.2.1 "政府行为"的界定
        4.2.2 政府行为的公共利益指向
        4.2.3 政府行为的非公共利益指向
        4.2.4 政府"比较利益人"
    4.3 商业利益群体行为的分析
        4.3.1 商业利益群体的界定及其特征
        4.3.2 有关"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辩析
        4.3.3 商业利益群体利润最大化目标指向与非道德因素
    4.4 民众行为的分析
        4.4.1 大城市社会分层
        4.4.2 民众"自利人"
        4.4.3 民众自利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
第5章 上海城市化推进过程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5.1 "城市化"相关概念辩析
        5.1.1 "城市化"概念辩析
        5.1.2 大城市内部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
    5.2 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化发展概况
        5.2.1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社会背景
        5.2.2 城市化历史沿革
        5.2.3 中心城区城市化发展
        5.2.4 郊区城市化发展
    5.3 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5.3.1 冲突与博弈的基础—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关系
        5.3.2 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
        5.3.3 政府主导策略:迎合
        5.3.4 商业利益群体策略:"理性回应"
    5.4 政府与民众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5.4.1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基础—政府居支配地位的依赖关系
        5.4.2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
        5.4.3 政府策略:"柔性手段"与"强制手段"并存
        5.4.4 民众主导策略:"顺从"与"有限抗争"
    5.5 开发商与民众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5.5.1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基础:开发商主导下的互不信任的关系
        5.5.2 开发商与民众之间的冲突
        5.5.3 开发商策略:"强势出击、随机应变"
        5.5.4 民众策略:"被迫适应"与"有限抗争"
第6章 上海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微观过程与宏观表征
    6.1 中心城区人口迁居分析
        6.1.1 卢湾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6.1.2 卢湾区人口迁居的流量、流向及迁居原因
        6.1.3 卢湾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6.1.4 卢湾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6.2 近郊区人口迁居分析
        6.2.1 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6.2.2 浦东新区人口迁居的流量、流向及迁居原因
        6.2.3 浦东新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6.2.4 浦东新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6.3 远郊区人口迁居分析
        6.3.1 远郊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6.3.2 远郊区人口迁居流量、流向与原因
        6.3.3 远郊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6.3.4 金山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6.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宏观表征
        6.4.1 中心城整体人口密度下降态势
        6.4.2 中心城局部人口密度增加
        6.4.3 近郊区人口急剧增长态势
        6.4.4 近郊区人口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
        6.4.5 远郊区人口总量缓慢增长及分散分布状况
        6.4.6 流动人口郊区化的特殊表现
        6.4.7 人口郊区化的二元结构特征
第7章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7.1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内在机理
        7.1.1 生态竞争基本机制的作用
        7.1.2 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行为对生态竞争与淘汰的强化作用
        7.1.3 特定地方文化对生态竞争与淘汰的加强作用
        7.1.4 个人特征与家庭状况对生态竞争的有限影响
    7.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动力剖析
        7.2.1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城市更新中的不均衡博弈
        7.2.2 中心城区局部人口密度反弹:城市更新合作博弈与政府角色错位
        7.2.3 近郊人口不均衡增长:政府与资本支配的郊区开发
        7.2.4 流动人口郊区化特殊性:现代服务业资本附带作用与政府缺位
        7.2.5 人口郊区化二元结构:民众应对"增长联盟"策略的差异
    7.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综合解释模型
        7.3.1 大城市各利益主体地位与作用
        7.3.2 大城市各利益主体行为范式
        7.3.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综合解释模型
第8章 问题思考与政策启示
    8.1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8.1.1 "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提出的背景
        8.1.2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8.1.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不相适应
    8.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思考
        8.2.1 转型期构建干群关系的重要性
        8.2.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要求不相适应
    8.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考
        8.3.1 "宜居城市"的概念
        8.3.2 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
        8.3.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失业问题
        8.3.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市交通拥堵
        8.3.5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再思考
    8.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8.4.1 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差异
        8.4.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之间不相适应
    8.5 政策启示
        8.5.1 加快大城市发展理念转型
        8.5.2 加强对大城市人口分布与移动政策重要性与敏感性的认识
        8.5.3 新时期应转变大城市人口优化布局思路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之处
    9.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1.3.2 国内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1.3.3 国外核心竞争力研究进展
        1.3.4 国内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1.4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1.4.1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历程
        1.4.2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4.3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企业文化概述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2.2 企业文化的结构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2.4 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概述
    3.1 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3.1.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3.1.2 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区别
    3.2 核心竞争力内涵
    3.3 核心竞争力特征
    3.4 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及结构
第四章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4.1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4.2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4.3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4.4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4.5 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强化了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4.6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有力保障
    4.7 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两面性
第五章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5.1 用AHP分析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
    5.2 用价值工程分析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
    5.3 企业文化创造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
    5.4 实证分析: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第六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6.1 塑造企业文化个性
    6.2 激发创新精神,重塑企业精神核心
    6.3 培育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6.4 建立诚信文化,赢得企业声誉
    6.5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企业个性
    6.6 重视企业家因素,发挥企业家作用
    6.7 培育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协作
    6.8 强化人本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9 加强组织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
    6.10 加强文化沟通,实现文化整合
    6.11 实施CIS战略,树立企业形象
    6.12 建立CRM系统,推动企业文化改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
致谢
附录

(9)《退遂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
    (一) 生平
        1 寓宦广东
        2 从戎闽台
        3 游历江浙
    (二) 思想
        1 人生哲学
        (1) 曾点之乐
        (2) 高蹈之念
        (3) 逃禅之缘
        2 诗学思想
        (1) 诗见性情
        (2) 诗因人奇
        (3) 诗精脱化
        (4) 意在离即
        (5) 诗有迭法
        (6) 诗尚蕴藉
        (7) 诗见风趣
        (8) 诗关教化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
    (一) 版本情况
    (二) 思想内容
        1 山川田园
        2 交游酬答
        3 风土人情
        4 抒怀述志
        5 家庭生活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
        2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从内容上看
        ① 融情于景
        ② 寓怀于事
        ③ 抒情用思
        ④ 寄慨于典
        ⑤ 诗禅合一
        (2) 从形式上看
        ① 逆象曲衬
        ② 意象迭加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

四、乐为民工烹饪精神晚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龙泉孤儿院研究[D]. 梁家振. 河南大学, 2020(02)
  • [2]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D]. 夏维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3]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为例[D]. 李强. 兰州大学, 2012(09)
  • [4]学校集体食堂午餐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D]. 杨定登. 苏州大学, 2010(05)
  • [5]《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D]. 毛羿力. 上海音乐学院, 2009(06)
  • [6]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J]. 邰勇夫. 中国作家, 2009(08)
  • [7]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以上海市为例[D]. 王春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王周火. 广东工业大学, 2005(05)
  • [9]《退遂斋诗钞》校注[D]. 王先岳. 广西大学, 2004(04)
  • [10]赵钱孙李的幸福生活[J]. 肖克凡. 中国作家, 2004(02)

标签:;  ;  ;  ;  ;  

为农民工烹制快乐心灵晚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