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东城区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席文启[1](2022)在《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实践的新发展》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在实践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在立法方式、过程和方法上全面推进,开展了不同地区的协同立法、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小切口"立法等创新实践;二是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方面,各地出现了不少新的探索,如实行年度重大事项决定项目清单制、实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三是加大监督力度,讲求监督实效,在预算监督、司法监督、任后监督方面都有新进展;四是在代表工作和代表履职活动中,出现了代表履职的"家站化"、网络化、专业化、联动化,以及代表履职评价的精确化等新趋势;五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人大制度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性。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提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陈曦[3](2021)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精细化的发展背景开始进入城市发展领域,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已建成区的城市建设开始转向高质量、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同时经过几轮城市建设,城市增量用地转换为存量用地,城市也随之进入存量发展的时期。用地的产权归属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足以应对精细化发展和存量发展的诸多问题,城市更新作为一种灵活的规划类型开始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单元细化为基础的城市更新也成为目前国内城市更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承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要区域,近几年随着总体规划的更新,相关规划成果逐渐丰富,进行了多次精细化的城市更新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落实不到实施、多元参与主体无法发挥作用以及政策不断更新带来的权责混乱等问题。基于以上不足,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更新开展较为成熟的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认识到首都功能核心区需要归纳一套新的更新单元细化的模式。通过综合归纳城市精细化发展对城市提出的要求、存量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首都功能核心区目前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通过参照目前现有国内的更新模式,构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体系。首先,考虑到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单元划分的全面覆盖,在传统划分基础上总结历史文化保护、重点实施项目等的约束要素,通过ahp法确定约束要素的权重,利用层次空间推理法对不同层级的街区更新单元进行划分。同时通过万米网格、多元参与主体的校核从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的角度对更新单元划分成果进行校核。其次,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建设时序出发,选取影响更新实施的四类要素,通过GIS进行技术的叠加分析,确定需要近期实施的更新单元。最后,通过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历史街区代表什刹海街道和一般街区代表广安门外街道对以上的划分方法进行实践。随着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中心区经过几轮建设,单元细化的城市更新正成为解决中心区困境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善的更新单元划分方法,本文通过对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的划分,希望为其他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单元细化提供参考。
王成(Kevin)[4](2020)在《成都市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从探索到创新,越来越受到各级高度重视,全国如北京东城、上海闵行、浙江舟山、苏州吴江等地均涌现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典型做法,为当前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借鉴。成都郫都区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区县,结合撤县设区于2017年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率先实现网格力量专职化、服务治理全覆盖,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郫都区被纳入成都主城区,在对比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新要求,郫都区在网格化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困境,如网格功能整合存在弊端、多元组织再造联动不足、网格员队伍建设欠缺、信息系统建设待提升、网格化功能要素不完备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思路,对于处于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实施撤县设区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地区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新时期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应该是网格化城市管理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综合体,而不能偏废一方。面对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新课题,本文认为需要在“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城市智慧设施+大数据+网格化服务管理”架构下谋划和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这既有利于助推网格化服务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型,也为超大城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慧基础和基层探索。结合存在的困境,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与管理资料,并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从基本概况、发展历程、现状做法等方面研究了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同时,坚持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主要指导,以网格员与市民群众等为对比视角,辅以各级决策管理与参与者,多维度开展问卷调查,分层次进行系统访谈,通过大量数据支撑和生动案例描述,对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进行认真梳理与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从不同维度提炼我国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五个城市城区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基于以上研究并结合实际,笔者从标准化、协同化、主体化、智能化、制度化等方面,对解决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提出对策建议,即:推行标准管理,规范网格属性明边界;深化协同治理,强化组织优化提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力量塑品牌;创新智能管理,构建大数据治理新模式;健全制度体系,促进网格化治理现代化。
冯靖凯[5](2020)在《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苏州市双塔街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聚居的主要形式,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配套设施迫切需要完善,市民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这些都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往基层政府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机构规模较为庞大、管理较为松散、权责不清、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等弊端逐步暴露出来,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手段在此时应运而生,并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迅速的推广开,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共同探讨的焦点。本文以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为视角,从双塔街道入手,阐述了双塔街道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主体认识不够、各项保障不到位、网格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了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提出了规范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激励、监督、考核体系、提高居民参与度,培育社区自治力量等对策建议。最后,探讨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孙朝春[6](2020)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基层,也是城市治理的“第一线”。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标准越来越高,而社区的服务比较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城市建设速度。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弊端,还能推动社会管理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是城市管理的努力方向,也是现代化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新城区作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中心城区,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基于社区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新城区通过搭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组建网格员队伍、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机制。经过7年的运行,在社区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通过实地调查,也发现新城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制度机制建设不完善、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不够合理、社区各主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宣传力度不够、社区自治能力相对欠缺、网格员队伍稳定性不高和长效长治方面考虑不够。结合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建议通过采取完善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工作者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推动政社联动等措施,不断提高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
沈昱希[7](2020)在《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物流演化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与城市化促使城市内部状态变得愈加复杂,城市物流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不断被城市产业与空间的变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客户偏好重塑。基于此,本文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出发,层层递进,多角度量化并深入分析城市物流演化。首先,将城市物流空间作为研究起点,把城市物流演化这一抽象概念落实到城市物流节点的空间演化上,强调蔓延与聚集并重的空间量化方法。以北京市为实证对象,利用2000-2020年北京市物流节点分布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及标准椭圆差、核密度、热点分析等地理学指标,剖析横跨20年的北京市城市物流空间演化过程与特点,分析其演化驱动因素。随后,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兼顾环境与随机噪声的双重影响,采用静态DEA法与动态三阶段DEA-Malmquist法,从时间横断面以及带有时间跨度的纵向角度对北京市域2010-2018年内各区县城市物流动静态效率进行分析,提出了更加准确完善的城市物流效率分析体系,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种视角对北京市城市物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测度,寻找北京市各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相关性指数变化规律以及相邻接区域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接着,选择2010年与2018年为横断面,结合上述城市物流空间与效率的分析结果,构建起城市物流综合实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出各区域物流综合实力,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出城市内部物流引力双向联系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用可视化方法展现城市物流网络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物流演化规律及最新技术,构建了城市物流数字化平台,分析了城市物流平台功能需求并设计了平台功能模块,对平台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高冬冬[8](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李攀[9](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指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李乾坤[10](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二、北京市东城区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东城区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实践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人大立法工作方面的若干新进展 |
(一)立法方式上的新进展:不同地区的协同立法 |
(二)立法过程上的新进展:基层立法联系点 |
(三)立法方法上的新进展:“小切口”立法 |
二 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方面的若干新进展 |
三 人大监督工作方面的若干新进展 |
(一)监督工作在若干领域的新进展 |
1.预算监督工作的新进展。 |
2.司法监督工作的新进展。 |
3.任后监督工作的新进展。 |
(二)监督工作在若干方式上的新进展 |
1.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进展。 |
2.询问、质询和专题询问工作的新进展。 |
3.特定问题调查工作的新进展。 |
4.代表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新进展。 |
四 代表工作方面的若干新进展 |
(一)代表履职的“家站化” |
(二)代表履职的网络化 |
(三)代表履职的专业化 |
(四)代表履职的联动化 |
(五)代表履职评价的精确化 |
五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若干新发展 |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过程中的体现 |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其他工作中的体现 |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他领域的体现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基础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1.1 .精细化发展背景 |
1.1.1.2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规划时期 |
1.1.1.3 .单元细化为基础的城市更新成为目前城市发展重点 |
1.1.2 .政策背景: |
1.1.2.1 .北京新总规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提出新要求 |
1.1.2.2 .控规的前期研究需要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更新 |
1.2.2 .首都功能核心区 |
1.2.3 .城市精细化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实践意义 |
1.3.2.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更新精细化的实践与问题 |
2.1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更新 |
2.1.1 .首都功能核心区概述 |
2.1.1.1 .首都功能核心区物质层面当前发展情况 |
2.1.1.2 .城市管理层面目前发展情况及发展诉求 |
2.1.2 .首都功能核心区更新发展历程 |
2.1.2.1 .保护性改造和拆除重建阶段 |
2.1.2.2 .建设性破坏阶段 |
2.1.2.3 .整体改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 |
2.1.3 .城市精细化理念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实践 |
2.1.3.1 .中心城06 版控规分类管控 |
2.1.3.2 .通州新城2018 年控规细化 |
2.1.3.3 .规划实施单元探索 |
2.2 .目前更新精细化划分实践的问题 |
2.2.1 .基于控规的划分方式无法落实到实施 |
2.2.2 .粗略的划分规则导致后续权责不清 |
2.2.3 .多元参与主体无法发挥作用 |
2.2.4 .政策不断更新导致实施混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更新单元划分及国内外实践 |
3.1 .城市更新单元 |
3.1.1 .城市更新单元概念 |
3.1.2 .城市更新单元职能定位 |
3.1.2.1 .面向实施的重要更新工具 |
3.1.2.2 .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平台 |
3.1.2.3 .存量时期的多元利益协商平台 |
3.2 .国际城市更新单元实践 |
3.2.1 .美国:社区为单位的更新 |
3.2.2 .日本:都市再生特别区 |
3.2.3 .法国:协议开发区(ZAC) |
3.3 .国内城市更新单元探索 |
3.3.1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 |
3.3.2 .上海城市更新单元 |
3.3.3 .广州“三旧更新” |
3.3.4 .台湾城市更新单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对策研究 |
4.1 .明确街区更新单元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
4.2 .构建街区更新单元更新目标 |
4.2.1 .对接总规要求与核心区自身发展需求 |
4.2.2 .构建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平台 |
4.2.3 .管理边界与城市权属关系边界的拟合 |
4.2.4 .适应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 |
4.3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体系构建 |
4.3.1 .层级划分 |
4.3.2 .各层级街区更新单元概念 |
4.3.2.1 .宏观层面——街道级更新单元 |
4.3.2.2 .中观层面——一级街区更新单元 |
4.3.2.3 .微观层面——二级街区更新单元 |
4.3.2.4 .实施层面——近期实施单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5.1 .更新单元划分应用的方法 |
5.1.1 .层次空间推理法 |
5.1.2 .用于城市单元划分的适应性分析 |
5.2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5.2.1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原则 |
5.2.2 .基础底图生成技术路线 |
5.2.3 .基础底图生成要素选取 |
5.2.3.1 .现有城市更新单元划分要素总结 |
5.2.3.2 .既有划分要素解读 |
5.2.3.3 .影响要素提取 |
5.2.4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边界约束规则 |
5.2.4.1 .更新单元几何信息要素约束 |
5.2.4.2 .更新单元紧凑度约束 |
5.2.4.3 .更新单元用地功能约束 |
5.2.4.4 .既有规划设计成果约束 |
5.2.5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分析 |
5.2.5.1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分析方法 |
5.2.5.2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5.2.5.3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模型构建 |
5.2.5.4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过程分析 |
5.2.5.5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结果分析 |
5.2.6 .街区更新单元生成 |
5.2.6.1 .基础更新单元划分底图生成 |
5.2.6.2 .一级街区更新单元生成流程 |
5.2.6.3 .多层级街区更新单元生成算法 |
5.2.7 .街区更新单元边界校核 |
5.2.7.1 .万米网格校核 |
5.2.7.2 .多元参与主体校核 |
5.3 .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5.3.1 .近期实施单元影响要素构成 |
5.3.1.1 .历史文化街区 |
5.3.1.2 .公共空间要素分析 |
5.3.1.3 .产权影响分析 |
5.3.1.4 .经济要素影响 |
5.3.1.5 .街道发展目标相关因素影响 |
5.3.2 .GIS技术下多因子叠加应用 |
5.3.2.1 .基于GIS的多因子叠加分析法 |
5.3.2.2 .缓冲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案例实证 |
6.1 .以西城区为例的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6.1.1 .西城区基本情况概述 |
6.1.2 .西城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实践 |
6.1.3 .西城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校核 |
6.1.3.1 .万米网格校核 |
6.1.3.2 .多元参与主体校核 |
6.1.4 .西城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成果 |
6.2 .以广安门外街道为例的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2.1 .研究街道概况 |
6.2.1.1 .街道基础概况 |
6.2.1.2 .历史沿革 |
6.2.2 .广安门外更新发展目标解构 |
6.3 .广安门外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3.1 .空间叠加分析 |
6.3.1.1 .广安门外街道历史文化要素分析 |
6.3.1.2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分析 |
6.3.1.3 .广安门外街道产权分析 |
6.3.1.4 .广安门外街道现状经济情况分析 |
6.3.1.5 .广安门外街道老旧小区分布情况 |
6.3.2 .广安门外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4 .以什刹海街道为例的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4.1 .什刹海街道概况 |
6.4.1.1 .街道基础概况 |
6.4.1.2 .历史沿革 |
6.4.1.3 .什刹海目前已经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 |
6.4.2 .街道更新目标解构 |
6.5 .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5.1 .空间叠加分析 |
6.5.1.1 .什刹海街道历史文化要素分布 |
6.5.1.2 .什刹海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分布 |
6.5.1.3 .什刹海街道街巷肌理保护要素分析 |
6.5.2 .什刹海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成都市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网格 |
1.2.2 网格化 |
1.2.3 网格化工作人员 |
1.2.4 网格信息系统 |
1.2.5 网格化服务管理 |
1.3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设计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1.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1.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 分析框架设计 |
第三章 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
3.1 区情概况 |
3.2 发展历程 |
3.3 现状做法 |
3.3.1 专业化思维搭建架构 |
3.3.2 法治化理念规范管理 |
3.3.3 社会化力量促进共治 |
3.3.4 信息化方式助推共享 |
第四章 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4.1 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的发现过程方案设计 |
4.1.1 调查访谈对象选取 |
4.1.2 调查访谈内容设计与实施 |
4.1.3 调查访谈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4.2 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困境 |
4.2.1 网格功能整合存在弊端 |
4.2.1.1 网格划分不尽合理 |
4.2.1.2 网格功能存在泛化 |
4.2.1.3 网格员专职不专责 |
4.2.2 多元组织再造联动不足 |
4.2.2.1 机构职能整合不到位 |
4.2.2.2 业务多头交办成内耗 |
4.2.2.3 疑难问题彼此间推诿 |
4.2.3 网格员队伍建设有欠缺 |
4.2.3.1 员工入口不统一 |
4.2.3.2 业务素养不均衡 |
4.2.3.3 身份认同感不高 |
4.2.3.4 缺乏人文式关怀 |
4.2.4 信息化系统建设待提升 |
4.2.4.1 系统设计内卷化倾向 |
4.2.4.2 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低 |
4.2.4.3 系统交办反馈率不高 |
4.2.4.4 信息基础平台不完善 |
4.2.5 网格化功能要素不完备 |
4.2.5.1 居民对网格员缺乏信任 |
4.2.5.2 网格员履职责任感不强 |
4.2.5.3 网格深层次问题难解决 |
4.3 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4.3.1 标准化服务管理不够规范 |
4.3.2 协同推进服务管理意识欠缺 |
4.3.3 网格员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 |
4.3.4 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
4.3.5 对网格化工作缺乏整体思考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国外相关经验 |
5.2 国内相关经验 |
5.2.1 北京东城区模式 |
5.2.2 上海闵行区模式 |
5.2.3 浙江舟山市模式 |
5.2.4 苏州吴江区模式 |
5.2.5 北京大兴区模式 |
5.3 借鉴与启示 |
第六章 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
6.1 推行标准管理,规范网格属性明边界 |
6.1.1 网格划分科学化 |
6.1.2 业务分类标准化 |
6.1.3 职责边界清晰化 |
6.2 深化协同治理,强化组织优化提效能 |
6.2.1 组织架构再造化 |
6.2.2 职权资源下沉化 |
6.2.3 事项处置协同化 |
6.2.4 疑难问题会商化 |
6.3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力量塑品牌 |
6.3.1 选拔录用公开化 |
6.3.2 业务培训专业化 |
6.3.3 绩效考核正向化 |
6.3.4 关怀激励人性化 |
6.4 创新智能管理,构建大数据治理新模式 |
6.4.1 信息资源整合化 |
6.4.2 事项设置规范化 |
6.4.3 业务流转自动化 |
6.4.4 核心平台智能化 |
6.5 健全制度体系,促进网格化治理现代化 |
6.5.1 搭建党委领导议事协调专职机构 |
6.5.2 完善法规支撑城乡治理实施细则 |
6.5.3 推进服务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型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网格员) |
附录二 调查访谈问卷(市民群众) |
附录三 重点访谈记录表 |
在学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5)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苏州市双塔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网格化管理基础理论 |
2.1 网格和网格化概念 |
2.1.1 网格的概念 |
2.1.2 网格化的概念 |
2.1.3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
2.2 网格化管理基本内容 |
2.2.1 网格化管理的方法 |
2.2.2 信息采集工具的应用 |
2.2.3 网格化的组织设计 |
2.2.4 监督评价体系 |
2.3 网格化管理的特征 |
2.4 网格化管理基础理论 |
2.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2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4.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4.4 协同治理理论 |
3 苏州市双塔街道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现状 |
3.1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起源与现况 |
3.2 苏州市双塔街道概况 |
3.3 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运行框架 |
3.3.1 管理机构设置 |
3.3.2 网格员队伍组建 |
3.3.3 制度建设 |
3.4 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
3.5 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成效 |
3.5.1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
3.5.2 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
3.5.3 增加城市管理的主动性 |
4 苏州市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和原因 |
4.1 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网格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
4.1.2 网格划分不合理,各部门权责不清晰 |
4.1.3 网格化考核和各项保障缺位 |
4.1.4 社会参与不足 |
4.2 双塔街道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管理观念未跟进到位 |
4.2.2 管理机制没有完善规范 |
4.2.3 网格化保障力量不足 |
4.2.4 社区居民意识淡薄,参与度低 |
5 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部分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 |
5.1.1 北京东城管理模式 |
5.1.2 上海长宁管理模式 |
5.1.3 上海卢湾管理模式 |
5.2 国内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共性和差异性 |
5.2.1 国内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共性 |
5.2.2 国内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差异性 |
5.3 国内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经验 |
6 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对策 |
6.1 完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
6.1.1 优化网格空间,明确工作职责 |
6.1.2 加强部门协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
6.1.3 探索疑难问题的解决和回访机制 |
6.2 加强网格化人员队伍建设 |
6.2.1 优化网格人员结构,加强网格梯队建设 |
6.2.2 转变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
6.2.3 完善激励、监督、考核体系 |
6.3 加强对网格化管理的保障 |
6.3.1 构建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保障 |
6.3.2 强化网格化管理的组织保障 |
6.3.3 强化网格化管理的资金保障 |
6.4 提高居民参与度,培育社区自治力量 |
6.4.1 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
6.4.2 加强社区自治能力 |
6.4.3 推进志愿者服务建设 |
6.4.4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社区 |
2.1.2 社区治理 |
2.1.3 网格化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区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3章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现状 |
3.1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概况 |
3.1.1 新城区概况 |
3.1.2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 |
3.2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3.2.1 社区基本情况 |
3.2.2 问卷调查内容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存在的问题 |
3.3.1 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不够合理 |
3.3.2 社区各主体参与度不高 |
3.3.3 制度机制建设不完善 |
3.4 新城区社区网格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社区网格化管理宣传力度不够 |
3.4.2 社区自治能力相对欠缺 |
3.4.3 网格员队伍稳定性不高 |
3.4.4 长效长治方面考虑不够 |
第4章 国内其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借鉴分析 |
4.1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 |
4.1.1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 |
4.1.2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经验借鉴 |
4.2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 |
4.2.1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 |
4.2.2 广州市天河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经验借鉴 |
第5章 完善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
5.1 完善管理系统建设 |
5.1.1 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
5.1.2 加大服务资源投入 |
5.1.3 建立居民与网格工作者网格通道 |
5.2 提高工作者专业化管理水平 |
5.2.1 提高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 |
5.2.2 提高工作者的网格管理专业知识 |
5.2.3 提高工作者福利水平 |
5.3 推动政社联动 |
5.3.1 加强政府管控力 |
5.3.2 采用物资或精神激励居民参与 |
5.3.3 健全工作制度 |
第6章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物流演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城市物流空间 |
1.3.2 城市物流效率 |
1.3.3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市物流时空演化 |
2.2 城市物流效率评估 |
2.3 城市物流空间网络模型 |
2.4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第三章 城市物流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3.1 城市物流空间演化特征分析方法 |
3.1.1 城市物流空间演化研究对象 |
3.1.2 城市物流空间演化方法 |
3.2 城市物流演化驱动因素分析 |
3.2.1 物流科技进步 |
3.2.2 城市经济发展 |
3.2.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2.4 政府政策引导 |
3.3 城市物流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因素案例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北京市物流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化过程分析 |
3.3.3 北京市物流时空聚集特征 |
3.3.4 北京市物流时空蔓延特征 |
3.3.5 北京市物流时空演化驱动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静视角的城市物流效率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
4.1 城市物流效率时空格局测度模型 |
4.1.1 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模型 |
4.1.2 城市物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模型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2.2 环境变量指标选取 |
4.3 基于DEA-BCC静态城市物流效率评价 |
4.3.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2 静态DEA物流效率测算与分析 |
4.4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的动态城市物流效率评价 |
4.4.1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4.4.2 第一阶段Malmquist指数测算与分析 |
4.4.3 第二阶段SFA回归模型分析 |
4.4.4 第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测算与分析 |
4.5 城市物流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
4.5.1 物流效率时空间分布 |
4.5.2 物流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3 物流效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权-TOPSIS的城市物流网络结构演化分析 |
5.1 城市物流网络结构分析模型 |
5.1.1 熵权-TOPSIS模型 |
5.1.2 物流引力模型 |
5.1.3 社会网络结构模型 |
5.2 基于熵权TOPSIS的城市物流综合实力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5.2.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城市物流综合实力测算 |
5.3 改进的引力模型城市物流网络构造 |
5.4 基于社会网络的城市物流网络演化特征分析 |
5.4.1 城市物流网络中心性分析 |
5.4.2 城市物流网络凝聚子群 |
5.4.3 城市物流网络核心边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物流时空演化数字化平台设计 |
6.1 平台需求分析 |
6.1.1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6.1.2 平台非功能需求分析 |
6.1.3 功能模块设计 |
6.2 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
6.2.1 数据感知层 |
6.2.2 数据中心层 |
6.2.3 业务应用层 |
6.2.4 前端展示层 |
6.3 平台关键技术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义务教育质量 |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典测量理论 |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1 组织模式 |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1 组织模式 |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
4.1.1 组织模式 |
4.1.2 阅读素养 |
4.1.3 数学素养 |
4.1.4 科学素养 |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
4.2.1 组织模式 |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2.3 测评结果描述 |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
4.3.1 组织模式 |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3.3 测评结果描述 |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5.4 测评的元评价 |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
6.2.1 测评对象 |
6.2.2 测评内容 |
6.2.3 测评工具 |
6.2.4 测评结果分析 |
6.3 语文阅读测评 |
6.3.1 测评基本情况 |
6.3.2 测评结果分析 |
6.3.3 建议 |
6.4 数学学科测评 |
6.4.1 测评基本情况 |
6.4.2 测评结果分析 |
6.4.3 建议 |
6.5 英语学科测评 |
6.5.1 测评基本情况 |
6.5.2 测评结果分析 |
6.5.3 建议 |
6.6 科学学科测评 |
6.6.1 测评基本情况 |
6.6.2 测评结果分析 |
6.6.3 建议 |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
6.7.1 测评基本情况 |
6.7.2 测评结果分析 |
6.7.3 建议 |
6.8 体育学科测评 |
6.8.1 测评结果分析 |
6.8.2 建议 |
6.9 测评体系修正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北京市东城区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实践的新发展[J]. 席文启. 新视野, 2022(0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D]. 陈曦.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成都市郫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成(Kevin).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城市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苏州市双塔街道为例[D]. 冯靖凯. 苏州大学, 2020(03)
- [6]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 孙朝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物流演化分析研究[D]. 沈昱希. 东南大学, 2020(01)
- [8]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