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静[1](2019)在《大数据时代下H县税收征管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重大的税收征管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显着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宏观经济发展从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而近几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科技蓬勃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已然迈入数字经济时代。而随着“放管服”和“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两头跑”、“两头查”等国地税职能分割所导致的痛点、难点问题愈发显现。税收征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部署实施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决策。2018年7月,县乡级新税务局挂牌成立,“分家”24年的国、地税局再次实现合并。本文从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现国地税合并、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出发,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分析了H县国税局、地税局落实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现国地税合并前的税收征管情况,存在征纳成本高、管理职能交叉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税收风险增加等弊端;分析了新成立的H县税务局通过细化机构设置、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整合资源简化办税、促进税收信息化应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H县税收征管质效、降低税收风险和征纳成本。同时也存在信息化应用、税收风险管理、税收收入预测、线下纳税辅导等方面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原因。其次,结合大数据价值链理论,探讨应用大数据有助于提升H县税收征管改革成效,列举了具体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指出目前H县税务局应用大数据存在税务人员缺乏大数据思维、数据共享难、数据质量差、数据安全等问题。最后,从国内外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工作获得经验启示,结合H县税务局的实际情况,提出树立大数据思维、强化税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明确职责分工、适当调整人员岗位、夯实基础数据质量、善用大数据分析成果、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等对策,希望借助大数据进一步提升H县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提高税收征管质效、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和纳税服务水平。此外,也希望以此能为其他基层税务局的税收征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应佳慧[2](2016)在《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依托物质和能量为主,逐步转变为依托信息和知识为主的过程。我国税务信息化始于1983年,各级税务部门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税务部门紧紧围绕税收征管这一核心业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在信息化建设中呈现出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着的发展态势,不断刷新税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然而,近年来,随着税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对税收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客观的说,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依据等入手,就我国税务信息化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与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分析我县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县税务部门提高征管效率、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缙云县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县地税信息化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建设人才紧缺,信息交换和共享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数据应用存在问题,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尚不完善等。在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对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转变各级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地方税收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税收征管信息整合,完善信息安全体系等对策,切实解决地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税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苏华[3](2015)在《企业地税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化进程。税收管理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现在管理中过多的人工操作造成的低效率、高出错率等问题,已经使得税收管理必须进行信息化的实现,以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充分满足现代化税收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地税监控的管理更是需要着重处理的部分。本文首先对企业地税监控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充分分析了当前企业地税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在做了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该企业地税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划分为监控级别管理、监控风险管理、监控报表管理、税收调查管理、系统管理五个模块,采用统一建模语言对系统各个模块和系统整体进行动态和静态建模,包括设计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流程图、时序图等模型,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系统需求,更加合理的对系统进行设计,既保证了系统模块化设计,又有效的对系统进行了集成,充分实现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达到了用户对于需求的要求,保证了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也为企业地税监控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系统通过大量测试用例的黑盒测试,在充分测试基础上,对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代码级别的分析,查找原因,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对软件测试中发现的全部问题进行了修正,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满足需求,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的服务。另外,通过大量的测试工作,系统在功能实现上已经完全符合用户要求,证明系统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得到正确的实现。
卢军,洪兴,王刚,吴建苗,陈昌广,胡朝平,叶枫,高汕[4](2015)在《来自基层一线的安全实践报道 浙江地税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协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税务应用的不断深入,税收业务已与网络与信息系统密不可分,而当前网络与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类安全风险的考验。为保障税收业务正常运转,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必须构建全省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同应急处置体系,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处置,减轻影响,减少损失。
金瓯,黄益朝[5](2012)在《浙江省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纪实》文中指出2005年以来,浙江省地方税务局以"人对事、事对户"的方式间接控管税源,采用工作流方式设计业务流程,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和廉政风险预警管理,促进税法遵从,形成了具有浙江地税特色的"抓大、评中、定小"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一、"抓大、评中、定小"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2008年5月7日,省地税局常务副局长单美娟在泰顺县局调研时提出:要按照"抓大、评中、定小"的思路,分税种、分
姜铭[6](2012)在《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文中认为税收征管效率是税收理论研究和税制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理论界对税收征管效率的研究比较薄弱,税务机关在实际税收征管工作中也忽视了效率问题。本文以完善税收理论和提高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为目的,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混合型DEA模型,在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性、法律和技术性、指标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的DEA分析,提出了相对有效性改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制度性、法律和技术性、指标性影响因素。通过对指标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认为指标性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拟合和解释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水平。结合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当前的税收征管效率状况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与其他国家相差甚远,需要从经济税源管理、改革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降低征管成本、改善技术水平等方面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其次,讨论单输入输出的相对有效性评价,建立了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可能集。根据税收征管效率值求解的特点,对经典的数据包络模型进行扩展和改进,分析了税收征管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讨论税收征管成本输入的锥性,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混合型DEA模型,并对其加性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了模型评价的相对有效性改进。然后,依据税收征管的指标性影响因素建立了5个维度的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描述了各指标的基础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排除了时间序列性和多重共线性,降低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DEA模型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分别对各省市国税、地税和整体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DEA有效性分析,并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动态的有效性评价。认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地区性差异;总体效率大多来源于规模效率,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国税和地税税收征管效率有特征性差异,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性改进;各维度指标的无效率比存在差异,应对税收征管资源的质量和结构配置进行有效性改进。最后,依据DEA分析结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层面进行了有效性改进,对未达到相对有效的税收征管部门提供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建议。认为各维度的改进量和改进方式有差异且存在一定的联系,各省市应根据其税收征管部门相对无效的特点和各维度指标的无效率比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税收征管效率改进计划。
张小莉[7](2008)在《一盘棋思维——浅谈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地税的信息化工作最早起步于1994年,从1997年国地税机构进一步分设以后,各项信息化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以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应用系统建设方面,浙江地税一直坚持"以我为主,借助专业"的开发、维护理念,由省局统一组织,
陈翀[8](2008)在《地税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地税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成绩显着。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各种子信息系统和各个部门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信息重复现象严重,信息的深层挖掘与数据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孤岛严重、规范执法形式单一、服务效率低下、缺乏时效性。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技术将构架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异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可以减少不同类型的IT系统的依赖性,降低费用和操作的复杂性,提高软件部署系统的灵活性,同时有效支持业务创新,支持业务协作工作以及分布式的软件设计,研究和应用面向服务架构的税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已成为了目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引入了服务科学与管理工程等概念与理论,以此指导实际工作;讨论了面向服务架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地税信息化系统架构,并且从理论上阐述面向服务各个部分的实现机制、实现原理和技术应用;并从地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背景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地税信息化推进中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地税业务信息需求与落后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确定建设地税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以县市级地方税务局为业务基层,以省级地方税务局为数据中心,在省地税广域网等基础设施基础上,建立集成化地税信息管理系统架构。通过对内外网数据交互机制、数据库跨库操作机制、不同部门间信息协同机制、运行维护机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地方税务系统的登记管理、发票管理、文书管理、申报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税务执行、网税、语音、交互子系统等的有效集成,支持信息合理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税部门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论文完成了上述系统部分功能模块和系统集成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等实践工作。该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规范地税系统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规避执法风险,提高政府执政的能力。
张小莉[9](2007)在《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初探》文中指出既要面向全省提供维护支持,又要兼顾技术人员有限的现状,对此,建立一套高效率的运维机制是关键,这也是目前政府部门及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围绕浙江地税运维工作的实践,介绍了建立新型运维机制及开发配套维护平台软件、借助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系统维护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缪春德[10](2007)在《基于消息流的应用集成平台的设计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企业不同应用之间的共享和交互问题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瓶颈,“信息孤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企业应用集成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本论文研究分析了税务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消息流的应用集成平台MSIP(Message StreamIntegration Platform),并在临海地税银税库联网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集成层次和集成技术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了传统集成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当前税务部门的集成要求,结合企业应用集成的最新发展趋势,设计了融合松散耦合、自动化集成、无缝集成现有业务系统等特性的消息流集成平台,详细分析了框架中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资源层的功能。第二、设计并实现了架构中的核心功能组件,包括表结构设计、消息流集设计以及存储过程执行、提取数据、回写数据、FTP服务、交易文件服务等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消息流集成平台作为独立的中间件平台,简化系统部署、应用集成过程和技术门槛。第三、MSIP也作为一个二次开发平台,适合业务人员参与系统的集成设计,完成业务流程的定制开发。结合税务部门当前的实际情况,论文在MSIP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实现了银税库联网系统,集成了税务、银行、国库三方的应用系统,并在临海地税实际应用了该系统,解决了税务部门推行网上申报后带来的问题,并取得预计效果,亦验证了MSIP架构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传统企业应用集成在实际应用中互操作性不强、自动化程度不高、集成现有系统难度大、成本和人员要求高等缺点。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文设计的MSIP集成平台,它具有简单、独立、自动化集成、无缝集成等特性,使得应用系统的集成不再关注于技术的细节,降低了集成难度和成本。
二、《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下H县税收征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税收征管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大数据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税收征管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效率原则 |
2.2.2 大数据价值链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县国地税税收征管改革情况分析 |
3.1 H县基本情况及税收收入概况 |
3.2 国地税税收征管改革前情况分析 |
3.2.1 国地税局机构设置比对 |
3.2.2 国地税局税种管理比对 |
3.2.3 国地税局征管流程比对 |
3.2.4 国地税局征管系统应用情况比对 |
3.2.5 国地税纳税人管理情况比对 |
3.3 国地税税收征管改革后情况分析 |
3.3.1 机构设置更加细化 |
3.3.2 税收政策执行更加规范统一 |
3.3.3 征纳成本有所下降 |
3.3.4 税收风险有所降低 |
3.4 国地税税收征管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
3.4.1 征管系统应用不统一 |
3.4.2 税收风险管理过于被动 |
3.4.3 税收收入预测分析依赖传统办法 |
3.4.4 线下纳税辅导不够到位 |
3.5 国地税税收征管改革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信息系统研发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 |
3.5.2 征管模式不匹配当前经济发展趋势 |
3.5.3 基层税务人员老龄化比例偏高 |
3.5.4 税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不够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优化H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的应用分析 |
4.1 大数据应用在税收征管的基础 |
4.1.1 政策基础 |
4.1.2 数据基础 |
4.1.3 技术基础 |
4.2 大数据在优化H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的应用分析 |
4.2.1 应用大数据促进办税服务厅资源优化配置 |
4.2.2 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构成和预测 |
4.2.3 应用大数据构建纳税人画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的经验分析 |
5.1 美国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的经验 |
5.2 澳大利亚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的经验 |
5.3 中山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工作的经验 |
5.4 国内外应用大数据开展税收征管经验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数据应用于H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的困境分析 |
6.1 缺乏大数据思维 |
6.2 数据共享难 |
6.3 数据质量差 |
6.4 数据安全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大数据优化H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的对策 |
7.1 树立大数据思维 |
7.2 加强税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 |
7.2.1 强化全员培训 |
7.2.2 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 |
7.3 明确职责分工,适当调整人员岗位 |
7.4 夯实基础数据质量 |
7.4.1 从纳税人端着手夯实基础数据质量 |
7.4.2 从税务人员端着手夯实基础数据质量 |
7.4.3 从外部门着手夯实基础数据质量 |
7.5 善用大数据分析成果 |
7.5.1 应用大数据分析结果,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7.5.2 应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增强税收预测能力 |
7.5.3 应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开展精细化的税源管理 |
7.5.4 应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施全方位的税收风险监控 |
7.6 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
7.6.1 树立数据安全意识 |
7.6.2 加强信息安全考核工作 |
7.6.3 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
7.7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
2.1 税务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税务信息化 |
2.2 税务信息化的内容及特征 |
2.2.1 税务信息化的内容 |
2.2.2 税务信息化的特征 |
2.3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流程再造理论 |
2.3.3 新公共行政学组织理论 |
2.4 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2.4.1 是提升地税部门纳税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
2.4.2 是提高地方税务信息真实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
2.4.3 是地税部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必要手段 |
2.4.4 是推进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3章 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和问题——以缙云县为例 |
3.1 浙江省地税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
3.1.1 初步应用阶段 |
3.1.2 深入开发阶段 |
3.1.3 全面推广和不断完善阶段 |
3.2 缙云县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信息技术队伍得到加强 |
3.2.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 |
3.2.3 信息共享初步实现 |
3.2.4 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 |
3.2.5 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初见成效 |
3.3 缙云县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尚不完善 |
3.3.2 税务信息化人才建设存在难点 |
3.3.3 地方税收征管信息交换和共享不足 |
3.3.4 系统的运行维护缺乏统一高效地管理 |
3.3.5 数据应用方面还存在问题 |
第4章 缙云地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认识偏差,意识淡薄 |
4.1.1 部分税务干部对信息化认识水平有偏差 |
4.1.2 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4.2 系统功能尚不完善,信息化机制不健全 |
4.2.1 基础数据采集方面存在漏洞 |
4.2.2 业务系统功能尚不完善 |
4.2.3 信息化运行和维护机制不健全 |
4.3 跨部门难以协调,资源整合受阻 |
4.3.1 在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阻力 |
4.3.2 数据共享的成本较高,信息共享架构欠合理 |
第5章 推进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5.1 提高重视程度,扎实稳妥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 |
5.1.1 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5.1.2 积极筹划信息化资金,实现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
5.2 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系统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
5.2.1 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
5.2.2 加强系统整合,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
5.2.3 加快“金三”建设步伐 |
5.3 加强数据应用管理,开辟“信息管税”途径 |
5.3.1 增强数据质量意识,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机制 |
5.3.2 加强信息资源的挖掘,开发各类智能系统 |
5.3.3 强化数据分析,提高数据质量水平 |
5.4 强化运维管理,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 |
5.4.1 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体制机制 |
5.4.2 构建运维系统,加强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
5.5 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 |
5.5.1 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
5.5.2 提高全体税务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地税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系统开发现状 |
1.3 系统开发的意义和目标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C/S架构 |
2.2 UML与系统构架 |
2.3 microsoft.net平台 |
3 系统需求详细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建模分析 |
4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梅 |
4.2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
4.2.1 监控级别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2.2 监控风险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2.3 监控报表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2.4 税收调查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2.5 系统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E-R图设计 |
4.3.2 物理结构设计 |
5 系统实现 |
5.1 开发技术方法 |
5.2 系统实现 |
5.2.1 监控级别管理模块实现 |
5.2.2 监控风险管理模块实现 |
5.2.3 监控报表管理模块实现 |
5.2.4 税收调查管理模块实现 |
5.2.5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标 |
6.2 测试方法设计 |
6.3 测试用例设计 |
6.4 测试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来自基层一线的安全实践报道 浙江地税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协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务实、高效为目标, 推进组织机构与预案制度建设 |
2. 以快捷、准确为目标, 确保应急处置信息渠道的畅通 |
3. 以主动预防、快速恢复为目标, 强化技术支撑应急保障能力 |
4. 开展技术、综合应急演练, 检验协同应急处置效果 |
(5)浙江省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大、评中、定小”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 |
(一)遵循“二八”定律,扎实做好重点税源管理 |
(二)一般税源管理重在以评估促进 |
(三)小税源管理重在公正、公平、公开 |
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
三、廉政风险预警管理促使廉洁从税 |
(6)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逻辑结构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税收征管的理论内涵 |
2.1.1 税收管理、税收征管和税务管理的概念辨析 |
2.1.2 对本文税收征管及其效率的理论界定 |
2.2 税收征管效率的系统理论构建 |
2.2.1 传统的税收征管系统及其局限性 |
2.2.2 系统论视角下的税收征管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构建 |
2.2.3 对税收征管系统的有效性控制 |
2.3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理论及其选择 |
2.3.1 目前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常用方法及其局限性 |
2.3.2 本文所采用的 DEA 法及其优点 |
2.3.3 DEA 基本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制度性影响因素及其改革评析 |
3.1.1 税收专管员制度 |
3.1.2 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模式改革 |
3.1.3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制度改革 |
3.1.4 制度改革的成果及其问题 |
3.2 法律和技术性影响因素的完善与不足 |
3.2.1 税收征管法律体系全面完善 |
3.2.2 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
3.2.3 法律和技术性影响因素评析 |
3.3 指标性影响因素的选取及其拟合 |
3.3.1 模型选择 |
3.3.2 指标性影响因素对税收征管效率的拟合 |
3.3.3 经济学分析 |
3.4 指标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经济税源状况 |
3.4.2 机构设置状况 |
3.4.3 人员构成状况 |
3.4.4 税收征管成本状况 |
3.4.5 技术投入分析 |
3.5 各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比较分析 |
3.5.1 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
3.5.2 部门设置合理度有一定差距 |
3.5.3 人员配置不合理且业务素质较低 |
3.5.4 税收征管成本严重偏高 |
3.5.5 信息技术投入低且结构不合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单输入输出的 DEA 有效性评价 |
4.1.1 税收征管的投入产出函数 |
4.1.2 多个 DMU 的投入产出可能集 |
4.1.3 对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函数的讨论 |
4.1.4 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有效性及其特征 |
4.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2GS~2模型及其改进 |
4.2.1 多输入多输出下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可能集的构造 |
4.2.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2GS~2模型及其前沿面上的投影 |
4.2.3 C~2GS~2模型对纯技术效率求解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
4.2.4 税收征管的狭义技术进步率 |
4.3 税收征管效率的 CR2模型及其改进 |
4.3.1 DEA 有效 C~2GS~2与 CR286 |
4.3.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R2模型及其锥性 |
4.3.3 税收征管最优效率评价指数 |
4.3.4 CR2模型求解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
4.3.5 税收征管的规模效率分析 |
4.4 税收征管效率的混合型 DEA 模型(M)建模 |
4.4.1 经典模型的锥性 |
4.4.2 混合型 DEA 模型及其扩展 |
4.4.3 使 DMU 变为 DEA 有效(M)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1 模型分析指标体系 |
5.1.1 现行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5.1.2 指标设置原则 |
5.1.3 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础数据描述 |
5.2 数据处理及评价模型的应用 |
5.2.1 面板数据的录入 |
5.2.2 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处理 |
5.2.3 评价模型的应用 |
5.3 基于混合型 DEA 模型(M)的中国税收征管效率分析 |
5.3.1 各省市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3.2 各省市地税系统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3.3 各省市动态税收征管效率的综合评价 |
5.4 DEA 结果的经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有效性改进 |
6.1 改变税收收入增长方式 |
6.2 加强经济税源管理 |
6.2.1 规范经济税源管理流程 |
6.2.2 建立经济税源综合治理的网络体系 |
6.2.3 强化经济税源管理的制度建设 |
6.3 改革机构设置体系 |
6.3.1 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 |
6.3.2 按实际状况合理设置税务机构 |
6.3.3 设立扁平化税收征管机构 |
6.4 改善人员状况 |
6.4.1 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素质 |
6.4.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6.4.3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6.5 降低征管成本 |
6.5.1 降低税收征管成本的税制优化 |
6.5.2 加强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成本意识 |
6.5.3 改善税务系统财务管理制度 |
6.5.4 强化税务稽查 |
6.5.5 完善税务代理制 |
6.6 优化技术投入 |
6.6.1 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整合 |
6.6.2 合理配置硬件资源 |
6.6.3 加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
6.6.4 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 |
6.6.5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一盘棋思维——浅谈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盘棋”思路 |
新型机制取得显着效果 |
(8)地税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项目研究目的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开发内容和创新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与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服务科学与管理工程(SSME)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第二节 SOA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技术——Web Service |
第三节 基于Web Service 的SOA的应用技术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地税信息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二节 业务需求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地税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
第一节 系统设计目标 |
第二节 总体设计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地税信息系统的实现 |
第一节 系统关键技术开发 |
第二节 地税信息系统的部分用户界面 |
第三节 系统部分功能设计及核心数据库设计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工作概述 |
第二节 收获与体会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消息流的应用集成平台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银税库联网的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企业应用集成 |
2.1 企业应用集成概念 |
2.2 常见企业应用集成模型 |
2.3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
2.3.1 点对点集成 |
2.3.2 基于组件对象的集成 |
2.3.3 消息中间件 |
2.3.4 面向服务架构 |
2.4 企业应用集成的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息流集成平台(MSIP) |
3.1 项目背景 |
3.2 当前税务部门应用集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税务部门应用集成应达到的要求 |
3.4 消息流集成平台在银税库联网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SIP架构设计 |
4.1 MSIP体系架构设计原则 |
4.2 MSIP系统架构 |
4.3 MSIP功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SIP设计与实现 |
5.1 MSIP设计 |
5.1.1 表结构设计 |
5.1.2 消息流集设计 |
5.1.3 MSIP核心功能设计 |
5.1.4 存储过程定义规范 |
5.2 银税联网系统的设计实现 |
5.2.1 业务流程设计 |
5.2.2 系统部署结构 |
5.2.3 系统表结构设计 |
5.2.4 银行接口设计 |
5.2.5 国库接口设计 |
5.2.6 浙江地税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及效果分析 |
6.1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 |
6.1.1 网络基础设施的问题 |
6.1.2 银税对帐的问题 |
6.1.3 与业务操作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
6.1.4 与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衔结的一些问题 |
6.2 银税库联网系统实际运行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下H县税收征管改革研究[D]. 林晓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县级政府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研究[D]. 应佳慧. 湘潭大学, 2016(06)
- [3]企业地税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苏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4]来自基层一线的安全实践报道 浙江地税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协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 卢军,洪兴,王刚,吴建苗,陈昌广,胡朝平,叶枫,高汕. 中国信息安全, 2015(04)
- [5]浙江省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纪实[J]. 金瓯,黄益朝. 中国税务, 2012(07)
- [6]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D]. 姜铭. 燕山大学, 2012(10)
- [7]一盘棋思维——浅谈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J]. 张小莉. 每周电脑报, 2008(12)
- [8]地税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陈翀.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9]浙江地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初探[J]. 张小莉. 计算机时代, 2007(09)
- [10]基于消息流的应用集成平台的设计和应用[D]. 缪春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标签:税收征管论文; 地税局论文; 国地税合并论文; 地税网上申报系统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