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凌曦[1](2019)在《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Precision adju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是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工程研究中心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rtho-Bridge System,OBS)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一种能实现精准化骨搬运手术的新型内固定系统。实现精准调节式骨搬运手术面临以下问题:(1)无法直接利用患者的骨骼进行物理学压缩实验;(2)在治疗需做骨搬运的长骨中段缺失型骨折时,骨搬运的距离仍需医生利用直尺进行测量,精度欠佳且耗时费力。本文采用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以辅助实现精准化骨搬运手术。基于延安医院骨科工程研究中心以往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组配方案面前,断面两端各一块单孔桥接块和一块双孔桥接块的6螺钉方案为最佳组配方案。本文病例的选取上选择了最简单常见的股骨中段缺失,对患者术后的双足站立和单足站立两种状况进行研究,观察计算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在所有断面工况中,是否均能满足使用需求。在本文中,断面间距分别为0cm(对照组)、2cm、4cm、6cm,螺钉的数量随断面间距而改变,分别为0颗(对照组)、1颗、2颗、2颗。对股骨和装载在其上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需首先计算:(1)骨骼的受力状况;(2)选取的志愿者的骨骼力学性能和形状尺寸。经理论计算得知,志愿者双足均匀站立下与髋关节接触的股骨头受力为300N,方向竖直向下;单足站立情况下,与髋关节接触的股骨头受力为600N,方向同样竖直向下。之后即可对志愿者的骨骼和其搭载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将志愿者的经CT扫描之后得到的骨骼数据进行生理学重建。将光顺后的股骨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运算,经CT扫描图象的灰度值为依据将股骨模型划分为不同的材料属性的材料集合体,之后赋予其材料性质。赋予了股骨和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属性后,添加受力面和固定面,求解得到了所需8种工况的有限元结果。8种工况中最大应力全部出现在内固定系统上,多半出现在调节模块侧部齿轮装入槽处。双足站立时,最大应力分别为152.07MPa、106.28MPa、171.03MPa、113.48MPa;单足站立时,最大应力分别为297.57MPa、229.70MPa、272.12MPa、218.70MPa。双足站立时,骨上最大应力分别为14.26MPa、9.98MPa、17.07MPa、10.12MPa。单足站立时,骨上最大应力分别为27.35MPa、20.81MPa、26.40MPa、22.22MPa。所有数据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故得出结论: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能够满足所有工况的使用需求。考虑到无法使用真实的骨骼进行力学实验,故使用3D打印的股骨模型进行力学压缩实验。在实验前对搭载了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股骨模型进行了再次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股骨及骨中段填充物的材料属性按照3D打印材料PLA塑料来赋予。压缩实验采用应变片测量模型表面应变的方法来验证有限元仿真的真实性。实验结果表明,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可以满足使用需求。通过股骨3D打印模型确定了对股骨和搭载了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模型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技术,为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也为后续的更加复杂的粉碎性骨折病例的治疗方向提供了指导方向。
李前伟[2](2018)在《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模型在腔内微创碎石术中的作用和降钙素原在PCNL术后尿脓毒症早期诊治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随着技术的发展,腔内微创碎石术,如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S)),已成为泌尿系结石一线治疗方式。PCNL虽然一期清石率较高,但其并发症,如出血、周围脏器损伤仍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与穿刺通道的选择密切相关,如何个体化的选择合理通道,降低并发症是其关键。fURS经自然腔道操作,因其几乎无创、可重复的优势备受推崇。但清石率欠佳,且软镜耐用性不高、易损、损坏维修费用高昂。伴随腔内微创碎石广泛开展,尿脓毒症的发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起病隐匿,进展迅猛,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干预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现有感染指标如WBC、CRP等,对早期诊断尿脓毒症效果欠佳。本研究通过建立肾结石CT三维重建和3D打印模型,探讨其应用于PCNL穿刺及fURS寻找结石,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将围手术期PCT监测用于早期诊治尿脓毒症,指导抗生素使用,以期提高清石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三维重建和3D打印模型在腔内微创碎石术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的肾脏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建立CT数据三维重建模型(肾脏、肾盂肾盏、血管、结石及毗邻脏器)并进行3D打印的可能性。方法:患者CT检查数据,在Mimics软件下行三维重建,并用Makerbot Replicator3D打印机制作3D模型。结果:在Mimics软件成功对患者CT数据完成三维重建,结构清晰,并与3D打印机匹配完成3D打印成型。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模型操作方便快捷,真实度高。第二部分:CT三维重建模型在PCNL中的应用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模型在PCNL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102例CT检查≥2cm肾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术前在三维重建及3D打印肾结石模型下术前规划,定位穿刺点,测量穿刺深度、角度等;对照组常规CTU行术前规划。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按术前规划行PCNL手术,术后7天复查KUB,了解有无残石,是否二期清石。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结石特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期清石率、并发症等数据。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61±19min,一期清石率92.3%,术后发热(≥38.5℃)2例,尿脓毒症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79±24min,一期清石率82%,术后发热(≥38.5℃)6例,输血4例,其中1例患者因迟发性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术止血,尿脓毒症2例。经抗感染、对症等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两组在手术时间、清石率、输血率和总并发症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重建模型为PCNL个体化穿刺提供便利,提高SFR,降低并发症率。第三部分:3D打印肾盂肾盏模型在fURS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D打印肾盂肾盏模型在fURS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2cm肾下盏结石患者122例,分为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三维重建肾盂肾盏并行3D打印,术前在肾盂肾盏模型上模拟术中寻找结石的操作,观察软镜能否顺利偏转进入下盏找到结石。对照组常规CTU下行术前规划。术后第二天复查平片了解双J管位置及残石情况(SFR1d),患者无并发症则在第三天出院回家自行排石,一个月后返院复查平片评估残石(SFR1m)并拔管。残留结石碎片较大/无法自行排出则考虑行二期fURS。术后三月复查平片评估排石情况(SFR3m),结石清石率以结石碎片≤4 mm计算。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结石特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FR、并发症等数据。结果:实验组均成功对患者肾盂肾盏完成三维重建及3D打印成型,并在3D打印模型上成功完成术前模拟软镜找结石的操作,手术时间42.2±10.4min,SFR1d为50.8%,SFR1m为73.8%,SFR3m为93.4%,并发症率4.9%;对照组手术时间61.2±19.4min,SFR1d为49.2%,SFR1m为62.3%,SFR3m为80.3%,并发症率16.4%。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三月后SFR高,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打印肾盂肾盏模型模拟下盏结石操作,安全有效,可提高操作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发热的风险。PCT在PCNL术后尿脓毒症早期诊治中的作用研究目的:评估PCT在PCNL术后尿脓毒症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价值,以及PCT评估尿脓毒症患者抗生素治疗有效性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267名行PCNL术患者资料,按脓毒症指南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无尿脓毒症)、尿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记录手术日、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和第七天PCT浓度和WBC值。结果:用于预测尿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960,WBC为0.63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脓毒性休克组PCT浓度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尿脓毒症组患者的PCT浓度。WBC值在尿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尿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PCT浓度显着下降并从术后第2天到术后第7天持续下降,但WBC值在术后第2天没有显着变化,仅在术后第3天后降低。结论:PCT可以作为诊断和区分PCNL术后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标志物,同时是评估抗生素治疗有效性的有用工具。
张建洲[3](2011)在《CT维修中不容忽视的电源问题》文中指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机维修进程中,因电源问题而引发的故障时有发生,电源问题不容忽视。CT机是医院重要的大型医疗器械,对医院来说一天都不能停,电源故障需尽快修复,否则将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延误患者病情。因而要重视CT机的电源故障,保证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苏永杰[4](2008)在《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文中研究说明一、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HCC的治疗,目前学术界公认根治性切除是其最佳选择,而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式有两种: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解剖性肝切除术是指:按照肝脏Couinaud分段进行肝切除术,包括单肝段切除及多肝段切除;解剖性肝切除术一般不需要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关键是解剖出进入肝段的肝蒂和出肝静脉,分别予以结扎然后切除肝段。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定义为:完整切除肿瘤不考虑肝内解剖,一般要求切缘(RM)至少1.0cm。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一般需要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或者半肝阻断,也可以不阻断第一肝门。目前国内外关于HCC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仍无定论。从循证医学的标准界定已经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临床证据级别是B级或C级,未发现A级的临床证据。为了研究术式对HCC预后的影响,最佳的方法是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比较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哪种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复发,提高HCC术后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从而为HCC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提供A级的证据。大病理切片可以清楚的显示瘤体结构、交界区结构和“正常组织”区的连续过程。用于研究微转移的分布、数目、距离瘤体的距离等,较普通的病理切片有明显的优点。本研究沿在肝内门静脉血流方向的瘤体最大直径所在切面切开标本,行大病理切片检查,研究HCC微转移灶的数目、类型和转移距离及癌细胞Edmondson分级,为术式的选择提供病理学的证据。血源性转移是HCC转移复发的主要方式。目前AFP mRNA被认为是比较有价值的循环HCC细胞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以其高效性、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及计量准确等优点,成为目前检测CTCs的理想工具。手术可以刺激HCC细胞入外周血循环,因此收集H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包含CT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AFP mRNA手术前后的变化,估计两种术式外周血中CTCs数量变化是否有差异,为术式的选择提供细胞学的证据。二、方法与结果1.根据术前制定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随机化的要求,每一个入组的HCC患者行相应的肝脏根治性切除术,收集临床、手术、病理资料,每2月随访1次,测定肝功能、血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每6个月检查胸片1次,怀疑复发时行肝脏或肺部CT检查。根据制定的判断复发标准界定有无复发,记录是否生存。结合随访信息,分析术式不同,术后复发率、术后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不同;并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两组之间的术后早期复发率、术后早期无瘤生存率、术后早期累积生存率的生存曲线总体水平有无差异。本研究还分析了与预后有关的其他因素。本研究自2006年1月1日起到2007年6月30日止,共纳入就诊于重庆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符合要求病例133例,其中解剖性肝切除67例,非解剖性肝切除66例。随访截至到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是19个月(8~27个月),其中失访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HBV感染、Child-Pugh分级、ICGR-15、血AFP、术前肝功能、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数目、HCC分级、肝硬化、TNM分级等一般情况和病理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术后分析的有关变量包括:两组手术切缘、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率、死亡率、无瘤生存和累积生存。解剖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非解剖组,分别是(744.8±539.0)ml和(952.3±634.1)ml(p=0.044);两组围手术期输血量的中位数分别是0(0-5100)ml和600(0-4660)ml,解剖组明显低于非解剖组(p=0.035)。术后1天和5天的血ALT和TBIL值,解剖组也明显低于非解剖组。每组各有1例患者死于手术并发症。两组术后共46(34.6%, 46/133)人发生手术并发症,共发生57人次,其中解剖组19(28.4%, 19/67)人共21人次;非解剖组27(40.9%, 27/66)人共36人次。发生人数比例经过X2检验,两组无统计学差异(X2=1.658, p=0.198);但发生人次比例经过X2检验,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6.045, p=0.014),说明解剖性肝切除术更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两组共有43例发生复发或转移,占32.3%(43/133),其中肝内复发33例,占24.8%(33/133);肺部、椎骨或后腹膜等肝外转移10例占7.5%(10/133)。解剖组复发转移15例,占本组的22.4%(15/67);而非解剖组复发转移28例,占本组的42.4%(28/66),经X2检验,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5.219,p=0.022)。共死亡25人,占18.8%(25/133),包括解剖组1例围手术期死于肝功能衰竭,非解剖组1例围手术期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解剖组死亡10例,占本组的14.9%(10/67);而非解剖组死亡15例,占本组的22.7%(15/66),经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X2=0.864, p=0.353)。Kaplan-Meier法分析解剖组和非解剖组术后1年累积复发率是分别22.9%和41.8%,Log-rank法检验两组之间生存曲线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5.614, p=0.018);解剖组和非解剖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5.5%和48.2%,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8.601, p=0.003);解剖组和非解剖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6.8%和78.6%,总体水平无显着性差异(X2=1.184, p=0.277)。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HCC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微转移、失血量、术前外周血AFP mRNA和肿瘤直径统计学明显相关。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HCC术后早期无瘤生存率与手术方式、微转移和肿瘤边界是否清楚等3因素统计学明显相关。2.观察并记录HCC切除标本肿瘤边界是否清楚、有无肿瘤包膜、有无肉眼转移灶,测量肿瘤直径、切缘距离、标本长度,标本固定后做成大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转移数目、类型、测定微转移的距离及肿瘤细胞分级。运用组织等比回缩规律,换算出新鲜活体标本的微转移距离。本研究微转移分为两种:微癌栓和微卫星灶。本研究133例患者都进行了大病理切片检查。54.9% (73/133)患者的标本中发现微转移灶。在73例大标本肿瘤外肝组织内共检出了136个微转移:其中13.2%(18/136)为微卫星灶,86.8%(118/136)为微癌栓。在这136个微转移中,61.0%(83/136)为门静脉癌栓,15.4%(21/136)为肝静脉癌栓,还有10.3%(14/136)的癌栓难以分辨是门静脉还是肝静脉。肿瘤扩散距离的中位数是3.6mm,范围是1.1mm~20.2mm。肝内有无微转移与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TNM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与血清AFP浓度、肿瘤数目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解剖组共有39例(58.2%)患者发现微转移,共发现微转移灶78个,其中门静脉癌栓51个,肝静脉癌栓9个,其他癌栓8个,卫星灶10个。非解剖组共有34(51.5%)例患者发现微转移,共发现微转移灶58个,其中门静脉癌栓32个,肝静脉癌栓12个,其他癌栓6个,卫星灶8个。两组发现微转移病例数经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X2=0.935,p=0.334)。两组微转移总数和门静脉癌栓数经过Mann-Whitney U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43和p=0.000)。Kaplan-Meier法分析无微转移组和有微转移组术后1年复发率是分别19.7%和43.1%,Log-rank法检验两组之间生存曲线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8.037, p=0.005);无微转移组和有微转移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6.0%和49.4%,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10.996,p=0.001);无微转移组和有微转移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8.5%和78.3%,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4.579, p=0.032)。3.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抽取133患者的5ml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收集PBMCs(包含CTCs),提取PBMCc的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AFP mRNA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我们还检测了8例肝硬化、4例肝增生、8例肝血管瘤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含量作为对照。研究表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微转移癌细胞的敏感性可以达1/106-107。HCC组的外周血AFP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是3.97×10-3(9.1×10-7~6.52×10-1),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肝脏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CC患者术后外周血AFP mRNA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是:1.673×10-2(范围8.0×10-7~5.170×10-1),明显高于术前3.974×10-3(范围9.0×10-7~6.518×10-1)的水平(p=0.00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前外周血AFP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解剖组术后外周血AFP mRNA水平的中位数是2.24×10-2 (范围4.3×10-7~5.10×10-1),而解剖组是1.35×10-2 (范围1.32×10-6~4.17×10-1),非解剖组高于解剖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92)。HCC组术前AFP 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与TNM分期、微转移、肿瘤大小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3, p=0.002和p=0.000),与肿瘤数目、包膜完整性均、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血清AFP浓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术前后AFP mRNA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早期复发、术后无瘤生存和术后累积生存相关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AFP mRNA表达低组和表达高组术后1年复发率是分别20.7%和44.7%,Log-rank法检验两组之间生存曲线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8.868,p=0.003);术后AFP mRNA表达低组和表达高组术后1年累积复发率是分别23.4%和43.3%,总体水平有显着性差异(X2=5.888,p=0.015)。三、结论1.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比较,解剖性肝切除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提高术后早期无瘤生存率,其主要原因是:HCC的微转移灶以门静脉癌栓为主,HCC解剖性肝切除能清除更多的微转移灶。2.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相比较,解剖性肝切除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肝功能损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3. HCC早期复发还与术中出血、微转移、术前外周血AFP mRNA和肿瘤直径密切相关。4.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CC患者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反映HCC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手术可刺激HCC细胞脱落入血。监测术前外周血AFP mRNA水平对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价值
崔佳森[5](2007)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模拟人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物模型,植入自制SG(stent-graft,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检测隔绝后瘤体血管壁生物力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性,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相关因素。方法(1)采用犬作为实验对象,使用内膜片双角缝合法建立Stanford B型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模型,双功彩超测定瘤体真、假腔及血液动力学情况;(2)经腹主动脉植入自制覆膜支架,隔绝瘤体,建立Stanford B型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动物模型;(3)在隔绝后不同时间点进行CTA随访,测定瘤体重构情况,包括瘤体形状,主裂口和其他裂口,SG系统的位置,有无扭曲、移位、脱落及断裂等;(4)在隔绝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获取标本,分别测定瘤体血管壁生物力学参数,得到负荷-位移,应变-时间,应力-时间等曲线和变化趋势图;(5)在隔绝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获取标本,对瘤体血管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得到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炎细胞、血管平滑肌等变化特点。结果1.建立的Stanford B型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模型形态良好,逼近人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模型;2、术中彩超测定夹层动脉瘤裂口处真、假腔及近远端管腔血流速度和形状,裂口处多形成湍流,分流后流入真、假腔速度减慢,瘤体远近端血流速度基本相同;3、经腹主动脉植入自制的SG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完全隔绝,隔绝后隔绝区瘤体缩小明显,隔绝远端瘤体无明显变化,无支架移位、扭曲,无内漏;4、隔绝术后1W、2W、4W、3M、6M、12M通过彩超、CTA等随访显示,在1W、2W、4W,隔绝段及隔绝远端夹层血栓存在,3M后血栓完全吸收,各时间点第一裂口封闭完全,远端第2、3、4裂口仍显示通畅,未自行血栓化;5、生物力学检测显示,瘤壁在隔绝后4W时屈服形状最大,有最大拉伸强度,2W时间点次之,1W时间点最小,3M后支架与瘤壁镶嵌紧密,无法分离标本,未进行生物力学测定;6、隔绝术后分别在1W、2W、4W、3M、6M、12M不同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均有减少,1W左右炎细胞浸润较为明显,3M标本显示,支架和瘤壁镶嵌紧密,难以分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3M时金属支架内壁初步内膜化,细胞较幼稚,6M时有完整的内皮覆盖,进一步成熟,12M时内膜化完全。结论1.内膜片双角缝合法建立Stanford B型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模型可模拟出与人体相似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植入支架后形成隔绝后动物模型,可以作为隔绝术前、后血液动力学及夹层治疗研究;2、腔内隔绝术后急性期(2W以内)瘤壁拉伸强度较小,慎行腔内隔绝治疗,慢性期(2W以上)拉伸强度较大,以后趋于稳定,可行腔内隔绝治疗;3、隔绝术后不同时间点均有胶原、弹力纤维的断裂,伴随炎症反应;1年后SG金属支架内膜化完成。
张振荣,石明国[6](2005)在《论CT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文中认为从CT工程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入手比较深入地论述了CT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与上岗资格考核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紧紧跟上新技术新设备飞速发展的步伐、建立一支一流的工程技术队伍的高度,从建立现代化大医院的需要的高度,论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的紧迫性及做好这项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卢晶[7](2004)在《CT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故障预防》文中研究指明CT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C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CT的型号不断推陈出新,迅速由单排螺旋向多排螺旋发展,而且在功能不断增加、扫描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整体价格也在逐年下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高档CT迅速地在国内的各级医院普及开来,而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但是,对CT设备的维修、维护技术的研究却没有及时跟上,医院自己的维修人员很少能获得技术培训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T设备内各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再加上软件硬件化,硬件软件化等因素,可供维修人员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在医院从事CT设备维修、维护的技术人员逐渐流失,许多医院不得不每年花几十万至上百万元的巨额资金去购买公司的保修,给一般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CT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已成为困扰各家医院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在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CT设备的维修、维护技术。为了使论文更具系统性和实用性,本论文首先介绍了CT设备的发展史,然后比较系统地阐述CT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包括X射线的特性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规律,CT图像的重建原理,CT设备的软、硬件结构等,最后以我们所使用的2台CT为例,对10余年来所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并按故障所处的系统部件进行分类,然后逐个阐述其工作原理,分析其故障的特点和规律,并就这些故障提出具体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虽然不同厂家的CT设备或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CT设备其故障分布不尽相同,但我们相信,基于相同的CT原理及相似的系统结构,CT设备的故障应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许多故障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本论文虽然只是对特定型号的CT设备十多年来的故障进行分析统计,但其对各部件工作原理的阐述、故障分析及给出的故障预防方法,对其它型号的CT设备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对特定CT设备十多年来的故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对CT设备的故障进行分类,逐个给出每类故障具体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冯发文,范其文,穆贵勇,王香云[8](2002)在《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张跃珍,李睿[9](2002)在《危急重症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分析与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丁晶[10](2001)在《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修复重建的解剖、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 研究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机理,评价应力试验X光片、CT、MRI和关节镜对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经防腐处理、灌注乳胶的成人小腿足标本32侧,观测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和用作移植的肌腱和韧带的起、止、走行和长、宽、厚。小腿动脉铸型标本4侧,墨汁灌注小腿标本1侧,动脉造影1例观测踝部血管网。干骨标本25侧,观测跗骨窦形态特点。 2.新鲜小腿足标本8侧,3侧选取足体表标志和标志点间连线为标志线,解剖定位韧带。5侧用于研究后足的手术入路和模拟韧带损伤修复重建术。 3.新鲜小腿足标本7侧置于MTS实验机上,4侧踝跖屈15°,3侧踝背屈10°,在5秒内压力逐渐增加到1000N,使踝、距下关节内翻,观察韧带内翻损伤的过程。新鲜踝关节标本6侧,踝关节固定在中立位,置于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量距下关节韧带切断前后的活动度。 4.新鲜小腿标本8侧,保留胫腓连结和骨间膜的完整,置于SWD10实验机上,以1mm/min的速度施加载荷,记录胫腓连结切断前和切断后用普通螺丝钉、拉力螺丝钉和“U”形钉固定的活动度。 5.在MTS上以内翻暴力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小腿足标本6侧,行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踝穴位、Merrill位拍摄X光片和关节镜检查,2侧标本行踝、距下关节CT、MRI扫描。标本解剖检查作为金标准对照影像检查结果。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4例,拍摄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踝穴位、Merrill位X光片和CT检查,与手术探查对照。 结 果 ①距胖前韧带起自外踝尖前上 Icm的范困内,韧带向远内侧行,与内、外踝连线成26”~30”角,与外踝尖至第5 M骨基底的连线成50”角,止于距骨颈外上颈韧带止点上4mm处:跟胖韧带起自外踝尖端,与用滑纵线成 130“~145“角,与外踝至跟鲢止点连线成 20”角,向内、后、远侧走行,止于跟骨外侧面中部,止点离距下关节面 12~15nun,韧带向前上的延长线通过外踝前距胖前韧带的起点;颈韧带居附骨窦内,起于跟骨上面的颈峪,呈45”角向上、内行,止于距骨颈下外的结节,距胖前韧带止点下前4nun,韧带延长线外侧通过外踝尖至第5肠骨基底的连线的中点;距跟骨间韧带位于附骨管内,由前、后两束交叉组成,前束附于跟骨前和距骨关节面后方,行向前外,止于距骨颈下面,后束起于跟骨后、距骨关节面前,行向上后外,止于距骨后、跟关节面前,韧带延长线向足背经过内、外踝连线与足纵线的交点,向足底经跷健膜的止点与足纵线在足背的投影线成90”角。小趾趾长伸肌健、第三跳骨肌健、胖骨短肌腾、伸肌下支持带解剖位置恒定,与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相毗邻,具有一定的长、宽、厚度,便于移位移植。 ②跑骨窦位于足背外侧,距下关节前后关节面之间,内有伸肌下支持带、颈韧带、距跟骨间韧带和附骨窦动、静脉等,各结构间由脂肪组织填充。 ③踝部血供总体上可以胖骨外侧缘中线、胚骨内侧中线和腿健后面中线分为前区、后外侧区、后内侧区3个区。前区以腔前动脉为主,后外侧区以脓动脉为主,后内侧区以胚后动脉后主,各区之间有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17例,创面愈合满意。 ④踝、距下关节在厢屈位内翻时,韧带断裂的顺序是:前距胖韧带一跟脓韧带一颈韧带;背屈位内翻时韧带断裂顺序是:跟胖韧带一距脓前韧带一颈韧带。距下关节在韧带切断后活动度明显加大,与切断前比相差非常显着(P<0刀1人 2 ⑤腔胖连结正常的生理活动度为:前一后 1.83 i 0.83nun、后一前 L89土0.d0M、外一内1.42士0.34一 内一外1.36士0.65M。用普通 螺丝钉和拉力螺钉固定胜胖连结,外踝的活动明显受限,与正常比较相 差非常显着(p<0刀1人 用‘儿”形钉固定后,活动度与正常比较相差不:显着(p>0.05) ③影像检查中前抽屉试验6侧标本5侧阳性,阳性率为83.3%,4 例患者2例阳性,阳性率50%;内翻应力踝穴位片5侧阳性,阳性率为 83.3%,l例患者为假阴性;距下关节韧带损伤,Merr ifl位片阳性率 50%; 经关节镜可检查到距胖前韧带和距跟骨k椰带后束,在新鲜损伤,或关 节囊有撕裂时跟脓韧带可检查到,颈韧带经关节镜难以探查到:2侧标 本、4例患者行 CT检查均无阳性结果;2侧标本 MR检查除 1侧颈韧带 损伤未查到外,其余均为阳性。 结 论 ①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结合足体表标志均能精确地解剖 定位?
二、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内固定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内固定系统的发展 |
1.3.2 现代内固定系统的固定原则和方法 |
1.3.3 影像学在骨科中的应用 |
1.3.4 有限元方法在骨科中的应用 |
1.3.5 一般模块化内固定系统与可调节模块化内固定系统的异同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
2.1 骨科的生物力学概论 |
2.1.1 骨力学性质 |
2.1.2 骨生理重建 |
2.1.3 Wolff定律 |
2.2 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
2.2.1 皮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
2.2.2 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
2.3 传统的骨科理论 |
2.3.1 骨科生物力学的范畴 |
2.3.2 股骨的理论计算 |
2.3.3 骨骼所受生物载荷的理论计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固定系统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有限元法理论 |
3.1.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步骤 |
3.1.2 弹性静力学理论 |
3.1.3 三维单元形式的选择 |
3.1.4 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 股骨的三维模型建立方法 |
3.2.1 股骨CT图像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
3.2.2 对扫描股骨模型的编辑和修改 |
3.2.3 股骨的材料属性的定义 |
3.2.4 单元网格划分 |
3.2.5 股骨仿真施加约束和载荷 |
3.3 有限元仿真结果 |
3.3.1 有限元分析的方案分组 |
3.3.2 断面间距0cm(对照组)的分析结果 |
3.3.3 断面间距2cm的分析结果 |
3.3.4 断面间距4cm的分析结果 |
3.3.5 断面间距6cm的分析结果 |
3.4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5 内固定系统调节机构的设计 |
3.5.1 调节机构的设计 |
3.5.2 与BCFS内固定系统的比较 |
3.5.3 齿轮齿条的参数设计原则 |
3.5.4 调节机构的参数计算 |
3.6 小结 |
第四章 股骨与精准调节内固定系统的压缩实验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设计 |
4.3 与实验材料相匹配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4.3.1 10 kg载荷 |
4.3.2 20 kg载荷 |
4.3.3 30 kg载荷 |
4.4 实验过程 |
4.4.1 实验模型的制作 |
4.4.2 应变片的粘贴 |
4.4.3 实验平台 |
4.5 实验数据分析 |
4.5.1 实验应变值动态曲线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模型在腔内微创碎石术中的作用和降钙素原在PCNL术后尿脓毒症早期诊治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CT三维重建和3D打印模型在腔内微创碎石术中的应用 |
第一部分 CT三维重建和3D打印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第二部分 CT三维重建模型在PCNL中的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3D打印肾盂肾盏模型在f URS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二章 PCT在 PCNL术后尿脓毒症早期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腔内微创碎石治疗肾结石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尿脓毒症的诊治及生物标记物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3)CT维修中不容忽视的电源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CT机简介 |
2 CT电源问题总结 |
2.1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2.1.1 西门子PLUS4C螺旋CT故障: |
2.1.2 东芝70A-CT故障: |
2.1.3 SCT-7000TH型CT机故障: |
2.1.4 东芝60A-CT机故障: |
2.1.5 Elscint双层螺旋CT故障: |
2.2 故障特点总结 |
3 讨论 |
(4)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早期复发和预后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一部分照片 |
第二部分 HCC术后标本大病理切片微转移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照片 |
第三部分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CC手术前后外周静脉血AFP mRNA含量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理论依据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英文论着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TAD 动物模型及腔内隔绝动物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AD 隔绝术后瘤壁生物力学测试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TAD 隔绝术后瘤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研究现状 |
附录 |
(6)论CT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CT工程技术队伍的现状: |
2如何认识继续教育的问题: |
3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培养提高: |
4加速继续教育的步伐: |
(7)CT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故障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CT的发展史 |
1.2 现代CT的新进展 |
1.3 CT设备故障分析和预防的重要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作用 |
第二章 CT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结构 |
2.1 CT原理概述 |
2.2 X射线的本质及特性 |
2.2.1 X射线的本质 |
2.2.2 X射线的特性 |
2.3 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规律 |
2.4 CT图像重建原理 |
2.4.1 直接矩阵求解法 |
2.4.2 逐次近似法(又称迭代法) |
2.4.3 反投影法(又称为总和法) |
2.4.4 滤波反投影法(又称为卷积反投影法) |
2.5 CT的系统结构 |
2.5.1 CT硬件结构框图 |
2.5.2 CT的控制结构框图 |
2.5.3 CT设备的软件系统 |
第三章 CT设备主要故障分析及其预防 |
3.1 CT设备的故障类型及分布 |
3.2 扫描参数不当引致的故障 |
3.3 电源分配系统故障 |
3.4 扫描架旋转控制系统故障 |
3.5 扫描床系统故障 |
3.6 高压发生及控制系统故障 |
3.7 X射线管及其控制系统故障 |
3.8 采样及控制系统故障 |
3.9 图像重建系统故障 |
3.10 焦点及准直器控制系统故障 |
3.11 主计算机及操作台控制系统故障 |
3.12 碳刷及滑环系统故障 |
3.13 信息和指令环路通讯系统(Rasloop)故障 |
3.14 冷却系统故障 |
3.15 照相机及其接口系统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课题总结 |
4.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教材 |
致谢 |
(8)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平时的保养是关键 |
2 深入理论学习, 熟知CT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特点 |
3 故障处理 |
(10)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修复重建的解剖、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有关的应用解剖研究 |
一. 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附骨窦和后足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二. 踝关节周围血管网的应用解剖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第二部分 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
一. 踝关节、距下关节内翻损伤的机理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二. 内固定对胫腓连结生理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第三部分 踝关节外侧韧带、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小结 |
附图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四、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调节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及研究[D]. 李凌曦.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模型在腔内微创碎石术中的作用和降钙素原在PCNL术后尿脓毒症早期诊治的作用研究[D]. 李前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3]CT维修中不容忽视的电源问题[J]. 张建洲.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1)
- [4]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D]. 苏永杰.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3)
- [5]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实验研究[D]. 崔佳森.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
- [6]论CT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J]. 张振荣,石明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05(05)
- [7]CT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故障预防[D]. 卢晶. 第一军医大学, 2004(04)
- [8]螺旋CT(SOMATOM plus4)的使用及维护体会[J]. 冯发文,范其文,穆贵勇,王香云.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06)
- [9]危急重症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分析与体会[J]. 张跃珍,李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01)
- [10]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修复重建的解剖、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D]. 丁晶. 第一军医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