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包晨岚[1](2020)在《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文中研究说明
汤国琛[2](2020)在《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执政党建设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怎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中越两国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越两党都是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后才最终成为执政党。从政党制度层面来看,两国的政党体制非常相似,从两国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两党都是在不断地革命斗争当中最终取得执政权,稳固了其在本国的执政地位,两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与差异。越共在自身执政时期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并不断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越共在这一过程中开展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关切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思路展开论述,以革新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为划分阶段,围绕执政党建设这一核心关键问题先阐述越共在执政党建设上的相关背景与基本内容,再进一步展开论述执政党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最后对越共的执政党建设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比研究中越两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的异同点,最后作总结。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等。第二章是越共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要点,重点探讨越共关于执政党的定位、党建工作的认识、加强执政能力的意义等理论问题;第三章为越共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问题,笔者将越共自革新开放以来的思想理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展开具体论述,最后总结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四章沿用同样的思路,将越共的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的发展问题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第五章的论述重心在于越共关于其党政关系的构建问题,依然分为三个阶段并作出最后的总结分析。第六章是以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反腐倡廉建设来研究越共在反贪腐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最后,通过比较研究中越两党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和差异,进一步探究两党的执政党建设模式,使我们了解和掌握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廖逸儿[3](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张旭杨[4](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刘巍[5](2016)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地方财政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指明法定意义上的“地方财政”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的结果。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具有层次性,并且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政府进行提供会更有效率;因此,为了保障各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必须赋予其相应的财权。在这种情况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就成为建设公共财政的制度保证。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地方上并无法定财权,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财政”概念。19世纪中期以后,清朝地方督抚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步壮大,渐渐突破了中央的掌控,“地方财政”的萌芽随之出现。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设想和尝试也出现在这一时期,但是,在民国初年中央权势衰微以及各地军阀武装割据的状况下,只能流于形式。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才得到落实。然而,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非真正着眼于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而是作为中央集权的手段;为了政治安全,中央始终不肯下放过多的财权。此外,在实行分税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并没有具体划清“省”与“县”之间的收支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省政府依靠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掌握了地方财权,而县政府尽管事务繁杂,却没有明确的收入来源,只能依靠附加税度日。这也就导致了“财权上移,事权下降”,由此造成了县级财政困难,并导致附加税的不断升高和苛捐杂税的进一步泛滥。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临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基本上处于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内。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之下,田赋正式成为地方上的法定收入来源,这项收入约占安徽地方财政收入的30%;进入1930年代,饱受诟病的厘金制度遭到裁撤,牙税、牲屠税等传统税目也得到整顿和归并,以营业税为主体的工商税收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并成为仅次于农业税之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债务收入、非税收入和中央补助款也在安徽地方财政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与此同时,地方上的预算、会计和金库制度也相继得到建设和完善,财务行政方面取得的成绩有力配合了财政现代化的进程。然而,这一时期,财政制度上的进步并不能掩盖实际执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为“变相厘金”复活,各种附加和苛捐杂税严重泛滥,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反复出现的“黄宗羲定律”更是不断重演,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征收过程中,各级官员和税吏假公济私,浮收勒索;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和保甲长也乘机为非作歹,鱼肉乡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凋敝和贫富分化,并破坏了乡村社会传统的认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1950年前后的土地改革的顺利开展埋下了伏笔。在财政支出方面,表现为行政费用规模庞大,政府在公共事务上的投资严重不足。这一时期,为了消灭反抗势力,中央财政在军费方面投入了巨额开支;地方各省也在行政、司法、治安、教育乃至公路建设方面等进行相应地配合。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不仅没有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反而压制了公共诉求,强化了专制统治。因此,笔者认为,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省地方财政尽管在财务行政等配套制度上有所完善,在收支规模上有所扩大,并在教育文化、经济建设等个别领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就整体性质而言,这一时期的安徽地方财政,与北洋时期相似度极大:不仅是财政长期处于困境,而且财政损失和人民负担严重,财政的非公共性色彩浓厚。财政是政治的晴雨表;这一时期中国的财政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政治不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当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了古代政府那种“权力大,责任小”的状态;在这种权责严重不对应的状态下,不仅公共财政得不到发育,而且整个社会呈现出“既无福利,又不自由”的景象。因此,在当今建设公共财政的过程中,需要政治等层面的配套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坚持政治上的权责统一与公平正义,才能为公共财政的建设提供保证,也才能让经济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人民。
顾克礼,陈燕芽,胡军校[6](2015)在《中国农村政策的不均衡实施》文中研究指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形成与落实。为解释中国农村政策实施中的不均衡现象及合作和抵制是如何促成政策变革和影响政策结果的,本文在综合"二元"与"非二元"理论的基础上,以安徽、山东、湖北等地的农村税费改革实施过程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不同的地方政策执行经验对一项政策整体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可替代性概念模型,即层级性竞争。一项政策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相应的政策导向型工具(层级控制、市场竞争和平等主义网络)所固有的优缺点。农村政策在地方的不均衡性是"层级性竞争"——激励性竞争和层级性惩罚之混合作用——的产物。中国农村政策能否在地方得以顺利实施,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中央政府能否控制或争取执行政策的地方行动者。
刘海涛[7](2015)在《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98-193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安徽书院数量众多,学人辈出,高等教育发达,在全国处于前列。然而,进入近代以来,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清末尚能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就落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法研究1898-1938年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并探讨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受政局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本文参照近代政局演变,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1898-1938)分为三个阶段。1898-1911年为清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1911-1927年为北洋政府阶段、1828-1938年为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898年,安徽省城安庆建立第一所官办近代高等学校——安徽求是学堂,标志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安庆随后爆发革命并独立,安徽各高等学堂全部停办,安徽高等教育中断,此阶段为清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此阶段安徽建立各种高等学堂12所,高等教育能够跟上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1912年,安徽社会精英创建私立江淮大学,1914年,因经费缺乏,被政府接收,改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安徽公立法政学校被军阀解散,安徽高等教育再次中断。此阶段为北洋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此阶段安徽高等教育滑入低谷。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建立,到1938年日军占领安庆,安徽大学停办,安徽高等教育再次中断,此阶段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通过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徽商转型失败导致安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皖系”军阀的黑暗统治、安徽文人的分裂和派系斗争是导致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徽商以“亦儒亦商”为特色,其好“儒”主要是为了接近官府,获得政府垄断资源,其本质是以政府为依托的红顶商帮,其经商本质是为了“儒”,赚钱从儒读书,科举从政。徽商经济上的成功更多归功于其跟官府联系密切,而非市场反应灵敏。近代安徽政局混乱、政府权威崩溃,对社会控制力下降,依赖政府的徽商发展受限,其近代化转型不利。大浪淘沙剩下的徽商大多逃离母省,到津沪等经济中心发展,导致安徽近代经济发展远不如明清时期在全国中的位置。徽商转型失利导致安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致使安徽社会贫困,政府财政枯竭,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以至停顿,1912年以后安徽历次高等教育发展受困事件背后都有经费限制的因素。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在中国近代史中举足轻重,但以倪嗣冲、张勋为代表的“皖系”地方军阀政治上保守,是民国三次封建复辟的核心力量。他们不关心安徽经济发展,设置层层苛捐杂税,严重抑制了安徽近代经济的发展;他们鄙视新教育、留念旧式教育,任意削减教育经费和压缩教育行政人员和编制;他们扩军备战、争夺地盘,巨额军费极大挤占了教育经费,导致高等教育发展陷于停滞,是此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安徽政局仍然动荡,社会混乱,是此阶段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直接因素。安徽地处江淮之间,南、中、北区域差异明显,为南北政治、军事要冲;安徽省会安庆和重要经济中心芜湖位于全国中心城市南京和武汉之间,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提供全国性发展平台。因此,安徽文化有政治化倾向和派别冲突的特点;安徽籍知识分子分裂为国家级精英和省级精英,国家级精英如胡适、陈独秀、陶行知、朱光潜等离开安徽,选择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全国平台发展;光明甫、姚永概等省级精英在省内平台发展。国家级精英和省级精英对安徽高等教育的主导权之争、省级知识派别之间的矛盾也严重制约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韩世杰[8](2014)在《甘肃辛亥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辛亥革命是近代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对甘肃社会的长远发展及民众的生产生活均影响深远。由此,甘肃才开始真正摆脱封建专制统治,进入近代民主社会。这是甘肃社会近代化的开端,也是甘民启蒙觉醒的起点。通过辛亥革命的洗礼,甘肃由蒙昧落后开始走上一条民主共和的新兴之路,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论文试图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全貌及革命发展迟缓的原因,以期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意义,填补区域性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些许不足。以下是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绪论,共分四节,即“选题旨意”、“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与思路”、“资料来源”。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主旨,回顾甘肃辛亥革命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首先较为全面的揭示辛亥革命在甘肃演进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总结甘肃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一章,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共分三节,即“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着重论述甘肃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阶级条件及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第一节,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阐述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主体概貌及其特点,并解析革命爆发的契机。第二节,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前甘肃所爆发的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由此探析革命在甘肃爆发的阶级条件及群众基础。第三节,重点介绍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在甘肃的一些革命活动及民主革命思想在全省的传播情况,进而阐述该省的新军、会党、学生等对民主革命思想的接受与宣传,以便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实况和具体的革命环境。第二章,辛亥革命在甘肃,共分五节,即“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宁夏起义”、“西宁起义”。主要阐述甘肃辛亥革命发展演变的概况,并分析各地起义的异同及相继失败的原因。第一节,着重论述陇东地区的几次重大起义。譬如,“胡家店起义”、“早胜镇起义”等,进而分析该地区的革命动态。第二节,论述河西一带的两次革命,即“凉州起义”、“肃州起义”,并探析两次起义失败的动因。第三节,为本章核心章节,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高潮——“秦州起义”的相关概况,并介绍陇南地区的历次小规模起义。最后,综述甘肃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第四节,重点探讨宁夏地区革命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宁夏起义”的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五节,阐述“西宁起义”的具体脉络,并探究当时青海地区的革命态势。第三章,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共分四节,即“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解析甘肃辛亥革命发展缓慢的原因。前两节是客观因素,后两节是主观因素。第一节,论述甘肃的自然地域条件,进而分析其不利于革命发展的先天因素。第二节,分析近代甘肃社会的特性,并从中探究革命爆发的巨大阻力。第三节,探析本省及外省的革命志士对甘肃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努力。主要从进步官绅、革命党人、学生、会党人士、新军和民众等方面予以研究,探寻甘肃革命力量的特点与不足。第四节,研究甘肃当地的一些顽固派对革命的打击与迫害,着重从封建官吏、地方军阀及旧士绅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共分五节,即“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相互固结”、“社会经济缓慢前行”、“文教事业初步发展”、“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主要从民初甘肃社会的概况分析此次革命的深远影响,并以近代化为视角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辨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学术地位。最后以期能较为中肯的对其予以评述。结语:辛亥革命对甘肃社会近代化的作用及意义。统贯全文,总述甘肃辛亥革命对民初甘肃社会的有力冲击和激流涌荡,指出其虽发展进程稍缓,但仍有伟大的历史功绩。特别是首启甘省近代化之门,顿促千余年专制陈腐之气日益消散,使大量进步事物逐渐传入省内,不仅推动了该省政治、经济的前进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令甘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些许变更,为日后甘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根基。
郑旗[9](2013)在《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国民党在地方层级的党务活动、政治运作以及与地域社会的互动关系关注较少,可以说是国民党党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恰是理解和认识国民党整体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和基础。因而本文选择1912-1931年之间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报刊、地方史志等史料的基础之上,对于这一时段内国民党在湖南省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考察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组织建设、宣传、训练等各项党务活动的开展,展示出自1912年以来直至1931年期间国民党在湖南省内的实际运作状况,从而比较完整的描绘出国民党省级党务组织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不同时期党务转型的大致脉络,同时还对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如党政关系、党内纷争以及国共双方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论述过程中,既关注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如何治党的一面,又关注国民党的党治体制如何透过省党部的实际运作植根于湖南地域社会的一面,将治党与党治相结合,通过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这一个案研究,以探求国民党在基层党务政治运作中的实态和局限性,从而引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对历史上的国民党能有一个更为客观明晰的认识和了解。大体来讲,本文的主要内容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前卫革命党到激进议会政党,主要考察了国民党湖南支部源流以及相关活动,辛亥之后,原同盟会湖南分会奉令联合湘省其他党派组建了国民党湖南支部,该支部成立之后,即筹划民初的第一次国会及地方议会选举事务,并通过创办报刊关注湖南地方建设事业和边疆危局,在二次革命期间,该支部还着力进行反袁斗争;第二章,名实不符——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重点论述了“二次革命”之后国民党在湖南重建党务组织的历程,国共合作在湖南的建立以及国民党湖南省一大、二大的召开,并对湖南国共合作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评价。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方面推进湘省的党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发动和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和商民运动。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组织,基本上是在中共的协助和包办之下得以建立,名为国民党,实际上却蕴含着中共的思想和色彩,名实不符是这一时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基本特征。第三章调整过渡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国共分裂之后,在后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度陷于混乱和动荡之中,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省党部改组委员会、党务指导委员会相继建立,在厉行清党的同时,也致力于党务的改组和重建工作,由于经费不足、内部纷争、战乱频发,一直未能建立正式的省党部,直到1931年秋,国民党湖南省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的召开,方选举成立了正式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四章则在上述各章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段内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在重建和发展历程中相关的一些重要性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涉及国共两党在组织路线、党员训练、党纪、党务经费、党军关系以及青年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国民党湖南省各级党组织与相应的地方政府之间所形成的党政关系问题以及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所属下级党部之间所存在的党内纷争问题。
张新兴[10](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二、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2)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执政党建设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政党以及执政党建设的研究 |
2、关于越南共产党及其执政党建设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国际上关于越南共产党的研究现状 |
2、越南关于其执政党建设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二章 越共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要点 |
一、越共关于执政党的定义与职能的认识 |
二、越共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一)越共关于党建的相关理论问题 |
(二)越共关于党建的相关实践问题 |
三、越共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章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
一、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加强思想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越共开展思想建设的思想理论前提 |
(二)越共加强思想建设的历史背景 |
二、越共七大至八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一)越共七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二)越共八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三、越共九大至十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一)越共九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二)越共十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四、越共十一大至十二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一)越共十一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二)越共十二大的思想理论建设 |
五、越共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与启示 |
(一)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 |
(二)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思想理论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共产党的组织建设 |
一、越共加强组织建设的历史背景 |
二、越共七大至八大的组织建设 |
(一)越共七大的组织建设 |
(二)越共八大的组织建设 |
三、越共九大至十大的组织建设 |
(一)越共九大的组织建设 |
(二)越共十大的组织建设 |
四、越共十一大至十二大的组织建设 |
(一)越共十一大的组织建设 |
(二)越共十二大的组织建设 |
五、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组织建设的成果与启示 |
(一)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组织建设的成果 |
(二)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组织建设的启示 |
第五章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关于党政关系的构建 |
一、越共构建越南特色党政关系的历史背景 |
二、越共七大至八大期间关于党政关系的探索与发展 |
(一)越共七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二)越共八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三、越共九大至十大期间关于党政关系的探索与发展 |
(一)越共九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二)越共十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四、越共十一大至十二大关于党政关系的探索与发展 |
(一)越共十一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二)越共十二大期间的党政关系问题 |
五、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关于构建党政关系的成果及启示 |
(一)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关于构建党政关系的成果 |
(二)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关于构建党政关系的启示 |
第六章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越共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背景 |
二、越共七大至八大期间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越共七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二)越共八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三、越共九大至十大期间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越共九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二)越共十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四、越共十一大至十二大期间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越共十一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二)越共十二大的反腐倡廉建设 |
五、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及启示 |
(一)越共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 |
(二)越共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
(五)目标检验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考察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逻辑思路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
(一)价值目标 |
(二)量化目标 |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 |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
(一)资金概述 |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
(一)总体结果 |
(二)区域结果 |
(三)指标结果 |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
(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
(二)检验方法 |
二、深度访谈结果 |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
三、延伸与讨论 |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
(一) 农业 |
(二) 工商业 |
(三) 手工业 |
(四) 交通业 |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
(一) 伪暴力机构 |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
(一) 轰炸 |
(二) 焚烧 |
(三) 屠杀 |
(四) 经济抢掠 |
(五) 性侵犯 |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
(七) 强征劳工 |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
(一) 人口损失 |
(二) 财产损失 |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人民财产损失 |
(二) 机关团体损失 |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
(四) 交通事业损失 |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
(六) 合作社损失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
(三) 士兵伤亡损失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地方财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安徽省的财政状况 |
第一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设想与尝试 |
一、厘金制度的创办与财权的下移 |
二、晚清时期的财政危机与制度诉求 |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集权与分权 |
第二节 北洋时期安徽省的财政困局 |
一、入不敷出的收支状况 |
二、吏治腐败与财政损失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分税制体制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体制的建立 |
一、1928年关于国地收支的划分 |
二、实省虚县——两级财政体制的弊端 |
第二节 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的设计 |
一、1935年对于国地收支划分的调整 |
二、三级财政体制的利弊得失 |
第三章 安徽地方财政体系的整理与建设(1927-1937) |
第一节 财务行政制度的完善 |
一、设立财政机关 |
二、厉行政府预算 |
三、建设会计制度 |
四、推行金库制度 |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系的健全 |
一、划分各县等级 |
二、考核官员政绩 |
三、清理交代案件 |
四、清理地方捐税 |
第三节 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
一、土地测量 |
二、土地陈报 |
三、土地垦荒 |
第四章 安徽地方财政主要收入项目与社会负担(1927—1937)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工商税收 |
一、普通营业税 |
二、契税 |
三、牲屠税、牙税 |
四、船捐、房捐 |
第三节 债务类收入 |
第四节 非税收入 |
第五章 安徽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与支出效果(1927—1937) |
第一节 政务类支出 |
一、党务费 |
二、行政费 |
三、司法费 |
四、公安费 |
五、财务费 |
第二节 事业类支出 |
一、教育文化费 |
二、经济建设费 |
三、卫生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农村政策的不均衡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元”与“非二元”分析法 |
二层级性竞争 |
三农村税费改革:意图和结果 |
四改革设计 |
五先锋们 |
六监督和强制 (高压) |
七反抗者 |
八政策调整 |
九结论 |
(7)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98-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 |
(二)近代 |
三、学术研究之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六、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清末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一、安徽高等教育近代发展的基础 |
(一)明清时期安徽高等教育概述 |
(二)安徽明清时期高等教育发达的原因分析 |
二、安徽求是学堂的建立和发展 |
(一)邓华熙与安徽近代改革 |
(二)创办求是学堂 |
三、严复与安徽高等学堂改革 |
(一)从安徽大学堂到安徽高等学堂 |
(二)严复与安徽高等学堂的改革 |
四、清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状况 |
五、清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一、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概述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发展环境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二、私立江淮大学的创办和发展 |
(一)私立江淮大学的创办 |
(二)私立江淮大学的教学和管理 |
三、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建立和夭折 |
四、北洋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五、北洋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一、安徽大学筹办 |
二、安徽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
(一)刘文典的建设与被免职 |
(二)程天放的整顿与驱程风潮 |
(三)王星拱的改革与风潮 |
(四)杨亮功的改革与被驱逐 |
(五)程演生、傅铜与安徽大学的发展 |
(六)李顺卿与安徽大学的夭折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近代徽商转型失败导致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
二、“皖系”军阀严重阻碍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三、安徽文人集团的分裂和派系斗争限制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大事记(1898-1939) |
附录二:安徽求是学堂章程 |
附录三:安徽法政学堂章程 |
附录四:法政专门学校规程 |
附录五:安徽省立大学组织大纲 |
附录六:安徽省立安徽大学董事会章程 |
附录七:安徽近代高校历任学校负责人 |
附录八:北洋政府时期安徽军政长、民政长、教育长 |
附录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省长、教育厅长 |
参考文献 |
一、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 |
二、教育年鉴、资料汇编、回忆录 |
三、论着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六、英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甘肃辛亥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意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 |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 |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 |
第二章 辛亥革命在甘肃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 |
第二节 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 |
第三节 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 |
第四节 宁夏起义 |
第五节 西宁起义 |
第三章 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 |
第一节 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 |
第三节 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 |
第四节 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 |
第四章 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的固结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缓慢前行 |
第三节 文教事业初步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甘肃临时军政府职官表 |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后记 |
(9)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前卫革命党到激进议会政党 |
1.1 国民党湖南省党组织的源流 |
1.2 民国初年国民党湘支部的组建 |
1.3 国民党湘支部的主要活动 |
1.3.1 创办报刊 |
1.3.2 举办国会及湖南地方议会选举 |
1.3.3 关注湘省事务 |
1.3.4 心忧边患 |
1.3.5 进行“二次革命”,开展反袁斗争 |
1.4 小结 |
第二章 名实不符——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2.1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重建 |
2.2 国民党湖南省一大、二大 |
2.3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省党部的党务建设及民众运动 |
2.3.1 党务活动 |
2.3.2 农民运动 |
2.3.3 工人运动 |
2.3.4 商民运动 |
2.4 小结 |
第三章 调整过渡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3.1 后国民革命时期之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3.1.1 湖南省救党委员会、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 |
3.1.2 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厉行清党及党务重建 |
3.1.2.1 督促各级党部改组及党员登记 |
3.1.2.2 整顿民众运动 |
3.1.2.2.1 农运及农民协会的改组 |
3.1.2.2.2 工运及工会的改组 |
3.1.2.2.3 商民运动及商民协会的改组 |
3.2 训政初始之湖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 |
3.3 湖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党务活动 |
3.3.1 党务系统的整理与重建 |
3.3.1.1 党员登记 |
3.3.1.2 各级党部的重建及党务审核 |
3.3.1.3 整饬党纪与党员抚恤 |
3.3.1.4 党务经费问题 |
3.3.1.5 党务纠纷及困扰 |
3.3.2 党务宣传工作 |
3.3.2.1 宣传工作概况及直属宣传机关 |
3.3.2.2 各级党部宣传工作指导 |
3.3.2.3 各项宣传工作的运作 |
3.3.3 指导全省党务及民众训练 |
3.3.3.1 党员训练 |
3.3.3.2 党义教育 |
3.3.3.3 民众训练 |
3.3.3.4 童子军训育 |
3.3.3.5 湖南全省训练会 |
3.4 国民党湖南省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 |
4.1 湖南国共两党之比较 |
4.1.1 两党组织问题的比较 |
4.1.2 党员训练及党纪问题 |
4.1.3 青年组织问题 |
4.1.4 党务经费问题 |
4.1.5 巡视制度 |
4.1.6 党与军队关系问题 |
4.2 党政关系 |
4.3 党内派系纷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评析 |
0.3 国内研究进展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评析 |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5.1 研究难点 |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群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劳动分工理论 |
2.1.4 资源配置理论 |
2.2 指导原则 |
2.2.1 全局导向原则 |
2.2.2 协同合作原则 |
2.2.3 各尽所能原则 |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3.1 美国 |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2 英国 |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2.3 特点分析 |
3.3 澳大利亚 |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1 香港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信息资源建设 |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2 澳门 |
4.2.1 组织架构 |
4.2.2 信息资源建设 |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3 台湾 |
4.3.1 总分馆体系 |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5.1.2 特点分析 |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
5.2.1 统一建设模式 |
5.2.2 委托建设模式 |
5.2.3 联合建设模式 |
5.2.4 自主建设模式 |
5.3 统一建设模式 |
5.3.1 典型案例 |
5.3.2 特点分析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委托建设模式 |
5.4.1 典型案例 |
5.4.2 特点分析 |
5.4.3 适用性分析 |
5.5 联合建设模式 |
5.5.1 典型案例 |
5.5.2 特点分析 |
5.5.3 适用性分析 |
5.6 自主建设模式 |
5.6.1 典型案例 |
5.6.2 特征分析 |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
6.2.1 省级行政区 |
6.2.2 地级行政区 |
6.2.3 县级行政区 |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
6.3.1 省级行政区 |
6.3.2 地级行政区 |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
四、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D]. 包晨岚. 浙江大学, 2020
- [2]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共执政党建设及启示[D]. 汤国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地方财政研究(1927-1937)[D]. 刘巍. 安徽大学, 2016(08)
- [6]中国农村政策的不均衡实施[J]. 顾克礼,陈燕芽,胡军校. 中国农村研究, 2015(02)
- [7]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98-1938)[D]. 刘海涛. 苏州大学, 2015(11)
- [8]甘肃辛亥革命研究[D]. 韩世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2)
- [9]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D]. 郑旗.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10]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