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度和李彦宏的五个“恰好”(论文文献综述)
侯宪利[1](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周光[2](2020)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信息生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和影响范围更广着称。互联网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很大区别。在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媒体纷纷走向网络,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舆论的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活动出现新的行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品牌危机的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已有研究表明,品牌危机的伤害程度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互联网情境下,许多知名企业曾遭遇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但不难发现,当前对品牌危机中互联网特性及作用的挖掘仍处在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情境及其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品牌危机进行探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进行界定,此问题涉及界定的角度,以及基于此角度的品牌危机内涵、特点、类型和年度变化趋势。其次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此问题涉及对品牌危机构成影响的媒体、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因素。第三要弄清品牌危机如何对企业构成影响,此问题涉及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情境因素;以往研究注重对这一关系的定性分析,而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将值得深入探讨。第四要关注品牌危机研究的落脚点,它涉及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策略效果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提出研究概念和基本模型框架。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危机水平概念,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进行区分。本文运用中国内地品牌100强的报刊报道文章,对品牌危机事件进行编码与统计;基于品牌危机的报道次数和影响程度,对品牌危机水平进行测量,最终得出不同事件和企业的品牌危机水平,进而明确其年度变化趋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从媒体、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辨析品牌危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媒体作为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以此深入挖掘互联网情境下媒体的突出特点。解释水平理论将心理距离作为影响解释水平的主要因素,恰好可以帮助解释报纸版次、权威性、级别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对品牌危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这些因素的显着性进行检验。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免疫理论观点,预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此关系受到可控型、道德型和可辩解型品牌危机类型的调节。然后本文基于情感-认知理论,探索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内地品牌100强在报纸上的品牌危机报道文章;本文通过编码和统计,构成100强品牌企业在200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回归,证实了三种类型危机对品牌危机负面影响的削弱作用,以及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影响机理中的作用。针对第四个问题,本文再次运用免疫理论观点,厘清企业的三种危机应对策略:辩解策略、沉默策略与和解策略。通过编码和统计,本文揭示三种应对策略为企业最常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个种策略在三种类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结合不同理论对品牌危机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免疫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被首次运用到品牌危机的研究中;研究结论反过来丰富理论本身。其次,本文通过互联网文本数据,对互联网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其研究过程和结论,为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研究带来洞察。最后,合理地运用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也为同行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
危秀美[3](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大部分国家(地区)的立法和实践中都已经确立了,许多国家(地区)都在成文法中明确的确立了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是董事会的原则。“股东会中心主义”是我国《公司法》一直采取的立法模式,随着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董事会的权力比重和之前立法比起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依然未能脱离“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束缚。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然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一直以来都不是立法者的本意,仅仅只是实践的结果。基于上述现状,论文试图以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为切入点,阐述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以期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学理解释;另一方面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实证分析,阐明了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如百度、京东、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和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伙人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发展成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结果。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一直以来都不是立法者的本意,仅仅是实践的结果。第三部分论述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分别阐述了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来探究这些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实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区别,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提供有益借鉴。第四部分讲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限、上市公司的董事不独立、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对于董事会的监督有限等方面进行了讲述。第五部分是重中之重,针对第四部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在我国理论界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经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如扩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的独立性、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督制度等。在“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背景下,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楚南[4](2019)在《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加深,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的竞争,开始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过渡,各方对于资源的争夺,开始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过渡,而虚拟空间背后的资源,是海量的个人数据。这些个人数据由各类网络服务商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也有公权力部门在长期社会统计中获取,这些主体因其掌控个人数据的能力而成为数据控制者。数据控制者在获取大量个人数据,以此形成竞争优势的同时,实际却没有承担相应的安全保护义务。因此,本文以个人数据保护为研究内容,从数据控制者承担义务的角度,提出全新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以期构建体系化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数据控制者作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承担主体,最早见于欧洲的立法当中。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数据控制者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存在诸多如“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运营者、信息控制者”等相近的概念。GDPR把数据控制者的定义为:单独或与他人共同决定个人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方式的自然人、法人、公共权力机关、代理机构或其他机构。应该说“数据控制者”这一术语包含了从源头获取个人数据的数据控制者,以及实际实施数据处理操作的数据控制者。将数据控制者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不单单在于概念的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其承担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数据控制者的引入,可以认为符合获利报偿、满足信赖利益等基于物质利益基础的正当性,具备统一我国概念认识和节约社会成本的必要,以及作为数据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空间管理者双重角色承担义务的可行条件。数据控制者在获取和使用个人数据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乱象频现,体现在商业广告推送背后的个人数据被过度采集和不当利用、支持算法自动化决策的个人数据的过度分析,以及云存储深度应用下的数据泄露等。数据控制者失范行为的法律成因包括:我国当前法律规范原则居多而规则较少、义务规定较为笼统、整体规范欠缺体系、内容杂乱和局限等问题,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管制成因有: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缺乏、数据管理机构职权不清以及数据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数据控制者承担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源于对个人数据保护需求的回应。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需要从数据主体权利需求层面进行考量。虽然目前个人数据权利化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存在固有的权利化困境。但个人数据获得保护的权利,存在法益层面的价值基础,个人数据承载着人身、财产及公共利益,确有保护的现实必要。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构建和承担,是对个人数据法益价值的肯定。同时,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理论基础包含了公共物品理论和数据安全理论。一方面,个人数据以及承载个人数据的信息网络科看做是新时代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个人数据安全关乎国家数据安全乃至国家整体安全。这两个方面分别从公共物品的保护需求,以及国家安全的稳定维护需要,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无论从控制我国数据外泄、保障我国数据主权完整,还是从保障个人数据自由、维护个人私有权利的角度,通过立法设置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都十分必要。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具体内容构造,应当意识到基于数据自身的流动性和可分享性,数据主体掌控的可能性较小,因而数据控制者负有的安全保护周期应当涵盖个人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保护范围也应当相应延伸,但同时也应当对其中因法律、合同、单方承诺产生的个人数据服务义务进行区分。在此前提下,结合国际社会已经广泛确立的个人数据保护原则和规则,通过强化整体透明度、设计系统保护措施、评估数据处理影响、记录数据处理行为、通知数据收集和泄露以及应数据主体要求更正与清除个人数据,并由数据保护专员监督各项义务的落实,构造具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内容规范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条款。构建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制度体系,需要针对个人数据面临的典型风险,结合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合理期待原则以及比例原则,明确制度构建的原则和要求。从而在吸收和借鉴欧盟统一式立法和美国分散式立法模式的基础上,确立我国的统一式立法路径,在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中设立单独的数据控制者义务章节。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得以落实,可引入第三方认证、行业公约自治以及行政层面的数据监管机制,构建由内而外的履行配套机制。并且,在数据控制者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时,通过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施以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通过以上各个层面的系统化制度构建,形成完整的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体系,在个人数据保护和数据产业化发展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郑佳[5](2019)在《风险传播视阈下澎湃新闻对人工智能报道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于人工智能开始好奇,关于技术风险性的大讨论在社会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大众获取相关议题信息时,媒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渠道,媒体作为意见领袖所进行的风险传播,对大众的风险感知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报道方式等原因扮演了风险信号的放大者的身份。所以,媒体如何正确地进行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传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性问题。由于澎湃新闻的栏目划分规范、报道质量较高、数据保存完好、评论功能完善以及传播效果显着,本研究选择澎湃新闻作为进行风险传播的媒体代表。我们选取自2014年8月4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报道及其热门评论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样本共431篇报道和1339条热门评论。我们首先对报道的媒体显着性、报道内容和形式,以及网友的风险感知情况作了描述性统计,然后通过对媒体显着性和网友认知、态度、行动三方面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检定找出风险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信息沟通的偏差。研究发现,澎湃新闻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具有精准投放、言简意赅、立场鲜明,关注前沿、信源单一、风险暴露明显,图文并茂但生动性低的特点。而网友的风险感知呈现议题关注程度高、质疑和激动并存以及缺乏深入思考的特点。我们还发现媒体扮演风险信号放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报道的可信度、关涉面、详尽性和生动性、互动性等方面。由此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三点建议,加强记者与信源的沟通、注重媒体与网友的互动、以及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进行平衡报道。
武文雅[6](2019)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实体关系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信息抽取的一个关键子任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实体关系抽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于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的方法,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借助神经网络自动抽取文本特征,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特征的学习,减少了人工设计特征的不完备性。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主要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架构,由于循环神经网络在对句子进行建模时会丢失部分局部特征,而卷积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将句子的局部信息整合为全局信息,因此,本文选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模型。经过调研发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面临如下挑战: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做为支撑,实体关系标注数据的匮乏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神经网络模型中使用注意力机制能够使关系抽取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现有的注意力机制通常关注词汇级等低层次的语义特征,缺乏对句子全局语义信息的关注。针对以上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基于高层语义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体关系抽取模型(PCNNHSATT)。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分段最大池化层后添加了注意力机制层,以关注句子的全局信息。由于不同的卷积核可以抽取不同层次的句子全局信息,使用注意力机制可以合理地为其分配权重,获得更多对关系预测有贡献的特征。(2)在网络的向量表示层中融合了外部语义信息——知网的上位词信息。对于句子中的实体,除了词向量和位置向量特征外,还引入了其在知网中的上位词特征,丰富了向量表示层的语义信息,提高了关系抽取的F1值。(3)针对中文领域实体关系标注数据较为匮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同义词词林,并添加句法约束的数据增广方法。该方法将COAE2016训练集从988句扩充到11 328句。本文针对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PCNNHSATT模型与PCNN等现有模型相比在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上更有优势。本文还利用所提出的数据增广方法获得了大量有效的标注数据,并在实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敬乂嘉,李丹瑶,曹佳[7](2018)在《私人部门对多层级治理的促进作用:中国“互联网+”国家战略》文中指出本文认为,私人部门可采取合作治理的方法来促进政府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而言,中国民营经济的增长资源丰富的私人部门创造了利益、能力和动机,在合作治理过程中将碎片化的政府间政策体系联系起来。基于对中国"互联网+"国家战略的研究,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采取信息传递、价值塑造、公众倡导和政策协调等策略,在事实上促进了政府间的政策制定、实施与协调。私人部门这种不同寻常的积极性是个人、产业、制度和全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提供了中国多层级治理实践的证据,并揭示了多层级治理形成和运作的有机联系。
唐芳[8](2017)在《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文中提出我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至今已有23年,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和格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互联网企业是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三家企业简称“BAT”,主导互联网行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媒体对新闻价值中显着性的追逐,使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企业领袖李彦宏、马化腾和马云成为被报道的常客。新闻话语是一种再现的话语,媒体报道建构了 BAT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企业家媒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实践意义上,有利于改进媒体对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家形象建构,起到激发个人创新创业动力,为推动国家“互联网+”战略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国民经济有助力作用。理论意义上,第一,选取三位互联网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作为研究范本,有利于丰富企业家媒介形象的研究内容;第二,选取了一本全国性杂志作为研究样本,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只选取区域性媒体或对多份报纸零散取样的局限性,对媒介形象的考察更加完整和系统。本文的分析样本为2012-2016年《中国企业家》中BAT企业家相关的447篇报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导入框架理论进行内容分析,运用话语分析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内容分析中,考察了新闻文本的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五个范畴,追溯了 BAT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建构框架。话语分析中,从称谓和叙事模式分析了 BAT企业家的企业家个人形象、企业家管理形象、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最后,对BAT企业家形象建构的新闻生产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家》对马云形象进行了更加具体和充分的塑造。报道主题集中在企业家个人、企业管理以及商业竞争与合作三个方面,重点塑造了马云的个人形象,马化腾的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以及李彦宏的企业管理形象。报道体裁以通讯、特写和评论为主,通讯、特写对BAT企业家三个层次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细致和深入的描绘,评论体裁对BAT企业家进行了抑扬褒贬。新闻来源主要是其他企业家对BAT企业家的正面评价。报道立场以正面和中立为主,鲜少出现负面报道,体现出《中国企业家》立足“商业领袖”的定位和“让中国商业更受尊敬”的使命。通过话语分析,笔者发现,在互联网时代,BAT企业家形象再一次突破了以往商人或企业家的形象。在称谓运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从“奸商——万元户——大款——企业家或CEO”,商人从“贱商”逐步走向社会前台,本文发现,BAT企业家呈现出“商业王者”的风范,成为社会舞台上的耀眼之星。从报道主题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人从政策宣传的注脚——阶层的独立和崛起,从耻于言商——积极参政议政,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发现BAT企业家呈现为对“推动中国商业变革的强势力量”。具体来说,BAT企业家个人形象层面上呈现出“新贵企业家”形象,在企业管理形象层面呈现出“领袖型”企业家形象,在商业竞争与合作层面呈现为庞大商业帝国的“布道者”形象。报道模式上,商人从80年代的“致富能手”叙述模式,到90年代的“创业英雄”叙述模式,到21世纪初的“风云人物”和“传奇”叙述模式。BAT企业家个人形象则为“商业王者”叙述模式,企业管理形象为“精神领袖”叙述模式,商业竞争与合作为“王者争霸”叙述模式。社会新时代下,政治话语为主导的社会逐渐转变为经济话语的勃兴,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互联网经济的大力倡导和媒介对“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极力迎合,再加上媒介对BAT企业家的理性与非平视效应同在,以及《中国企业家》自身所强调的精英意识,作为党报下的经济杂志的特殊身份所受到的政治话语操控,经济资本的崛起也为BAT企业家找到了较强的话语表达机会,以上因素影响着BAT企业家的形象建构。
刘景景[9](2017)在《新媒体语境下内地知名企业家的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与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内地知名企业家群体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他们不仅活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舞台上,也越来越成为大众传媒聚光灯下的主角。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上十位内地知名企业家为例,从文本和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知名企业家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试图勾勒出内地知名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进而总结出企业家媒介形象呈现的基本状况。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样本中的文章主题、发布时间、发布主体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宏观上描述企业家形象建构的取景框架。第二章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对文章话语体系、标题风格、关键词以及情感倾向等进行剖析,从微观角度探析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体在对知名企业家形象进行塑造时所采用的具体话语风格。第三章主要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内地知名企业家形象的呈现状况。第四章从社会和媒介两个层面,分析影响企业家媒介形象呈现的主要原因,并就媒介在企业家形象建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思考。
陈有勇[10](2016)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行组织的转型。本文就是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组织分别需要从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组织结构、学习方式和领导模式这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同时,组织转型能够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促使员工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企业在组织转型中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组织发展阶段。第一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大势。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连接本质满足了人们联系彼此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而人们希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能解决今天依然存在的劳动异化的问题。互联网发展有着自身的三个定律,那就是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而且大数据成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成为3D智能制造的基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三个阶段,面对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他们在主动转型升级。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给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方向。相比而言,而传统的实体企业反映相对较慢,甚至出现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代表传统企业的王健林、董明珠分别和代表互联网企业的马云、雷军公开打赌。事实上,他们的赌约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们都在进行O2O的转型。第二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的转型。近年来,有两种产品创新理论非常流行,一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代表作《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的“破坏性创新”,二是彼得·蒂尔在其代表作《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从0到1的创新”。而这两种产品创新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病,尤其不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为可行的产品创新分为两种:“自杀式创新”和微创新。“自杀式创新”是指企业研发取代现有产品的创新,然后迅速推往市场。这往往需要企业能够另外建立研发团队,来研究颠覆自己现有产品的创新方式。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分别让手机QQ团队和张小龙团队研究针对手机专用的社交软件,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微信。当然,自杀式创新也有风险。自杀式创新需要领导者和研发团队的勇气和智慧。微创新是指企业持之以恒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一点一滴地改进,从而使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微创新需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精益生产,把用户当成朋友来对待。微创新的产品要有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站在用户的角度改善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服务,让用户在优质的服务中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就是要在换位思考中把握好用户的人性需求。第三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的转型。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的营销方式有三种:一是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二是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三是免费营销策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偏重感性把握,更强调整体性和比附性,而缺少精准化的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能进行精准化地营销。精准化营销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利用,在挖掘这些数据时我们往往只需要关注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不需要纠结于原因。互联网时代的第二种营销方式是粉丝营销,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在商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话语权正在从名人向民众扩展,消费者可以集体发声。而且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能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的粉丝就能占有巨大的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社区论坛,有自己的微信微博,充分尊重用户的感受。组织还要善于应用免费策略进行营销,在使用免费策略之前要明确组织的盈利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营销要有互联网思维,那就是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和免费思维。第四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的平台化转型。传统的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科层制曾对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依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科层制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上。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平台化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和组织外部的平台化转型。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主要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的外部平台化是指大型组织打造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形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组织甚至进行跨界竞争,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在进行组织的大规模跨界整合。组织结构平台化转型就是要把组织打造成一个促使员工自由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五章论述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学习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探讨组织学习的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发源于美国,并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很大的发展。组织学习理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中国有这种问题导向的组织学习传统。组织学习常常要通过会议展开,这就需要克服组织学习中的“面具效应”而开展“裸面学习”,孔门的组织学习是“裸面学习”的典型。现代的企业组织要能在内部开问题研讨会,发现组织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还要善于开发布会,让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信赖自己。组织学习的重点是把组织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学徒制和班组制能有效地传承组织知识,而建立各种各样学习型小组是现代组织学习的重要形式。作为传统组织的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很多学习型小组,有效地推动了组织学习。依靠学习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企业只有要变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第六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领导者领导方式的转变。在前面的每一个方面的转型升级都需要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要善于任用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和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激励工作,不仅要建立领导主导的激励方式,还要让员工相互激励。领导者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制定战略和目标管理。在组织的转型升级中,领导者要承担起给组织廋身的重任,并引导组织战略的制定方式由人为战略向自发战略转变。领导者要防止组织出现目标偏移的情况,保证组织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中文在线的回购之路和人人网的式微体现了领导者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形成强大的领导魅力。组织领导者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成为承担所有组织成员愿景的平台。第七章是探讨组织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挫败,以及未来组织的展望。组织转型可能遭遇墨菲定律,组织转型不能盲从,而需要预防转型风险,坚守优秀传统价值。组织还要有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长远地制定发展战略。正在发育成长的组织形态是自组织,自组织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的组织形态。自组织是智慧人的联合体,现在引领互联网风潮的智慧人是极客、创客和威客。本文所探讨的的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在转型中要进一步消除劳动异化,最大限度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实现劳动自由。而且要创造出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二、百度和李彦宏的五个“恰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度和李彦宏的五个“恰好”(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一、什么是互联网? |
二、何为“互联网+”? |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
一、何为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
三、批判式解读 |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互联网相关概念 |
2.1.2 危机相关概念 |
2.1.3 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2.1.4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 |
2.1.5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
2.1.6 品牌危机与企业的关系 |
2.1.7 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的关系 |
2.1.8 品牌危机的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2.2 企业免疫理论 |
2.2.3 解释水平理论 |
2.2.4 情感-认知理论 |
2.3 简要总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特征的定性分析 |
3.1 样本与数据 |
3.1.1 样本 |
3.1.2 数据收集 |
3.2 扎根理论分析 |
3.2.1 扎根理论 |
3.2.2 数据分析 |
3.3 分析结果 |
3.3.1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3.3.2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 |
3.3.3 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相关因素 |
3.3.4 互联网情境下的公众情感与认知 |
3.3.5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3.4 简要总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建构 |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变量 |
4.3 样本与数据 |
4.3.1 样本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数据编码 |
4.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4.4.1 品牌危机事实描述分析 |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实证分析 |
4.5.1 互联网情境下媒体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3 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6 简要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危机分类的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5.1.1 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 |
5.1.2 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变量 |
5.3 样本与数据 |
5.3.1 样本 |
5.3.2 数据收集 |
5.3.3 数据编码 |
5.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变量年度变化趋势 |
5.5 实证分析 |
5.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5.2 数据特征分析 |
5.5.3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5.6 简要总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情感与认知的品牌危机影响机制研究 |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6.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6.2.1 研究模型 |
6.2.2 研究变量 |
6.3 样本与数据 |
6.3.1 样本 |
6.3.2 数据收集 |
6.3.3 数据编码 |
6.4 基本事实与统计分析 |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公众情感与认知变化趋势 |
6.5 实证分析 |
6.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5.2 假设检验 |
6.6 简要总结 |
第七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的企业应对及效果研究 |
7.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设 |
7.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7.2.1 研究模型 |
7.2.2 研究变量 |
7.3 样本与数据 |
7.3.1 样本 |
7.3.2 数据收集 |
7.3.3 数据编码 |
7.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7.4.1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描述分析 |
7.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的年度变化趋势 |
7.5 实证分析 |
7.5.1 互联网情境下行业与所有制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
7.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应对策略相关的假设检验 |
7.6 简要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股东会中心主义”的研究 |
二、对“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研究 |
三、境内外立法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学理解释 |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 |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实证分析 |
一、百度、京东、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
(一)百度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
(二)京东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
(三)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
二、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伙人制度” |
第三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一、美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二、英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一、德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二、日本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三、中国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 |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
(二)大股东损害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
(三)股东大会拥有上市公司所有的重大经营决策权力 |
(四)董事会在大股东庇护下权力行使没有限制 |
二、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 |
一、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限 |
(一)现行公司法对内部公司治理并没有赋予董事会有效职能 |
(二)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配置不匹配 |
二、上市公司的董事不独立 |
三、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
四、上市公司监事会对于董事会的监督有限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扩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 |
一、扩大董事会的职权 |
二、合理配置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 |
第二节 增强上市公司董事的独立性 |
一、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市场 |
二、提高独立董事比例 |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
一、强化董事履职的责任意识 |
二、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
第四节 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监督制度 |
一、完善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
二、加强股东会和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 |
三、加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与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 |
1.4.2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
1.4.3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 |
1.5.1 引入了新的概念 |
1.5.2 发掘新的研究视角 |
1.5.3 构造新的法律义务 |
1.6 研究的不足 |
1.6.1 文献梳理存在不足 |
1.6.2 数据类型考虑不够全 |
1.6.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完善仍有空间 |
第2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主体:数据控制者 |
2.1 数据控制者的源起与发展 |
2.1.1 数据控制者的源起 |
2.1.2 数据控制者的发展 |
2.2 数据控制者概念的界定 |
2.2.1 数据控制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2 欧洲数据控制者概念分析 |
2.2.3 本文对数据控制者的定义 |
2.3 数据控制者的引入 |
2.3.1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正当性 |
2.3.2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必要性 |
2.3.3 引入数据控制者的可行性 |
第3章 数据控制者的行为失范乱象及成因 |
3.1 数据控制者的行为失范乱象 |
3.1.1 数据控制者的过度获取:以商业广告为例 |
3.1.2 数据控制者的过度分析和滥用:以算法歧视为例 |
3.1.3 数据控制者的泄露:以云存储为例 |
3.2 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法律成因 |
3.2.1 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较为笼统 |
3.2.2 保护原则和义务构建欠缺体系 |
3.2.3 征求意见稿先天的杂乱与局限 |
3.3 数据控制者行为失范的管制成因 |
3.3.1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缺乏 |
3.3.2 数据管理机构职权不清 |
3.3.3 数据保护重视程度欠缺 |
第4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及理论基础 |
4.1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来与界定 |
4.1.1 传统的安全保障义务 |
4.1.2 现有网络空间中的安全保障义务 |
4.1.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界定 |
4.2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正当性:个人数据保护的需求 |
4.2.1 个人数据的权利化困境与保护 |
4.2.2 个人数据具备多重法益价值 |
4.3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理论基础 |
4.3.1 公共物品理论 |
4.3.2 数据安全理论 |
第5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内容构造 |
5.1 透明度 |
5.1.1 构建要求:程序透明重于技术透明 |
5.1.2 具体内容:易于获取和理解 |
5.1.3 价值取向:义务保障的基础和形式 |
5.1.4 透明度的立法表达 |
5.2 系统保护和默认保护 |
5.2.1 设计层面的内化逻辑 |
5.2.2 系统构建的具体方法 |
5.2.3 系统保护和默认的立法表达 |
5.3 数据处理记录 |
5.3.1 记录的目的和作用 |
5.3.2 记录的具体构成 |
5.3.3 数据处理记录的立法表达 |
5.4 设置数据保护专员 |
5.4.1 本身的枢纽地位 |
5.4.2 考量的关键要素 |
5.4.3 设置数据保护专员的立法表达 |
5.5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与咨询 |
5.5.1 评估的目的价值 |
5.5.2 评估的前置判断 |
5.5.3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与咨询的立法表达 |
5.6 数据收集和泄露通知 |
5.6.1 通知对象的双重性 |
5.6.2 不同的通知内容和方式 |
5.6.3 通知的频次 |
5.6.4 数据收集和泄露通知的立法表达 |
5.7 数据更正和清除 |
5.7.1 义务渊源 |
5.7.2 前置条件 |
5.7.3 数据更正和清除的立法表达 |
第6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制度构建 |
6.1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制度构建原则 |
6.1.1 平衡原则 |
6.1.2 合理期待原则 |
6.1.3 比例原则 |
6.2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立法模式 |
6.2.1 不同立法模式的考察 |
6.2.2 统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
6.2.3 具体立法的路径安排 |
6.3 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
6.3.1 民事责任 |
6.3.2 行政责任 |
6.4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履行的配套机制 |
6.4.1 第三方认证机制 |
6.4.2 行业自律机制 |
6.4.3 行政监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5)风险传播视阈下澎湃新闻对人工智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阐释 |
1.2.1 风险传播 |
1.2.2 技术风险 |
1.2.3 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人工智能议题之风险传播与网友风险感知呈现研究设计 |
2.1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
2.1.1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
2.1.2 媒体显着性 |
2.1.3 平衡报道原则 |
2.1.4 研究问题与假设 |
2.2 研究设计与信度检验 |
2.2.1 样本选择 |
2.2.2 类目建构 |
2.2.3 信度检验 |
3 关于人工智能的风险传播及风险感知内容分析 |
3.1 描述性统计 |
3.1.1 媒体显着性特征:精准投放、言简意赅、立场鲜明 |
3.1.2 报道内容特征:关注前沿动态、信息来源单一、风险暴露明显 |
3.1.3 报道形式特征:生动性低、图文并茂 |
3.1.4 风险感知特征:关注度高、情绪发泄、质疑性强、缺乏深思 |
3.2 关于人工智能报道的媒体显着性影响因素探究 |
3.2.1 突出构面影响因素检定 |
3.2.2 注意构面影响因素检定 |
3.2.3 向度构面影响因素检定 |
3.3 风险传播方式与网友风险感知的交叉分析 |
3.3.1 风险传播方式对议题关注程度影响 |
3.3.2 风险传播方式对评论态度立场影响 |
3.3.3 风险传播方式对评论认真程度影响 |
3.4 研究结论 |
4 澎湃新闻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 报道内容存在的问题 |
4.1.1 长篇深度报道数量不足 |
4.1.2 报道关涉对象不够全面 |
4.1.3 记者专业报道能力欠佳 |
4.1.4 报道消息来源可信度低 |
4.2 报道形式存在的问题 |
4.2.1 报道生动性严重不足 |
4.2.2 指导性语言使用不当 |
4.2.3 媒体不关注网友反馈 |
5 风险传播视阈下对媒体关于人工智能报道的建议 |
5.1 加强记者与信源之间的风险沟通机制 |
5.1.1 建立相关机构的通讯员制度 |
5.1.2 组织记者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
5.2 打造与网友交流反馈的风险共识系统 |
5.2.1 开辟板块为网友答疑解惑 |
5.2.2 利用大数据监测舆论走向 |
5.3 锤炼风险报道方式满足受众个性需求 |
5.3.1 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平衡报道 |
5.3.2 利用好新媒体优势进行报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监督方法 |
1.2.2 半监督方法 |
1.2.3 远程监督方法 |
1.2.4 无监督方法 |
1.2.5 开放域抽取方法 |
1.2.6 实体与关系的联合抽取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实体关系抽取相关技术概述 |
2.1 支持向量机方法 |
2.2 词的向量表示 |
2.2.1 One-hot表示 |
2.2.2 分布式表示 |
2.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 |
2.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 |
2.5 注意力机制 |
2.5.1 注意力机制 |
2.5.2 自注意力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高层语义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
3.1 PCNN_HSATT模型的提出动机 |
3.2 PCNN_HSATT模型结构 |
3.2.1 向量表示层 |
3.2.2 卷积层 |
3.2.3 分段最大池化层 |
3.2.4 高层语义注意力机制层 |
3.2.5 Softmax层 |
3.3 PCNN_HSATT模型的优势 |
3.3.1 与Att-BLSTM模型比较 |
3.3.2 与PCNN模型比较 |
3.3.3 与Att-Over-Instances模型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融合同义词词林的实体关系标注数据增广方法 |
4.1 同义词词林扩展版介绍 |
4.2 依存句法分析约束 |
4.3 最短依存路径 |
4.4 数据增广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分析 |
5.1 数据增广实验 |
5.1.1 实验数据 |
5.1.2 数据增广实验 |
5.2 模型验证实验 |
5.2.1 实验数据 |
5.2.2 实验设置 |
5.2.3 实验评价方法 |
5.2.4 对比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5.2.5 多层注意力机制的对比实验 |
5.2.6 不同注意力机制类型的对比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互联网的发展 |
二、BAT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
三、中国历代商人形象变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形象 |
二、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
三、关于“企业家媒介形象”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一、BAT企业家概念界定 |
二、报道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BAT企业家形象建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BAT企业家的报道来源分析 |
第二节 BAT企业家的报道主题分析 |
一、报道数量 |
二、新闻主题 |
三、报道体裁 |
四、报道立场 |
第二章 BAT企业家个人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个人形象 |
一、“企业家个人形象”称谓 |
二、面对财富:“新贵”形象 |
三、BAT企业家的明星化:互联网王者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T企业家个人形象 |
一、作为“商界神话”的BAT企业家形象 |
二、“风云人物”叙事模式 |
第三章 BAT企业家管理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管理形象建构 |
一、企业家管理形象称谓 |
二、面对自身企业:“精神领袖”形象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企业家管理形象建构 |
一、作为“商界领袖”的BAT企业家管理形象 |
二、“传奇”叙事模式 |
第四章 BAT企业家的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话语分析 |
第一节 称谓话语与BAT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建构 |
一、“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称谓 |
二、面对商业竞合:庞大商业帝国的布道者 |
第二节 叙事模式与BAT企业家商业竞争与合作形象建构 |
一、作为商战背后的“三寡头”垄断者 |
二、“王者争霸”叙事模式 |
第五章 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的深度剖析 |
第一节 社会新时代的折射 |
第二节 媒介的仰视及理性 |
一、媒介仰视效应 |
二、媒介理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极力迎合 |
二、精英意识的强化 |
结论 |
一、BAT企业家媒介形象: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群体形象 |
二、本文的创新性及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媒体语境下内地知名企业家的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与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微信公众平台内地知名企业家形象建构的取景框架 |
第一节 企业家形象建构的相关文章主题与时间分布 |
一、相关文章主题分布情况 |
二、相关文章发布时间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企业家形象建构的参与主体及其类别分布 |
一、参与形象建构的主体分析 |
二、参与形象建构的主体类别分布情况 |
第三节 不同企业家形象建构的横向联系与比较 |
一、不同企业家形象建构间的联系 |
二、不同企业家形象建构的比较 |
第二章 微信公众平台内地知名企业家形象建构的叙事框架 |
第一节 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文章的话语体系分析 |
一、相关文章的标题风格类型与倾向分析 |
二、相关文章的正文话语体系分析 |
第二节 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文章的关键词与情感倾向分析 |
一、相关文章的关键词 |
二、相关文章的情感倾向性 |
第三章 微信公众平台中内地知名企业家形象呈现状况 |
第一节 身份的多元性与交际的活跃性 |
一、多元身份:不同解读之下的角色 |
二、交际活跃:成功者俱乐部的成员 |
第二节 明星化与励志偶像化趋势 |
一、另类明星:被追捧与调侃的对象 |
二、励志模范:被冠名的鸡汤文主角 |
第四章 企业家媒介形象呈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相关思考 |
第一节 影响内地知名企业家媒介形象呈现的主要因素 |
一、社会层面原因分析 |
二、媒介层面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改进微信公众平台内地知名企业家形象建构的思考 |
一、避免对企业家的过度炒作和娱乐化解读 |
二、重视公益信息在企业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呼唤企业组织转型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
一、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 |
二、劳动异化与智能制造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新的发展理念 |
一、互联网发展的三定律 |
二、大数据成为组织的发展战略 |
第三节 实体与虚拟的竞合 |
一、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 3C历程 |
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时代博弈 |
小结:正视时代大势的力量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方式转型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思潮 |
一、破坏性创新 |
二、从0到 1 的创新 |
第二节 自杀式创新 |
一、自杀式创新是一种“自我扬弃” |
二、自杀式创新的风险把控 |
第三节 微创新 |
一、工匠精神的哲学解读 |
二、崇尚用户体验的简约哲学 |
小结:在换位思考中把握用户的人性需求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转型 |
第一节 大数据战略下的精准化营销 |
一、中国人需要有精准化的数据思维 |
二、把握大数据的精准化特性 |
第二节 自媒体发育下的粉丝式营销 |
一、网络话语权从名人到民众的扩展 |
二、建构信任网络的粉丝式营销 |
第三节 免费营销策略 |
一、互联网精神孕育的免费策略 |
二、免费的实质是收支的分离 |
小结:把握好营销中的互联网思维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平台化转型 |
第一节 科层制的发展及其弊病 |
一、科层制理论发展简史 |
二、科层制的两大弊病 |
第二节 组织内部平台化转型 |
一、企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 |
二、变革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组织的外部平台化转型 |
一、BAT的平台化生态圈战略 |
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跨界整合 |
小结:让企业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转型 |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哲学诠释 |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 |
二、组织学习的问题意识与反思精神 |
第二节 裸面学习与组织会议 |
一、裸面学习 |
二、问题研讨会与产品发布会 |
第三节 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
一、学徒制与班组制 |
二、共享知识的研讨小组 |
小结: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方式转型 |
第一节 重估人的价值 |
一、凝聚组织领导团队的力量 |
二、重视人才的才能和个性 |
三、满足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求 |
第二节 转型中的战略制定与目标管理 |
一、组织瘦身与人为战略 |
二、领导者的目标管理 |
第三节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 |
一、领导方式的道与术 |
二、领导者的定力与担当 |
小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七章 谨慎转型与遇见未来 |
第一节 组织转型中取舍与坚守 |
一、“墨菲定律”与价值坚守 |
二、不确定性原理与未来思维 |
第二节 迈向共产主义的自组织 |
一、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
二、自组织正在形成 |
第三节 智慧人联合体 |
一、极客:崇尚科技美学 |
二、创客:网聚创新力量 |
三、威客:让知识增值 |
小结:在智能化生存中实现劳动自由 |
结语:面向共产主义的组织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百度和李彦宏的五个“恰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D]. 危秀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数据控制者安全保护义务研究[D]. 高楚南. 湘潭大学, 2019(12)
- [5]风险传播视阈下澎湃新闻对人工智能报道研究[D]. 郑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研究[D]. 武文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私人部门对多层级治理的促进作用:中国“互联网+”国家战略[J]. 敬乂嘉,李丹瑶,曹佳.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8(02)
- [8]BAT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6) ——以《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为例[D]. 唐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6)
- [9]新媒体语境下内地知名企业家的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与数据分析[D]. 刘景景.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 陈有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