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电视成本核算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友[1](2021)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机构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梳理了广播电视机构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机构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成本核算对象不匹配、成本项目不全面及成本结转、归集与分摊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增设成本核算对象、新增成本费用项目并完善成本结转、归集与分配关系再造等改进措施,以助力于广播电视机构的财务管理创新。
邵子卿[2](2021)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中的难点和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作为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资讯的传统媒介之一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自我突破,在面对外部市场机遇与严峻挑战下,广播电视单位要夯实内部管理内容和制度,深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为广播电视行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供扎实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经营分析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以广播电视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为背景,探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会计核算、管理优化的影响及实施路径,解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中存在的难点与解决对策,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形成启示参考。
冒小栋[3](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李燕辉[4](2020)在《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相关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体育统计从1985年萌芽至今,有关体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体育行业核算、以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产业核算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中的体育产品部门核算。现有体育统计并不能完整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运行全貌,尤其难以从产品角度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卫星账户系统针对经济中特定的主题、领域或部门,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为某个特定主题、领域或部门形成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账户系列,是用于测量特定行业的经济重要性的强大统计框架。它可以从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视角出发,在识别出特定领域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该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展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论文在SNA2008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指导下,采用卫星账户这一国际社会广为采用的方法进行体育经济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科学测度体育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探讨了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体系并开展编制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程序,界定了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全面识别了体育特有产品,设计了体育卫星账户的基本核算框架与核算表式,并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系列表格;进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体育的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性等角度分析了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得出了如下具体的结论。(1)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论文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虽有体育行业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产品部门统计,但由于存在SNA的生产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生产、现有体育统计未能完整反映SNA范围内与体育相关的生产活动及难以从产品视角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等不足,提出从学理上要求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再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的管理需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体育卫星账户助力、体育经济重要性的国际间比较有赖于体育卫星账户等因素,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显得十分必要。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渐趋完善、体育产业调查体系初具雏形、体育产业增加值核算的经验积累、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等可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产品分类基础、基础数据来源、测算结果评估以及经验借鉴,使得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成为可能。(2)完整的体育特有产品目录展示了所有体育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起点是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在对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依照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及步骤,论文识别出体育特有产品87种,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小类对应的产品多16种;它们与276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行业小类相对应,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小类多98个。论文主张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体育特有产品目录,以便科学完整地展现与体育有关的货物和服务。(3)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通过编制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直接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占2017年GDP的比重为0.954%;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为0.609%。体育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体育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直接效应来看,体育经济活动尚未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4)2017年我国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体育完全就业人数为1,439.839万人。通过乘数分析,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完全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是体育总产出1.910万亿元的1.583倍;2017年体育完全就业人数达1,439.839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1.854%;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6%。体育完全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体育完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考虑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后,体育经济活动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间接解决就业问题。(5)批发-S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好。体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还是完全经济效益系数,批发-S部门都是最高的。软件服务-S、信息技术服务-S、保险-S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S这4个新兴服务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合成材料-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信息技术服务-S和建筑安装-S这4个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排名靠前。(6)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而房屋建筑-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通过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基本上都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小于1。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家用器具-S、纺织服装服饰-S、其他交通运输设备-S和纺织制成品-S这5个部门排在前五。有18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商务服务-S、金属制品-S和纺织服装服饰-S名列前茅。计算结果同时表明,57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时大于1,可以列为优先发展部门,其中6个(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S,合成材料-S,塑料制品-S,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S)与体育场馆有关,4个与体育装备有关(纺织服装服饰-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金属制品-S、汽车零部件及配件-S),充分说明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装备的生产对发展体育大有益处。另外,各类体育商务服务如体育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会展服务等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李晓晴[5](2020)在《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新媒体工具不断涌现,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独播权与特许经营权被打破,伴随着日益增加的多媒体增值服务,广电公司想仅仅通过开发新的产品与增值服务来拓展市场和留住消费者的意愿难以实现。同时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的推广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财务核算方法无法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当下对增值业务定价指引的全面化精细化的要求,广电公司若想顺应时代发展,据实有效的给公司管理层提供成本策略意见,则需要更加精细化、全面化的财务管理方法。由于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盈利至关重要,则论文仅以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以多个维度为切入点同时分析公司成本费用,旨在帮助公司管理者更清晰的了解公司成本构成,并运用多维度成本管理系统制定更切实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同时建立多维度成本管理体系以及保障策略,保障公司可以运用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法并供管理层进行战略分析,以应对当今时代变化,有效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论文以X广电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分析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成本管理进行研究。首先使用调查研究法归纳公司现存在问题,并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和多维度成本管理异同点入手,从理论方面证实多维度成本管理可以切实有效的解决X广电公司的现存问题;其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同时考虑组织结构与主营业务,使用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从频道、部门、节目、人员、项目、客户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全面的将公司的成本信息量化,并且结合全面成本管理理论以及作业成本法等方法将数据整理到每个维度中。根据整理出的数据进行资源消耗情况的总结,给予公司的政策制定者一个调整政策的依据,帮助管理者全方位地掌握公司经营状况并作出合理决策,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最后以确保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的实施,梳理总结方案并提出保障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入手保障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的有效性。
顾亚峰[6](2020)在《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广播电视变革转型的过程中,媒体内部管理改革是引人注意的方面。一些广播电视媒体早在1995年就开始模拟成本核算,并在后来进一步扩展成本核算功能。文章阐述了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的情况探索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希望有助于广播电视媒体节省成本,提高行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王心纯[7](2020)在《广播电视行业节目成本分析现状与设想》文中提出广播电视行业建立全面成本核算框架,加强成本数据的分析是行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广播电视行业市场竞争力重要环节。各单位应加强成本分析,以市场为导向,找出成本内在价值,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构建成本分析体系,通过成本分析达到成本控制目的,提高单位成本管理水平。
罗军[8](2020)在《加强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迅猛,广播电视技术的日新月异,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再从高清到超高清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相应的设备备品备件、专用材料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加强成本控制成为目前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强化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发展。
卞红全[9](2019)在《“三网融合”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三网的技术、功能以及业务等出现融合的趋势,不仅是技术发展对广播电视系统提出的转型要求,更是国家层面着力推动的一项信息整合发展政策。“三网融合”在广电系统的落地离不开科学、有序的体制机制,构建“三网融合”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是保证“三网融合”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当前,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这种媒介大环境下,本文通过剖析“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以期探究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转型突围策略。本文运用定位理论、管理机制理论、组织理论等管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等,对广电媒体管理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PEST分析模型角度对“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宏观发展环境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广电媒体存在机构行政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经验、人力资源管理较为滞后、内容建设乏力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在当前全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只有打破体制机制桎梏,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从构建科学营运机制、架构合理的组织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品牌平台、建立产业链接等方面着手,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三网融合”趋势,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
徐莉[10](2019)在《A电视剧成本构成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电视剧行业发展处于产量稳步提升、发展趋势良好,政策调控方面2017年出台了相对较多的文件,主要是电视剧行业存在一些乱象,特别是演员片酬过高等问题,以及网络平台快速发展暴露的问题,为确保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文化发展战略大方向下逐步完善市场规制措施。从目前国家的电视剧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电视剧的总部数和电视剧集数都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虽然数量有略微下降,但是平均集数有所增长。从生产完成并获得准发行许可的部数来看,比往年减少明显。对于投资方来说,没有发行许可相当于投资失败,电视剧行业的风险敞口较大,属于高风险投资项目。与此同时,电视剧行业的投资成本却并没有减少,电视剧的制作成本逐年加大,从原因分析看,人员费用的增加、管理粗放、分配制度不合理以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多重原因导致电视剧制作无法规避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从国家电视剧行业健康发展要求来看,需要探讨电视剧产业发展的规范性等问题,特别是当前电视剧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问题,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体系,国外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本次研究内容是针对电视剧成本的构成分析、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从理论和现实情况看本次研究内容将提供一个借鉴作用。本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当前电视剧发展的情况和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状况,整理研究背景和基础理论,为后续开展具体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对电视剧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电视剧成本的构成特点和核算特点,对电视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作业成本法应用路径,结合电视剧案例来举例说明,对电视剧成本构成和成本控制进行作业成本法的剖析,利用作业成本和传统成本法对比,以及对作业成本法的作业价值进行分析,得出电视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电视剧的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构建和实施,对比管理控制方案的效果,提出电视剧成本管控的保障措施。通过对电视剧成本的构成和管理控制的研究,建议重视管理软件的开发,需要管理层的战略支持,加强成本构成分析,做好电视剧的预算,提高预算科学性,合理安排成本支出,需要从预算制作、预算执行、资金支出、预算调整、监督调整预算执行等几个方面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强电视剧成本管理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电视剧制作项目的立项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四方面的管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导致成本无法控制。作业成本法应用电视剧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分析财务变量,也考虑非财务变量对成本的影响,通过作业中心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来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在合理的资源投入下获得更好的电视剧项目产出。
二、广播电视成本核算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播电视成本核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机构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机构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 |
(一)部门机构调整,促进媒体融合 |
(二)采编流程再造,搭建中央厨房 |
(三)终端产品多样,适应不同用户 |
二、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机构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一)成本核算对象不匹配 |
(二)成本项目不全面 |
(三)成本结转、归集与分摊不合理 |
三、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机构成本管理路径 |
(一)增设成本核算对象 |
(二)新增成本费用项目 |
(三)成本结转、归集与分配关系再造 |
四、结语 |
(2)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中的难点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实施意义与影响 |
(一)实施意义 |
(二)会计核算影响 |
1. 扩大核算范围 |
2. 提升管理效率 |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中的难点 |
(一)财务管理思维需转换 |
(二)内部管理机制待提升 |
(三)会计核算基础仍需强化巩固 |
(四)财务管理人员能力匹配问题 |
三、新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的优化策略建议 |
(一)明确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 |
(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 |
(三)构建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
(四)构建财务评价与激励机制 |
四、结语 |
(3)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账户有关研究现状 |
1.2.2 体育卫星账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研究范畴与相关理论 |
2.1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 |
2.1.1 体育卫星账户的涵义 |
2.1.2 体育卫星账户之“体育”的概念辨析 |
2.2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2.3 体育卫星账户编制的方法论 |
2.2.4 基于体育卫星账户的体育经济影响测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和分类问题 |
3.1 体育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
3.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体育行业 |
3.2.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体育产业 |
3.3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品分类 |
3.3.1 产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2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步骤 |
3.3.3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结果 |
3.3.4 体育特征产品 |
3.4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业分类 |
3.4.1 体育特征产业 |
3.4.2 体育关联产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
4.1 基本核算 |
4.1.1 体育增加值核算 |
4.1.2 体育投入产出核算 |
4.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1.4 体育进出口核算 |
4.2 扩展核算 |
4.2.1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 |
4.2.2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主要总量及基本表式 |
5.1 宏观经济指标 |
5.1.1 体育最终支出 |
5.1.2 体育增加值 |
5.1.3 体育劳动力 |
5.1.4 体育进口额和出口额 |
5.1.5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5.2 基本表式 |
5.2.1 核算表中的体育相关产品部门 |
5.2.2 体育增加值表 |
5.2.3 体育投入产出表 |
5.2.4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2.5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2.6 体育国际收支平衡表 |
5.2.7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 |
5.2.8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表 |
5.2.9 体育非货币指标表 |
5.3 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1 体育特征产品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2 其他产品类别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卫星账户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6.1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及结果 |
6.1.1 体育投入产出表及结果 |
6.1.2 体育增加值表及结果 |
6.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及结果 |
6.1.4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及结果 |
6.1.5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及结果 |
6.1.6 体育增加值与体育就业人数对比分析 |
6.2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评结果分析 |
6.2.1 体育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
6.2.2 体育的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
6.2.3 体育的产业关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基本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多维度成本管理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作业成本法理论 |
2.2.2 全面成本管理理论 |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3 X广电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广电公司经营概况 |
3.1.1 外部环境总述 |
3.1.2 X广电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2 X广电公司成本管理概况 |
3.2.1 公司的成本数据构成 |
3.2.2 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 |
3.2.3 公司的成本管控方法及过程 |
3.3 X广电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成本分摊角度不够全面 |
3.3.2 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 |
3.3.3 网间数据共享效率低 |
4 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设计 |
4.1 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引入的必要性 |
4.2 多维度成本管理对象 |
4.3 多维度成本管理目标 |
4.4 多维度成本管理原则 |
4.5 多维度成本管理的维度划分 |
4.5.1 节目维度 |
4.5.2 频道维度 |
4.5.3 项目维度 |
4.5.4 客户维度 |
4.5.5 部门维度 |
4.5.6 人员维度 |
4.6 多维度成本管理框架构建 |
5 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实施与效果分析 |
5.1 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的实施 |
5.1.1 多维度成本管理准备工作 |
5.1.2 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搭建 |
5.1.3 梳理现有经营活动成本与作业链流程 |
5.1.4 多维度成本方案数据分析 |
5.2 多维度成本管理方案效果分析 |
6 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的保障策略 |
6.1 构建健全的基础数据核算体系 |
6.2 构建实时性管理体系 |
6.3 注重部门协同发展 |
6.4 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设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
二、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情况 |
三、加强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建议 |
(一)明确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要求 |
(二)严格落实行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
(四)有效融合成本控制和目标管理 |
(7)广播电视行业节目成本分析现状与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工作现状 |
二、对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体系的一些设想 |
(一)划分成本责任中心 |
(二)创建价值中心分析体系 |
(三)价值中心成本分析体系的指标应用 |
1.从份额成本指标分析栏目效率 |
2.收视成本增长比分析节目成长性 |
3.不同维度成本分析 |
三、对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困难与建议 |
(一)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
(二)数据准确性有待加强 |
(三)专门化分析体系的构建有待提高 |
(8)加强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重要意义 |
2 当前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2.1 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
2.2 成本管理思想落后,成本控制意识较低 |
2.3 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
2.4 传统成本管控方式落后 |
3 加强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
3.1 充分重视成本核算的作用,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
3.2 提高思想意识,强化成本控制理念 |
3.3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
3.4 选择符合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合理分配系统内的成本和费用 |
(1)直接成本: |
(2)人员费用: |
(3)间接费用: |
(4)微波传输: |
(5)发射机待机成本: |
4 结论 |
(9)“三网融合”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三网融合”概述 |
2.2 广播电视媒体 |
2.2.1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
2.2.2 广播电视专业化 |
2.2.3 频道制 |
2.3 PEST分析模型 |
2.4 定位理论 |
2.5 管理机制理论 |
2.6 运行机制理论 |
2.7 成本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体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4 科技环境分析 |
第四章 “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体管理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机制发展历程 |
4.1.1 初建时期(1949 年—1977 年) |
4.1.2 改革转型期(1978 年—1991 年) |
4.1.3 改革探索期(1992 年—2002 年) |
4.1.4 改革深化期(2002 年至今) |
4.2 未来几年IPTV用户发展前景预测 |
4.3 我国广电媒体管理机制的显着特征 |
4.4 当前广电媒体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1 机构行政化 |
4.4.2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经验 |
4.4.3 人力资源管理较为滞后 |
4.4.4 内容建设乏力 |
4.4.5 成本管理效能较低 |
第五章 “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媒体管理运行对策措施 |
5.1 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
5.1.1 进行产权改革,明确市场竞争主体 |
5.1.2 开放合作,构建多元经营结构 |
5.2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
5.2.1 构架科学的组织层级 |
5.2.2 构建科学的频道权责利体系 |
5.2.3 推进科学的制播分离 |
5.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
5.3.1 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
5.3.2 规范人才引进机制 |
5.4 提升内容管理水平 |
5.4.1 着力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 |
5.4.2 强化广播电视的定位理念 |
5.4.3 加强广播电视媒体品牌建设 |
5.4.4 充分挖掘运用市场需求 |
5.4.5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产业链 |
5.5 加强成本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三网融合”是科学技术和媒体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的产物 |
6.1.2 “三网融合”需对广电媒体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
6.1.3 “三网融合”可以缓解或解决广电媒体存在的问题 |
6.1.4 “三网融合”要真正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措施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A电视剧成本构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
2.1.1 资源 |
2.1.2 作业和作业中心 |
2.1.3 价值链 |
2.1.4 成本库 |
2.1.5 成本动因 |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2.3 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步骤 |
2.4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联系和区别 |
2.4.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联系 |
2.4.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
2.5 作业成本法适应性和优点 |
2.5.1 拓宽了产品成本核算的范围 |
2.5.2 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
2.5.3 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视剧成本构成、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电视剧发展现状 |
3.2 电视剧成本的构成特点 |
3.3 电视剧成本的核算特点 |
3.4 电视剧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电视剧成本内部因素 |
3.4.2 电视剧成本外部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
4.1 电视剧作业成本法应用路径 |
4.2 A电视剧案例介绍 |
4.3 .A电视剧的成本构成 |
4.4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 |
4.4.1 作业中心设立 |
4.4.2 成本动因设定 |
4.4.3 作业量计算、归集作业成本并进行分配 |
4.5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控制方案 |
4.5.1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对比 |
4.5.2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应用的作业价值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电视剧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 |
5.1 A电视剧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思路 |
5.2 A电视剧成本控制实施过程 |
5.2.1 事前控制-作业成本预算标准 |
5.2.2 事中控制-预算执行与调整 |
5.2.3 事后控制-提高增值作业比重和提高成本利用率 |
5.3 A电视剧作业成本法应用效果对比 |
5.4 A电视剧成本控制保障管理措施 |
5.4.1 重视项目成本管理软件开发和管理层的支持 |
5.4.2 加强局部成本核算和流程再造 |
5.4.3 A电视剧成本管理的风险管控体系和应对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广播电视成本核算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机构成本管理研究[J]. 张志友. 中国广播, 2021(09)
- [2]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中的难点和对策[J]. 邵子卿. 会计师, 2021(12)
- [3]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D]. 李燕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2)
- [5]X广电公司多维度成本管理实践研究[D]. 李晓晴.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广播电视行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探析[J]. 顾亚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9)
- [7]广播电视行业节目成本分析现状与设想[J]. 王心纯. 财会学习, 2020(07)
- [8]加强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系统成本控制的思考[J]. 罗军. 中国市场, 2020(03)
- [9]“三网融合”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构建[D]. 卞红全. 河北地质大学, 2019(11)
- [10]A电视剧成本构成与控制研究[D]. 徐莉.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标签:成本管理方法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成本分类论文;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论文; 账户分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