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力量:理论回顾

仪式的力量:理论回顾

一、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龙沛[2](2021)在《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文中指出公元前66年至公元628年间,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以伊朗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帕提亚—萨珊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周期性相互攻伐,即所谓的“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从广义上延伸,可以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期间罗马人(晚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为争夺西亚地区进行的长达七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较量。双方交往的方式以战争为主,但战争背后牵涉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全方位对抗。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到高加索和阿拉伯沙漠诸王国、部落乃至非洲诸王国,两大帝国内外众多国家和族群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的行为体数量和交往复杂性远远超出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本身。罗马波斯战争贯穿双方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宗教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利益、文化同化与抗拒的全方位博弈。罗马波斯战争成为古代持续时间最长、波及地域最广、涉及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战争,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宏观历史背景和古代地中海—西亚文明圈的交往发展趋势来看,罗马波斯战争是古典时代后期罗马人和波斯人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双向对冲扩张的结果。罗马波斯双方均渴望完全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遗产,尤其是塞琉古王朝在西亚的政治遗产,因而双方冲突不可避免。塞琉古王朝作为希腊化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其鼎盛时期将整个西亚地区和中亚一部分囊括其中,塞琉古帝国的疆域构成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遗产中最大的一部分,也继承了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部分亚洲疆土。因此,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把征服塞琉古王朝的西亚属地作为复兴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必要手段。塞琉古王朝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大力经营,客观上为后来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在西亚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帕提亚帝国在塞琉古王朝东都塞琉西亚对岸营建新都泰西封,并与萨珊帝国接续统治六百余年。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将塞琉古王朝故都——叙利亚的安条克作为其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因此,罗马波斯战争首先是双方争夺并维护塞琉古王朝西亚遗产的战争,塞琉古王朝也正是在罗马和帕提亚的东西夹击下走向衰亡。罗马和帕提亚在西亚和东地中海的扩张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历时百余年,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双方在西亚正式接触。通过对东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双向扩张,罗马共和国和帕提亚帝国最终将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基本瓜分完毕。最终罗马共和国控制小亚细亚、黎凡特和埃及,而帕提亚帝国控制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近东地区形成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此时双方若要继续原先的扩张方向,就必然与对方爆发冲突,这便是持续六百余年罗马波斯战争的开始。罗马波斯战争总体根源为双方对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霸权的争夺,但双方各自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文化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实力决定了双方在战争中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及交往方式的不同,但总体上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罗马波斯战争既具有长时段、高烈度和长周期的特点,又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妥协性特征。双方长达7个世纪的较量对两大帝国内外各民族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亚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通过深度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加快了其文明化进程,并最终改写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文明秩序。但两国交界处的高加索和西亚诸小国由于处于两大帝国夹缝中均未逃脱被肢解和灭亡的命运。罗马波斯战争对两大帝国本身既是双方国运的生死较量,又是统治者个人野心和帝国理想的主观驱动。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两国由于综合国力大体势均力敌且理想战略纵深重合,罗马与波斯任何一方建立绝对安全疆界的努力均从根本上损害对方的安全,导致双方在西亚长期形成二元对抗僵局和两极安全困境。罗马波斯战争作为古代世界扩日持久、勾连东西的文明大战,对现代西方和东方文明对彼此的历史认知产生了许多潜在的深刻影响。在文明理想和统治者意志层面上,罗马人恢复亚历山大大帝事业的理想和波斯人恢复居鲁士大帝事业的宏愿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均不具备凌驾于对方的绝对政治和军事优势,仅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相对优势。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在7个世纪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复杂变化,但总体在西亚和东地中海保持战略均势,双方对对方领土的征服成果均不能持久。罗马波斯战争后期,随着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国和附庸国相继被瓜分和吞并(亚美尼亚、加萨尼和莱赫米王国等),两国战争烈度在7世纪初达到最高峰,且均一度将对方逼至绝境。与此同时,阿拉伯沙漠各部落由于长期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其政治组织、军事技术和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终于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催化下诞生了中东地区最后一个一神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统一国家——麦地那乌玛政权。罗马人和波斯人在7世纪初的生死大战之后国家实力消耗殆尽,而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因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经济凋敝、民怨沸腾,两国在阿拉伯沙漠边缘构建的附庸国体系也于此时彻底瓦解,遂使得阿拉伯人大征服的门户洞开。罗马波斯战争是希腊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在古代的终极对决,见证了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极限。罗马波斯战争和欧洲民族大迁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到来。

王东红[3](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周思瑶[4](2021)在《抖音短视频中新冠疫情情绪信息形成与传播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是短视频社交时代面临的第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整体媒介生态与传播环境相较以往而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短视频成为疫情与新媒介双重语境下情绪表达的延展场域。本文以“抖音APP中新冠疫情短视频”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四个章节的论述,着重对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以何种方式表达,表达了何种情绪倾向与情绪类型,情绪传播路径、传播特征及传播效力如何呈现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情绪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框架提出合理思考。研究发现,第一,在新冠疫情短视频中,媒体相较于“事实型”更倾向于使用“事实/情绪混合型”的表达方式,新闻客观性原则在此情境下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情绪表达内容层面,积极情绪为主要情绪倾向,振奋情绪类型被表达的频率最高,情绪表达受到议题类型、传播符号与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影响。第二,在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无情绪”的传播效力最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在传播效力上依次递减,“积极情绪的表达”与“消极情绪的传播”在实际语境中形成了一种对抗式框架;在传播路径层面,情绪被健康议题唤醒,线面串联促成了情绪感染,注意力离场使情绪循环弱化。第三,情绪信息扩散的内在动力源于情绪动员,意见领袖、个人用户和企业较媒体、政府和其他主体更倾向于使用情绪动员,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更易引起情绪动员,在具体的情绪类型中,属于积极情绪倾向的情绪类型在情绪动员方面更加显着。第四,在疫情语境下的情绪传播中,面对情绪裹挟下的“信息疫情”、情绪同质下的“认知麻木”、情绪表达中的“商业噪音”等问题,应建立人文关怀框架、多元协同框架、健康传播框架予以应对。

郝志昌[5](2021)在《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体是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交往的重要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建构“更值得一过的”共同体的进程。我们看到,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与卢梭,再到现代的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共同体视为他们关键性的致思取向。这种致思取向对于阿甘本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阿甘本的贡献是,在既有的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之外,阿甘本开启了一种新颖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阿甘本力图以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并从而将生命长久以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正义、不自由的境遇揭示出来。而此种分析模式,亦即以生命政治的视角通观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在阿甘本看来,是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分析模式所忽略、遗留下的盲区,对此盲区的补遗就是阿甘本生命政治强烈的“问题意识”。舍此,我们在当今时代面对诸多的“乍眼”之事实(如集中营的再度显现)便无从给予其更为切中肯綮地回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构建,在其方法论上严格地遵循他所指认的“哲学考古学”、“范式”以及“签名理论”。在此方法论的自觉使用中,阿甘本开显出了异质于福柯、奈格里与哈特等人的生命政治理论,并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诸多衍生性术语(如至高主权、例外状态、赤裸生命、神圣人等等),从而自洽地将其导向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分析上。其中,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表现为法权形式的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溢出,这一溢出虽是必要性的,但同时也造成了危机性的后果。实际上,阿甘本正是借助法权形式的生命政治实践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在诸多文本中,阿甘本都强调这一法权形式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严丝合缝的关系。比如,在《例外状态》中,阿甘本同意如下看法:每个共同体都是由archon(下令的行政官员)、接受命令的人,以及第三个元素,法律,所组成。在《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中,阿甘本也同样承认:共同体与权力严丝合缝地相互对等,因为共同体原则同一切权力的结合乃是所有共同体必然潜在的特性的一种功能。而正是主权权力及其它天生所携带着的法律之例外的属性,架构着人类共同体的悖论性结构,即它从外部建立自身,并支撑着内部的常规法律,但同时宣称并没有什么外部,从而生命被此种悖论性的结构牢牢宰制、捕获、征用与奴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阿甘本从法权形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理论底色是宗教神学。或者毋宁说,阿甘本正是得益于对宗教神学的颠覆性思考,才真正独具特色地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以法权的公式标注出来。在阿甘本看来,原本隶属于宗教神学的神圣这一概念,绝非是一个美好的、崇高的意象,而是相反性地表现为暴力性的排除、分隔机制。在宗教神学领域中,诸神正是经由祭祀的暴力性实践将凡俗之物从“人间法”领域中排除、分隔出去,从而将其交付给“神法”之域,以此诸神可以对凡俗之物进行绝对性、独一性、特权性地占有。“神法”恰恰就是“俗世法”抑或“人间法”的必要性例外,前者支撑着后者。阿甘本发现,而在现实的法权领域中,法权本身的具体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呈现,这让法权本身的超验性与权威性得到了神学范式的说明。因为至高主权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效仿了神圣机制,它自身同样指向俗世的常规法律之外,而这个常规的法律之外不再是天国的“神法”,而是现实中的“无法”空间——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主权同诸神一样对事物获得了一种特权式的使用与占有。主权不受俗世的正常法律约束,但它却约束正常法律,因为它本身就是“活法”并有“合法”的权力去打断自身,开启例外。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就此形成,后者同样为前者提供普遍性的支撑,就像神圣为俗世提供普遍性支撑一样。所以,主权在其面相上不过就是诸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不过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显现。阿甘本认为这一结构性公式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始终存在。基于此,我们以此结构性公式为线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了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一性结构格局,并相应地将赤裸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出来,进而确证这一结构性格局的极端悖论性、危机性及其对之扭转的必要性。否则,按照阿甘本的判断,我们就只能生活在集中营式的共同体中。因为,至高主权在历史的演绎进程中,无论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多大程度上的翻新与更迭,但它的本质——例外治理——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看到,从古代共同体中的生杀大权,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的人民主权,以及景观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主权,它们无一不奉行着法之例外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治主权无论表现为何种面相,世俗化的神圣机制始终在场,这意味着它的暴力性面相从未改变过。只有这样,它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独一性的力量才能得到无限制的释放。因此之故,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在政治至高主权的架构下也始终表现为法律+法律之例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拒绝接受我们所直面的问题是“新的”问题,而是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并且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旧的”问题,阿甘本深切的担忧正在于此。面对如此这般的现实境遇,阿甘本极力筹划一种“来临中的共同体”。在阿甘本看来,“来临中的共同体”中不存在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格局,生命能够“如其所是”的获得自由的身价。要想通达“来临中的共同体”,阿甘本认为现实存在的赤裸生命,亦即在悖论性的结构中被捕获的生命,需要一种“非潜能”意识的支撑。“非潜能”意识是有能力说“不”的意识,它同时也是“能不”实现的至高的潜能,它是洞察既有的法权机器运作之奥秘的智识,更是突破既定知识框架和行为范式的勇气。“非潜能”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化行动中就表现为对神圣机制的亵渎。阿甘本的亵渎方案所诊断的正是神圣机制,它以不作为、不实现的具体行为姿态无视、玩忽神圣机制的分隔结构,使其停滞与失效。这样,经由亵渎方案的政治化操作,阿甘本相信“来临中的共同体”会在弥赛亚式的当下时间的“收缩”中为我们敞开,在其中,政治表现为真正的政治,生命表现为本真的生命——“任意的独体”。这是阿甘本给予当今时代我们所共享之现实的生命政治致思路径的关切与努力。纵观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的生命政治批判以及激进的弥赛亚主义重构之后,我们必须一方面看到阿甘本思想中的真正闪光点,但同时更要在另一方面看到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体现为他忽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深刻性,并从而在对新的共同体的筹划上失去了真正的“准星”,以至于最终跌入到了弥赛亚主义的政治虚无之中。实际上,马克思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不仅能够在现实的根源上为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根基,更能够以此为基础,为阿甘本弥赛亚主义的“来临中的共同体”的激进筹划提供“此岸”的“还原”——真正的共同体。否则,阿甘本对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批判只能是“半截子式”的、不彻底的批判,并且,其亵渎的救赎之路也将总是耽于想象之中而无力自拔。虽然阿甘本青睐于将当代的现实难题纵向地回溯到古代的历史与宗教的神话之中去探寻答案,但是由资本所操控的当代现实难题,绝不能被前者所忽略甚至被前者所代替。马克思的着力点就在于后者,即对资本的深刻分析之上。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将阿甘本的思想无条件地拿来使用,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深挖与再推进,从而使其真正地大放异彩!

周玉萍[6](2021)在《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莫迪政府上台后对印度外交政策作出显着调整,在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莫迪政府变革性的外交举措既显现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体现在总理莫迪任期内所制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上。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地区秩序与国际格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下的“身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莫迪政府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尝试作出规律性提炼与总结。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重点:说明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印度对外政策的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基于已有的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行为”分析路径进行创造性整合与阐释;提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性;最后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正文第一章对国家身份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力。第二章回溯印度外交的文明基因、历史脉络与战略思维,综观当前国际体系结构和“他者”话语的建构作用,为深入探究印度对外政策进行了背景铺陈。第三章透过莫迪政府的认知特点,看行为主体如何理解和定位国家身份与利益。第四章从周边、区域、全球多个层面展示了莫迪政府的外交举措,并对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了规律性把握,即在本国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下,莫迪政府如何基于身份认知确定国家利益,进而产生政策行为。第五章选取莫迪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典型案例来验证国家对外交往时“身份—行为”路径下的决策驱动机制,即在“印太”框架内,印度如何基于身份认知和利益目标,理解中、美两个主要大国的政策与角色,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对“他者”政策,实现具有明显转向表征的外交关系再造。结论部分系统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身份理论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决策者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从根本上左右着该国的对外行为。莫迪政府的政策调整正是基于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身份—行为”逻辑的把握有助于“自我”对“他者”行为与角色作出充分研判,从而减少误读,合理决策,有效外交。

谢震宇[7](2021)在《泰拳文化在泰国的记忆重塑与认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历史性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凝聚了国家、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认同。近代以来,东方武技无不经受着西方文明对于地方性的冲击,东方各国一方面积极吸收西方竞技关于标准化、体育化的元素,一方面努力维持本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性。泰国作为东盟重要的创始国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重要的枢纽点。随着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互动,中泰武文化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泰拳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一项热门的运动项目。但是,我国对于泰拳运动的了解仅限于竞技技术方面,对于泰拳文化的认知尚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本研究主要运用民族志方法、深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泰国北部的城市商业化拳场、寺庙泰拳团队、乡村传统小拳馆作为主要田野调查点,并将“平行迁移的村社”即从业者比赛、集会的区域纳入田野考察的范围,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对泰国本土的泰拳文化进行长期性、周期性的考察。研究发现,泰国面临西方文明的威胁,皇室、政府在泰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积极利用泰拳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活动强化国家、民族、皇室、边界的认同,建构泰国的文明认知,“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尽管在吸收西方元素的过程中,古泰拳的地方性、继承性遭到了侵蚀,但在社会的共谋下,泰国文化带来的记忆与重塑身份构建在国家、语言、社会身份、性别、师徒关系等方面的文化再生产,重新铸造了泰国社会对于传统身份的认同。在社会的共谋下,传统信仰、拳馆、擂台的空间生产、剧场国家的政治展演,强化了泰国对于信仰、“泰性”、阶序的认同,甚至将西方化的装备、技术、擂台、规则纳入了本土的话语体系之中。研究认为,泰国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近代以来,泰拳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共谋。在泰国传统文化资源——泰拳的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共谋下,泰国通过泰拳创造出了符合本土公共性逻辑的身份认同。

石磊[8](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商爱笛[9](2021)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文中指出集体记忆广泛存在于每一个群体中,是与其他群体相区分的标志。当这个群体以国家为单位时,对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集体记忆能够培育历史记忆,巩固代际传承;能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能够塑造国家认同,维护统治秩序;能够树立国家形象,彰显大国风范。如今,集体记忆可以依托电影进行建构。电影凭借其属性和功能,成为建构集体记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凭借卓越的票房、广泛的讨论冠以“史上最强献礼片”的头衔,观众通过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唤醒对历史的记忆与想象,达成对历史记忆的长时存储,从而完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齐阿娜尔[10](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二、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史料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亚历山大到庞培:罗马波斯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塞琉古秩序在西亚的解体与帕提亚帝国的西扩
    第二节 从爱琴海到黎凡特:罗马共和国的东扩进程
    第三节 米特里达梯战争与罗马—帕提亚近东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肇始与罗马—帕提亚的初步交锋
    第二节 初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克拉苏东征始末
    第三节 卡莱战役后续及帕克如斯西征
    第四节 安东尼的帕提亚远征及其影响
    第五节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战争的特点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奥古斯都至克劳迪时期罗马—帕提亚关系回顾
    第二节 尼禄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亚美尼亚安息王朝的建立
    第三节 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帕提亚关系演变
    第五节 马可·奥勒留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安东尼瘟疫
    第六节 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罗马波斯边界的东移
    第七节 卡拉卡拉东征与尼西比斯会战
第四章 晚期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阿达希尔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内外政策与国际局势
    第二节 沙普尔一世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考察
    第三节 奥勒良至卡鲁斯时期罗马波斯内政及相互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与4 世纪罗马波斯关系的转型
    第五节 沙普尔二世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第六节 亚美尼亚的瓜分与4 世纪末罗马波斯和平的确立
第五章 早期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罗马—波斯的“5 世纪和平”解析
    第二节 “阿纳斯塔修斯战争”始末
    第三节 查士丁尼与库斯洛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四节 “高加索战争”的爆发与公元 591 年和平协定的签署
    第五节 古代世界的最后大战:公元602-628 年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六章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文明交往:罗马波斯战争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罗马波斯战争”中的地理结构、疆土安全与国家战略
    第二节 国际体系:罗马波斯战争中核心、中间、外围行为体的互动
    第三节 从希腊化到伊斯兰:文明交往视角下的罗马波斯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宪法意识概述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2.2.1 宪法知识
        2.2.2 宪法理想
        2.2.3 宪法情感
        2.2.4 宪法意志
        2.2.5 宪法评价
        2.2.6 宪法信仰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2.4.1 宪法至上意识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2.4.3 基本权利意识
        2.4.4 权力监督意识
        2.4.5 遵守规则意识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抽样方案设计
        3.1.3 问卷回收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因素
        4.2.2 学校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2.4 自身因素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主体性原则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6.1 优化社会环境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6.2 加强学校教育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3 重视家庭教育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6.3.3 营造民主家风
    6.4 强化自我教育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抖音短视频中新冠疫情情绪信息形成与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文献综述
        (一)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现状
        (二)疫情语境下的短视频研究现状
        (三)情绪传播研究现状
        (四)学术界研究述评
    五、研究的学理支撑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其操作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情绪信息
        二、情绪传播
    第二节 短视频基本信息与情绪信息的操作化
        一、短视频基本信息的编码规则
        二、情绪信息的编码规则
第二章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的形成
    第一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的发布主体
        一、发布主体的构成
        二、发布主体的特征
    第二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的情绪表达方式
        一、新冠疫情短视频的内容构成
        二、新冠疫情短视频的标题类型
        三、新冠疫情短视频的视频类型
        四、情绪表达方式的相关要素分析
    第三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的情绪表达内容
        一、情绪倾向与情绪类型
        二、情绪信息内容的相关要素分析
        三、情绪表达内容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的传播机制
    第一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的传播路径
        一、健康议题:情绪信息的唤醒
        二、情绪动员:情绪信息扩散的内在动力
        三、情绪感染:线与面的情绪串联
        四、注意力离场:情绪信息循环的弱化
    第二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的传播特征
        一、情绪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二、情绪信息传播内容的具身性
        三、情绪信息承载符号的黏合性
    第三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信息的传播效力
        一、标题中情绪信息的传播效力
        二、视频中情绪信息的传播效力
        三、情绪倾向及其传播效力的逆向关系
第四章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传播的问题与解决框架
    第一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传播的问题
        一、情绪裹挟下的“信息疫情”
        二、情绪同质下的“认知麻木”
        三、情绪表达中的“商业噪音”
    第二节 新冠疫情短视频中情绪传播问题的解决框架
        一、情绪表达下的人文关怀框架
        二、舆论引导下的多元协同框架
        三、疫情语境下的健康传播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生命政治:透视人类共同体结构的重要视角
    1.人类共同体的危机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理论使命
    2.“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视角窥探共同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本文研究框架及其论证思路
第一章 共同体的生命政治分析模式何以可能
    1.1 何谓共同体与共同体何为
        1.1.1 共同体的概念
        1.1.2 共同体的诸种分析模式
        1.1.3 共同体的本质与使命
    1.2 阿甘本以生命政治理论分析共同体结构的方法论自觉
        1.2.1 作为“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自觉
        1.2.2 作为“范式”的方法论自觉
        1.2.3 作为“签名理论”的方法论自觉
    1.3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理论定位
        1.3.1 生命政治谱系中的阿甘本
        1.3.2 贯穿阿甘本生命政治逻辑始终的神圣机制
        1.3.3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对人类共同体诸种分析模式的回应
第二章 生命政治管控与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
    2.1 神圣机制的诞生与古代人类共同体的结构
        2.1.1 誓言的考古学回溯与神圣机制的诞生
        2.1.2 古代生杀权的致死面相
        2.1.3 古代悬法与例外状态
    2.2 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神圣机制的持续在场
        2.2.1 现代装置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2.2.2 人民概念的断裂与现代人民主权的虚假面相
        2.2.3 现代悬法及其常态化演绎
    2.3 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的形式创新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3.1 景观拜物教的来临与至高主权的新面相
        2.3.2 景观主权对语言的征用
        2.3.3 语言展示价值的凸显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4 作为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典范的集中营及其泛化
        2.4.1 集中营作为历史现象
        2.4.2 集中营作为“结构性”的范式
        2.4.3 人工智能时代中“营范式”的扩增
第三章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方案与“来临中的共同体”
    3.1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思想支撑:潜能观
        3.1.1 潜能的两种形式
        3.1.2 潜能与形式生命的筹划
        3.1.3 潜能与两种权力机制问题的反思
    3.2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具体操作:亵渎方案
        3.2.1 亵渎方案的政治使命:去神圣化的操作
        3.2.2 亵渎方案的典范:无目的的游戏
        3.2.3 亵渎方案的增补:从亵渎到身体使用
    3.3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最终图景:“来临中的共同体”
        3.3.1 当下时间的收缩性
        3.3.2 政治形态的圆满性
        3.3.3 个体存在的任意性
第四章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反思与推进
    4.1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4.1.1 阿甘本以神圣机制为核心揭示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的价值
        4.1.2 阿甘本以亵渎方案为核心重构人类共同体的价值
        4.1.3 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批判与重构的缺陷
    4.2 发现神圣机制的真正秘密: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
        4.2.1 资本的统治权与至高主权
        4.2.2 资本增殖的本性与例外状态
        4.2.3 无产阶级与赤裸生命
    4.3 推进亵渎方案的现实道路:弥赛亚主义的共同体还是真正的共同体
        4.3.1 亵渎方案的主体建构:生命的生产性反抗
        4.3.2 亵渎方案的制度建构:超越资本权力的制度性探索
        4.3.3 亵渎方案的最终归宿: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结语:消解神圣机制: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困境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观点和视角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分析理论和路径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性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性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及应用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内核
    第二节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
        一、国家身份概念
        二、利益驱动因素
    第三节 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一、身份和利益的关系
        二、身份理论的解释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身份认知的背景:文化与体系
    第一节 印度的内在文明基底
        一、两种战略文化并存
        二、印度外交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印度的外部体系环境
        一、体系结构的塑造力
        二、他者话语的作用力
    第三节 印度的主要战略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莫迪政府的身份认知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认知特征
        一、批判性继承: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二、选择性内化:共有知识与他者观念
    第二节 多维度印度国家身份
        一、印度国家身份
        二、印度关系角色
    第三节 基于身份的国家利益
        一、硬实力利益维度
        二、软实力利益维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份视域下印度对外政策演进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
        一、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特点
        二、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三、公众舆论的作用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重点
        一、邻国优先与互联互通
        二、印太战略与多方联盟
        三、全球治理与规范性议程
    第三节 延续与再造:印度对外政策
        一、对不结盟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二、对实用主义逻辑延续并强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太”框架内印度的大国关系再造
    第一节 印度的“印太”身份和利益
        一、身份角色定位
        二、国家利益需求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关系认知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三、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互动
    第三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外交政策
        一、印度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二、印度对美政策及其演变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7)泰拳文化在泰国的记忆重塑与认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到海外去”是摆脱西方话语路径依赖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
        1.1.2 国内泰拳运动的快速发展,要求提高对泰拳认知水平
        1.1.3 有助于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价值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泰拳文化
        1.4.2 身份认同
        1.4.3 集体记忆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深入访谈法
        1.6.3 民族志方法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
2 学术回顾
    2.1 文献概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泰拳的概况
        2.2.2 泰拳文化相关研究
        2.2.3 海外民族志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田野点概述
    3.1 泰国概况
    3.2 泰北清迈府、南奔府
    3.3 泰国本土泰拳的三种类型
        3.3.1 城市大型商业化拳场
        3.3.2 寺庙中的泰拳
        3.3.3 乡村传统小拳馆
        3.3.4 平行迁移的“村社”
4 泰拳记忆中的“我”与“他”:泰拳文化重塑泰国国族身份
    4.1 泰拳历史叙述带来的国家认知
        4.1.1 古代东南亚“曼陀罗”体系造就独特的国家与民族认知
        4.1.2 泰拳文化与国家集体记忆间的身份互构
        4.1.3 拳种纠葛塑造国家内部的“我”与“他”
    4.2 西方影响下泰拳文化再生产带来的文明认知
        4.2.1 武技“体育化”改变的泰国文明“进程”
        4.2.2 近代传统泰拳“西方化”带来文明的“进攻”
        4.2.3 本土泰拳“国际化”后的认同危机与政府、皇室的记忆重塑
5 泰拳身份的内与外:泰拳文化形构本土泰拳的关系身份认同
    5.1 泰拳文化的内外观
        5.1.1 “国家-语言”的纯粹:从“外国学员”到赌拳的“本地人”
        5.1.2 社会身份的匹配:从中国的老师到寺庙虔诚的武者
        5.1.3 师承:从南奔“贵客”到乡村“弟子”
    5.2 泰拳文化中的“他者”——女性
        5.2.1 身体禁忌化与两性信仰地位差序
        5.2.2 身体资本化与两性技术水平差距
        5.2.3 身体戏剧化与两性气质刻画的差异
    5.3 传统泰拳的文化核心关系——师徒关系
        5.3.1 泰拳师徒间的文化资本关系
        5.3.2 泰拳师徒间的经济资本关系
        5.3.3 泰拳师徒间的社会资本关系
6 泰拳记忆与身份的现实交互——泰拳知识再生产重构泰国社会的身份认同
    6.1 泰拳与信仰的交互重构信徒记忆与身份
        6.1.1 泰拳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6.1.2 佛教与泰拳:勇者与佛教徒的身份互嵌
        6.1.3 拳手身体的延伸——功利性之物的使用
    6.2 拳馆与擂台泰拳文化空间生产的“泰性”记忆与身份重构
        6.2.1 拳馆景观的世俗关系与宗教信仰
        6.2.2 擂台之下的“泰”文化
        6.2.3 擂台之上的拳手仪式与对抗
    6.3 泰拳文化的“剧场国家”展演重构阶序记忆与身份
        6.3.1 当代泰国的“剧场型国家”展演
        6.3.2 泰拳展演与节庆活动
        6.3.3 泰拳剧场的身份展演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国庆献礼片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四节 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关于集体记忆
        一、集体记忆的本质属性
        二、集体记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解
    第二节 献礼片与集体记忆
        一、电影媒介的天然优势
        二、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集体式创制的力量聚合
第二章 仪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承载
    第一节 刻写实践:仪式权威的树立
        一、身体实践之无形的操控
        二、刻写实践之错位的角色
    第二节 形式化艺术:仪式效力的塑造
        一、仪式的程式化
        二、仪式的陈规化
        三、仪式的重复性
        四、仪式的艺术性
    第三节 象征体系:仪式要义的领会
        一、搭建符号聚合体
        二、营造想象共同体
    第四节 表演:仪式意义的呈现
        一、文化表演与仪式表演
        二、仪式表演与电影表演
第三章 符号——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召唤
    第一节 视觉符号系统:记忆造型的重现
        一、承载核心意义的人物符号
        二、具有论说功能的色彩符号
        三、传达涵义价值的构图符号
    第二节 听觉符号系统:记忆场景的关联
        一、精心组织的音乐符号
        二、周密安排的音响符号
第四章 叙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雕刻
    第一节 主体:叙事行为的组织
        一、灵活多变的人称
        二、别出心裁的视点
    第二节 故事:叙事内容的构筑
        一、引人入胜的情节
        二、匠心独具的细节
    第三节 结构:叙事逻辑的把控
        一、因果式单线结构
        二、平行式复线结构
        三、交织式对比结构
        四、戏剧式段落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述评
        (一)文献综述
        (二)文献简评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核心概念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小结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校内教研
        (二)课程实施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D]. 龙沛. 西北大学, 2021(10)
  • [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抖音短视频中新冠疫情情绪信息形成与传播机制研究[D]. 周思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D]. 郝志昌. 吉林大学, 2021(01)
  • [6]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D]. 周玉萍. 外交学院, 2021(11)
  • [7]泰拳文化在泰国的记忆重塑与认同构建研究[D]. 谢震宇.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8]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D]. 商爱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仪式的力量:理论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