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法祥[1](2018)在《原油及成品油指纹特征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石油资源分布和消费的不均性,以及海上运输业的廉价性,大量的石油选择在海上运输;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规模海底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这都大大增加了海洋溢油发生的风险。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对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毁灭性的损害。因此,及时、快速和准确确定油种和油源,对于溢油事故的科学评估、确认责任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石油种类繁多,本论文选取原油及成品油(汽油、柴油、凝析油、机油、润滑油、齿轮油、燃料油)共20个油样作为研究对象,对油样的指纹差异性(烷烃类、芳烃类、萜烷类和甾烷类)进行了研究,筛选并获取了可鉴别原始油样的新诊断比值,并对诊断比值进行了抗风化稳定性验证,并在实际溢油事件中开展了其适用性评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采用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个油样中烷烃类、多环芳烃类、萜烷类和甾烷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用内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指纹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油种中,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多环芳烃、萜烷类、甾烷类和三芳甾烷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含量差异明显。但不同来源的同一油种或者同一油种中不同型号之间,指纹信息比较相似,根据任意单一的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所含质量浓度,无法对油种作出区分,需借助多种化合物和原始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油种进行鉴别。依据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的29个诊断比值和新建立31个诊断比值共60个,对20个油样进行鉴别,筛选到17个能够鉴别这些油品的诊断比值。通过风化稳定性验证,13个诊断比值的稳定性良好,其中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中7个,分别为:NC17/(NC17+Pr)*100、NC18/(NC18+Ph)*100、Pr/(Pr+Ph)*100、C3-P/(C3-P+C3-D)*100、C23萜/(C23萜+C24萜)*100、C27甾αββ/(αββ+ααα)*100、奥利烷/(奥利烷+藿烷)*100;新建立的6个诊断比值为:4MD/(4MD+3MD)*100、4MD/(4MD+1MD)*100、3MD/(3MD+1MD)*100、C21TA/(C21TA+RC28TA)*100、SC26TA/(SC26TA+SC28TA)*100、RC27TA/(RC27TA+RC28TA)*100。筛选得到的13个诊断比值在实际溢油油源鉴别中进行应用,能够较好的将溢油样和可疑油样鉴别开来,可以作为中度风化溢油鉴定的新指标,新建立的诊断比值可作为经典溢油鉴定指标的有效补充。
黄义[2](2018)在《基于诊断比值的Fisher判别法鉴别海上溢油》文中提出随着海上石油开采的迅猛发展,溢油事故也频繁发生。快速可靠的溢油鉴别方法对于溢油溯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溢油鉴别多为谱图的定性分析,定量的研究较少。化学计量学在油指纹鉴别的应用为溢油的定量鉴别提供有效的方法。本研究考察了 8种中东原油和13种非中东原油和8种燃料油共29种油品的正构烷烃及诊断比值的分布,并进行了风化实验,考察了风化30天内油样正构烷烃和诊断比值的变化规律。分别以正构烷烃和诊断比值为建模变量建立区分中东原油、非中东原油和燃料油的Fisher判别模型。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油样正构烷烃分布的研究表明,中东原油间的正构烷烃分布很相似,以n-C10~n-C15的含量相对较高。非中东原油主要集中在n-C14~n-C28之间,与中东原油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燃料油间的正构烷烃分布差异性较大,无明显规律。风化对大多数油样轻组分(<n-C15)影响较大,而大于n-C15的正构烷烃在短期风化中则具有一定的抗风化性。利用主成分分析从大于n-C15中长链的正构烷烃中提取的五个主成分对原始数据的累积解释贡献率达91.8%。可有效的解释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基于这五个主成分建立区分中东、非中东和燃料油的Fisher判别模型,总的判别准确率为82.8%。对风化30天后的油样进行验证,总的准确为79.3%。(2)诊断比值的研究表明,风化实验中个别油样的n-C17/Pr受风化影响较大,大多油样的LMW/HMW也受风化的影响,但其RSD比值小于10%,仍可作为参考指标,其余比值基本不受风化影响。由于n-C17/Pr与n-C18/Ph存在共线性,因而需要剔除变量n-C17/Pr。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n-C18/Ph,Pr/Ph,LMW/HMW,CPI,(n-C19+n-C20)/(n-C19~n-C22)在中东原油、非中东原油和燃料油的分布上存在显着性差异,适合判别分析。基于这五个诊断比值建立Fisher判别模型,总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3.1%。对风化30天的油样进行验证,准确率依然为93.1%,表明该模型同样适用于风化油样的鉴别。由此可见,基于诊断比值的Fisher判别模型鉴别效果明显好于基于正构烷烃主成分分析的模型。
汪新[3](2017)在《溢油的环境法医学鉴定:化学指纹分析与源识别》文中提出我国海洋溢油事故频发,给海洋环境带来重大损害。然而,目前海洋溢油环境污染诉讼因存在取证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合理赔偿。环境法医学在溢油源识别中的应用对于因海洋溢油污染问题引起的环境责任追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环境法医学在溢油源识别中的应用意义、溢油指纹鉴定原理和常用指纹特定目标物及新型源识别方法的综述,得出了溢油指纹分析较好的指示物以及溢油源识别的方法,并对未来溢油的环境法医学鉴定提出建议。
张媛媛,王敏,卢宏伟,张海江,贺世杰,王传远[4](2015)在《青岛黄潍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溢油风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潍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中造成的胶州湾海面溢油污染,对采集于胶州湾岸滩的溢油残留物以及原始溢油的风化模拟实验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并对溢油样品的指纹特征和风化规律进行了解析,进而对溢油鉴别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参数进行了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本次溢油风化损失主要发生在最初的10 d,损失量约为40%,主要以轻质组分为主;受海岸带复杂环境影响,溢油自然风化程度略高于模拟风化;在为期15 d的自然风化过程中,甾萜烷诊断比值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小(相对标准偏差RSD%<5%),大多数甲基菲参数受到风化作用的一定影响(5%<RSD%<20%);除了常规参数甲基二苯并噻吩指数(MDR)外,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菲比值(MDBT/MP)、4-乙基二苯并噻吩/2,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4-Et DBT/2,4-DMDBT)、2,4-/1,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2,4-/1,4-DMDBT)和4,6-/1,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4,6-/1,4-DMDBT)等油气地化研究中烷基二苯并噻吩成熟度参数亦能较好地用于短期风化溢油鉴别,可为溢油事故发生后肇事者的确定开拓新途径.
杨佰娟[5](2015)在《以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为标志物的海洋溢油鉴别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及时准确确定海上溢油污染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溢油指标的寻找及发展溢油鉴别新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溢油鉴别领域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以我国海洋开采原油、进口原油和燃料油典型油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建立了原油中高分子含硫多环芳烃、金刚烷的表征方法,综合研究不同来源油样品中组成及分布特征,提取能体现油种固有特征的新的标志物,并通过室外风化实验筛选出抗风化、难降解并具有溯源性的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本研究可为发展海洋溢油检测判别新技术以及提高溢油污染源判别的准确度提供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开展了微量固相萃取用于海面溢油鉴别快速前处理方法的研究。实验研究得到的原油微量固相萃取分离的适宜条件是:硅胶填料约20 mg,正己烷70μL洗脱下脂肪烃组分,90μL混合洗脱液(正己烷:二氯甲烷=1:1)洗脱下芳香烃组分。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74~112.5%,RSD为1.59%~6.32%。(2)采用氯化钯/8-羟基喹啉硅胶配位交换色谱富集、提取油样品中含硫多环芳烃,对不同来源油样含硫多环芳烃指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含硫多环芳烃总含量在140.06μg/g~51422.88μg/g之间,二苯并噻吩总含量是苯并[b]萘[2,1-d]噻吩总含量1.5~9倍:不同来源的原油中含硫多环芳烃含量的分布规律是:沾化英雄滩<渤海海区<涠洲岛海区<进口原油。燃料油中含硫多环芳烃总浓度分别为1416.44μg/g~5461.63μg/g,二苯并噻吩浓度是苯并[b]萘[2,1-d]噻吩浓度的2-6倍。(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基于谱图特征和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采用内标法对油样中26种金刚烷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来源海上油井平台油样中金刚烷指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金刚烷总含量在46.45~2085.39μg/g之间,除了沾化英雄滩原油外(双金刚烷浓度是单金刚烷浓度2~3倍),各原油中单金刚烷的含量均占金刚烷总量的65%以上;同一海域不同采油平台原油中金刚烷指纹分布特征相似,但含量差异很大,不同来源的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含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燃料油中金刚烷总含量为23.37~652.57μg/g,不同来源的燃料油中金刚烷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金刚烷指纹特征差异很大。(4)基于文献报道定义了13个含硫多环芳烃及25个金刚烷诊断比值,所选比值在41个原油及6个燃料油样品中分布比较分散(区分度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值,符合溢油鉴别指标标准。基于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诊断比值两种不同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其分类的结果并不一致。将两种生物标志物指纹综合为分类变量,对油品分类更为科学合理。含硫多环芳烃诊断比值是决定原油和燃料油分类的第一关键因素,金刚烷诊断比值是决定不同来源原油分类的关键因素。聚类分析可以将油品较合理地分为几类,能反映不同来源油品间的亲疏远近关系。(5)考察了渤海原油和燃料油在室外自然风化条件下(0-100天)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渤海原油和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的分布特征保持相对稳定,苯并[b]萘[2,1-d]噻吩在短期风化时间内(0-45天),相对丰度较稳定,但经过100天较长期的风化后,其相对丰度呈逐渐降低趋势。13个含硫多环芳烃诊断比值在风化60天内基本稳定,只有5个比值适用于风化60-100天的油品的鉴定。单金刚烷在风化过程中损失速率最快,双金刚烷受风化影响较小。经过t检验分析,9个金刚烷指标在风化20天内保持稳定,双金刚烷指标DMDI-4和DMDI-5在自然风化100天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合于长时间风化条件下溢油的鉴别。
贺世杰,王传远,韩彬,于洪军[6](2015)在《混合原油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标志物短期风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胜利和塔西两种原油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风化模拟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风化样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探讨和揭示短期风化作用对混合溢油常用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诊断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5d的短期风化,在混源比例大于10%时,各系列混合油样的甾萜类生物标志物诊断指标与单一油品的相关诊断比值的差异性和混源油品比例值呈明显正相关。各系列混合油样中的常用萘及烷基萘等指标不适宜作为短期溢油来源鉴别的指标,但可以作为溢油是否发生混合的间接判定指标。根据常用的多环芳烃相关诊断指标,可将各系列油样的短期风化模式依据混源油品中塔西油田原油所占比例大致分为3类(20%50%、10%和0%)。多环芳烃系列诊断指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混源油品比例有关,混源塔西油样的比例越高,PAHs系列指标的RSD%越大,稳定性越差。
孙菲[7](2014)在《船舶燃料油风化过程与指纹诊断比值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规模日渐扩大,沿海石油的船舶运输也越发频繁,这都加剧了我国海洋溢油的风险。目前,我国在海上溢油鉴定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鉴定工作中的指纹诊断比值参数繁多,使溢油鉴别过程繁琐。且溢油发生后,因在环境中经历复杂的风化演变过程,导致油指纹等固有信息和某些鉴别参数的改变,造成某些指纹诊断比值失效,从而使得溢油的指纹鉴定变得困难。本文选取某溢油事故的3个可疑溢油源的油品进行诊断比值的筛选优化,并选取其中一种燃料油进行为期60天的自然条件下的风化模拟实验,探究风化对该燃料油诊断比值的有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筛选优化后的诊断比值对该溢油事故中的残油样和3个可疑油源的油样进行指纹比对,对丰富和完善油指纹鉴别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得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利用重复性法进行油指纹鉴别的过程中,当相对标准偏差不变时,不同油品的指纹诊断比值不同;当相对标准偏差变化(由5%减少到2.5%、1%)时,不同油品的诊断比值的筛选去除会有所不同,不存在特定的规律性。因此,在指纹鉴定过程中,诊断比值的预先筛选识别和确定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否则,可能造成误判。(2)本文研究的3种燃料油共同存在一个指纹鉴定选择的优先次序:(C19+C20)/(C19+C20+C21+C22)> CPI,MPI1> C3D/C3P>MPI2。即使当相对标准偏差降为1%时,这5个比值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3)60天的自然风化过程表明:燃料油的低碳数正构烷烃(<n-C13)几乎完全消失,中碳数正构烷烃(n-C15n-C29)可能比高碳数正构烷烃(n-C30n-C38)更难于风化。同一PAHs系列中烷基化程度越大的组分可能会比未发生取代的组分损失程度更大。(4)风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某些诊断比值的有效性:正构烷烃诊断比值(C19+C20)/(C19+C20+C21+C22)和CPI经过60d的风化,仍保持(C19+C20)/(C19+C20+C21+C22)>CPI的优先次序不变。即使当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时,(C19+C20)/(C19+C20+C21+C22)也适用于溯源鉴别,此时CPI不再适用。而烷烃诊断比值Pr/Ph在风化15d时便失效。因此,在鉴别不同种类、不同风化程度的油品时,该烷烃诊断比值Pr/Ph的使用要慎重,否则,可能使判定结果错误。萜烷类诊断比值Ts/Tm的RSD一直大于5%。因此,在选用该比值用于指纹鉴别时,要有选择性,否则可能造成判定结果错误。而C31αβ(S/(S+R))C35αβ(S/(S+R))在RSD为5%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即使当RSD降为1%时,C31αβ(S/(S+R))C33αβ(S/(S+R))也能有效地适用于该油样风化60d内的指纹鉴别。甾烷类的诊断比值中,C29甾ααα (S/(S+R))和C29甾αββ/(C27-C29)甾αββ在风化60d内一直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其他5个诊断比值则稳定性较差,不适合作为风化油样的指纹鉴别指标。多环芳烃的诊断比值中,C3D/C3P在风化3d时便失效,不再适合作为该油样的鉴别指标。因此在对风化油样进行指纹鉴别时,要依据风化程度慎重选择诊断比值,及适当的相对标准偏差,以免引起误判或者判定结果不准确。(5)运用筛选优化的诊断比值对舟山溢油事故中的某养殖区残油与燃料油A、B、C进行指纹比对,结果该养殖区残油与燃料油C一致,与燃料油A、B不一致,船舶C是此次溢油事故的溢油源。
贺世杰,王传远,于洪军,徐兴永[8](2014)在《柴油的中重度风化鉴别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柴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溢油风化模拟实验,从分子级水平揭示中长期风化作用对溢油组成的影响。利用相对偏差和重复性限法进行评价和筛选,研究表明,柴油在较短时间(10 d)内,phytane/n-C18和pristine/phytane特征比率可较好地作为油品鉴别的依据;在1030 d的风化期间,pristine/phytane仍可作为油品鉴别的依据;较长期的风化过程后,上述三个正构烷烃特征比率对于油品鉴别已不再具备意义。所选多环芳烃诊断比值指标中,除MNR、MP/P外,其他参数(MPI-1,MPI-2,Rc,MPDF1,MPDF2,MNR)相对标准偏差在1.10%5.40%,可较好地用于重度风化溢油源鉴定。
刘星,王震,马新东,林忠胜,徐恒振,姚子伟[9](2012)在《海面溢油样品指纹解析》文中指出在2010年7月16日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在24 h内分别于事故油罐、不同海面厚油膜区域采集原始油样及溢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的变化趋势,对以往溢油鉴别过程中常规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进行评价和筛选,并对溢油样品的指纹特征和风化规律进行解析.溢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不超过24 h的短期风化过程影响下,筛选排除的生物标志物比值均为国标GB/T 21247—2007中建议的nC17/Pr、nC18/Ph特征比值.化学消油剂与生物消油剂的盲目使用,有可能导致溢油指纹特征的显着变化.
刘星,王震,马新东,丁丽,徐恒振,姚子伟[10](2011)在《柴油的指纹提取及基于其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文中认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6种常见柴油中的主要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生物标志物指纹信息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柴油中含有丰富的饱和链烷烃生物标志物;双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物含量较高,分布特征显着,较好地补充了柴油中生物标志物的指纹信息。(2)柴油中美国环境保护署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含量较低,含有非常少量的沸点较高的5环以上的多环芳烃。(3)基于柴油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与产地和凝点无关,与指纹信息所反映出来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关系密切。
二、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原油及成品油指纹特征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海面溢油概述 |
1.1.1 国外溢油现状 |
1.1.2 国内溢油现状 |
1.1.3 海洋溢油的危害 |
1.1.4 溢油的风化 |
1.2 溢油鉴别技术 |
1.2.1 油品种类和油指纹 |
1.2.2 石油样品检测技术 |
1.2.2.1 荧光光谱法(FL) |
1.2.2.2 红外光谱法(IR) |
1.2.2.3 气相色谱法(GC) |
1.2.2.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1.2.3 溢油鉴别指标 |
1.2.3.1 烷烃指标 |
1.2.3.2 芳烃指标 |
1.2.3.3 生物标志物指标 |
1.2.4 溢油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原油及成品油指纹特征及诊断比值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药品 |
2.2.1.2 仪器设备 |
2.2.2 样品分析方法 |
2.2.2.1 样品前处理 |
2.2.2.2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
2.2.3 样品定性和定量方法 |
2.2.3.1 正构烷烃、姥鲛烷和植烷分析 |
2.2.3.2 多环芳烃及其烷基化合物分析 |
2.2.3.3 萜烷类、甾烷类分析 |
2.2.4 诊断比值 |
2.2.5 质量控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油及成品油指纹差异性 |
2.3.1.1 烷烃类指纹差异性研 |
2.3.1.2 生物标志物类特征差异性分析 |
2.3.1.3 多环芳烃的差异性 |
2.3.2 诊断比值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筛选诊断比值的风化稳定性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模拟风化实验 |
3.2.1.1 室内综合风化实验 |
3.2.1.2 室外自然风化实验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
3.2.5 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室内风化规律 |
3.3.2 室外风化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油指纹差异性特征及新诊断比值应用验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样品前处理 |
4.2.3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
4.2.4 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烷烃类特征差异性分析 |
4.3.2 生物标志物类特征差异性分析 |
4.3.3 多环芳烃特征差异性分析 |
4.3.4 相关性判别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2)基于诊断比值的Fisher判别法鉴别海上溢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洋溢油污染现状 |
1.1.2 海洋溢油的危害 |
1.2 油指纹 |
1.2.1 油指纹概念及发展 |
1.2.2 溢油风化 |
1.2.3 溢油鉴别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油样前处理 |
2.2.2 GC-FID检测 |
2.2.3 原油和燃料油风化实验 |
第3章 正构烷烃及诊断比值分布和风化特征 |
3.1 正构烷烃分布 |
3.1.1 中东原油正构烷烃分布 |
3.1.2 非中东原油正构烷烃分布 |
3 1.3 燃料油正构烷烃分布 |
3.2 诊断比值的特征 |
3.3 正构烷烃经风化后的分布变化 |
3.4 风化对诊断比值的影响 |
3.4.1 风化对油品n-C_(17)/Pr的影响 |
3.4.2 风化对油品n-C_(18)/Pr的影响 |
3.4.3 风化对油品Pr/Ph的影响 |
3.4.4 风化对油品(n-C_(19)+n-C_(20))/(n-C_(19)~n-C_(22))的影响 |
3.4.5 风化对油品LMW/HMW的影响 |
3.4.6 风化对油品CPI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构烷烃主成分的Fisher判别 |
4.1 主成分分析 |
4.1.1 正构烷烃主成分的提取 |
4.1.2 正构烷烃主成分解释 |
4.2 基于正构烷烃主成分分析的Fisher判别模型 |
4.2.1 Fisher判别原理 |
4.2.2 Fisher判别函数的建立 |
4.3 主成分Fisher判别模型对风化油样的鉴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诊断比值的Fisher判别模型 |
5.1 共线性分析 |
5.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5.3 Fisher判别模型 |
5.4 风化油样的鉴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6年11、12月天气条件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溢油的环境法医学鉴定:化学指纹分析与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溢油指纹识别原理及影响因素 |
2 溢油指纹鉴定指标 |
2.1 正构烷烃 |
2.2 多环芳烃及其同系物 |
2.3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
3 溢油源识别鉴定传统方法 |
4 溢油环境法医学源识别的新方法 |
4.1 DNA标记法 |
4.2 碳同位素比率法 |
4.3 氢同位素分析法 |
4.4 微量元素同位素鉴定法 |
5 结语 |
(4)青岛黄潍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溢油风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1.1样品采集和风化模拟实验 |
1.2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1.3定性和定量方法 |
2结果和讨论 |
2.1海洋环境条件下溢油自然降解 |
2.2溢油风化与常规溢油诊断比值应用效果评估 |
2.3多环芳烃风化降解及溢油非常规诊断比值的开发及效果评估 |
2.3.1烷基菲系列 |
2.3.2二苯并噻吩 |
3结论 |
(5)以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为标志物的海洋溢油鉴别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洋溢油鉴别研究进展 |
1.1.1 溢油污染现状 |
1.1.2 石油 |
1.1.2.1 原油 |
1.1.2.2 燃料油 |
1.1.3 溢油鉴别技术 |
1.1.3.1 烷烃 |
1.1.3.2 多环芳烃 |
1.1.3.3 生物标志物 |
1.1.4 含硫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
1.1.4.1 含硫多环芳烃分析难点 |
1.1.4.2 石油及石油产品中含硫多环芳烃 |
1.1.4.3 含硫多环芳烃在溢油鉴别的应用 |
1.1.5 金刚烷研究进展 |
1.1.5.1 金刚烷简介 |
1.1.5.2 金刚烷在石油的分布 |
1.1.5.3 金刚烷在高演化生油岩和石油成熟度指标的应用 |
1.1.5.4 金刚烷在溢油鉴别的应用 |
1.1.6 风化条件下溢油鉴别指纹规律研究 |
1.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量固相萃取在溢油鉴别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样品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样品前处理 |
2.2.4.1 硅胶层析柱色谱分离 |
2.2.4.2 微量固相萃取 |
2.2.5 样品分析 |
2.2.5.1 正构烷烃、多环芳烃及生物标志物分析 |
2.2.5.2 定性定量方法 |
2.2.5.3 质量控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填料的选择 |
2.3.2 洗脱溶剂的优化 |
2.3.3 柱层析与微量固相萃取方法比较 |
2.3.3.1 烃类化合物 |
2.3.3.2 多环芳烃 |
2.3.3.3 溢油诊断比值 |
2.3.4 工作曲线、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和检测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硫多环芳烃作为溢油标志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样品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样品前处理 |
3.2.5 样品分析 |
3.2.6 定量方法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定相的选择 |
3.3.2 微量固相萃取洗脱剂的优化 |
3.3.3 含硫多环芳烃GC色谱保留指数计算及定性 |
3.3.4 方法的精密度、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
3.3.5 原油及燃料油中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3.5.1 渤海海上油井平台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3.5.2 沾化英雄滩油井平台原油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3.5.3 南海涸洲岛海上油井平台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3.5.4 进口原油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3.5.5 燃料油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刚烷作为溢油标志物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样品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样品前处理 |
4.2.5 样品分析 |
4.2.6 定量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刚烷气相色谱质谱保留指数计算及定性 |
4.3.2 原油及其石油产品中金刚烷分布特征 |
4.3.2.1 渤海海上油井平台原油金刚烷分布特征 |
4.3.2.2 沾化英雄滩油井平台原油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4.3.2.3 南海涸洲岛海上油井平台原油金刚烷分布特征 |
4.3.2.4 进口原油含金刚烷分布特征 |
4.3.2.5 燃料油金刚烷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用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诊断比值的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原油鉴别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样品 |
5.2.3 仪器与设备 |
5.2.4 样品前处理 |
5.2.5 样品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硫多环芳烃特征比值的选取 |
5.3.2 金刚烷特征比值的选取 |
5.3.3 主成分分析 |
5.3.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3.3.2 基于含硫多环芳烃诊断比值的主成分分析 |
5.3.3.3 基于25种金刚烷诊断比值的主成分分析 |
5.3.3.4 基于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诊断比值的主成分分析 |
5.3.4 聚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然风化条件下原油和燃料油中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组分变化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室外风化实验 |
6.2.3 仪器与设备 |
6.2.4 样品前处理 |
6.2.5 样品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室外自然风化条件下含硫多环芳烃变化规律研究 |
6.3.1.1 风化油样含硫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6.3.1.2 风化过程中含硫多环芳烃分布模式变化规律研究 |
6.3.1.3 风化过程中含硫多环芳烃诊断比值的变化规律研究 |
6.3.2 室外自然风化条件下金刚烷变化规律研究 |
6.3.2.1 风化过程中金刚烷浓度变化变化规律研究 |
6.3.2.2 化过程中金刚烷诊断比值的变化规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 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注释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累 |
博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
(6)混合原油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标志物短期风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设计与测试 |
2.1 风化模拟实验 |
2.2 试剂和样品前处理 |
2.3 仪器和分析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混合溢油的甾萜类生物标志物诊断指标的短期变化 |
3.2 混合溢油PAHs诊断指标的短期变化 |
3.2.1 混合溢油萘和二苯并噻吩系列诊断指标的短期变化 |
3.2.2 混合溢油菲系列诊断指标的短期变化 |
3.3 混合溢油诊断比值验证 |
4 结论 |
(7)船舶燃料油风化过程与指纹诊断比值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洋溢油污染 |
1.1.1 溢油污染现状 |
1.1.2 海洋溢油的危害 |
1.2 油指纹鉴别风化研究 |
1.2.1 油指纹的概念和发展 |
1.2.2 溢油鉴别程序 |
1.2.3 油品种类和特性 |
1.2.4 溢油风化的特点 |
1.2.5 国内外溢油风化研究进展 |
1.3 油指纹鉴别诊断比值优化研究 |
1.3.1 正构烷烃 (包括姥鲛烷、植烷) |
1.3.2 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物 |
1.3.3 多环芳烃 (PAHs) |
1.4 存在的问题 |
2 选题依据、技术路线、创新点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创新点 |
3 实验部分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剂与药品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其它实验材料 |
3.2 GC-MS 测定条件 |
3.3 方法 |
3.4 质量控制 |
4 诊断比值的筛选与优化 |
4.1 不同燃料油未风化时的诊断比值的比对分析 |
4.1.1 样品处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同一燃料油不同风化时间的诊断比值分析 |
4.2.1 风化实验模拟 |
4.2.2 风化损失率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5 溢油实例应用与分析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现场样品的采集 |
5.3 指纹鉴定分析 |
5.3.1 指纹谱图比对分析 |
5.3.2 诊断比值比对分析 |
5.4 指纹鉴定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指纹比对谱图 |
1、S-0 与燃料油 A 的谱图对比 |
2、S-0 与燃料油 B 的谱图对比 |
3、S-0 与燃料油 C 的谱图对比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柴油的中重度风化鉴别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模拟风化实验 |
1.2 试剂 |
1.3 样品分析 |
1.4 仪器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柴油风化过程中正构烷烃(含姥鲛烷、植烷)变化规律 |
2.2 柴油风化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变化规律 |
2.3 重复性限法进行诊断比值验证 |
3 结论 |
(9)海面溢油样品指纹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样品采集及相关信息 |
1.2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1.3 定性方法 |
1.4 定量方法 |
1.4.1 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分析 |
1.4.2 目标多环芳烃、烷基化多环芳烃和二苯并噻吩同系物定量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饱和链烷烃及多环芳烃分布模式分析 |
2.2 外来烃类污染源分析 |
2.3 生物标志物比值筛选 |
3 结论 |
(10)柴油的指纹提取及基于其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1.2 气相色谱/质谱 (GC/MS) 方法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1.3 生物标志物定性方法 |
(1) 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定性: |
(2) 多环芳烃和烷基化多环芳烃定性: |
(3) 双环倍半萜、甾烷和五环三萜烷类生物标志物定性: |
1.4 生物标志物定量方法 |
(1) 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定量分析: |
(2) 多环芳烃和烷基化多环芳烃定量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柴油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 |
2.2 柴油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 |
2.3 柴油中生物标志物指纹提取及基于其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 |
3 结 论 |
四、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油及成品油指纹特征研究及应用[D]. 林法祥.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2]基于诊断比值的Fisher判别法鉴别海上溢油[D]. 黄义.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3]溢油的环境法医学鉴定:化学指纹分析与源识别[J]. 汪新. 渔业研究, 2017(05)
- [4]青岛黄潍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溢油风化规律[J]. 张媛媛,王敏,卢宏伟,张海江,贺世杰,王传远. 环境化学, 2015(09)
- [5]以含硫多环芳烃和金刚烷为标志物的海洋溢油鉴别新方法研究[D]. 杨佰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6]混合原油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标志物短期风化规律研究[J]. 贺世杰,王传远,韩彬,于洪军. 海洋学报, 2015(02)
- [7]船舶燃料油风化过程与指纹诊断比值优化研究[D]. 孙菲.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8]柴油的中重度风化鉴别指标研究[J]. 贺世杰,王传远,于洪军,徐兴永. 海洋科学, 2014(01)
- [9]海面溢油样品指纹解析[J]. 刘星,王震,马新东,林忠胜,徐恒振,姚子伟. 环境化学, 2012(07)
- [10]柴油的指纹提取及基于其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J]. 刘星,王震,马新东,丁丽,徐恒振,姚子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