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上海书业入世一年来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向倩[1](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表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郑倩倩[3](2020)在《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王安忆文学文本创作的主要基地。一直以来,她以温和的人道主义关怀着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存境遇,以细腻的情感展示着上海城市的文化风貌。上海不仅是王安忆所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她的精神故乡。王安忆文本中上海城市不仅仅为城市背景,而是把上海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情感方式、价值判断,以及王安忆自身对上海的认知、期待和想象通过城市空间意象表征出来。对上海独特城市文化的体会,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基础。对上海城市空间的展现,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进程中,消费主义盛行,上海城市空间正在经历新的重组,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焦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安忆始终以其独特的认知态度和审美情感,表达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理解,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担忧。王安忆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试图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找寻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在她的文本中具有明显的空间意象,在这些空间意象中,她努力消解着城市进程中的生存困境,坚守着人类文明的探寻,企图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去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上海书写为切入点,结合空间理论,从王安忆的文本和创作审美心理出发进行整体性的观照和具体分析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引言部分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空间文化表征意象,并对相关概念做界定。第一章,从空间意象入手,通过分析王安忆文本中的主要的空间意象:家庭居所、弄堂、上海这些空间意象,探究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物理空间所表征上海城市的文化内涵。第二章,从权力空间入手,着重探讨王安忆文本中的性别权力对峙,同时在权力运行之下,上海城市不断发展并向边缘地区扩展,表现为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之间的文化断裂。第三章,探讨王安忆上海书写的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中表现出的生存焦虑感,其实是缺乏对身份的认同。进一步指出她在不断建构与城市联系的同时保持着审美距离,并以一种人道主义来表达对人类命运的理解和尊重。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价值意义。结合文本深入分析,面对城市空间重组现代化进程中,王安忆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在文本中她从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入手,寻找文明缺失之根源,坚守对人类文明的价值追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王安忆上海书写是坚守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感的体现。
李依伦[4](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程璐[5](2019)在《北新文学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新书局是新文学出版肇始阶段的主力军。在激烈的现代文学出版环境中,北新书局通过多样的广告手段和精妙广告策略奠定了其“新文艺书店的老大哥”的地位,成为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绪论部分,对北新书局孕育、萌芽、产生、成立、发展、鼎盛、转型直至衰落消亡的三十年风雨历程进行总体论述,并对“北新文学广告”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刊载媒介、宣传对象和宣传策略进行梳理研究。北新文学广告的载体类型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报纸、自家期刊杂志、本版图书三类,新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文学丛书是北新文学广告的四大对象,宣传手段和策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第二章,对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活动进行探究。北新书局不仅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冰心等文学名家大力宣传,使书局迅速崛起;同时,也注重培养提拔新进作家,以保障其持续发展的活力。北新书局在不断的文学广告实践中,实现并巩固了其新文艺优势。第三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进行探究。文学广告本身即是一种文学“副文本”,具有文学的审美艺术特征,可以为读者提供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的“前阅读”环境,为作家作品经典化提供助力。同时,北新文学广告在无形中记录了大量文坛事迹、保留了重要文学史信息,是珍贵的现代文学史料,也是作家佚文的重要来源。
梁雨[6](2019)在《活色生香写亦工 ——恽南田《瓯香馆写生册》艺术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择取恽南田两本同名为《瓯香馆写生册》的册页,立足于文献史料,从艺术语言本体切入,以“小题大做”的方式展开研究。相关论述围绕着两个要点,一是在“南北宗”理论影响下的造型和笔墨关系中思考“南田没骨”的“极似传神”,二是从“以书入画”的理念中审视“南田没骨”的“骨法用笔”,笔者试图从“写性”的角度解读“南田没骨”语言内质。针对这一研究主旨:一方面,通过对册页中的媒材、形制、造型、用笔、运色、题材、构图等要素进行研究,剖析其语言的个体特征和构成理法;另一方面,探究其艺术思想、美学内涵及其遗响,审视其语言的艺术价值。全文由“法”入“理”,层层递进,深入探讨了“南田没骨”的形态特征,揭示了其“亦写亦工”的个性特质,力求为我们认知个性化艺术语言提供参照和借鉴。
李强[7](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王瑶[8](2019)在《我国20年来出版业脉络梳理和整体分析研究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的词频和语义分析》文中提出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如一个国家有兴败的发展历程,一个行业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当我们梳理出脉络节点上的各种特点时,有利于吸取过往的错误教训,引以为鉴的同时于其中找出新的突破点,得到新的发展方向,最终推动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行业权威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1998年2017年的所有全文文摘,对每年文摘的题目、关键词进行整理、筛选,并利用ROST软件进行高频和语义分析,分别形成高频词表和语义分析图,同时将20年来所有文摘的题目和关键词进行筛选后汇总,同样利用ROST软件分析,形成20年总的高频词表和语义分析图,可视化地呈现不同维度的分析结果,并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脉络,包括:1998年2017年每年出版业的年度关注热点和特点;纵向从体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行体制改革、版权贸易、营销模式、阅读形式、全民阅读、出版物质量、版权保护、市场竞争、出版物创新几方面对出版业进行整体的脉络梳理;从行业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律化总结,得到的结论包括:国家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指导了出版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出版业的创新与进步;出版业的发展紧跟中国国力增强的步伐;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出版法规的完善推动出版业的升级;“互联网+”推动出版产业的融合。该研究从点、线、面三方面呈现了近20年来我国出版业的产业发展图景,有利于研究者“以史为鉴”,立足行业发展积累,寻求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车兰兰[9](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提出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邓文池[10](2019)在《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元济、王云五是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作为商务印书馆较具影响力的两代主政人,对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与转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亦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通过图书事业参与社会变革、推动近代社会文化风潮提供了舞台和阵地。20世纪前后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渡的重要时期。张元济、王云五作为跨时代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代表,在文化转型与发展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们通过对商务印书馆的改造和经营,树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旗帜,利用“图书”的生产、加工和传播,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迎合和塑造了大批渴望进步的读者群体,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他们在图书事业中无论是对出版经营的多面性创新,还是对图书馆事业的探索与实践,都以其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而成就走在了当时的前列,甚至一度达到“北有北大,南有商务”的高度。这样傲人的成绩向我们表明,在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不仅为近代中国的文化传承留下浓厚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他们那开拓式的、启蒙式的、平衡义利的文化理念为近代社会植下了文化思想的种子。因此,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图书事业实践及其图书事业观,其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其对社会影响的意义也超过了其文化传播的意义。可以说,张元济与王云五的图书事业历程就是近代中国图书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典型代表,不仅在于作为主政人的他们自觉地植根于传统,而且还在于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用更新的观念、更新的思维、更新的眼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市场的方式推介到社会的前沿,使之成为构成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影响社会和传播文化的路径有机结合,再次打通科举制度废除后近代知识分子参与社会进程的理想通道,为近代知识分子实现文化自觉和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和依靠,为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健康道路,对中国出版业和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历史学、文化学、出版学、图书馆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和阐述了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仕途破灭后的生态环境和他们在近代的事业选择及价值追求。论文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历程与近代时代变迁紧密结合,从20世纪前后到民国初期各种社会运动及思潮的勃兴,再到抗战期间思想文化界的交锋及论战等多个时期探讨他们各自主政下图书事业的革新;彼此之间的交谊与分歧;围绕图书事业所形成的图书、作者、读者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图书事业观的分析比较。又用比较史学的方法探讨了他们在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异同比较,还对空间系列上的同质问题进行横向异同比较,勾勒出他们更加立体、鲜明的人物特色及形象。
二、对上海书业入世一年来的观察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上海书业入世一年来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
第一节 官宦群体 |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
四 其他 |
第二节 布衣群体 |
一 中行独复——姚椿 |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
四 其他 |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宝山袁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二节 华亭顾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
第三节 金山高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言 |
三 立功 |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
结语 |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
一 奇崛峭拔 |
二 淡雅浅近 |
三 雄健简练 |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3)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研究综述 |
二、空间角度对王安忆作品的研究 |
第四节 空间转向 |
一、空间理论 |
二、文学空间 |
第一章 城市中的物理空间 |
第一节 家庭居所 |
一、家居中的器物 |
二、器物的象征性 |
第二节 弄堂空间 |
一、弄堂的建筑风格 |
二、弄堂承载的文化 |
第三节 多元的上海城 |
一、上海的“繁华旧梦” |
二、上海的“新天地”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的权力对峙 |
第一节 性别空间 |
一、传统男权文化空间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
二、女性意识的高度自觉 |
第二节 城乡二元文化空间 |
一、城市空间与边缘空间:文化记忆断裂 |
二、城市空间与边缘空间:精神互补 |
第三章 城市空间中的生存体验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存焦虑感 |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温和的人道主义 |
第四章 空间视阈下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价值 |
第一节 对城市价值观念的反思 |
第二节 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 |
第三节 坚守对人类文明价值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
第一节 “剧场”考辩 |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
一、专业剧场 |
二、多功能剧场 |
三、剧场集群 |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
一、城市 |
二、城市文化 |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
一、城市美学刍议 |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
附录 B |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北新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新书局的风雨三十年 |
第二节 北新书局的文学书刊广告 |
第一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构成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刊发媒介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对象 |
第三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策略 |
第二章 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 |
第一节 对名家名作的重点推介 |
第二节 对新进及普通作家作品的打造与支持 |
第三节 对北新新文艺作品的维护和助力 |
第三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价值向度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 作为作家佚文的北新文学广告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北新文学广告选辑录 |
附录二: 北新文学广告图例选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活色生香写亦工 ——恽南田《瓯香馆写生册》艺术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和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目的 |
四、研究依据 |
(一)“没骨”与“钩染”“写意” |
(二)“写性” |
第一章 《瓯香馆写生册》与“南田没骨” |
第一节 《瓯香馆写生册》 |
一、释名 |
二、瓯香馆 |
三、图与文 |
第二节 《瓯香馆写生册》与“南田没骨”的关系 |
一、册页创作时间与“南田没骨”艺术分期的印证 |
二、册页与“南田没骨”形成的内因 |
三、册页与“南田没骨”形成的外因 |
小结 |
第二章 《瓯香馆写生册》亦写亦工 |
第一节 媒材形制 |
一、媒材 |
二、形制 |
第二节 工“似”写“神” |
一、“似”与“神” |
二、“工”与“写” |
第三节 以“笔”写“骨” |
一、以书入笔 |
二、以型化笔 |
三、以势生笔 |
第四节 写“色”代“墨” |
第五节 引“山”润“花” |
小结 |
第三章 《瓯香馆写生册》创作思想 |
第一节 摹古与写生 |
一、摹古 |
二、写生 |
第二节 生香活色 |
小结 |
第四章 《瓯香馆写生册》价值影响 |
第一节 《瓯香馆写生册》与《瓯香馆画跋》的印证 |
第二节 《瓯香馆写生册》遗响 |
一、横向承袭 |
二、纵向延展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恽南田存世册页统计表 |
附录(二) 进本退末——恽南田研究的省思 |
附录(三) 溯源探本——恽南田研究的现状 |
附录(四) “南田新篁”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我国20年来出版业脉络梳理和整体分析研究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的词频和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依据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实施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的实施 |
2 20 年来出版业的热点分析 |
2.1 1998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1.重点词“版权”“贸易” |
2.1.2.重点词“精品”“意识” |
2.1.3.重点词“集团” |
2.2 1999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2.1.重点词“知识经济” |
2.3 2000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3.1.重点词“世纪” |
2.4 2001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4.1.重点词“管理” |
2.5 2002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5.1.重点词“入世” |
2.6 2003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6.1.重点词“经营”“连锁”“新华书店” |
2.7 2004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7.1.重点词“期刊” |
2.8 2005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8.1.重点词“期刊”“问题”“发展” |
2.9 2006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9.1.重点词“美国”“经营”“管理”“发展”“版权” |
2.10 2007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0.1 重点词“阅读”“数字” |
2.10.2 重点词“集团”“文化”“企业” |
2.11 2008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1.1 重点词“模式”“发展”“创新”“资本” |
2.11.2 重点词“集团”“上市” |
2.12 2009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2.1 重点词“金融”“危机”“书业” |
2.13 2010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3.1重点词“企业”“体制”“制度”“改革” |
2.14 2011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4.1 重点词“走出去”“战略”“市场” |
2.15 2012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5.1 重点词“电子书”“数字”“阅读” |
2.16 2013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6.1 重点词“出版业”“转型”“创新” |
2.17 2014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7.1 重点词“大数据”“互联网”“媒体”“媒介”“文化”“融合” |
2.18 2015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8.1 重点词“阅读”——全民阅读 |
2.18.2 重点词“版权”“小说”“价值”——IP开发 |
2.19 2016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19.1 重点词“互联网”——AR/VR技术 |
2.20 2017 年出版业热点分析 |
2.20.1 重点词“时代”“开放”“交流”“图书”“出版”——主题出版 |
2.21 总结 |
3 20 年来出版行业整体发展分析 |
3.1 重点词“管理” |
3.1.1 体制改革 |
3.1.2 企业制度改革 |
3.1.3 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 |
3.2 重点词“市场” |
3.2.1 发行体制改革 |
3.2.2 版权贸易发展历程 |
3.2.3 出版营销模式的变化历程 |
3.3 重点词“文化” |
3.3.1 阅读形式的变化历程 |
3.3.2 全民阅读的推广历程 |
3.4 重点词“问题” |
3.4.1 出版物质量问题推动了精品战略的确立 |
3.4.2 出版物版权保护问题推动法律的完善 |
3.4.3 出版“价格战”呼吁市场竞争秩序的整顿 |
3.4.4 出版物创新问题催生精品图书需要 |
3.5 总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概念及时限的界定 |
二、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型的时代多舛的命运——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会经历背景探源 |
第一节 20世纪前后的中国图书事业 |
一、文化交流视阈下的西学东渐 |
二、由新式印刷技术引发的出版业转型 |
三、“舶来”理念下的藏书楼近代化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的诞生与崛起 |
一、都市上海的人文地理环境 |
二、奔向历史文化舞台的商务印书馆 |
三、商务印书馆两代主政人——张元济与王云五 |
第三节 早年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异同 |
一、家庭环境的比照 |
二、早年教育的区别 |
三、早期社会经历的差异 |
小结 |
第二章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出版经营上的比较 |
第一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整 |
一、从旧式作坊经营到现代公司制度 |
二、从“一处三所”到总经理负责制 |
第二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管理营运的革新 |
一、从原始资本积累到清理债权债务 |
二、从加快技术革新到提升设备利用率 |
三、从基础直销到全面营销 |
第三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战略的把握 |
一、大出版观统摄全局,试行文化企业集团模式 |
二、小思路作大文章,强化出版主体地位 |
第四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方向的偏重 |
一、以教科书和工具书为主,开拓出版新局面 |
二、教科书与一般图书并重,开创出版新品牌 |
小结 |
第三章 一样的探索异样的表现——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校藏理论与实践上的比较 |
第一节 对图书馆渊源的追溯 |
一、“涉园”渊源及教育情结 |
二、多重渊源及“义利”因素 |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探索 |
一、出版图书馆学专业论着 |
二、文献整理与古籍出版 |
三、新目录学及图书馆学思想 |
第三节 对图书馆实务的助力 |
一、以丰富多元的出版成果惠及图书馆馆藏 |
二、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实践 |
三、从东方图书馆到云五图书馆 |
第四节 与图书馆界的交流 |
一、张元济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
二、王云五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
小结 |
第四章 彼此关系的浮沉——张元济与王云五之间的交谊与分歧 |
第一节 事业友谊的建立 |
一、事业交集的起点 |
二、事业路上的扶持 |
三、王云五眼中张元济 |
第二节 事业变革中的接力 |
一、有着适合从事图书事业的相似品质 |
二、有着前后相继的图书事业 |
三、有着一脉相承的主政思路 |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的分歧 |
一、职业身份的相互掣肘 |
二、抗战初期的分歧产生 |
三、抗战后期的分道扬镳 |
小结 |
第五章 多缘聚合的人际关系——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交网络的比较 |
第一节 内部人际关系的消融与重组 |
一、亲缘关系 |
二、乡缘、地缘、学缘关系 |
三、新型职业关系 |
第二节 作者群体关系的培养与构建 |
一、重视社会文化名流 |
二、培养新兴作者群体 |
三、与作者关系的维系 |
第三节 读者群体关系的迎合与塑造 |
一、基础的读者群体——学生 |
二、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普通民众 |
三、特殊的读者群体——传统文化的拥趸 |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
一、入馆前的交际圈 |
二、与蔡元培关系 |
三、与胡适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的认识差别的理念——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观的比较 |
第一节 对教育普及的差异认识 |
一、从精英教育到学校教育 |
二、从学校教育到普及教育 |
第二节 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解读 |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浓厚的西学情结 |
第三节 对商品与文化的区别理解 |
一、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文化性 |
二、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商品性 |
第四节 对从商与从政的逆向把握 |
一、从晚清翰林走向文化出版 |
二、以实业出版步入民国政坛 |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殊途同归——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及影响 |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
一、传统知识分子的职业志趣 |
二、新兴知识分子的职业理想 |
三、殊途同归的文化追求 |
第二节 围绕“图书”的文化空间 |
一、“图书”本身的文化内涵 |
二、“图书”生产营造的文化自觉 |
三、“图书”流布激发的文化自信 |
第三节 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经验 |
一、优秀领军人物——事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
二、契合市场激动潮流——引领事业发展的关键 |
三、科学管理创新经营——助力事业发展的推手 |
四、平衡义利精准定位——提升事业发展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对上海书业入世一年来的观察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D]. 郑倩倩. 喀什大学, 2020(07)
- [4]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北新文学广告研究[D]. 程璐. 广西大学, 2019(01)
- [6]活色生香写亦工 ——恽南田《瓯香馆写生册》艺术语言研究[D]. 梁雨.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8]我国20年来出版业脉络梳理和整体分析研究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的词频和语义分析[D]. 王瑶.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9]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10]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D]. 邓文池.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