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杂交种——辽单24(论文文献综述)
白石,刘祥久,刘志新,马宇光,高长建[1](2017)在《玉米新品种辽单130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辽单1305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系辽47029为母本,自选系辽46687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单1305具有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抗倒伏、稳产,广适等优点。
景希强,何晶,刘军,周旭梅[2](2012)在《丹玉种业在辉煌中跨越发展 丹玉种业的发展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依托单位——丹东农科院,前身丹东市农科所始建于1948年3月,以玉米研究着称全国,60多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398项,获奖成果173项。创新和利用的旅大红骨玉米种质成为我国玉米的宝贵资源,成功选育出一系列优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杨虎[3](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陈梅英[4](2009)在《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有一位刚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热血学子,被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他扎根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新单"系列玉米近乎占据河南玉米的半壁江山。其中
姜敏,李哲,刘欣芳[5](2009)在《优质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辽3180选育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3180玉米自交系是以美国杂交种PN3180为基础材料,通过田间表型鉴定、自交、南北加代、配合力测定等手段,于1996年选育成功的。该自交系具有一般配合力强、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应范围广、抗病、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成熟期籽粒脱水快等优点,由其组配的6个玉米新品种已经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王延波[6](2008)在《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玉米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完成。科技创新的实质就是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通过材料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路线创新、最后实现产品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是产品创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选育出新品种并对其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而发挥措施效益。本项目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育种发展历程与现状、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通过了解这些,使得我们更充分认识到我国玉米育种、栽培及生产与国外存在着差距,为进一步解决存在的不足提供理论基础。2、玉米属天然异花授粉植物,遗传基础杂合,使得玉米育种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1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必要梳理玉米育种的基本理论。通过确定育种目标、选择原始材料、实施适当的选择方法、相关的鉴定程序等,最后完成了玉米育种的全部过程。3、作者从1988年到2008年,经过20年育种实践,作为第一选育人育成10个玉米杂交种,分别为辽单30、31、34、565、566、568、573、526、527和辽单青贮529,其中,4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辽宁省审定。这些品种育成完全是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结合育种经验来完成的。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每个品种的选育过程,原始材料的选择思路,采用的选择方法,以及对所利用的选择方法给以后的育种工作带来的启示,总结育种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些对从事育种工作的后人有很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4、结合育种理论与实践,为了使玉米产量、品质、综合抗性及适应性等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玉米超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实质上就是制定的育种目标更高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育种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创新。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杂种优势理论指导下,将过于追求单株生产潜力的育种策略转移到依靠群体增产的方向上来,提高杂交种的耐密植性及广泛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等。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形态改良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使高配合力、理想株型与多抗广适三方面有机地结合,遵循循环育种策略来最终实现。在超高产育种实践中,提出了理想株型指标、育种材料的选择、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异地鉴定技术等。最后论述了开展超高产育种工作以来所取得的进展。5、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辽单565、526和丹玉39作为供试材料,在锦州、阜新和海城三个地点开展5种栽培形式(常规种植、大垄双行种植、宽窄行种植、缩距增密种植和二比空种植)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和7.5万株/hm2)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栽培形式下,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穗部性状的变化,总结提出了3个品种的优化栽培技术:辽单565是一个高产稳产型品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必须改变种植形式,依靠常规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同时需要扩大密度。至于采用哪一种栽培形式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缩小行距增加密度或大垄双行增加密度来实现,种植密度以6.75-7.5万株/hm2为宜。辽单526株高、穗位偏高,适应性一般,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在辽西采用缩距增密和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密度6.0万株/hm2左右为宜。辽南采用常规种植或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种植密度以6.0-6.75万株/hm2为宜。丹玉39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品种,对种植形式要求不是非常苛刻,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种植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要想获得高产也需要选择适宜栽培形式和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选用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宽窄行栽培形式为宜,种植密度6.0-6.75万株/hm2可获得高产。6、通过育种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最终实现粮食增产等进行了讨论。
姜海鹰[7](2004)在《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高油玉米种质的高效利用和当代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分属我国5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 HO、SYN DO等4个不同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被测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2)利用10个含油量不同的高油玉米杂交种与20个生产上面积较大的普通玉米杂交种对杂交当代籽粒性状优势和油分花粉直感效应进行了研究;3)对高油化普通玉米种子跨代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4)系统研究了环境对高油玉米杂交种及杂交种再杂交当代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5)对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NIRS)测定玉米完整单籽粒的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对被测高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0个被测系分为2个杂种优势群、4个亚群。第一群的2个亚群主要来源于ALEXHO和BHO群体,第二群的2个亚群主要来源于RYD HO和SYN DO群体。 2.根据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结果,总结出高油玉米种质与普通玉米种质间杂种优势利用的9种模式:ALEXHO×外引种质、ALEXHO×Reid、ALEXHO×旅大红骨、BHO×外引种质、BHO×Reid、RYD HO×Lancaster、RYD HO×塘四平头、SYN DO×外引种质、SYN DO×旅大红骨,其中ALEXHO×外引种质、ALEXHO×Reid、ALEXHO×旅大红骨、BHO×外引种质和BHO×Reid为5种主要模式。ALEXHO和BHO为高油自交系选育的主要群体。 3.普通玉米×高油玉米杂交当代籽粒的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胚重、胚油分和胚乳油分含量显着提高;淀粉含量则显着低于母本自交的淀粉含量。花粉直感当代籽粒油分每提高1%,淀粉含量降低0.52%,蛋白质含量增加0.11%。而百粒重、籽粒密度、籽粒体积、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在杂交种再杂交当代和母本自交间差异不显着。高油花粉直感当代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因此可以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明显改良玉米的品质。 4.普通玉米×高油玉米杂交种再杂交当代在百粒重和油分性状上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父母本杂交种间在这两个性状上无明显互作效应。在授粉者含油量较低时,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趋近于双亲油分的中亲值,个别组合存在较弱的超中亲优势;在授粉者含油量较高时则低于中亲值。高油授粉者油分的花粉直感效应值随着父本油分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油授粉者的杂交组合方式对花粉直感效应无显着影响。 5.优秀高油双交种组合在产量上可超过对应的普通玉米单交种,籽粒油分可达到高油玉米的标准,与对应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相比在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油分含量上均具有较高的优势,高油双交种个体间整齐度低于亲本单交种。 6.环境效应对高油玉米杂交种和花粉直感当代的品质性状表现具有显着的影响,环境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品质性状表现的影响小于遗传效应的影响,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并起主要作用。 7.建立了玉米完整单籽粒的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可用于测定玉米单籽粒的品质性状和玉米育种的单粒轮回选择。
刘晓丽,邵帅,贾钰莹,孙成韬,于佳霖,张书萍[8](2021)在《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选育》文中指出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是以自选系辽6358为母本,自选系辽4722为父本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对辽单8705的亲本选育背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为该品种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于惠琳,石清琢,王延波[9](2020)在《国审玉米杂交种辽单5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文中认为辽单519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3061为母本、辽306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辽单5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98.9 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4%,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06.4 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2019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籽粒品质优、高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金如昌[10](2020)在《过表达水稻GS5基因和玉米ZmMRP-1基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农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提高玉米产量对于缓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籽粒产量由单位面积穂数、穂粒数和粒重所构成,粒重对于产量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水稻GS5基因可通过正向调控水稻粒宽、灌浆速率来提高千粒重,玉米中Zm MRP-1转录因子能够促进玉米籽粒库容的建成和充实。本文在前人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转GS5、Zm MRP-1基因玉米植株基础上,通过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产量相关性状鉴定,证实了通过在玉米中过表达水稻GS5基因和内源Zm MRP-1基因,可以实现玉米产量性状的改良。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GS5基因T3代植株分子检测与筛选,PCR扩增确认转GS5基因植株,不同株系阳性率在22.50%-91.36%之间;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GS5基因以低拷贝形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RT-PCR显示外源GS5基因在玉米中能够正常高量表达。2.转GS5基因玉米两年两次的农艺性状考察。部分株系产量相关性状得到显着改良,OE-34株系变化最为明显,籽粒粒宽显着分别增加了8.99%、10.96%,百粒重分别增加了14.10%、10.82%,穂重分别增加了13.96%、15.71%,而株高、穗位高、粒长、穂行数、穂粒数等并未出现明显差异。同时,过表达GS5基因可以提高籽粒灌浆速率。3.转GS5基因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OE-25、OE-34、OE-57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增加了10.30%、7.39%、6.39%;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形态大小变化,转基因材料的淀粉粒直径显着降低;RT-PCR检测淀粉合成中相关基因表达量,总体看这些基因都是上调表达,推测外源GS5基因通过调控淀粉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淀粉粒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提高淀粉含量。4.转GS5基因育种效应评价。将OE-34、WT分别和郑58、昌7-2等骨干自交系杂交,获得的阳性植株F1代,相比较阴性植株F1代,GS5基因能够稳定表达,且粒宽、百粒重、穂重都极显着增加。5.转Zm MRP-1基因植株分子检测与筛选。各株系阳性率13.63%-66.83%;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Zm MRP-1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上,并且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OE-8、OE-19株系相比较野生型Zm MRP-1基因能够过量表达,且授粉后3天开始显着上调,授粉后12天表达强度达到最高,之后表达量降低,授粉后30天基本不表达。6.转Zm MRP-1基因T2代农艺性状考察。转基因植株在粒长、粒宽、百粒重、穗粗、穗重方面都极显着增加,株高、穗位高、穂长、穂行数、穂粒数方面并未出现明显差异。粒长由0.85cm增至0.90-0.93cm,增加了5.88%-9.41%;粒宽由0.73cm增至0.77-0.80cm,增加了5.48%-9.59%;百粒重由17.26g增至18.67-19.02g,增加了8.17%-10.20%。
二、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杂交种——辽单2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杂交种——辽单24(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新品种辽单130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 |
1.1 杂交种来源 |
1.2 母本来源 |
1.3 父本来源 |
2 杂交种及亲本特征特性 |
2.1 杂交种特征特性 |
2.2 母本特征特性 |
2.3 父本特征特性 |
3 产量表现 |
3.1 区域试验 |
3.2 生产试验 |
4 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
4.1 栽培技术要点 |
4.2 制种技术要点 |
5 适宜推广区域 |
(2)丹玉种业在辉煌中跨越发展 丹玉种业的发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丹玉种业品种选育历程 |
1. 自交系选育历程 |
2. 杂交种选育历程 |
二、丹玉种业的产业化历程 |
1. 计划经济时期 |
2.1978年以后 |
3.1995年以后 |
4. 股份制改造 |
三、丹玉种业发展前景展望 |
1. 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 |
2. 丹玉种业的优势 |
3. 企业服务扩展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专家队伍 |
自交系简介 |
获国家奖单交种 |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开发, 换来硕果累累 |
2 汗洒沃土, 再创高产佳绩 |
3 重任在肩, 迈上新的征途 |
(6)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玉米育种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玉米育种现状 |
1.5 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
1.6 国内外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玉米育种理论 |
2.1 玉米育种的特殊性 |
2.2 育种目标 |
2.3 原始材料选择 |
2.4 选育方法 |
2.5 转基因育种 |
第三章 玉米育种实践 |
3.1 一环选系的利用 |
3.2 二环选系的利用 |
3.3 近缘系间杂交选系的利用 |
3.4 综合种选系利用 |
3.5 近期开展的育种工作 |
第四章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
4.1 超高产育种理论 |
4.2 超高产育种实践 |
4.3 超高产育种进展 |
第五章 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关于育种目标 |
6.2 关于国外种质选系的利用 |
6.3 国内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6.4 轮回选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6.5 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 |
6.6 耐密植育种是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
6.7 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6.8 超高产育种任重而道远 |
6.9 关于本文中涉及到的品种综述 |
6.10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7)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高油玉米种质资源与研究概况 |
1.2 高油玉米油分性状及其它品质性状的遗传 |
1.3 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 |
1.4 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及其对品质的改良作用 |
1.5 单交种再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
1.6 高油玉米生产 |
1.7 环境对高油玉米品质的影响 |
1.8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作物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
1.9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油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油分的花粉直感效应与当代杂种优势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普通玉米高油化种子的再利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高油玉米的性状相关分析及环境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玉米完整单籽粒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
7.2 高油玉米对普通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
7.3 普通玉米高油化种子的跨代利用 |
7.4 环境对高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5 玉米完整单籽粒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 |
1.1 母本辽6358选育 |
1.2 父本辽4722选育 |
1.3 辽单8705选育 |
2 辽单8705特征特性 |
2.1 丰产性 |
2.2 抗病性 |
2.3 品质特性 |
3 栽培技术 |
4 小结 |
(9)国审玉米杂交种辽单5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1.1 母本自交系的选育 |
1.2 父本自交系的选育 |
1.3 杂交种组配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性 |
2.2 抗病鉴定结果 |
2.3 品质分析结果 |
3 产量表现 |
3.1 区域试验结果 |
3.2 生产试验结果 |
4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 |
4.1 适宜种植区域 |
4.2 栽培要点 |
5 制种技术要点 |
(10)过表达水稻GS5基因和玉米ZmMRP-1基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玉米的重要性 |
1.2 玉米遗传改良 |
1.3 转基因玉米应用研究进展 |
1.3.1 抗虫转基因玉米 |
1.3.2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
1.3.3 抗逆转基因玉米 |
1.3.4 抗病转基因玉米 |
1.3.5 改良品质转基因玉米 |
1.3.6 高产转基因玉米 |
1.4 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玉米转基因方法 |
1.4.2 转基因过程中筛选标记研究进展 |
1.4.3 转基因材料的鉴定 |
1.5 GS5 基因、ZmMRP-1 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5.1 GS5基因研究进展 |
1.5.2 ZmMRP-1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质粒 |
2.1.2 植物材料 |
2.1.3 实验中用到的酶和试剂 |
2.1.4 实验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PCR反应鉴定阳性植株 |
2.2.2 转基因材料表达分析 |
2.2.3 转基因材料的Southern blot检测 |
2.2.4 转基因材料表型考察 |
2.2.5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的测定 |
2.2.6 籽粒淀粉粒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7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
2.2.8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GS5基因材料的性状研究 |
3.1.1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3.1.2 Southern blot检测 |
3.1.3 GS5基因表达检测 |
3.1.4 转基因株系农艺性状考察 |
3.1.5 转基因株系籽粒动态发育和灌浆速率比较 |
3.1.6 转GS5基因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
3.1.7 转GS5基因株系育种效应评价 |
3.2 转ZmMRP-1基因材料的性状研究 |
3.2.1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3.2.2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和qRT-PCR分析 |
3.2.3 转基因株系农艺性状考察 |
4 讨论 |
4.1 转水稻GS5基因对玉米的影响 |
4.2 过表达玉米ZmMRP-1基因对玉米的影响 |
4.3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对于转基因应用的重要性 |
4.4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TAB法少量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 |
附录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附录3 植物总RNA纯化 |
附录4 总RNA反转录 |
附录5 Soutnern杂交 |
附录6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
附录7 T4代转GS5基因玉米农艺性状考察 |
致谢 |
四、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杂交种——辽单24(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新品种辽单130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白石,刘祥久,刘志新,马宇光,高长建. 种子, 2017(10)
- [2]丹玉种业在辉煌中跨越发展 丹玉种业的发展及展望[J]. 景希强,何晶,刘军,周旭梅. 新农业, 2012(04)
-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4]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J]. 陈梅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9(10)
- [5]优质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辽3180选育及应用研究[J]. 姜敏,李哲,刘欣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09(01)
- [6]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D]. 王延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7]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D]. 姜海鹰.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选育[J]. 刘晓丽,邵帅,贾钰莹,孙成韬,于佳霖,张书萍. 园艺与种苗, 2021(01)
- [9]国审玉米杂交种辽单5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于惠琳,石清琢,王延波. 辽宁农业科学, 2020(05)
- [10]过表达水稻GS5基因和玉米ZmMRP-1基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D]. 金如昌.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