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衰变矿区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

国有衰变矿区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

一、关于国有衰变矿区困境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羿安[2](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洪滨[3](2019)在《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文中研究指明川滇黔交界地区主要包括今川南叙永、古蔺,贵州黔西北以及云南滇东北等地区,曾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对统一、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自元代以来,该区域之政治、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当地彝族势力(黑罗罗)成为王朝势力入主西南的最大阻碍。可以说,三省交界地区彝部土司的忠顺与否是决定三省社会长期稳定的风向标。明代以来,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中央王朝开始在三省改设流官,并推行移民实边之策,一步步推动对夷僚(獠)地区的深化改革。随着汉夷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奋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开发速率得到快速升级,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也因此迎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在明万历到清雍正的130年(1600-1730)之间,播州、永宁、水西、乌撒、东川、乌蒙等土司相继迎来了改流,其“内地化”进程相继拉开序幕,政区结构设置与调整也渐已成型。不得不说,中国近代西南边疆的形成,与明清以来持续不断地西南政治改革与社会经济开发有直接关系,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作为西南利益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决定整个西南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以往学者对于西南地区的研究多关注于较小区域的纵向梳理或较大地理空间尺度的短期剧烈变化,而往往忽视了不同政区地理单元具有相似特征的某些特定因素的异同变化。本文以明清时期川滇黔交界地区土司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转型为研究主旨,重在探讨夷汉两种不同文化体制间的对抗和消融现象,渐而阐释中国近代多民族西南边疆结构的成型过程。全文分上、下两编,共六章内容。上编主要讲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动乱与变革,下编讲明末至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现象。相比于上编,笔者在下编中将黔北遵义地区纳入重点研究范围,力图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现明末以来中央王朝势力在西南地区的步步深入趋势。同时,由于西南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是一个异常丰富、庞杂的课题,笔者无法以有限地篇幅进行梳理架构,故而只能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于社会转型的现象和结果,以示西南社会开发的剧烈变化。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当前西南边疆社会史在研究成果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难免容易导致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性。本文虽只是较粗略地分析和展现西南核心区域的社会开发历程,但有意糅合各方家之长,在材料运用和研究方法方面以求有所突破。同时,借助于历史地理学在西南边疆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陈茜[4](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刘宜政[5](2017)在《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产业也步入度危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并已上升为我国资源储备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统筹战略。为此,深入探究煤炭产业转型内在规律,找寻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深层次关联,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煤炭产业蜕变理论为基础,煤炭产业转型为核心,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为纽带,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运用BP神经网络、交叉弹性分析、自然断点分级等方法,研究并创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划分煤炭产业蜕变转型阶段,研究分析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机制,摸清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内部规律和脉络,探索基于煤炭产业蜕变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为煤炭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而引导煤炭产业选择科学的转型时机和方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1)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规律,其贯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一个蜕变周期完成后,产业又开始新的蜕变周期。产业蜕变是动态的,它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全部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变化的内在动因;产业转型是静态的,是产业形态上的变化,是煤炭产业蜕变的形态和结果。正是由于无数次煤炭产业的蜕变的集合促成煤炭产业形态的变化,其转型是依据蜕变程度、蜕变进展的状况、蜕变所处的阶段而进行的。(2)基于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得出中国煤炭产业于2000~2015年间:2000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1.2442最低值,2011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4.4261最高值。通过最终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算结果可将我国煤炭产业蜕变划分为五个阶段:蓄势准备阶段2000~2002年(蜕变程度值:1.2442~1.2614)、缓慢导入—转型酝酿阶段2003~2007年(蜕变程度值:1.5435~2.0625)、高速蜕变—初期转型阶段2008~2011年(蜕变程度值:2.6357~4.4261)、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2012~2015年(蜕变程度值:4.1835~2.6447)、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2016~2020年。(3)我国煤炭产业当前所处的蜕变转型阶段是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蜕变特征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煤炭产业在能源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趋于合理,产业形成煤与非煤并重的局面,进而走向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煤炭产业蜕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步入2021年后“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煤炭产业蜕变程度将趋于最低值,形成以非煤产业为主,煤炭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煤炭供需产销平衡,稳定红利,产业转型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健康之路,煤炭产业蜕变转型完成,开始步入新一轮的产业蜕变周期。(4)基于对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关系机制研究,得出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依据,其对于煤炭产业转型具有指导功能,煤炭产业根据产业蜕变的领域及方向而进行转型。在某个阶段产业转型不可能与产业蜕变保持同步,出现超前或滞后是必然的,但这种超前与滞后又影响到产业蜕变,会发生推动或阻止产业蜕变的进程,煤炭产业转型对煤炭产业蜕变具有辅助功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微观与宏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深层次关系。(5)根据兖州矿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结果得出,兖州矿区自2015年至今正处于煤炭产业蜕变的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此阶段兖矿集团以全面推动矿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煤炭产品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煤炭劳动密集型向新兴产业密集型转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兖州矿区即将步入“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

樊晶晶[6](2016)在《生态文明理论视阈下榆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贫困是某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人们的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要难以维持的贫困现象。本文针对陕西省榆林市整个生态贫困的以下现状:水资源匮乏,且榆林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仅占总水量的28.84%;水土流失严峻,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690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5.9%;榆林12县(区)荒漠化面积占到监测面积的90.3%;难以利用土地面积大,耕地土壤贫瘠,尝试从生态文明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榆林市南北12县(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24个乡镇进行实地入户调查和人物访谈,其中对子洲县前张家梁村、后张渠村共发放20份调查问卷,并且每村随机抽取一户人家进行人物访谈。12县(区)总共发放的200份问卷中,经过初步整理与分析,共得到有效问卷160份。除调查法外,同时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次调查以生态环境与贫困的因果关系,生态环境与贫困的地理关联,生态环境与贫困的动态影响这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榆林市南六县(丘陵沟壑区)与北六县(区)(风沙草滩区)这两个不同地貌类型区域目前生态贫困的内在原因及深层联系。内在生态系统脆弱作为诱因,加之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各种不加节制的破坏,水土治理不到位,扶贫缺乏针对性且扶贫体系存在漏洞,扶贫资金不足等以上原因共同造成了如今榆林地区的生态贫困。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精髓内容,探索并提出能够缓解榆林市生态贫困的路径选择,对榆林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精准扶贫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和借鉴意义。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在矿区推广充填开采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打坝淤地治理水土流失;实施精准扶贫,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投入。

张琦[7](2014)在《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监理企业是建设工程的基本质量责任主体之一,由其提供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相关建筑技术服务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并提高投资效益作用重大。更为重要的是,建设监理企业本身具有的生产性服务业属性决定了它的空间活动并不仅仅处于服务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增长的从属地位,还可对产业结构转型中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发挥重要作用。鉴于当前支撑建设监理企业发展的区位研究薄弱,企业区位选择、空间扩张和演变规律与机制尚不清楚,论文将建设监理企业这一特殊的生产性服务业带入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等经济地理学的经典命题之中,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建设监理企业群体和个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与活动规律,梳理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生产性服务活动的空间规律及其与城市和区域发展间的内在关系,拓展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丰富和细化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深度。论文在界定建设监理相关概念并详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经济地理学学科视角提出了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研究的框架结构。其次,从区域尺度上透视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之间建设监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结构演进及其与区域环境的交互作用,提出了企业区域格局优化的对策;再次,将研究视角深入至城市内部街区尺度,系统分析了引起建设监理企业向城市内部特定资质属性场所集聚的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并据此识别出建设监理企业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基于对个体建设监理企业空间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的理论分析,详细探讨了个体建设监理企业的区位模式演化过程,深入发掘了区位地理邻近与提升建设监理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之间的关联作用。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筑业生产方式垂直分工和工程建设监管职责外部化等客观要求赋予了建设监理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职能属性。在此背景下,综合了经济地理、企业地理及相关学科领域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建构了覆盖宏观区域分布和微观城市区位、囊括企业群体空间活动规律及个体空间行为特征的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研究框架。(2)基于建设监理行业调查与arcgis技术,研判了中国建设监理企业在数量规模、营业收入与从业人员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建设监理企业的服务特点,提出了4类9项影响建设监理企业空间分布的因子体系;分别以2006年和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企业数量与企业优势度(企业资质水平指数QI)为基础,结合省域层面的统计数据及自主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剖析了各项影响因素对企业空间分布的作用性质、强度及变化特征;根据省区尺度上企业空间发展与地理环境关联要素的相互促进与抑制关系,提出了协调企业区域格局的对策和建议。对宏观层面企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①建设监理企业的空间分布呈广泛而不均衡的态势,区域层面上企业多集中分布于中国东中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城市层面上则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传统大城市为企业集中分布地;各省区建设监理企业优势度(QI)的分布亦按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变化,呈东强西弱的不均衡格局。②对企业数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反映出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工程技术人员与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均长期而显着地影响着建设监理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互联网与行业协会的影响作用则在新近一个时期变得较为显着。③偏相关系数的变化特征揭示出建设监理企业优势度与企业数量指标的地区差异成因有所不同,企业优势度主要取决于各地的技术市场活跃程度、专业化工程技术人员保有量以及建设监理行业协会组织的发达程度。(3)在分析建设监理企业生产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区位理论,探究了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内部区位选择的集聚取向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因子体系,并以西安市内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一方面,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及Geoda软件,研判了2000年至2011年街区尺度上企业数量的聚散过程;另一方面,在大量详实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工程资料支撑下,应用空间分析技术及回归分析模型,在街区尺度上考量了各区位因子对于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性质及贡献程度。对微观层面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的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结果均支持下述结论:①在城市内部特定空间上集聚是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的基本特征。②即时接触关键人员、获取地方化经济、占有人力资源并享受优惠政策等三方面的需要是引起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集聚的主要作用力,而建筑技术服务企业间交互作用则是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的首要影响因子。③不同区位因子对建设监理企业选址的影响程度差异性为摸索企业布局的城市空间规划指引提供了线索。在西安的实例研究中,由企业间协作或效仿需要所主导的区位集聚类型和由开发区规划导向带来的区位集聚类型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从理论上对个体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的空间扩张和演变进行了系统探讨。从工程建设活动的内在要求出发,通过深挖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空间扩张过程中的进入性优势和根植性劣势,并将其与企业空间扩张的生存性目标相叠合,得到了该类企业区位分布的总体演化规律、模式及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基于企业空间扩张的发展性目标,对区位地理邻近与提升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方面解构和重构了建设监理企业知识传播的通道类型;另一方面则将建设监理企业蕴含隐性知识再分类为共享型和独占型,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空间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知识传播通道类型的结构属性差异,考量了其间不同种类隐性知识空间传输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据此得出对上述关联性问题的合理解释。(5)借助企业案例研究中获取的丰富数据和资料,通过对三个关键命题的实证检验,较好地验证和诠释了个体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的空间演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的总体分布格局随时间推移呈现显着的不均衡特征;②建设监理企业区位演变模式具有“先全面开花、后竞争性选择”的特殊规律;③建设监理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提高与其区位地理邻近的正向关联仅在共享型隐性知识流动于交互矩阵式知识传播通道时才会发生。

彭潇潇[8](2014)在《淮南新型城镇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推动,使得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城乡人口变迁的规模与速度也在迅速加快,每年有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迁至城市,逐步扩大了城镇化的规模,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以及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标志,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推动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中国城镇化水平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某些资源型城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由于依托资源的特殊作用,经济增长具有依赖性,城镇化模式也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城镇化问题的探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无疑是淮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下,淮南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转型继而维持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研究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典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概述,总结了若干对推进淮南新型城镇化有益的经验。其次,本文对淮南城市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得出了淮南现阶段城镇化面临着城镇化质量偏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较低的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淮南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最后,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得出淮南想要更好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必须继续保持淮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淮南创新能力、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并且结合淮南实际,提出了淮南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并试图对其他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如何以城镇化之路促进经济转型进而维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方勇[9](2013)在《露天矿区居民点安置方式探索 ——以平朔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露天采矿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量土地损毁,对当地生态引起巨大扰动。采矿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大面积土地,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其生存环境,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又压缩了其它区域的生态空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反过来,繁重的拆迁安置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大量复垦后土地积压在企业手里,成为烫手山芋,复垦土地的再利用成为矿山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平朔矿区为例,以“资源诅咒”、可持续发展、外部性、包容性增长等为理论基础,应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研究解决目前征地安置模式下各方现状困境难题,论文核心内容包括:第一,从理论角度分析矿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矿区征地安置模式的制度安排;第二,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查阅,重点关注矿区原地貌未失地农民的“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现状,指出当前矿区原地貌“三农”问题亟待改善,同时从已失地农民现状和矿山企业困境两方面来探讨当前征地安置模式的合理性;第三,提出复垦排土场重建居民点的安置模式并论证其可行性及趋势性;最后,根据平朔安家岭矿的矿山开采、复垦时序,提出相应的重建时序及具体实施内容,在具体制度建设及实施细则上,提供两个可供参考模式——台湾农地重划模式和国内生态移民的模式。本研究旨在把矿区失地农民的安置与复垦土地再利用结合起来,提出在复垦后土地重建居民点的安置方式,使农村劳动力与劳动对象、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缓解人地矛盾,为露天矿复垦土地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利用目标的同时,为矿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路,也给相关制度政策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蒋国旗[10](2013)在《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它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原材料来源,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研究能源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如何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保持能源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传统的能源问题研究一般根据能源的外在形式将其分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单一能源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们为科学研究方便所划分的各种能源种类其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为周边环境提供动力、光、热并可以实现互相转换的储能物质。本文认为能源市场建设应该把握能源的本质属性,在传统单一能源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把能源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思考,探索综合能源市场定义与内涵,研究构建综合能源市场的要素建设、结构设计、运行规则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撑体系,并分析这种综合能源市场体系运行状态,展望未来对综合能源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现实背景及其意义。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能源市场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学者所做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研究法、探索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对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分析、研究、总结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对能源、能源市场、能源市场体系的定义、分类、特殊属性以及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按照分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全面的阐述。由于能源市场对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表现形式,目前尚没有形成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市场理论,因此必须结合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具体研究。第三章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历史变革进行系统梳理,从中总结出我国能源产业变化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脉络,并对我国未来能源生产消费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第四、第五章主要结合对国外主要几个有参考价值的国家的能源市场研究,分析我国现有能源市场运行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垄断造成能源市场条块分割、互设壁垒、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市场继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研究的国外几个主要参考国家中既有超出我国资源基础条件的国家,也有不如我国资源基础条件的国家,还有与我国国土面积、资源状况等相似度比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对于能源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战略与政策都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不同点只是市场管制程度与具体管制措施的差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一。即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能源产业却仍然满足不了我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这种能源供求矛盾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甚至威胁我国未来经济安全。本文针对我国现有能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将能源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构建我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对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目标框架、实现路径、战略选择、要素建设、结构设计、运行规则等进行全面阐述,并对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运行模拟方法进行说明。本文所研究的综合能源市场对我国传统能源市场来说既是一种进化也是一种创新性重构,为我国未来能源市场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要实现能源市场继续发展就必须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但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深化能源改革需要制定正确的改革目标和详细的改革计划、步骤,按照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办法去实施,才能在保持整个能源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本文最后对我国能源发展方针、开发战略、能源供给与消费政策、能源战略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二、关于国有衰变矿区困境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有衰变矿区困境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结构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3.1 文化传统
        2.3.2 习俗习惯
        2.3.3 伦理道德
        2.3.4 意识形态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3.2.2 具有嵌入性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6 小结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6.1.3 逻辑回归拟合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6.2.3 多元回归拟合
        6.2.4 结果分析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6.3.5 结果分析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篇章结构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三、降服“蛮夷”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小结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四、结语
        小节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小节
结语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4)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第一节 选点理由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一、子腊村的生态
        二、子腊村的生产
        三、子腊村的生计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一、子腊村的民族
        二、子腊村的文化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5)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
        1.1.3 问题提出
        1.1.4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3.1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1.3.3 产业蜕变理论研究现状
        1.3.4 测度理论研究现状
        1.3.5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研究的方法
        1.5.3 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1.5.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蜕变基本原理
    2.1 产业蜕变含义
        2.1.1 产业蜕变起源
        2.1.2 产业蜕变发展
        2.1.3 产业蜕变界定
        2.1.4 产业蜕变特点
    2.2 产业蜕变关系
        2.2.1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2.2.2 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2.2.3 产业与产品之间的蜕变关系
    2.3 产业蜕变传递机制
        2.3.1 影响产业蜕变的因素
        2.3.2 产业蜕变途径
        2.3.3 产业蜕变效应
        2.3.4 产业蜕变传递机理
    2.4 产业蜕变运行机制
        2.4.1 产业蜕变方式
        2.4.2 产业蜕变结果
        2.4.3 产业蜕变运行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研究
    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3.1.1 煤炭资源自然属性
        3.1.2 煤炭资源经济属性
        3.1.3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3.1.4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及质量
    3.2 我国煤炭产业特点
        3.2.1 煤炭产业生产特点
        3.2.2 煤炭产业发展特点
        3.2.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
    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状况
        3.3.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
        3.3.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就
        3.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与蜕变转型关系
        3.4.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
        3.4.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蜕变转型关系
    3.5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3.5.1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原理
        3.5.2 基地转型与主业转移互动原理
        3.5.3 关联与非关联互动原理
        3.5.4 多级产业共建原理
        3.5.5 动脉与静脉产业耦合原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与蜕变阶段划分
    4.1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体系设计思路
        4.1.3 指标归结
        4.1.4 条件假设与指标筛选
        4.1.5 指标层级划分
        4.1.6 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
        4.1.7 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标准学习算法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4.2.2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4.3 基于MATLAB7.6的BP神经网络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
        4.3.1 测度模型构建
        4.3.2 测度模型运行
        4.3.3 测度模型结果
    4.4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
        4.4.1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方法
        4.4.2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
    4.5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关系
    5.1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律
        5.1.1 生命演化规律
        5.1.2 可持续发展规律
        5.1.3 科技革命规律
        5.1.4 动静态转化规律
    5.2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运作机制
        5.2.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原则
        5.2.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特点
        5.2.3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形式
        5.2.4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趋势
        5.2.5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结果
    5.3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
        5.3.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功能关系
        5.3.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互动关系
    5.4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
        5.4.1 量变与质变关系机理
        5.4.2 微观与宏观关系机理
        5.4.3 原因与结果关系机理
        5.4.4 现象与本质关系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研究
    6.1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
        6.1.1 煤炭产业的转型途径
        6.1.2 煤炭产业的转型领域
    6.2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在蜕变阶段的分布规律
    6.3 基于不同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模式
        6.3.1 基于蜕变的转型方式
        6.3.2 基于蜕变阶段不同转型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兖州矿区基于蜕变的转型对策
    7.1 兖州矿区基本概况
        7.1.1 兖州矿区简介
        7.1.2 兖州矿区转型现状
    7.2 兖州矿区蜕变程度测度
        7.2.1 兖矿数据获取与整理
        7.2.2 网络构建及训练数据的准备
        7.2.3 评价结果
    7.3 兖州矿区蜕变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7.4 兖州矿区蜕变—转型对策
    7.5 兖州矿区转型趋势与展望
    7.6 兖州矿区转型建议与目标
        7.6.1 科技创新方面
        7.6.2 节能环保方面
        7.6.3 人才培养方面
        7.6.4 信息化建设方面
        7.6.5 资本运作方面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附录C 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6)生态文明理论视阈下榆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贫困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生态贫困的定义
        2.1.2 生态贫困的内涵及特征
        2.1.3 生态贫困的类型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的辩证观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观——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3.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3.3 人类与可持续发展
3 陕西省榆林地区生态贫困的现状分析
    3.1 榆林地区生态贫困现状
        3.1.1 水资源匮乏且利用问题突出
        3.1.2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输沙量大
        3.1.3 土地荒漠化问题依旧严峻
        3.1.4 难利用土地面积大,农业发展滞后
    3.2 榆林地区贫困人口现状
    3.3 榆林地区生态贫困和贫困人口关系分析
4 陕西省榆林生态贫困调查研究
    4.1 问卷的设计
        4.1.1 问卷调查目的
        4.1.2 问卷调查对象
        4.1.3 问卷结构设计
    4.2 榆林生态环境与贫困的问题分析
        4.2.1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贫困人口数量较大
        4.2.2 生态环境的地理差异导致贫困程度不同
        4.2.3 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发展诱发代际贫困
        4.2.4 部分贫困村成为“空壳村”
5 榆林地区生态贫困的原因分析
    5.1 脆弱生态系统诱发贫困
    5.2 人为活动造成环境破坏
    5.3 扶贫不到位,缺乏针对性
        5.3.1 评定贫困户不够精确准确,帮扶主体单一
        5.3.2 扶贫资金有效投入不足且资助方式单一
6 解决榆林地区生态贫困的对策
    6.1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6.1.1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种植养护生态植被
        6.1.2 土地流转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
        6.1.3 打坝淤地、科学种植治理水土流失
    6.2 推广充填开采技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6.2.1 对矿区煤矿逐步推广充填开采技术
        6.2.2 依法治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6.3 实施精准扶贫,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投入
        6.3.1 结合地域差异实施精准扶贫,建立驻村联户一对一帮扶体系
        6.3.2 加大扶贫资金有效投入,扶持扶贫产业有序发展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关于榆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榆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7)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述评
    2.1 区位理论发展脉络分析
        2.1.1 国际区位理论发展回顾
        2.1.2 中国工业区位理论发展历程
    2.2 国内外服务业区位理论研究的兴起
    2.3 中国企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新近方向
    2.4 工程咨询与建设监理企业研究进展
        2.4.1 对工程咨询企业的研究
        2.4.2 对建设监理企业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研究理论框架
    3.1 建设监理服务与建设监理企业
        3.1.1 建设监理服务的执业范畴及内涵
        3.1.2 建设监理企业的形成、发展及行业属性分析
    3.2 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研究的基础理论
        3.2.1 区位理论
        3.2.2 空间组织理论
        3.2.3 其它相关理论
    3.3 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研究的基本框架
        3.3.1 宏观尺度企业群体的空间分布与格局
        3.3.2 城市内部企业群体的区位选择
        3.3.3 企业个体的空间行为及其演变
第四章 省区尺度建设监理企业群体的空间分布与格局
    4.1 企业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
    4.2 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因素
        4.2.1 建设监理企业的服务过程与特点
        4.2.2 影响因素与指标体系
        4.2.3 获取研究数据
    4.3 企业数量分布差异分析
        4.3.1 测度模型与方法
        4.3.2 分布差异测度结果
        4.3.3 差异表现与原因分析
    4.4 企业优势度分布差异分析
        4.4.1 优势度识别——资质水平指数QI
        4.4.2 QI的影响因素偏相关分析
        4.4.3 优势度分布差异解析
    4.5 企业省区分布格局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内部建设监理企业群体区位选择研究
    5.1 城市内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5.1.1 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内部区位研究的必要性
        5.1.2 建设监理企业的生产链
        5.1.3 建设监理企业不同组分的区位要求
        5.1.4 城市内部企业区位选择的集聚取向及形成机制
        5.1.5 影响城市内部企业选址的区位因子体系
    5.2 西安市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检验
        5.2.1 西安市建设监理企业发展现状
        5.2.2 基于ESDA的企业区位选择集聚检验
        5.2.3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子作用分析
    5.3 企业布局的城市空间规划指引
        5.3.1 来自西安市的建设监理企业布局启示
        5.3.2 建设监理企业空间规划指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设监理企业个体空间扩张及演变的机理分析
    6.1 企业扩张与企业空间扩张
        6.1.1 企业扩张及其成因
        6.1.2 企业空间扩张主要特征
        6.1.3 企业空间扩张的动力机制
    6.2 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空间扩张的特点与目标
        6.2.1 企业空间扩张的特点
        6.2.2 企业空间扩张的目标
    6.3 基于生存性目标的建设监理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6.4 基于发展性目标的建设监理企业区位知识传播关联
        6.4.1 建设监理企业的知识传播类型
        6.4.2 区位地理邻近与知识传播效率提升的关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设监理企业空间演变的案例研究
    7.1 案例企业(中安公司)基本情况
        7.1.1 企业概况
        7.1.2 案例企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7.2 中安公司区位的空间演变过程
        7.2.1 2003—2012中安公司区位选择及空间演变
        7.2.2 中安公司区位空间演变的阶段划分
        7.2.3 有待验证的区位空间演变理论命题
    7.3 基于信息熵的案例企业区位整体特征验证
        7.3.1 信息熵概念与测度方法
        7.3.2 信息来源与测算
        7.3.3 结果分析
    7.4 基于度分布的案例企业区位演变规律验证
        7.4.1 度分布概念与测度方法
        7.4.2 数据来源与测算
        7.4.3 结果分析
    7.5 基于地理关系赋值规则和SNA的案例企业区位知识传播关联验证
        7.5.1 研究方法
        7.5.2 数据来源与测算
        7.5.3 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安公司2011—2012年服务项目基础信息
附录二 中安公司“总部+项目部”知识传播总计量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淮南新型城镇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1.2.2 国内城镇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3.4 数据来源
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 城镇化的含义
    2.2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2.3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2.4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3 淮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典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总结
    3.2 淮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人口方面
        3.2.2 经济方面
        3.2.3 产业方面
    3.3 淮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3.3.1 城镇化质量较低
        3.3.2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3.3.3 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有待提高
        3.3.4 问题的成因分析
    3.4 淮南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
        3.4.1 优势
        3.4.2 劣势
        3.4.3 机遇
        3.4.4 威胁
4 淮南新型城镇化影响因子分析
    4.1 淮南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子的指标设计
        4.1.1 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4.1.2 影响因子的指标设计
    4.2 因子的关联性验证
    4.3 淮南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模型与方法
        4.3.1 影响因子的理论模型
        4.3.2 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4.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
5 对策与建议
    5.1 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
        5.1.1 坚持以人为本
        5.1.2 强化市场导向
        5.1.3 推进城乡统筹
    5.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5.2.1 发展非煤第二产业
        5.2.2 发展第三产业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4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5.5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5.5.1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5.5.2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5.6 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
        5.6.1 发展循环经济
        5.6.2 加大环保设施建设
        5.6.3 加快采煤沉陷区的治理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露天矿区居民点安置方式探索 ——以平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矿区农村发展及其征地制度理论研究
    2.1 概念辨析
        2.1.1 矿区
        2.1.2 征地安置模式
        2.1.3 复垦地重建安置模式
        2.1.4 复垦土地再利用
        2.1.5 征地房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资源诅咒”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包容性增长理论
    2.3 矿区农村发展困境理论分析
        2.3.1 资源开采对农业生产影响
        2.3.2 资源开采外部性的农村生态负效应
        2.3.3 农村社会发展与利益纠纷
    2.4 矿区征地安置特征分析
        2.4.1 我国征地制度简述
        2.4.2 矿区征地安置模式及其矛盾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征地安置模式下矿区现状调查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3.1.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1.3 平朔矿区概况
    3.2 原地貌农村现状调查
        3.2.1 农业生产
        3.2.2 农民生活
        3.2.3 农村环境
    3.3 矿区征地安置搬迁情况调查
        3.3.1 平朔矿区农村搬迁安置情况
        3.3.2 征地农民补偿安置情况
    3.4 矿山企业现状问题分析
        3.4.1 耕地占补平衡问题
        3.4.2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
        3.4.3 企业征地成本负担
        3.4.4 复垦后的土地退出问题
    3.5 本章小结
        3.5.1 原地貌未失地农民调查小结
        3.5.2 矿区征地搬迁安置情况调查小结
        3.5.3 矿山企业困境小结
4 复垦土地重建居民点可行性分析
    4.1 国外土地复垦内涵与目标
    4.2 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产业发展分析
        4.2.1 矿区已复垦土地情况
        4.2.2 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情况
        4.2.3 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4.3 平朔矿业用地改革
        4.3.1 矿区矿业用地改革概况
        4.3.2 改革可行性分析
        4.3.3 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4.4 复垦土地重建居民点较原地貌优势分析
        4.4.1 复垦地重建居民点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农业
        4.4.2 复垦地重建居民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4.5 本章小结
5 复垦土地重建居民点时序设计及实施内容
    5.1 资源开采影响范围内居民点划分
    5.2 重建时序设计
        5.2.1 土地损毁与复垦环节
        5.2.2 重建时序设计
    5.3 重建模式借鉴
        5.3.1 参考模式1:农地重划
        5.3.2 参考模式2:生态移民
        5.3.3 比较借鉴
    5.4 重建工程实施
        5.4.1 工程内容及程序
        5.4.2 工程费用及负担
        5.4.3 工程实施要点
        5.4.4 模式不足及改进建议
    5.5 复垦土地综合利用布局分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能源市场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能源市场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二、 国内能源市场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一、 根据能量蕴藏方式不同的分类
        二、 根据相对比较方式不同的分类
    第二节 能源市场体系及特殊性
        一、 能源市场体系
        二、 能源市场的特殊性
    第三节 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
        一、 经济安全的界定和内涵
        二、 能源安全的经济分析
第三章 我国能源产业的历史变革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我国能源产业的历史变革
        一、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进程
        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进程
        三、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进程
        四、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变迁
    第二节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发展趋势
        一、 我国能源生产发展趋势
        二、 我国能源消费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现有能源市场运行状态分析及其评价
    第一节 我国现有能源市场运行状态分析
        一、 我国现有能源市场物质技术状态
        二、 我国现有能源市场运行分析
    第二节 我国能源市场现有运行状态评价
        一、 我国能源市场的垄断分析
        二、 我国能源市场现有状态评价
第五章 国外主要国家能源市场参考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能源市场
        一、 俄罗斯能源资源状况
        二、 俄罗斯能源市场特点
        三、 俄罗斯能源管理研究
    第二节 美国能源市场
        一、 美国能源资源状况
        二、 美国能源管理体制
        三、 美国能源市场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印度能源市场
        一、 印度能源资源状况
        二、 印度能源市场发展趋势及其战略与对策
第六章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
    第一节 中国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 我国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战略指导思想选择
        二、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综合能源市场概念的提出
        一、 综合能源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二、 综合能源市场与传统能源市场的差异
    第三节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框架与路径选择
        一、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框架
        二、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中国能源市场体系的重构
        一、 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要素建设
        二、 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结构设计与运行规则
第七章 综合能源市场体系运行评估方法
    第一节 综合能源市场的稳定性
        一、 能源市场系统的稳定性
        二、 综合能源市场的运行
    第二节 综合能源市场的模拟方法及评价
        一、 综合能源市场的模拟假设
        二、 综合能源市场运行的模拟方法
        三、 综合能源市场体系评价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八章 我国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方针
        一、 实施节约能源优先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二、 促进能源产业的多元发展
        三、 发挥科技创新在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
        四、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五、 改善能源产业中的民生需求
    第二节 我国能源开发战略
        一、 国内能源开发
        二、 国外能源开发
    第三节 我国能源供给与消费政策建议
        一、 改革国内能源管理与监管体制
        二、 推进我国能源市场各项配套改革
        三、 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能源消费政策改革
        四、 提高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保标准
    第四节 我国能源战略产业培育与发展政策建议
        一、 充分利用我国市场资源优势
        二、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三、 积极鼓励新能源开发与使用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后记

四、关于国有衰变矿区困境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3]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D]. 张洪滨. 暨南大学, 2019(03)
  • [4]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5]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D]. 刘宜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6]生态文明理论视阈下榆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 樊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琦. 西北大学, 2014(12)
  • [8]淮南新型城镇化对策研究[D]. 彭潇潇.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9]露天矿区居民点安置方式探索 ——以平朔矿区为例[D]. 方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10]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蒋国旗.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标签:;  ;  ;  ;  ;  

国有衰变矿区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