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脉高压症及其检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黎金葵,黄宏亮,朱袁慧,雷军强[1](2021)在《影像学方法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经颈静脉插管测量肝静脉压力梯度仍是评价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 如何准确、可重复地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 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 影像学方法无创诊断门静脉高压取得重要进展, 现就不同影像方法在评价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叶芸,胡高斌,黄龙,王振,彭辉,于庆生[2](2021)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脾切除后血瘀证变化规律及健脾活血法治疗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脾切除后患者血瘀证变化规律及中医药对脾切除后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行脾切除术的45例H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护肝、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外,还给予健脾活血中药治疗,治疗6~8周。术后常规监测PLT、D-二聚体、血流变和门静脉系统彩超,观察脾切除术后血瘀证治疗情况。结果:HLD脾切除术后PLT、D-二聚体和血流变各项指标自术后第1天起逐渐升高,2组PLT、D-D二聚体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第5天、第7天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后PLT、D-二聚体和血流变的升高会对血瘀证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术后服用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的中药能有效减少血瘀证发生的危害,降低血栓的形成。
沈毅,潘晋方,于庆生[3](2020)在《血小板重度减少对肝硬化脾切除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肝硬化行脾切除手术的患者中,血小板重度减少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115例因肝硬化行脾切除患者资料,根据血小板降低程度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一周内血小板变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数据分析。结果重度血小板减少组术后血小板回升至正常水平较轻中度血小板减少组慢(P<0.01),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发生率、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脾亢患者中血小板重度减少者经过术前适当的治疗和处理,行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郑州,于庆生,潘晋方,沈毅,张琦,王振,黄龙[4](2020)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近期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合并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413例HLD合并脾亢患者,检测手术前1d和术后1、7、14d外周血象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变化,观察术后1、7、14d并发症和死亡人数。结果:术前1d患者外周血象WBC、RBC、HGB、PLT低于正常值,肝功能ALT、AST、TBIL高于正常值,ALB低于正常值;术后1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AST、TBIL较术前明显升高,ALB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术后7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升高明显,AST、TBIL下降明显(P<0.001),但ALB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14d与术前1d比较外周血象WBC、RBC、HGB、PLT明显升高(P<0.001),肝功能ALT、AST、TBIL下降明显,ALB上升明显(P<0.001)。413例患者14d内并发症:出血78例(18.85%)、胰瘘44例(10.65%),肝功能恶化仅83例(20.10%),而门静脉系统血栓达138例(33.41%),术后仅1例死亡。结论:HLD合并脾亢患者,脾切除后血象得以复常,这有助于患者长期驱铜治疗,肝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VST需临床提前干预。
周超[5](2019)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相关特征、治疗措施对结局的影响,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获益人群,筛选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建立可用于判断疾病转归及临床决策的预测手段。资料与方法:以“十二五”重大专项“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入组的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两组在总人群和不同亚组人群中4周至48周的终点事件发生率;cox回归分析构建用于预测结局的列线图,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酶联免疫法检测HBV-ACLF人群的0、4、8周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6等细胞因子与疾病损伤、预后之间的关系,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西医治疗方案对于HBV-ACLF人群的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4、8、12、24、48周病死率(11.6%、17.9%、20.6%、24.5%、27.0%)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19.1%、25.5%、27.3%、31.4%、32.0%)(P<0.05);其各时间点的死亡风险分别是西医治疗组的0.57、0.63、0.72、0.65、0.73倍(P<0.05)。2.中西医结合治疗显着降低年龄≤44岁(HR=0.42,95%CI:0.27-0.66)、合并肝性脑病(HR=0.29,95%CI:0.15-0.58)、晚期(HR=0.44,95%CI:0.30-0.67)人群的死亡风险。3.年龄(HR=1.02,95%CI:1.01-1.04)、总胆红素(HR=1.04,95%CI:1.02-1.07)、国际标准化比值(HR=2.58,95%CI:1.98-3.37)、肝性脑病(Ⅰ/Ⅱ 期:HR=2.20,95%CI:1.25-3.87;Ⅲ/Ⅳ 期:HR=23.67,95%CI:7.74-72.37)、肝肾综合征(HR=3.64,95%CI:1.69-7.82)、低钠血症(HR=1.86,95%CI:1.22-2.84)、血小板计数(>20/≤60:HR=1.42,95%CI:1.89-2.27;>60:HR=2.42,95%CI:1.94-6.20)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基于上述7项因素建立的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HBV-ACLF人群结局;列线图在预测28天、336天结局方面优于MELD及MELD-Na评分(0.87vs0.79/0.80,0.82vs0.73/0.75);在预测 90 天结局时优于 MELD 评分(0.86vs0.79,P=0.042),但与MELD-Na 评分无差异(0.86vs0.82,P=0.140)。5.HBV-ACLF 早期人群的 IL-6 水平显着高于中期(P<0.001)、晚期(P<0.001);2个以上器官衰竭人群的IL-6水平高于1个器官衰竭的人群(P=0.014);高危组的IL-6水平高于中危(P=0.001)及低危组(P<0.001);死亡组的IL-6水平高于存活组(P<0.001);IL-6高水平组(>16.12pg/ml)的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组(≤ 16.12pg/ml)的 1.69 倍(95%CI:1.27-2.25,P<0.001)。结论:通过疗效分析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HBV-ACLF人群的死亡率;特别是在或年龄≤44岁、或合并肝性脑病、或晚期的HBV-ACLF人群中获益更显着;建立的列线图可以较好地预测HBV-ACLF人群的结局;发现IL-6可作为反映HB V-ACLF损伤程度及预测结局的潜在指标。
郭彬彬,于庆生,沈毅,张琦,王振,黄龙,周富海[6](2019)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患者脾切除前后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合并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的77例HLD合并脾亢患者,观察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和的变化及其术后D-二聚体(D dimer,D-D)变化和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脾切除术后PLT和D-D升高明显。术后1 d,多数患者(70.1%)PLT恢复到正常范围,所有患者(100%)D-D均超过正常范围;术后7 d,77例患者(100%)PLT都恢复到正常范围及其以上。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PVST)的发生率为67.5%。其中术后7 d为41.5%,术后14 d为26.0%。结论:脾切除术后HLD合并脾功患者PLT明显升高,达到了手术目的,满足了内科驱铜治疗。但随着PLT升高,D-D水平上升,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形成PVST,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恢复,临床上需提前干预,预防PVST的发生。
张薇薇,左琴琴,吴大洲,王满妮,徐华[7](2018)在《多次输血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鉴定1例多次输血后患者血清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并寻找相合的血液输注。方法鉴定红细胞血型,进行抗体筛查并采用2种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A,CCDee,Jk(a+b-),M-N+,血清中陆续检出IgG-E、IgG-c、IgG-Jkb及IgM-M 4种不规则抗体。结论输血实验室有必要采用灵敏度高的血清学实验方法以及配备2种或2种以上谱细胞,以便准确鉴定出抗体和避免漏检,保证输血安全;对于需要反复输血者或是有预见性多次输血者,应筛选多种血型系统抗原与患者血型抗原相符的血液输注。
王铭,唐红[8](2017)在《肝功能评价体系现状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参与物质的合成代谢、解毒灭活、生物转化、凝血物质的生成和消除、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当肝脏出现病变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肝功能评价体系对临床医生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医学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生物化学指标及肝功能评分模型等肝功能评价方法外,肝储备功能的量化、功能性肝体积的影像学测定以及肝功能损伤后的再生能力评估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目前临床中肝功能评价体系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帅剑锋,陈刚,于庆生,潘晋方,张琦,刘举达[9](2012)在《总胆汁酸变化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硬化33例,乙肝(HBV)肝硬化22例,进行术前、术后总胆汁酸检测,并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BA术前大多数上升、术后有明显下降过程(P<0.01)后上升;ALT、AST、TBIL、DBIL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上升,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与ALT、AST、TBIL、DBIL呈"背离"现象。结论 TBA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亢中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现象。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有助于肝损伤判断。
杜广金[10](201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一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在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连续施行的46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46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获肝切除术的患者中,有71例在术后30天内发生83例次并发症,其中死亡6例,其肝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2%和1.3%。主要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25例次(占所有并发症例次的30.1%)、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18例次(21.6%,前者8例次、后者10例次)、切口问题9例次(10.8%,切口裂开7例、切口感染2例)。排除与肝切除术无直接相关的11例有并发症的患者,456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小板<100×109/L、Child-Paugh分级B级、血管癌栓、多发病灶、术中输血是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将上述重要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hild-Paugh分级、血管癌栓、术中输血量是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并发症发生与术前血小板水平(<100×109/L)、Child-Paugh分级(B级)、血管癌栓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30天内)为15.8%和1.3%;主要并发症为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切口问题;Child-Pugh分级(B)、血管癌栓、术中输血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免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术前准确评估肝功能、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仔细操作和尽可能减少失血。
二、门脉高压症及其检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脉高压症及其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脾切除后血瘀证变化规律及健脾活血法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诊断标准 |
1.1 HLD诊断标准[5] |
1.2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6] |
1.3 脾亢分级标准[7]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一般资料 |
4 治疗方法 |
4.1 对照组 |
4.2 观察组 |
5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5.1 血瘀证发生情况 |
5.2 PVST形成情况 |
5.3 PLT变化 |
5.4 D-二聚体变化 |
5.5 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 |
6 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 2组治疗前后血瘀证发生率 |
2 2组PVST形成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
3 2组术后PLT和D-二聚体变化 |
4 2组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 |
讨 论 |
(3)血小板重度减少对肝硬化脾切除手术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分组标准 |
1.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 3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比较 |
2.2 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总量、术后腹腔出血情况 |
2.3 术后PLT动态变化 |
2.4 PVST形成情况 |
3 讨论 |
(4)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近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入组标准 |
1.1 HLD诊断标准[5] |
1.2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6]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3 方法 |
3.1 术前准备方法 |
3.2 手术方法 |
3.3 术后处理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4.1 血常规变化 |
4.2 肝功能变化 |
4.3 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
5 统计方法 |
结 果 |
1 脾切除前后血象的变化(我院正常范围标准WBC:3.5~9.5×109/L;RBC:4.3~5.8×109/LHGB:130~175g/L;PLT:125~135×109/L) |
2 脾切除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我院正常范围标准ALT:9~50g/L;AST:15~40g/L;TBIL:3.42~20.52umol/L;ALB:40~55g/L) |
3 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
讨 论 |
(5)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现状 |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特征 |
3.2 终点事件 |
3.3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
3.4 亚组分析 |
3.5 不同分期人群中并发症的组间对比 |
3.6 不同中医治法对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病死率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列线图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结局及辅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应用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特征 |
3.2 预后相关因素的筛选 |
3.3 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
3.4 基于列线图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层 |
3.5 列线图辅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用的初步探索 |
4. 讨论 |
第三章 炎症细胞因子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程度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IL-6等细胞因子与常用肝损伤指标、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 IL-6等细胞因子在HBeAg(+)、HBeAg(-)人群中的差异 |
3.3 IL-6等细胞因子在不同证型人群中的差异 |
3.4 IL-6等细胞因子在合并感染与无感染的人群中的差异 |
3.5 IL-6等细胞因子在不同疾病分期人群中的差异 |
3.6 IL-6等细胞因子在不同器官衰竭人群中的差异 |
3.7 IL-6等细胞因子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差异 |
3.8 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生存患者中的差异及预测价值 |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患者脾切除前后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
1.1研究对象 |
1.2诊断标准 |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术前准备方法 |
2.2麻醉和手术方法 |
2.3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2.4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PLT手术前后比较 |
3.2 D-D手术前后比较 |
3.3术后PVST及伴随症状形成情况 |
4 讨论 |
(7)多次输血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简介 |
1.2 试剂 |
1.3 方法 |
1.3.1 血型鉴定 |
1.3.2 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 |
1.3.3 交叉配血 |
2 结果 |
2.1 血型鉴定 |
2.2 末次抗体筛查实验 |
2.3末次不规则抗体鉴定 |
2.4 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时间和种类 |
2.5 交叉配血 |
3 讨论 |
(8)肝功能评价体系现状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肝功能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
1.1 胆红素 |
1.2 血清氨基转移酶 |
1.3 血清白蛋白 |
1.4 凝血酶原时间 |
1.5 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 |
2 肝功能模型 |
2.1 CTP分级 |
2.2 MELD及其衍生评分模型 |
2.3 里尔模型 |
2.4 SOFA及APACHEⅢ评分系统 |
3 肝脏储备功能的量化评估方法 |
3.1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
3.2 其他肝储备功能的定量检查 |
4 功能性肝脏体积测定技术 |
4.1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
4.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
4.3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
5 肝细胞再生指标 |
5.1 甲胎蛋白 |
5.2 其他肝细胞再生指标 |
(10)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例资料 |
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4 并发症定义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并发症发生率 |
2.2 并发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
2.3 并发症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
2.4 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切除术死亡率 |
3.2 术前肝功能与并发症 |
3.3 术中输血与并发症 |
3.4 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 |
3.5 非肝切除术相关并发症 |
3.6 死亡因素分析(术后30天)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门脉高压症及其检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学方法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 黎金葵,黄宏亮,朱袁慧,雷军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12)
- [2]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脾切除后血瘀证变化规律及健脾活血法治疗效果[J]. 叶芸,胡高斌,黄龙,王振,彭辉,于庆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09)
- [3]血小板重度减少对肝硬化脾切除手术安全性的影响[J]. 沈毅,潘晋方,于庆生.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4)
- [4]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近期疗效[J]. 郑州,于庆生,潘晋方,沈毅,张琦,王振,黄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05)
- [5]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及预后分析[D]. 周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6]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患者脾切除前后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郭彬彬,于庆生,沈毅,张琦,王振,黄龙,周富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7]多次输血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分析[J]. 张薇薇,左琴琴,吴大洲,王满妮,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2018(08)
- [8]肝功能评价体系现状和研究进展[J]. 王铭,唐红.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7(02)
- [9]总胆汁酸变化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意义[J]. 帅剑锋,陈刚,于庆生,潘晋方,张琦,刘举达. 安徽医学, 2012(09)
- [10]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D]. 杜广金. 青岛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