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新闻专题文章的人文特色

浅谈美国新闻专题文章的人文特色

一、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晴晴[1](2021)在《从特稿到非虚构:变与不变 ——对杜强系列作品的叙事学分析》文中提出

韩隽[2](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潘力[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失去了大众传媒的性质,在写作技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及大批判文章外,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近四十二年来,大众媒介却以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通过这些媒介的作品,感受着写作技法的不断变化成长。简而言之,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在这四十二年来经历了从单调到多元、从精英化到草根化的演变历程。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传播学和写作学的论着以及经过分析大量大众媒介的写作样本,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大致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的媒体复苏阶段、1992-2001年的媒体市场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媒体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的手机互联网时代。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也只能是大致概念,边界难免有重叠和模糊之处,比如提到的第一篇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前,但因其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也列进了研究作品之中,研究文本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末。对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交叉部分,本文以大众普及度或者是以标志性媒介诞生作为该阶段的划分。在这四个阶段里,大众媒介写作技法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演变趋势:以政治宣传为目标的写作技法从权威到柔化:因为国情,“喉舌功能”始终是中国媒介的第一个标签,而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媒体写作方式的改变。从重大事件的“传声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舆论监督”到如今官媒的互联网化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宣传职责,大众媒体写作技法比以往都更灵活、更具人情味。受众推动写作技法不断走向通俗与成熟:“受众”在这四十多年间指读者、观众、听众与网民,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技术的产物,同一个受众往往兼具多种身份,既是读者也是听众,甚至可能也是作者。作者的受众意识是直接影响写作技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的受众经历了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中国的大众媒介曾经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了争取受众的认可,故事化和娱乐化成为最显着的媒介写作趋势。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作者与受众的边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作者。技术革新推动写作技法的创新:四十二年来,技术的革新进步使中国大众媒介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大众迎接了电视机的普及、电脑普及、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对生活的彻底改变,不同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也和不同的写作技法紧密联系。技术的进步让阅读与写作都更加便捷,曾经风光无量的平台不再高不可攀,“写作”可以容纳的手段越来越多,媒介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去精英化和多元化是技术革新为媒介写作技法带来的显着变化。本文试图在三万余字的篇幅内对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的代表性作品的写作技法做一次全景式浏览,因时间、篇幅和水平所限,难免有所遗漏,期待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郑冉[5](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专业生产非虚构作品的媒体和机构越来越多,在短阅读盛行的时代,非虚构写作不仅与之背道而驰,发展势头也逐年强劲。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此类作品何以用它的叙事力量突破重围。本论文从“极昼工作室”、“湃客工坊”、“人物”、“GQ报道”、“真实故事计划”、“谷雨实验室”、“故事硬核”七个媒体中选取了17篇报道作为样本,借助叙事学理论,使用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它们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本论文首先从概念上解释了非虚构写作,梳理其发展脉络,介绍选取样本的七大非虚构媒体,在宏观上对非虚构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论文从叙事主题角度探究了非虚构写作,通过对主题的研究,探讨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选题倾向。在对具体文本的微观分析中,从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四方面分析所选作品的叙事层次和叙事技巧,展现了非虚构写作者如何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实现文本可读性上的跃升。本论文研究发现:第一,人物和时代是非虚构写作的两大叙事主题,围绕着这两大主题,其重点呈现了个体命运、群像面貌、时代热点和城市形象等内容,非虚构写作者在选题上进一步扩充了传统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力图深入细致地把握时代与社会的脉动;第二,叙事学理论完全适用于非虚构文本的分析,但虚构和非虚构的文本在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上有细微差别,比如:写作者始终作为第一叙事者,零聚焦视角在非虚构文本中是不存在的,叙事结构上非虚构写作常常以倒叙开头等。非虚构写作是新媒体平台的新兴产物,本论文希望能为当下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并为相关的非虚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吴雅梦[6](2020)在《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转型》文中研究表明特稿这一文体作为新兴事物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摸索期-巅峰期-沉寂期-重塑期四个阶段的颠覆,并在经历本土化后作为“中国式特稿”重生。本文运用生态学作为研究工具,就中国特稿的发展历程作历时性分析,从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的角度剖析中国特稿的生存现状,并据此分析其在智媒化的生态语境下的未来转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将生态学作为理论量尺,多维视野、宏观视角解读中国特稿,并尝试建构新的研究范式。除了研究框架的创新,作者利用实习之便,在研究内容上加入了丰富的实例资料,通过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来使论文内容更丰满。除了绪论部分外,本文主要有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是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历史沿革,作者首先论述了中国特稿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国特稿从1995年正式从西方引入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95-2003年的探索期,2003-2008年的巅峰期,2008-2015年的沉寂期,2015-2020年的重塑期。作者对相应时期所对应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变化下中国特稿具体形态的变化做了详细论述。第二节则对美国特稿的发展进行历史溯源,并对不同生态环境下中美特稿在报道色彩、微观文本和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第二章的研究内容是中国特稿的外部生态现状。作者首先对中国特稿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生态特性进行分析,比如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性、寄生关系与捕食关系等自然生态特征。后三节则分别对中国特稿外部的政治经济生态、技术生态和用户生态的现状,以及它们对中国特稿的发展启示做了分析。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是中国特稿的内部生态现状。作者首先运用媒介生态位的理论对中国特稿的时空生态位、功能生态位、营养生态位进行了具体数据和案例的分析;其次在微观内容生态上,对十篇特稿作品的叙事、议题和风格进行分析;最后一节则从创作者、媒体、平台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特稿的宏观行业生态现状。第四章的内容是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未来转型,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进行论述。微观层面上,中国特稿的叙事将可能转向融媒交互式、特稿记者将走向全媒体记者、特稿平台将转向产业化和品牌化运作。宏观层面上,技术的变革可能会使特稿转向感官化和私密化;而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特稿的变现渠道将会进一步拓宽,朝付费化和IP化的方向发展;而在整体的生态系统中,中国特稿将丰富物种多样性、议题多样性,使媒体与用户、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平台之间实现协同演进。

王毅璇[7](2020)在《《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文中认为特稿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文体。20世纪末,《中国青年报》率先突破传统,创立更加注重本质真实、情感共鸣和多元表现形式的特稿版——《冰点》,呈现出文学审美的倾向。经过25年的发展,特稿在中国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重要新闻体裁,《冰点》在纸媒日益式微的当下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这一个案,结合《冰点》特稿记者的实践经历与专业认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求美与文学审美的连接点在哪里?特稿中的文学审美追求如何体现?特稿记者又如何保护新闻的专业性?研究发现,文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追求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冰点》特稿具有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征,其文学审美追求体现为题材之真、主题之善和形式之美,这种追求对深化新闻事实的深层内蕴,增加新闻表现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另外,《冰点》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于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信仰以更高的伦理和专业标准要求自身逼近真实,这种信仰外化于特稿文本中,体现为事实代替抽象形容、冷峻笔调、不虚美不隐恶、“证据”佐证、密集使用引语等,使得特稿不改其新闻内核。

秦琳[8](2018)在《灾难新闻特稿报道策略研究 ——以《冰点周刊》“冰点特稿”栏目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冰点周刊》“冰点特稿”栏目在2004年到2017年间,发表的78篇灾难新闻特稿报道做为研究样本,结合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与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冰点”栏目的新闻理念继承与发展,“冰点特稿”灾难新闻的选题和选材以及艺术特色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就“冰点特稿”灾难新闻的选题、采访对象选择、标题、开头与结尾、内容主体等方面对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和个案解读。试图探究如何从灾难事件中挖掘出优质的题材和内容,制作一篇优秀的灾难新闻特稿。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对研究对象做文献综述,从已有的文献中获得启发。《冰点周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虽然它几经改版,但其新闻采写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因此《冰点》的历史和新闻理念值得回顾。同时,本文从选题特点和价值、灾难新闻采访和对人情人性的挖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探析“冰点特稿”灾难新闻在选题和选材上的独到之处。此外,本文从标题特色、开头与结尾的特色、主体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试图探析“冰点特稿”灾难新闻报道如何利用写作技巧触动人心。最后,结合分析成果与当前新媒体的特点,就灾难新闻特稿的新闻标题制作、报道选题的选择和新闻报道形式方面给出了建议。本文认为,灾难新闻特稿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有受众需求和传播优势,但是报道内容要贴合社交媒体的特点,坚守新闻本质的同时也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采访题材上,那些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灾难事件值得媒体进行跟进,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深度报道。在新闻报道形式上,应该利用新媒体丰富的呈现形式,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事件中有利于更真实地还原灾难事故的现场,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在业务层面对灾难新闻特稿在报道上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也希望为其他对灾难新闻特稿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徐丽娜[9](2018)在《南香红新闻特稿的叙事艺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以《南方周末》及其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超过千余篇,但对在南周报系下成长起来的记者以及其新闻作品的研究则微乎其微。这与新闻的纪实性、纪事性及新闻报道的采写特点有关。新闻以“事”为主,报道及时,不易形成个性,能在纪事的新闻作品中形成个人风格的记者,都是出类拔萃的。南香红即是一位颇具个人风格的女记者,独特叙事视角、风格和观察力使其特稿兼具新闻的“真”和文学的“美”,呈现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基于南香红自1990年代末至2015年间发表的41篇新闻特稿,以热奈特及格雷马斯的经典叙事理论为支撑,从故事、叙述和话语三个层面分析其特稿的叙事艺术。全文由以下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对“新闻特稿”、“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等关键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学界对新闻特稿、叙事理论,新闻叙事理论,以及南香红新闻特稿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故事层面研究。通过对南香红新闻特稿中行为者的统计和语义分析,发现其新闻特稿中的行为者呈现出“缺失的官方”和“对抗的民众”两大特征。其中官方较多呈现出“粗暴、蛮横、不作为”的形象,民众虽势单力薄但有反抗意识;叙事节奏上,运用细节、事件的组合和叙事的详略营造高低缓急的内部节奏,引起受众心理的跌宕起伏,外部则通过长短段落的错落有序带给受众视觉享受。叙事节奏的内外结合,使其特稿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愉悦的审美体验。第三章从叙述层面研究,发现南香红常使用“公开的叙事者”身份赋予特稿浓郁的人情味和对所述之事的严肃思考,“公开的叙事者”在本研究中突出表现为高频率的第一人称出场方式;在叙事视角上,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身份使其在选材和新闻聚焦时偏向于教育、生态、环境、灾难等议题,关注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形成鲜明的“她视角”和“底层聚焦”的叙事视角。第四章从话语层面研究,研究发现,南香红的新闻特稿呈现出高温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词汇上,南香红在特稿写作中不避讳选用高主观的形容词和情态词;句式上,主观性强的疑问句、感叹句和采用明喻修辞手法的“像”字句在南香红新闻特稿中出现频率较高;语篇组织上,细节描绘和评论是南香红常用的自我表达手段。研究发现,新闻真实性和文学审美特质的融合,记者职业素养和女性身份特质的碰撞,新闻客观性和自我表达欲望的博弈是南香红新闻特稿呈现独特叙事艺术的深层原因。

汪琪[10](2015)在《中国对外传播新闻特稿叙事分析 ——以人民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英语新闻网站所提供的内容、所采用的叙事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那些从未踏出国门的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印象和理解,进而影响着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本文试图探究中国英文新闻网站是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该文以人民网英文版为研究对象,对其2012-2014年期间发表的100篇特稿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深入分析,以期考察我国英文网络媒体的特稿写作特点及其不足之处,从而优化对外传播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第一、人民网英文版的英文特稿在叙事者、叙事层次、时间顺序安排、聚焦、事件以及行为者等方面体现了何种叙事特征?第二、这些中国媒体的英文新闻特稿在以上叙事方法中与国际新闻界推崇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有哪些突出异同?本文借用叙事学理论中对于叙事方法的分析维度,根据荷兰叙事理论学者米克·巴尔的三分法叙事理论框架,对选取的特稿进行叙事文本(narrative text)、故事(story)、素材(fabula)三个层次的文本分析,层层深入,分别考察了这100篇英文特稿在叙事者、叙述层次、叙述时序、聚焦、事件悲喜剧倾向和行为者行动元类型等基本叙事要素上的特征。研究表明,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国对外传播网站人民网英文特稿的取材丰富(素材),但事件类型和行动元固化,对报道材料的加工(故事和文本)严格遵从了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报道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但叙事方式单一(如叙述层次简单,聚焦过于集中,错时运用缺乏变通等),未能充分发挥特稿这一新闻体裁对外传播的优势。建议对外新闻工作者在特稿报道中谨慎借鉴普利策获奖特稿的复杂叙事手段,丰富特稿写作技巧,以期更好地满足外国受众的知情欲和阅读体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话题创新和理论创新。首先,国内已有对外传播研究集中在传播能力和传播体系等宏观话题的讨论,很少有对于英语语境下特定新闻体裁可读性层面的学术研究。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探讨了中国对外传播新闻工作者的英文特稿报道中体现的叙事特征。其次,本文打破了学科藩篱,将叙事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关键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使得对于特稿文本的叙事方式分析系统化和结构化,便于读者把握这些英文特稿叙述特征的全景。本文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对于所有叙事要素都一一进行考察,只能在分析中选择特点相对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另外,本文在结论部分也未能给出优秀新闻特稿叙事方法的绝对参考标准,这一标准是否存在以及如何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二、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
    (二)大众媒介
    (三)写作技法
    (四)演变历程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非虚构写作和相关新闻文体的研究
        1.3.2 关于叙事学和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叙事学
        1.4.2 文本分析法
2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2.1 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与发展
        2.1.1 由来与发展
        2.1.2 内涵和特征
    2.2 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发展
        2.2.1 微信公众平台非虚构写作实践
        2.2.2 新媒体特性在非虚构写作上的呈现
    2.3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依据
3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题分析
    3.1 主题概念
    3.2 合奏:“我”与“我们”
        3.2.1 个体报道
        3.2.2 群像报道
    3.3 今日“历史”的书写与见证
        3.3.1 热点: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愫
        3.3.2 城市:符号与意象
4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体分析
    4.1 叙事者分析
        4.1.1 叙事者概念
        4.1.2 记者作为外部同叙述者
        4.1.3 记者作为外部异叙述者
    4.2 叙事视角分析
        4.2.1 叙事视角概念
        4.2.2 零聚焦叙事
        4.2.3 内聚焦叙事
        4.2.4 外聚焦视角
5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策略分析
    5.1 叙事时间分析
        5.1.1 叙事时间概念
        5.1.2 时序
        5.1.3 时限
        5.1.4 频率
    5.2 叙事结构分析
        5.2.1 叙事结构概念
        5.2.2 时间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5.2.3 逻辑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6 结语
参考文献

(6)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由来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二)生态视角概述
        (三)研究方法概述
    三、相关研究说明
        (一)文献综述
        (二)本文创新点概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发展路径分析
        一、摸索期:模仿与求新(1995-2003)
        二、巅峰期:强调公共性的中国式特稿(2003-2008)
        三、沉寂期:金融危机与网络媒体双重夹击(2008-2015)
        四、重塑期:融媒化叙事与传播(2015-2020)
    第二节 中国特稿与美国特稿对比分析
        一、美国特稿发展溯源
        二、美国的悲剧报道与中国的正面报道
        三、中美特稿的微观差异分析
第二章 中国特稿的外部生态现状
    第一节 生态特性分析
        一、整体性
        二、多样性
        三、自组织性
        四、开放性
        五、寄生关系与捕食关系
    第二节 政治经济生态
        一、新闻政策与数字经济现状
        二、政治经济生态现状对特稿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技术生态
        一、5G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二、技术生态现状对特稿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用户生态
        一、网民及其新闻阅读现状
        二、用户生态现状对特稿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特稿的内部生态现状
    第一节 生态位分析
        一、媒介生态位理论
        二、中国特稿的时空生态位
        三、中国特稿的功能生态位
        四、中国特稿的营养生态位
    第二节 微观内容生态
        一、叙事
        二、议题
        三、风格
    第三节 宏观行业生态
        一、创作者
        二、媒体
        三、平台
第四章 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未来转型
    第一节 内部生态
        一、融媒化交互式叙事
        二、全媒体特稿记者
        三、产业化特稿平台
    第二节 外部生态
        一、技术:感官化、私密化
        二、资本:IP化、付费化
        三、系统:多样性、协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的文学与尚美的新闻
    第一节 审美的文学
        一、文学的特殊本质
        二、审美非唯美
    第二节 尚美的新闻
        一、僵化的新闻写作
        二、新闻的求美走向
    第三节 新闻:向文学借“美”
        一、文学审美与新闻品格的交汇
        二、审美的新闻:《冰点》特稿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
    第一节 题材之“真”
        一、时代的典型样本
        二、“诗意”的“冰点”
    第二节 主题之“善”
        一、情感的温度
        二、向善的力量
    第三节 形式之“美”
        一、诗艺表达
        二、小说特质
        三、散文风格
        四、剧本样貌
第三章 文学审美下的新闻内核
    第一节 《冰点》采编的专业主义意识
        一、现场采访印证补充事实
        二、深入调查厘清事实
        三、由表及里抵达真相
    第二节 《冰点》特稿的专业主义话语
        一、事实代替抽象形容
        二、冷峻笔调
        三、不虚美不隐恶
        四、“证据”辅助
        五、密集引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灾难新闻特稿报道策略研究 ——以《冰点周刊》“冰点特稿”栏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特稿”的文献综述
        1.2.2 “冰点特稿”栏目的文献综述
        1.2.3 灾难报道的文献综述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样本描述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继承与发展
    2.1 “冰点特稿”的发展历史概述
    2.2 “冰点”的采写理念
第三章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选题与选材
    3.1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选题
        3.1.1 “冰点特稿”中灾难事件的类型及新闻价值
        3.1.2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选题特点
    3.2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选材
        3.2.1 灾难新闻特稿材料的来源
        3.2.2 灾难新闻的采访
        3.2.3 对人性与人情的挖掘
第四章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艺术特色
    4.1 标题的艺术特色
    4.2 开头与结尾的特色
        4.2.1 开头的特色
        4.2.2 结尾的特色
    4.3 “冰点特稿”中灾难新闻的内容主体特色
        4.3.1 运用数据凸显准确性
        4.3.2 记者的“出场”
        4.3.3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
        4.3.4 多方观点佐证模糊的事实
        4.3.5 新闻背景的运用
第五章 对“冰点特稿”灾难新闻报道的建议
    5.1 标题制作应贴合网络传播的特点
        5.1.1 网络标题的特点
        5.1.2 注重二次传播的价值
    5.2 及时跟进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
        5.2.1 受众对深度报道的需求
        5.2.2 国内媒体的成功实践
    5.3 利用多媒体呈现技术丰富报道形式
        5.3.1 国外灾难新闻的数据新闻运用
        5.3.2 报道的形式有待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格6-1: 研究样本一览表
    表格6-2: 样本中的标题类型统计情况
    表格6-3: 样本中的导语类型统计情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南香红新闻特稿的叙事艺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2 故事层面:新闻真实和文学审美的融合
    2.1 虚构叙事与纪实叙事
    2.2 行为者:缺失的官方和对抗的民众
    2.3 叙事节奏:强烈的画面感和愉悦的审美体验
3 叙述层面:记者职业素养和女性特质的碰撞
    3.1 叙事和叙述
    3.2 叙事者:高频率的公开叙事者
    3.3 思想视角:“她视角”和底层聚焦
4 话语层面:新闻客观性和自我表达的博弈
    4.1 话语和新闻话语
    4.2 词汇选择:立场的表达
    4.3 句式选择:情感的抒发
    4.4 语篇组织:价值观的表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10)中国对外传播新闻特稿叙事分析 ——以人民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1 我国对外传播网站发展概况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学术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有关特稿的研究
    2.2 叙事学与新闻叙事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2.4.1 研究方法
        2.4.2 理论框架
第三章 特稿的定义和发展
    3.1 特稿的界定
    3.2 特稿的作用
    3.3 特稿的发展
第四章 人民网英文特稿的叙事分析
    4.1 人民网英文版新闻发布总体情况介绍
    4.2 叙事分析
        4.2.1 特稿样本分类
        4.2.2 文本
        4.2.3 故事
        4.2.4 素材
第五章 讨论与比较
    5.1 文本层面
        5.1.1 叙述者
        5.1.2 叙述层次
    5.2 故事层面
        5.2.1 时间安排
        5.2.2 聚焦
    5.3 素材层面
        5.3.1 事件
        5.3.2 行动元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特稿到非虚构:变与不变 ——对杜强系列作品的叙事学分析[D]. 王晴晴. 安徽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D].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D]. 郑冉.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6]生态视野下中国特稿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转型[D]. 吴雅梦.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D]. 王毅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8]灾难新闻特稿报道策略研究 ——以《冰点周刊》“冰点特稿”栏目为例[D]. 秦琳. 广西大学, 2018(01)
  • [9]南香红新闻特稿的叙事艺术分析[D]. 徐丽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10]中国对外传播新闻特稿叙事分析 ——以人民网为例[D]. 汪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浅谈美国新闻专题文章的人文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