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状况、落后成因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卓庆敏[2](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全科教师”一词在我国的教育部文件中频繁出现。2014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村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支柱,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针对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的界定、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专业素质的研究偏少。为此,笔者针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开展了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研究以全人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并且对山东省四所普通农村小学的全科型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东省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存在对职业认识与理解不深刻、知识掌握不全面、能力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的问题表征进行相应的成因分析,主要归结为制度、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从制度层面看,教师相应待遇政策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以及全科化进程缓慢是关键的外部原因。从学校层面看,全科型教师任务繁重、忽视职后全科培训、全科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是重要的外部原因。从教师层面看,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薄弱、个体职业认同感较低是根本原因。为了提升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制度层面上,教育部门要密切联系学校,跟踪政策落实;限制师资不合理流动,促进结构化均衡;加强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建设,保障培养质量;推动校-校联结,搭建U-P第三空间文化。学校层面上,落实教师“减负”政策,减少教师任务量;强化学校培训,重视职后的全科培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细化教师评奖评优准则;营建学校良好氛围,内化教师教育情感。教师层面上,教师要注意强化自身竞争意识,保持良好的教育热情;形成反思意识,加深职业认识与理解。
孙丹青[3](2021)在《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为中心的城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对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个案,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界定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广义小城镇学理论、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分析了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南阳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人口城镇化、城镇市政建设和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流动人口过多、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度过低、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土地城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流入域外城镇的人口比例较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不深刻、农民进城落户的性价比过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人口现有状态的制约等。要推进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完善南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创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镇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增强对人口的容纳度。
宋燕[4](2020)在《新时代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乡村经济水平显着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为进一步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得到重视。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虽然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村民的文化层次不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偏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不力、歪风陋习屡禁不止等五个方面。这些突出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带来困难与挑战,严重阻碍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出其问题成因主要体现在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与思想水平低、乡村基层政府机构管理不足、乡村经济水平落后等多个方面。针对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的文化层次,培养乡村文明新风尚,保护和培养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大力惩处乡村歪风陋习。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长期探索,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为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汪惠青[5](2020)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步入科学化和精细化阶段,各项政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但由于我国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现实情况,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够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各参与方的利益,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金融手段对市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长足发展。由于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且具有明显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于生态补偿的传统领域(流域、土壤、森林等)而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对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要求更高,是生态补偿的难点领域,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较少。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要解决“谁补偿谁”“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这三个关键问题。“谁补偿谁”回答的是生态补偿主体的问题,即在大气污染难以界定责任方和受益方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了不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工业化发展路径中存在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5类,为确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供依据。以期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和分配。对大气污染进行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要明确受偿主体为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标,替补偿主体承担的额外治理任务,及其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PSTR模型,分析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从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和程度出发,以京津冀及周边“26+2”城市为例,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圈”的合理性;构建污染物衰退模型,对大气污染的扩散程度进行核算,为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资金来源”是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资金供需的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为社会资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渠道,在解决大气污染治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资金对相关绿色项目的投资需求。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来源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基于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拓展市场化、多元化补偿途径,健全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李天[6](2020)在《河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传染性,被称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黑犀牛”。与显性债务相比,隐性债务形成机制复杂且不在政府部门的监测范围内,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较显性债务难度更大。近些年来,河南省政府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项目的建设等,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作为我国中原地区的人口大省,以及中原经济区的主要部分,如何有效治理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目前各地区隐性债务化解实践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河南省的隐性债务化解对策,为我国各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提供了借鉴素材,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在本文的全部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了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河南省的债务状况形成基本认知。其次,在构建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河南省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以实证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实际发展状况分析河南省隐性债务存在的风险。再次,总结河南省隐性债务化解举措及其化解效果,并分析化解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困境,并参考我国各地区隐性债务化解实践,探索河南省隐性债务化解思路。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分别从完善债务管理、提高长期偿债能力、加强地区资本市场建设、促进融资平台转型以及短期债务化解对策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一婕[7](2020)在《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幅员辽阔,在经济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平衡的问题与矛盾也深刻存在。学者们热切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与城乡差异,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展现出应有的经济学智慧。但是,从2017年人均GDP 比值差异来看,省内中心城市与省际交界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远大于东西部差异与城镇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省际交界地区”似乎成了中国版图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区域。近三十年中,学者们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与非系统化特征,但均传递出问题的重叠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关注“省际交界地区”这类欠发达地区且长期欠发达的区域。立足于现实,针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特殊性”,本文关注长期处于“问题区域”的“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脉络、问题与特征。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及其他本研究涉及到的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省际交界”研究的相关脉络与成果,较为科学地定义了“区域”的概念与“省际交界地区”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涵多尺度空间分析的逻辑体系,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共同识别问题的由来、现状、特征、原因、分类与对策,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科学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研究区域的科学划定,从中国全域界定省际交界区中地级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并构建逻辑清晰的研究步骤、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研究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从其历史渊源、经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的来源与现状,在洞悉问题的复杂性与研究问题的现实基础上,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2008——2017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上分析相关地级行政区空间同质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中,分析与研判导致研究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区域中的绝大部分地区长期欠发达以及研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剖析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在梳理研究区域的经济差异、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划定研究区域的类别,进一步深挖研究区域问题的复杂性。第六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紧迫必要性以及研究区域不同问题的可行性对策。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且差异性呈现多尺度、微波动的区域复杂特征。第二,中国省际交界地区整体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而言,位于中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空间同质性最强,位于西部的省际交界地区几乎没有空间同质性,位于东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介于中部与西部之间,说明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与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市场健全与完善的程度、集聚程度有关,也显示了空间要素与经济活动差异化集聚呈现非均衡性。第三,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差异而言,地理探测器模型并没有完全探测出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探测结果显示出不同年份与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同,说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问题影响因素复杂,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或计量模型无法测度。但人均GDP、城乡收入差异等统计指标很直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个体差异。第四,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而言,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整体经济效率低下,但其中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取经济效率较高(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分布在广东省、四个直辖市、少数民族聚集地、连片贫困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连年低下。第五,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空间效应实证分析结果、经济效率测度结果相互支撑且相互印证。第六,就省际交界地区与省内中心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比结果而言,两者间的距离与对比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经济辐射距离”并不是绝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排除空间政策一律性的单纯空间经济关系;第二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依然是影响这些地区的重要因素,也说明要素、集聚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与显着性。第七,胡焕庸线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问题上不是“绝对的分界”,说明胡焕庸线所代表的人口密度分布、城镇化水平、地理地质劣势并不完全是经济发展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这从某种意义上相对打破了“要素禀赋决定论”,地级区域具有城市集聚与“胡焕庸线”一般作用机理的“中间状态”,并受非城市化政策因素的空间一致化调节作用的影响。第八,省际交界地区的欠发达性、贫困性与元代开始的“犬牙交错”的省界划分有直接关系,要高度重视包括高山牧场、草甸湿地、原始森林、雪山、冰川、沙漠在内的特殊地形与地质地貌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特殊化、差异化制定发展对策。第九,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差异,结合多尺度研究的结果,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逻辑出发,将研究区域进行两种形式的分类,即单纯按照“欠发达程度”与结合空间性的“欠发达程度”两种分类。第十,立足于研究区域差异较大且发展不协调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对策为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走出“欠发达陷阱”,在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保障省际交界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体系与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探索,笔者浅薄地认为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性可总结如下:第一,首次全国层面识别出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范围,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尺度并识别其数量为98个。第二,首次以省际交界地区的视角,以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研究单元,分层分析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识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发现一定的规律。第三,为探求与验证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状况,将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并分析原因,同时结合各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人均GDP与其所在省份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对比发现,关注这类问题的研究者惯性认识中的影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中心——边缘”、“经济引力”、“经济辐射论”等原因,并不能解释与涵盖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状况的全部类型与背后的深刻问题。第四,首次在中国全域内依据空间模型与统计方法的结合,识别出全国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空间同质性与空间异质性,结合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李晨[8](2020)在《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年金是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建立企业年金,不仅能够对劳动者的退休生活保障起到补充作用,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然而,我国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挤占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经济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同更使得我国区域间企业年金呈现差异化的发展特征。同发展水平较好的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探究出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值法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通过分析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二,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社会、企业、个人四个方面筛选出十二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各因素与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关联度。第三,在对河南省企业年金影响因素内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将关联度最大的五个因素作为模型指标,选择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这三个企业年金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与河南省进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计算出各指标的熵值和对应的权重,分析得出河南省企业年金较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第四,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选取的十二个指标中,保险消费意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就业水平、就业人口支付能力等因素与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关联度较高。第二,四个地区中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最为缓慢,影响四个地区企业年金发展水平的因素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保险消费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人口支付能力。第三,不同因素在各地区的得分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企业支付能力、保险消费意识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与其他地区发展有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论文从发展服务业、提高企业年金参与率、完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发挥工会力量、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冯佳[9](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说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张静晓[10](2019)在《河南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从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颁布的一系列关于教师培训的文件可以看出,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建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是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能够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内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开展教学研究和各类教师培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本研究在对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河南省部分县级教师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研发现,河南省大部分县域没有建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有的地区虽然进行了机构整合,但是机构整合后貌合神离。总的来说,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落实不到位,主要包括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领不够、县级政府部门存在一定不作为现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和级别界定不清晰;办学条件不完善,主要包括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课程资源不丰富;机构合作不顺利,主要包括县域内各教育机构整合后貌合神离、教师发展中心与高校、中小学协调机制不顺畅;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包括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规范化标准尚未建立、培训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要加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具体措施包括确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机构组织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师培训理念、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升教师团队素质、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协作机制,整合多方合作资源,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引导、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优化多方机构合作协同制度;完善评价机制,规范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建立常规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二、河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状况、落后成因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状况、落后成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研究 |
(二)关于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科型教师 |
(二)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 |
(三)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和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全人教育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过程 |
(一)调查设计及预测实施 |
(二)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三)访谈设计 |
四、调查结果 |
(一)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的总体情况 |
(二)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各维度差异性分析 |
五、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问题表征 |
(一)职业认识与理解不深刻 |
(二)知识掌握不全面 |
(三)能力结构不完善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制度层面 |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
(三) “全科化”进程缓慢 |
二、学校层面 |
(一)全科型教师任务繁重 |
(二)忽视职后“全科化”培训 |
(三)全科型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
三、教师层面 |
(一)自我发展意识薄弱 |
(二)个体职业认同感较低 |
第四章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
一、政府保障政策实效 |
(一)密切联系学校,跟踪政策落实 |
(二)限制师资不合理流动,促进结构化均衡 |
(三)加强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建设,保障培养质量 |
(四)推动校-校联结,搭建U-P第三空间文化 |
二、学校积极引导培育 |
(一)落实“减负”政策,减少教师任务量 |
(二)强化学校培训,重视教师职后“全科化” |
(三)完善评价体系,细化全科型教师评奖评优准则 |
(四)营建学校良好氛围,内化教师教育情感 |
三、教师自身持续学习 |
(一)强化竞争意识,保持教育热情 |
(二)形成反思意识,加深职业理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 |
2.城市化与城镇化 |
3.新型城镇化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 |
2.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
3.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2.城镇流动人口过多过大 |
3.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度过低 |
4.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 |
5.土地城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 |
6.流入域外城镇的人口比例较高 |
三、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不深刻 |
(二)农民进城落户的性价比过低 |
(三)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 |
(四)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
(五)农村人口现有状态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 |
四、推进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
(一)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
1.正确理解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
2.科学处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关系 |
(二)完善南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
1.南阳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政策 |
2.严格执行和落实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
(三)创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 |
1.建立各种优惠政策,提高农民进城镇落户的性价比 |
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进入城镇落户农民的现有利益 |
3.建立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 |
1.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
2.积极发展镇域经济 |
(五)提高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对人口的容纳度 |
1.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
2.加快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3.加强居住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座谈会调研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新时代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涵义、特征和意义 |
(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涵义 |
1.精神文明 |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3.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
(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 |
1.滞后性与时代性 |
2.继承性与创新性 |
3.差异性与兼容性 |
(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
1.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
3.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
三、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况、突出问题及成因 |
(一)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概况 |
1.初始时期 |
2.推进时期 |
3.强化时期 |
(二)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
1.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及其成因 |
2.村民的文化层次不高及其成因 |
3.村民的道德和法律素养偏低及其成因 |
4.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不力及其成因 |
5.乡村歪风陋习屡禁不止及其成因 |
四、加强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
(一)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1.加强乡村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 |
2.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
3.加强文化管理人才的配备、待遇和培养 |
4.提高乡村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
5.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
(二)提升农民的文化层次 |
1.保障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
2.对农民开展素质教育 |
3.营造乡村文化氛围 |
(三)培养乡村文明新风尚 |
1.提升农民道德素质 |
2.加强对农民的法治教育 |
3.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
(四)保护和培养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 |
1.制定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 |
2.提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工作者的地位和经济待遇 |
3.加强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
(五)大力惩治乡村歪风陋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
2.1.1 国外实践 |
2.1.2 国内实践 |
2.2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 |
2.2.1 生态补偿理论的阶段发展特征 |
2.2.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探索 |
2.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
2.3.1 关键问题之一:谁补偿谁 |
2.3.2 关键问题之二:补偿标准 |
2.3.3 关键问题之三:资金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谁补偿谁:协调大气污染治理与工业化进程 |
3.1 工业化进程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 |
3.2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聚类分析——以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
3.2.1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与分类 |
3.2.2 K-means聚类算法 |
3.2.3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3.2.4 聚类结果与Z检验 |
3.3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补偿标准之一:厘清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 |
4.1 大气污染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4.2 不同工业化阶段下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检验 |
4.3.2 模型设定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标准之二:核算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与程度 |
5.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 |
5.1.1 大气污染的空间聚集与跨区域传输 |
5.1.2 大气污染与城市类型的空间分布分析 |
5.2 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圈”的构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性 |
5.4 大气污染空间溢出的核算——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4.1 污染衰退模型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金来源: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渠道 |
6.1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 |
6.2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
6.2.1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
6.2.2 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 |
6.2.3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7.1 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
7.2 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途径 |
7.3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 |
7.4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工业化进程分类 |
附录 B 国民经济行业合并分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河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隐性债务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状况 |
1.2.2 隐性债务成因方面的研究状况 |
1.2.3 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方面的研究状况 |
1.2.4 隐性债务化解方面的研究状况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2.1.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2.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成因相关理论 |
2.2.1 财政收支矛盾 |
2.2.2 激励机制不完善 |
2.2.3 预算管理不完善 |
2.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算及风险测度方法 |
2.3.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方法 |
2.3.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方法 |
3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3.1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3.1.1 河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 |
3.1.2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3.2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
3.2.1 河南省隐性债务期限结构 |
3.2.2 河南省隐性债务资金来源结构 |
3.3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投向 |
4 河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 |
4.1 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实证分析 |
4.2.1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值分析 |
4.2.2 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区域分布状况 |
5 河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对策探索 |
5.1 河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现状 |
5.1.1 完善举债融资机制 |
5.1.2 拓宽融资渠道 |
5.1.3 压缩财政支出开展债务置换 |
5.2 河南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中的问题 |
5.2.1 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困难 |
5.2.2 PPP项目融资困难 |
5.2.3 财政收入来源单一 |
5.3 其他地区隐性债务化解经验借鉴 |
5.3.1 重庆模式 |
5.3.2 贵州模式 |
5.3.3 江西模式 |
5.3.4 隐性债务化解经验 |
6 政策建议 |
6.1 提高长期偿债能力 |
6.2 加强地区资本市场建设 |
6.3 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
6.4 短期隐性债务化解对策 |
6.4.1 加强项目整改 |
6.4.2 “开源节流”筹集偿债资金 |
6.4.3 主动开展二次债务置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省际交界地区 |
2.1.2 区域 |
2.1.3 区域发展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
2.2.3 建立在空间尺度上的“现代集聚理论” |
2.2.4 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发展经济学视角中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7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区经济理论” |
2.2.8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心——边缘”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体系 |
3.1 逻辑分析体系与尺度单元划分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体系 |
3.3.1 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3.3.2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关联性与空间集聚效应 |
3.3.3 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空间同质性 |
3.3.4 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异质性 |
3.3.5 DEA模型测度经济效率 |
第四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演化分析 |
4.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形成的历史沿革 |
4.1.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思想渊源 |
4.1.2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脉络 |
4.1.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分水岭” |
4.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3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空间分析 |
4.3.1 空间同质性分析 |
4.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效率尺度分析 |
5.1 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效率尺度的分析逻辑与方法 |
5.1.1 分析逻辑 |
5.1.2 分析方法 |
5.2 省际交界地区经济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度结果 |
5.2.2 测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分类 |
6.1 分类原因与分类逻辑 |
6.1.1 分类原因 |
6.1.2 分类逻辑 |
6.2 分类方式 |
6.2.1 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 |
6.2.2 按“交界”因素差异分类 |
6.3 分类的结果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
7.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7.1.1 “发展差异较大”与“欠发达程度较深”问题重叠 |
7.1.2 “集中连片特困”与“欠发达”问题区域重叠 |
7.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全面丰富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
7.2.2 创新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
7.2.3 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
7.2.4 提升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空间模型Stata运算输出结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方案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方案设计 |
1.4.3 路线设计 |
第二章 企业年金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概述 |
2.1.1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
2.1.2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的概念 |
2.1.3 “三支柱”背景下企业年金的本质特征 |
2.2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
2.2.1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企业年金的政策发展历程 |
3.1.1 我国企业年金政策发展历程 |
3.1.2 河南省企业年金政策发展历程 |
3.2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河南省企业年金运行情况 |
3.2.2 河南省企业年金运营投资现状 |
3.3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选取 |
4.2 研究指标 |
4.2.1 研究指标选取 |
4.2.2 研究指标分析 |
4.3 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实证过程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经济因素分析 |
4.4.2 社会因素分析 |
4.4.3 企业因素分析 |
4.4.4 个人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区域对比的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 |
5.1 模型介绍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1 指标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5.4 分析与结论 |
5.4.1 评价分析 |
5.4.2 评价结论 |
第六章 促进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
6.1 推动河南省服务业发展 |
6.1.1 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
6.1.2 提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
6.2 提高河南省企业年金参与率 |
6.2.1 增强中小企业盈利能力 |
6.2.2 实施集合企业年金计划 |
6.3 加快完善河南省企业年金制度体系 |
6.3.1 制定具有河南省特色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 |
6.3.2 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
6.4 充分发挥工会力量 |
6.4.1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6.4.2 加大企业年金宣传力度 |
6.5 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河南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进一步落实国家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政策的需要 |
(二)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三)打造区域特色教育改革品牌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
(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一)协同论 |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七、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
一、国家教师培训政策的诉求 |
(一)加强县域教师发展机构的合作 |
(二)组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
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趋势 |
(一)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
(二)教师培训的多部门协同化 |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
(一)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能缓解工学矛盾 |
(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能提升培训质量 |
四、县级教师教育机构的局限性 |
(一)教师进修学校 |
(二)教研室 |
(三)电教馆 |
(四)教科所 |
第二章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河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情况 |
二、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情况 |
三、部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二)县域教师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领不够 |
(二)县级政府部门存在一定不作为现象 |
二、职能和级别界定不清晰 |
一)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不清 |
(二)教师发展中心的级别界定不明 |
三、办学条件不完善 |
(一)硬件设施落后 |
(二)师资力量薄弱 |
(三)资金投入不足 |
(四)课程资源不够丰富 |
四、机构合作不顺利 |
(一)县域内各教育机构整合后貌合神离 |
(二)教师发展中心与高校、中小学协调机制不顺畅 |
五、评价机制不健全 |
(一)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规范化标准尚未出台 |
(二)县级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建议 |
一、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
(一)确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
(二)完善财政拨款制度 |
(三)加强机构组织建设 |
二、改善办学条件,营建良好教学环境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 |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
(一)更新教师培训理念 |
(二)优化教师团队结构 |
(三)提升教师团队素质 |
(四)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四、建立协作机制,整合多方合作资源 |
(一)加强引导 |
(二)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 |
(三)优化多方机构合作协同制度 |
五、完善评价机制,规范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
(一)制定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 |
(二)建立常规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南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河南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 C 河南省部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情况介绍 |
附录 D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成功案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河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状况、落后成因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卓庆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孙丹青. 渤海大学, 2021(02)
- [4]新时代河南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 宋燕.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3)
- [5]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D]. 汪惠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河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对策研究[D]. 李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D]. 王一婕. 兰州大学, 2020(10)
- [8]河南省企业年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李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9]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河南省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静晓.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