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论文文献综述)
付长珍[1](2021)在《此心“安”处——论儒家情感伦理学的奠基》文中指出情感能否为道德奠基是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的根本关切和原初问题。先秦儒家基于自然人性论,从人禽之辨的分疏中确立起人伦道德的基础,即"心安"是人性的灵明一点,以"不忍"与"心安"作为道德行为判准的依据。心是道德意识之源,安是道德行为之基。德性的始基扎根于人的自然需求和身体感受,具有深沉的切己性和家园感。"安"不仅是良心之安,还关涉安于仁义与礼法,心安是"情感与理性""良知与规范"的统一。从"何为安""何所安""如何安"等层面重构儒家情感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域,反思情感与理性二分法解读的困境,尝试探索一种诠释儒家伦理学的"厚概念"进路,以期更好地彰显儒家大伦理学的精神本源和具身思维特质。
李欢[2](2021)在《“国际人文主义”视阈下的梁实秋——兼论学衡派与梁实秋之关系》文中指出白璧德在中国有两派弟子:"守旧派"代表学衡派及"新派"文人梁实秋。在一般研究者看来,二者似乎分属截然对立的两派,但是他们却因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走在一起,共同出版《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这种吊诡的历史结合曾激起无数研究者的兴趣,但是由于对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认知的缺乏,梁实秋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仍有待进一步辨析。鉴于此,本文将从国际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接受动因及融汇贯通,并从中考察梁实秋与学衡派之间的思想承接关系,进而解构加于二者身上的"新旧"之别。
武海霞[3](2021)在《孟旦对中国哲学的新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哲学家孟旦(Donald J.Munro)是一位专注于研究中国哲学的美国哲学家。本论文对孟旦的哲学研究,特别是人性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由于孟旦是一名汉学家,而汉学研究作为跨文化研究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因此本论文首先讨论了汉学研究策略上的广泛争议的问题:“文化殖民主义”与“异托邦”。所谓文化殖民主义指的是早期的汉学研究普遍以西方文化为研究框架与评价标准,导致汉学研究无法做到真实客观。跨文化研究中的“多元主义”研究策略由于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忽略普遍性而创造出他者文化,导致“中西文化对立说”与“中西文化不可通约说”。本文作者主张,从生成与延续的视角来看,中西相遇其实意味着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因此要秉持一种“合和”与不断的“今说”的研究策略。其次,本论文探讨了孟旦对中国哲学的人性论问题的研究。总体来讲,人性论问题属于传统哲学的“心性论”范围。在他的研究中,孟旦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但准确把握心性问题,同时为中西哲学的对话与交流创造了概念工具。这些概念包括:人性之“自然平等”、“评价之心”、“心灵簇”、“两极性矛盾”等,孟旦还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领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原则。儒学中“人皆可以为尧舜”中所主张的人性的普遍性被孟旦名之为“自然平等”,不同与西方理性主义所假设的“价值平等”及相关的权利学说,自然平等架构了先天-后天这样的延续性结构,从而要求人性的后天培养环境作为人性发展的一部分。“心之所同然者曰理义也”这样的原典儒学观念被孟旦名之为“评价之心”,“评价之心”概括了儒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即人对是非对错(理义)的判别能力是天然的,“心”的功能就是对是非的评价。这一观念的提出,准确抓住了古典心性论中“心”的功能,同时为中西文化对话中“评价之心”与西方理性主义之间的对话打下基础。作为对评价之心研究的延申,本论文探讨了事实与价值问题,认为从人的存在这一事实出发,二者统一于现实存在。“心灵簇”这一概念是孟旦对中国古典哲学中“心”的准确概括。在古典哲学中,“心”的功能是复杂的。“心灵簇”这一概念把握了中国哲学中把知识与情感、事实与价值、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统一起来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在原典儒学中,“心”能统摄知情意这三种互系的功能。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支持了“心灵簇”这种整体性思维模式,现代生物学认为对心智的研究必须整体性地研究理性与情感的协作而不是西方理性主义所强调的理性。心灵簇这种整体性思维模式没有在理性、情感等人的心智功能之间截然划分,而是坚持心智功能之间的互动、互系。从根本上来讲,“簇性”一词准确地抓住了中国哲学中把知识、情感、行动等融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模式,为中国哲学中的心智传统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对话提供了思维工具。孟旦在对朱子思想的研究中提出,朱子使用了家、水流、镜子、体、楦物、园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八个意象来体系性地阐释自己的哲学。孟旦认为“家”的意象所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水流”意象所代表的人性平等之间是一对两极性矛盾,另一对两极性矛盾是“植物”与“园丁”意象所表示的人性修养过程中的自主性的阶段性成长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意象所表示的外在权威在人性修养中的重要性。本论文认为如果从传统儒学内部去理解,则所谓的“不平等”更多地意味着和而不同,而所谓人的自主性与外在权威之间本来不是矛盾的关系,更多的是内在与外在的互补关系。孟旦在结合儒学与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领域的功利主义”伦理原则。“双领域”指的是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这两个领域。孟旦认为功利主义所倡导的平等观念适合于公共领域,但是在私人领域,倡导平等主义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的情感总是有所偏向,无法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本论文认为双领域功利主义原则完全割裂了“公共”与“私人”这两个领域,并不符合儒学的“以己推人”的根本伦理原则。最后,在研究孟旦思想及结合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试图对孟子的人性思想提出新的自然主义的阐释。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己经证明,人的道德潜能是自然的,与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高度契合,人的道德潜能到道德观念的发展是自然的,与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到“仁义礼智”的发展是契合的。现代道德学说研究道德运气,与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有契合之处。这说明孟子的人性思想依然可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伦理准则提供可贵的借鉴价值。
潘忠伟[4](2021)在《重情与非情:《毛诗正义》的“夫妇为兄弟”说》文中提出"夫妇为兄弟"说是中古儒家伦理学说中的奇论,提出者为刘炫而《毛诗正义》加以承袭。这一命题的出现,主要与北朝"重情"习俗、女性社会地位上升以及"兄弟"伦常普遍化等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该说将夫妇关系比附为某种兄弟之道,既反映了隋唐儒家学者尊重现实并试图将其合理化的解经取向,又是他们自觉对传统儒家经典叙述加以改造、利用和修正的结果。"夫妇为兄弟"说的提出,表明遭遇"大动荡"时代的儒家思想所拥有的经典资源是有限的,并不能超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纲常进行创造性发挥,将夫妇之道归结为"兄弟"之情,正是这种学术空间较为逼仄的结果。
林建辉[5](2019)在《论“理一分殊”对儒家伦理学的本体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道德早熟的社会,儒家很早就构建了自己的伦理哲学,但儒家的伦理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重视功用忽视形上本体论证的短板。直到宋明理学"理一分殊"理论的提出,这一短板才被补齐。
张子峻[6](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研究说明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付瑞珣[7](2019)在《商周伦理思想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周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滥觞,亦是中华本土原生文化之内核,伦理性实乃中华文明区别西方文明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疏证商周文献,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思想嬗变的角度,探讨与商周伦理思想相关的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探讨商代宗教观念中的伦理思想及周人从其“损益”中演进出伦理道德之精神,其二梳理商周伦理德目的内涵及其历时性的变化,其三缕析商周政治合法性从宗教伦理、血缘伦理到政治伦理的嬗变。除绪论介绍了选题依据、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结语总结核心论点、升华问题并对后续的研究构想进行了初步规划以外,本文正文共四章,有三个维度的逻辑关系。第一维度,第一章与第二、三、四章为总—分之逻辑关系。从纵向角度看,商周思想确实有宗教向伦理演进的倾向,因此主要讨论“商周宗教伦理思想的内涵与嬗变”的第一章尤有统筹意义。商代的神灵体系主要分为上帝神、自然神和祖先神,在商人的精神观念中,此三种神只均与商族发生着血缘与拟血缘之伦理关联,不惟如此,以上帝为至上神的神际关系实际亦为商代君臣政治关系在宗教思想上的映射。周人克商的过程中,将“天”与“上帝”合一,并以“改厥元子”的方式取代商人,建立与“天帝”的拟血缘关系。在袭承商代宗教伦理思想的同时,周人凸显出人之“行为”——“德”的意义。第二、三、四章梳理商周伦理德目的内涵及演变,可视为第一章之分述。第二维度,第一、二、三、四章为并列之逻辑关系。从横向角度看,商周伦理思想呈现着宗教、血缘与政治三种并列的关系,因此着重梳理商周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中的“孝”、“友”、“敬”、“义”的第二章与第四章具有方法论上的代表意义。作为血缘伦理德目“孝”与“友”,在商代文献中便有所记载。根据对“孝己”和“高宗谅阴”的解读,商代的“孝”已然具有了孝养父母与虔诚祭祀祖先的含义了。“友”字本义为两人协力,意欲友好,从殷契“友”假借为“侑”来看,“友”的本义还蕴有血缘伦理的内涵,并且卜辞中的“友”常表僚友之义。商代“孝”、“友”之含义为西周所继承,然亦有所嬗变。西周早中期,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时人逐渐开始关注“承祖先之志”,并以“孝友”血缘伦理准则为政治准则。西周中晚期,随着王朝衰落,原有的血缘伦理规范已然松动。虽然“孝”、“友”之记载更丰富、行孝的主体与对象范围扩大、“友”的僚友义增多,但是随着宗法制度被破坏,作为血缘伦理准则的“孝友”思想已然淡漠,“孝”、“友”也渐趋失去维系政治稳固的功效。“敬”、“义”两种德目的共同点在于随着商周政治的交替,都经历了从宗教转向人事的过程。“敬”起源于商人对鬼神的“敬畏”,是一种宗教范畴中的伦理。“敬天”、“敬鬼神”的思想进入西周后仍然存在,但由于统治者有意借助“天”的权威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因此“敬”的对象也不再限于鬼神,西周习用语如“敬德”、“敬慎威仪”等,都体现了这一转变。“义”则来源于商代宗教仪式的“宜”祭,不仅作为举行祭祀的地点,也是仪式中的一个环节。西周早期仍保留其宗教因素,即作为谥号的“义”出现;但也衍生出了法则、礼仪等含义。西周中期以后,“威”的观念与“义”发生联系,使“义”由宗教层面转入政治伦理中,在“尊尊”的宗法秩序下,统治者借助天之“威”确立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君臣、嫡庶的等级性。第三维度,第一、二、三章为递进之逻辑关系,第四章补充。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看,商周政治合法性的构建呈现着由宗教、血缘到政治的过程,其中第三章“政治伦理思想”的“忠”、“信”最具典型意义。虽然商代、西周文献鲜有“忠”、“信”之记载,但商周确乎已然存在“忠”、“信”思想。商周的“忠”思想具有君臣双向性、层级·统一性以及依附性等特征。西周中晚期后,“忠”思想开始独立,并逐步代替日趋衰落的以“皇天上帝”为代表的宗教伦理、以“孝友”为代表的血缘伦理,成为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德目。商周时期不仅存在伦理道德意义的“信”,其还有“亶”、“允”、“孚”、“忱”、“谌”等不同的表达。两周之际,一系列政治动荡导致的“弗信”思潮促进“信”德之成熟。本文在对商周伦理思想文献充分研究的前提下,结合先贤诸说,点面结合,不惟对相关经史问题探幽穷赜,更从宗教、血缘、政治等维度缕析了商代、西周伦理思想嬗变的脉络。
黄梦肖[8](2019)在《周代礼制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代礼制既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又包括民众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其所体现的伦理秩序决定了中国早期的伦理形态。周代礼制以礼乐相和、以乐辅礼为特征,其蕴含的伦理原则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先秦时期儒家伦理思想的形成。“礼”源于原始宗教,周代礼制上承夏、商之“礼”,又因为殷周之际的剧烈变革,“礼”的神秘性与宗教色彩逐渐淡化,理性化特征慢慢凸显,进而发展为一种全然一新的规范与制度。如此背景下形成的周代礼制是政治、伦理、宗教浑然一体的复杂结构。周代礼制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等,涵盖了政治、伦理与宗教方面,而伦理成为这一结构的重要向度。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周代礼制中的伦理观念发生了不同于夏商之礼的思想转变。这种同一的建构使得周代礼制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伦理秩序:亲亲尊尊的伦理原则、情理结合的伦理特质以及礼乐相和的伦理世界。这种伦理秩序构成了早期的中国伦理形态,也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神要义。周代礼制一方面因为政治、伦理、宗教三者共同存在于同一结构中而使得理性与宗教性、神秘性并存,情、理、法交织,结构上具有内在缺陷;另一方面,因周代之“礼”有别于夏商之“礼”的思想转向而产生的人文觉醒,为早期中国社会带来了伦理启蒙。这场伦理启蒙中所体现的礼乐相和倾向彰显了周人关于自身与世界的伦理关系愿景,这种价值追求对于今天的伦理建构与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解琳那[9](2018)在《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事件证明,在具有客观不确定性、不受人力控制的社会风险的影响下,整个人类被拖入风险共生共担的生存状态之中,这也直接造成了人类必须面对生存困境的挑战。从社会风险的来源可以看出,既有“天灾”,亦有“人祸”,除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之外,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造成极大威胁的社会风险多来自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风险难以防控、破坏力惊人,几乎渗透到所有社会层面和分工领域。伴随着技术分工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风险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将全体人类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社会风险,这些问题有的直接威胁到责任个体的生存,有的影响到责任主体幸福感的提升。现代中国社会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引起当代中国人的不断反思和探索,寻求通过责任伦理理论的建构破解生存困境和幸福难题。社会风险引发的伦理困境昭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为了促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呼唤对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研究。责任伦理学也必须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和突破,克服传统责任伦理理论在应对社会风险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时陷入的理论困境,从而建立新的责任伦理研究范式。探究在现代性视域下社会风险化解的责任伦理路径,我们认为:首先,在社会经济政治层面,社会风险的化解必须在责任伦理的关照下充分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其次,在科技文化层面解决责任伦理观念缺失、责任主体缺位、责任后果承担乏力等种种困境。再次,责任主体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上都要回归伦理关切,即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破解,关照道德心灵的滋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最后,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为社会风险的化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为深厚的学理基础,在制度伦理的层面上继续扩展责任伦理学的理论视域和实践应用领域。本文尝试以制度伦理学的研究范式,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价值核心,厘清责任与责任伦理的概念区分,通过划分责任角色,转变责任意识,重新确立责任伦理原则,明确责任伦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在角色身份为逻辑起点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理论。我们试图通过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从责任伦理的逻辑视角,审慎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研究学理,探究责任伦理学的视域范围。责任伦理的研究不仅仅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绝不应受到微观领域责任个体职业道德规范的囿限,应该是以规范伦理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美德论为重要维度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古今中外伦理学家们的责任伦理思想进行分类归纳,并从中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寻找到思想批判借鉴与思想传承的宝贵资源,从而为建设责任公民、责任政府、责任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文章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即基于社会风险产生的伦理困惑和马克思主义责任伦理学学理的发展和推动正文第一章主要在于厘清责任的概念。首先从字源和语言学的角度介绍“责任”的一般概念。接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统领对责任的主体、客体和责任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责任与义务”“责任与权利”等概念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责任具有预设性、整体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正文第二章主要从责任与责任伦理的关系阐述责任伦理何以可能,综合论述责任伦理的内涵,并尝试从不同的理论范畴对责任伦理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正文第三章和第四章从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思想来源出发,对中西方伦理学家们的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归类,并初步形成可供思想批判借鉴和传承的系统性理论成果,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思想理论基础正文第五章从责任伦理学学理出发着重关照现实,主要阐述了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价值追求和实践意义。文章从论述破解生存难题的现实困境入手,深入思考和探讨了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价值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文第六章主要从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责任伦理建设原则切入,提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建设目标,同时着重从多元主体视域和公民责任人格培育提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途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有其迫切性,加强学理关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破解生存困境的需要,更加成为培育公民责任人格的必要保障。
崔亨植[10](2018)在《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成立的背景及其特征》文中认为一、绪论伦理学不仅是伦理相关的理论与科学,也是研究人类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哲学领域。因此,伦理学的主要目的是看能否得出认证并接受相关道德、判断标准、规则的合理依据。如果能够得出合理依据,那么就要阐明具体内容。那么,相关证据的合理性是依据什么而得出的呢?我们把某些行为认定为符合伦理的标准,依据的是社会或集团内已经存在的某种规范或者价值。但是,"正确的东西"有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被接受的各种习惯或者语言表达。诸如
二、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论文提纲范文)
(1)此心“安”处——论儒家情感伦理学的奠基(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面生活世界的儒家情感伦理学 |
二、情与理:二分法解读的困境 |
三、身安与心安:“安”的厚概念诠释 |
(2)“国际人文主义”视阈下的梁实秋——兼论学衡派与梁实秋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话与文言:梁实秋的“新”与学衡派的“旧” |
二、“与《学衡》同宗”:梁实秋的“旧”与新派的“新” |
三、“国际人文主义”:“新旧”视阈的突破 |
四、“国际人文主义”视阈下的儒学现代转型 |
五、“国际人文主义”实践史的现代隐喻:学衡派与梁实秋的携手之作《白璧德与人文主义》 |
(3)孟旦对中国哲学的新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孟旦的个人经历及主要研究 |
1.1.1. 孟旦对中国哲学人性论的研究 |
1.1.2. 皇家求知方式: 延续至20世纪的“皇家”求知论 |
1.1.3. 孟旦的跨学科研究 |
1.2 对孟旦的相关研究 |
1.3 美国汉学与中国学 |
1.4 对汉学跨文化研究策略的批判与反思 |
1.5 汉学研究的阐释策略:“和合”与“今说” |
1.6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孟旦对先秦人性论核心观念的研究 |
2.1 儒家人性论中的“自然平等” |
2.2 儒家人性论中的“天人”观念 |
2.3 儒家人性论中的“评价之心” |
2.4 儒家人性论与精英制 |
2.5 道家的人的观念 |
2.6 人性观念与教育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孟旦对朱熹人性论中八种意象的创新性研究 |
3.1. 朱子论人性中使用的八种意象及两极性 |
3.1.1 “家”与“水流”:有序的等级制与平等之间的二极对立 |
3.1.2 镜与体:心物的联结 |
3.1.3 植物与园丁:成己与利他 |
3.1.4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道心与人心 |
3.2 现代生物学视角下再论仁爱与博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孟旦研究中国哲学中“心”的观念的新视野 |
4.1 整体性思维模式: 心灵簇 |
4.1.1 心灵簇思维模式与事实与价值问题 |
4.2 事实与价值: 分离还是合一 |
4.3 心灵簇的现代生物学的支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孟旦哲学研究的“生物学”转向 |
5.1 生物学视角下的儒学伦理准则 |
5.1.1 儒学人性论概述 |
5.1.2 儒学人性论与现代生物学的契合之处 |
5.2 孟旦提出“双领域功利主义” |
5.3 社会生物学:伦理学的生物学转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孟旦哲学视域下的孟子人性论阐释 |
6.1 “四端之心”: 自然的道德潜能 |
6.2 人性的自然发展: 从自然的道德潜能到道德观念 |
6.3 控制道德运气: 创造自然的道德潜能发展的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论“理一分殊”对儒家伦理学的本体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家伦理学概述 |
二、儒家伦理学本体的长期缺位 |
三、“理一分殊”的伦理学本体论意义 |
四、结语 |
(6)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
2.5 本章结语 |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
致谢 |
(7)商周伦理思想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研究背景 |
2.概念辨析 |
(二)文献综述 |
1.“德”的研究成果 |
2.总体性论述 |
3.主要伦理德目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罔非天胤”:商周宗教伦理思想的内涵与嬗变 |
第一节 殷商人神关系体现的伦理思想 |
(一)商人与祖先神的血缘伦理关系 |
(二)“河”、“岳”等自然神的血缘伦理特征 |
(三)上帝神与商人的拟血缘伦理关系 |
第二节 殷商宗教体系中的政治伦理 |
(一)上帝是至上神 |
(二)神权与政治伦理 |
第三节 殷周之际伦理思想之“损益” |
(一)上帝观念的“损益”与殷周政势 |
(二)殷周“德”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孝友唯型”:商周血缘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嬗变 |
第一节 商代的“孝”、“友”观念 |
(一)殷商时期的“孝”观念 |
(二)殷商时期的“友”观念 |
第二节 西周“孝”德的内涵与演变 |
(一)传世文献所载的西周“孝”德 |
(二)西周金文之“孝” |
(三)西周“孝”思想之嬗变 |
第三节 西周“友”德的内涵与演变 |
(一)西周传世文献中的“友”德 |
(二)金文中的友德 |
(三)商周“友”思想的嬗变 |
小结 |
第三章 “厎至齐信”:商周政治伦理思想之内涵及其嬗变 |
第一节 学界关于西周“忠”、“信”思想的讨论 |
(一)学界关于西周忠思想的讨论 |
(二)西周无“信”说 |
第二节 商周“忠”思想之内涵与嬗变 |
(一)殷商时期的“忠”思想 |
(二)西周“忠”思想的演变 |
(三)西周“忠”思想的特征 |
第三节 商周“信”德探析 |
(一)西周无“信”说之反思 |
(二)西周“信”观念的不同表达 |
(三)“庶民弗信”:血缘伦理政治危机与“信”德的成熟 |
小结 |
第四章 “敬慎威仪”:商周其他伦理德目的内涵及其嬗变 |
第一节 商周“敬”之内涵与嬗变 |
(一)商代的“敬”义 |
(二)西周的“敬”义 |
第二节 商周“义”之内涵与嬗变 |
(一)商代之“义” |
(二)西周时期的“义”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8)周代礼制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概况 |
(一) 西周史及古代史的研究 |
(二) 礼制内容研究 |
(三) 伦理史角度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周代礼制的内涵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周代礼制”的内涵 |
一、“礼制”考辨 |
二、研究文本及整体性释义 |
第二节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 |
一、尊神事鬼与尊礼崇德 |
二、人际关系与人伦关系交互 |
三、政权合理性论证 |
第三节 礼乐相和 |
一、礼义探源 |
二、乐义探源 |
三、礼乐一体 |
第二章 礼制伦理思想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政治与伦理同构 |
一、氏族社会到宗族社会的伦理转型 |
二、“德”的凸显:伦理原则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宗教与伦理同构 |
一、自然宗教向伦理宗教的过渡 |
二、“德”的祛魅:从尊神寻鬼到尊礼尚施 |
第三节 伦理思想建构的转向 |
一、天命靡常:天人伦理视域的转变 |
二、礼乐之理:区别于伦理宗教 |
三、人伦中心的转移 |
第三章 礼制的伦理思想形态 |
第一节 亲亲尊尊:礼制的伦理原则 |
一、家国同构:伦理实体的构建 |
二、移孝作忠:伦常秩序的推演 |
三、名分之别的伦理要求 |
第二节 情理结合:礼制的伦理特质 |
一、“礼”之理:政治教化的目的 |
二、“乐”之情:伦理教化的缓和 |
第三节 礼乐世界:理想的伦理实体形态 |
第四章 礼制伦理思想的历史评价与现代意义 |
第一节 礼制伦理思想的内在缺陷 |
一、杀杀与尊尊的局限性 |
二、知礼仪不知礼义的困境 |
第二节 周代礼制的伦理启蒙 |
一、人文觉醒 |
二、理想性与超越性 |
第三节 礼乐相和的伦理生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论题之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 |
第一节 责任概述 |
一、何谓责任——字源和语言学解释 |
二、谁之责任——承担责任之主体 |
三、对谁负责——承担责任之客体 |
四、承担何责——责任的特点 |
第二节 厘清责任概念 |
一、责任与义务 |
二、责任与权利 |
第二章 责任伦理 |
第一节 责任伦理何以可能 |
一、责任与责任伦理 |
二、责任伦理的含义 |
第二节 责任伦理概述 |
一、责任伦理与道德责任 |
二、责任伦理与因果决定论 |
三、责任伦理与规范伦理 |
第三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批判借鉴 |
第一节 西方早期理性主义的责任观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责任伦理思想 |
二、古罗马时期和漫长的中世纪神学家的责任思想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启蒙思潮中的责任思想 |
一、霍布斯、洛克、卢梭契约伦理责任观 |
二、康德的德性责任观 |
第三节 现代西方社会的责任伦理思想 |
一、马克斯·韦伯: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
二、哈耶克:以自由为前提的责任思想 |
三、汉斯·约纳斯:面向新科技的责任伦理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思想传承 |
第一节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伦理观 |
一、“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相和谐的责任伦理观 |
二、家国天下——国家责任伦理观 |
第二节 以“爱”为核心的责任伦理观 |
一、兼爱——墨家责任伦理观的基础 |
二、爱有差等——儒家责任伦理观的前提 |
第三节 自然责任伦理观和注重责任后果的责任伦理观 |
一、法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责任伦理观 |
二、重罚——法家责任伦理观的责任后果 |
第五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现实困境和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的现实困境 |
一、责任伦理观念淡漠 |
二、责任伦理关系错位 |
三、责任伦理执行能力较弱 |
第二节 破解生存难题——责任伦理的价值追求 |
一、生存危机——责任伦理的现实关照 |
二、生存安全——责任伦理的伦理关切 |
三、生存实践的需要——责任伦理的生长点 |
第三节 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的实践意义 |
一、道德心灵的滋养——责任伦理的人文关切 |
二、承担社会责任——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 |
三、独立自主——价值理性的强烈渴求 |
第六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建设 |
第一节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建设目标 |
一、富强——追求民富国强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二、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三、平等——追求人格地位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四、公正——追求社会稳定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五、法治——追求天下安宁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六、诚信——追求重诺履责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第二节 多元主体视域下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 |
一、责任伦理主体建设的内涵 |
二、个体责任伦理:个体自我担承的责任伦理建设 |
三、政府责任伦理:公权力的伦理责任自觉和审慎应用 |
四、家庭责任伦理:基于老龄化和空巢化社会的家庭伦理建设 |
五、企业责任伦理:绿色、法治、创新是新时代企业的三重核心 |
六、职业责任伦理:岗位、职位、职责的统一 |
第三节 以责任人格为着力点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 |
一、责任人格的含义 |
二、责任人格的伦理内涵 |
三、培育责任人格的原因 |
四、责任人格的道德教育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成立的背景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二、“天”和“道”, “天道”与“人道” |
三、“天人合一”和“天人交相胜” |
结语 |
四、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论文参考文献)
- [1]此心“安”处——论儒家情感伦理学的奠基[J]. 付长珍. 文史哲, 2021(06)
- [2]“国际人文主义”视阈下的梁实秋——兼论学衡派与梁实秋之关系[J]. 李欢.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3)
- [3]孟旦对中国哲学的新阐释[D]. 武海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重情与非情:《毛诗正义》的“夫妇为兄弟”说[J]. 潘忠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论“理一分殊”对儒家伦理学的本体论意义[J]. 林建辉. 国际公关, 2019(11)
- [6]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7]商周伦理思想嬗变研究[D]. 付瑞珣.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周代礼制伦理思想研究[D]. 黄梦肖. 东南大学, 2019(05)
- [9]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D]. 解琳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10]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成立的背景及其特征[J]. 崔亨植. 人文天下, 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