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lobe profile on the load capacity of 2-lobe journal bearing(论文文献综述)
金束[1](2020)在《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幕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现今对幕墙抗震性能研究大多偏向幕墙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但是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很有必要。为了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在考虑了立柱插芯节点处的复杂接触、摩擦问题、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对铝合金立柱插芯节点做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延性系数、强屈比、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的的分析,说明了铝合金立柱插芯节点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幕墙的发展和研究历史做了简述,引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ABAQUS有限元分析的接触理论和使用方法做了介绍。阐述了ABAQUS接触分析的基本接触类型,对接触单元详细介绍其类型和适用范围;对有限元是否考虑摩擦的作用也作了简要的述;对如何控制接触分析收敛性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2组不同长度的插芯立柱试件进行试验分析,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长度立柱插芯模型,然后通过拟合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数据,对立柱插芯节点的插芯应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作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在往复荷载的作用下,考虑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影响下的抗震性能,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结果发现立柱插芯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抗震能力不强。对于不同长度的插芯模型,随着插芯长度的增加,其承载能力上升,滞回环饱满程度上升,抗震能力和延性均有所上升。(2)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通过增加插芯长度来提高其延性和强屈比,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3)通过有限元和试验的对比又进一步论证了前面章节得出的结论。最后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总结性的结论和建议,对本课题下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刘强[2](2020)在《一种采用传统轮对结构变轨距转向架的方案研究》文中认为世界铁路存在着多种不同轨距制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铁路联运造成了巨大阻碍。自动变轨距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由于轨距制式不同所带来的铁路联运障碍。国外对自动变轨距技术研究起步较早,在变轨距领域已经完成专利布局和技术垄断,为我国变轨距技术的研究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通过研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轨距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变轨距技术的关键在于变轨距转向架和地面变轨装置的设计。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变轨距技术并分析不同技术中的变轨原理及其优缺点,采用在传统轮对结构上实现变轨距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原理,给出了基于传统轮对、并适用于高速及城市轨道车辆的变轨距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工作如下:(1)研究国内外现有变轨距技术,了解变轨距技术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技术中的变轨距转向架原理及其优缺点。采用在传统轮对结构上实现变轨距的技术路线,在分析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传统轮对、并适用于高速及城市轨道车辆的变轨距解决方案。完成变轨距转向架轮对结构、轴箱装置、锁紧装置以及地面变轨装置的详细结构方案,并基于CREO三维绘图软件进行建模。(2)针对变轨距转向架方案中关键技术难点锁紧机构进行了结构与运动学分析,在分析参考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变轨距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具体结构,给出了转臂连杆式锁紧机构初步结构方案。通过对转臂连杆式锁紧装置的运动分析,发现随动转臂圆周运动会导致锁紧杆水平位移,增加定位面零件间的摩擦,影响锁紧机构运动灵活性与定位准确性。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在随动转臂上设置凸轮结构,利用随动转臂凸轮结构与锁紧杆下端辊子配合来取代随动转臂与锁紧杆直接连接的优化方案。将随动转臂的圆周运动转化为锁紧杆的垂向直线运动。(3)基于标准和变轨距列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锁紧机构和轴箱的运营载荷工况和超常载荷工况,并完成相关部件的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超常工况载荷下,各部件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值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并有1.5倍以上的安全系数,符合静强度设计要求;运营工况下,最大主应力投影后的待测节点应力循环,均落在了Goodman疲劳极限图内,符合疲劳强度的设计要求。(4)对变轨距转向架轮对系统中的车轴、车轮及滚子花键结构进行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轴的危险位置位于外套筒座与外端轴身过渡位置,最大等效应力值为68.76 MPa,远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安全裕量充足;车轮的最大等效应力161.07 MPa,最大动应力为267.84 MPa,满足车轮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设计要求;滚子花键的最大等效应力58.33 MPa,符合使用要求。
徐万鹏[3](2017)在《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圆度误差与圆柱度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机械行业正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发展,对于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旋转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滑动轴承作为支撑的转子系统中,轴承制造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转特性,圆度、圆柱度作为制造误差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建立理想圆滑动轴承转子系统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方程,获得油膜压力进而积分得到油膜力,利用牛顿定律求得转子在任意时刻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而获得轴心轨迹和系统的临界转速,基于Sommerfelds Number采用无量纲稳定性运行参数Op描述系统的稳定特性,生成了稳定性临界曲线,还分析了系统的承载能力、摩擦能量损失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种考虑随机圆度误差的滑动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对比并优选上偏模型作为随机圆度误差模型,并验证了上偏模型有限差分网格划分数的合理性,分析了随机圆度误差对系统稳定性、摩擦功耗、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随机圆柱度误差转子系统模型,并验证了有限差分网格划分数的合理性,分析了其对系统的稳定性、摩擦功耗、承载能力。最后,通过改造后的试验台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随机圆度误差、随机圆柱度误差转子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并且验证一定的随机圆度误差、随机圆柱度误差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有提高作用。本文完善了制造误差对于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影响研究,对于滑动转子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为转子的结构参数设计、延长转子使用寿命、加工制造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许庆斌[4](2017)在《基于焊缝影响的地下铲运机工作机构强度和动力学分析》文中指出地下铲运机是地下矿山无轨采掘作业必备的主体设备之一,依靠工作机构的运动来完成物料的装、运、卸。目前,工作机构均采用了焊接结构,焊缝的结构形式、焊接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工作机构的强度。本文以2m3地下铲运机的工作机构为例,基于不同焊接形式、质量,对正转六连杆机构进行强度和动力学研究分析,以获得正转六杆机构工作状态下的强度分布规律及动力学特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正转六连杆工作机构在插入和铲取工况下的受力状况,获得了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机构强度理论计算方法;对动臂焊接结构的强度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焊缝的几何形状对焊接结构的强度存在极大影响,为进行强度有限元分析选择更加合理的焊接结构奠定了基础。(2)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参数化零件建模和虚拟装配技术,建立了2m3地下铲运机工作机构的虚拟样机。将其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选取两个典型的载荷分布——正载和偏载,对正转六连杆工作机构进行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获得了动臂上的三个主要铰接点的运动特性并得出最大受力的状态处在铲取位置,为更加合理地进行强度分析提供了依据。(3)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处于铲取工况下的工作机构有限元模型,添加正载和偏载载荷并进行静力学分析,找出了工作机构各构件的应力集中处和最大应力值,分析危险截面和高应力区的分布情况。由仿真结果可知,在两种不同的载荷情况下,动臂和摇臂的总体应力变化不大,且最大应力值均小于选择材料的许用应力。在偏载载荷下,由于正转六连杆机构的特性,连杆所受拉应力比正载载荷下明显增大了一倍。同时,铲斗斗刃与动臂侧板与横梁之间的焊接焊缝出现了应力集中情况,为进行焊接结构的强度仿真提供了依据。(4)对具有不同焊接形式的侧板与横梁之间的焊缝的动臂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与研究,得出各因素对焊缝强度的一般影响规律,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抗疲劳性能的焊缝结构形式。给出侧板坡口角度为40°、角焊缝加强高尺寸不超过8mm、所形成的焊缝表面为内凹形的焊接结构更能满足强度要求。
代小娟[5](2017)在《冲压外圈滚针轴承设计和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滚针轴承的承载性能对轴承的接触疲劳以及磨损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轴承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本论文采用切片法和有限元分析法对滚针轴承的径向受载情况进行研究,对比计算轴承的载荷分布和接触压力。通过应用切片法考虑滚子凸型影响,基于滚动轴承设计方法和Hertz接触理论,建立滚针轴承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轴承的载荷分布和接触压力关于几何参数的表达式,用MATLAB编写求解轴承载荷分布和接触压力的程序并进行数值计算。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径向受载滚针轴承的几何特征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滚针在不同直径、长度情况下的最大接触应力和弹性趋近量变化,发现直径变化对滚针轴承的接触应力和弹性趋近量的影响规律,为滚针轴承的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外圈冲压滚针轴承的薄壁外圈采用优质钢板经精密冲压而成,成形质量稳定,并制造经济。但其成形工序多、材料弹塑性变形大,极易出现外圈挤压破裂和壁厚不均匀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某一型号滚针轴承的外圈冲压成形工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研究其各个工序的成形规律,分析模具冲压速度和圆弧过渡圆角大小对反作用力和特征点应力变化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最后对毛坯落料和反拉伸阶段的成形件进行切样试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用本文建立的仿真分析方法来预测滚针轴承薄壁外圈多工序冲压质量的有效性,可为滚针轴承冲压工艺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孙传智[6](2017)在《基于矢量投影的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是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高压组合转子精密装配测量和位置精度调整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可指导装配、成本低等优点,在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测量和其他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精度直接决定发动机装配精度,进而影响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振动强度。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采用止口配合,导致装配后同轴度测量截面被覆盖,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同轴度测量。因此,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问题是提高发动机高压组合转子装配质量的主要障碍。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后同轴度误差无法直接测量和调整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在建立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几何模型基础上,分析单级转子定向和定位误差在多级转子装配中的空间矢量投影特性,获得各级转子偏心矢量累积分布函数,实现多级转子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并结合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模型及滤波技术,改善单级转子偏心矢量测量准确性,达到提高多级转子装配精度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针对发动机多级转子同轴度无法直接测量且装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矢量投影的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依据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原理及工艺流程,建立多级转子装配同轴度误差测量模型,通过分析各级转子定位和定向误差在装配过程中的传递过程,获取各级转子偏心矢量累积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建立多级转子定向和定位误差与装配后同轴度误差的关系,推导出以各级转子装配相位为变量的目标函数,从而实现发动机多级转子同轴度误差的测量与装配调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各级转子在装配过程中的安装相位,可以获得多级转子装配后同轴度误差且通过旋转各级转子安装相位使其达到最优。其次,针对发动机单级转子同心度误差测量准确性差问题,提出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模型。深入分析在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中误差分量来源,并建立同时兼顾偏心误差、传感器测头偏移误差、传感器测球半径和倾斜误差的圆轮廓测量模型,分析各偏置误差分量对不同半径圆轮廓测量结果的影响,建立四偏置误差分量与单级转子半径尺寸复合的圆轮廓测量关系。此外,针对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模型提出基于参数优化的偏置误差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偏心误差为25μm,工件半径为11.1mm时,相对于传统Limacon测量模型,四偏置误差测量模型同心度测量准确性提高了0.6μm。再次,针对发动机单级转子圆轮廓滤波精度低问题,设计非等间隔滤波器。基于上述提出的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模型,分析四偏置误差下圆轮廓测量模型采样角度的分布情况,并建立单级转子真实采样角度分布函数。从中线滤波角度分析,设计非等间隔高斯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与等间隔高斯滤波结果相比,对于半径为10.5mm的工件,偏心角测量准确性提高了5.2°;从包络滤波角度分析,设计非等间隔形态学滤波器,结果表明,与等间隔形态学滤波结果相比,对于半径为10.5mm的工件,偏心角测量准确性提高了5.8°。最后,在偏置误差不同量级的前提下,进行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和滤波单元实验,并进行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及装配调整方法的有效性单元测试,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及装配调整综合测试。测量结果显示,随着偏置误差量级增大,相对于未消除偏置误差直接装配方法的测量结果,采用消除偏置误差调整装配方法的同轴度误差减小了69%;对同轴度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台面600mm高度范围内,同轴度测量结果为37μm,同轴度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4μm(k=2)。
汪蓬勃[7](2015)在《基于巨厚盐膏层以及碳酸盐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姆河右岸气田勘探开采对象日趋复杂,钻井难度日益加大,亟需研究高效的钻井技术为该地区钻井工程技术瓶颈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该区块进行钻井施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①地质及储层条件复杂,储层为复杂的碳酸盐岩地层,孔洞、裂缝发育,同时含高压盐水的大段盐膏层,钻探过程中具有不可预见性,风险极大,钻井安全性得不到保障。②上覆岩层为巨厚的高压盐水巨厚盐膏层,盐膏岩盖层厚度一般400-1200m,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难度大。③区块地下构造规模小且断裂发育复杂,存在多套高压盐水层、复合盐膏层、漏失层、坍塌层以及断背斜构造带,“三高”(高压、高产、含H2S)气层与漏层同层等安全钻井技术要求比较高。④结合前述3项复杂的地质条件,同时由于前期取心收获率极低,可借鉴经验少,土库曼斯坦复杂盐下气田取心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收集分析阿姆河右岸地质及已钻井工程资料,结合国内外“三高”井的成熟技术提出技术对策,总结制定了技术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案。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系统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建立蠕变力学模型,结合测井资料,确定区域钻井液密度窗口,同时研制出流变性好、抗盐膏污染和防塌能力强的钻井液配方,并制定出现场实施工艺。通过检测预测地层坍塌压力方法,可以确定井壁坍塌的方向和大小,确定地应力方向,建立地层的三压力剖面,为优化井身结构,确定井壁失稳技术对策提供依据。(2)该地区水平井采用“三开三完”的井身结构,同时封隔储层以上的不同压力体系与巨厚膏岩层,确定七段制井眼轨迹剖面,“直-增-微增-增-稳-增-平”来减少巨厚盐膏层对轨迹的影响,这样既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有效应对井下复杂情况,又能降低钻井综合成本。(3)提出了适用于阿姆河右岸“喷漏同层”储层的随钻、停钻以及完钻后固井前提高承压能力的封缝即堵技术等安全钻井技术。(4)优选出具有储层保护功能的低固相钻井液配方:清水+2%DFD-140 +2%CMJ-2+1%JYW1、+0.2%VP+0.4%ABSN+2%SMP-2+NaCl(密度大于1.2时转用甲酸盐)(0%-饱和)+超细碳酸钙+0.5~1.0% Zn2(OH)2CO3+NaOH(调节pH至10-11)。抗温达150℃以上,抗一价盐达到20%,抗钙5%,抗钻屑污染达到20%,API滤失量小于3mL,高温高压滤失量(150℃)小于15mL,常温及高温老化后的动塑比均>0.5,渗透率恢复值高于90%。(5)结合BXQX取心工具研制出适应该地区灰岩破碎地层的新型取心工具(不投球保形取心工具)。在取心钻头方面,研制出适合于土库曼地区破碎地层取心的天然金刚石取心钻头。经过现场应用实例分析对比研究,最终摸索出一套适合土库曼碳酸盐岩破碎地层取心工艺技术。论文以阿姆河右岸气田勘探开发生产需要为研究的出发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研究解决了阿姆河右岸气田钻探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技术问题,集成并发展了“三高”气藏的定向井、水平井钻井、喷漏同层安全钻井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和取心技术,将显着提高阿姆河右岸复杂盐下气藏的单井产量、钻井成功率与机械钻速,为安全、高效勘探开发阿姆河右岸天然气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王亮[8](2014)在《轮轴压装工艺过程及其对疲劳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铁道机车轮轴是机车走行部中极为关键的部件,正因为如此,轮轴的其制造质量,尤其是车轴和车轮装配质量直接影响机车运行的安全性。轮轴配合部位存在的应力集中现象及微动磨损现象经常造成配合面出现裂纹,从而严重影响其疲劳强度。因此轮轴的加工装配工作的研究一直得到了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压装工艺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将对控制压装工艺质量和提高疲劳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轮轴压装的研究多为冷压装工艺及热套压装工艺的研究,对于注油压装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压装曲线与失效轮对之间的经验关系的研究,并试图借之改进工艺等。而针对轮轴注油压装的具体过程,及其机理解析等方面,尚未见到研究报道。本文通过对注油压装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明确了注油压装的详细过程,解析了压装曲线的形成机理。进而分析了注油压装完成后配合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及轮轴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微动滑移情况。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其分别为:(1)根据机车厂提供的实际图纸,建立整体的轮对模型,针对研究轮对的压装过程内容,对轮对模型进行了有效的简化;(2)通过逐步改变分析步及分析步中的摩擦系数,模拟出注油压装的过程,得出了与实际压装合格的压装曲线相吻合的压装曲线,准确地描述了其注油压装中的详细过程;(3)在明确注油压装过程的前提上,改变了轮轴配合的过盈量,对轮轴压装完成后的应力分布状态作了详细的分析,随后考虑弹塑性,对其压装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将弹性分析与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4)对轮轴注油压装进行了三维分析,并在压装完成的前提上,对轮轴施加弯曲载荷后,轮轴配合面的应力集中现象及局部微动滑移现象作了定量分析;(5)对比了四种不同过盈量轮轴在弯曲载荷作用上的应力集中现象及微动滑移情况,得出了过盈量与配合部位应力集中程度的关系和过盈量与配合面局部微动滑移的关系。结果表明:轮轴注油装配的压装过程中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润滑冷压装阶段,无润滑冷压装阶段,存在油膜压装阶段。注油压装装配完成后,所得到的配合面的应力分布情况为轴毂配合边缘的区域及油槽附近区域出现较为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在轮轴受弯曲载荷的作用的分析过程中,轴毂配合面的微动滑移量会随着轮轴配合的过盈量的增加而减小,然而随着轮轴配合的过盈量的增加,轮轴配合面边缘的应力集中现象会越来越严重。配合面的微动滑移和边缘应力集中现象都是造成配合面微动损伤的主要因素,从而对配合部位的疲劳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采用最佳的过盈
苗圩巍[9](2011)在《渗碳淬火齿轮齿根磨削形态对弯曲强度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渗碳淬火磨齿齿轮传动以其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功率及速度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而成为现代齿轮传动的主要形式。生产实践中,由于工艺、刀具及热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有效工件齿面与齿根过渡曲线附近很容易产生磨削台阶或接刀棱。由于磨削台阶产生的部位特殊,其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针对滚-磨工艺生产的渗碳淬火磨齿圆柱齿轮,研究了磨削台阶形态(几何尺寸及位置)及接刀棱对齿根弯曲强度的影响。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用磨前滚刀展成加工的磨前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线的数值解;2、基于纯文本数据文件编写的SolidWorks宏文件和MATLAB的混合建模,建立了具有复杂边界的有限元分析轮齿弯曲强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边界范围的合理界定、最不利加载位置的确定等;3、结合生产实际,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对渗碳淬火磨齿斜齿圆柱齿轮有各种磨削台阶和接刀棱时的齿根最大弯曲拉应力,与ISO6336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型正确、边界范围及加载位置选取适当;4、得出了磨削台阶形态即几何尺寸特别是位置对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影响的结论:在保证有效渐开线足够的基础上,台阶半径越小,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值越大;台阶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磨削台阶越高于30°切线法确定的危险截面,其对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越小;接刀棱对弯曲应力影响不大。因此,要使滚-磨工艺生产的齿轮在工作中具有高的弯曲强度,就应在保证齿面有效渐开线工作长度足够的条件下,使磨留量尽量小、台阶圆角半径尽量大、台阶的位置尽量高。研究结果既可为刀具改进、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也可为弯曲强度分析及齿根失效分析提供参考。
俞仲庆[10](1984)在《板带轧机齿轮的改进初探》文中指出本人根据上海地区板带轧机齿轮使用情况的调查,针对影响人字齿轮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方面工程能力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齿轮制造技术发展趋向和经验成果,探索提高上海地区板带轧机齿轮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各种途径。
二、Effect of lobe profile on the load capacity of 2-lobe journal bear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lobe profile on the load capacity of 2-lobe journal bearing(论文提纲范文)
(1)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幕墙的发展背景 |
1.2.1 幕墙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
1.2.2 幕墙的特点 |
1.2.3 幕墙的类型 |
1.3 幕墙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3.1 国际上幕墙的研究现状 |
1.3.2 幕墙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1.4 幕墙立柱模型的研究情况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BAQUS有限元分析 |
2.1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概念简介 |
2.2 接触类型及接触单元 |
2.2.1 接触分类 |
2.2.2 接触单元 |
2.2.3 面面接触 |
2.2.4 接触的施加方法 |
2.2.5 相对滑移和小滑移 |
2.2.6 点面接触 |
2.3 接触算法 |
2.4 接触属性 |
2.4.1 压力-穿透 |
2.4.2 摩擦 |
2.5 过盈配合 |
2.5.1 初始穿透 |
2.5.2 无应变调整 |
2.5.3 过盈配合问题 |
2.5.4 精确指定间隙或者穿透 |
2.5.5 绑定约束 |
2.5.6 刚体和接触 |
2.5.7 硬接触的触碰问题 |
2.5.8 二阶单元接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长度立柱插芯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建筑幕墙立柱与插芯的连接及其力学模型 |
3.1.1 立柱与插芯的连接 |
3.1.2 立柱按简支梁模型计算 |
3.2 立柱试件分析及材料概况 |
3.2.1 试件分析 |
3.2.2 加载方式 |
3.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4 ABAQUS有限元应力结果分析 |
3.5 ABAQUS有限元位移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3.5.2 承载能力分析 |
3.5.3 位移延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幕墙立柱插芯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4.1 试验原理 |
4.1.1 试验的基本原理 |
4.1.2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的加载制度 |
4.3 实验设备 |
4.4 试验基本参数设置 |
4.4.1 铝合金片弹性拉伸试验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铝合金立柱插芯的破坏形式 |
4.5.2 两种不同长度立柱插芯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接触应力分析 |
4.6 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
4.6.1 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应力曲线的比较 |
4.6.2 试验和有限元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一种采用传统轮对结构变轨距转向架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外变轨距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西班牙变轨距技术 |
1.2.2 德国变轨距技术 |
1.2.3 波兰变轨距技术 |
1.2.4 日本变轨距技术 |
1.3 国内变轨距技术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轨距转向架轮对轴箱及地面变轨装置方案设计 |
2.1 变轨距转向架轮对结构 |
2.1.1 车轴 |
2.1.2 车轮与滚子花键 |
2.1.3 外套筒 |
2.2 变轨距转向架轴箱装置 |
2.3 轮对轴箱装置受力分析 |
2.4 变轨距地面变轨装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锁紧机构运动分析及结构设计 |
3.1 锁紧机构初步方案 |
3.2 锁紧机构运动分析 |
3.3 锁紧机构结构优化 |
3.4 复位弹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轨距转向架锁紧机构和轴箱体强度分析 |
4.1 变轨距转向架锁紧机构的强度分析 |
4.1.1 锁紧机构的载荷工况 |
4.1.2 锁紧杆和转臂的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4.1.3 锁紧杆和转臂的静强度分析 |
4.1.4 锁紧杆和转臂的疲劳强度分析 |
4.2 变轨距转向架轴箱的强度分析 |
4.2.1 轴箱的载荷工况 |
4.2.2 轴箱计算边界条件 |
4.2.3 轴箱的结构强度分析 |
4.2.4 轴箱的疲劳的疲劳强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对及滚子花键强度分析 |
5.1 车轴强度分析 |
5.1.1 车轴的载荷工况 |
5.1.2 车轴的有限元模型及计算边界条件 |
5.1.3 车轴的强度分析 |
5.2 车轮的强度分析 |
5.2.1 车轮的载荷工况 |
5.2.2 车轮有限元模型及计算边界条件 |
5.2.3 车轮的静强度分析 |
5.2.4 车轮的疲劳强度分析 |
5.3 滚子花键的强度分析 |
5.3.1 滚子花键的载荷工况 |
5.3.2 滚子花键的有限元模型和计算边界条件 |
5.3.3 滚子花键的强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圆度误差与圆柱度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线性油膜研究分析 |
1.2.2 考虑形位误差对转子系统影响的研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想圆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2.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
2.2 Reynolds方程简介 |
2.3 理想圆滑动轴承动力学系统模型 |
2.3.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2.3.2 姿态角和位置角的定义 |
2.3.3 有限差分求解Reynolds方程及迭代 |
2.3.4 油膜力计算与系统稳态特性 |
2.3.5 轴心轨迹与临界转速 |
2.3.6 稳定性临界曲线 |
2.3.7 摩擦功率与承载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随机制造误差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分析 |
3.1 随机圆度误差的轴承转子系统分析 |
3.1.1 带有随机圆度误差的动力油膜厚度 |
3.1.2 有限差分法和Reynolds方程求解 |
3.1.3 油膜力计算与稳态特性 |
3.1.4 油膜速度计算与轴心轨迹 |
3.1.5 稳定性临界曲线 |
3.1.6 摩擦功率与承载能力 |
3.1.7 三种不同随机圆度误差模型的建立和对比 |
3.2 随机圆柱度误差轴承转子系统分析 |
3.2.1 随机圆柱度误差转子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2 有限差分与网格的划分 |
3.2.3 稳态特性 |
3.2.4 稳定性临界曲线 |
3.2.5 摩擦功率与承载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方案总体设计 |
4.1 实验技术路线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原理 |
4.2 原有试验台存在的不足 |
4.2.1 转子底座振动问题及振动测试 |
4.2.2 转轴不对中问题 |
4.3 转子底座改造 |
4.3.1 转子底座 |
4.3.2 电动机底座 |
4.4 新试验台介绍 |
4.4.1 动力系统 |
4.4.2 供油回油系统 |
4.4.3 转子主体与动力传递系统 |
4.4.4 信号采集测试系统 |
4.5 影响系数法动平衡原理 |
4.5.1 振幅测量 |
4.5.2 相位测量 |
4.6 转轴的形位误差测量 |
4.6.1 转轴的随机圆度误差测量 |
4.6.2 转轴的随机圆柱度误差的测量 |
4.7 系统稳定性实验原理 |
4.7.1 轴心轨迹 |
4.7.2 频谱图 |
4.8 润滑油粘度测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对比 |
5.1 转速的测量及临界转速的确定 |
5.1.1 转速的测量 |
5.1.2 临界转速的确定 |
5.2 稳定性临界曲线的实验与理论对比 |
5.2.1 随机圆度误差模型实验与理论Op曲线对比 |
5.2.2 带有随机圆柱度误差的转子轴承模型的实验与理论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焊缝影响的地下铲运机工作机构强度和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下铲运机的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地下铲运机的发展 |
1.2.2 国内地下铲运机的发展 |
1.3 地下铲运机工作机构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工作机构的研究 |
1.3.2 国内工作机构的研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作机构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
2.1 正转六连杆工作机构简介 |
2.2 外载荷分析 |
2.2.1 插入阻力的计算 |
2.2.2 铲取阻力的计算 |
2.2.3 转斗阻力矩的计算 |
2.3 工作机构的受力分析 |
2.3.1 计算位置的确定 |
2.3.2 工作机构受力分析 |
2.4 工作机构的强度校核 |
2.4.1 插入工况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 |
2.4.2 铲取工况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 |
2.4.3 动臂的应力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作机构的焊接机理 |
3.1 T型焊接接头的应力计算 |
3.1.1 T型焊接接头的形式 |
3.1.2 T型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 |
3.2 T型焊接接头的静载强度计算 |
3.3 T型焊接接头的强度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机构的参数化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
4.1 基于SolidWorks的工作机构零件参数化建模 |
4.1.1 参数化设计 |
4.1.2 基于特征的工作机构零件参数化建模 |
4.2 SolidWorks环境下工作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 |
4.2.1 虚拟样机的装配方法 |
4.2.2 虚拟样机的装配过程与要点 |
4.3 ADAMS仿真技术及仿真分析过程的设计 |
4.3.1 ADAMS仿真技术 |
4.3.2 设计工作机构仿真分析的过程 |
4.4 工作机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 |
4.4.1 材料属性的设置 |
4.4.2 添加约束和驱动 |
4.4.3 施加载荷 |
4.5 动力学分析 |
4.5.1 正载载荷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
4.5.2 偏载载荷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 Workbench概述 |
5.2 应力状态矩阵与强度理论 |
5.3 SolidWorks与ANSYS的连接方法 |
5.4 工作机构有限元仿真 |
5.4.1 Q345钢的特性参数 |
5.4.2 作用力的确定 |
5.4.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5.4.4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化 |
5.5 工作机构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5.5.1 正载工况强度分析 |
5.5.2 偏载工况强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机构的焊接强度分析 |
6.1 工作机构的焊接简介 |
6.2 焊接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动臂焊接模型网格划分 |
6.2.2 位移边界条件 |
6.2.3 力边界条件 |
6.3 不同动臂焊接结构强度分析 |
6.3.1 坡口形式 |
6.3.2 坡口角度 |
6.3.3 焊缝加强高尺寸 |
6.3.4 焊缝表面形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冲压外圈滚针轴承设计和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设计分析理论 |
2.1 滚针凸度设计 |
2.2 切片法 |
2.3 滚针轴承载荷分布 |
2.3.1 载荷与变形的关系 |
2.3.2 基于切片法的滚针轴承力学模型 |
2.4 滚针轴承接触压力 |
2.5 滚针轴承疲劳寿命 |
2.6 滚针轴承计算程序框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力学性能分析 |
3.1 游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3.2 凸度量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工况下的轴承寿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接触分析理论 |
4.1.1 接触分析的分类 |
4.1.2 接触分析的步骤 |
4.1.3 问题概述 |
4.1.4 直母线滚针轴承有限元分析过程 |
4.1.5 滚针长度和直径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
4.2 基于简化方法的滚针轴承应力场分析 |
4.2.1 添加接触对 |
4.2.2 确定边界条件和加载 |
4.2.3 求解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薄壁外圈冲压成形工艺和实验验证 |
5.1 冲压成形工艺简介 |
5.2 外圈冲压工艺和仿真技术 |
5.3 有限元模型及前处理设置 |
5.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1 工序一落料成型仿真分析 |
5.4.2 工序二反拉伸仿真分析 |
5.4.3 反拉伸工序优化分析 |
5.4.4 打点工序过程分析 |
5.5 冲压工艺试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矢量投影的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测量仪研究现状 |
1.3 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测量仪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单级转子圆轮廓滤波技术研究现状 |
1.4 航空发动机多级转子装配测量方法发展趋势 |
1.5 本研究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级转子装配原理及误差来源 |
2.3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模型 |
2.3.1 定位误差矢量投影特性 |
2.3.2 定向误差矢量投影特性 |
2.3.3 定位和定向误差矢量投影特性 |
2.4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 |
2.5 多级转子装配调整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级转子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级转子偏置误差来源 |
3.2.1 转子偏心误差来源 |
3.2.2 传感器测头偏移误差来源 |
3.2.3 传感器测球半径误差来源 |
3.2.4 转子倾斜误差来源 |
3.3 单级转子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模型 |
3.3.1 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模型的建立 |
3.3.2 传统Limacon测量模型的原理误差 |
3.4 偏置误差对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的影响 |
3.4.1 转子偏心误差对圆轮廓测量的影响 |
3.4.2 传感器测头偏移误差对圆轮廓测量的影响 |
3.4.3 传感器测球半径对圆轮廓测量的影响 |
3.4.4 转子倾斜误差对圆轮廓测量的影响 |
3.5 偏置误差与单级转子半径间复合作用关系对测量的影响 |
3.5.1 单偏置误差与转子半径间复合作用关系的影响分析 |
3.5.2 综合偏置误差与转子半径间复合作用关系的影响分析 |
3.6 基于参数优化的偏置误差分离方法 |
3.6.1 基于列文伯格 -马夸尔特法的模型参数直接求解方法 |
3.6.2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级转子非等间隔滤波器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级转子圆轮廓测量模型采样角度分布 |
4.2.1 非等间隔采样角度分布函数 |
4.2.2 偏置误差对采样角度分布的影响 |
4.3 非等间隔采样角度下高斯滤波器设计 |
4.3.1 高斯滤波器的实现 |
4.3.2 滤波误差评价 |
4.4 交替对称滤波器 |
4.4.1 交替对称滤波器模型 |
4.4.2 形态学结构元素的选取 |
4.5 非等间隔采样角度下形态学滤波器设计 |
4.5.1 Alpha shape模型 |
4.5.2 二维alpha shape定义 |
4.5.3 形态学操作和alpha包络关系 |
4.5.4 形态学滤波器的实现 |
4.5.5 滤波误差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及环境 |
5.2.1 实验使用的装置和标准器 |
5.2.2 实验的环境条件 |
5.2.3 数据处理方法 |
5.3 单级转子四偏置误差圆轮廓测量实验 |
5.4 单级转子圆轮廓非等间隔滤波实验 |
5.4.1 非等间隔高斯滤波结果及分析 |
5.4.2 非等间隔形态学滤波结果及分析 |
5.5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与装配调整实验 |
5.5.1 航空发动机装配测量仪 |
5.5.2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流程 |
5.5.3 测量结果及数据分析 |
5.6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综合实验 |
5.7 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巨厚盐膏层以及碳酸盐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阿姆河右岸区域地质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盐膏层钻井技术研究 |
1.3.2 水平井井身剖面优化设计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分析 |
1.3.3 提高承压能力的常规桥塞堵漏技术 |
1.3.4 破碎性碳酸盐岩取心技术研究 |
1.4 存在的问题及技术瓶颈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阿姆河右岸盐膏层安全钻井技术研究 |
2.1 已钻井资料分析 |
2.1.1 阿姆河右岸地区部分气田地层压力、温度及地层压力系数 |
2.1.2 阿姆河地区钻井资料分析 |
2.1.3 高压盐水层复杂情况统计 |
2.2 盐膏岩蠕变规律研究及泥浆密度图板编制 |
2.2.1 盐岩蠕变模型建立 |
2.2.2 盐岩层地应力测定 |
2.2.3 盐岩蠕变速率测定 |
2.2.4 控制缩径钻井液密度图板编制 |
2.3 三压力剖面的确定及井身结构优化 |
2.3.1 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技术研究 |
2.3.2 稳定性方法的坍塌压力预测研究 |
2.3.3 区域气井地层三压力剖面研究 |
2.3.4 井壁失稳技术对策研究 |
2.3.5 井身结构设计和必封点确定 |
2.4 盐膏层段套管柱优化设计 |
2.4.1 目标区块盐膏层分布及蠕变 |
2.4.2 盐膏层蠕变产生的套管外载荷计算 |
2.4.3 盐膏层段抗挤套管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阿姆河右岸盐下气藏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 |
3.1 水平井工艺地质影响因素 |
3.1.1 阿姆河右岸A区构造及地层剖面情况 |
3.1.2 压力系统及流体类型 |
3.1.3 储层特点及温度情况 |
3.1.4 高压盐水的层位分布情况 |
3.1.5 土方实钻案例分析 |
3.2 水平井井身结构及井眼轨迹优化 |
3.2.1 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研究 |
3.2.2 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研究 |
3.3 水平井摩阻扭矩分析与钻柱优化设计 |
3.3.1 Φ311.2MM井眼钻具摩阻、扭矩及强度分析 |
3.3.2 Φ311.2MM井眼钻柱设计 |
3.3.3 Φ215.9MM井眼钻具摩阻、扭矩及强度分析 |
3.3.4 Φ215.9MM井眼钻柱设计 |
3.4 盐层井段缩径对井斜和方位的影响分析 |
3.5 盐膏层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
3.5.1 弯外壳螺杆钻具造斜能力预测分析 |
3.5.2 巨厚盐膏层定向造斜钻头优选 |
3.5.3 盐膏层轨迹适时调整技术及措施 |
3.6 含硫高压高产水平井安全快速钻进技术研究 |
3.6.1 含硫高压高产水平井井控技术研究 |
3.6.2 水平井水力参数设计、井眼清洁与ECD分析 |
3.6.3 水平井钻井模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高”气层与漏层同层安全钻井技术研究 |
4.1 喷漏同层产生的机理 |
4.1.1 阿姆河右岸井漏原因分析 |
4.1.2 喷漏同层产生的机理 |
4.2 阿姆河右岸漏喷同层井漏的处理技术 |
4.2.1 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钻井液封缝即堵技术 |
4.2.2 随钻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封缝即堵防漏技术 |
4.2.3 裂缝性储层恶性漏失的堵漏技术 |
4.2.4 隔断式凝胶段塞形成的摸拟研究 |
4.2.5 隔断式凝胶段塞堵漏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姆河右岸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 |
5.1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1 阿姆河右岸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
5.1.2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3 储层敏感性实验 |
5.2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
5.2.1 裂缝表面微观形态描述 |
5.2.2 建立裂缝动态宽度数学模型 |
5.2.3 利用模拟技术研究裂缝宽度的动态变化 |
5.2.4 裂缝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
5.2.5 裂缝暂堵机理 |
5.3 适合裂缝性碳酸岩储层保护的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研究 |
5.3.1 新型钻完井液配方体系研究 |
5.3.2 保护储层效果评价 |
5.4 碳酸盐油气层漏失伤害及技术对策研究 |
5.4.1 漏失引起的储层损害机理分析 |
5.4.2 保护储层的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
5.5 裂缝性储层解堵工艺技术研究 |
5.6 小结 |
第6章 破碎性碳酸盐岩取心技术研究 |
6.1 BXQX取心工具研制 |
6.1.1 BXQX取心工具抗硫性能研究 |
6.1.2 BXQX取心工具结构设计 |
6.1.3 BXQX取心工具强度计算 |
6.2 取心钻头研制 |
6.2.1 取心钻头适应性分析 |
6.2.2 冠部形状设计 |
6.2.3 切削齿的布置 |
6.2.4 水力学设计 |
6.2.5 解决的技术关键 |
6.3 取心工艺试验研究 |
6.3.1 破碎地层取心工艺制定原则 |
6.3.2 破碎地层取心工艺 |
6.4 现场应用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轮轴压装工艺过程及其对疲劳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车辆轮对研究现状 |
1.2.1 机车轮对概述 |
1.2.2 机车轮对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轮轴配合计算力学理论基础及其有限元法 |
2.1 接触问题的概述 |
2.2 过盈配合的概念及特点 |
2.2.1 过盈配合计算方法的简述 |
2.2.2 轴毂过盈配合的弹性力学的求解及其特点 |
2.2.3 过盈配合的弹塑性计算方法简述 |
2.3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介绍 |
2.3.1 接触分析的特点 |
2.3.2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轮轴注油压装问题分析方法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ABAQUS的软件概述 |
3.2. ABAQUS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3.3 轮轴注油压装工艺简介 |
3.4 轮轴注油压装的有限元建模仿真 |
3.4.1 轮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2 研究对象及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3 材料属性的定义 |
3.4.4 单元类型选择及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3.4.5 边界条件及载荷的设置 |
3.4.6 定义接触 |
3.4.7 定义接触问题分析类型及注油过程的模拟 |
3.5 轮轴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6 注油压装曲线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轮轴注油压装过盈配合面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弹性分析的结果 |
4.2 不同过盈量的对比 |
4.3 弹塑性分析 |
4.3.1 弹塑性分析的结果 |
4.3.2 不同过盈量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轮轴弯曲载荷作用下微动疲劳的研究 |
5.1 微动疲劳的理论知识 |
5.2 轮轴三维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5.2.1 建立三维模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加载 |
5.2.4 分析步设置 |
5.2.5 压装曲线对比 |
5.3 四种不同过盈量的对比 |
5.3.1 四种不同过盈量的轮轴压装完成的对比 |
5.3.2 工况一下四种不同过盈量的轮轴的研究分析 |
5.3.3 工况二下四种不同过盈量的轮轴的研究分析 |
5.3.4 四种不同过盈量轮轴配合面剪切最大区域微动滑移情况的研究 |
5.3.5 四种不同过盈量的微动滑移情况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渗碳淬火齿轮齿根磨削形态对弯曲强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硬齿面高精度齿轮的实现方法 |
1.3 滚-磨工艺下齿轮弯曲强度的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磨前滚刀加工的圆柱齿轮齿廓求解 |
2.1 引言 |
2.2 磨前滚刀 |
2.3 坐标系变换 |
2.4 齿廓曲线方程求取 |
2.4.1 初始位置及坐标系的选取 |
2.4.2 圆弧段AD的共轭曲线方程 |
2.4.3 直线段AB的共轭曲线方程 |
2.4.4 A、B点的共轭曲线方程 |
2.4.5 直线段BF的共轭曲线方程 |
2.5 共扼曲线的数值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齿轮三维实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MATLAB软件介绍 |
3.3 三维模型软件介绍 |
3.3.1 SolidWorks软件的概述 |
3.4 利用MATLAB生成的数据文件辅助SolidWorks创建轮齿几何模型 |
3.5 磨齿后的齿廓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有限单元法的简介及COSMOS软件概述 |
4.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4.2.2 有限元法的研究现状 |
4.2.3 COSMOS软件概述 |
4.3 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材料特性 |
4.3.2 边界范围的界定 |
4.3.3 单元选择和网格划分 |
4.3.4 边界约束条件 |
4.3.5 载荷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种磨削形态下最大弯曲拉应力分析 |
5.1 不计摩擦时齿根应力有限元分析 |
5.1.1 小齿轮有限元分析 |
5.1.2 大齿轮有限元分析 |
5.2 应力分析对比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培训 |
致谢 |
四、Effect of lobe profile on the load capacity of 2-lobe journal bearing(论文参考文献)
- [1]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D]. 金束. 贵州大学, 2020(04)
- [2]一种采用传统轮对结构变轨距转向架的方案研究[D]. 刘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圆度误差与圆柱度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D]. 徐万鹏.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4]基于焊缝影响的地下铲运机工作机构强度和动力学分析[D]. 许庆斌.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3)
- [5]冲压外圈滚针轴承设计和仿真技术研究[D]. 代小娟. 河南科技大学, 2017(01)
- [6]基于矢量投影的多级转子同轴度测量方法研究[D]. 孙传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7]基于巨厚盐膏层以及碳酸盐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D]. 汪蓬勃.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8]轮轴压装工艺过程及其对疲劳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D]. 王亮. 大连交通大学, 2014(04)
- [9]渗碳淬火齿轮齿根磨削形态对弯曲强度影响的研究[D]. 苗圩巍.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1(01)
- [10]板带轧机齿轮的改进初探[J]. 俞仲庆. 上海金属(钢铁分册), 19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