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对首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薄宏涛[1](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肖竹[2](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出海”企业的对外劳动关系治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被放大,从而影响其海外投资的顺利开展,而其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全球化下企业所处国际产业链的位置、企业的国际运营和劳动关系处理水平密切相关。对此,应当秉持尊重东道国劳动法制的基本立场,通过提高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水平,融入及借力国际、区域及双边规则,并借助政府的有力引领、组织与支持,在多个层面予以积极应对。
朱玉柱[3](2017)在《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府对外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对内采取“供给侧改革”等举措,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试图从矿业企业并购的对策入手,对上述政策和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矿业企业并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及“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对企业并购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博弈论的论述,运用经济学方法对矿业企业并购的对策进行研究,推导出矿业企业实施并购过程中的不同模式,进行效率分析,得出矿业企业应当采取的策略。通过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论述了企业并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认为在并购理论传统分类的基础上,从实务操作视角,应当把股权性并购和债权性并购作为并购的基本种类。股权性并购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包括参股、控股等方式;债权性并购通过购买资产或权利的方式进行并购,包括购买目标公司产权和购买目标公司的合同权利等。股权并购和债权并购各有利弊,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或因时制宜进行选择。(2)对博弈论进行论述,运用博弈论对各种并购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敌意并购双方博弈过程和可能的结果。(3)对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遇到各种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认为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应首先选择参股性并购和本地化并购,并配合其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国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和障碍,保障国外并购顺利实施。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将矿业企业并购划分为股权性并购和债权性并购两大基本类型。(2)通过对不同类型矿业公司并购模式的效率分析,认为小型矿业公司应当立足心国内,采取参股性并购方式;中型矿业应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以参股或债权性并购为主;大型矿业公司应积极主动进行海外并购,参与国际矿业并购的竞争。(3)通过对不同类型矿业公司国外并购模式的效率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矿业公司海外并购应优先考虑铁矿及贵金属矿种,优先选择本地化策略,优先选择参股性并购。
柏璐[4](2013)在《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钢铁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的挑战。“走出去”是中国钢铁产业确立自己国际地位的有效措施。因此,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培育具有全球化战略视角的钢铁企业来提升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全球化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合作领域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贸易扩展到海外开矿、成立钢材加工中心、投资建厂、技术研发等。但是在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我国钢铁产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如何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已经成为中国钢铁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状况分别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结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大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背景、必要性、基础和挑战,运用具体实例和实证研究全面地剖析了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对于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最后着眼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对“钻石模型”中6大要素的提升来探讨中国钢铁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张世超[5](2009)在《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矿产资源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我国也加入到了对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为了获得稳定的矿产资源,保证国家在全球矿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战略措施来推动本国企业在海外的矿业发展。在面临国内资源紧缺和海外激励竞争的情形下,探讨我国在海外的矿业发展战略问题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命题。本文以我国企业到海外开发利用非能源类矿产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西部矿业集团海外拓展为分析说明的实例,在调查我国国内矿业发展形势和开发海外矿业现状、阐述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和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理论指导、对比发达国家矿业企业发展和不同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开发特征、风险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的企业战略,并以国内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了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第二章分析了全球矿业发展形势和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必然性、可行性、有利性。第三章分析了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风险。第四章分析了非能源类矿产资源的世界分布和我国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拓展主要目标区域的矿业投资环境,并分别从海外非能源类矿产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角度和矿业投资环境的角度探讨了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分析研究了海外非能源类矿床技术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并在对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矿业拓展的主要经济环境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第五章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基础理论,列举了影响我国海外矿业拓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分析研究国际跨国矿业公司成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与组织模式、前期投资风险管理、融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拓展战略。第六章论述了海外非能源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并从其西部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案例出发,采用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矿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文章针对我国企业海外非能源类矿业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可能存在的风险、世界非能源类矿产的分布特点和主要投资目标区域的矿业投资环境状况以及我国从事非能源类矿业拓展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障碍所在,提出了我国从事非能源类矿业拓展的企业应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到非洲和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去开发矿产,并积极参与其它地区的矿产开发;目前应尽可能优先选择拓展区域最具潜力的矿床进行开发,尽量避免选择开发一些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矿床;企业可采取事先调查、事先规避、做好风险的分析评估工作、选择好投资项目、加强与当地企业和银行的合作、采取企业强强联合、建立和培养一支矿业项目运作队伍等措施来控制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模式、企业战略联盟、项目前期调查团队化和专业化、投资决策程序化、开发利用紧缺矿产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本土化经营、半封闭式管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战略和策略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文章通过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实例分析,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模型,并经过验证,认为该模型的风险评估结果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
楚序平[6](2009)在《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分六章。研究紧紧围绕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钢铁产业的有效竞争问题展开。通过与美国、日本、韩国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钢铁产业强国的对比研究分析,研究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产业组织学“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合绩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e EnvelopmentAnmysis)分析了44家钢铁企业样本,运用MALM模型对36家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进行了测试。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首钢搬迁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在产量规模和市场规模急剧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多数企业没有实现相应的规模经济,钢铁产业没有达到“有效竞争”(克拉克,J.M.Clark,1940)。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和参与主体激励不相容。中央政府由于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制度设计与实现规模经济激励不相容,产业规制与钢铁规模经济具有正负双向作用;地方政府在收入激励、政治激励下,与钢铁产业发展速度正相关,与钢铁产业规模经济负相关;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缺乏内在发展激励和动力,实现了工厂规模生产,而更庞大的组织规模部分抵消了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率;非公有制钢铁企业在多方作用的柠檬市场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较高的效率,但是发展的外部性严重,对实现规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负面的作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的个体理性选择和行为,在总体上形成了合成谬误,导致了我国钢铁产业整体的规模不经济。不改善制度环境和规制政策,钢铁产业实现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不可能;不改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钢铁产业实现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不可能:不进行国有钢铁企业产权、治理、管理改革,钢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不可能;不改善非公有制钢铁企业的产权、治理、行为改革,钢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不可能。改革的政策选择方向是,按照激励相容原则,配套推进政府规制、财税体制、企业改革,才能推动、改善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本文六章的具体内容是: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我国钢铁工业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包括国外有关产业经济学研究和对我国钢铁产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规模经济问题的理论观点。综述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观点,介绍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有关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观点。对钢铁工业最优规模进行了理论度量,初步提出了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指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规模问题,对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第三章,发达国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的经验研究。分别研究了美国、日本和韩国钢铁TAk规模经济特征、钢铁工业的市场结构、钢铁工业的制度环境,对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钢铁产业最佳规模的市场基准、行为基准和绩效基准。第四章,对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历史发展与规模特征,对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测量和评价,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新的评估。第五章,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绩效。运用DEA模型选择44家钢铁企业2004-2007年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MALM模型,并选择有代表性的3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MALM模型测试分析,检验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有效性,进而检验不同钢铁企业的规模有效性问题,得出了新的结论。对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不显着问题,选择劳动生产率、用工、薪酬、福利等系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验证,得出了规模不经济的原因。第六章,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了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对钢铁产业的规制政策,验证了规制政策的有效性;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钢铁产业投资的激励诱因,验证了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实证分析了国有钢铁企业的行为特征,并选择首钢搬迁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论证了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制度原因。并在博弈中通过给出制度变量,提出了帕累托改进路径。结束语。总结概述全文的基本结论。本文力求使每一个结论有所创新,主要是: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新的研究,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的特殊现象——单体大规模企业的数量和产量比例持续上升与整体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并存;提出“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的指标并进行了计算分析,较好地说明了集中度下降的原因,解释了中国钢铁产业的特殊现象,改进了原有市场集中度指标,对于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理性、客观、全面认识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钢材产品集中度”的概念,对中国钢材产品集中度进行了计算,发现存在“高端产品集中度高却消耗量小、低端产品集中度低却消耗量大”的特点;对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新的研究评估,对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2005年和2007年的经营数据,进行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效率测算分析。发现、总结、归纳出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是规模有效或接近于规模有效、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在与中小钢铁企业比较中没有显示出显着的效率优势、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非常大等8项结论;运用MALM模型对有代表性的3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MALM模型测试分析,得出影响M指标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因素,钢铁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影响我国钢铁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关键;进而对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不显着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劳动生产率、用工、薪酬、福利等系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验证,得出了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内部存在X-非效率问题;对影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首钢搬迁典型案例进行了博弈分析,证明: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的不经济,是局中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钢铁企业博弈的均衡结果,局中人的个体理性选择,产生了集体谬误,导致了整个钢铁产业的规模不经济;在博弈分析中加入制度变量,分析了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改善路径。
叶卉[7](2009)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WTO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配置呈现全球化趋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本文首次针对铁、铜、铬、钾、稀土、钨、锡、煤、石油、天然气等十个矿种,将矿产资源的自然特征、市场需求、对外贸易和宏观管理结合起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市场格局和各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从我国矿产资源供求、贸易、检验监管和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出发,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铁、铜、煤、石油等矿产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矿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M-ERP),提出了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以铁矿石为例,综合创新,构建了由检验规程、限量和评价标准、检测标准三个层次组成的完整的检验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家、社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一是要内外并举保障紧缺矿产供应。既要稳定和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又要多元化利用国际资源。二是要加强管理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和出口效益。要从生产和出口“大国”变为“强国”,加强我国优势矿产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作用,合理、有序配置优势矿产。三是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现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国内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和对国际油气资源的资本投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有计划地采取煤炭出口替代石油进口措施,提高能源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率。四是要控制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控制资源消耗,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可循环”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加强检验监管维护国家利益。要合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部际合作,实施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建立完善检验检疫标准化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持。六是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要通过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型,部署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黄毅翎[8](2008)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 ——苏州、无锡、常州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全球化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世界城市体系的重组,以“产业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转变成为以“价值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各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竞争,以国际大都市为核心的城镇密集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致力于研究全球化对苏锡常三市的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城市职能演化的因果作用机制。本研究将采用因果分析的常规技术路线。首先是分别判断经济全球化作为成因和案例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作为后果的时空演化模式,然后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解析两者之间的因果作用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经济全球化评价指标,分析各个参数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贸易的演化进程,从而定量判断苏锡常三市的经济全球化影响,即纳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同时通过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全球化指数的对比,得到苏锡常三个城市在整个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其次,通过对苏锡常产业结构演化的分析,由此判断其在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中的位置。最后,通过苏锡常三市的典型产业集群的全球化特征,来证明苏锡常三市如何被纳入全球经济网络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又如何导致苏锡常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最后,文章对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朱金瑞[9](2005)在《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伦理是不可或缺的价值指导和理论资源。本文力图通过经济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的特点及模式进行审视,以期给中国企业提供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全文共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伦理演进的历程、特点、原因及不足的研究。包括,计划经济时代是我国企业伦理的初建阶段,革命性是其主要表现;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表现在伦理意识、管理伦理等方面的自主探索;从邓小平南巡谈话到20世纪90年代末是企业伦理的培育阶段。一些企业表现了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努力追求公(国)有资本人格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身上表现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伦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伦理在借鉴与探索中完成了向创新的飞跃。第二板块重点对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伦理模式,如政治化模式、企业家权威模式、使命模式、制度伦理模式、血缘亲情模式、集体伦理模式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模式等的特点、积极作用和不足等进行分析。
王恕立[10](2003)在《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作为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生产资本的跨国转移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被广大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也获得迅速发展。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沿着四个方向发展:一是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所拥有的净优势,如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二是采取动态分析方法,将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结合起来研究,如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三是根据生产区位理论,研究跨国公司为什么在某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四是依据厂商理论,强调市场不完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如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理论。应该说,这些理论各有所长,但都只能对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作出部分的解释,缺乏普通意义的解释能力。因此,当邓宁(1977年)把各种理论集合在一起提出其折衷理论时,立刻被喻为“集大成者”。尽管后来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异议,但总体看来,“折衷理论”作为对外直接投资核心理论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开始发展起来,使当时已有的主流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投资现象需要新的理论观点来解释和引导。1983年,Wells利用维农的产品周期模型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得出了产品周期的尾部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解释能力的结论;1986年,邓宁进一步提出了以折衷范式为基础,以企业国际化为线索的投资发展阶段论。此后,其他学者也先后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得出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观点,但都并不足以构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本文的研究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上述主流理论及其观点的分析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研究的需要,本人将一些主要的理论依其理论方法和结论的不同,划分为动因理论、条件理论和效应理论。并分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和效应分别进行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总结提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8种动因,并以企业所处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参照,提出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各自不同的动因结构,同时从经验实证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条件,本文在借鉴OIL模型、OL模型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母国变量,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条件的三维分析范式。同时,分别从企业变量、东道国变量(区位变量)和母国变量等三个不同的角度总结论述了各自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模式。 企业效应、东道国效应和母国效应是从对外直接投资所涉及的三维主体角度所做的效应分类,这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分析的思路和角度都是吻合的。文章重点从内部化效应和学习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效应;同时从就业、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效应和母国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效应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理论,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效应的因果关联,建立了“动因—条件—效应决策链。 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情,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经济全球化对首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对首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出海”企业的对外劳动关系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出海”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重要性 |
2“出海”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成因 |
2.1 挑战与压力 |
2.2 压力的根源 |
2.2.1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对外劳动关系问题的内生性 |
2.2.2 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劳动标准约束和压力不同 |
2.2.3 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运营及劳动关系处理上缺乏系统性经验和知识 |
3 应对挑战的基本立场和对策 |
3.1 基本立场:尊重东道国的劳动关系法律框架 |
3.2 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国际运营和劳动关系处理水平 |
3.3 融入及借力国际、区域及双边规则 |
3.4 加强政府的引领、组织和支持 |
4 结语 |
(3)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引领资源世界范围内流动和交易 |
1.1.2 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趋势 |
1.1.3 中国“走出去”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
1.1.4 矿业寒冬中机遇与风险并存 |
1.1.5 一带一路战略为矿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
1.1.6 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境内并购风生水起 |
1.2 选题意义 |
1.2.1 促进矿业配置效率和产业集聚 |
1.2.2 减少产业内恶性竞争和交易费用 |
1.2.3 驱动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
1.2.4 加强国资战略性重组 |
1.2.5 为中国矿业国内外并购活动献言进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矿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矿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小结 |
第2章 矿业企业并购基础理论评析 |
2.1 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的动机 |
2.1.3 并购的分类 |
2.1.4 并购的程序 |
2.2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2.1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2.2 传统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3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3.1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
2.3.2 现代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4 企业并购的评价标准 |
2.4.1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式 |
2.4.2 企业并购成功标准 |
2.5 矿业企业并购理论评析 |
2.5.1 矿业企业并购的意义 |
2.5.2 矿业企业并购的种类 |
2.5.3 矿业企业并购操作程序 |
2.5.4 博弈论在矿业企业并购谈判中的运用 |
2.6 小结 |
第3章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
3.1 目标公司选择 |
3.1.1 资源分类 |
3.1.2 自然资源分类 |
3.1.3 矿产资源分类 |
3.1.4 中国矿业公司现状 |
3.1.5 矿业企业并购目标公司选择策略 |
3.2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策略研究 |
3.2.1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概述 |
3.2.2 矿业企业并购谈判中的策略 |
3.2.3 案例分析 |
3.3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
3.3.1 矿业企业并购策略概述 |
3.3.2 矿业企业并购种类模式选择 |
3.3.3 矿业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模式选择 |
3.3.4 矿业企业并购国内国外模式选择 |
3.4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 |
3.4.1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3.4.2 矿业企业并购效率单因素模糊评价 |
3.4.3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并购种类效率的模糊评价 |
3.4.4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效率的模糊评价 |
3.4.5 不同规模矿业企业国内国外并购效率的模糊评价 |
3.5 小结 |
第4章 矿业企业国外并购模式经济分析 |
4.1 中国国内矿业企业并购趋势研究 |
4.1.1 中国矿产资源依存度研究 |
4.1.2 中国矿业企业并购基本趋势研究 |
4.2 国际矿业企业并购现状研究 |
4.2.1 全球并购浪潮与经济周期对应关系 |
4.2.2 全球矿业企业并购与金属价格指数的关系 |
4.2.3 全球矿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份额分布 |
4.2.4 全球矿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
4.2.5 全球几大矿业公司并购研究 |
4.2.6 全球矿业企业并购数量及金额趋势 |
4.3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现状研究 |
4.3.1 中国进出口规模及增长现状 |
4.3.2 中国外汇储备基本趋势 |
4.3.3 中国对外投资趋势研究 |
4.3.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研究 |
4.3.5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方式分布 |
4.3.6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地区分布 |
4.3.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分析 |
4.3.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
4.3.9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年度分布 |
4.4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对策研究 |
4.4.1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矿种选择对策研究 |
4.4.2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本地化选择对策研究 |
4.4.3 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参股控股对策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论文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个人简介 |
(4)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全球化战略研究综述 |
1.2.2 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研究综述 |
1.2.3 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研究综述 |
1.2.4 基于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研究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新颖 |
1.4.2 研究方法的改进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本文相关概念 |
2.1.1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2.1.2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概念 |
2.2 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
2.2.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2.2.2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基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 |
3.1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生产情况 |
3.1.2 消费情况 |
3.1.3 技术水平情况 |
3.1.4 进出口情况 |
3.1.5 质量情况 |
3.2 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3.2.4 基于熵的综合评价模型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3.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3.3.3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6 大要素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铁矿石 |
4.1.2 焦煤 |
4.1.3 水资源 |
4.1.4 资本投入 |
4.1.5 技术性人力资源 |
4.2 需求要素 |
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
4.3.1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 |
4.3.2 造船业 |
4.3.3 汽车业 |
4.4 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
4.5 政府 |
4.6 机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
5.1 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分析 |
5.1.1 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背景 |
5.1.2 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必要性 |
5.1.3 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基础 |
5.1.4 中国钢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面临的挑战 |
5.2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影响国际竞争力要素的案例分析 |
5.2.1 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
5.2.2 对需求要素的影响 |
5.2.3 对相关产业要素的影响 |
5.2.4 对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要素的影响 |
5.2.5 对政府要素的影响 |
5.2.6 对机遇要素的影响 |
5.3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提升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3 实证分析与结果检验 |
5.3.4 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下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6.1 生产要素方面的对策 |
6.1.1 采用多元化方针加大境外矿山投资开发力度 |
6.1.2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
6.2 需求要素方面的对策 |
6.2.1 实施出口区域多元化战略 |
6.2.2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 |
6.3 相关产业方面的对策 |
6.3.1 稳定下游行业用钢需求 |
6.3.2 推动上下游产业多种并购方式 |
6.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的对策 |
6.4.1 优化企业兼并,加大横向企业的并购 |
6.4.2 整合上下游产业,重视企业战略联盟 |
6.5 政府方面的对策 |
6.5.1 制定配套的行业政策和贸易政策 |
6.5.2 制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鼓励政策 |
6.6 机会方面的对策 |
6.6.1 抓住国内外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 |
6.6.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与研究现状 |
1.2.1 矿业海外拓展的经济理论 |
1.2.2 矿业海外拓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
1.3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的国家发展战略 |
1.3.1 国家现行的矿业发展战略 |
1.3.2 国家现行的矿业海外拓展战略 |
1.3.3 矿业海外拓展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 |
1.4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1 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历程与现状 |
1.4.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必然性研究 |
2.1 全球矿业发展形势 |
2.1.1 全球矿业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
2.1.2 全球矿业当前发展形势 |
2.2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必然性分析 |
2.2.1 我国矿产资源状况 |
2.2.2 我国矿业企业发展形势 |
2.2.3 全球矿业竞争形势 |
2.3 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具备的外部条件和有利性分析 |
2.3.1 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具备的外部条件 |
2.3.2 矿业海外拓展的有利性 |
第三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特性与风险分析 |
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特性 |
3.1.1 矿产资源特性 |
3.1.2 矿产资源开发特性 |
3.1.3 矿业投资特性 |
3.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
3.2.1 投资环境风险 |
3.2.2 市场风险 |
3.2.3 项目资源质量与开发技术风险 |
3.2.4 资金风险 |
3.2.5 管理风险 |
3.2.6 非产品市场竞争风险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分析 |
4.1 前言 |
4.2 世界非能源类矿产资源分布 |
4.3 基于非能源类矿产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海外拓展区域选择战略 |
4.3.1 我国矿业海外拓展矿种选择 |
4.3.2 基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选择分析 |
4.3.3 基于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 |
4.4 基于矿业投资环境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选择战略 |
4.4.1 国外对矿业投资环境的评价 |
4.4.2 基于投资环境的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 |
4.4.3 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主要目标区域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4.4.4 基于矿业投资环境的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区域战略选择 |
第五章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研究 |
5.1 前言 |
5.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及启示 |
5.2.1 企业核心能力内涵 |
5.2.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流派 |
5.2.3 企业核心能力基本特点 |
5.2.4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启示 |
5.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发展和组织战略 |
5.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
5.3.2 非能源类矿业企业海外拓展方式战略选择 |
5.3.3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组织战略 |
5.4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管理与对策 |
5.4.1 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理论分析 |
5.4.2 海外拓展项目投资前期风险管理与对策 |
5.5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融资战略研究 |
5.5.1 矿业融资方式 |
5.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业融资方式选择 |
5.5.3 矿业项目融资规模的确定 |
5.5.4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融资策略 |
5.6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战略 |
5.6.1 企业海外拓展管理失控现象分析 |
5.6.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战略 |
5.7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的实施 |
5.7.1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实施的步骤 |
5.7.2 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六章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与实例分析 |
6.1 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6.1.1 传统风险的特征 |
6.1.2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与程序 |
6.2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识别 |
6.2.1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 |
6.2.2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 |
6.3 海外非能源类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 |
6.3.1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特点 |
6.3.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 |
6.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矿业企业海外拓展项目风险控制实例分析 |
6.4.1 矿业企业与海外相关投资项目概况 |
6.4.2 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6.4.3 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实例分析 |
6.5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 |
6.5.1 投资风险管理控制的方法 |
6.5.2 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的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研究钢铁工业规模经济问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中国钢铁工业规模经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产业经济学有关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 |
1.2.3 国内对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研究 |
1.2.4 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规模经济的经济学观点 |
2.1.1 古典经济学观点 |
2.1.2 新古典经济学观点 |
2.1.3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
2.1.4 其它观点 |
第二节 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度量 |
2.2.1 规模经济的内涵及分类 |
2.2.2 钢铁产业最优规模的度量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第一节 美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1.1 美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 |
3.1.2 美国钢铁企业绩效分析 |
3.1.3 美国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二节 日本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2.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概况 |
3.2.2 日本钢铁产业的演进和市场结构 |
3.2.3 日本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绩效分析 |
3.2.4 日本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三节 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
3.3.1 韩国钢铁产业发展概况 |
3.3.2 韩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3.3.3 韩国钢铁产业市场绩效评价 |
3.3.4 韩国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规制 |
第四节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基准 |
3.4.1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的有效竞争 |
3.4.2 美国、日本、韩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基准 |
第四章 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钢铁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
4.2.1 市场集中度分析理论 |
4.2.2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H指数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研究 |
4.3.1 概念界定 |
4.3.2 数据选取和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中国钢材产品集中度研究 |
4.4.1 钢材产品集中度的计算 |
4.4.2 钢材产品集中度的变化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对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DEA指标分析 |
5.1.1 DEA用于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的可行性 |
5.1.2 DEA模型介绍 |
5.1.3 基于DEA对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分析步骤 |
5.1.4 中国44家钢铁企业2005年DEA指标分析 |
5.1.5 中国46家钢铁企业2007年DEA指标分析 |
第二节 MALM指标分析 |
5.2.1 MALM模型介绍 |
5.2.2 运用MALM模型对36家样本企业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对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指标的分析 |
5.3.1 对DEA分析和MALM指数分析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
5.3.2 对典型国有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X-非效率"的分析 |
第六章 影响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的诱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在钢铁产业规模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
6.1.1 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钢铁产业规制 |
6.1.2 对中央政府主管部门1995-2005年钢铁企业调控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钢铁产业规模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
6.2.1 地方政府参与钢铁产业的诱因 |
6.2.2 地方政府1995-2005年在钢铁产业投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国有钢铁企业行为实证分析 |
6.3.1 国有钢铁企业策略行为 |
第四节 首钢搬迁的博弈分析 |
6.4.1 首钢搬迁背景介绍 |
6.4.2 博弈分析 |
6.4.3 博弈的理想合作结果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案例分析 |
1.3.3 比较方法 |
1.3.4 模型分析 |
2 经济全球化和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
2.1 经济全球化 |
2.1.1 国外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 |
2.1.2 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 |
2.2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
2.2.1 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 |
2.2.2 贫困化增长理论 |
2.2.3 资源诅咒假说 |
2.3 经济全球化与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
2.3.1 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2.3.2 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
2.3.3 WTO 对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世界矿产资源供需格局 |
3.1 世界矿产资源供应格局 |
3.1.1 固体矿产勘查投资的增长 |
3.1.2 铁、铜、铬、钾等我国紧缺金属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
3.1.3 稀土、钨、锡等我国优势金属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
3.1.4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
3.1.5 世界矿产资源产量的变化 |
3.1.6 铁、铜、铬、钾等我国紧缺金属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
3.1.7 稀土、钨、锡等我国优势金属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
3.1.8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
3.1.9 世界矿产供应格局及变化趋势 |
3.2 世界矿产资源需求格局 |
3.2.1 经济社会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 |
3.2.2 世界重要矿产需求量变化规律 |
3.2.3 世界重要矿产需求格局及变化趋势 |
3.3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的市场格局 |
3.3.1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总体上供需平衡,但局部仍严重不平衡 |
3.3.2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仍以市场的结构性短缺为主,但已出现资源性短缺的迹象 |
3.3.3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
3.3.4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总体上呈现“寡头市场”局面 |
3.3.5 当前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
3.4 小结 |
4 部分国家矿产资源发展战略 |
4.1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统治战略 |
4.1.1 大量进口国外矿产资源 |
4.1.2 保证资源安全供应 |
4.1.3 促进本国矿业发展 |
4.1.4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
4.1.5 积极鼓励境外开发 |
4.1.6 建立资源信息系统 |
4.1.7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
4.2 加拿大实施国际矿业融资战略 |
4.2.1 法律保障 |
4.2.2 部门分工 |
4.2.3 融资方式 |
4.2.4 税收优惠 |
4.3 日本实施海外投资立国战略 |
4.4 德国实施财政支持矿业开发战略 |
4.5 法国实施以核电为主的能源战略 |
4.6 俄罗斯实施区域化战略 |
4.7 澳大利亚实施“玻璃地球”计划和旗舰计划 |
4.8 小结 |
5 我国矿产资源供求与贸易状况 |
5.1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
5.2 我国在世界重要矿产供需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
5.3 我国矿产资源供求状况 |
5.3.1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求变化趋势 |
5.3.2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消费量预测 |
5.3.3 影响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因素 |
5.3.4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需缺口分析 |
5.4 我国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
5.4.1 铁、铜、铬、钾等紧缺金属矿产 |
5.4.2 稀土、钨、锡等优势金属矿产 |
5.4.3 能源矿产 |
5.4.4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5.5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状况 |
5.5.1 宁波民营企业投资非洲矿产资源开发 |
5.5.2 首钢收购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 |
5.5.3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
5.5.4 信息技术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5.5.5 矿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M-ERP)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矿产资源检验监管状况 |
6.1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 |
6.2 出入境矿产品质量状况 |
6.2.1 进口铁矿 |
6.2.2 进口铜精矿 |
6.2.3 进出口煤炭 |
6.2.4 进口原油 |
6.3 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研究 |
6.3.1 出境矿产品 |
6.3.2 入境矿产品 |
6.4 标准化手段在国际贸易和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
6.4.1 通过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促进产业升级 |
6.4.2 把制订标准作为保护贸易利益的主要手段 |
6.5 铁矿石检验标准分析 |
6.5.1 ISO 铁矿石检验标准 |
6.5.2 我国铁矿石检验标准 |
6.5.3 完整的铁矿石检验标准体系构建 |
6.6 小结 |
7 基于全球市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
7.1 内外并举保障紧缺矿产供应 |
7.1.1 稳定和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 |
7.1.2 多元化利用国际资源 |
7.2 加强管理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和出口效益 |
7.3 开发与节约并重实现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 |
7.4 控制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 |
7.4.1 建立全社会能源需求管理目标体系 |
7.4.2 完善能源和资源价格体系 |
7.4.3 采取鼓励节能的财税政策 |
7.4.4 健全节能管理机构 |
7.4.5 发展循环经济 |
7.4.6 引导绿色消费 |
7.5 加强检验监管维护国家利益 |
7.6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
7.7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意义 |
8.3 研究的创新点 |
8.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 ——苏州、无锡、常州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本文与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背景关系 |
1.1.2 全球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地区 |
1.1.3 苏锡常三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的诠释 |
1.4.1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 |
1.4.2 经济全球化 |
1.4.3 城市体系 |
1.5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及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化的相关理论 |
2.2 价值链的相关理论 |
2.3 城市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苏锡常三市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
3.1 全球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
3.1.1 国外研究现状 |
3.1.2 国内研究现状 |
3.1.3 指标体系的构成 |
3.2 苏锡常三市全球化的进程 |
3.2.1 苏锡常三市外贸依存度进程 |
3.2.2 苏锡常三市外资依存度进程 |
3.2.3 苏锡常三市人均接待境外游客数进程 |
3.2.4 苏锡常三市国际互联网普及率进程 |
3.2.5 四个全球化评价指标的相互关系 |
3.3 苏锡常三市的全球化指数 |
3.3.1 苏锡常三市全球化指数的运算 |
3.3.2 苏锡常三市全球化指数的演化趋势 |
3.4 苏锡常三市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
3.4.1 长三角区域1996年全球化进程的层次聚类分析 |
3.4.2 长三角区域2000年全球化进程的层次聚类分析 |
3.4.3 长三角区域2005年全球化进程的层次聚类分析 |
第4章 苏锡常三市的城市职能结构演变 |
4.1 苏锡常三市产业结构演化趋势 |
4.1.1 苏锡常三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
4.1.2 苏锡常三市三次产业细分部类的演化趋势 |
4.2 苏锡常产业结构异同性分析 |
4.2.1 产业联系程度的测度方法——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GSI) |
4.2.2 苏锡常三市工业部类结构异同性的测度 |
4.3 城市主导职能的确定 |
4.3.1 城市主导职能的测度方法 |
4.3.2 三次产业层面上的分析 |
4.3.3 八大部类层次上的分析 |
4.3.4 工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分析 |
第5章 经济全球化对苏锡常三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
5.1 经济全球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解析 |
5.1.1 垂直专业化理论 |
5.1.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5.1.3 外商直接投资对地方产业集群影响作用机制 |
5.1.4 外商直接投资对地方产业结构影响的作用解析 |
5.2 经济全球化对苏州典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
5.2.1 苏州电子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分析 |
5.2.2 苏州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形成 |
5.2.3 苏州电子产业集群的全球化特征 |
5.2.4 案例分析——三星电子的全球投资网络 |
5.3 经济全球化对无锡典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
5.3.1 无锡钢铁冶金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形成 |
5.3.2 无锡钢铁冶金产业集群的全球化特征 |
5.3.3 案例分析——日本新日制铁的全球投资网络 |
5.4 经济全球化对常州典型产业的作用机制 |
5.4.1 常州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原因分析 |
5.4.2 常州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 |
5.4.3 常州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全球化特征 |
5.4.4 案例分析——日本普利司通的全球投资网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有待深化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八大产业部类所涵盖的具体行业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研究概述 |
三、基本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重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建(计划经济时代) |
第一节 革命性的企业伦理 |
一、自觉的革命道德觉悟 |
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
三、有效的企业伦理建设方法 |
第二节 成因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
第三节 企业伦理的积极作用和时代局限性 |
一、积极作用 |
二、时代局限性 |
第二章 探索(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 |
第一节 企业伦理的探索 |
一、伦理意识觉醒 |
二、管理伦理新探索 |
三、企业广告由告知型到情感道德型转变 |
第二节 动因 |
一、市场竞争的推动 |
二、企业考核与升级制度的激励 |
三、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的催动 |
第三节 转型时期企业的伦理困惑和面临的问题 |
一、企业的伦理困惑 |
二、企业道德失范 |
第三章 培育(南巡谈话到90年代末) |
第一节 企业道德自律 |
一、对企业形象的新认识 |
二、内强道德素质 |
第二节 实现公有资本人格化,力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一、搞好国有企业的坚定信念和敬业精神 |
二、探索公有资本人格化机制,力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
第三节 企业伦理培育的成因及出现的问题 |
一、成因 |
二、问题 |
第四章 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 |
第一节 伦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伦理融入企业经营理念 |
二、日益自觉化的社会道德责任意识 |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道德实力 |
第二节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企业道德精神 |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道德提出的挑战 |
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企业道德精神 |
第三节 创新的原因 |
一、“以德治国”方略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
二、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要求 |
三、社会对企业道德批判所形成的压力 |
第四节 创新中的缺陷 |
一、国企改制中出现的权力性腐败 |
二、员工基本权益尚待进一步落实 |
三、科技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中的失信行为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模式分析 |
第一节 企业伦理模式的含义及特质 |
一、企业伦理模式的含义 |
二、企业伦理模式的特质 |
第二节 当代中国若干企业伦理模式分析 |
一、政治化模式 |
二、企业家权威模式 |
三、使命模式 |
四、制度伦理模式 |
五、血缘亲情模式 |
六、集体伦理模式 |
七、跨国经营的本土化模式 |
结语: 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 |
二、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
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四、与国际企业伦理规则相协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
绪论 1.1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2章 |
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分析 2.1 |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历史沿革 2.2 |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实质 2.3 |
国际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3.1 |
FDI的动因理论及其评述 3.2 |
FDI的动因类型与动因结构 3.3 |
关于FDI动因的经验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
对外直接投资条件 4.1 |
FDI条件理论 4.2 |
企业变量与区位变量--OL模型分析 4.3 |
FDI的母国约束--一种新的解释变量 4.4 |
三维变量的影响因子 本章小结 第5章 |
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 5.1 |
FDI的企业效应 5.2 |
FDI的东道国效应 5.3 |
FDI的母国效应 本章小结 第6章 |
FDI动因、条件及效应的关联机理 6.1 |
FDI的“动因--条件”理论 6.2 |
FDI条件与效应的因果关联 6.3 |
动因--条件--效应链 本章小结 第7章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证分析 7.1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7.2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7.3 |
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8章 |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8.1 |
本文的创新点 8.2 |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
四、经济全球化对首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出海”企业的对外劳动关系治理[J]. 肖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04)
- [3]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经济分析[D]. 朱玉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4]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柏璐. 安徽工业大学, 2013(02)
- [5]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 张世超. 中南大学, 2009(02)
- [6]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 楚序平. 南开大学, 2009(07)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D]. 叶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 ——苏州、无锡、常州案例研究[D]. 黄毅翎. 同济大学, 2008(07)
- [9]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 朱金瑞.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10]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D]. 王恕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