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男足运动员肌肉受伤的危险性基于其肌肉的柔韧性(论文文献综述)
纪旭栋[1](2021)在《不同训练专项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脊柱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
陈磊[2](2021)在《花球啦啦操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内容结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硕[3](2020)在《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UL级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是新兴的冬残奥会比赛项目,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国都处于发展阶段。非稳训练对夏季运动项目训练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证实,然而每个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单一的非稳定性训练方法无法通用于各个运动项目中。为探究渐进式非稳定性训练对中国残疾人单板滑雪UL级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验证渐进式非稳定性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是否有实际应用意义,以期为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训练增添新的方法库,为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术动作的发挥提供保障。本文以中国残疾人单板滑雪队SB-UL级12名队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人和实验组6人。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实验组进行8周渐进式非稳训练,每周进行4次,每次进行90分钟,训练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实验在0周和8周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核心稳定性测试。身体素质指标包括:20m-SRT间接性耐力测试、Zig Zag run(Z字行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单脚蹲起。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包括:落体蹦床跳跃、Hexagonal jump test(六边形障碍跳跃)、Box jump test(跳箱测试)、闭眼单腿测试。核心稳定性测试指标包括:腰部屈曲测试、腰部伸展测试、左(右)侧桥测试。研究结果:1.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测试中20m-SRT(间接性耐力测试)无显着影响(P>0.05);对Zig Zag run(Z字行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单脚蹲起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2.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测试中落体蹦床跳跃、Hexagonal jump test(六边形障碍跳跃)、Box jump test(跳箱测试)、闭眼单腿测试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3.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测试中腰部屈曲测试、腰部伸展测试、左(右)侧桥测试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结论:1.八周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提高残疾人单板滑雪SB-UL级男、女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了男、女运动员身体灵敏性、下肢爆发力、身体柔韧性、髋外展肌群肌力强度、核心肌力、髋关节灵活度和动态柔韧性。2.八周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提高残疾人单板滑雪SB-UL级男、女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在其实验组20m-SRT间接性耐力测试指标未见显着性变化。3.八周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提高残疾人单板滑雪SB-UL级男、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具有显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男、女运动员在不同作用力的情况下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以及腾空落地时身体肌肉的稳定性、灵敏协调能力、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工作效率,促进四肢协调地完成技术动作。4.八周渐进式非稳训练有助于提高残疾人单板滑雪SB-UL级男、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体现在提高了男、女运动员核心肌群的等长收缩力量耐力。5.有针对性科学系统的渐进式非稳训练能够提高残疾人单板滑雪SB-UL级男、女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
周子玉[4](2020)在《循环训练法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依照多种训练项目提取并改变整合当中的动作、借鉴有关下肢力量训练特点以及相关训练内容与计划,对于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总结改进了一套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运动干预方案并通过循环训练法这一方式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实验,旨在提高老年人下肢肌力以及平衡能力。方法:通过发宣传单以及网页转发等方式招募实验对象,本文选取了符合条件的60名老年人作为实验对象。通过BTE Primus RS模拟仿真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以及Korebalance平衡测量系统等方式对实验对象进行了前期测试,在运动干预完成后对相同实验对象进行运动干预后测试,数据经过EXCEL和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保证收集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结果:1.左踝伸肌平均峰力矩、左踝屈肌平均峰力矩、左踝屈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左踝屈伸肌肌力比值实验前后测数据具有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右踝伸肌平均峰力矩、右踝屈肌平均峰力矩、左踝伸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右踝屈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双侧踝伸肌肌力比值、双侧踝屈肌肌力比值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右踝伸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右踝屈伸肌肌力比值实验前后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2.左膝屈伸肌肌力比值实验前后测数据具有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左膝伸肌平均峰力矩、右膝伸肌平均峰力矩、右膝伸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左膝屈肌平均峰力矩、右膝屈肌平均峰力矩、左膝屈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右膝屈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右膝屈伸肌肌力比值、双侧膝伸肌肌力比值、双侧膝屈肌肌力比值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左膝伸肌相对平均峰力矩实验前后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3.在Korebalance双脚闭目站立(静态)状态下,总体平衡分数(BIS)实验前后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前后向平衡率(FBR)实验前后测数据具有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左右向平衡率(RLR)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在Korebalance单脚睁目站立(静态)状态下,总体平衡分数(BIS)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前后向平衡率(FBR)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左右向平衡率(RLR)实验前后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在Korebalance动态轨迹测试中,总体平衡分数(BIS)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前后向平衡率(FBR)实验前后测数据具有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左右向平衡率(RLR)实验前后测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4.简单测试:(1)在八英尺起立走测试(秒)实验前后测数据在统计学中无显着差别(P>0.05)。(2)单腿闭眼站立时间(秒)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3)Berg平衡量表(BBS)得分,实验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1.由于老年人身体基础以及身体素质的特殊性,运动干预过程中的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损伤的防治是需要注意的。本文运用循环训练法的运动干预动作相对于其他训练更加简单易行好学习并且具有功效性。2.通过12周的运动干预老年人下肢肌力总体数据呈整体提高的趋势,说明此干预方式有效。能有效帮助老年人提高下肢肌力以及平衡能力。
段远鹏[5](2020)在《功能性训练在天津市小学足球队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间歇性、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足球训练体系中身体素质训练是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训练体系的发展,功能性训练以在我国很多优势体育项目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足球训练领域的运用并不常见,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因此将功能性训练尽快融入到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功能性训练在天津市小学足球队的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总结得出:1实验前两组队员的FMS筛查动作结果来看,两组队员的整体得分并不高,运动能力一般,分蹲、主动举腿、俯卧撑、跨栏架等分项测试得分较低。这说明两组队员的关节灵活性、稳定性,躯干的稳定性、控制能力,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柔韧素质、核心的稳定性和力量,髋关节的灵活性等都存在问题,需要在训练中进一步提高。2在功能性训练设计中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则、个体性原则,设计出的训练内容有脊柱力量训练、臀部肌肉的激活训练、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训练、多关节多维度的动作力量训练和动力链训练。训练周期为12周,1-3周围学习阶段,4-8周为提高阶段,9-12周为强化阶段,循序渐进的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3通过实验后对两组队员的身体素质对比研究发现,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了功能性训练对这三项身体素质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两组实验后没有差异性变化,可见功能性训练对提高这两项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作用。4通过实验后对两组队员的足球技术水平的对比研究发现,所测试的三项技术指标都发生了显着性的差异,实验组队员的技术掌握水平更优秀。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使队员完成动作有更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并且提高了身体的控制能力,这和功能性训练具有结合运动项目技术的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证明了功能性训练对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作用。5通过对实验后两组队员的比赛成绩对比研究发现,两组队员进行的4场比赛中胜负关系相同,实验组进球数略多于对照组,但是没明显的差别。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较多,功能性训练虽然具有较强的训练目的性和效果,但是对提高比赛成绩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张国海[6](2018)在《肌内效贴对股四头肌力量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运动和康复领域肌内效贴应用非常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布在改善软组织疼痛、肿胀,提高受损关节的本体感觉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但其在运动领域中的一些作用效应并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肌内效贴布贴扎方式对骨骼肌的作用效应,并对贴扎方式的优化选择做多因素、多水平分析,为肌内效贴布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探讨肌内效贴布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可能具有的防治功效,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健康男性青年学生40名,以右腿股四头肌为研究部位,根据肌内效贴I形和Y形两种贴扎形状、向心和离心两种贴扎方向,以及10%、50%和80%三种贴扎拉力等不同贴扎方式,将试验测试分为16组,分别用不同的肌内效贴布贴扎方法进行贴扎。试验分四轮,第一轮受试者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人,各采取一种处理因素进行测试,1周洗脱期后,以此类推进行后面三轮测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指标测试,测试状态包括:最大随意等长收缩(MVIC)测试,膝关节60°/s和120°/s各5次,以及180°/s的25次等速伸膝向心收缩,各项测试之间休息5min。测试指标为等长峰值力矩(PT)、平均峰值力矩(APT)、平均峰值功率(APP)和平均做功(ATW)。第二部分:健康男性青年学生40名,以右腿股四头肌为研究部位,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受试者分成5组:热贴组(HG组)、安慰贴扎组(PG)、对照组(CG组)、建模后贴扎肌贴组(AG组)、建模前后均贴扎肌贴组(BG组),后两组均采用I形-10%拉力-离心贴扎方法。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建模采用15级蛙跳+30次原地负重半蹲跳(10kg),10组,组间休息2min,蛙跳和负重跳间隔2min,运动总时间5060min。以受试者建模前1天测定值为基线值,随后在建模后即刻、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进行测定,测试指标有大腿围度(TC)、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评分(VAS)、六级疼痛评分、肌肉压痛阈值、膝关节空间被动位置移动感觉、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和肌电图。血液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和血乳酸(BLD)。研究结果1.不同肌内效贴布贴扎方式对肌肉力量的影响(1)肌贴不同贴扎形状分组,rPT组间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等速60°/s角速度下,rAPT、rAPP和rATW均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在等速120°/s角速度下,rAPT和rAPP均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事后组间多重比较显示,Y形肌贴组高于I形肌贴组,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肌贴不同贴扎方向、拉力分组,各组间rPT、rAPT、rAPP和rATW均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2)等速肌力测试60°/s和120°/s,不同贴扎方式组间rAPT、rAPP和rATW无统计学差异(P>0.05),rAPT、rAPP在贴扎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rATW在贴扎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3)等速肌力测试180°/s,不同贴扎方式组间rAPT、rAPP和rATW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PP和rATW两个指标在贴扎形状、方向和拉力的主效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rAPT指标在贴扎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rAPT指标在贴扎方向与拉力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在拉力10%水平上向心和离心贴扎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离心方向上拉力10%和80%贴扎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肌内效贴布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1)VAS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应分析得出,BG组与CG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AG组与CG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级主观感觉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BG组与C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组与CG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触压痛阈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应AG组在运动后48h,BG组在运动后24h、48h和72h时间点上均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侧大腿围度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与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在96h未完全恢复(P<0.05),而AG组在72h得以恢复,BG组在48h就已经恢复(P>0.05)。(3)右侧膝关节ROM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与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在24h、48h和72h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和BG组在运动后各时间点与同组baseline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rPT的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应BG组在48h(P<0.05)、72h和96h(P<0.01)三个时间点上高于CG组,时间单独效应上,CG组在建模后各时间点上均小于基线水平(P<0.05),BG组在72h和96h两个时间点上与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在96h无统计学差异(P>0.05)。(5)RF、VL和VM的肌电RMS在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VL和VM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的VL在运动后即刻、24h和48h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组的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VM在24h至96h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G组和BG组的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6)右侧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被动位置变动感在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与同组baseline比较,屈曲被动位置变动感CG组和AG组在运动后一直持续到96h均未恢复,伸展被动位置变动感CG组和AG组也持续到运动后96h未恢复,而BG组除72h下降(P<0.05)外,其余时间点的屈伸被动位置感觉上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CK与LDH组别主效应无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seline比较,CK水平CG组在PostEx、24h和48h有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在PostEx和24h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BG组在PostEx后CK升高,但与Baseline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48h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LDH水平AG组和CG组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G组在PostEx、24h、48h和72h均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8)血清Cor与IL-6组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Cor与同组baseline比较,只有CG组在48h和72h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除PG组外,各组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G组在24h有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和BG组在24h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血清SP在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β-EP在组别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G组、BG组与C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LD在组别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BLD所有组与baseline比较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10)CK与疼痛指标VAS、SSPP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与PPT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5,BG组P<0.01)。SP与VAS、SSPP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rPT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1),rPT与SSPP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rPT与CK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5,BG组P<0.01)。TC与ROM存在高度的负相关(P<0.05),TC与CK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ROM与VAS和SSPP均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ROM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FP与VAS、SSPP均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1),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EP与VAS存在高度负相关(P<0.01),EP与SSPP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1.肌内效贴扎分别在形状、方向或拉力单一因素作用下,肌贴贴扎形状对肌肉的肌力、功率和做功有影响,Y形贴扎优于I形贴扎,Y形贴扎可提高肌肉力量,而肌贴贴扎方向或拉力对不同角速度下等速肌力、功率和做功没有影响。2.肌内效贴扎在形状、方向和拉力三因素综合作用下,180°/s等速运动时的肌贴贴扎方向和拉力有交互效应,肌贴贴扎在离心方向10%拉力状态下表现出效应最优化,对肌力影响最明显。3.肌贴贴扎可降低一次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的DOMS的疼痛程度,减轻组织的肿胀,加快肌肉力量的恢复,缩短DOMS后机体的恢复。4.肌贴贴扎可改善DOMS后血液CK水平,加快Cor和IL-6的恢复速度,对组织微损伤修复、减小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以及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有促进作用;肌贴对血清SP和β-EP变化未显示出作用效应,肌贴降低DOMS的疼痛作用途径未表现出与血液SP的变化有关。5.肌贴的不同时间点贴扎对DOMS的作用效果有一定差异,运动前贴扎肌贴的效果优于运动后贴扎。
刘涛[7](2018)在《博速球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生平衡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拉丁舞平衡技术是指拉丁舞学生在完成基本步法、旋转、双人配合姿势的稳定表现时对重心的有效控制方法。拉丁舞平衡技术的掌握对于学生舞蹈表现水平的提升和赛场的稳定发挥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在拉丁舞的教学中忽视对平衡技术及能力针对性教学,则会导致学生身体重心、舞姿形态、节奏处理、舞蹈表现控制不佳的情况产生,同时造成学习效益不高等现象。技术的提升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作为基础,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在610岁的时期,因此亟需在这个时期建立少儿对身体基本技术和复杂技术有效感知和控制能力,即平衡技术的掌握。而有效地选择适合的辅助器械进行训练是提高平衡能力以及相关素质有效地教学训练手段。博速球(BOSU)训练器的应用对学生身体形态的稳定控制、专项身体素质的提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以及身心协同一致的配合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将博速球训练融入拉丁舞专项平衡技术教学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突出拉丁舞项目特征,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博速球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生平衡技术的影响,以期为拉丁舞技术教学与训练辅助手段的开发提供思路,为青少年拉丁舞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平衡技术在拉丁舞表现中的重要价值、技术特征、影响因素,包括应用心率测试仪分析博速球训练对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博速球器械特点和拉丁舞的项目特征,设计出一套提高拉丁舞专项平衡技术训练方法并进行理论论证和实践分析。对少儿拉丁舞学生的12周BOSU球辅助训练的干预,对实验前后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学生的单脚高抬腿站立和闭目单脚站立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博速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儿拉丁舞学生的平衡能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拉丁舞平衡技术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博速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儿拉丁舞学生的平衡技术。主要表现在可以建立舞姿的整体概念、增强核心肌群内聚力、有效调节呼吸状态和心理稳定能力。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训练方法的设计体现了专项技术多样化原则、少儿身心发展感知性原则、组合排列循序渐进原则、运动负荷合理性原则。
王梁[8](2018)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省级青少年篮球队是中国男篮后备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然而各省级青少年篮球队为了完成全运会任务,盲目执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迫使青少年运动员过早、过度从事专项化训练,基础不牢导致训练效果一般,伤病率也较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订并签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先进的训练理念,以其高训练效果、低运动损伤逐渐被国内顶尖运动员、运动队所认可。然而在许多青少年运动队,对于功能性体能训练比较陌生。功能性体能训练应该逐渐从精英运动员向基层运动员发展,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本研究以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河北青少年男子篮球队为受试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调查法、实验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建立了一套针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比赛与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并根据评价与监控结果设计了一套针对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实施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以期能对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得出的主要研究的结论如下:1、在外负荷方面,受试者第二节平均运动负荷最高,第三节最低;外线球员的比赛负荷明显高于内线球员;外线球员在水平面的运动较多,中锋的垂直纵跳次数较多;各位置球员加速与减速、左右变向的比例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在内负荷方面,全队第四、第五心率区间的比例较低,无氧耐力较差。2、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共包括运动损伤风险评估、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四个方面。运动损伤风险评估包括功能动作筛查、Y平衡测试以及足底压力测试。身体形态评价包括身体基本形态以及身体成分测试。身体素质评价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性的测评。身体机能评价包括运动时以及安静时的心率测评。3、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功能性体能方案。该方案共包括:五个训练原则、三个训练中周期、具体采用了354种训练方法。4、受试者FMS测试及Y平衡测试的多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前脚掌、足弓、足跟压力分布趋于合理化,内外八字脚比例下降。随着运动损伤风险的下降,受试者运动损伤与疼痛情况也得到大幅缓解与改善。5、受试者平均体重、胸围、克托莱指数有所增加、体脂百分比下降。受试者的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素质均得到改善;专项动作趋于协调,落地缓冲及跳投动作的肌肉激活时序以及均方根幅值也更趋于合理。受试者有氧及无氧运动中的最高、平均心率下降,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大幅加快。
曹小磊[9](2018)在《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引用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与传统核心稳定训练方法训练效果相对比,探讨TRX悬吊训练能否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核心稳定性,并对比其与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效果的优劣,为女大学课余运动健身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以24名四川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每12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24名女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TRX悬吊训练干预,同时在对照组,开展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实验为期8周,通过对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及身体控制能力等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得出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1、8周的悬吊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核心稳定性,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的t检验所得,核心稳定性所测试的4项指标均有显着提高(P<0.01)。2、实验组在水平面核心肌群控制能力有非常显着的提高,平均提升了66.48%,矢状面、额状面和躯干控制能力,在总体的提升幅度上都超过35%,且与传统核心稳定性锻炼方法的训练效果相比,训练效果更加的显着。研究结论:1、悬吊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核心稳定性。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实验组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采用TRX悬吊训练设备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女大学生身体核心区域肌群能力,特别是在水平面核心肌群的控制能力方面的效果更加显着。2、在实验中选用的TRX悬吊训练的具体动作,经过实验验证,对提高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十分有效且动作简单容易操作,适合女大学生日常进行课余运动健身。3、TRX悬吊训练较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方式,有着对核心肌群稳定性更为显着的锻炼效果,在核心稳定性训练效率方面,也有明显的提升。
张磊磊[10](2018)在《四川省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的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高考正是我国选拔培养体育专业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正逐渐受到重视,关于如何有效预防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进行研究。从体育高考生基本情况、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现状、体育高考生训练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较多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而选择加入体育高考生,训练时间短,在训练形式上多为校内教师组织训练的方式进行,未进行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较多体育高考生都有发生过运动损伤,但多为轻度急性损伤,损伤类型多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损伤,骨膜炎;腰背部、下肢以及足踝部等关节部位的损伤所占比例较高。2、体育高考生总体身体基础薄弱,未有牢固的训练基础,对技术动作理解欠缺;在对待准备活动、放松练习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准备活动方面缺乏一般性与专项性结合力度,在放松练习中多为无监督的随意放松,导致身体机能恢复不彻底,造成疲劳堆积,并且心理能力较差。3、部分体育教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待继续,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对理论知识讲解普及不到位,影响体育高考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及对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了解;部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较明显,缺乏对训练准备活动、放松练习的监督措施,对待训练积极性不高。4、日常训练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营养补剂以及其他营养的摄入较缺乏,学校餐厅缺乏对体育高考生就餐问题的支持力度。5、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加强体育高考生运动基础能力,并针对体育高考生生长发育高峰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实时做好保护措施;对易损伤部位兼顾力量柔韧训练,增大活动范围;重视准备活动以及放松练习,并做好实时监督工作,同时重视体育高考生心理能力训练。6、体育高考生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需具备自我监督及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做好准备活动及放松练习,同时加强多样化营养元素补充。7、学校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体育高考生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及时对场地器械进行维护补充,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对学校餐厅加以改善,满足体育高考生日常就餐的需求。
二、专业男足运动员肌肉受伤的危险性基于其肌肉的柔韧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男足运动员肌肉受伤的危险性基于其肌肉的柔韧性(论文提纲范文)
(3)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UL级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的结果分析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的结果分析 |
4.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指标的测试结果 |
4.3.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指标测试的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循环训练法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循环训练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 |
1.2.2 提高老年人下肢肌力的重要性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3.1 实验仪器介绍 |
2.2.3.2 实验仪器操作步骤 |
2.2.3.3 实验内容 |
2.2.3.4 干预内容的设计 |
2.2.4 数理统计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测数据统计 |
3.1.1 踝关节 |
3.1.2 膝关节 |
3.1.3 平衡能力 |
3.2 实验后测数据统计 |
3.2.1 踝关节 |
3.2.2 膝关节 |
3.2.3 平衡能力 |
3.3 实验数据对比与讨论分析 |
3.3.1 踝关节 |
3.3.2 膝关节 |
3.3.3 平衡能力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5)功能性训练在天津市小学足球队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功能性训练概念 |
1.3.2 国外关于功能性训练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 |
1.3.3 国内关于运动功能性训练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 |
1.3.4 国内外关于功能性训练在足球训练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重难点 |
2.4.1 研究重点 |
2.4.2 研究难点 |
2.5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功能性动作(FMS)筛查结果与分析 |
3.1.1 功能性动作(FMS)筛查说明 |
3.1.2 实验前两组队员FMS测试总分情况分析 |
3.1.3 实验前两组队员FMS测试分项得分情况 |
3.2 天津市小学足球队的功能性训练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设计内容 |
3.2.3 实践步骤、方法及过程 |
3.3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身体素质影响 |
3.3.1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力量素质影响 |
3.3.2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速度素质影响 |
3.3.3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耐力素质影响 |
3.3.4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柔韧素质影响 |
3.3.5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灵敏素质影响 |
3.4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队员的技术水平影响 |
3.4.1 实验前两组队员技术水平对比研究 |
3.4.2 实验后两组队员技术对比研究 |
3.5 功能性训练对天津市小学足球队比赛成绩的影响 |
3.6 小学足球队功能性训练建议 |
3.6.1 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 |
3.6.2 严格的训练过程监控 |
3.6.3 统一训练方法和训练目标 |
3.6.4 重视训练的质量 |
3.6.5 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
3.6.6 重视训练后的恢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肌内效贴对股四头肌力量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4 研究假设 |
文献综述 |
1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现状 |
1.1 DOMS的界定 |
1.2 DOMS的诱因 |
1.3 DOMS的产生机制 |
1.4 DOMS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1.5 DOMS的评定指标 |
1.6 DOMS的缓解和治疗手段 |
2 肌内效贴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
2.1 肌贴概述 |
2.2 肌贴对改善软组织症状的研究 |
2.3 肌贴对改善人体运动能力的研究 |
2.4 肌贴对肌肉表面肌电图影响的研究 |
2.5 肌贴不同贴扎方式对肌肉功能影响的研究 |
3 结语与展望 |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不同肌内效贴扎方式对股四头肌力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验仪器和材料 |
2.3 贴扎方法 |
2.4 试验分组 |
2.5 等速肌力测试 |
2.6 试验流程图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贴扎组在最大等长收缩下的肌力变化 |
3.2 不同贴扎组在60°/s等速状态下的肌力变化 |
3.3 不同贴扎组在120°/s等速状态下的肌力变化 |
3.4 不同贴扎组在180°/s等速状态下的肌力变化 |
4 讨论 |
4.1 不同等速状态下股四头肌力量的变化 |
4.2 肌贴不同贴扎形状对股四头肌等速肌力的影响 |
4.3 肌贴不同贴扎方向对股四头肌等速肌力的影响 |
4.4 肌贴不同贴扎拉力对股四头肌等速肌力的影响 |
4.5 肌贴不同贴扎方式对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影响的析因分析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肌内效布贴扎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受试对象 |
2.2 试验分组与设计 |
2.3 运动建模方法 |
2.4 干预贴扎方法 |
2.5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6 试验流程图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各组疼痛指标的变化 |
3.2 各组大腿围度的变化 |
3.3 各组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
3.4 各组等速肌力的变化 |
3.5 各组肌电图的变化 |
3.6 各组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变化 |
3.7 各组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 |
3.8 DOMS恢复期肌贴组有关指标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肌贴对DOMS恢复期各项指标的影响 |
4.2 DOMS恢复期肌贴组有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文书 |
附件二:受试者试验知情同意书 |
附件三:个人学习经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7)博速球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生平衡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博速球训练的研究 |
2.1.1 博速球(BOSU)训练的简介 |
2.1.2 博速球(BOSU)训练的原理 |
2.1.3 博速球(BOSU)训练的功能 |
2.2 少儿拉丁舞的相关研究 |
2.3 拉丁舞平衡技术的相关研究 |
2.3.1 拉丁舞平衡技术的概念界定 |
2.3.2 平衡能力和平衡技术的关系 |
2.3.3 核心稳定性与平衡类动作的相关研究 |
2.3.4 身体素质与拉丁舞技术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当前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的相关现状分析 |
4.1.1 对平衡技术认识的相对匮乏 |
4.1.2 对平衡技术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
4.1.3 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不齐 |
4.2 博速球训练的理论依据 |
4.2.1 生物力学分析 |
4.2.2 解剖学分析 |
4.2.3 拉丁舞技术层面分析 |
4.2.4 心理学分析 |
4.3 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的相关应用 |
4.3.1 博速球训练法与传统平衡训练法的对比分析 |
4.3.2 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训练方法的设计依据 |
4.3.3 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 |
4.3.4 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训练方案 |
4.4 博速球辅助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4.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能力的对比分析 |
4.4.2 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力量的对比分析 |
4.4.3 实验组与对照组拉丁舞平衡技术的对比分析 |
4.4.4 实验后对博速球训练法在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
4.4.5 实验后对身体各要素影响的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博速球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平衡技术影响的相关问卷 |
附录 B 效度检验表 |
附录 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拉丁舞平衡技术的评分标准 |
附录 E 博速球教学训练的教案 |
附录 F 专家信息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关于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外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 关于篮球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篮球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篮球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篮球训练负荷监控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5 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建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评估与训练方案模型 |
2.2.2 减少我国青少年运动员过早、过度专项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
2.2.3 完善青少年篮球比赛与训练的运动负荷监控 |
2.2.4 丰富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论体系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理论研究对象 |
3.1.2 实证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专家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3.3.1 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实施功能性体能训练进行系统研究 |
3.3.2 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建立了全面的运动能力评估方案 |
3.3.3 针对青少年篮球训练与竞赛进行内外负荷的综合监控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4 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特征分析 |
4.1 河北青少年男子篮球队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 |
4.1.1 外负荷特征 |
4.1.2 内负荷特征 |
4.1.3 内负荷与外负荷的对比 |
4.2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征 |
4.2.1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有氧能力需求 |
4.2.2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无氧能力需求 |
4.3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力量素质需求 |
4.3.1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
4.3.2 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力量 |
4.3.3 最大力量、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 |
4.4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速度与灵敏素质需求 |
4.5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柔韧素质需求 |
4.6 小结 |
5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结构模型 |
5.1 青少年生理特征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统一性 |
5.2 青少年篮球专项训练与功能性训练的辩证关系 |
5.3 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功能性体能训练金字塔”模型 |
6 青少年篮球运动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的制订 |
6.1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
6.1.1 制订体能训练方案之前缺少全面的诊断评价 |
6.1.2 训练过程中缺乏监控 |
6.1.3 训练方法与训练目标的差异性较大 |
6.1.4 重“量”轻“质” |
6.1.5 体能训练过程枯燥,运动员积极性不高 |
6.1.6 训练与恢复不匹配 |
6.2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原则 |
6.2.1 教育激励训练动机的原则 |
6.2.2 基于动作进行训练的原则 |
6.2.3 优先改善运动弱链的原则 |
6.2.4 注重恢复与再生的原则 |
6.2.5 训练难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
6.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 |
6.3.1 身体基本运动功能训练方法 |
6.3.2 身体一般运动功能训练方法 |
6.3.3 身体专项运动功能训练方法 |
6.3.4 小结 |
6.4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周期安排 |
6.4.1 身体基本运动功能发展中周期体能训练安排 |
6.4.2 身体一般运动功能发展中周期体能训练安排 |
6.4.3 身体专项运动功能发展中周期体能训练安排 |
7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测试结果与分析 |
7.1 运动损伤风险评估 |
7.1.1 功能动作筛查 |
7.1.2 YBT测试 |
7.1.3 足底压力测试 |
7.1.4 运动损伤统计 |
7.2 身体形态评价 |
7.3 身体素质评价 |
7.3.1 力量素质的评价 |
7.3.2 速度与灵敏素质的评价 |
7.3.3 耐力素质的评价 |
7.3.4 柔韧素质的评价 |
7.3.5 身体协调性的评价 |
7.4 身体机能评价 |
7.4.1 安静心率的评价 |
7.4.2 运动心率的评价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稳定性概述 |
2.1.1 核心区 |
2.1.2 核心稳定性概念的起源 |
2.1.3 核心稳定性定义 |
2.1.4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 |
2.1.5 核心稳定性的功能 |
2.1.6 核心稳定性的评价 |
2.1.7 核心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2.2 悬吊技术概述 |
2.2.1 悬吊技术起源 |
2.2.2 悬吊训练的功能 |
2.2.3 悬吊训练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两种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训练内容 |
4.1.1 悬吊训练方案 |
4.1.2 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案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4.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核心稳定性各指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3.1 实验前后实验组核心稳定性各指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3.2 实验前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指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4 实验前、中、后不同平面两组核心肌群能力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4.1 实验前、中、后两组矢状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4.2 实验前、中、后两组额状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4.3 实验前、中、后两组水平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4.4 实验前、中、后两组身体控制能力的比较 |
4.4.5 实验前后两组的对比与因素分析 |
4.5 研究的不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四川省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高考生 |
2.1.2 运动损伤 |
2.2 研究现状 |
2.2.1 不同体育参与者运动损伤研究现状 |
2.2.2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现状研究 |
2.2.3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成因研究 |
2.2.4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预防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高考生基本情况 |
4.1.1 调查对象男女比例 |
4.1.2 参加体育高考训练的原因 |
4.1.3 参加体育训练前既往伤病或其他病史 |
4.1.4 参加体育训练时间及形式 |
4.1.5 参训前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
4.1.6 对运动损伤了解及来源途径调查 |
4.2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现状 |
4.2.1 运动损伤发生现状 |
4.2.2 运动损伤发生形式 |
4.2.3 损伤后治疗方法的选择 |
4.2.4 运动损伤后恢复的时间 |
4.2.5 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及部位 |
4.3 体育高考生训练情况 |
4.3.1 训练前准备活动情况调查 |
4.3.2 指导教师监督训练情况调查 |
4.3.3 训练后放松情况 |
4.4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成因 |
4.4.1 学生自身因素 |
4.4.2 教师相关因素 |
4.4.3 其他相关因素 |
4.5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预防 |
4.5.1 学生方面 |
4.5.2 教师方面 |
4.5.3 其他方面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 |
四、专业男足运动员肌肉受伤的危险性基于其肌肉的柔韧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训练专项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脊柱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纪旭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花球啦啦操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内容结构模型研究[D]. 陈磊.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3]渐进式非稳训练对残疾人单板滑雪UL级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硕.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4]循环训练法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 周子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功能性训练在天津市小学足球队的实践研究[D]. 段远鹏.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肌内效贴对股四头肌力量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D]. 张国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博速球训练对少儿拉丁舞学生平衡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涛.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8]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D]. 王梁.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9]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 曹小磊.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10]四川省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的研究[D]. 张磊磊.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