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用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运用及限度(论文文献综述)
袁昊[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习晨蕊[2](2020)在《语用预设视角下李煜词的英译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语用预设角度出发,对李煜词中外两位译者的不同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哪位译者的译作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向译文读者传递了原词的语用预设。这两位译者是许渊冲和丹尼尔·布莱恩特,译本分别为《李煜词选》和《南唐词人:冯延巳和李煜》。其中,许渊冲的《李煜词选》翻译李煜词40首,内含一首残篇。丹尼尔·布莱恩特的《南唐词人:冯延巳和李煜》翻译李煜词35首,内含2首残词。不考虑残篇,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两位译者共同收录并且都进行了翻译的33首李煜词。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用预设重新划分为六类,分别是:存在预设、事实预设、文化预设、修辞预设、情感预设和行为预设。并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对上述两位译者译本中的语用预设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这33首词中,共有语用预设202个,其中情感预设最多,其次是存在预设和修辞预设。因此,如何传递原词中的语用预设尤为重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首李煜词(描写前期宫廷生活的两首词;追忆城破国灭时的一首词;叙述亡国俘虏生活的两首词),对许渊冲和丹尼尔·布莱恩特的译本从语用预设的传递进行对比分析。如我们所知,从语用预设视角研究翻译属于语用翻译的一个范畴。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来看,译文要达到原文的语用等值,须先做到语用预设传达准确;而良好的语用预设传达,对于保持译文的连贯性也很重要。因此,笔者将以追求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值和保持译文的连贯性作为评判标准对译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两位译者均采用了可以有效传递原词预设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替代法、补充法、省略法和注释法。2)许渊冲先生的译作更好地达到了语用等值和保持了译文的连贯性方面,向译文读者更好地传递了原词的语用预设。本研究兼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地提出并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用预设类型,并以此分类为基础,对比分析了许渊冲和丹尼尔·布莱恩特两位译者是如何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传递原文的语用预设。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读者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译者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张俊涛[3](2020)在《《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维译研究》文中指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来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习式风格”,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彰显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二辑)为文本,搜集见着、见报的诗词典籍维吾尔语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概括分析《习近平用典》作品特点及翻译情况,整理分类并发现翻译问题,分析翻译问题影响因素。结合功能对等论在诗词典籍翻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政治文本中诗词典籍翻译功能对等三层核心,归纳功能对等论下政治文本诗词典籍“就译法”“转译法”“释译法”三译法。概括优化翻译策略。本文由五章构成,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简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学界相关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探析研究方法,提出创新之处。正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习近平用典》作品的文化性、时代性、文学性、政治性特点及诗词、典籍、典故翻译概况。第二章将《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分为直抒胸臆类、一语双关类、意有多指类及言简意赅类四类;将其按翻译形式分为以意译意、以韵译韵及加注译典;翻译现象主要有:风格不一、语句改变、色彩改变、因文省译、误译情况。第三章从语言因素、背景因素、翻译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翻译问题影响因素;第四章以功能对等论为基础,分析政治文本中诗词典籍翻译理论基础,探究“意图、意义、形式”三层功能核心;第五章提出政治文本诗词典籍“就译法”“转译法”“释译法”三译法并予以例证。第六章从翻译思想、功能核心、翻译方法、翻译过程、译者能力、翻译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优化办法。结语,对文章加以概括总结,突出“就译法”“转译法”“释译法”三译法译法解决实际翻译时的选择问题,并归纳本文核心观点,验证本文研究问题。本文以《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翻译问题入手,结合具体实例,整理总结《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翻译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政治本文中诗词典籍翻译问题诱因,分析功能对等核心,归纳“就译法”“转译法”“释译法”三译法。通过翻译实践发挥翻译文化自觉作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为政治文本诗词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一份可行性报告。
胡斯玥[4](2020)在《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文中认为耶夫·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语用学诠释》一书中指出了语言的顺应性,从而诞生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性”理论,即顺应论。顺应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翻译作为交际行为中的一种,也是一个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即语境相关成分、顺应性的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过程与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正好也为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的四个角度。简言之,译者需要动态地从宏观上顺应不同的语境成分,即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智世界;在微观上顺应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即语码和风格、语言构建成分、语篇结构。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对其文学作品俄译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展开研究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效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其译文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程度。只有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接受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中国文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本论文旨在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莫言作品的俄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翻译中文化因子传译与顺应论理论研究的状况概览,引出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的是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理论相关问题,围绕着“什么是顺应论”以及“翻译与顺应的关系”而展开,详细阐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定义,以及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行为是什么样的。第二章为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研究,主要阐述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从语言与文化两大方面对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展开论述。第三章为本论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在这一章中阐述了顺应论视域下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并结合莫言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的俄译本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即对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过程中文化障碍的克服进行总结与归纳,得出结论并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孙吉娟[5](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李星颖[6](2018)在《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发轫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雅”,从文论延伸到文艺论,并由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信、达、雅”说引入译论,彰显出独特而蓬勃的审美活力。但以往的“信、达、雅”研究多囿于狭窄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术,缺乏对译论范畴以外的论述,缺乏美学视野下的论证。“雅”作为一种极具倾向性的审美观念,其美学内涵丰富而别致,译界历来也存诸多论争,但对“雅”的多数研究还是就翻译标准进行的评判,眷顾于遣词文风而展开。就研究的实质,也多是些修辞文体视野的博弈和文质直意品好的论道,缺乏在美学理论视野下探析“雅”的审美意义和美学内涵。本文超越“雅”缘自“译事三难”所拘囿的翻译标准的合理与否的探讨,以中国传统审美形态和翻译审美理论为依据,以美学史观为研究视野,以汉英互译为中心,首次对作为翻译美学观的“雅”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讨论,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互证中,思考源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雅”被转换为翻译美学观之后所生成的意义和内涵,反思“雅”翻译美学观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继而揭示“雅”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并探讨其对于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价值。本文是一次为建构“雅”在翻译美学视域中的审美观念谱系所作出的探索,是一次就“雅”翻译美学观进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美学运作机制的探究,开拓了翻译美学研究的学术致思空间,实现了翻译美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探索与互证,也推动了翻译审美范式和审美习尚的形态发展和理论完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综述中国传统译论、翻译美学和“雅”的审美意识研究概况,厘清并阐释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理论资源和线索,并就研究方法和创新价值予以概述说明。第一章讨论翻译美学观“雅”的历史演进过程。严复“信、达、雅”三字译论简练、深刻,其中之“雅”贯彻并执守于他的翻译实践,呈现为鲜明扼要的翻译文体美学观,适应于译文读者的审美选择,彰显语篇美学和翻译要素的审美标准。在“雅”翻译美学观的历史进程中,以其审美意义为表征,翻译美学观“雅”主要依照四个不同理念路径获得拓变和延展:其一是对原作风姿的坚守,即“雅”的文体形式论,倡导翻译必须把握和再现原文文体风格形式效果,追求译文必须切合原文文体形式;其二则讲求译作的独立审美价值,提出“雅”的艺术审美观,提倡翻译必须实现一种译文风格、形式优美的审美追求,并强调译文风格别具一格,甚至能与原文媲美;第三强调翻译应该以读者为重,体察他们的认知水平、审美偏好和接受情理,建设性地提出“雅”的审美接受观,指向翻译审美活动的两大审美价值,即翻译不仅应该心系译品,实现其艺术功效,也应该心怀读者,助力其审美接受;第四是对“雅”翻译美学境界的确立,追求“出神入化”的翻译境界。第二章主要讨论“雅”的翻译美学内涵,从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两方面作出分析和阐述,从三个维度和一个方面探寻“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第一,在翻译过程中认识语言之美和认识语言之美的形态是理解、把握原文,并获得和实现译本语言之美的前提和保障。在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汉英互译实践中,注意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和艺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呈现,就是语言之美的意指所在,也是“雅”的翻译美学观的语言呈示。第二,从翻译风格维度来看,“雅”早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修辞或文体形式,业已关乎审美创造性,成为原文风格气质在译文中的整体再现,译者不仅需要在语言、句式、文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而且需要在审美感应、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上的用心。第三,从文化之维上,认清语言的文化特征,切实转换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征,通过意译方法,实现语际间的语义转换和文化价值转换,实现文化层面上的译文和原文间的调和圆满的转换。概言之,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美学内涵即表现为:第一,译者把原作从原语移植到目的语,这是语言形式的再创造;第二,译者把原着的气质风貌在目的语中再现出来,这是风格价值的再创造;第三,译者把原文的文化特征转换到译作,使之与其相调和,这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最后就“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立足于“雅”与“俗”分野、相通以及对立统一,提出在翻译审美实践中,语言、风格和文化在转换和创造中的“离俗”问题,即实现、鉴别和判断译作是否符合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方法和标准。“离俗”之“雅”既不苛守传统审美观里的“雅”“俗”对立,也不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通达、谐和的特点,是一种讲求恰适的翻译审美价值和功效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文章从翻译过程角度将“雅”的翻译操作机制置入审美主体和客体视野加以讨论。从翻译审美主体,“雅”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充分发挥其审美意识,获得审美判断,实现审美表现的谋略。译者不仅要提升理解美的知识结构,辨析美的分析能力,获得体验美的思维模式,得到创造美的充满文采的译笔,呈现追求美的求真务实的译风,更要深刻认同和理解自身的局限和历时的承接,审时度势、实现翻译的自觉和自信。从审美客体层面,“雅”要求我们认识到有价值的翻译客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复杂的,是一个需要精准把握的对象,其有巨大的合力之美;另外审美客体的审美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翻译审美活动理应具有一份文化担当的责任;最后,翻译作为审美创造,其价值正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作为翻译美学观“雅”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译者品行和译作品质,译者才情和译作价值均有规约和要求,也是翻译的美学目标和理想。这种目标和理想具备范式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也会遭遇与实践的脱节。每一部译作无疑都凝结着译者的审美理念,但在多数情况和多数时候,也会出现极为困顿的不协调现象。本文还选取汉英互译各三则案例加以具体讨论,以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结语部分意在总结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翻译美学观“雅”既是一种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特征的译论,也是一种寄寓译者审美理想的审美观念,体现出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需要、审美判断和审美境界。确立和建构“雅”的翻译美学观,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活动及其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对翻译美学研究疆域的拓展,有助于深化翻译美学理论,深化对中国哲学美学在翻译审美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对翻译美学观及其体系的建设。从微观层面上,“雅”的翻译美学观的提出可确立翻译的审美标准,提出翻译之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范式,为文本内外的意义传达、美感呈现与审美创造设定价值杠杆。特别是对中国研究者和译者,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汉语在互译活动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另外,结语部分也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作为翻译美学观,“雅”体现着翻译的目标和价值,寄寓了翻译的境界与超越,是一个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翻译理论,需要实现科学化建构,确立一种语言审美创造的艺术观。换言之,语言的、艺术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应该是翻译美学理论所关注和关切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翻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乃至突破和创新,需要建立现代而科学的翻译美学观。
金胜昔[7](2017)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经典作品的外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诗中存在大量转喻现象,其修辞效力能够增强诗意,提升美感,激发读者无限的联想。适切处理这些转喻现象对于保证和提升诗歌译文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然而,转喻具有明显的文化专属性,不同语言文化间转喻类型的确定、转喻喻体和喻标的选择都存在差异,这给译者处理唐诗中的转喻现象带来了挑战。转喻研究发轫于修辞观,经由语义观,发展到今天的认知观,为深入研究唐诗中的转喻翻译提供了新的维度。然而,综观文献,鲜见相关系统研究,主要原因在于转喻翻译的认知研究刚刚萌芽。当前,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依据传统修辞学理论来界定转喻,缩小了转喻现象涵盖的范围;研究的语料多是某首唐诗及其若干译文,语料来源渠道过窄;研究路径单一,主要是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来解释译者处理唐诗中个别转喻修辞现象时的认知操作。上述不足为开展本研究留存了一定的空间。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涉及哪些翻译策略?这些策略反映了译者什么样的翻译倾向?(2)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是被如何处理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处理方式的因素是什么?(3)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体现了译者什么样的主体作用?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得以发挥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秉持翻译的体验认知观,主张译者对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处理是在语言与认知两个维度内进行加工的结果,并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自建小型语料库(以《唐诗三百首》及两位中外专家译者许渊冲和彼得·哈里斯的译文为语料),依据“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部,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观点来界定语料库中的转喻,把语料库中所有在诗歌语境下基于转喻思维的表达(包括词和短语)都归并到转喻这一上位概念。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构建了转喻识别的五步骤模型,分别对源语唐诗文本中的转喻项和译语文本中的对应项进行人工识别与手动标注,同时确定所标注对象的转喻类型和所属的理想认知模型,然后采取观察、描写与解释的研究路径,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转喻翻译的策略是译者对唐诗中转喻表达进行识解,并在译文中进行例示的认知操作、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集合。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对唐诗转喻项的翻译过程中,源语转喻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和译文对应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存在切换,目的语理想认知模型中的对应转喻类型相对于源语而言存在动态调整;具体而言,源语转喻项的加工主要有六种路径,包括“将源语喻体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标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体与喻标在目的语中的对应项全部呈现,将源语中具有相同转喻义的另一相关喻体在译文中呈现,将源语转喻喻体用目的语特有的喻体来替换,以及对喻体和喻标进行空集化处理”。目的语语言层面涉及的翻译技巧包括采取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或是在目的语中转换源语表达的词类,在词汇与句法间进行转换,在句法层面进行转换;或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减词;或是进行适当的语序调整等。这些技巧有利于呈现或是隐藏源语转喻现象。转喻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归化或是异化的处理倾向,而译者对源语文化的不同态度(通过归化和异化所体现)又反过来影响了译者对转喻现象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2)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包括存在多重映射的转喻链现象,以及因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而形成的“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翻译多重映射的链条转喻,可以依据复杂转喻中转喻链的映射环节,进行不同的取舍,保留始源域,或者选取转喻链条某一区间上的靶域n-1/(源域n-1),或是保留靶域n的方式来进行。在处理“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中的转喻与隐喻互动关系时,译文中能够再现这种互动关系;但是某些复杂转喻承载了大量源语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因此不能完全再现,这样就需要解构二者的组合,即将“转隐喻”和“隐转喻”中的要素进行拆分,在目的语中以独立的隐喻或转喻形式进行呈现;或是将原文中的这一复杂转喻现象省略不译,即在译文中消解转喻与隐喻间的互动关系。唐诗中的复杂转喻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或消解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译者对这些复杂转喻敏感度的高低,译者对转喻翻译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译者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倾向。上述因素会影响到复杂转喻现象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再现。另外,复杂转喻现象自身,即其所具有的跨文化适应性与语境适切性也制约着它们在目的语中的呈现方式。(3)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翻译,既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又反映出译者的受动性(受制约性)。译者的创造性和受动性外化为译者对于转喻翻译策略的选择,而深层认知动因则在于译者所进行的概念整合。译者在宏观层面解构诗歌原文与建构诗歌译文的两轮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对转喻项进行微观层面的概念整合来发挥其译者主体性。唐诗转喻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而概念整合的认知操作,为译者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的结论是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不仅仅是单纯语符间的转换或是修辞层面的转换,这些转换只是译者认知操作的外在表现;转喻翻译的实质是译者在概念层面对源语转喻项的识解和对译文的例示。
殷燕[8](2017)在《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文中认为副文本是翻译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存在于文本周边的辅助性文本要素,如译序、导言、注释、插图、附录、访谈录、书评等等,为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字史料和新的研究维度。典籍译本尤为如此,通常包含大量的内、外副文本,用以介绍原着作品与翻译情况、注解文化背景与概念术语、配以插图形象释义文本内容、提供延伸阅读资源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内、外副文本要素彰显着译者的在场,参与着译本的生成,影响着译本的接受,既能真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变化,又能用来合理解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差异,还能用来合理解释单个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翻译行为的独特性。单纯研究译文正文本,分析较多地停留在译文的语言层面,而结合副文本展开的译本研究,可超越语言层面,延伸至语言文本之外各种因素的考察,有利于拓宽翻译研究视野。所以,典籍《庄子》译本的副文本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庄子》的研究成果丰硕,内容涵盖庄学研究和《庄》译研究的多个方面,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涉足《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从翻译角度对其展开深入研究的更是鲜见。现有部分研究虽然总结了《庄子》译本序跋中译者的翻译思想,但在结合客观历史语境、译者主观意图以及翻译文本展开对比分析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借助《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史料,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描述性分析法、文献可视化计量法、定性分析法、阐释学的文本解读法和海外阅读市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主体与语境、历史与文本关系的追溯中,考察译本副文本因素的介入对译本阐释的影响,包括客观历史语境介入和译者文本翻译意图主观介入,以探究《庄子》解读无止境、成为永久经典的原因。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和影响,《庄子》历经一个多世纪海内外翻译家的阐释,在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面貌示于读者: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另一方面,由于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和影响,解《庄》视域没有唯一性,从而形成了《庄子》译本的多视角阐释:理雅各语文学视角的阐释、冯友兰哲学视角的阐释、华兹生文学视角的阐释、葛瑞汉和任博克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彭马田宗教视角的阐释。《庄子》英译阐释的空间维度之大由此可窥一斑,解《庄》无止境,时代的发展、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以及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为多维度阐释并英译《庄子》提供了契机、视角和不断超越前人视野的可能性,每部《庄子》译本都带有它所处时代以及译者视域的印迹。“诗无达诂”,如此多样的英译阐释预示着《庄子》可延展的阐释空间,这些可阐释空间又为下一时代的译者介入提供了可能,《庄子》正是在这种“时代与译者的不断介入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永久的经典。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探究客观历史语境和译者主观翻译意图的介入,让我们见识了文本的开放性,认识到时代和译者的介入能够拓展文本阐释的空间,延续原着的生命力。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典籍复译的意义,认识传统“对等标准”的局限性,认识新时代读者对于从译文中获得更多阐释空间的诉求等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海外阅读市场比较畅销的三个《庄子》译本是华兹生译本、彭马田译本和任博克译本,其英译模式可为中国典籍外译所借鉴:从语言层面讲,以译语和译语读者为中心取向;从文化层面讲,认同原语文化,采用兼容调和的翻译策略;从内容层面讲,保留原着文本的开放性,给读者留下解读的空间;从市场层面讲,关注海外阅读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读者群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学术性翻译和通俗化翻译齐头并进,分别面向学者和非学者读者群。我们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彰显《庄子》可阐释空间,意义就在于此。
沙珊珊[9](2017)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医逐步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国际传播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中医翻译起着沟通双方的桥梁作用,中医翻译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提供对外医疗服务过程中,临床诊疗术语在实践中应用广泛,但现阶段研究中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研究较多,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相关英译研究内容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英译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各版本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提供基于各版本的中医祛湿法术语参考译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法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期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和中医英语教材建设添砖加瓦。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内治法术语下祛湿法术语为研究对象,根据理、法、方、药体系中"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原则,将所研究的祛湿法术语按照方剂学祛湿剂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然后从目前权威性强、认可度高的六个版本中医术语英译国际、国内标准、辞典/词典中找出对应祛湿法术语英译,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系统性等原则为考量依据,从语义、词法结构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准确把握术语含义、理清逻辑关系,对比分析术语在各版本中的英译特点,总结翻译方法,提供参考译本。在完成术语英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以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剂小结的英译版本为研究对象,梳理出英译中的问题,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根据双语教材的文本特点、交际目的和读者特征,以另外两本中医英语教材为英译参考,分析祛湿剂小结的英译,总结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法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方法,探讨中医术语在语篇中的英译及中医教材的英译原则和策略。研究结果:第一,中医术语英译方面,名词委版《中医药学名词》中祛湿法下术语共18个,按方剂学祛湿剂分类体系可分为芳化类、清热类、利水类、温化类、祛风类5类。通过对每一类术语进行分析发现,祛湿法术语中词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类,较为特殊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情况,如"芳香"、"苦"、"温"、"淡"指代相关性味的药物,英译时应明确译出其指代含义。动词是术语英译的关键,术语中动词数量和种类都较多,18个术语中共出现了 13个不同动词,总计30次,其中主要的动词有化、利、除、祛等,应结合其特殊性与系统性确定其英译。通过词法和语义确定术语的逻辑可分为并列、凭借、目的三类,英译分别为and、with、to。第二,语篇英译方面,《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双语教材中祛湿剂章节小结的翻译存在语用性和语言性两方面翻译失误。研究结论:第一,从研究对象看,首次对中医治法术语中一类术语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不仅研究了中医术语翻译,还研究了术语翻译的应用,即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深化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第二,从术语英译看,应深刻挖掘术语内涵,在理清术语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翻译,从词法结构与语义逻辑两方面把握术语整体英译结构形式,同时准确区分动词内涵,选择对应的动词英译并保持系统性和同一性。第三,从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看,首先,语篇中术语英译存在同一个术语在语篇中翻译不一致的问题。应保持在同一语篇或文本中术语的英译的一致。其次,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存在多样化的问题,因此,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要尽量做到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再次,双语教材中有些术语英译在借鉴术语英译词典、标准等时时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应结合语境对术语英译进行适当调整,凸显语境下术语英译的准确性。最后,双语教材的英译时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最为突出。中式英语表达是最常见的问题。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缺乏必要的衔接。英译的语法错误较多。因此中医双语教材应在英语语言上下功夫。创新点:第一,扩大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对象的范围。本研究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治法术语中祛湿法术语为研究对象,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第二,尝试了可用于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的分类方式。与以往术语翻译研究多从语言学角度词法、词形结构分类,本研究从中医角度进行分类,将治法中的祛湿法术语与方剂中的祛湿剂方药结合起来。第三,深化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在对比分析各版本祛湿法术语英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语篇中祛湿法术语英译原则和策略,是对以往止于术语翻译本身研究的推进。第四,探讨了翻译理论对中医翻译的指导。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指导中医术语和中医双语教材的翻译,梳理目的论的来龙去脉,领会该理论的精髓,力图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探讨祛湿法术语及其在双语教材相关语篇中的英译原则和策略。局限性:第一,研究对象的遴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祛湿法术语)选自名词委版《中医药学名词》中内治法下祛湿法术语,由于治法术语本身含义抽象概括,术语分类界限模糊,术语分类标准并不是唯一。因此,仅以一本词典作为祛湿法术语的遴选标准会存在术语收录不全面等问题。第二,术语英译版本的选择。本研究的英译分析是基于世中联版、WHO版、李照国版、魏乃杰版、方廷钰版、李永安版六个英译版本。这六个英译版本具有较强权威性和代表性,但仍不能涵盖目前祛湿法术语的所有英译,这为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空间。第三,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撰写本论文过程中,尽管本人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对研究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但由于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分析及结论还需权威专家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
郝苗[10](2016)在《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50年代起,翻译研究先后经历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大重要的研究阶段,逐步确立了翻译学的科学地位,形成了翻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然而,这两种研究范式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阻碍了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翻译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抽象的语言转换机制上,忽略了一切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清楚地意识到了结构主义翻译研究的缺陷,并将影响翻译的诸多外部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但它却因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偏离了语言本身。我们认为,指导翻译研究的语言理论不仅要揭示抽象的语言使用规律,同时也要研究影响语言的实际使用和理解的外在因素,而语用学恰恰是符合上述特征的语言学理论,借鉴语用学作为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既可以克服结构主义翻译研究只重视静态的语言本身而不关心语言的使用以及影响语言使用的外部因素的缺陷,同时也能够克服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只重视影响语言使用的外部因素而忽略语言本体的不足。语用学与翻译学的结合能够克服以往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推动翻译研究的继续发展,而在语用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相比较笔译研究,语用学与口译研究有着更多的共性,这是因为语用学和口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它们都是研究动态的语言,研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研究语言的外部因素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语用学与口译研究理应有更多的碰撞和交集,一方面,语用学理论能够为口译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口译活动反过来也能检验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然而,根据我们对西方口译研究范式进行的总结,我们发现西方口译研究范式除了从翻译学自身的释意理论和描写翻译理论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之外,主要借鉴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话语分析理论,对于语用学理论的借鉴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认知语用学理论。根据我们对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数量极其有限,在EBSCO数据库中对2004-2014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索,仅检索到13篇相关文献。中国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在数量上相比西方略多一些,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对2004-2014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共得到303篇相关文献,但相比同时期语用学视角下的笔译研究(5169篇)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本文希望借鉴语用学理论对口译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弥补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在数量上的不足,进一步发展口译与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虽然口译研究强调跨学科研究,但是口译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完全抛弃翻译学已有的理论,而是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翻译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同时引入语用学目的原则和顺应论,利用三者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尝试构建了口译的目的顺应框架并提出了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翻译研究总是围绕着一些基本研究问题进行的,任何一个翻译理论框架都应该首先对翻译中的这些基本研究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从目的顺应的角度对口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包括口译原则、口译标准和译者角色问题。本文重点对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探讨,从目的顺应的视角描述了口译的过程。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围绕着目的进行,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客观实践中抽象出来而又指导着客观实践。口译理论不能是纸上谈兵,它的意义必须在口译实践中得到检验。鉴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译员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口译员,代表了中国口译界的最高水平,在交替传译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同时,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尝试将目的顺应框架应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利用目的顺应框架指导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对较大规模现场口译语料的观察,对口译员在某些特殊翻译现象中的常用翻译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目的顺应框架对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进行解释,以验证目的顺应框架对口译实践的解释力。最后,本文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各章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局限性、语用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语用学和口译研究之间的共性、以及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其次,本章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语料来源和篇章结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4-2014十年间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以及国内外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构建。本章首先对构成目的顺应框架的基础理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语用学目的原则和顺应论,从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三种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基于这三种理论的相似性以及互补性,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进行了理论构建,提出了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1.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其目的性,而口译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交际活动,因此,目的性是口译活动的根本属性;2.口译目的是由参与口译活动的交际各方的目的交织而成,其中包括翻译发起者、原语发出者、目的语接受者和口译员;3.口译目的具有多元性和层级性,其多元性表现在口译目的由参与口译活动的交际各方的目的交织而成,其层级性表现在口译目的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层级性,各层级目的构成了口译的目的系统网络;4.口译过程是围绕着目的进行的过程,包括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三个阶段;5.目的决定策略,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所作出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对多层级、多维度的口译目的的顺应。第四章,目的顺应框架下口译基本问题探讨。本章从目的顺应的角度对口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进行了探讨。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活动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原则,口译员的任务就是要使译语在目的语文化和情境中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而这一目的不仅仅是由翻译发起者、目的语接受者和译者三方决定的,而是由参与翻译活动的交际各方共同协商决定的。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还应该遵循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时效原则。连贯原则不仅包含语义的连贯还包含逻辑的连贯和语音语流的连贯;忠实原则包含对原语语义、功能和风格上的忠实;时效原则是指口译员要注意口译的时间和效率。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是有主次之分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目的原则,目的原则对其它原则起制约作用。其次,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标准进行了探讨。在目的顺应框架关照下,口译的基本标准是忠实、通顺和迅速。忠实首先是对翻译目的的忠实,其次是对原语语义、内容和功能上的忠实。通顺指的是译语的通达顺畅,包含译语表达上的通顺、逻辑上的通顺和语流上的通顺。迅速是指理解和转换的迅速。最后,本章对口译员的角色进行了讨论。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交际各方的目的互动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各方的目的都需要通过口译员才能得以实现,口译员扮演着各方目的的传达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第五章,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过程。本章主要对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描述。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围绕着目的进行,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目的分析包括对参与口译活动的各方进行目的分析、目的关系分析和目的结构分析;目的理解是口译员对原语发出者交际目的的理解,目的理解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非语言行为、情境语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目的顺应则是口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进行的不断的选择,包括语篇层面、句子层面、词汇层面和语音层面,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顺应多层次多维度的口译目的。第六章,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宏观层面的应用。本章将目的顺应框架和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相结合,应用目的顺应框架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了宏观层面的目的分析,包括各方具体目的分析、交际双方目的关系分析以及宏观层面的目的结构分析,并探讨了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以及口译标准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第七章,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微观层面的应用。本章利用较大规模的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现场语料,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口译员在微观语言各个层面上做出的选择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利用目的顺应框架对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作出了解释。首先,我们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进行了目的连贯分析;其次,在具体的语言层面上,我们选取了一些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难点问题,对口译员在实际翻译中的选择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口译员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以验证目的顺应框架的解释力。我们的观察结果证明,口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而对于不同翻译方法进行取舍最重要的依据是口译目的,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最终都是为了顺应口译目的。第八章,结语。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概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反思了本文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理论框架——“目的顺应”理论框架,对口译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口译原则、口译标准、译员角色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对围绕着目的进行的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口译与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其次,本文将语用学目的原则以及顺应理论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相结合,弥补了翻译目的论的缺陷,加强了翻译目的论对于口译的解释力,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同时,本文也丰富并拓展了语用学目的原则的解释范围,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口译研究领域。第三,本文将目的顺应理论应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口译员对口译原则的把握、对口译步骤的了解、对翻译方法的选择、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以及译员的培训都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我国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质量有着比较直接的作用。
二、语用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运用及限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用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运用及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2)语用预设视角下李煜词的英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SYMBOLS |
LIST OF ABBREA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Poetry |
2.1 The Notion of Presupposition |
2.1.1 Studies o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
2.1.2 Studies 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
2.1.3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
2.2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Poetry |
2.3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Li Yu's Ci-Poetry |
Chapter Thre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tudies on Translation in Poetry |
3.1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tudies on Translation |
3.1.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
3.1.2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
3.2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tudies on Translation in Poetry |
3.2.1Necessity of the Transferenc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
3.2.2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ferenc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
3.2.3 Points for Attention |
Chapter Four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tudies on Translation in Li Yu's Ci-Poetry |
4.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Li Yu's Ci-Poetry |
4.1.1 Li Yu and His Ci-poetry |
4.1.2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Li Yu's Ci-Poetry |
4.1.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Li Yu's Ci-Poetry |
4.2 Evaluation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i Yu's Ci-Poetry |
4.2.1 Evaluation Criterion |
4.2.2 Evaluation of Five Poems in the Two Versions |
4.3 Translation Method |
4.3.1 Free Translation |
4.3.2 Substitution |
4.3.3 Supplementation |
4.3.4 Omission |
4.3.5 Annot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Implication |
5.3 Limitation |
Appendix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uthor's Biography |
(3)《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动态与现状 |
0.4 理论基础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用典》特点及翻译概述 |
1.1 作品特点 |
1.2 翻译概况 |
第二章 《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分类及翻译分析 |
2.1 诗词典籍分类 |
2.2 翻译特点 |
2.3 翻译现象 |
第三章 《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翻译问题影响因素 |
3.1 语言因素 |
3.2 背景因素 |
3.3 翻译因素 |
第四章 《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翻译功能对等考量 |
4.1 理想与现实 |
4.2 译者主体性 |
4.3 信息同构性 |
4.4 功能对等核心考量 |
第五章 政治文本诗词典籍翻译“三译法”译法例证与选择 |
5.1 “三译法”译法例证 |
5.2 “三译法”译法选择 |
第六章 政治文本引用诗词典籍翻译优化策略 |
6.1 权衡翻译理想 |
6.2 把握功能核心 |
6.3 优化翻译方法 |
6.4 简化翻译过程 |
6.5 提升译者能力 |
6.6 完善翻译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维吾尔文与维吾尔文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二 |
诗词典籍翻译微语料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相关理论问题 |
1.1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
1.1.1 语言的选择 |
1.1.2 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与顺应性 |
1.1.3 顺应论的四个视角 |
1.2 顺应论与翻译 |
1.2.1 翻译中的“选择” |
1.2.2 顺应与翻译 |
1.2.3 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模式 |
1.2.4 两点补充与说明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 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1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产生 |
2.1.2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2.2 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成因 |
2.2.1 俄语、汉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 |
2.2.2 俄语、汉语在文化层面的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 |
3.1.2 克服途径的选择 |
3.2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2.1 莫言作品中存在的文化障碍 |
3.2.2 莫言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6)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
第二节 翻译美学研究 |
第三节 “雅”审美意识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雅”的初始立意 |
第二节 “雅”的意义建构 |
一、原作风姿:“雅”的文体形式论 |
二、译作优美:“雅”的艺术审美观 |
三、读者为重:“雅”的审美接受观 |
四、出神入化:“雅”的风格境界论 |
第二章 “雅”的翻译美学内涵 |
第一节 “雅”的语言维度 |
第二节 “雅”的风格维度 |
第三节 “雅”的文化维度 |
第四节 雅俗之辩:“离俗”之“雅” |
第三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 |
第一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 |
第二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实践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7)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转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2 转喻翻译的研究 |
2.2.1 转喻翻译的认知体验哲学基础 |
2.2.2 转喻翻译的过程研究 |
2.2.3 转喻表达的翻译研究 |
2.2.4 转喻翻译与隐喻翻译 |
2.2.5 转喻翻译研究反思 |
2.3 唐诗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4 唐诗的英译研究 |
2.4.1 文化翻译观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2 语用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4 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5 唐诗英译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
2.4.6 唐诗英译研究反思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转喻理论 |
3.1.1 转喻的修辞观 |
3.1.2 转喻的语义观 |
3.1.3 转喻的认知观 |
3.2 转喻与隐喻的关系:连续体 |
3.3 转喻与概念整合 |
3.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收集 |
4.2 转喻的识别与标注 |
4.2.1 转喻的界定 |
4.2.2 转喻的识别步骤与标注 |
4.3 数据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策略 |
5.1 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
5.1.1 三个术语间的关系 |
5.1.2 本研究对翻译策略的界定 |
5.2 理想认知模型和转喻类型的调整 |
5.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ICM统计 |
5.2.2 跨语言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对应与切换 |
5.2.3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转喻类型统计 |
5.2.4 跨语言转喻类型的调整 |
5.3 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
5.3.1 源语喻体的单独再现 |
5.3.2 源语喻标的单独再现 |
5.3.3 源语喻体与喻标的共现 |
5.3.4 源语另一喻体的替代呈现 |
5.3.5 目的语特有喻体的单独呈现 |
5.3.6 喻体和喻标的空集化 |
5.4 目的语语言层面的操控 |
5.4.1 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的对应 |
5.4.2 适当增词或减词 |
5.4.3 词类的转换 |
5.4.4 词汇——句法间的转换 |
5.4.5 句法层面的转换 |
5.5 转喻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取向 |
5.6 基于概念转喻的翻译策略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的翻译 |
6.1 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 |
6.2 唐诗经典中多重映射的复杂转喻的翻译 |
6.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链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2.2 复杂转喻中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
6.2.3 依据转喻链的推理与概念域选取 |
6.3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的翻译 |
6.3.1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3.2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
6.3.3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
6.4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的翻译 |
6.4.1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4.2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
6.4.3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
6.5 复杂转喻翻译时的制约因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
7.1 译者主体性 |
7.1.1 译者主体性的三观论 |
7.1.2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内涵 |
7.2 译者主体性发挥中的概念整合 |
7.2.1 唐诗经典翻译中的两轮概念整合 |
7.2.2 译者发挥能动性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的概念整合 |
7.2.3 译者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受动性中的概念整合 |
7.2.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概念整合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庄子》英译研究综述 |
一、国内《庄子》英译研究 |
二、国外《庄子》英译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 |
一、副文本源译本的选取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翻译研究中的副文本视角 |
第一节 副文本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副文本研究的翻译转向 |
一、副文本研究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二、副文本新兴研究热点分析 |
第三节 副文本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第三章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概述 |
第一节 《庄子》英译本的内副文本概述 |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的外副文本概述 |
第四章 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
第一节 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 |
一、文献层面的考据 |
二、显性的深度翻译 |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风 |
第二节 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 |
一、译注的浅描 |
二、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取向 |
第三节 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 |
一、关照译语语言层面的审美接受 |
二、关照译语读者心理层面的审美接受 |
第四节 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 |
一、文本批评性修复 |
二、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 |
第五节 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 |
一、通俗化改写 |
二、以译语文化为中心取向 |
第六节 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 |
一、传递不同学者的声音 |
二、对原语文化的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译者意图的主观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
第一节 语文学视角的阐释 |
一、道家思想的存真 |
二、保留原着语义本原 |
第二节 哲学视角的阐释 |
一、中西哲学格义 |
二、哲学术语的“以用取义” |
第三节 文学视角的阐释 |
一、神形兼似 |
二、诗性的再现 |
第四节 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
一、葛瑞汉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
(一) 基于哲学分析的《庄子》重构 |
(二) “以散文译散文、以诗译诗”再现《庄子》的文学性 |
二、任博克兼顾文学性与哲学性的阐释 |
(一) 保留原着富于暗示性的风格 |
(二) 融哲学解读于译文 |
第五节 宗教视角的阐释 |
一、融宗教解读于译文 |
二、配宗教插图于译文 |
小结 |
第六章 《庄子》英译多维阐释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
第一节 《庄子》英译阐释的三种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在海外阅读市场的接受与启示 |
一、《庄子》英译本的海外阅读市场调查及数据分析 |
二、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翻译目的论 |
1.1. 翻译目的论概述 |
1.1.1. 翻译目的论发展 |
1.1.2. 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1.1.3. 翻译目的论主要内容 |
1.2.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国内翻译研究 |
1.3.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医翻译研究 |
2. 中医治法术语英译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问题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1. 中医祛湿法术语中文语料来源 |
1.2.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语料来源 |
1.3. 语篇分析语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对比分析法 |
2.3 翻译实例分析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
1.1. 中医祛湿法术语分类 |
1.2. 中医祛湿法术语的英译原则 |
1.3.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
1.3.1 芳化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2 清热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3 利水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4 温化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5 祛风湿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4. 小结 |
2. 双语教材双语教材《方剂学》中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 |
2.1 教材特点 |
2.2 中医教材的英译原则 |
2.3 双语教材中的英译问题 |
2.4 双语教材的英译分析 |
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局限性 |
1.1.2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的结合 |
1.1.3 语用学与口译研究的共性 |
1.1.4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语料来源 |
1.7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西方语用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
2.1.1 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
2.1.2 中国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
2.2 中西方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
2.2.1 西方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
2.2.2 中国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构建 |
3.1 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基础 |
3.1.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
3.1.2 语用学目的原则 |
3.1.3 顺应论 |
3.2 目的顺应框架的构建 |
3.2.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语用学目的原则的结合 |
3.2.2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顺应论的结合 |
3.2.3 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框架下口译基本问题探讨 |
4.1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探讨 |
4.1.1 目的原则 |
4.1.2 连贯原则 |
4.1.3 忠实原则 |
4.1.4 时效原则 |
4.1.5 口译原则的层级性 |
4.2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标准探讨 |
4.2.1 忠实标准 |
4.2.2 通顺标准 |
4.2.3 迅速标准 |
4.3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译员角色探讨 |
4.3.1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交际互动关系 |
4.3.2 口译员的目的协调者角色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过程 |
5.1 不同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
5.1.1 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
5.1.2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
5.1.3 阐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
5.2 目的顺应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模式 |
5.3 目的分析 |
5.3.1 各方具体目的分析 |
5.3.2 目的关系分析 |
5.3.3 目的结构分析 |
5.4 目的理解 |
5.4.1 身势语与目的理解 |
5.4.2 情景语境与目的理解 |
5.4.3 社会语境与目的理解 |
5.4.4 文化语境与目的理解 |
5.5 目的顺应 |
5.5.1 语篇层面的目的顺应 |
5.5.2 句子层面的目的顺应 |
5.5.3 词汇层面的目的顺应 |
5.5.4 语音层面的目的顺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宏观层面的应用 |
6.1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目的分析 |
6.1.1 各方具体目的分析 |
6.1.2 目的关系分析 |
6.1.3 目的结构分析 |
6.2 口译原则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 |
6.2.1 目的原则 |
6.2.2 连贯原则 |
6.2.3 忠实原则 |
6.2.4 时效原则 |
6.3 口译标准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 |
6.3.1 忠实标准 |
6.3.2 通顺标准 |
6.3.3 迅速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微观层面的应用 |
7.1 语篇层面的目的顺应 |
7.1.1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 |
7.1.2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的目的顺应 |
7.2 句子层面的目的顺应 |
7.2.1 汉语古文翻译的目的顺应 |
7.2.2 汉语古诗词翻译的目的顺应 |
7.2.3 隐喻翻译的目的顺应 |
7.3 词汇层面的目的顺应 |
7.3.1 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目的顺应 |
7.3.2 汉语四字格词语翻译的目的顺应 |
7.3.3 模糊语翻译的目的顺应 |
7.4 语音层面的目的顺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相关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语用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运用及限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2]语用预设视角下李煜词的英译对比研究[D]. 习晨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习近平用典》诗词典籍维译研究[D]. 张俊涛.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4]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D]. 胡斯玥. 武汉大学, 2020(03)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6]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D]. 李星颖. 西南大学, 2018(01)
- [7]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D]. 金胜昔.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8]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D]. 殷燕. 武汉大学, 2017(07)
- [9]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D]. 沙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D]. 郝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