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婉萍[1](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王继升[2](2021)在《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数据挖掘及其调控生精细胞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少弱精子症已成为男科疾病研究热点。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推荐,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补肾生精法作为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常用中医治法,具有独特的疗效优势,能有效地弥补西医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不足。广嗣育麟汤作为东直门医院男科治疗少弱精子症协定处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方以菟丝子-枸杞子为君药,是补肾生精法的临床经验方。目的1探讨补肾生精法源流及发展脉络2挖掘李海松教授及国家专利数据库中其他中医学者治疗少弱精子症用药经验及治法治则3探索广嗣育麟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4探讨菟丝子-枸杞子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实验机制方法文献研究:基于中医文献及数据库,整理历代着作中关于补肾生精法及肾藏精理论在男性不育症治疗的文献,梳理补肾生精法的发展脉络及源流。数据挖掘: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以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438首处方以及国家专利库中74首治疗少弱精子症中医处方为挖掘对象,探索李海松教授及其他中医学者用药规律及治法治则。临床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结果中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处方——“广嗣育麟汤”,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2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治疗12周,评价指标为精液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实验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结果中补肾生精法代表药对——菟丝子、枸杞子(SC-FL),进行实验机制验证,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相结合,探索补肾生精代表药对的具体机制。细胞实验以精原细胞(GC-1spg)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组(NC组)、模型组(GTW组)、左卡尼汀治疗组(GTW+LEV组)、菟丝子-枸杞子治疗组(GTW+SC-FL组)。运用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体外干预制备生精功能障碍细胞模型,治疗组分别以左卡尼汀(LEV)及SC-FL干预治疗;动物实验也同样分为4组,每组6只,运用GTW灌胃4周制备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以LEV和SC-FL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及血清激素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各组GC-1spg的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增殖凋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GC-1spg细胞及大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器及超微结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WB及RT-qPCR技术检测GC-1spg细胞及大鼠睾丸组织中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分布及含量。结果1文献研究:补肾生精法是从中医肾藏精理论发展而来。早在先秦时期的着作中就奠定补肾生精法基础,在魏晋隋时期的文献对补肾生精法有一定的继承与创新,经历了唐宋元时期补肾生精理论趋于完善、系统化,在明清时期的文献古籍记载中补肾生精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最终形成完备体系流传至今。2通过对导师的处方及经验挖掘发现,导师认为少弱精子症病因常以肾精亏虚为主,涉及肝、肾、脾三脏,治疗以微调阴阳为纲,以补肾生精为目,整体论治。用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菟丝子、枸杞子两味药,其次是覆盆子、五味子、熟地黄、黄芪、车前子、牡蛎、当归,上述9味药同山药共同组成“广嗣育麟汤”,菟丝子、枸杞子为广嗣育麟汤君药。通过对国家专利数据库的处方的挖掘结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同样为菟丝子、枸杞子,说明此药对在临床中确有一定疗效,其机制有待于实验验证。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经过广嗣育麟汤治疗后患者的精液浓度及活动率明显升高,中医主要证候和次要证候也有显着改善(P<0.05或P<0.01),广嗣育麟汤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有效率为92.7%。试验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4细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方面:与NC组相比,GTW组GC-1spg细胞的G0/G1和G2/M期的百分率显着降低、S期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与 GTW 组相比,GTW+LEV 组和 GTW+SC-FL 组 GC-1spg 细胞的 G0/G1 和 G2/M期的生精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百分率降低(P<0.05,P<0.01)。与GTW+LEV组相比,GTW+SC-FL组GC-1 spg细胞的G0/G1和G2/M期的百分率明显升高、S期百分率降低(P<0.01)。在细胞超微结构方面:与NC组相比,GTW组的GC-1spg细胞膜大面积破裂,细胞器游离,膜周围少量伪足与突起,细胞基质大面积密度减低,空泡变,整体呈崩解状态。细胞核形状变形严重,局部凹陷,多核仁,核膜清晰;线粒体数量丰富,大多重度肿胀变形,嵴断裂、消失,部分严重者,膜崩解、基质消失;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自噬溶酶体数量较多,高尔基体肥大,高尔基体池明显扩张;脂滴少量存在。与GTW组相比,GTW+LEV和GTW+SC-FL组GC-1spg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恢复,各个细胞器形态均有所恢复,但与NC组大鼠相比,其结构尚未完全恢复。在蛋白及mRNA表达方面:与NC组相比,GTW组GC-1spg细胞PI3K、p-AKT、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或P<0.05);与GTW组相比,GTW+LEV组和GTW+SC-FL组GC-1spg细胞PI3K、p-AKT、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 或P<0.05);与 GTW+LEV 组相比,GTW+SC-FL 组 GC-1spg 细胞 PI3K、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或P<0.05),GTW+SC-FL组GC-1 spg细胞p-AKT蛋白及mRNA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与NC组相比,GTW组GC-1spg细胞中BAD、BAX蛋白及mRNA表达呈现显着增高的趋势(P<0.01或P<0.05);与GTW组相比,GTW+LEV组和GTW+SC-FL组GC-1spg细胞BAD、BAX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或P<0.05);与GTW+LEV组相比,GTW+SC-FL组GC-1spg细胞BAD、BAX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或P<0.05)。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大鼠一般状况较模型组显着改善。精液常规方面:同NC组比较,GTW组大鼠的精子浓度、PR+NP显着降低(P<0.01);同GTW组比较,GTW+SC-FL 和 GTW+LEV 组精子浓度、PR+NP 显着增加(P<0.01);与 GTW+LEV组比较,GTW+SC-FL组精子浓度显着升高(P<0.01),GTW+SC-FL组的PR+NP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性激素水平方面:与GTW组进行对比发现,GTW+LEV和GTW+SC-FL组血清FSH、LH、T显着升高(P<0.01或P<0.05);与GTW+LEV组进行对比发现,GTW+SC-FL 组的血清 FSH、LH、T 显着升高(P<0.01);在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方面:NC组精母细胞形态及结构规则。细胞核(N)丰满且结构形态正常呈圆形,内部含有丰富的常染色质;核仁形态结构明显(NU);胞浆内内质网(ER)易见,也可见多少不等的溶酶体(AAS)和自噬小体(AP)。GTW组精母细胞形态及结构不规则。细胞膜破损,N结构及形态发生改变呈圆形或椭圆形,常染色质较丰富、少量异染色质凝集;胞浆内ER扩张,也可见多少不等的AAS和AP。经过SC-FL治疗后,被GTW损伤的细胞器有所恢复。在蛋白及mRNA表达方面:与GTW组相比,GTW+LEV组和GTW+SC-FL组PI3K、AKT、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或P<0.05);与GTW+LEV组相比,GTW+SC-FL组PI3K、AKT、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或P<0.05)。结论1数据挖掘结果表明,菟丝子、枸杞子为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代表药对;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以微调阴阳为纲,以补肾生精为目,广嗣育麟汤为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经验方。2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广嗣育麟汤可以有效改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降低肾精亏虚证患者中医症状评分。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C-FL可以有效改善生精障碍模型大鼠一般状态,提高精液质量,参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激素的调控,修复GC-1spg和睾丸组织的超微结构;SC-FL可以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生精细胞的增殖和抑制生精细胞的凋亡。综上所述,补肾生精法可以有效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其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和mRNA是作用机制之一。
梁姣姣[3](2021)在《王邦才主任脾胃系疾病膏方诊疗思路与用药规律探述》文中指出目的 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邦才主任近5年的脾胃疾病膏方数据进行量化、关联化统计,分析总结王师运用膏方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和诊疗思路,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为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拓宽思路。方法 本研究通过整理筛选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200份王师诊治的脾胃系疾病膏方医案,主要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中的临床采集、平台管理、统计报表、数据分析系统功能,对医案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得出可视化膏方处方结果。结果 1.200份膏方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男性略多于女性,总体平均年龄47.72岁,男性年龄集中于30~50岁之间,女性年龄集中于35~68岁之间;疾病类型居前四位的是胃痞、泄泻、便秘、胃痛。2.在统计报表分析结果中,统计出总用药数289味,高频用药有砂仁、茯苓、党参、白术、白芍、阿胶、当归、甘草等15味;中药四气以温性、平性、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最多,苦味、辛味次之;归经前五位为脾、肝、肺、肾、胃。3.在组方规律中,得出频次≥110次的用药模式64组,药物关联分析置信度大于0.90的有90组;在新方分析中,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的核心药物组合有34组,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的新处方有17组。结论 1.膏方病例的年龄分布以中年为主,其中男性年龄趋向于年轻化。2.结合疾病类型及症状分布,膏方患者以慢性疾病与亚健康为主,急性病相对较少。3.从高频药物分析及关联分析可得出,王师在治疗脾胃系疾病中用药具有高度集中性,多以二陈汤、四君子汤、木香四味、养胃和络饮、逍遥散等为底方对症加减;低频用药药味多而分散,说明王师在处方用药上灵活运用,全面兼顾兼证,体现膏方的特色;同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注重行气和胃、消导化瘀,防止膏方滋不受补。4.从四气五味及归经上可得出,王师膏方处方具有先后天同补、肝脾肾同调、补泻兼施、顾护全面的特点。5.核心药物组合和新方组合中,体现了王师处方常用药物组合,与王师临床用药较为相符,可见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
李梦[4](2020)在《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道地药材是指品质好、疗效佳、来源于特定产区的优质中药材。道地药材除了其自身优良的品种以外,主要得益于道地产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道地产区的环境因素是道地药材赖以生存的关键条件之一,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等。目前,道地药材产区环境的变化、道地药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珍稀濒危药材的紧缺等问题,是道地药材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若是引进新的品种,则新品种的引进效果也尚未可知。此外,中药材的种植主要是由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农根据当地已有的品种以及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对于中药材的种植品质无法保证。药性是中药的内在属性,同时也是中药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特有性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等,是中医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中药药性通过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一定的用药规律。有相关研究表明,中药药性与生长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药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生长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产地中药在药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四气、五味、归经作为药性组合来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对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依据环境因素科学指导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农种植道地药材,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同时,进一步揭示道地药材药性的分布规律,探索中药药性的形成规律,有助于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是一种高效研究道地药材种类、环境因素与药性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对道地产区环境因素与道地药材药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基于环境因素的差异预测各地区适合种植的道地药材种类,对提高道地药材产量、保证中药质量以及各地区引进新品种具有借鉴作用。同时,通过预测模型进一步总结不同环境状况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的特征。目的:本文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指导道地药材的合理种植以及提高道地药材的品质。此外,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和道地药材药性全国分布图,以期得出不同环境因素下道地药材的药性组合特征,为揭示中药的用药规律、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以完整性、准确性作为标准,通过集成中国气象数据网、土壤科学数据库、《中华道地药材》系列丛书、《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中国中药区划》、网络数据库以及全国各省县县志的数据集,利用实体语法系统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数据库。(2)对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的处理、整合数据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清洗是指清除重复样本,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清除。缺失值处理是指将数据中缺失值进行删除。整合数据是指将相关属性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是指将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数据转化成统一标准化的数据。(3)道地药材药性分布的研究分析。首先从数据库中选取所需属性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随机两地区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计算其卡方值,以卡方检验分析中P值作为评价标准。当P值<0.05时,则代表两地区之间药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各地区之间道地药材具有的不同药性,绘制道地药材药性在全国的地形分布图,进一步阐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地区之间道地药材药性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4)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的构建。数据集采用信息增益特征评价算法(InfoGainAttributeEval)和Ranker搜索方法在十折交叉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属性筛选,将得分最低的两类进行删除,剩余属性的数据集参与预测模型的构建。将数据集按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测试集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检验。以决策树算法、贝叶斯网络算法和集成学习算法分别对训练集进行建模,通过预测模型的评估方法对三种分类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选取最优模型。(5)基于构建的最优模型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将已知真实值的数据集在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上进行分析,通过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得出预测值的准确度,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数据库。(2)基于卡方检验对比两地区之间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性,通过对比随机选取的两地区药性四气之间的差异性,河北省和河南省的道地药材药性四气,其P=0.042<0.05,表明河北省和河南省这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比云南省和浙江省之间道地药材药性四气,其P=0.011<0.05,说明云南省和浙江省这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比湖北省和湖南省这组数据中,P=0.018<0.05,则表明湖北省和湖南省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以及山东省和维吾尔自治区这两组数据时,发现其P值均大于0.05,故两地区之间药性四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分析道地药材五味药性在随机两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时,通过各地区P值可以看出,没有P<0.05的值,即每组地区之间其五味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分别利用决策树算法、贝叶斯网络算法以及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采用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决策树算法构建的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于构建模型的准确度相似,分别为73.67%和71.77%,Kappa统计结果均大于0.7,MAE值均为0.0027,RMSE值均在0.03左右。贝叶斯网络算法构建的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准确度均低于70%,Kappa统计结果均低于0.7,MAE结果均在0.003左右,RMSE结果均在0.048左右。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准确度分别为73.52%和72.38%,Kappa统计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结果分别为0.73和0.72,MAE的结果分别为0.0033和0.0032,RMSE值分别为0.038和0.038。通过以上分析,选取最优模型。(4)采用(3)中选取的最优模型,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并通过数据集验证预测模型的性能,计算其准确率。结论:本文通过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道地药材环境因素与药性之间的数据库、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验证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可靠。基于最优预测模型,建立了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通过验证分析平台预测结果的准确率,证明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为道地药材的合理种植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不同环境条件下药性组合的研究提供了策略,有助于揭示中药的用药规律以及药性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银赟[5](2020)在《《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阐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简称食忌篇)中有歧义或医理不明的条文。(2)归纳食忌篇食禁原则并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3)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4)梳理食忌篇源流,为考证其作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与步骤: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校勘法、训诂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逐条阐释食禁条文,总结食禁原则,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从中医医理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讨论有关的药理学机制。最后应用比较法,对宋以前10部与食忌篇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逐条逐字对比,梳理食忌篇源流情况并探究作者信息。结果:(1)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食忌篇191条原文中的181条。(2)校注了有歧义的字词12处。(3)解释了篇中古今用途有别的9种食品名称。(4)解释了30个医学名词。(5)介绍了“葵菜”、“苋菜”等28种古时常见植物性食物。(6)确定了55种食物的食性。结论:(1)食忌篇食禁原则是“饮食有节”,其构建的理论基础为食性理论。此外,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还与饮食卫生观、“同气相求”、“外象内感”、“物性相克”观念等哲学思维和“取象思维”有关,也受风俗文化和儒、道、佛学说和生活实践的影响。(2)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有祛除食毒包括发汗排毒、泻下排毒、利尿排毒、涌吐排毒及苦寒药清热毒和运用“解毒”药解毒,其药理机制与大多数药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部分药物的保肝、保肾作用有关。(3)食忌篇成书可能参考过某部着作,且在不同时代均有流传。结合马继兴对《神农黄帝食禁》的研究结论,该着作是《神农黄帝食禁》。本文倾向于食忌篇是仲景参考《神农黄帝食禁》所作的结论。具体到条文,今本食忌篇可能有7条是后人所附。有39条是《神农黄帝食禁》的佚文。其中,有11条《外台》王焘注文有“谨按仲景方云”、4条有“仲景同”字样。25篇60条和24篇101条可能是葛洪所着《金匮玉函经》佚文。据梁永宣研究结论,有17条可能也是该书佚文。
刘金涛[6](2019)在《《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内经》中“五味”、“苦欲”、“补泻”、“脏”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及发展脉络,厘清其理论发展主线,探讨其理论变化的内在原因。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在搜集现存医学类及文史类文献、现代教材、学术着作、学术论文的基础之上,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考察《内经》时期“五味”、“苦欲”、“补泻”、“脏”四个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变化,并分析四个概念的关系,进而厘清各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广泛阅读从汉至今代表性官方着作及影响力较大的医着,根据其理论结构发展的特点,选取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变化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如李东垣、缪希雍、吴鞠通。比较各代表医家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内经》的继承与发展,探究其发展脉络。在厘清其理论结构中,探究其保持稳定传承的核心观念是什么?基于此“核心观念”对现今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建立基于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其方式为五行归类思维,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根据脏腑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的特性,假借中药的五味,调整人体气机运行方式的一种治疗学理论。五味是指天地的精气;苦欲是指五脏自身的特性;补泻是指调整人体气机的运行,使之与天地保持同步的状态,即补虚泻实;脏是储藏天地之精气的库藏。宋至清代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宋代之后产生着较大变化,主要基于探究事物“因果”的生成关系上,强调人体的精气本源不再直接源于天地之气,而是转向于人体自身内部,探究脏腑生成的精气作为生命的本源之气,在这种状态下,医家通过药物的形、色、质、气、味,在“药类法象”的思维视角下,分析药物的功效。五味是指天地的精气,对五味认知的方式是“药类法象”的理论;苦欲是指五脏所藏之神之好恶;补泻的概念范畴有所扩大;五脏逐渐成为人体精气的源泉。现代,受到西方医学及概念思维的影响,以“功能”为主要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五味是指药物的功能,“象思维”的作用被弱化;苦欲是指五脏自身的功能特性;补泻的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补法是指补益人体的亏损,即脏腑的气、血、阴、阳的具体物质,提高人体的抗病机能,泻法是指祛除致病因素。脏的概念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是指人体“功能”之脏腑,为形而下的器脏。结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确立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治疗体系始,其核心观念就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各家学说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中作出较大的贡献,丰富了理论内容。对比三个时期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的概念及结构,发现《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理论的外延有所变化,但就其核心观念而言,保持相对稳定的传承。核心观念是指以“象思维”为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指导的理论内核;就其外延而论,各家学说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内涵、临床运用等有所创新与发挥,丰富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内涵。但此理论在现行各版教材中(除《内经》教材引用古代医家论述,解释经文外),并没有涉及相关记载。就此理论的四个概念而言,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内经》时期相比变化较大,并且“象思维”在现今教材的地位有所降低。意义:厘清《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脉络,刻画出其理论结构的内涵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本次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临床意义。在理论方面,本文理清《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发展脉络,重现各个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认识模型。其次,根据其发展脉络,探究理论传承的核心要素,总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原因,为现行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分析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脉络,明晓其理论的重要性,对中医学基础类教材的编写、中医传承工作提供建议。在临床诊疗方面,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各时期持续稳定地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中,厘清这一点也有利于为当代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提供理论依据。
杨碧华[7](2019)在《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中医治疗脾胃病历史悠久且疗效显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凤斌教授在辨治脾胃消化病、脾胃肝病及脾胃肌肉病等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想,本研究通过刘教授的口耳亲授、跟师笔记、临证诊疗医案的记录、刘教授的交流与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系统总结刘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统中医传承并结合现代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学术思想内涵及其诊疗过程的具体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剖析,找寻刘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以期提高中医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方法:一、检索、筛选、整理、总结刘凤斌教授诊疗脾胃病相关文献,对刘凤斌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撰写定性访谈研究报告,通过提炼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及访谈研究报告,总结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与成才之路的内容。二、研读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处方用药的相关文献,并对刘凤斌教授进行定性访谈,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三、收集并筛选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吐酸、泄泻、便秘、胁痛的临床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系统做报表分析、药物频次统计、常用药物用量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基于复杂系统化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等挖掘分析。病例资料按不同疾病进行挖掘,从而探讨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探析他对该病的辨治特点。结果:一、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及成才之路。本部份通过对刘凤斌教授学术思想背景及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思想萌芽过程的阐述,学习与借鉴名中医刘教授的成才之路,领会和继承他的治学精神。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萌芽源于他苦心钻研中医典籍,学习前人的医学智慧,继而建立对诊疗脾胃病的坚实基础。他坚信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是中医成才之道,因此他熟读多部中医经典,先后师从多位名老中医如中医儿科专家卓权教授、名中医王建华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河南省名老中医孙一民教授、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临诊学习,通过学习医家的临床诊疗经验,积极参与临证工作,积累治疗脾胃病的丰富经验,总结出一套诊治脾胃病的系统方法及实践经验。二、刘凤斌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1.调和脾胃,治病之本。脾胃的调和以保脾气,养胃阴为原则,顾护脾胃的基本功能;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纳疏转枢,斡旋一身之气,善用药物的升降浮沉的特性,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度,气血调畅则脏腑平和,诸症皆安;百病首治脾胃,脾胃健运,元气充足,脏腑得安,百病皆除。2.四诊合参并用,以舌诊为要。四诊之中,望诊位列于首,透过观察整体及探查局部能完善望诊所需的讯息,而望舌更是重中之重,透过舌体厚薄与润燥反映脾胃的气血及津液的充盈,舌苔的厚薄与色泽有助判断胃气的盛衰与病邪深浅,根据舌象反映患者的体质状况。3.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模式。以传统结合四诊合参及病因病机的辨证理念,同时沿用现代化的辨病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掌握该疾病发生的病理及辨病要点,对病下药,以辨证为主,兼以辨病两者全面相互为用。4.三因制宜,治人为本。根据人体体质的变化与差异设立治疗原则,此为因人制宜;根据人所在地的季节气候的转变设立的治疗原则,乃因时制宜;根据人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证候而制订的治疗原则,为因地制宜,刘教授以传统中医三因制宜结合岭南医学文化,善用岭南药材,针对个体体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始终贯穿以人的整体为根本的理论。5.五脏相关学说的传承发挥。刘教授继承与发挥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学说理论,从“肝脾胃肺”相关论治胃痛、胃痞,创新性地提出调胃气八法及从“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同时提出从肝论治六法及“治肝先治肝脾,扶脾养肝补肾”的理论;调胃气八法包括健脾法、疏肝法、平肝法、纳肾法、温阳法、清热法、宣肺法、通腑法;从肝论治六法包括疏肝法、平肝法、柔肝法、养肝法、清肝法、泻肝法。6.病位于肝,治于肝脾。由“见肝之病当先治脾”为理论基础,提出治疗慢性肝病,病位在肝而治于肝脾,以治脾(健脾、运脾、温脾、清脾)、治肝(养肝、柔肝、平肝、疏肝、清肝)的治法治疗慢性肝病,根据“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肝体阴而用阳”及“人卧则血归于肝”的基础理论治疗慢性肝病。7.中医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刘教授首创把量表的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能客观地量化和评价临床疗效,研制中医疾病特异性量表,“中华健康状况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慢性胃炎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胃食管反流病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肠易激综合征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便秘”、“中华慢性肝病PRO量表”、“重症肌无力PRO量表”,将中医的脾胃病的证候、疗效进行评价,为中医研究脾胃病提供具体实质的数据。8.传统中医与现代诊断结合的模式。刘教授根据中医治法治则的思维理论,结合现代化的疾病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发展中医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同时提出围手术期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刘教授提出术后禁食不禁药的崭新理论,患者于手术后随即继续使用内服药治疗,令药直达病所;开展不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阐述胃炎消、胃炎1号、胃萎清颗粒、肠安菌泰等药的疗效,带领传统中医迈向现代化。刘凤斌教授的治疗思路:1.健脾清热、化瘀散结法。通过胃萎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适用于病机为脾虚热毒血瘀证,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法,药物有黄芪、五指毛桃、白术、半枝莲、莪术、枳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症状有改善,同时能改善患者胃脘痛、痞满嗳气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法。通过邓氏胶七散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阿胶珠粉及炒三七末二药,能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化瘀而不伤新血,止血而不留瘀,修复消化道粘膜溃疡,能抗凝血,促纤溶,改善血管炎症。3.开郁降逆法。通过开郁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适用于脾气不足,肝郁不疏,气机上逆之证,开郁降逆方有健脾益气,开郁降逆之功,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枳壳、大腹皮、浙贝母、海螵蛸、黄连、吴茱萸、代赭石、沉香等药,有效地改善反酸的症状。4.益气养血,活血散结法。通过三甲散结散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纤维分割性难治性腹水、对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并发的难治性腹水,机体正气虚伴血瘀阻滞肝络,常用三甲散结散穿山甲、鳖甲、鸡内金三药配伍,益气养血,活血散结以通肝络,肝之脉络畅通能消除肝硬化及难治性腹水。5.以益气健脾,补肾振元治法治疗重症肌无力,通过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不足,肾气不固的重症肌无力,药用黄芪、五爪龙、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紫河车、当归、千斤拔及牛大力治之。刘凤斌教授的诊疗经验概述:1.专病专方,特色用药。对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慢性肝炎等病常采用专病专方,特色用药,药性柔和。2.对药配伍,用药精准,药效显彰。经辨病辨证后,刘教授经常使用主方与对药随症加减,即两药相配作用加强治疗效果,刘教授经辨病、辨证、辨治后处方用药,合理地应用医家的偏方及验方,经临床的证实其疗效再推而广之。3.三位一体,内外合治。有内服汤剂、中成药及外用穴位埋线、针刺、中药封包治疗、药敷穴位、热敷肝区、通络宝、按摩、耳穴压豆、拔火罐、栓塞灌肠等方法对人的整体进行治疗,根据五脏一体的观念,运用上病下治,内病外治及腹病背治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以三位一体,内外合治的体系治疗。4.重视后天,调神养生。包括治未病的思想防治脾胃病变,未病先防,扶正祛邪;见微知着,及早诊治;既病防变,防邪深入;病后调理,以防复发。三、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1.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主要是脾虚湿滞、脾胃不和、肝胃不和,治法以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理气化湿为主。胃脘痛药物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白术、麸炒枳壳、大腹皮、紫苏梗、太子参、茯苓、海螵蛸、五指毛桃、木香、蒲公英等,主要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0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依次为白术,麸炒枳壳;白术,大腹皮;太子参,白术;白术,紫苏梗;大腹皮,麸炒枳壳;紫苏梗,麸炒枳壳;白术,大腹皮,麸炒枳壳;白术,茯苓;太子参,麸炒枳壳;白术,紫苏梗,麸炒枳壳。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太子参及麸炒枳壳,大多情况下会与白术同用;太子参及大腹皮及麸炒枳壳同用时,大多情况会出现白术。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有白术、麸炒枳壳、大腹皮、紫苏梗、太子参、茯苓、海螵蛸,为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核心药物组方。演化成八首新方,处方1:建曲、焦山楂、炒麦芽、白花蛇舌草、制吴茱萸;处方2:茵陈、白豆蔻、通草、苦杏仁;处方3:焦山楂、佩兰、乌梅、芒果核;处方4:黄芩、柴胡、红曲、漏芦;处方5:薏苡仁、紫苏梗、土茯苓、藿香、麦芽;处方6:玄参、芦根、芒果核、栀子;处方7:煅磁石、首乌藤、炒白术、茯神、百合;处方8:海螵蛸、醋莪术、五指毛桃、土鳖虫、肿节风、半枝莲。以上八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养阴、活血化瘀、宣肺、祛湿解毒等功效,新处方能治脾胃虚弱,兼有热毒血瘀、气滞郁结、痰湿阻滞等因素而致的胃脘痛,符合调胃气八法中的健脾法、清热法、疏肝法的原则,扶正同时能祛邪,祛而不伤正气。综合刘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基本治法多以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理气化湿为主,与刘教授提出“肝脾胃肺”相关论治及调胃气八法治疗胃痞、胃痛的学术思想基本符合,与调和脾胃,乃治病之本相符,遵循保脾气,养胃阴的理论,调节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使全身气机升降有度,气血畅旺,恢复脏腑功能,经辨证论治以四君子汤基础方配合新处方灵活加减治疗胃脘痛有一定效果。2.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脾虚湿热,治法健脾和胃,清热燥湿,开郁降逆为主,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胃经与肝经,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黄连、海螵蛸、大腹皮、茯苓、制吴茱萸、浙贝母等,主要以理气药、补气药及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2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依次为白术,麸炒枳壳;海螵蛸,麸炒枳壳;煅赭石,麸炒枳壳;黄连,麸炒枳壳;白术,海螵蛸;太子参,麸炒枳壳;白术,海螵蛸,麸炒枳壳;大腹皮,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煅赭石。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大腹皮及海螵蛸,一定会与麸炒枳壳同用;蒲公英大多情况下会与麸炒枳壳同用;大腹皮及海螵蛸出现时,同时大多与麸炒枳壳同用。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有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黄连、海螵蛸、大腹皮、茯苓、制吴茱萸为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健脾和胃,开郁降逆的核心药物组方。经分析演化成十一首新方,处方1:大黄、前胡、麸炒枳壳、麸炒枳实、鸡骨香、槟榔;处方2:姜厚朴、法半夏、瓜蒌皮、旋复花、栀子炭;处方3:姜厚朴、海螵蛸、沉香、降香;处方4:布渣叶、土茯苓、首乌藤、远志;处方5:浙贝母、当归尾、降香、沉香;处方6:制佛手、鸡骨香、大腹皮、赤芍;处方7:瓦楞子、紫苏梗、黄连、大腹皮、五指毛桃;处方8:蒲公英、制吴茱萸、黄柏、黄连;处方9:土茯苓、茯苓、藿香、石菖蒲;处方10:煅赭石、知母、鸡内金、防风;处方11:黄柏、枇杷叶、五指毛桃、大腹皮。以上十一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平肝泻火,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治脾胃不和,肝火上逆,湿热血瘀阻滞等因素而致的吐酸,能扶正祛邪,新处方与刘教授倡调节脾胃气机升降,开郁降逆,斡旋一身之气的学术思想一致,与调节脾胃气机以安脏腑及调和脾胃,乃是治病之本的理论相符。刘凤斌教授处方开郁降逆方及四君子汤治疗吐酸,临床上适宜配合新处方的主治功效进行加减使用。3.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分析参照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脾虚湿热、脾胃虚弱,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胃经与肺经,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频率最高的有白术、太子参、木香、黄连、茯苓、白芍、防风、蒸陈皮、炙甘草、藿香等,主要以补气药、渗湿药及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5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白术,茯苓;白术,木香;黄连,木香;黄连,白术;黄连,茯苓;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太子参,茯苓;黄连,白术,木香;太子参,木香。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太子参及防风同用,一定会出现茯苓;防风与白术或白芍同用一定会出现茯苓;防风出现时,较常出现茯苓。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白术、太子参、木香、黄连、茯苓、白芍、防风、蒸陈皮核心药物组方,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治法。演化成九首新方,处方1:合欢花、首乌藤、珍珠母、煅赭石、郁金;处方2:黄芩、连翘、柴胡、木香、百合;处方3:制佛手、炒白术、百合、白术;处方4:肉豆蔻、藿香、太子参、石斛、砂仁;处方5:建曲、制吴茱萸、栀子炭、制佛手、炒麦芽、苍术;处方6:白芍、茯苓、防风、茯神;处方7:山药、芡实、砂仁、五倍子、乌梅;处方8:炒白术、神曲、茯神、茯苓、白术;处方9:蒸陈皮、炙甘草、白芍、防风、茯神。以上九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祛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多用于脾胃虚弱,肝郁气滞,湿热阻滞,肠失固涩等证,其治疗原则与刘教授提倡以调和脾胃,乃是治病之本的思想符合,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调和,气机和顺,恢复胃肠固涩的功能。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以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治法,运用由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组成的肠易泻综合症协方配伍九条新处方治疗,以提高疗效。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不足、脾胃不和、脾虚湿滞,治法宜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润肠通便,常用药物归经按顺序是胃经、脾经与肝经,以性温味甘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瓜蒌子、炒莱菔子、煅赭石、白术、蒲公英、大腹皮、麸炒枳实、桑椹、五指毛桃、芦根等,主要以理气药,化痰药,补气药,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9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瓜蒌子,炒莱菔子;瓜蒌子,煅赭石;白术,瓜蒌子;煅赭石,炒莱菔子;瓜蒌子,煅赭石,炒莱菔子;蒲公英,瓜蒌子;白术,炒莱菔子;蒲公英,煅赭石;白术,煅赭石;蒲公英,炒莱菔子。设定置信度0.90,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当芦根出现时,一定同时出现瓜蒌子;当瓜蒌子及五指毛桃出现时,同时出现白术的机率较大。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瓜蒌子、炒莱菔子、煅赭石、白术、蒲公英、大腹皮、麸炒枳实、桑椹、五指毛桃、芦根、燀桃仁,符合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治法。经分析演化成八首新方,处方1:燀桃仁、炙甘草、白芍、生地黄、山楂;处方2:浙贝母、荔枝核、瓜蒌子、海螵蛸;处方3:浙贝母、茯苓、紫苏梗、党参;处方4:炙甘草、白芍、煅赭石、党参;处方5:醋莪术、鸡内金、黄连、珍珠母;处方6:土茯苓、川芎、薏苡仁、蚕砂、火麻仁;处方7:沉香、柴胡、白术、山楂;处方8:黄芪、大腹皮、五指毛桃、蒲公英、当归、制何首乌、熟地黄。以上八条新处方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能治气血亏虚,脾胃不和,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等因素而致的便秘,治则治法与刘教授的调和脾胃,是治病之本的临床思维基本一致,调和脾胃之气,使全身上下之气机升降有序,恢复肠动力,补虚泻实,便秘虚证以经验方当归补血汤合枳术丸为基础加减新处方治疗,实证以经验方六磨饮子为基础加减新处方治疗。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用药规律分析频数统计,显示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肝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胆湿热、肝脾血瘀、肝肾不足,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肝经与胃经,以性寒味甘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白术、赤芍、五指毛桃、黄芪、半枝莲、当归、丹参、紫苏梗、鸡内金、苦参等,主要以补气药、补血药、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8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白术,五指毛桃;赤芍,白术;黄芪,白术;黄芪,五指毛桃;赤芍,五指毛桃;赤芍,丹参;白术,半枝莲;白术,紫苏梗;丹参,白术;白术,当归。设定置信度0.8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丹参与白术同用,出现赤芍的机率最高;赤芍,丹参同用,出现白术的机率较高。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白术、赤芍、五指毛桃、黄芪、半枝莲、当归、丹参、紫苏梗、鸡内金,为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治法有益气养血,健脾养肝,清热活血祛湿的功效。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获得八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处方1:葶苈子、炒九香虫、桂枝、车前草、姜厚朴、防己;处方2:叶下珠、虎杖、山楂、大腹皮;处方3:建曲、覆盆子、猪苓、茯苓;处方4:白芍、丹参、赤芍、炒白术;处方5:甘草、白花蛇舌草、鸡内金、紫苏梗;处方6:菟丝子、石斛、灵芝、太子参;处方7:虎杖、枳实、苏铁贯众、蒸陈皮;处方8:泽兰、甘草、白花蛇舌草、水牛角、白术。以上八条新处方有清肝利胆、温阳化气、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补益肝肾的功效,能治肝胆湿热,肝脾血瘀,肝肾不足等因素而致的胁痛,扶正祛邪,补益健脾,与刘教授提出的“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及从肝论治六法的疏肝法、平肝法、柔肝法、养肝法、清肝法、泻肝法基本符合;以“见肝之病当先治肝脾”理论;慢性肝病病位于肝而治肝脾之法,治疗肝脾两脏之法及胁痛的用药规律符合,八首新处方能达到治疗胁痛的基本治法要求。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以益气养血,健脾养肝之中药配伍八条新处方加减治疗。结论:全文通过总结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归纳其辨治脾胃病的理论与方法,刘教授推崇脾胃理论的整体观,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纳疏的枢纽,斡旋中焦气机,气机升降有度,脏腑平和,诸症皆安。治疗原则力倡以调和脾胃为主,认为脾胃和顺,人体趋向平衡,而致阴阳中和,此乃治病之本;百病首治脾胃,主张调理脾胃,有利于脏腑的功能协调,人体之气血阴阳充盛,遵循保脾气,养胃阴的原则,首治脾胃,脾胃恢复健运,元气充足,脏腑安和,百病皆除。“见肝之病当先治脾”为理论基础,提出治疗慢性肝病,病位在肝而治于肝脾之法,同时兼顾治疗肝脾两脏,扶助中州,调节肝木。刘教授所研制的中医疾病特异性量表,有效地量化和评价症状、证候、疗效,提高临床疗效,解决现时中医欠缺数据指标的问题,使中医标准化趋向新的局面。本文透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刘凤斌教授在胃脘痛、吐酸、泄泻、便秘、胁痛等中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归纳药物组合并由此提出新的药物处方,分析结果有效验证其学术思想,以期传承。
丘志良,林江,白扬,任素剑,杨力强[8](2019)在《刍议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传统药性理论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代谢组学的"整体观"与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相契合,通过对代谢图谱分析可观测生物体内整体的代谢变化。这样的特性对中药、方剂防治疾病机理研究有很大帮助。伴随技术的不断完善,代谢组学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本文介绍代谢组学的概况,论述其在中药传统药性理及方剂配伍的应用。
盛鹤群[9](2018)在《“四气五味”学说在《伤寒论》组方用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搜集整理及对《伤寒论》药物方剂分类列表分析并结合《黄帝内经》及《神农本草经》相关的药物“气味”理论,探讨“四气五味”学说在《伤寒论》组方用药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伤寒论》组方用药法则,以便于更加简洁有效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并以梳理《黄帝内经》及《神农本草经》中与“气味”相关的理论部分为主体,归纳出较为完整的“四气五味”学说。以《伤寒论》所载方药进行整合分类列表,对比分析出常用的药物配伍组合及相关联方剂的加减变化,并结合“四气五味”学说加以分析说明。结论通过对“四气五味”学说的梳理及对《伤寒论》组方用药的整合分类研究,发现(1)以《黄帝内经》“气味”理论为指导,参看《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其均具有偏阴偏阳的气味属性及相应的主治功效;(2)《伤寒论》中方剂的主治变化是由组成方剂药物的“气味”增减合化变化所主导的,其与“四气五味”学说息息相关。因此,运用“四气五味”学说分析理解《伤寒论》组方用药是切实可行的,对重新深入学习理解《伤寒论》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并可为临床辨证用药治疗提供更好的途径。
孙鑫[10](2017)在《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表明中药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中药理论的认知结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药理论体系自《黄帝内经》起源、《神农本草经》形成以来,经过历代的演绎与发展,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内涵也随之发展演变。因此,开展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提炼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古今中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而总结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能够为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探寻中药理论体系的“源”与“流”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思想和《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内容,以及以统编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内容,提炼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随后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理论模块、所涵盖的概念范畴及药物构成结构进行点对点式地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具有标志性或重大影响的理论演变,并试对其历史节点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梳理中药理论体系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脉络。最后,对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进行研究。《黄帝内经》虽记载具体方药不多,但其散见于多个篇章中涉及中药理论的阐发,为系统和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黄帝内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素问》《灵枢》原文,对其中的中药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药性理论、配伍原则、服药方法、临证用药法则及十三方用药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上述内容,初步提炼出《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书中所载的中药学理论知识颇为丰富。本部分立足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从中药分类方法、药性理论、组方配伍理论、药物制备理论、服药方法理论、临证治疗理论六个方面对其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进行阐发,并初步勾勒出《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部分是对以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药学教材发源自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现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学理论载体,其中药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中药理论体系共识。故本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对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中药学教材的概况及理论体系特点进行阐发,随后简要介绍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及特点,最后论述本部分的重点内容——1960年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框架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从1版至9版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于统编中药学教材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样貌。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现代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古今比较。中药理论体系方面的比较,是将古今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点对点式的对比,发现从古至今内涵产生了变化的概念,并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历史节点和原因。药物构成方面的比较,本研究择取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与现行9版统编教材《中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二者所收载药物的构成结构和性能分类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探明二者药物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性能分类特点,并尝试分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本文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中药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其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往往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它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的指导,稳定沿袭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科独立和分化等其他因素皆有关系,其研究方向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转变。各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从而使中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得以稳定沿袭,理论外延得以延伸发展。
二、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药饮片 |
1.4.2 药品标准 |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
1.4.4 国家药品标准 |
1.4.5 地方药品标准 |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理论 |
2.1.1 中药学理论 |
2.1.2 中医学理论 |
2.1.3 中药炮制理论 |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
2.1.5 统计学理论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
2.3 本草学概述 |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
3.3 小结 |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
4.2.1 离散度分析法 |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
4.2.6 分析结果 |
4.3 小结 |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数据挖掘及其调控生精细胞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肾藏精理论及补肾生精法源流探讨 |
1 春秋战国秦汉——奠定补肾生精法基础 |
2 魏晋隋时期——对补肾生精法的继承创新 |
3 唐宋元时期——补肾生精理论趋于完善、系统化 |
4 明清时期——补肾生精理论蓬勃发展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相关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研究述评 |
1 对于少弱精子症动物模型构建 |
2 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相关体内实验研究 |
3 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相关体外实验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海松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用药特点与规律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少弱精子症用药规律挖掘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
网药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菟丝子枸杞子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广嗣育麟汤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体外实验——菟丝子-枸杞子对GTW诱导精原细胞生精障碍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二 体内实验——菟丝子-枸杞子对GTW诱导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王邦才主任脾胃系疾病膏方诊疗思路与用药规律探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资料 |
(一) 医案来源 |
(二) 病例选择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资料整理 |
(二) 数据规范化 |
1. 症状规范化 |
2. 证候、治法规范化 |
3. 中药规范化 |
(三) 数据录入 |
(四) 数据挖掘 |
三、研究结果 |
(一) 脾胃系膏方总体研究结果 |
1. 病例基本信息统计 |
2. 疾病频次统计 |
3. 症状频次统计 |
4. 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
5. 中药四气频次统计 |
6. 中药五味频次统计 |
7. 中药归经频次统计 |
8. 关联规则分析 |
9. 层次聚类分析 |
(二) 胃痞病膏方研究结果 |
1. 证型频次 |
2. 中药频次 |
3.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
4. 关联规则分析 |
5. 层次聚类分析 |
(三) 泄泻病膏方研究结果 |
1. 证候频次 |
2. 中药频次 |
3.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
4. 关联规则分析 |
5. 层次聚类分析 |
四、分析讨论 |
(一) 脾胃系膏方总体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分析 |
2. 疾病频次分析 |
3. 症状频次分析 |
4. 高频药物及辅料分析 |
5.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6. 关联规则及层次聚类分析 |
(二) 胃痞病膏方研究结果 |
(三) 泄泻病膏方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膏方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道地药材与生长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
1.1.2 基于信息学方法指导道地药材种植的优势 |
1.1.3 药性分布区域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道地药材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2 道地药材数据库的研究进展 |
1.2.3 中药药性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道地药材药性生长环境数据库的构建 |
2.1 数据来源 |
2.2 道地药材生长环境因子的筛选原则 |
2.3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生长知识模型 |
2.4 基于图数据库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数据库 |
第三章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分布情况的分析 |
3.1 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 |
3.2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地理分布图的构建 |
3.2.1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四气的分布研究 |
3.2.2 全国道地药材五味药性的分布研究 |
第四章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的构建 |
4.1 数据来源 |
4.2 方法与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特征属性的选择 |
4.3.2 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的划分 |
4.3.3 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3.4 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3.5 基于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4 最优模型的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在中药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
5.1 数据来源 |
5.2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的构建 |
5.3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禁条文归类辑释 |
一、饮食清洁卫生类 |
(一)禁食腐败变质的食物 |
(二)禁食病死、生病的动物及病变内脏 |
(三)禁食被动物触碰或食用的食物 |
二、饮食有节类 |
(一)节制食物寒热偏性 |
1.注意进食形式 |
2.不多食、久食极寒极热的单个食物 |
3.不合食极寒极热的同性食物 |
4.注意进食时间 |
(二)节制食物五味属性 |
1.不合食同味食物 |
2.注意进食时间 |
(三)节制食物偏性 |
(四)慎食毒性食物 |
三、生活实践的食禁 |
四、病后及特殊人群的食禁 |
五、佛、道、儒学说影响的食禁 |
六、风俗文化影响的食禁 |
(一)源自民间信仰的食禁 |
(二)因“禁忌”形成的食禁 |
(三)源自民间故事的食禁 |
(四)嗜酒有关的食禁 |
七、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食禁 |
(一)外象内感 |
(二)同气相求 |
八、取象思维推演的食禁 |
九、其余条文 |
第二部分 饮食中毒治疗方法探讨 |
一、饮食中毒的症状 |
二、食毒致病特点 |
三、饮食中毒治疗方法 |
(一)祛除食毒 |
(二)寒药清热毒 |
(三)“解毒”药解毒 |
1.甘味药解毒 |
2.灵物药解毒 |
3.巫药残余思维影响使用解毒药 |
4.类比思维指导使用解毒药 |
5.“物性相克”观念使用解毒药 |
第三部分 源流梳理与作者信息探讨 |
一、文献选择 |
二、梳理经过 |
(一)《千金方》“黄帝云”引文与《金匮》食忌篇 |
(二)《肘后方》与《金匮》食忌篇 |
(三)《养生要集》与《金匮》食忌篇 |
(四)陶弘景着作与《金匮》食忌篇 |
1.《本草经集注》与《金匮》食忌篇 |
2.《养性延命录》与《金匮》食忌篇 |
(五)《七卷食经》《食经》和《崔禹锡食经》与《金匮》食忌篇 |
(六)《诸病源候论》与《金匮》食忌篇 |
(七)《千金方·食治》与《金匮》食忌篇 |
(八)《外台秘要》与《金匮》食忌篇 |
三、结论 |
(一)食忌篇作者 |
(二)食忌篇源流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有助科学认识食禁理论 |
(二)全面反映仲景学说 |
(三)为其它学科的文献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二、食禁内容传承创新思考 |
(一)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传承食禁原则与内容 |
1.澄清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条文 |
2.不宜继续宣传的条文 |
3.加强研究的条文 |
4.传承节制食物性味的食禁原则 |
(二)创新食禁理论 |
三、研究结论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食忌篇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研究现状 |
1.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理论研究 |
1.2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临床研究 |
2 五味概念的研究现状 |
3 苦欲概念的研究现状 |
4 补泻概念的研究现状 |
5 脏概念的研究现状 |
6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研究的思考 |
6.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6.2 五味、苦欲、补泻、脏四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6.3 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论并未形成共识 |
6.4 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理论是否纳入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之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内经》五味、苦欲、补泻、脏内涵及其发展 |
1.1 五味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1.1 《内经》时期五味的概念 |
1.1.2 五味概念的发展 |
1.1.3 五味概念发展的特点 |
1.2 苦欲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2.1 《内经》时期苦欲的概念 |
1.2.2 苦欲概念的发展 |
1.2.3 苦欲概念发展的特点 |
1.3 补泻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3.1 《内经》时期补泻的概念 |
1.3.2 补泻概念的发展 |
1.3.3 补泻概念发展的特点 |
1.4 脏概念的内涵及发展 |
1.4.1 《内经》时期脏的概念 |
1.4.2 脏概念的发展 |
1.4.3 脏概念发展的特点 |
二、《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结构发展及特点 |
2.1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1.1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1.2 《内经》时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2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2.1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2.2 李东垣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3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3.1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3.2 缪希雍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2.4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及特点 |
2.4.1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结构 |
2.4.2 吴鞠通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特点 |
三、《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脉络 |
3.1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传承创新脉络 |
3.2 各家学说对《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贡献 |
四、《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展讨论 |
4.1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主线 |
4.1.1 以天人一体观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1.2 以因果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1.3 以功能关系构建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
4.2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的内在原因总结 |
4.2.1 思想文化的影响 |
4.2.2 临床实践的驱动 |
4.2.3 医家的主体作用 |
4.3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演变的启示 |
4.3.1 对现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思考 |
4.3.2 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演变和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及成才之路 |
第一节 刘凤斌教授的简介与学术业绩 |
第二节 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 |
一、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的萌芽阶段 |
二、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的形成 |
三、刘凤斌教授成才之路 |
第二章 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
第一节 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 |
一、调和脾胃,治病之本 |
二、四诊并重,舌诊为要 |
三、辨病辨证,结合模式 |
四、三因制宜,治人为本 |
五、五脏相关,传承发挥 |
六、病位于肝,治于肝脾 |
七、中医量表,疗效评价 |
八、传统中医,现代模式 |
第二节 刘凤斌教授的治疗思路 |
一、健脾清热,化瘀散结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
二、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法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
三、开郁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四、益气养血,活血散结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纤维分割性难治性腹水、对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并发的难治性腹水 |
五、益气健脾,补肾振元治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第三节 刘凤斌教授的临床经验概述 |
一、专病专方,特色用药 |
二、对药相伍,用药精准 |
三、三位一体,内外合治 |
四、重视后天,调神养生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 |
第一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二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三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四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五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刍议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传统药性理论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代谢组学概述 |
2 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的研究 |
2.1 代谢组学对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的研究 |
2.2 代谢组学对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的研究 |
2.3 代谢组学对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 |
2.4 代谢组学对中药“七情和合”理论的研究 |
2.4.1 在单行理论的研究 |
2.4.2 在相须理论研究中 |
2.4.3 在相使理论研究中 |
2.4.4 在相畏、相杀理论研究中 |
2.4.5 在相恶理论研究中 |
2.4.6 在相反理论的研究 |
2.5 在毒性理论中的研究 |
3 代谢组学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
3.1 对方剂全方配伍规律的代谢组学研究 |
3.2 对方剂拆方配伍规律的代谢组学研究 |
3.3 对方剂药对配伍规律的代谢组学研究 |
3.4 对方剂量效关系配伍规律的代谢组学研究 |
3.5 对方剂方证结合配伍规律的代谢组学研究 |
4 小结 |
(9)“四气五味”学说在《伤寒论》组方用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四气五味”学说研究概述 |
2.“四气五味”理论与《伤寒论》方剂配伍的关系研究 |
3.“四气五味”理论在《伤寒论》组方用药的应用 |
4.讨论 |
理论研究 |
1.“四气五味”学说研究 |
1.1 《黄帝内经》与“气味”理论 |
1.2 《神农本草经》与”四气五味”学说 |
1.3 《辅行诀》与“五味”理论 |
1.4 小结 |
2.《神农本草经》药性理论研究 |
2.1 《神农本草经》概述 |
2.2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药物关联性研究 |
2.3 《神农本草经》药物与《黄帝内经》理论关联性研究 |
2.4 小结 |
3.《伤寒论》组方用药理论研究 |
3.1 《伤寒论》六经辨证概述 |
3.2 《伤寒论》组方用药特点研究 |
3.3 小结 |
4.小结 |
分析研究 |
1.《伤寒论》药物出现频次分析与统计 |
2.《伤寒论》类方分类分析与研究 |
2.1 桂枝麻黄类方剂 |
2.2 柴胡泻心类方剂 |
2.3 理中四逆真武五苓类方剂 |
2.4 承气抵当陷胸类方剂 |
2.5 白虎汤类方剂 |
2.6 栀子豉类方剂 |
3.小结 |
讨论 |
1.关于炮制的问题 |
2.关于药量比例的问题 |
3.关于煎服法的问题 |
4.关于剂型的问题 |
5.关于药物历史的变迁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进展 |
2 中药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研究 |
1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内容 |
1.1 药性理论 |
1.2 配伍原则 |
1.3 服药方法 |
1.4 临证用药法则 |
1.5 《黄帝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 |
2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 |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内容 |
1.1 中药分类方法 |
1.2 药性理论 |
1.3 组方配伍理论 |
1.4 药物制备理论 |
1.5 用药方法理论 |
1.6 临证治疗理论 |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三部分 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1.1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基本概况 |
1.2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2 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沿革及特点 |
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 |
3.1 统编中药学教材概况 |
3.2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内涵的演变 |
3.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结构的演变 |
4 统编中药学教材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
1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 |
1.1 中药分类方法的比较 |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比较 |
1.3 中药配伍理论的比较 |
1.4 中药效用的比较 |
1.5 中药制备理论的比较 |
1.6 用药禁忌理论的比较 |
1.7 服药方法理论的比较 |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药物属性和性能构成的聚类分析与比较 |
2.1 《本草经》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性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
2.2 方法及步骤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五部分 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指导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 《内经》《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沿袭使中药理论体系得以稳定表达 |
3 临床实践需求和经验积累推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
4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影响近现代中药理论的研究方向 |
5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对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补肾生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数据挖掘及其调控生精细胞的机制研究[D]. 王继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王邦才主任脾胃系疾病膏方诊疗思路与用药规律探述[D]. 梁姣姣.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D]. 李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D]. 银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发展研究[D]. 刘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D]. 杨碧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刍议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传统药性理论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J]. 丘志良,林江,白扬,任素剑,杨力强. 环球中医药, 2019(03)
- [9]“四气五味”学说在《伤寒论》组方用药中的应用研究[D]. 盛鹤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D].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