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俄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安彩利[1](2018)在《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发展也日益显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而双赢是目前最常见的竞争模式。因此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产业合作就成了国家或地区之间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国与泰国正因为地理位置接近,两国的关系被称为“中泰一家亲”。1975年以来,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泰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建设。中泰两国在各个方面的合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双方的产业合作。目前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及最大出口市场,说明中国市场在泰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地位越来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深化中泰产业合作,将对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并以特定产业,即“天然橡胶产业”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天然橡胶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同时也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对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泰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胶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每年产销量高速增长,使轮胎制造工业也随之发展,从而产生巨大的天然橡胶需求市场,但由于中国天然橡胶产量有限,其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需要依赖进口为主。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市场是泰国,而中国也正是泰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市场,因此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双方互补依赖,两国天然橡胶合作领域日益渐深。尽管中泰两国天然橡胶贸易关系紧密,但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国际橡胶市场不断出现新的竞争对手,中国作为最大天然橡胶的消费市场,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市场也逐步转移到新兴国家,导致泰国橡胶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竞争,那么中泰在该领域上是否还存在发展潜力;是否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双边在此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有哪些影响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上述的背景下,首先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多种测量方法,如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等方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明确双边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以及合作发展空间,并提出中泰在天然橡胶领域上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后,通过贸易引力模型检验2001-2016年期间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其中,以天然橡胶的上下游产业为代表,即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以及橡胶轮胎的双边贸易流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采用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GDP、人均GDP、进口关税、外商直接投资、汇率作为解释变量,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虚拟变量,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量得出影响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的因素,实证结果基本上与预期一致,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特惠贸易协议(ACFTA)和共同边界等影响因素给中国与泰国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积极的效应,相反,进口关税、汇率、地理距离给中国与泰国以及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带来消极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以及现实情况相结合为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发展提出以下六个大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充分利用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二是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促进双方天然橡胶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合作;三是优化天然橡胶产品结构,促进天然橡胶产品的多元化的发展;四是扩大投资,加强经济上的互助;五是对中泰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为天然橡胶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六是扩大合作领域,改进了原本单纯的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模式。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作为今后的研究者以及对中泰天然橡胶有兴趣的人士的知识库,更希望作为中泰两国的政府与相关企业对双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提供参考价值。
贾佳,方宗祥[2](2018)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刍议》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亮点,东盟现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把握好中国与东盟之间跨境高等教育的主流和方向,需要在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教育先行"的重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东盟来华留学示范区,发挥校企协同效应,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科研咨政服务,从而有效破解双方跨境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
潘春阳[3](2018)在《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研究》文中认为汽车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然而汽车主要是面向国内销售,汽车出口量非常低,说明中国汽车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并且普遍缺乏技术含量。巴西、俄罗斯、印度及南非都是世界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中国密切的合作伙伴。因此,中国应该首先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汽车产业合作,从而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发展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阐述了相关理论,并且介绍了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的测算方法。相关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波特钻石模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理论,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合作条件。之后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现状进行了研究。目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汽车贸易、投资合作较少,技术研发领域合作不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缺乏合作,汽车相关产业方面合作也比较少,这些都是当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中的问题。随后本文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及投资环境。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劳动力资源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提供了条件。但是目前中国研发投入比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影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水平与质量。然后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研究。当前,虽然中国汽车产品在其他金砖国家普遍缺乏比较优势,但依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因此,中国应该提高汽车产业发展水平,从而满足其他金砖国家对汽车的要求。最后,针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拓展汽车产品贸易合作途径,促进汽车产品贸易合作;开拓其他金砖国家电动汽车市场,促进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根据各国优势产业,促进汽车相关产业合作;提高汽车研发投入,促进核心技术的联合研发;重点发展一到两个汽车品牌,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
赵东麒[4](2018)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自2001年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全面融入到国际经贸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世人瞩目的成就。不过,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在国际方面,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就进入到相对低迷的阶段,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经历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大幅下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世界贸易总量增长率连续多年低于3%。由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旧分工体系面临着重组,国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重新布局,以美国为首等西方发达国家则意图改变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形成区域贸易保护,这些都对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让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持续获益,是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责任。同时在中国国内,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降低,资本价格的逐年升高,粗放型的经济扩张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新的贸易合作发展,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寻求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项以全球为视野,以互利共赢为前提条件,以维护沿线国家发展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伟大工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今后对外合作提供了新思想、新方向,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协调产业发展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推进中外产能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梳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考虑到目前现有的经济发展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等相关理论无法单独或完全解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本文尝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探索国际产能合作规律,并对国际产能合作内涵给出理论解释。第二,梳理和总结国际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包括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论证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方向,确定出口比重指数(EMS)、相对出口优势指数(RCA)、出口增长优势指数(NXRCA)、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MS)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选择,为国际产能合作实证分析做好理论铺垫。第三,基于中国的视角,全面研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货物贸易发展情况、FDI和ODI等方面的特点,发现中国无论在总量方面或是增量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则各项数据差异较大,中国有能力引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建设。第四,运用模型计算出中国和“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在10大类产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计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制造业产品部门无论是在比较优势方面,还是竞争优势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优势巨大,制造业竞争水平的提升才是推动中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源动力;中国制造业部门内部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已经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部门,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新的领军部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优缺表现明显,优势产业部门大都集中在初级产品部门,制成品部门发展较为滞后;西亚、南亚等地区产业转型趋向较为明显,独联体等地区产业转型停滞不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第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合作六大重点区域建设,即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梳理产业对接规划,找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利益交汇点,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有以下几点:一是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全局性;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提基础,而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较为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纽带;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较强,产能合作的潜力巨大;四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有效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张海龙[5](2014)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赫英[6](2011)在《论中国与南非建交以来经济关系之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建交,建交后的双边经济关系进展迅速,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中南经济关系之所以快速发展,其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南两国有着良好的政治基础,而政治和经济互为促进,加之两国经济互补,这些构成了促进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因素。从中南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角度分析,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对南非的资源、市场以及南非市场辐射力下的非洲市场都有利益需求,而南非作为非洲国家的佼佼者,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也对中国有需求,以期进一步减少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两国建交13年来,双方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使两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国家利益获益匪浅。从中南建交至今,两国经济呈现出互利共赢局面,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由于南非在非洲的巨大影响力与话语权,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也有助于驳斥关于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论调。与此同时,中南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两国贸易的不平衡现象,中国企业对南非的熟悉度低,以及中南发展经济关系时存在西方国家在南非的竞争等。
贾永祥,梅东贵[7](2010)在《把握高考政治命题特点捕捉2010年高考主要热点》文中提出
李梦丹[8](2008)在《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等学科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基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对中俄边境口岸进行全面和系统地审视,指出中俄边境口岸的建设势在必行,并探讨了构建边境口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的框架如下:本文的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理论部分。包括一些相关的概念理解,涉及到的理论基础问题:边境贸易原理、地缘经济学相关理论、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国际贸易学理论与区域经济点轴理论等,通过对现有的中俄边境口岸体系所涉及的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关于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中俄边境口岸的区位因素分析。首先在全球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中探讨两国的边境贸易,通过对中俄两国区位和腹地因素的分析,对边境口岸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中俄边境口岸分布现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边境口岸的功能定位。第四部分为中俄边境口岸体系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阐述了边境口岸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建议,这对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的发展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吴春莺[9](2006)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事关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规律,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的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论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机理研究使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得以界定,设计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论文有关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体系,为研究在清晰的线索下的展开奠定基础。通过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比较研究,使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获得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其次,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展开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在确定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型城市各种产业转型模式适用条件与范围并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模式进行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在结合资源型城市特点对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进行选择的研究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定性分析以及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方法构成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内容,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国有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构成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本文分析了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 再次,以主导产业发展与产业群培育、资源型国有企业退出援助为核心
李兵[10](2005)在《国际战略通道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拓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就像“血液”一样维系着世界经济的运转。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不仅关系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安全,而且牵涉到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其地位与价值正在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成为国际战略、世界军事和国际经贸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对国际海上战略通道作了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 第一章从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通道是大量物流集中通过的地带,在分布上必然连接并跨越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通道的分布取决于世界生产能力的地域分布。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地理特征、法律关系、所处的大洲或海洋以及贸易流量,对现有的海峡进行分类。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研究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主要战略通道,如黑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地形地貌、基本概况、航运与物流状况、历史变迁和围绕通道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第五章在对历史与现实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国际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战略通道担负着多重的职能,是海上物流的通道和军事斗争的咽喉要地,它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各种力量围绕着通道分化组合,或是联盟或是对立,牵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战略通道历史地位与作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评析了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指出未来战争中,不仅要取得制海权,还要取得制信息权、制空权,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障。同时文中认为,随着新的运输方式的出现、新航线的开通、国际经贸中心的转移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战略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客观上舒缓了大国为争夺通道而进行战争的冲动。 第七章分别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英国等主要国家的通道战略思想及政策作了比较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家都很重视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他们都在努力发展远洋海军,注重海上战略威慑力量建设,促进各国在海上通道安全
二、中俄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俄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产业合作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产业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天然橡胶的相关界定 |
2.1.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2.2 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2.2.1 传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2 新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3 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理论 |
2.3 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区域产业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3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相关文献综述 |
2.3.4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 中泰产业发展概况 |
3.1.1 泰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
3.1.2 中国全面产业发展概况 |
3.1.3 中泰产业结构对比 |
3.1.4 中泰产业合作关系 |
3.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与贸易概况 |
3.2.1 天然橡胶产业结构 |
3.2.2 全球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3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4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
3.2.5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现状 |
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
3.3.1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2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3 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
4.1 产业贸易互补关系的评价指标 |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1.2 贸易互补性指数 |
4.1.3 产业内贸易指数 |
4.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1 中国与泰国天然胶乳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2 中国与泰国烟片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3 中国与泰国标准胶贸易互补性分析 |
4.3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性的总体评价 |
4.4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动因分析 |
4.4.1 中泰之间资源互补 |
4.4.2 经济规模扩张 |
第5章 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泰全面产业合作影响因素 |
5.1.1 经济实力因素 |
5.1.2 经济环境因素 |
5.1.3 企业投资环境因素 |
5.2 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 |
5.2.1 政治环境影响因素 |
5.2.2 经济环境影响因素 |
5.2.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5.2.4 技术环境因素 |
第6章 影响中泰双边产业合作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6.1.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6.1.2 引力模型的构建与扩展 |
6.2 引力模型变量及数据来源 |
6.2.1 模型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6.2.2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
6.3 引力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 |
6.4 引力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1 影响双边天然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2 影响双边合成橡胶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4.3 影响双边橡胶轮胎贸易因素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中泰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策的支持 |
7.2 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 |
7.3 促进产品多元化使产品结构优化 |
7.4 扩大投资及加强经济上的互助 |
7.5 信息化建设的加强 |
7.6 扩大合作领域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引力模型相关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 |
(一)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留学人员流动态势 |
1. 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
2. 接受学历教育留学人员的比例逐步提高。 |
3. 双方留学人员流动方向呈现“双向交互”格局。 |
(二) 中国引进东盟优质教育资源状况 |
1. 合作对象集中在少数东盟发达国家, 近年引进力度逐步加强。 |
2. 教育层次以专科为主, 学科专业偏重经管类。 |
3. 合作形式以项目为主, 深度合作的机构较少。 |
(三) 中国向东盟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状况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双方高校赴境外合作办学尚未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化效应 |
(二) 双方高水平大学的低参与度直接制约了办学层次和水平 |
(三) 中国高校普遍缺乏境外办学的经验和支撑条件 |
(四) 境外办学的举办投入模式可持续性不强 |
三、反思与对策建议 |
(一) 从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东盟国家的教育市场开发 |
(二) 从国家政府层面顶层设计, 加大境外办学支持力度 |
(三) 设立东盟来华留学示范区, 突出留学生教育集约化发展 |
(四) 发挥校企协同效应,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
(五) 加强机构项目的内涵建设, 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
(六) 加强科研咨政服务, 引领办学实践 |
(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贸易合作研究 |
1.2.2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投资合作研究 |
1.2.3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技术合作研究 |
1.2.4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投资环境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测算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波特钻石模型 |
2.1.3 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理论 |
2.2 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测算方法 |
2.2.1 贸易竞争力指数 |
2.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2.3 双边范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2.4 贸易互补性指数 |
2.2.5 贸易特化系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3.1 双边合作现状 |
3.1.1 双边贸易合作 |
3.1.2 双边投资合作 |
3.1.3 双边技术合作 |
3.1.4 其他方面的合作 |
3.2 合作中的问题 |
3.2.1 汽车产品贸易合作较少 |
3.2.2 新能源汽车领域缺乏合作 |
3.2.3 汽车支持性产业合作较少 |
3.2.4 缺乏汽车技术研发合作 |
3.2.5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缺乏国际竞争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与投资环境分析 |
4.1 生产要素条件 |
4.1.1 研发投入 |
4.1.2 资本流入 |
4.1.3 劳动力资源 |
4.2 需求条件 |
4.2.1 市场需求量 |
4.2.2 人均GDP对汽车销量的影响 |
4.3 支持性产业 |
4.3.1 汽车零配件产业 |
4.3.2 钢铁产业 |
4.4 产业竞争优势 |
4.4.1 市场集中度 |
4.4.2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5 产业政策 |
4.5.1 巴西汽车产业政策 |
4.5.2 俄罗斯汽车产业政策 |
4.5.3 印度汽车产业政策 |
4.5.4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
4.5.5 南非汽车产业政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测算 |
5.1 贸易竞争力指数 |
5.1.1 巴西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1.2 俄罗斯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1.3 印度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1.4 中国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1.5 南非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2.1 巴西汽车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2.2 俄罗斯汽车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2.3 印度汽车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2.4 中国汽车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2.5 南非汽车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3 双边范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3.1 中国汽车产品在巴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3.2 中国汽车产品在俄罗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3.3 中国汽车产品在印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3.4 中国汽车产品在南非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4 贸易互补性指数 |
5.4.1 中国与巴西汽车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
5.4.2 中国与俄罗斯汽车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
5.4.3 中国与印度汽车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
5.4.4 中国与南非汽车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
5.5 贸易特化系数 |
5.5.1 中国与巴西汽车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 |
5.5.2 中国与俄罗斯汽车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 |
5.5.3 中国与印度汽车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 |
5.5.4 中国与南非汽车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促进汽车产品贸易合作 |
6.2.2 加强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
6.2.3 促进汽车支持性产业的合作 |
6.2.4 加强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合作 |
6.2.5 发展优势汽车产业,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础理论研究 |
1.2.2 实证研究 |
1.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1.2.4 现有研究文献存在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数据来源及可行性分析 |
1.8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9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发展理论 |
2.1.1 经济发展模式 |
2.1.2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1.3 经济发展理论学派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国际贸易理论 |
2.2.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2.2.2 新国际贸易理论 |
2.3 国际投资理论 |
2.3.1 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3.2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4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4.1 区域结构理论 |
2.4.2 经济布局理论 |
2.4.3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
2.5 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理论 |
2.5.1 全球化理论 |
2.5.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6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理论基础:国际产能合作理论 |
2.6.1 国际产能合作概念的界定 |
2.6.2 国际产能合作与传统国际合作区别 |
2.6.3 国际产能合作理论 |
第3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视角的国际产能合作框架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的界定 |
3.2 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的理论基础 |
3.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3.3.1 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主要观点 |
3.3.2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
3.4 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3.5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5.1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方向 |
3.5.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 |
3.5.3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3.5.4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来源范围确定 |
第4章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
4.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
4.2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比较 |
4.3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关系 |
4.4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关系 |
4.4.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现状 |
4.4.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投资特点 |
4.5 小结 |
4.5.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
4.5.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分布差异明显 |
4.5.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发展迅速 |
4.5.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模发展空间巨大 |
第5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出口结构比较 |
5.1.1 中国货物商品出口结构 |
5.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商品出口结构 |
5.2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相对出口优势比较 |
5.2.1 中国货物商品出口优势 |
5.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商品出口优势 |
5.3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率优势比较 |
5.3.1 中国货物商品出口增长率优势 |
5.3.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商品出口增长率优势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
6.1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
6.1.1 中国货物商品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
6.2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优势比较 |
6.2.1 中国货物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
6.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7.1 评价体系模型说明 |
7.1.1 评价指标选取 |
7.1.2 评价指标权重选择 |
7.2 评价体系计算说明 |
7.3 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实验结果 |
7.3.1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果分析 |
7.3.2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果比较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路径及对策建议 |
8.1 丝绸之路经济带“六大经济走廊”产能合作路径 |
8.1.1 东亚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产能合作 |
8.1.2 东南亚地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产能合作 |
8.1.3 西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产能合作 |
8.1.4 南亚地区:中国—巴基斯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产能合作 |
8.1.5 中欧和西欧地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产能合作 |
8.2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路径选择对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 |
8.2.2 企业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
1.4.1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
1.4.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1.4.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
1.4.4 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能源 |
2.1.2 新能源 |
2.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2.2 哈伯特能源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3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4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4 生命周期理论 |
2.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3 国家成长生命周期理论 |
2.5 权力理论 |
2.5.1 权力变迁理论 |
2.5.2 权力转移理论 |
2.6 “中国梦”理论 |
2.6.1 毛泽东主席的早期“中国梦”理论 |
2.6.2 习近平主席的当代“中国梦”理论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7.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2.7.3 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
2.7.4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人类能源发展史 |
3.1 人类能源史的四个阶段 |
3.1.1 火与柴草时代 |
3.1.2 煤炭与蒸汽机时代 |
3.1.3 石油与内燃机时代 |
3.1.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代 |
3.2 泥炭与荷兰、煤炭与英国、石油与美国、新能源与中国 |
3.2.1 泥炭和荷兰时代 |
3.2.2 煤炭和大英帝国 |
3.2.3 石油和美国世纪 |
3.2.4 新能源与中国复兴 |
3.3 能源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 |
4.1 美国的新能源政策 |
4.1.1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一次转型 |
4.1.2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二次转型 |
4.1.3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三次转型 |
4.1.4 美国的“能源独立” |
4.2 欧洲的新能源政策 |
4.2.1 欧洲能源法律及政策变化 |
4.2.2 欧洲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
4.3.1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萌芽阶段 |
4.3.2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启动阶段 |
4.3.3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 |
4.3.4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成长阶段 |
4.4 中国新能源法律及政策解析 |
4.4.1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
4.4.2 中国能源政策解析 |
4.5 国内外政策比较对中国新能源的启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能源利用的现状 |
5.2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5.2.1 水电资源现状 |
5.2.2 太阳能资源现状 |
5.2.3 核能资源现状 |
5.2.4 风能资源现状 |
5.2.5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
5.2.6 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
5.2.7 页岩气能源资源现状 |
5.2.8 氢能源资源现状 |
5.3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对比分析 |
5.3.1 国外新能源发展情况 |
5.3.2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比较 |
5.4 中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建设缺位 |
5.4.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偏颇 |
5.4.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 |
5.4.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
5.4.5 中国新能源的二次转换成本高、电力并网困难 |
5.4.6 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新能源发展压力空前 |
5.4.7 中国能源安全带给新能源严峻挑战 |
5.4.8 中国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
5.4.9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牵制中国能源安全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 |
6.1 能源效率及相关指标的选取 |
6.1.1 能源效率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处理 |
6.2.1 基于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
6.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年新能源数据的预测 |
6.3 基于 DEA 数据包络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
6.3.1 DEA 模型 |
6.3.2 中国新能源开发效率情况 |
6.3.3 中国新能源使用效率情况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7.1.1 国际能源市场中各类主体分析 |
7.1.2 本文博弈对象的选择 |
7.2 中国与能源进口国的博弈 |
7.2.1 中美能源博弈 |
7.2.2 中印能源博弈 |
7.3 中国与能源出口国的博弈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
8.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
8.1.1 中国新能源发展制度体系构建 |
8.1.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8.1.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8.1.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
8.1.5 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微观政策建议 |
8.2.1 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2 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3 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4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5 生物质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6 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7 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数据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中国与南非建交以来经济关系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与南非经济关系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建交前中国与南非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建交后中国对南非的经济关系发展情况 |
第二章 推动中国与南非经济关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双边关系框架下的因素分析 |
一、良好的政治基础 |
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
第二节 中国方面因素 |
一、中国对南非资源技术和占领非洲市场的需求 |
二、以南非为基点,维护在非利益与扩大在非影响 |
第三节 南非方面因素 |
一、引进中国技术,减少对西方国家依赖 |
二、争取中国支持,加入“金砖四国” |
第三章 中国与南非经济关系发展的意义及挑战 |
第一节 中国与南非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意义 |
一、经济上——实现中南两国互利双赢 |
二、政治上——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树立“南南合作”典范 |
三、国际形象上——驳斥中国在非“新殖民主义” |
第二节 中国与南非经济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两国贸易不平衡及南非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 |
二、中国企业对南非熟悉程度低 |
三、西方国家的竞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8)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边境口岸体系理论问题 |
(一) 基本概念 |
1. 口岸 |
2. 口岸经济 |
3. 边境口岸与腹地 |
4. 边境口岸体系 |
(二) 相关理论探析 |
1. 边境贸易原理 |
2. 地缘经济学理论 |
3. 区域经济地理相关理论 |
4. 国际贸易理论 |
5. 区域经济点轴理论 |
二、中俄边境口岸体系区位因素分析 |
(一) 全球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因素 |
(二) 中方区位因素 |
(三) 俄罗斯区位因素 |
(四) 腹地因素分析 |
(五) 互补因素分析 |
三、中俄边境口岸体系分布格局 |
(一) 边境口岸总体现状特征 |
1. 层次类型多样 |
2. 历史延续持久 |
(二) 边境口岸的分布概况 |
(三) 边境口岸的类型划分 |
1. 按运输工具划分 |
2. 按国家一类口岸及二类口岸划分 |
3. 按省区分布格局划分 |
(四) 进出口商品结构 |
(五) 边境口岸的功能定位 |
1. 珲春口岸 |
2. 满洲里口岸 |
3. 黑河口岸 |
4. 绥芬河口岸 |
四、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
(一) 现存问题 |
1. 政治方面 |
2. 经济方面 |
3. 文化因素 |
4. 环境因素 |
5. “中国威胁论” |
(二) 发展对策与建议 |
1. 中国东北对俄边境口岸体系的发展模式 |
2. 中国东北对俄边境口岸体系的建设对策 |
3. 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的建设重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写作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有关产业转型研究 |
1.2.3 国内有关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
1.2.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相关研究评价 |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 |
1.3.1 总体思路 |
1.3.2 内容结构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2.1.1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的界定与关系 |
2.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3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2.1.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1.5 主导产业的选择 |
2.1.6 产业结构调整援助政策 |
2.2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2.2.1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2.2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 |
2.3 资源经济学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2.3.1 增长极限论 |
2.3.2 “最后资源”论 |
2.3.3 资源诅咒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机理研究 |
3.1 资源产业 |
3.1.1 资源内涵 |
3.1.2 资源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3.1.3 资源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与产业转型的必然性 |
3.2 资源型城市 |
3.2.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 |
3.2.3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
3.2.4 产业转型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的要求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3.3.1 转型与产业转型 |
3.3.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 |
3.3.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分析 |
3.3.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环境 |
3.3.5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与借鉴 |
4.1 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国际成功实践 |
4.1.1 欧盟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德国鲁尔地区 |
4.1.2 美国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休斯敦 |
4.1.3 日本煤炭产业转型实践 |
4.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误区 |
4.2.1 前苏联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衰落—巴库市 |
4.2.2 南非邓第的产业转型困境 |
4.2.3 乌克兰顿涅茨克的产业转型 |
4.2.4 瑙鲁“矿竭国衰”的教训和委内瑞拉卡尔马斯的衰退 |
4.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3.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国际比较与借鉴 |
4.3.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组织机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3.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产业政策国际比较与借鉴 |
4.3.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保障措施国际比较与借鉴 |
4.3.5 中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区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 |
5.1 主导产业取向产业转型模式 |
5.1.1 产业深化模式 |
5.1.2 产业替代模式 |
5.1.3 多元复合模式 |
5.1.4 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 |
5.2 转型主体行为方式产业转型模式 |
5.2.1 主动型模式 |
5.2.2 被动型模式 |
5.3 转型运行机制产业转型模式 |
5.3.1 政府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与产业政策指导模式 |
5.3.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府的主导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
6.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
6.1.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机制 |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 |
6.1.3 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关系分析 |
6.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定性分析 |
6.2.1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思路 |
6.2.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
6.2.3 传统理论用于指导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局限性 |
6.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方法 |
6.3.1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6.3.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
6.3.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6.3.4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说明 |
6.3.5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机制 |
7.1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机制概述 |
7.1.1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的内涵 |
7.1.2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机制的内涵 |
7.1.3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基本特点 |
7.2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壁垒 |
7.2.1 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壁垒 |
7.2.2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壁垒特殊性的原因 |
7.2.3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壁垒的具体表现 |
7.3 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途径与选择 |
7.3.1 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途径 |
7.3.2 国有资源型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保障体系 |
8.1 主导产业发展与产业群培育政策保障 |
8.1.1 产权制度保障 |
8.1.2 企业制度保障 |
8.1.3 产业技术政策保障 |
8.1.4 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保障 |
8.1.5 培育第三产业政策保障 |
8.1.6 财税及投融资政策保障 |
8.2 资源型国有企业退出的援助政策保障 |
8.2.1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8.2.2 企业员工失业和再就业政策保障 |
8.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其他保障政策 |
8.3.1 产业转型机构专门化 |
8.3.2 产业转型硬环境保障—基础设施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
8.3.3 产业转型软环境保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产业转型实证分析 |
9.1 大庆产业转型环境分析 |
9.1.1 大庆产业转型外部环境分析 |
9.1.2 大庆产业转型内部环境分析 |
9.1.3 大庆产业转型环境综合分析 |
9.2 大庆产业转型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9.2.1 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各指标值 |
9.2.2 数据标准化与矩阵构造 |
9.2.3 以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 |
9.2.4 结果分析 |
9.3 大庆产业转型模式与对策 |
9.3.1 大庆产业转型模式 |
9.3.2 大庆产业转型阶段与阶段目标 |
9.3.3 大庆产业转型的接续产业与新兴产业选择 |
9.3.4 推进大庆产业转型实施的有关对策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际战略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国际战略通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三、本文研究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战略通道概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通道辨析 |
一、“通道”的定义及界定 |
二、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国际战略通道的分布 |
一、重要的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 |
二、国际战略通道的分类 |
第二章 大西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大西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大西洋是大国争夺霸权的主战场 |
二、大西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
第二节 黑海海峡 |
一、黑海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黑海海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三、争夺黑海海峡的战争 |
第三节 直布罗陀海峡 |
一、直布罗陀海峡基本情况 |
二、围绕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件与战争 |
第四节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 |
一、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多次见证牵动世界格局的大战役 |
第五节 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 |
一、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基本概况 |
二、俄国极力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
第三章 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太平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大洋 |
二、暗流涌动的大洋 |
第二节 马六甲海峡 |
一、马六甲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马六甲海峡风起云涌的历史 |
第三节 麦哲伦海峡 |
一、麦哲伦海峡基本概况 |
二、英、阿在马岛问题上兵戎相见 |
第四节 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 |
一、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基本概况 |
二、围绕海峡发生的历史事件 |
第五节 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 |
一、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基本概况 |
二、望加锡海战 |
第六节 巴拿马运河 |
一、巴拿马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展开的斗争 |
第四章 印度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印度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石油运输的战略通道 |
二、大国争夺的角力场 |
第二节 霍尔木兹海峡 |
一、霍尔木兹海峡基本概况 |
二、“石油海峡”暗流涌动 |
第三节 曼德海峡 |
一、曼德海峡基本概况 |
二、“世界战略心脏”不太平 |
第四节 苏伊士运河 |
一、苏伊士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的历史争夺 |
第五章 国际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海上物流的通道经贸交流的关卡 |
一、海洋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 |
二、国际战略通道在海洋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二节 防守的天堑封锁的要地 |
一、鏖战的战壕,天然的屏障 |
二、封锁海峡,万夫莫开 |
第三节 某种程度上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一、俄罗斯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争夺出海口的历史 |
二、对战略通道的控制力折射出英国的兴衰 |
三、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台湾休戚相关 |
第四节 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 |
一、为争夺战略通道中的岛屿,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
二、巴拿马、埃及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
三、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
第五节 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战略格局演变动因之一 |
一、黑海海峡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
二、战略通道控制权的转换某种程度上决定战争的结局 |
三、二战结束后,美苏为战略通道展开博弈 |
第六节 台海问题牵涉亚太战略格局 |
一、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
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及影响 |
三、台湾问题中的日本阴影 |
第六章 国际战略通道历史地位的变迁 |
第一节 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
一、马汉及其海权学说 |
二、马汉海权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制海权 |
第二节 多种运输方式的出现降低了对长途海运的依赖 |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比较 |
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三节 新的航线或通道的开通 |
一、运河的开通使相关战略通道的地位有所降低 |
二、一国拓展新的运输通道,对原有通道的依赖相对下降 |
第四节 国际经贸地理的分布及变迁 |
一、世界经济贸易中心转移的几个阶段 |
二、世界经贸中心的转移牵动着海上通道地位的变化 |
第五节 战略通道军事价值随时代的变化而起伏变迁 |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大大提高 |
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
第七章 各国关于战略通道的思想与政策 |
第一节 美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美国海上战略思想的演变 |
二、美国谋求控制的海上通道及岛屿 |
三、美军为控制战略通道进行的战略部署 |
第二节 日本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日本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
二、海军战略围绕着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展开 |
三、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迅速跃升 |
四、企图借反恐、救援,染指马六甲海峡 |
第三节 俄罗斯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明确威胁的性质及来源 |
二、大力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 |
三、注重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 |
四、加强与各国在海洋上的合作 |
第四节 印度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梦想 |
二、利用大国矛盾,拓展自身战略空间 |
三、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 英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冷战时推行的“核威慑保交战略” |
二、面向 21 世纪的“机动防御”战略 |
第八章 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的影响 |
第一节 海盗的历史及变迁 |
一、海盗的历史概况 |
二、海盗严重影响海上运输的安全 |
三、东南亚沿海海盗猖獗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构成威胁 |
一、恐怖主义正向海上蔓延 |
二、海上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向 |
三、海上恐怖主义危及原油运输安全 |
第三节 一些大国在战略通道反恐各有所图 |
一、美国借海上反恐谋求控制马六甲海峡 |
二、日本借打击海盗大肆扩张军力 |
三、印度涉足马六甲海峡欲实现大国梦想 |
第九章 海上战略通道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搭建海上安全合作的规则 |
一、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重要的海上安全法律文件简介 |
第二节 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 |
二、探索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构建海上反恐国际合作的载体 |
一、国际组织积极投入反恐战争中 |
二、大国之间围绕海上反恐的合作与斗争 |
第四节 采取多种方式维护通道安全 |
一、加强海军合作 |
二、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
三、加强海上安全磋商 |
第十章 国际战略通道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亟需保障通道的安全 |
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迅速扩展 |
二、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增加 |
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 |
第二节 我国海洋运输不断发展与壮大 |
一、我国海洋运输的历史概述 |
二、我国海洋运输遍及世界各地 |
三、海运航线基本上都要经过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三节 美国欲出兵马六甲给我国石油安全投下阴影 |
一、石油牵动世界格局 |
二、美国欲控制世界石油供给和运输链 |
三、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遭遇石油瓶颈 |
第四节 我国航海运输安全面临潜在的威胁 |
一、美国谋求控制通道安全政策给我国海运安全带来隐患 |
二、海盗离我们并不遥远 |
第十一章 积极维护中国的国际战略通道安全 |
第一节 重视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通道研究 |
一、密切关注与中国利益相关的海峡 |
二、岛链不应成为套在我们身上的锁链 |
第二节 构建我国能源供给的通道 |
一、化解风险,努力实现油气供给多元化 |
二、权衡利弊,逐步改变单纯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况 |
三、建立强大的海运船队,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四、加快港口建设,确保石油供应渠道的通畅 |
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 |
六、开源节流,减少石油浪费 |
第三节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海洋新秩序 |
一、旧的海洋秩序是“炮舰政策” |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新秩序的基础 |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产生的影响 |
四、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原则及机制 |
第四节 加强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国际合作 |
一、合作是维护中国海上安全的必由之路 |
二、加强海上安全磋商与对话 |
三、增进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第五节 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
一、树立和平形象,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二、扩大经贸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
三、增强互信互利,赢得更大战略空间 |
第六节 树立海洋意识,实施海洋战略 |
一、海洋意识淡漠使中国的海洋权益备受侵蚀 |
二、海洋意识的丰富内涵 |
三、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海洋意识 |
第七节 建立与海洋强国相适应的现代海军 |
一、高度重视海军在国防中的战略地位 |
二、新时期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 |
三、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 |
四、中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意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书目 |
二、英文原着、论文 |
三、主要参考论文 |
四、登陆的网址 |
五、其他参考材料 |
六、本人发表的相关的论文 |
四、中俄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泰国产业合作研究 ——以天然橡胶产业为例[D]. 安彩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刍议[J]. 贾佳,方宗祥.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4)
- [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汽车产业合作研究[D]. 潘春阳. 河北大学, 2018(12)
- [4]“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D]. 赵东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5]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4(03)
- [6]论中国与南非建交以来经济关系之发展[D]. 赫英. 外交学院, 2011(05)
- [7]把握高考政治命题特点捕捉2010年高考主要热点[J]. 贾永祥,梅东贵. 试题与研究, 2010(16)
- [8]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D]. 李梦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 吴春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 李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