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方言助词“气”、“哈”

湖北天门方言助词“气”、“哈”

一、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雪[1](2021)在《洪湖方言常用补语标记研究》文中指出

王怡瑶[2](2021)在《四川泸州方言助词研究》文中认为

吴福祥,金小栋[3](2021)在《甘青方言若干附置词“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方言中有些附置词(前置词和后置词)具有"伴随-工具(-方所)"这样的多功能模式。本文认为,这种多功能模式并非这些方言自身独立演变的结果,而是源自周边阿尔泰语言相同多功能模式的区域扩散,析言之,是复制了阿尔泰语言"伴随-工具(-方所)"这一多功能模式。

卢恩兰[4](2020)在《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语料,在此基础上,借鉴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疑问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及文献法等方法,首次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较为系统地描写与分析,力图从多角度对关岭方言疑问句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西南官话的语法研究。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大致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关岭县的地理历史、方言音位系统以及关岭方言目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有语调手段、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第二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关岭方言疑问可分为是非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特指疑问句,本章还讨论了各个类型的疑问焦点和疑问程度;第三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可分为疑问词的非疑问功能和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主要有陈述、指令、拒绝、感叹以及一些基础的人际互动功能等;第四章主要讨论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学特征,并用分析性的眼光来分析关岭方言疑问句。结语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结论,指出文章不足之处以及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为语料创新和研究思路创新。语料创新,关岭方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中的黔中小片,目前没有关于这个方言小片的研究成果,本文首次以关岭方言疑问句为对象进行描写分析,也首次对黔中小片方言疑问句进行语料收集,所以在语料上有所创新;研究思路创新,以往的疑问句研究中,大多只描写疑问句的分类,本文不仅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内容,还运用了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将关岭方言疑问与其他西南官话的疑问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关岭方言疑问的类型学特征。

薛力玮[5](2020)在《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叠”作为一种能产的构词形式和语法手段,普遍应用于汉语方言中。其中,动词重叠式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语法意义显着,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汉语方言的动词重叠式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南京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主要代表,动词重叠现象丰富,其中一些格式不仅在形式上与普通话相异,在意义和用法上也有其特色。本文基于前贤研究和田野调查,以南京方言“VV”“VV的”“VVC”“VVVV”“V倒V倒”“连V是V”“AVAV”等具有特色的动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从句法特征、语义表现、语用表达等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结合其相关基式、近义式等进行内部比较,另一方面与其他方言区(片、点)中的类似格式进行外部比较。力求揭示其特点,探讨其共性与差异,为总结汉语方言重叠规律、推动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南京方言的动词重叠式在句法上主要充当谓语,少数能充当状语和补语;除“VV”式外,均不可直接后接宾语,“VVVV”和“V倒V倒”必须后接小句。语义方面,除“VV”式表动作的小量外,均以动量的增加为基本语义,常见特征是持续性、反复性及动态性。语用方面,“VVC”只用于肯定祈使句,“连V是V”和“AVAV”表达祈使语气仅限于否定句;“VV的”与“连V是V”具有较为显着的感情色彩。通过与其他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使用“VV的”与“连V是V”的方言点主要集中在江淮官话。“VVC”和“VVVV”也见于江淮官话,但在吴语中更为常见。“V倒V倒”多见于西南官话及其周边区域,在江淮官话中只是零星分布。南京方言“AVAV”中的典型格式“紧V紧V”与“直V直V”在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中均分布较广;“紧V紧V”还是赣语和客家方言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动词重叠式。

袁盼[6](2020)在《湖北天门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东与汉川、应城接壤,北与京山、钟祥毗邻,南面和西面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天门是长江支流汉江流域的主要节点城市,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版),将天门方言划为西南方言-武天片。从天门方言所处的区域看,天门方言处于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赣方言接触地带。天门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但西接成渝片、北接鄂北片,东沿水路与江淮官话紧紧相邻,语言的接触与融合,使之互为影响。天门方言实际上是北方方言与赣方言过渡带上的次方言,是汉语在地域上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的重要枢纽。但现有文献中,没有对天门方言词汇的系统描写与分析,这与天门方言的方言地位极不相符。本文以湖北省天门市方言的词汇为考察对象,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方言调查词汇表》为依托,对天门方言的地理、建筑、历史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整理出天门方言词汇表。运用对比分析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方言事实进行考察,并与普通话、方言、古语进行多方比较,以揭示天门方言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运用文化参照法,探讨天门方言词汇的文化内涵。从天门方言的词汇、歇后语、俗语入手,探讨天门方言词汇的地理环境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从文化内涵反观语言,结合文化背景审视语言中的知识表达、信念表达、自我表达等人际交流方式。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天门市的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天门方言概况、天门方言的研究现状、研究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第二章是天门方言词汇分类表,共分为二十七类,进行天门方言词汇的系统记录。第三章是对天门方言词汇进行共时考察,构词特点主要从单纯词和复合词进行分类分析;词形特点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两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词义特点着重探讨词汇义项、词汇色彩意义、词汇语法意义的差异。第四章则从古语传承词、变异词和新创词三方面对天门方言进行历时考察,分析了天门方言的特点以及演变规律。第五章探讨了天门方言词汇中的语用特点和文化内涵,探讨天门方言词汇的地理环境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第六章是结语,主要分析本文的基本认识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袁盼[7](2019)在《湖北天门方言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湖北天门方言研究中,语言学前辈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以及整体研究五角度切入,目前为天门方言研究建立了丰富及完善的体系;湖北天门方言研究则多涉及语音、语法的研究入手,词汇研究相对薄弱;天门方言词汇研究目前在词汇探源、词汇释义方面成果丰硕,但针对天门方言词汇系统性研究在学术史上还是一片空白,此方面研究仍有扩展空间。

李思琪[8](2019)在《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语料可分为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两类,文献方言资料大量保存在地方志中。论文以湖北方志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其中湖北新志方言词51633个,旧志方言词299个,利用全新语料展开描写与分析。论文从新旧方言词与旧志方言词两方面展开,其中新志方言词研究角度为构词分析、比较分析,旧志方言词研究包括义类分析、音节结构分析与历史考察。论文第三章从句法构词、形态构词、修辞构词与语义构词四个方面总结湖北方志方言词的构词法,归纳出“AA神”、“A里AB”式重叠构词,前缀“幺”、中缀“里”、后缀“神”式附加构词等。论文第四章主要对湖北省新志方言词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汉语方言大词典》失收的通行区域,对方言类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有所裨益。第五章为湖北省旧志方言词研究,分析了旧志方言词的义类、音节结构,并对单音节动词做了历时考察,从古代辞书的释义及古文献用例中总结出湖北旧志方言词的意义及意义变化。

王倩[9](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研究说明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刘丹[10](2019)在《潼南话中有关“倒”和“起”的趋向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此前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过西南官话(如贵州贵阳话、大方话,成都话、重庆话等)中比较有特色的“倒”和“起”,但是进行全面描写和跨方言比较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与考察分析潼南话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试将潼南话趋向范畴中以“倒”和“起”为代表的较有特色的用法逐一分析描写,再结合跨方言的分析比较,对方言中相关用法的演变和语义关联进行分析梳理,以期在西南官话及相关跨方言研究中提供辅证和补充。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潼南概况及潼南的方言概况,梳理总结了前人有关趋向范畴的概念与研究,以及四川、重庆话中“倒”“起”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等。第二章潼南话“倒”的语法功能和跨方言对比:这一章介绍了潼南话中“倒”的多种词性和用法,梳理了“倒”作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标记、进行体标记、持续体标记、动相补语、终点介词和先行体标记等的语法功能,分别对它们的语义、用法及句法分布与常用句法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描写。探讨了方言中“倒”的来源与跨方言比较。第三章潼南话“起”的语法功能和跨方言对比:这一章介绍了潼南话中“起”的多种词性和用法,梳理了“起”作为趋向补语、状态补语标记、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比较标记和表始续义等的语法功能,分别对它们的语义、用法及句法分布与常用句法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描写。还探讨了“起来/起去”的语义分合和语法功能,以及它们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对称,分析了“V起”与其他复合趋向词的搭配合用。探讨了方言中“起”语法化与跨方言比较。第四章潼南话中“倒”“起”的区别及合用:这一章着重比较了潼南话中表进行或持续、作结果补语或完成体标记和作趋向补语的“倒”“起”的不同及合用“倒起”的情况,及其与“倒”“起”的区别。第五章结语:梳理总结与“倒”“起”相关的趋向范畴的各用法,总结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之处与不足之处。

二、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论文提纲范文)

(3)甘青方言若干附置词“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甘青方言若干兼表伴随、工具与方所的多功能虚词
    2.1 前置词
        2.1.1 连
        2.1.2 带
        2.1.3 来
        2.1.4 在
        2.1.5 跟
    2.2 后置词
        2.2.1 啦/拉
        2.2.2 俩/唡(3)
        2.2.3 两个、咧
3. 阿尔泰语言中后置词(/后缀)“伴随-工具-方所”的多功能模式
    3.1 阿尔泰语言中兼具“伴随”“工具”和“方所”功能的后置词(/后缀)
    3.2 阿尔泰语言中兼具“伴随”和“工具”功能的后置词(/后缀)
4. 甘青方言“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渊源
5. 结语和余论

(4)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四、关岭县的概况及关岭方言音系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关岭方言表达疑问范畴的手段
    第一节 语调手段
    第二节 词汇手段
    第三节 语法手段
        一、疑问语气词
        二、谓词正反叠用表疑问范畴
        三、多项并举表疑问范畴
第二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
    第一节 是非疑问句
        一、是非问句的结构形式
        二、不同疑问语气词之间的差异
        三、是非问句的语义类型
        四、是非问句的疑问程度
        五、是非问句的疑问焦点
    第二节 选择疑问句
        一、选择问句的结构形式
        二、选择问句的语义关系
        三、选择问句中的语气词
        四、选择问的疑问程度
        五、选择问的疑问焦点
    第三节 正反疑问句
        一、正反问句的句法结构
        二、正反问句的语义内容
        三、正反问句中的语气词
        四、正反问的疑问程度
        五、正反问的疑问焦点
    第四节 特指疑问句
        一、一般式特指问
        二、省略式特指问
        三、特指问句中的语气词
        四、特指问句的疑问程度
        五、特指问的疑问焦点
第三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
    第一节 疑问词的非疑问功能
        一、反问
        二、否定
        三、用于回答特指问
        四、用于非疑问句
    第二节 疑问句的非疑问功能
        一、陈述类
        二、指令类
        三、反驳或申辩
        四、拒绝
        五、指责
        六、感叹
        七、人际互动
    第三节 疑问句功能偏离的原因
第四章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共性特征
        一、是非问句的共性特征
        二、选择问句的共性特征
        三、特指问句的共性特征
        四、正反问句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关岭方言疑问句受分析性语言特点的制约
        一、分析性的特点使关岭方言疑问句缺少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制约着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结构
        三、单音节词根为主制的特征制约着关岭方言疑问句的句法结构
结语
    一、本文研究内容的总概括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南京概况
        一 地理历史概况
        二 南京方言概述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南京方言语法研究
        二 汉语动词重叠式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二章 南京方言的动词双叠式
    第一节 “VV”式
        一 南京方言“VV”式基本特征
        二 普通话及方言的“VV”及其近义式
    第二节 “VV的”式
        一 南京方言“VV的”基本特征
        二 汉语方言“VV的”分布及异同比较
    第三节 “VVC”式
        一 动词及补语的限制条件
        二 语义、句法及语用特征
        三 南京方言的内部差异
        四 汉语方言“VVC”分布及补语类型比较
第三章 南京方言的动词四叠式及其近义式
    第一节 “VVVV”式
        一 构成条件
        二 语义、句法及语用特征
        三 动词四叠式在方言中的分布及表现
    第二节 “V倒V倒”式
        一 对助词“着”与“倒”的讨论
        二 从基式“V倒”到“V倒V倒”
        三 与近义格式“VVVV”的比较
        四 “V倒V倒”在方言中的分布及表现
第四章 南京方言的其他动词重叠式
    第一节 “连V是V”式
        一 构成条件及句法特征
        二 语义及语用特征
        三 汉语方言“连VXV”的共性与差异
    第二节 “AVAV”式
        一 构成条件及句法特征
        二 语义及语用特征
        三 汉语方言“AVAV”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湖北天门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天门市的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天门方言概况
    第三节 天门方言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天门方言词汇分类表
    第一节 天文
    第二节 地理
    第三节 时令 时间
    第四节 农业
    第五节 植物
    第六节 动物
    第七节 房屋
    第八节 器具
    第九节 称谓
    第十节 亲属
    第十一节 身体
    第十二节 疾病医疗
    第十三节 衣服穿戴
    第十四节 饮食
    第十五节 红白大事
    第十六节 日常生活
    第十七节 交际
    第十八节 商业、交通
    第十九节 文化教育
    第二十节 文体活动
    第二十一节 动作
    第二十二节 位置
    第二十三节 代词等
    第二十四节 形容词
    第二十五节 副词、介词等
    第二十六节 量词
    第二十七节 数字等
第二章 天门方言词汇的共时考察
    第一节 天门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第二节 天门方言词汇的词形特点
    第三节 天门方言的词义特点
第三章 天门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古语传承词
    第二节 变异词
    第三节 新创词
第四章 天门方言词汇文化内涵
    第一节 天门方言词汇与地理环境文化
    第二节 天门方言词汇与民风民俗文化
    第三节 天门方言词汇与农耕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湖北天门方言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门方言语音研究
    (一)共时研究
        1.音系描写。
        2.语音特征。
    (二)历时研究
二、天门方言词汇研究
    (一)词汇探源
    (二)词汇释义
三、天门方言语法研究
    (一)实词研究
    (二)虚词研究
    (三)句法研究
四、天门方言语用研究
    (一)语音语用
    (二)词汇语用
五、天门方言整体性研究

(8)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湖北省建制沿革
        1.1.2 湖北省地方志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北省地方志研究
        1.2.2 湖北方言研究
        1.2.3 小结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3.1 为汉语方言史研究提供佐证
        1.3.2 拓展了汉语方言研究的新领域
        1.3.3 对湖北省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4.1 穷尽式调查和系统描写相结合
        1.4.2 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结合法
        1.4.3 数理统计法
第二章 湖北方志方言词资料概况
    第一节 湖北新志方言资料概况
        2.1.1 新志方言资料总说
        2.1.2 新志方言资料特点
    第二节 湖北方言分区
        2.2.1 方言分区概况及差异
        2.2.2 方言志中的方言分区
第三章 湖北新志方言词的构词法
    第一节 方言构词法及研究
        3.1.1 汉语方言构词法研究的成果
        3.1.2 汉语方言构词法研究的趋势和特点
    第二节 方言词句法结构构词分析
        3.2.1 并列式
        3.2.2 偏正式
        3.2.3 动宾式
        3.2.4 主谓式
    第三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形态构词分析
        3.3.1 重叠
        3.3.2 附加式
        3.3.3 重叠附加式
    第四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修辞手段构词分析
        3.4.1 比喻构词法
        3.4.2 借代构词法
        3.4.3 婉曲构词法
    第五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语义构词分析
        3.5.1 “事物—性状”语义框架
        3.5.2 “事件—关系/动作—处所”语义框架
        3.5.3 “事件—关系—事物”语义框架
        3.5.4 “事件 1—关系—事件 2”语义框架
第四章 湖北方志方言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湖北方志方言词与普通话的比较
        4.1.1 词形比较
        4.1.2 语义比较
    第二节 湖北方志方言词与《汉语方言大词典》词语的比较
        (一)增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已有方言区的通行地区
        (二)增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的缺失的方言区和通行地区
第五章 湖北旧志方言词研究
    第一节 旧志方言资料概况
        5.1.1 旧志方言资料总说
        5.1.2 旧志方言资料的特点
    第二节 旧志方言词的义类
    第三节 旧志方言词的音节结构
    第四节 旧志方言词的历时考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湖北方志文献版本信息表
    附录2 湖北旧志方言词统计
    附录3 《湖北省志·方言》方言词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从研究对象看
        1.2.2 从研究方法看
        1.2.3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
    1.4 理论方法
    1.5 语料说明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2.1 引言
    2.2 基本概念
        2.2.1 “并列”与“联合
        2.2.2 并列结构
        2.2.3 并列项
        2.2.4 并列标记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2.4 小结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3.1 引言
    3.2 显性关联方式
        3.2.1 并列连词
        3.2.2 关联副词
        3.2.3 助词
        3.2.4 数词、数量短语
        3.2.5 词缀
    3.3 隐性关联方式
        3.3.1 辞格手段
        3.3.2 停顿
        3.3.3 零标记
    3.4 标记模式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3.5 小结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4.1 引言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4.2.1 形式特征
        4.2.2 语义特征
        4.2.3 语用特征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4.3.1 形式特征
        4.3.2 语义特征
        4.3.3 语用特征
        4.3.4 认知特征
        4.3.5 辞格特征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4.4.1 客观因素
        4.4.2 主观因素
        4.4.3 其他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5.1 引言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6.1 引言
    6.2 单组并列结构
        6.2.1 语义分段
        6.2.2 分段方式
        6.2.3 搭配类型
    6.3 双组并列结构
        6.3.1 分组方式
        6.3.2 形式特征
        6.3.3 搭配类型
    6.4 多组并列结构
        6.4.1 分组方式
        6.4.2 形式特征
        6.4.3 搭配类型
    6.5 小结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7.1 引言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7.2.1 音节长度异类
        7.2.2 词性异类
        7.2.3 结构异类
        7.2.4 单位异类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7.3.1 语义范畴异类
        7.3.2 语义层级异类
        7.3.3 语义量级异类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7.4.1 独用异类
        7.4.2 合用异类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7.6 小结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8.1 引言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8.2.1 使用特点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8.2.3 语序与认知
        8.2.4 使用熟练度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8.3.1 偏误类型
        8.3.2 偏误原因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8.4.1 教师方面
        8.4.2 教材方面
        8.4.3 学生方面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潼南话中有关“倒”和“起”的趋向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潼南与潼南方言概况
        1.1.1 潼南概况
        1.1.2 潼南地区方言概况
    1.2 趋向范畴概念与汉语趋向范畴
    1.3 重庆、四川方言中相关研究现状
        1.3.1 重庆、四川方言中与趋向有关的研究
        1.3.2 重庆、四川方言中与“倒”“起”有关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及语料说明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潼南话中的“倒”及跨方言对比
    2.1 潼南话中“倒”的多种词性和用法
        2.1.1 动词的“倒”
        2.1.2 助词的“倒”
        2.1.3 介词的“倒”
        2.1.4 其他用法
    2.2 潼南话中“倒”的语法功能
        2.2.1 作动相补语或完成体标记
        2.2.2 作结果补语
        2.2.3 作趋向补语
        2.2.4 作进行体标记
        2.2.5 作持续体标记
        2.2.6 作终点介词
        2.2.7 先行体标记
    2.3 方言中“倒”字用法的来源
    2.4 方言中“倒”用法的跨方言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潼南话中的“起”及跨方言对比
    3.1 潼南话中“起”的多种词性和用法
        3.1.1 动词的“起”
        3.1.2 助词的“起”
        3.1.3 介词的“起”
        3.1.4 量词的“起”
        3.1.5 其他用法
    3.2 潼南话中“起”的语法功能
        3.2.1 作完成体标记
        3.2.2 作趋向补语
        3.2.3 作状态补语标记
        3.2.4 作持续体标记
        3.2.5 作比较标记
        3.2.6 表起始义
    3.3 潼南话“V起来”与“V起去”语义分化与不对称
        3.3.1 潼南话“起来”的语法功能与语义分合
        3.3.2 潼南话“起去”的语法功能与语义分合
        3.3.3 潼南话“起来”与“起去”的不对称
    3.4 潼南话的“V起”与其他复合趋向补语的合用
    3.5 方言中“起”的语法化
    3.6 方言中与“V起”相关的跨方言对比
        3.6.1 方言中“起”用法的跨方言对比
        3.6.2 方言中“起来”与“起去”的比较
    3.7 小结
第四章 潼南话中“倒”与“起”的区别及合用“倒起”
    4.1 表进行或持续的“倒”与“起”的区别
    4.2 作结果补语或完成体标记的“倒”与“起”的区别
    4.3 作趋向补语的“倒”与“起”的区别
    4.4 “倒起”的用法及与“倒”“起”的区别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论文参考文献)

  • [1]洪湖方言常用补语标记研究[D]. 张吟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四川泸州方言助词研究[D]. 王怡瑶. 西南大学, 2021
  • [3]甘青方言若干附置词“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来源[J]. 吴福祥,金小栋. 中国语文, 2021(03)
  • [4]关岭方言疑问句研究[D]. 卢恩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D]. 薛力玮. 南京大学, 2020(02)
  • [6]湖北天门方言词汇研究[D]. 袁盼. 长江大学, 2020(02)
  • [7]湖北天门方言研究综述[J]. 袁盼.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5)
  • [8]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D]. 李思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潼南话中有关“倒”和“起”的趋向范畴研究[D]. 刘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湖北天门方言助词“气”、“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