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17)在《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H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三下期是学生高考备战的冲刺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是学习行为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外部的管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改变才能实现。班主任虽不能直接参与学生学习,但是班主任能通过管理直接影响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管理可以间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本文围绕班主任能够参与或影响学生学习的六个环节展开,即“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构建积极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协调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疏导学习和心理压力”,概况了H中学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具体分为引言部分和正文三部分呈现: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界定了核心概念,对相关文献做了分析。第一部分概括了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管不顾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过分关心学生学习;过度强调心理问题,扩大紧张气氛;“专制”或“放任”学生的学习策略管理。第二部分分析了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班主任管理理念出现偏差;能力不足;以“高考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学校考评制度对班主任管理带来的影响;社会对高三学生以及高考成绩的极大关注产生的巨大压力;学校硬件环境不足,对班主任管理行为的限制。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问题的建议。包括:班主任转变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班主任加强学习,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改革学校考评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刘宇[2](2014)在《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网络信息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多媒体设备等已经在中学普及,传统图文结合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足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而影视资源结合了声音、图像、光影等效果,对于视听感官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刺激,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且影视资源的获取极为便捷,如果能将学生感兴趣的影视资源有效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那么将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地理影视资源的来源极其广泛,种类繁多,如何对于它们进行有效的整理、合理的编辑、充分的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地理影视资源的特点及优势,哪些类型的地理影视资源适合运用地理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模式、课型、教学环节中,如何应用这些地理影视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影视资源的含义、特点及类型,阐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影视资源的必要性,较为深入分析了地理影视资源与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的联系,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用地理影视资源的作用,对不同教学模式、课型、教学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每个方面论述都给出了实际教学中可直接使用的例子,并简要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影视资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注意影视资源的选择与编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课堂类型,调整地理影视资源的呈现方式及运用时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不仅获得感官刺激,并能主动发现影视资源中的地理问题,通过探究或小组合作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真正实现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必须突出地理影视资源的教育目的,而不是流于形式,或变成纯粹的“电影课”。
吴国平[3](2008)在《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生在世纪之交的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其倡导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对中国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都有着毋庸置疑的积极意义。然而,课程改革的艰难在于它是在既有的教育体系下所进行的渐进式的改良,这必然使新一轮课程改革会面临传统教育体系的种种羁绊,因此关注行动中的课程实践就显得迫切而重要。另一方面,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最终都将落实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成度中。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既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又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教育教学的案例,是观察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最为基础、最为直观的环节。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课程改革推进的现实,有助于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深入反思课程改革的设计,有助于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和理论。为此,本研究选择课程改革行动中的教育教学案例,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倾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声音,记录他们教育行动中的足迹,分析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从而绘就一幅新课改行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路线图,就成为了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的创新不在于对课程理论的突破和贡献,而在于研究视角和课程实践中的探索与突破。为此,本研究在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发展交合的领域中选取关键的七个选题,选择教育案例,以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形态。1.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作为“人的因素”,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他们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他们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学的合作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2.教师教育知识生长。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网状的,既需要有系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更需要丰富的条件性知识,还需要有广博的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读书是教师增长教育知识的捷径。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读书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体到全体,从死记到活用的过程。随着校园里渐渐兴起的读书热,读书渐成为一些教师的习惯,成为其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3.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影响课改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意识包括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从个体到整体,从制度到习惯,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经历了渐变的过程。旧的课程观,要求教师“教教科书”。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反映在他们主动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并引导学生创造课程;他们不再单一地“用教科书教”,而是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他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为我所用;他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创造课程;他们灵活运用课程策略,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情境场。4.课堂中的反思性实践。实践性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作为研究者,首先需要研究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对自身实践的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行为,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教师进行实践性反思,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仅通过正向(直向)的思维活动获得关于教育对象、情境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情状的认识,而且需要通过反向的回顾思考,对于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相关的观念、认识、体验,自觉地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在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活动包括倾听课堂里的“杂音”、与自己对话、反思教学细节等。“说课”作为一种学校里特有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对促进教师的实践性反思卓有成效。5.教学的有效性。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追求优质教学成为许多学校课改的目标。本研究重点考察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有效性;什么问题才是好问题;教学支架的搭建;学生作业的效益等内容,发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事实上,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作课堂情境的主人,才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6.教师对学习评价的改革。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非常重要。本研究考察了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小班课堂中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的激励性等,发现学习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改革学习评价,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评价时机、练好语言基本功、评价因人而异。同时,改革学习评价,应该努力让学生才真正成为考试的“主人”,让考试真正成为教和学的“路标”;应该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放飞个性。7.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新课改的成功,归根结底有赖于学校里具备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有赖于教师集体的专业成长。本研究考察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课题导引的校本研修活动;以读书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关于探究性课程的校本研修;学校里的研究课等内容,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集体专业成长的原生形态。在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们互助合作,纷纷建立起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实际上,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了改革的力量。
杨霞,朱敏悦[4](2002)在《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文中提出 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室。当我被料峭的冬风吹得歪歪扭扭地一头闯进这间被教学用具和学生作品挤得满满的小房间时,董进和王小波老师就坐在我面前,不到半米的距离让我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样子——意料之中的和蔼、恬静,却是意料之外的火热与年轻,室外的寒冷与凋零刹时被隔断在外,不禁明了,单薄的身子不就是因这强有力搏动的心,才让教室里的地理课插上了想飞的翅膀吗! 落座,握一杯清茶在手,董进老师已经侃侃而谈了。言语聪慧而熟稔,特别是谈及自己的地理授课时,长期的琢磨和经验总结,让她一下沉
二、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1.1.2 对班主任管理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少 |
1.1.3 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激发潜能,促进学生发展 |
1.2.2 引发思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1.2.3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管理 |
1.3.2 学习管理 |
1.3.3 班主任管理学生学习 |
1.3.4 高三下期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学习管理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 |
1.4.2 班主任管理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 |
1.4.3 小结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 |
2.1 过度关注学生学习 |
2.2 放任管理学习环境 |
2.2.1 放任管理学习物理环境 |
2.2.2 放任管理人际环境 |
2.2.3 放任管理班级纪律 |
2.3 过度强调学生心理问题 |
2.4 专制管理学生学习 |
2.4.1 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增加学习内容 |
2.4.2 压缩非高考学科的课堂教学时间 |
2.4.3 禁止非教材学习的其他自习方式 |
2.5 学科学习管理缺乏统筹 |
3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1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理念落后 |
3.1.1“控制”或“自主”二元独立的管理理念 |
3.1.2“控制”与“自主”模糊不清的管理理念 |
3.1.3 成绩主导的管理理念 |
3.2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能力不足 |
3.2.1 观察学生的能力不足 |
3.2.2 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足 |
3.2.3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
3.3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分身乏术” |
3.3.1 班主任担当的角色多样,管理内容复杂 |
3.3.2 学校过分强调常规管理,班主任疲于常规管理 |
3.4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压力不小 |
3.4.1 学校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方式不合理 |
3.4.2 社会对高考高度关注给班主任带来巨大压力 |
4 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问题解决的建议 |
4.1 拓展学习途径,更新管理理念 |
4.1.1 柔性化管理理念 |
4.1.2 班主任学习的主要途径 |
4.2 提高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能力 |
4.2.1 在岗位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 |
4.2.2 在班主任集体中,提升管理能力 |
4.3 充分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形成“家校”合力 |
4.4 改革学校考评制度 |
4.5 学校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习硬件环境 |
4.6 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
4.6.1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
4.6.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4.6.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
4.6.4 优化班级学习环境 |
4.6.5 协调学生人际关系 |
4.6.6 帮助学生疏导学习和心理压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影视资源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2 影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批判性分析法 |
2 地理影视资源概述 |
2.1 地理影视资源的界定 |
2.1.1 地理影视资源的定义 |
2.1.2 地理影视资源与其他地理课程资源的区别 |
2.2 地理影视资源的特点 |
2.2.1 获取便捷,操作灵活 |
2.2.2 教育性与生活性兼备 |
2.2.3 科学性与娱乐性兼备 |
2.2.4 真实性与艺术性兼备 |
2.2.5 题材丰富,传播力、开放性强 |
2.3 地理影视资源的类型 |
2.3.1 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地理影视资源 |
2.3.2 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地理影视资源 |
3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理论分析 |
3.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的依据 |
3.1.1 符合初中地理课标的要求 |
3.1.2 地理影视资源是地理教科书的有效补充材料 |
3.2 运用地理影视资源对中学地理教学的作用 |
3.2.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3.2.2 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
3.2.3 有利于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
4 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1 影视资源在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策略 |
4.1.1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策略 |
4.1.2 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策略 |
4.2 地理影视资源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策略 |
4.2.1 在新授课中的应用策略 |
4.2.2 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
4.2.3 在讨论课中的应用策略 |
4.3 地理影视资源在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策略 |
4.3.1 在导入环节的应用策略 |
4.3.2 在活动环节的应用策略 |
4.3.3 在总结环节的应用策略 |
5 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讨论与建议 |
5.1 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
5.1.1 内容限制 |
5.1.2 条件设施限制 |
5.1.3 教师专业技术限制 |
5.2 关于时间的讨论 |
5.3 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背景:走进新课改时代 |
(一) 现状和问题 |
(二) 改革的目标 |
(三)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
二、问题:教师如何改变 |
(一) 新课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
(二) 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性知识的困境 |
(三) 在行动中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知识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师的角色认同 |
一、认识学生 |
二、课堂里的“大发现” |
三、蹲下来的“世界” |
(一) 尊重 |
(二) 平等 |
(三) 亲近 |
四、从“书本”走向“生本” |
五、新课程与新角色 |
(一) 成为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者 |
(二)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
(三) 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
(四) 成为教学的合作者和研究者 |
(五) 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
第二章 教育知识的生长 |
一、教师的教育知识 |
二、读书的力量 |
(一) 读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
(二) 读书可以广博学识 |
(三) 读书可以影响人的气质、修养,摆脱“匠气” |
三、被逼着读书 |
四、一本书的影响 |
五、成长的快乐 |
第三章 课程意识的觉醒 |
一、平视“教科书” |
二、教材的“二次开发” |
三、教材,因创造而生动 |
四、教师也是课程资源 |
(一) 捕捉“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 |
(二) 打破按部就班,把握动态生成 |
(三) 离题不离本 |
五、教师的课程策略 |
(一) 在拓展创造中生成—巧用文本的“空” |
(二) 在质疑问难中生成—善用学生的“问” |
(三) 在因势利导中生成—妙用学生的“错” |
(四) 在个性解读中生成—活用学生的“悟” |
(五) 在偶发事件中生成—活用课堂的“景” |
(六) 谛听和共鸣:追求诗化的生成境界 |
第四章 反思性实践 |
一、倾听“杂音” |
二、与自己对话 |
三、反思教的细节 |
四、说课 |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二) 说“教学目标” |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
(四) 说“学情” |
(五) 说“教学流程” |
(六) 说“教学反思” |
五、实践中的反思 |
第五章 教学的效能 |
一、观察有学问 |
二、学生的问题 |
(一) 引发学生争议的问题 |
(二) 引发学生进行反思的问题 |
(三) 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的问题 |
三、课堂情境的主人 |
四、搭建经验的“支架” |
五、作业的效益 |
第六章 改革学习评价 |
一、课堂诊断与评价 |
二、小班课堂中的综合评价 |
三、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四、评价的激励性 |
第七章 共同体的成长 |
一、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
二、大家一起做课题 |
三、一起做学生 |
四、探究课的“探究” |
五、研读“研究课” |
第八章 结论:在行动中提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三下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H中学为例[D]. 杨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2]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5)
- [3]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D]. 吴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4]给地理课插上想飞的翅膀——北京二十二中地理教学访谈录[J]. 杨霞,朱敏悦. 少年电世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