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点火煤粒着火的模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骆发胜[1](2020)在《基于自发辐射的单颗粒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碱金属的释放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和生物质是重要的能源,且主要是以燃烧的方式进行利用。但是煤炭与生物质所含的K和Na等碱金属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到气相中容易引起高温腐蚀、受热面结垢、炉内结渣等问题。而生物质和煤燃料的物理性质和碱金属的含量及赋存形式等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碱金属释放时的实时动态规律,为燃烧过程碱金属释放机理的揭示提供依据。采用CO2激光器为点火热源,以单颗粒固体燃料燃烧全过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自发辐射的碱金属释放特性研究实验平台。首先利用ICCD光谱仪直接采集不同固体燃料(桉树、甘蔗渣和煤炭)燃烧过程的火焰自发辐射光谱,获得了不同燃料燃烧过程的碱金属释放过程实时信息,研究分析了不同气氛下碱金属K和Na释放的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过程的碱金属光谱强度峰值更大,煤的碱金属光谱强度峰值最小。在时空分布上,在燃烧初期火焰高度和K的光谱强度最大位置高度为:煤<桉树<甘蔗渣,并且K的光谱强度最大位置高度与火焰中心位置高度基本重合。在O2/CO2气氛下,桉树和甘蔗渣燃烧过程的K原子光谱强度的时空分布更加均匀,且这两种生物质的分布差异变小。煤燃烧过程的K原子释放时间延长,且火焰高度下降更缓慢,相对生物质,其碱金属释放时间延长的更多。随CO2的浓度增加,碱金属的光谱积分总强度减小,与煤相比生物质的碱金属光谱积分总强度减少幅度更大。此外,为了分析不同形态碱金属在燃烧过程碱金属释放的规律,一方面通过火焰图像分析了不同含量和不同形态的钾(KCl和K2CO3)对燃料着火的影响,然后结合光纤光谱仪分析了其对燃烧过程碱金属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燃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和不同形态的钾在O2/N2和O2/CO2气氛中燃烧,会使其气相的点火时间延迟,而添加K2CO3的点火延迟比添加KCl的更迟。另外在相同的钾含量下,添加KCl的燃料K和Na的释放强度比添加K2CO3的更强。然而,当添加的K的含量较高时(为3.5%K),这两种添加剂之间的差异较小。在挥发分燃烧的初始阶段,CO2对添加了KCl的样品中K原子释放过程的抑制作用要比K2CO3更强,而随着燃烧的进行CO2对不同形态碱金属的抑制影响呈现相反效果。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常树杭[2](2019)在《单颗碳基微粒的光镊操控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单颗燃料微粒的操控和燃烧特性是评价燃料和解释颗粒群燃料燃烧特性的基础。本文提出采用激光光镊对微粒进行操控和点火,测量单颗微粒操控、点火和燃烧过程参数,进一步揭示颗粒燃料的燃烧机理。光镊是操控微粒的重要工具,而光镊操控微粒有两种不同力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利用激光辐射压力,另一种是利用光泳力。本文系统设计光镊操控和点火装置,并进行自行搭建。在搭建的装置基础上,分别对液体环境中的聚苯乙烯小球进行捕获,对空气中强吸收石墨微粒进行操控,并对单颗石墨微粒的点火和燃烧特性进行测量分析,揭示其反应控制机理,具体包括:(1)在光镊操控和点火装置设计过程中,着重解决激光光斑与显微物镜入瞳匹配问题、物镜与照明光源匹配问题、光束耦合问题等。通过ZEMAX软件对扩束和阱位调节光路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阱位位置与调节镜移动的距离呈近似线性关系。(2)通过对聚苯乙烯(PS)小球的捕获,来考察基于辐射压力的光镊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5.0μm PS小球的最低捕获功率为6.7m W;在10.4m W下的最大光阱力为2.37×10-12N,光阱刚度为4.74×10-7N/m,稳定和非稳定捕获点分别距光镊中心7.038μm和7.467μm;PS小球在光阱力作用下向光镊中心的运动为变加速运动。不同操控功率下,小球的运动规律大致相同,功率越高,PS小球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相应提高。(3)通过对石墨微粒的操控来考察基于光泳力的光镊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对石墨微粒产生光泳运动的最低激光能量为7.3m W;石墨微粒在光泳力作用下存在多种运动方式,包括变加速曲线运动和绕定点做变角加速度的旋转运动等;操作功率将直接影响其运动速度。(4)单颗石墨微粒的激光点火和悬浮燃烧特性研究,运用激光点火点燃单颗石墨微粒,并采用90000fps进行显微高速拍摄记录燃烧过程,分析其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石墨微粒的点火延迟时间短至数十微秒,点火能量低至几微焦;其点火能量随颗粒初始粒径增大而增加,呈平方关系,相关系数达0.99;微粒先进行扩散燃烧,火焰面积随着燃烧时间呈线性增加,待火焰亮度达到最大时火焰面积开始随燃烧时间呈线性收缩;火焰扩散速率比收缩速率稍快,在火焰收缩过程中微粒会被逐渐推离激光光斑处,然后熄灭。自然对流空气中,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氧化反应主要受氧气扩散控制。
陈家伦[3](2016)在《微重力和常重力单颗粒煤着火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着火特性表征煤着火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规律,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所需的理论基础。单颗煤粒作为最简单的存在形式,其着火过程不受其他颗粒影响,相关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煤的本征着火和燃烧特性,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并辅以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单颗煤粒的着火研究。利用实践十号煤燃烧箱实验装置,获得长时间微重力条件下典型烟煤颗粒和无烟煤颗粒的着火、燃烧的本征形态数据,对比了在常重力和微重力条件下的着火燃烧方式,着火迟延时间的区别。微重力下烟煤挥发分火焰的球形度较高,亮度较低,燃烧后期有微细粒子组成的尾随物以射流形式从煤颗粒表面溢出;环境温度较高时,挥发分火焰某些位置火焰呈现喷射状。微重力下无烟煤颗粒着火区域更加均匀,表现为整个煤颗粒各个区域同时着火,焦炭燃烧火焰亮度更低。微重力下,由于缺少自然对流的作用,O2的扩散和热态空气对煤颗粒的对流换热都受到了抑制,烟煤和无烟煤出现更长的着火延迟时间。利用地面实验装置开展了常重力下煤种、氧气浓度、粒径、加热速率等方面对mm量级煤颗粒着火特性和燃烧现象影响的研究。氧浓度增加会缩短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着火延迟时间。对于大颗粒,氧浓度对着火影响更加明显。粒径增加时会延长烟煤和褐煤着火延迟时间。对于烟煤和褐煤,低环境温度时,氧浓度增加对大颗粒着火影响更大。环境温度增加会缩短烟煤和褐煤的着火迟延时间。氧浓度在低氧区间时,增加环境温度对低氧浓度的着火迟延时间的影响更大。烟煤在两种环境温度下均发生均相着火。褐煤在低环境温度均发生异相着火,高环境温度时主要发生均相着火,高氧气浓度时有向联合着火和异相着火转变的趋势。引用考虑煤粒内部温度梯度的一维瞬态着火模型,对实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结论如下,氧气浓度增加时,煤粒的着火延迟时间缩短,着火温度降低;粒径增加时,煤粒的着火延迟时间增加,煤粒表面温度除了烟煤低环境温度工况外均增加,表面和中心温差增大;加热速率升高时,煤粒的着火延迟时间缩短。
黄雪峰,李盛姬,周东辉,赵冠军,王关晴,徐江荣[4](2014)在《介观尺度下活性炭微粒的光镊捕捉、点火和扩散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为探索介观尺度下固体燃料微粒的燃烧现象,本文提出采用光镊工具对活性炭微粒进行捕捉、悬浮、定位,再通过激光点燃,研究其着火及扩散燃烧特性.介观尺度燃烧室中,光镊捕捉7.0μm活性炭微粒的最低捕捉功率为3.2 mW,捕捉速率范围为103.7—70.0μm/s;活性炭微粒在静止气流中的最低点火功率为3.2 mW,颗粒的等效粒径、周长、面积和圆形度对最低点火功率影响甚微,点火延迟时间约48 ms,提高点火功率,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最小点火延迟时间小于6 ms;活性炭在着火后先发生无焰燃烧,紧接着发生有焰燃烧,无焰燃烧的扩散燃烧速率满足粒径平方直线规律,其燃烧速率范围为15.0—8.0μm/s;有焰燃烧的火焰面积和强度随燃烧时间发生闪烁,其闪烁频率约29.1 Hz.对于粒径为3.0μm的活性炭微粒,从加热到完全燃烧殆尽所需时间约0.648 s.结果表明:对于聚焦后的高能激光束点燃活性炭微粒的着火属于联合着火模式,在挥发份析出之前,活性炭非均相着火而发生无焰燃烧,挥发份析出后被点燃发生均相着火,火焰面始终保持圆形.
李海庆,王殿荣,张小兵,李雪飞,Hazem Elsadek,Mahmoud M Rashad[5](2013)在《考虑声光效应的激光点火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激光点火过程中能量源与含能材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点火的因素。以激光点火的热作用机理为基础,结合声光理论建立并求解了含能材料激光点火过程强瞬态热传导-气动力耦合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激光能量、光斑面积、含能材料光反射率和吸收系数等因素对含能材料表面温度和激光点火过程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点火参数,提高激光点火的可靠性。
雷鸣[6](2013)在《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了捕集和封存大型燃煤电站产生的CO2,富氧燃烧(又称O2/CO2燃烧)技术正获得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富氧燃烧技术的空气分离制氧与高浓度CO2烟气压缩过程均在高压下进行,而富氧燃烧却在常压下进行,系统压力经历升—降—升,能量损失必然严重。增压富氧燃烧是一种基于常压富氧燃烧的新型高效燃烧技术,即从空分制氧、煤燃烧与锅炉换热,直到烟气压缩捕集CO2的全过程均维持在高压下完成。由于系统全过程整体增压,锅炉热效率和汽轮机的输出功率得到了提高,减少了CO2冷却压缩液化的电能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系统增压所增加的功率消耗;同时增压富氧燃烧大大提高了烟气中水蒸汽的凝结温度,增加了从锅炉排烟中回收的热量,提高了机组的整体发电效率。由于反应条件与常规燃烧存在明显差别,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的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特性尚不清楚。本文针对增压富氧条件下的煤燃烧过程开展了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利用常压热分析系统研究了煤粉热解行为与着火机理之间的关联特性,进而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探讨了热解特性对燃煤NO生成规律的影响。煤粉中低温下的热解行为对其富氧气氛下的着火机理影响显着。热解特性不同的煤粉富氧燃烧时的着火机理有所区别。提高氧气浓度可改善煤粉的燃烧特性,但着火机理的转变对煤粉综合燃烧特性的影响较小。热解行为、氧气浓度和温度均对NO生成特性有一定程度影响。由于热解特性的差异,煤样燃烧时的NO释放过程和最终的燃料氮NO转化率差别明显。氧气浓度和温度对燃料氮NO转换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挥发分氮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相互竞争。(2)利用加压热分析系统对煤粉在增压富氧气氛中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压力的升高,煤粉的着火机理首先由多相着火转变为均相着火,然后又逐渐向多相着火过渡,并最终完全转变为多相着火。在均相着火时,压力升高后,挥发分燃烧速率逐渐加快,煤粉热解程度逐步加深。由于不同压力下着火机理的转变,煤粉的着火和燃尽温度以及相应的可燃性和燃尽特性指数并非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单调变化,因而导致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着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此外,提高反应气氛中的氧浓度,可使煤粉的燃烧特性得到改善,但对着火机理无影响。(3)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多气体分析仪分析了增压富氧燃烧时燃料氮的迁移特性,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燃煤成灰的形貌特征与矿物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由于氮氧化合物前驱体的生成机理不同,压力升高后,其转化率变化规律并不一致。随着压力升高后挥发分产量的增加,燃料氮的NO和NO2转化率迅速升高,虽然在3MPa时NO2的转化率略有降低,但燃料氮的NOx转化率仍是单调上升的。因为压力升高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高孔隙率焦炭破碎更为频繁,所以煤粉燃尽后生成煤灰的粒径较小。在增压富氧燃烧时,煤粉着火机理的转变伴随着燃烧温度的变化。常压多相着火时的燃烧温度较高,煤灰中有很多莫来石等高温矿物,而压力升高后均相着火时的燃烧温度较低,煤灰中出现了大量伊利石等低温矿物。压力继续升高,均相着火开始向多相着火过渡,燃烧温度升高,低温矿物逐渐向高温矿物转化。(4)搭建小型增压富氧燃烧鼓泡床试验台,对增压富氧燃煤NO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于增压燃烧时NO生成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系统总压升高后,若氧气浓度较低,煤燃烧过程中消耗的氧气无法及时补充,导致颗粒周围的还原性气氛较强,燃料氮的NO转化率逐渐下降;若氧气浓度较高,消耗的氧气能快速得到补充,颗粒周围的氧化性气氛较强,随着系统总压的升高,燃料氮的NO转化率逐渐增加。(5)基于精确求解的实际气体混合物物性,建立了煤粉颗粒初始加热阶段的传热模型,对煤粉颗粒周围气体的瞬时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随着压力的升高,煤粉颗粒周围气体的温度逐渐上升,周围气体对颗粒的加热作用更强,颗粒温升更迅速,从而使得煤粉热解提前。环境气温的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粉颗粒周围的瞬态气温以及颗粒本身的温度,但气氛的改变对此影响较小。
徐颜军[7](2012)在《220t/h煤粉炉少油点火机理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少油点火燃烧器是火力发电厂降低燃油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设备。少油点火及稳燃技术是将雾化点火油枪安装在一次风处,燃油释放的热量加热进入一次风室的浓相煤粉气流并使其温度急剧升高,并迅速着火燃烧,然后着火燃烧的浓相与稀相煤粉气流混合并点燃稀相煤粉气流,实现了煤粉的逐级燃烧,大大降低了引燃煤粉的能量,可满足锅炉升、停炉及低负荷稳燃的需求。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锅炉点火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然后分析了煤粉和燃油燃烧机理,探讨影响着火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少油点火燃烧器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原理。对某电厂燃烧器少油改造的可行性、方案设计、系统构成、改造过程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fluent软件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方程,接着利用fluent软件对油然烧器和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湍流流动采用了标准k-ε方程,得到了燃烧器的一些燃烧数据,主要包括温度场和速度场,并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油然烧器及煤粉燃烧器燃烧状况的影响作用。首先模拟了燃油的雾化过程,得到了雾化喷嘴处的出口速度,然后通过不同工况的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了得到了燃油流量不影响雾化喷嘴出口速度的结论。然后模拟了油然烧器燃烧室的燃烧情况,得到了其温度场和速度场,然后通过对不同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燃油流量的增加会提高油然烧室的温度和速度。最后对少油点火煤粉燃烧器的燃烧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温度场,并分析了燃油流量、一次风速、煤粉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情况。燃油流量增加后煤粉着火提前,燃烧器的温度提高;一次风速提高后,煤粉着火推迟,高温区延迟,温度最高点也延后;煤粉浓度增加时,煤粉的着火点推迟,燃烧器内整个温度水平降低,而且温度梯度减小。并将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模型计算误差和设备温度测点位置的影响。最终的模拟结果还是可信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小油枪容量计算和模拟计算验证了改造的可行性,少油点火油枪油火焰温度高、热量集中,可以满足点火需要,而且点火稳定可靠。少油点火燃烧器的改造费用不是很高,节油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少油点火燃烧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在能源日趋紧张、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少油点火燃烧装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满足锅炉启、停及低负荷稳燃的需求,而且节能效果显着,经济性高。
周志军,姜旭东,周俊虎,刘建忠,岑可法[8](2012)在《煤粉富氧燃烧着火模式判断和动力学参数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煤粉在富氧气氛下的燃烧机理,尤其是煤粉富氧着火模式的判断,在热重分析仪上,模拟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煤粉富氧燃烧过程.选取5个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21%、40%、60%、80%和100%,并且模拟了2种气氛下(N2/O2,CO2/O2)和不同颗粒大小的煤粉的富氧燃烧过程.并根据普适积分法,计算了煤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提出了一种根据TG-DTG曲线判断煤粉着火模式的新方法,它使得煤粉着火模式的判断更为准确.研究发现,在CO2/O2气氛下的富氧燃烧过程中,当煤粉粒径小于40μm时,煤粉发生非均相着火;当煤粉粒径大于200μm时,煤粉发生均相着火.大颗粒比小颗粒受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要大.
吴乐[9](2011)在《O2/N2和O2/CO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的O2/C02燃烧方式是目前最容易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富集和减排的技术之一国内外学者对于煤粉O2/CO2燃烧技术下污染物脱除、烟气净化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02/CO2燃烧技术下煤粉的着火特性开展的系统基础研究较少尚不深入,且没有普遍结论被广泛采纳,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首先进行不同燃烧方式下煤粉的着火试验,研究煤粉特性、传热过程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发现,烟煤和褐煤两个煤种在02/N2和O2/C0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温度均有较大差异,在21%O2/79%CO2气氛下比空气气氛出现着火温度升高,大同烟煤着火温度较空气气氛提高35.7℃,Loy Yang褐煤着火温度较空气气氛提高23.8℃,随着反应气氛中氧气浓度的提高,在两种气氛下煤粉的着火温度均降低,在同一氧气浓度下02/C02气氛煤粉着火温度均高于02/N2气氛。对于不同的氧气浓度,提高氧气浓度着火温度降低,在O2/C02气氛下当氧气浓度增加到30%时,Loy Yang褐煤煤粉着火温度已经和空气气氛下着火温度比较接近,而大同烟煤着火温度在30%02/70%C02气氛下比空气下着火温度低37.5℃,即在O2/C02气氛下选择合适的氧气浓度仍可以和空气气氛具有比较接近的着火温度。其次通过对燃烧中间产物煤焦的化学反应性分析发现,烟煤和褐煤在N2和C02气氛下制得的煤焦在两种气氛下低温段的表观活化能都具有明显的差异,两个煤种N2焦在02/N2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均明显小于C02焦在相同氧气浓度02/C02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反应气氛的变化导致了燃烧中间产物煤焦和氧之间的化学反应发生改变,在02/C02条件下,高浓度的C02对燃烧反应起抑制作用,煤焦反应性是影响煤粉着火温度在02/C02燃烧方式下出现升高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逐步萃取试验分析煤中钠的分布形态研究发现,水溶钠和醋酸铵溶钠是Loy Yang褐煤中钠的主要存在形式;水洗后样品比表面积增加,燃烧过程表观活化能降低,样品在02/N2和O2/C02气氛下着火温度均降低;醋酸铵和酸洗后样品比表面积减小,燃烧过程表观活化能增加,样品在02/N2和02/C02气氛下的着火温度均明显升高,与原煤相比大约分别升高了50和100℃,且酸洗对褐煤着火温度影响更大;以离子交换态加入煤中和直接以物理添加加入的钠元素在空气和O2/CO2气氛下均能有效降低煤粉着火温度。离子置换进入煤中的钠离子嵌入晶格内部,使碳表面电子构型发生变化,并作为电子给予体,通过电荷的迁移加速反应进程,从而使着火过程更易进行,着火温度降低;物理添加NaCl对煤粉着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比表面积,从而促进了着火过程的发生降低了煤粉的着火温度;离子交换态加入的钠对煤粉着火的催化作用强于直接物理添加加入钠元素。接着建立了02/N2和O2/C02燃烧方式下煤粉的非稳态着火模型,应用此模型来研究02/N2和02/C02燃烧方式下环境温度、氧浓度、煤粉浓度、重力环境等因素对煤粉着火特性的影响,利用微型高温炉进行煤粉着火试验,通过试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发现随着煤粉浓度的增加,02/C02气氛下的煤粉着火延迟时间更加接近于02/N2气氛下煤粉着火延迟时间。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煤粉着火温度也随之升高,利用微型高温炉进行的煤粉着火的试验研究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在本文所研究的情况下,煤粉着火方式为均相着火和联合着火,但是在本文研究情况02/C02气氛下煤粉着火方式与传统空气燃烧方式并不一致,煤粉在02/C02气氛下也出现了多相着火,主要是由于挥发分在两种气氛下不同的扩散速率所引起的。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煤粉着火的模拟研究,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自然对流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微重力环境下煤粉着火温度要低于常重力环境相同煤粉浓度下的煤粉着火温度,煤粉着火延迟时间增加,煤粉浓度较小时二者差异较大,煤粉浓度较高时两种重力环境下着火结果较为接近。最后利用金属网反应器进行了大同烟煤和Loy Yang褐煤的燃烧试验,在二次反应最小化的情况下研究了空气和21%02/79%C02两种气氛下煤粉燃烧初期产物CO和CH4的生成情况,发现在21%02/79%C02气氛下CO的析出浓度大于空气气氛下,02/C02气氛下CO的析出滞后于空气气氛。碳的直接氧化反应和碳与C02的气化反应是造成02/C02燃烧方式下的CO生成量增大的主要原因,在21%02/79%C02气氛下CH4析出浓度大于空气气氛下。
任纯力[10](2011)在《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易燃粉尘得到了广泛应用,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也大大增加。粉尘爆炸危害对众多涉及易燃粉尘制备、使用和处理的行业,如煤炭、粮食、冶金、化工、纺织等,一直构成持续的威胁。尤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日益频发的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对粉尘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预防和控制此类工业灾害性事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研价值。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是重要的粉尘爆炸特性参数之一,它在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估及如何采取避免有效点火源防爆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从事粉尘防爆工作的科学家们采用各种方法对粉尘云最小点火能进行了测试及研究。目前,对于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测试主要参照德国工程师协会VDI2263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1标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粉尘云电火花点火特点、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根据粉尘云电火花点火条件及粉尘云点火机理建立了完整的粉尘云电火花点火数学模型,实现了从理论方面对粉尘云点火过程的研究。首先,从设计辅助火花触发三电极放电系统入手,在全面分析已有的7种电火花触发电路基础上,设计了火花放电及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自主研发了集高压继电器触发双电极系统、电极移动触发双电极系统、辅助火花触发三电极系统于一体的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可分别实现不同级别能量的电火花放电,为不同的测试需求提供了选择。通过实验测量了玉米淀粉、石松子粉、小麦粉的最小点火能。将实验测量与大量文献调研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粉尘浓度、点火延迟时间等敏感条件对最小点火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电火花放电过程和粉尘云点火机理详细分析了影响规律的内在实质,为实验中快速、准确得到测量条件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指导。针对粉尘云爆炸指数测量中使用化学点火头的缺点,自主设计了大能量电火花发生系统,开发了目前唯一支持10kJ大能量静电点火的粉尘爆炸参数测试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电火花点火和化学点火在测量粉尘爆炸指数中的区别,对大能量电火花点火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为实现静电火花点火对传统化学点火的替代提供了有效的实验设备。采用示波法,利用高压探头和电阻分流器分别对放电电极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采用放电功率对时间积分的方式计算电火花能量。分析了在电感负载情况下的电火花放电波形;分析了充电能量对放电波形和火花能量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充电能量情况下能量的转换率以及误差来源。在点火系统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感负载情况下的R-C-L放电微分方程,利用龙格一库塔法模拟了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电极间隙电阻和间隙电流的变化,通过放电模型计算了电极间隙放电能量(火花能量)。将放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结合,为实验中点火电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为使用火花能量来衡量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结果。其次,在详细分析粉尘云点火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两相流、传热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根据实验中粉尘云电火花点火过程,建立了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数学模型。依据不同的点火机理,分别分析了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以及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同步进行的点火过程,并提出了点火判据。模型中粉尘颗粒的燃烧考虑了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气相反应和颗粒表面反应,并认为颗粒表面反应同时受氧化剂向颗粒表面扩散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动力速率所控制,模型中还考虑了辐射换热效应。通过涡旋扩散系数的计算,考虑了湍流对电火花点火过程的影响,克服了已有模型因忽略湍流导致的计算误差。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电火花放电时间、火花直径、粉尘浓度、粉尘颗粒粒径等对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铝粉和玉米淀粉的最小点火能,并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在不考虑放电冲击波影响的条件下,电火花放电时间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而火花能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对结果有重要影响。开发的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可进一步加深对粉尘云电火花点火过程和机理的理解;所建立的完整的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将实验测量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相结合可以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确定更合理、准确,为粉尘爆炸预防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激光点火煤粒着火的模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点火煤粒着火的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发辐射的单颗粒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碱金属的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碱金属的赋存形态与释放机理 |
1.2.1 碱金属的赋存形态 |
1.2.2 碱金属的释放机理 |
1.3 燃料燃烧过程特性及碱金属测量方法研究 |
1.3.1 固体燃料燃烧特性及碱金属释放研究方法 |
1.3.2 基于激光光谱在线测量技术 |
1.3.3 基于自发辐射在线测量技术 |
1.4 单颗粒燃料的加热方式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激光点火的燃烧过程自发辐射探测实验平台 |
2.1 基于激光点火单颗粒燃料燃烧系统 |
2.1.1 CO_2激光点火燃烧系统 |
2.1.2 激光点火燃烧系统的设备 |
2.2 基于发射光谱的燃烧检测实验系统 |
2.2.1 发射光谱原理及应用特点 |
2.2.2 基于ICCD光谱仪的发射光谱检测实验系统 |
2.2.3 基于光纤光谱仪的发射光谱检测实验系统 |
2.3 结合火焰发射光谱和图像分析的实验系统 |
2.3.1 火焰图像采集系统 |
2.3.2 结合火焰发射光谱及图像分析的实验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固体燃料燃烧碱金属释放时空特性研究 |
3.1 实验样品及方法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原子发射光谱碱金属特征谱线分析 |
3.3 不同固体燃料碱金属释放时空分布分析 |
3.4 不同氧气浓度对不同固体燃料的碱金属释放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形态钾对燃料着火和碱金属释放影响研究 |
4.1 实验样品及方法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方法 |
4.2 不同形态钾对燃料着火特性影响分析 |
4.3 不同形态钾对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特性影响 |
4.4 火焰温度与碱金属释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单颗碳基微粒的光镊操控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单颗粒燃烧技术概述 |
1.2 单颗粒悬浮方法 |
1.2.1 静电悬浮方法 |
1.2.2 声悬浮方法 |
1.2.3 气动悬浮方法 |
1.2.4 电动悬浮方法 |
1.2.5 光悬浮方法 |
1.2.6 光泳力的悬浮、捕获 |
1.3 点火技术 |
1.3.1 激波管点火技术 |
1.3.2 电火花点火技术 |
1.3.3 激光点火技术 |
1.3.4 电磁悬浮熔炼技术 |
1.3.5 等离子点火技术 |
1.4 光悬浮与激光点火技术的结合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光镊操控技术及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于光辐射压力的光镊技术 |
2.2.1 光辐射压理论模型 |
2.2.2 光梯度力和散射力理论 |
2.2.3 高斯光场的梯度分布 |
2.2.4 单光束光阱 |
2.3 基于光泳力的光镊技术 |
2.3.1 光泳力简述 |
2.3.2 光泳力理论 |
2.4 激光作用于微粒的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镊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方案设计 |
3.2.1 外光路系统 |
3.2.2 显微高速成像系统 |
3.3 光阱调节光路模拟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辐射压力和光泳力操控微粒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光辐射压力操控聚苯乙烯小球 |
4.2.1 样品准备 |
4.2.2 操控特性结果与分析 |
4.3 光泳力操控强吸收石墨颗粒 |
4.3.1 样品准备 |
4.3.2 微粒在光泳力下的运动特性 |
4.3.3 微粒在光泳力下的定点旋转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测试流程 |
5.3 单颗石墨微粒的激光点火特性分析 |
5.3.1 单颗石墨微粒的激光点火过程 |
5.3.2 单颗石墨微粒的着火模式 |
5.3.3 石墨粒径对着火能量的影响 |
5.4 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特性分析 |
5.4.1 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过程 |
5.4.2 石墨微粒燃烧火焰锋面传播 |
5.4.3 石墨微粒燃烧过程中的光泳现象 |
5.5 单颗石墨微粒的燃烧控制机理分析 |
5.5.1 石墨粉末的TG-MS分析 |
5.5.2 石墨粉末燃烧前后的XRD对比分析 |
5.5.3 单颗石墨燃烧的控制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微重力和常重力单颗粒煤着火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着火研究现状 |
1.3 微重力下煤着火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1 地面试验装置 |
2.2 微重力煤燃烧箱实验装置 |
2.3 实验样品与工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单颗粒煤着火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微重力与常重力着火对比 |
3.2 氧气浓度对着火的影响 |
3.3 颗粒粒径对着火影响 |
3.4 加热速率对着火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单颗煤粒模型计算及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4.1 模型简介 |
4.2 模型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汇总 |
(5)考虑声光效应的激光点火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数学模型 |
1.1 激光点火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 |
1.2 含声光效应的激光点火过程数学模型 |
1.3 数值求解方法及初边值条件 |
2 激光点火过程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
2.1 数值模拟 |
2.2 影响因素分析 |
3 结论 |
(6)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压富氧燃煤发电系统 |
1.2.1 常压富氧燃煤发电系统简介 |
1.2.2 常压富氧煤粉燃烧特性 |
1.2.3 常压富氧燃煤NO_x生成特性 |
1.3 增压富氧燃煤发电系统 |
1.3.1 增压富氧燃煤发电系统简介 |
1.3.2 增压富氧燃煤系统经济性 |
1.3.3 加压煤粉热解及焦炭燃烧特性 |
1.3.4 加压燃煤氮迁移特性 |
1.3.5 加压燃煤成灰特性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常压煤粉热解与富氧燃烧及NO生成特性研究 |
2.1 煤粉常压热解特性的研究 |
2.1.1 常压热分析系统 |
2.1.2 煤粉常压热解特性研究 |
2.1.3 热解动力学分析 |
2.2 煤常压富氧燃烧特性的研究 |
2.2.1 煤粉热解特性对着火机理的影响 |
2.2.2 煤粉着火和燃尽特性研究 |
2.2.3 煤粉综合燃烧特性分析 |
2.3 煤粉常压富氧燃烧中NO生成特性 |
2.3.1 NO主要生成途径 |
2.3.2 固定床反应系统 |
2.3.3 富氧燃烧中NO释放过程分析 |
2.3.4 气氛对NO生成规律的影响 |
2.3.5 温度对NO生成规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粉燃烧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加压热分析系统 |
3.3 初步实验 |
3.3.1 空白实验 |
3.3.2 试样质量与反应气流量的确定 |
3.4 煤粉增压富氧燃烧特性的研究 |
3.4.1 压力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2 气氛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3 煤种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4 煤粉着火和燃尽特性研究 |
3.4.5 煤粉综合燃烧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压富氧气氛中燃料氮迁移和成灰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煤燃烧时挥发分氮与焦炭氮的释放 |
4.3 增压富氧燃烧中燃料氮迁移特性的研究 |
4.3.1 煤粉燃烧时CO和NO与NO_2释放过程分析 |
4.3.2 压力对氮氧化合物前驱体生成特性的影响 |
4.3.3 压力对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 |
4.4 燃煤成灰特性研究现状 |
4.4.1 燃煤成灰机理 |
4.4.2 燃煤矿物转化 |
4.5 压力对煤灰粒径分布的影响 |
4.5.1 压力对焦炭结构的影响 |
4.5.2 压力对煤灰粒径分布的影响 |
4.6 压力对燃煤矿物转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压鼓泡床富氧燃煤NO生成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增压富氧燃烧鼓泡床试验台 |
5.2.1 试验台简介 |
5.2.2 试验过程介绍 |
5.3 燃煤NO生成特性的试验研究 |
5.3.1 增压空气燃烧NO生成规律 |
5.3.2 增压富氧燃烧NO生成规律 |
5.4 增压鼓泡床燃煤NO生成预测 |
5.4.1 回归方程建立 |
5.4.2 增压鼓泡床燃煤NO生成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增压富氧气氛煤颗粒初始加热阶段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际气体物性确定 |
6.2.1 气体密度 |
6.2.2 气体定压热容 |
6.2.3 气体导热系数 |
6.3 煤粉颗粒初始加热阶段模型研究 |
6.3.1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6.3.2 煤粉颗粒周围温度分布研究 |
6.3.3 颗粒升温速率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220t/h煤粉炉少油点火机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锅炉点火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1.2.1 着火过程的燃烧问题 |
1.2.2 煤粉炉的点火装置 |
1.2.3 少油点火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本研究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少油点火的技术方案和系统 |
2.1 燃烧的基本知识 |
2.1.1 影响燃烧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2.1.2 煤粒的燃烧过程 |
2.1.3 煤粉气流着火影响因素分析 |
2.2 少油点火系统设计方案 |
2.3 少油点火燃烧器的系统构成 |
2.3.1 点火系统 |
2.3.2 辅助系统 |
2.4 小油枪容量的理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少油点火油燃烧器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3.1 油气混合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
3.1.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3.1.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 油燃烧室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3.2.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3.2.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少油点火煤粉燃烧器着火过程的数值模拟 |
4.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燃油流量的影响 |
4.2.2 一次风速的影响 |
4.2.3 煤粉浓度的影响 |
4.2.4 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试投运情况及性能评价 |
5.1 运行数据 |
5.1.1 燃油特性 |
5.1.2 试验设备基本概况 |
5.1.3 燃烧相关参数 |
5.2 经济性分析 |
5.3 结论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煤粉富氧燃烧着火模式判断和动力学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TGA实验分析 |
2.2 着火机理分析 |
1) 均相着火: |
2) 非均相着火: |
3) 均相非均相联合着火: |
2.2.1 氧气体积分数对着火机理的影响 |
2.2.2 反应气体气氛对着火机理的影响 |
2.2.3 粒径大小对着火机理的影响 |
3 动力学参数分析 |
3.1 反应动力学方程 |
3.2 Coats-Redfern法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 氧气体积分数对活化能的影响 |
3.3.2 反应气体气氛对活化能的影响 |
3.3.3 煤粉颗粒粒径大小对活化能的影响 |
4 结 论 |
(9)O2/N2和O2/CO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温室效应与O_2/CO_2燃烧技术 |
1.2 O_2/N_2燃烧方式煤着火特性研究现状 |
1.3 O_2/CO_2燃烧方式煤着火特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系统的搭建和实验方法 |
2.1 煤着火的实验研究方法对比 |
2.2 微型高温炉系统 |
2.3 金属网反应器系统 |
2.4 本文试验方法 |
3 不同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煤粉特性对煤粉着火的影响 |
3.3 传热过程对煤粉着火的影响 |
3.4 化学反应对煤粉着火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燃烧方式下钠元素对煤粉着火特性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煤中钠分布形态 |
4.3 煤中钠对煤粉着火的影响 |
4.4 添加不同形态钠对煤粉着火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的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煤粉着火的数学模型 |
5.3 不同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的模拟和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不同燃烧方式下煤粉燃烧过程初期产物析出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3 不同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粉燃烧CO和CH4析出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粉尘与粉尘云 |
1.1.2 粉尘爆炸的概念 |
1.1.3 粉尘爆炸的条件 |
1.1.4 粉尘爆炸的特点 |
1.1.5 粉尘爆炸事故 |
1.2 研究意义 |
1.2.1 粉尘爆炸防护 |
1.2.2 粉尘爆炸点火源 |
1.2.3 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实验研究 |
1.3.2 论研究 |
1.4 研究目标、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 |
2.1 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 |
2.1.1 哈特曼管爆炸装置 |
2.1.2 粉尘分散系统 |
2.1.3 电极构造 |
2.1.4 电火花触发电路 |
2.1.5 数据采集系统 |
2.1.6 数据分析程序 |
2.1.7 实验过程 |
2.1.8 点火能量的定义 |
2.2 粉尘爆炸测试系统 |
2.2.1 20L球形粉尘爆炸测试系统组成 |
2.2.2 20L球形爆炸容器 |
2.2.3 分散系统 |
2.2.4 点火系统 |
2.2.5 压力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 |
2.2.6 实验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尘云点火实验与分析 |
3.1 实验测试粉尘 |
3.1.1 玉米淀粉 |
3.1.2 小麦粉 |
3.1.3 石松子粉 |
3.2 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与分析 |
3.2.1 测量结果 |
3.2.2 敏感条件对测量结果影响规律分析 |
3.3 大能量点火实验 |
3.3.1 点火能量极限实验 |
3.3.2 粉尘云爆炸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花能量积分实验与分析 |
4.1 测量结果与分析 |
4.1.1 放电波形 |
4.1.2 火花能量的积分计算 |
4.1.3 放电波形分析 |
4.2 火花能量的模型计算 |
4.2.1 非线性R-C-L放电模型 |
4.2.2 模型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粉尘云点火机理与数学模型 |
5.1 点火机理分析 |
5.1.1 点火概念 |
5.1.2 热爆炸理论 |
5.1.3 点火准则 |
5.1.4 点火机理 |
5.1.5 点火机理分类 |
5.2 粉尘云电火花点火反应过程 |
5.2.1 粉尘颗粒反应过程 |
5.2.2 气相反应过程 |
5.3 数学模型 |
5.3.1 基本假设 |
5.3.2 物理模型 |
5.3.3 守恒方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粉尘云点火计算与分析 |
6.1 计算方法 |
6.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6.2.1 边界条件 |
6.2.2 初始条件 |
6.3 网格划分 |
6.4 方程的离散 |
6.5 代数方程组求解 |
6.6 收敛条件及着火判据 |
6.7 计算参数的确定 |
6.7.1 挥发分析出温度 |
6.7.2 传热系数与扩散系数 |
6.7.3 气体导热系数 |
6.7.4 电火花 |
6.7.5 模型中粉尘颗粒粒径的定义 |
6.7.6 其它主要参数 |
6.8 计算结果 |
6.8.1 火花放电过程的模拟 |
6.8.2 粉尘颗粒直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6.8.3 火花放电时间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6.8.4 湍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6.8.5 火花能量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6.8.6 粉尘浓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6.8.7 火焰传播的形成 |
6.8.8 铝粉模型计算结果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简历 |
四、激光点火煤粒着火的模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发辐射的单颗粒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碱金属的释放特性研究[D]. 骆发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单颗碳基微粒的光镊操控及燃烧特性研究[D]. 常树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微重力和常重力单颗粒煤着火的实验研究[D]. 陈家伦.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4]介观尺度下活性炭微粒的光镊捕捉、点火和扩散燃烧特性研究[J]. 黄雪峰,李盛姬,周东辉,赵冠军,王关晴,徐江荣. 物理学报, 2014(17)
- [5]考虑声光效应的激光点火过程数值模拟[J]. 李海庆,王殿荣,张小兵,李雪飞,Hazem Elsadek,Mahmoud M Rashad.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3(05)
- [6]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D]. 雷鸣.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2)
- [7]220t/h煤粉炉少油点火机理研究与应用[D]. 徐颜军. 广东工业大学, 2012(09)
- [8]煤粉富氧燃烧着火模式判断和动力学参数分析[J]. 周志军,姜旭东,周俊虎,刘建忠,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3)
- [9]O2/N2和O2/CO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D]. 吴乐.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10]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任纯力. 东北大学, 2011(07)
标签:时间计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