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进岛内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论文文献综述)
蓝博洲[1](2020)在《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文中提出序曲:发现与寻访吕赫若与郭琇琮、许强及吴思汉是我们那一代台湾青年公认的四大才子。郭琇琮三人同时于马场町刑场牺牲。吕赫若的生死下落却是传奇一般的"谜"。——林书扬一九七六年夏天,十五岁的我,在《夏潮》杂志第一卷第五期,第一次读到谢敏译的吕赫若日语小说《牛车》,也看到"作者简介"写道:吕赫若本名吕石堆,一九一四年生于丰原潭子。台中师范毕业,后赴东京学音乐,成为出名的男中音歌手。返台后,当教员、声乐家和编辑,此外参与"厚生演剧研究会",也是台湾文化界的风流人物。战后参与台湾省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业。死年不详。
石茂坤[2](2020)在《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文中指出1876年琼州(海口)开关后,商人在海南岛经济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外国航商在北部湾急剧扩张,挤压帆船的生存空间,把常关的运输业务转移到海口洋关。在外国航商的运作下,与海口通航的口岸城市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往西抵达法属越南岘港和泰国曼谷,往南抵达新加坡,往北抵达上海、天津。海口成为港际讯息圈的一员。同时,洋商和华商竞购岛内的物产,尤以糖和生猪为甚。华商利用人脉网和租用轮船的方式逐渐扭转初期的劣势,成功占领土特产收购市场,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糖和生猪转运销售模式。流年不利的洋商开始谋求岛内丰富的矿产,此举引起清政府的不安,遂派两广总督张之洞经略海南岛。由于没有商人助力,张之洞的举措虽然合理到位但收效甚微。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救国浪潮方兴未艾,国人痛感台湾被占,遂呼吁开发海南,夯实海疆。清政府劝办海口市商会,招商引资,粤港和南洋三地商人跃跃欲试,其中马来西亚首富胡国廉最为引人注目,他企图利用自己的官场人脉,建立一个横跨开矿、垦殖、金融、筑路、航运、盐业、林业的巨型托拉斯企业——侨丰公司,无奈清政府垮台而目标未能全部实现。迨至民国初年,岛内外商人的事业沿着晚清定下的基础继续发展。海口“九八行”垄断了土产收购,联同其他各县的座商和摊商,形成一张巨大的商品流转网。湘商包办了海南岛槟榔,使之远销湘潭。粤商则看中渔盐之利,在三亚捕鱼晒盐,运回珠三角售卖。南洋海南籍侨商把经营橡胶和锡矿的经验照搬回海南岛,建立起一座座橡胶园和锡矿场,吸收当地人就业。有的还热衷投资海口房地产,修筑公路。民国初年乱象丛生,武人争权,海南岛深受战祸之害。而随着岛内商人的事业不断壮大,他们掀起一场名为“琼崖改特”的运动,希图摆脱广东省府的管治,改海南岛为“特别区”,实现“琼人治琼”。他们一度看到成功的希望,最后因陈济棠从中作梗而失败。陈济棠主政广东后,戮力发展实业。时值世界经济危机,岛内垦殖业和锡矿业大受打击,商业资本萎缩给了官僚资本扩张的机会。陈济棠在海口成立广东省银行和琼崖实业局,作为输出官僚资本的工具。同时,糟糕的经济环境使破产侨商把剩余资金投到房地产业,琼崖实业团营建“月朗新村”即是其中代表。广东省银行大规模向中小商家房贷,琼崖实业局则接管扶助橡胶园和锡矿场。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间资本产生冲突,引起不少纠纷,对海南社会的弊大于利。1938年海南岛沦陷,所有开发事业中止。
屈思嘉[3](2019)在《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基督教新教传入闽南,早期以英美三大差会联合传教为主,之后划分各自传教区域,到20世纪转变为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进入自立传教,教会的建造活动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延续到内陆乡村。闽南教会建筑是闽南近代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它是闽南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展开对闽南基督教教会建筑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系统地搜集、梳理教会建筑的历史资料,为闽南近代建筑研究进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代教会建筑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建筑特征的研究,探析闽南地域化背景下教会建筑的演变规律。本文以闽南教会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角度,将教会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传入时期(1842-1862年)——传教范围主要集中在厦门岛及周边地区,教堂在此范围建设,并体现明显的西方移植风格;区域扩展时期(1863-1899年)——传教覆盖主要流域的传教中心及其周边地区,该时期以建造教堂为主,体现出中国本土化乡村民居特色;多元发展时期(1900-1951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的层面,大规模建造学校、医院等,教堂的风格体现多元化,并且在资金来源上有更多的海外华侨参与。结合各时期教会建筑建造特点与具体建造实例,梳理出教堂建筑外观风格与平面类型的历史演变规律,同时总结教会学校及医院在建筑选址、平面功能布局、单体建筑外观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本文希望以此强调近代教会建筑的历史意义,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并对闽南地区教会建筑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王丹丹[4](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王娜[5](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李博强[6](2015)在《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文中提出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此设立台湾总督府,建立以总督府专制独裁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为巩固殖民统治积极推动资源调查、整顿土地林野、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及加强施行奴化教育等政策,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而在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的过程中,盐作为台湾的重要经济资源成为台湾殖民政府调查、改造及掠夺的对象。本文以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产销体系的殖民化改造为研究重心,运用贯通性、比较性和微观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台湾盐政的曲折性发展历程。同时运用横向共时维与纵向历时维的角度,从盐这一微观视野透视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专卖制度的重构与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宏观视野下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殖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沿革提供补充,并且以盐业专卖制度的变革为主线,以日据时期为重点,全面阐述在不同时期,不同政府,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台湾盐业体系的连续与断裂。为实现所要研究的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回顾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建立的背景,了解日本殖民者是如何确立实行盐专卖政策的;其后论述甲午战后台湾总督府对原有专卖制度进行重构,通过建立或调整盐业专卖的管理、法规及资本体系,使其成为殖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之后分析台湾总督府对台湾盐业产销体系进行殖民化改造的过程。在盐业生产方面,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及盐田的开设修复;在盐业购销方面,总督府颁布盐业收纳方式、手续等规则,改造岛内贩盐行销体系,推动台湾盐向日本、朝鲜等岛外市场销售。此过程中,台湾总督府颁布一系列殖民法令,强化对盐业产销的控制,鼓励日本盐业资本的侵入,逐步形成以日本盐商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最后阐述日据中后期,台湾盐在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背景下,被纳入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之中,实现本地“工业化”。日据时期,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充当了战略物资的供应地及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形成了殖民地对日本的附属化,日本对殖民地的依赖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从“工业日本,农业台湾”向“工业台湾,农业南洋”的转变均是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相关经济资源,使台湾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盐业资源是台湾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日本重点控制和掠夺的战略物资。日本在台湾建立盐业专卖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台湾盐的生产和销售,以维护其殖民统治,保证日本本国生产生活中对盐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日本在台湾所建立盐专卖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财税经济制度,而是以掌握殖民地经济命脉为核心,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的重要一环。台湾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追随于日本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对外侵略和殖民为最终目的。
董慧[7](2015)在《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文中提出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有两个维度,其一是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满洲”书写,其二是1949年后赴台作家的东北书写。“满洲”书写中,台湾的士绅阶层和平民阶层分别对“满洲"进行了借景抒情的隐晦描写、直面创伤的实景描写和置为底色的想象描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台湾人的“满洲”情结。对东北书写的研究主要从东北精神、地域民俗和美学风格三个角度考察。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是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具有骁勇剽悍、反抗压迫的行为动因,诚笃无欺、厚情重义的精神内核和执着追求、忍辱负重的人文底蕴。敬天畏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显影,它从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角度显现:萨满教是东北人民感恩万物、善待生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导引;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是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寄托乡情的重要载体;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是民风与现实催生的恶之花;中、日、俄三国文化交融呈现出文本的异域格调和观念互见。这些作品普遍显现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史诗性与纪实性以巨大的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思乡中的漂泊叙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情节模式三个方面表达了孤独和乡愁的情感体验;满族语言和方言土语是东北语言的地标,粗砺白话与文言结构珠联璧合整体展现了东北语言风貌——这是台湾文学中对东北语言系统分析的起步。但这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主题先行、情节失真和人物的扁平、单薄等不足。论文整体考察了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体现东北——台湾双重经验,揭示了东北书写的重要意义:丰富台湾文学中的地域写作。
张焕[8](2013)在《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居环境聚落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遭到了不可挽救地破坏,尤其是植根于海洋地区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海岛传统聚落与住居,正逐渐被舟山新区大规模的建设模式所取代,舟山群岛海岛地区传统营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地区营建体系切入,研究如何挖掘与整理这些包含生态价值与智慧的地区营建经验,结合当前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将其转化为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与方法,使地区传统建筑持续发展获得重生。在这一目标下,将常年有人居住,并且形成人居聚落的海岛还原成一个人居单元。同时,单元将山地、滨海、平原等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纳入到一个整体,打破了行政区划和地形学上的限制,有可能以一种整体的观念来把握人居环境的内在规律。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舟山群岛人居环境研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导出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创新概念。然后对群岛人居单元的概念从理论支撑、影响因素、运转规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在解析的基础上,从群岛整体尺度和建设尺度两个层面上构筑营建体系。并在随后的章节中归纳出体系建构和营建策略,以及实际案例的验证。最后加以总结和展望。论文目前的研究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寄希望通过对家乡舟山的解读,归纳些岛屿的人居环境承前启后的营建理念,即旨在于以人居单元的概念与视角,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证研究,以一种开放的结构和方式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与规律,以期对研究具有时效性、开拓性与原创性。
张朔人[9](2012)在《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明一代,地处南部边陲的海南,在文化的诸多领域内皆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这一发展态势与明代文化发展情况基本一致,海南因之而进入其古代文明的顶峰时期。这一盛世景象,是多种合力的结果。其中,政府层面、本岛士人及岛内各族群的共同努力,是推动海南文化繁荣的主要力量。海南由历史上的文化输入地,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反哺,是这一盛世景象最重要的标志。终明一代,本岛编户齐民数量在20——30万之间。而这一时段内,国家通过进士、乡举、贡生等多层次的选拔,海南共为国家输出3100余名人才。其中,产生了丘濬、海瑞和王弘诲在全国有影响的三位人物:丘濬是一代文宗,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诸领域有大建树;海瑞以其刚正不阿形象,名垂青史;王弘诲则是以开放的胸襟,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这支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对中华文化作出反哺的同时,加速了边疆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推动着海南的社会发展。海南是一个民族聚集之地。有明一代,主要有:汉、黎、回、疍、苗等诸民族。弘治中后期以前,是本岛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时期,客观上为各族群自身发展及族群之间交流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主要民族汉、黎、疍等民族居住地初步形成,这为多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交流频繁,习俗相互浸染,体现了不同文化类型之间联系的密切。随之,各个族群在文化上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他们以海南为共同的家园,成为独特的海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从属于中华文化。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八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明代海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界定、研究方法路径及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自然科学和技术。从自然规律探索、农业及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军事技术、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全面展示明代海南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上的成就。第二章: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统梳理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史学繁荣、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第三章:教育与文化。全面阐述明代及其以前的海南在教育、人才培养、图书业等方面发展情况。第四章:宗教传播及流变。主要介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在海南的传播及佛道趋同等变化。第五章:社会风俗。包括方言及汉、黎、疍、回、苗族社会风俗。第六章:海南名士与中华文化。主要介绍丘濬、海瑞、王弘诲等主要文化贡献及钟芳、唐胄、王佐、许子伟等的相关见解。第七章:不同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内容为:多民族居聚集地、不同的文化类型、女劳“男逸”现象、诸文化类型间的联系。第八章:文化发展的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治理政策、官民互动等因素是推动明代海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明代海南文化对当前海南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程代勒[10](2011)在《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以中日甲午战争(1895)后,台湾割让予日本,开始至今约一白多年的时间,台湾水墨画的发展过程。试图跳脱传统美术史的记述方式,而参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变过程。透析台湾水墨画各类风格的生成原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时空背景,探讨台民在面对日人领台初期的困境与中国情结下的水墨发展。第三章:从日据后日人的政经与教育文化策略下,台展的设置及对台湾美术的影响及皇民化政策下台湾传统艺术与文人水墨发展中的疏离与挫折。第四章:探讨光复初期,国民政府的政策中对文化的宣示作用及随国民政府渡台文人对台湾传统绘画的影响与提振,并兼述当时的「正统国画之争」。第五章:探讨光复后期,台湾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变迁,在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台湾政治与文化的转变,及乡土文学论战与乡上水墨的兴起。第六章:论述解除戒严令后,台湾面临文化政策松动与西方经济密合中,传统价值的解体,受西方体系影响的文化艺术的质变与当代水墨画发展的几种面相。第七章:从教育、经济、文化思想各方而探讨在美术馆时代、策展人时代、艺评时代等等当代论述中,水墨画面临的边陲化危机。第八章:试图以中华文化的底蕴,台湾韧性与开创性格回应和种困境与挑战,及台湾水墨画界此时应肩负起的担当与责任。
二、传进岛内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进岛内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论文提纲范文)
(1)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论文提纲范文)
序曲:发现与寻访 |
一、建成堂 |
二、“左倾”的师范生 |
三、激越的青春 |
一、处女作《暴风雨的故事》 |
二、成名作《牛车》 |
三、笔名 |
四、旧又新的事物 |
一、台湾文艺联盟的两种空气 |
二、旧又新的事物 |
五、转轨 |
一、台湾新文学的暗夜 |
二、《台湾新民报》艺文版的新阵地 |
六、寂寞的东京歌手与创作 |
一、热闹而寂寞的舞台生活与文学期待 |
二、从事文学艰苦奋斗的第九年 |
七、归乡 |
八、在琐碎杂乱的生活中重新创作 |
九、谋职与北迁 |
十、不值一提的“国民皆唱运动” |
十一、以剧作家立身的未遂志愿 |
一、筹组新剧团的挫败 |
二、从双叶会到厚生演剧研究会 |
十二、台湾文学的旗手 |
一、参与《台湾文学》第五号编务 |
二、台湾文艺家协会大会 |
三、现实与虚构纠缠的《风水》 |
四、《邻居》、翻译和未完成的《谷间》 |
五、《月夜》与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六、《台湾文学》的压力与《合家平安》 |
七、“粪写实主义论战”与弃笔《双喜》 |
八、拥护“粪写实主义”的《柘榴》 |
十三、决战时期的苦斗 |
一、《台湾文学》的暗礁 |
二、走向决战的台湾文学会议 |
三、《台湾文学》废刊 |
四、以出版开辟新战场的《清秋》 |
五、在《台湾文艺》的创作与发言 |
六、被派遣的增产文学《风头水尾》 |
七、任职《旬刊台新》编辑部 |
八、《顺德医院》与未亮的《星星》 |
九、空袭下的《百姓》与疏开 |
十四、从青天白日到冬夜 |
一、记者 |
二、文字转换与历史清理 |
三、一九四七年二月的《冬夜》 |
十五、蛇吻 |
一、“二·二八”前后的音乐活动 |
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五人小组 |
三、大安印刷厂及其牵连 |
四、脱险传奇及其牵连 |
五、鹿窟山村 |
六、蛇吻 |
尾声:爱情像满天的流星雨 |
(2)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
二、学术综述 |
(一) 关于近代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人团体的研究 |
(二) 重陆疆轻海疆——1949年之前的中国边疆研究 |
(三) 停滞的三十年20世纪50、60年代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四) 不被重视的海南——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五) 创新——华南商人史、海外华商史和近代海南经济开发史的结合 |
第一章 晚清中外商人对海南岛资源的初步利用 |
第一节 琼州开关后的海南岛商贸 |
(一) 外国航商在南洋和北部湾的扩张 |
(二) 中外商人对海南岛农产品的竞购——以糖和生猪为例 |
(三) 外商对岛内矿产的觊觎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海南岛开发规划 |
(一) 张之洞督粤时期的倡议和实践 |
(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举措 |
第二章 民初岛内外商人开发海南岛的全面展开 |
第一节 岛内商人的事业 |
(一) 海口市的土货生意 |
(二) 乡镇座商、摊商和黎汉墟市贸易 |
第二节 海口总商会和文昌商人的港口疏浚活动 |
第三节 岛外商人的农矿和土地投资 |
(一) 湘商和海南岛槟榔果在湖南的运销 |
(二) 粤商和海南岛盐业 |
(三) 侨商的“独占性”投资 |
第四节 琼商的政治诉求 |
(一) 北京政府和广东省府的南海岛屿管治 |
(二) 琼商和琼崖“改特”运动 |
第三章 陈济棠主粤时期官商开发海南岛的合作及博弈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关于开发海南岛的讨论 |
(一) 学术界关于热带农业资源和黎族民俗的论述 |
(二) 广东省府的政治军事考虑 |
(三) 琼崖实业考察团的组建和行动 |
第二节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商人活动和政府行为 |
(一) 陷入困境的垦殖业侨商和海口土产出口庄行商 |
(二) 海口市商会维持行业生意的努力和举措 |
(三) 侨商资本向房地产靠拢 |
(四) 建造书场码头 |
(五) 官僚资本的注入和运作 |
第三节 官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近代教会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于中国教会建筑的研究 |
1.2.2 国内对中国教会建筑的研究 |
1.2.3 闽南地区教会建筑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近代基督教在闽南的传播与发展 |
2.1 近代基督教在福建省传播背景 |
2.2 闽南背景与基督教 |
2.2.1 闽南地理特征 |
2.2.2 闽南文化特征 |
2.2.3 闽南传教的开始——厦门鼓浪屿 |
2.3 沿河网向内地传教 |
2.4 “闽南三公会”自立运动 |
2.5 教会建筑发展分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早期传入时期(1842-1862) |
3.1 新教传入闽南前的教会建筑 |
3.1.1 美国归正教会 |
3.1.2 伦敦公会 |
3.1.3 英国长老会 |
3.2 进入厦门地区的建造活动 |
3.2.1 初入厦门岛与临时租赁房屋传教 |
3.2.2 厦门岛正式礼拜堂的建立 |
3.3 厦门周边地区教会建造活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扩展时期(1863-1899) |
4.1 鼓浪屿及厦门岛内的教会建筑 |
4.1.1 教堂建筑 |
4.1.2 学校建筑 |
4.1.3 医院建筑 |
4.2 归正教会建筑 |
4.2.1 同安地区 |
4.2.2 漳州地区 |
4.2.3 小溪地区 |
4.3 长老会教会建筑 |
4.3.1 “南方教会”建筑 |
4.3.2 “北方教会”建筑 |
4.4 伦敦公会教会建筑 |
4.4.1 厦门周边及漳州地区 |
4.4.2 九龙江北溪流域及汀州属地区 |
4.4.3 惠安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发展时期(1900-1951) |
5.1 城市建设与教会建筑 |
5.1.1 鼓浪屿城市发展与教会建筑建设 |
5.1.2 泉州古城中的教会建筑发展 |
5.1.3 漳州古城中的教会建筑发展 |
5.1.4 厦门及其周边的教堂建筑发展 |
5.2 1900 年以后的教会学校建筑 |
5.2.1 鼓浪屿教会学校 |
5.2.2 闽南地区的教会中学 |
5.2.3 闽南地区其他教会学校 |
5.3 1900 年以后的教会医院建筑 |
5.3.1 厦门地区教会医院 |
5.3.2 漳州地区教会医院 |
5.3.3 泉州地区教会医院 |
5.3.4 龙岩地区教会医院 |
5.4 1900 年以后的教堂建筑 |
5.4.1 教堂的延续更新与地域化借鉴(1900-1919 年) |
5.4.2 教堂向多元化发展(1920-1951 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南近代基督教建筑历史发展演变 |
6.1 闽南教堂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1.1 教堂平面历史发展关系 |
6.1.2 两种外来教堂经典范式 |
6.1.3 东南亚华侨文化的持续影响 |
6.1.4 本土化思想表达 |
6.1.5 中西合璧的内部空间与装饰 |
6.1.6 闽南教堂风格的历史演变 |
6.2 教会学校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2.1 教会学校选址 |
6.2.2 建筑组群关系 |
6.2.3 建筑单体风格特征 |
6.3 教会医院建筑发展演变特征 |
6.3.1 教会医院选址 |
6.3.2 建筑布局方式的历史演化 |
6.3.3 建筑单体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闽南教会建筑发展历史总结 |
2 闽南教会建筑现存情况调研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附录 |
附录B 表附录 |
附录C 闽南现存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调查表 |
附录D 鼓浪屿现存近代教会建筑分布图 |
附录E《闽南中华基督教会》中建筑相关记载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四节 文章框架 |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
第五节 社会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
结语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
第一节 聚落空间 |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
第五节 走出村落 |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
结语 |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
第一节 征地运动 |
第二节 身份转变 |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
结语 |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
结语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四、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一节 甲午战前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 |
第三节 盐业自由买卖向专卖政策的转变 |
第二章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重构 |
第一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管理体系的重建 |
第二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法规体系的确立 |
第三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盐业资本体系的调整 |
第三章 专卖制度建立后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改造 |
第一节 挖掘潜力: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 |
第二节 扭转形势:日本盐商在盐田改造阶段“由弱而强” |
第三节 着力控制:台湾制盐株式会社的设立及运行 |
第四节 提供支持:总督府在盐田修复过程中给予补助 |
第五节 日系资本的进入:野崎台湾盐行对布袋盐田的开垦 |
第四章 专卖制度体系中台湾总督府对盐业购销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革规则:总督府对台盐收纳手续的改造 |
第二节 简化层级:总督府专卖局对岛内贩盐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强化管理:改造行销体系过程中的私盐问题 |
第四节 “求贩路于岛外”:总督府推动台盐向日本国内输出 |
第五节 拓展市场:寻求对朝鲜等台湾周边地区的输出 |
第五章 工业化与战时统制经济下的台湾盐业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工业盐机构的设立 |
第二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台湾工业盐的深化发展 |
第三节 工业盐田买卖关系的确立与规定 |
结论 |
一、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本质 |
二、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变迁的主线及其特征 |
三、台湾盐专卖制与同一时期大陆盐政体制的关系 |
附录 |
一、乾隆四十八年至光绪十四年台湾盐埕杜卖契约原文 |
二、日据时期历年盐田面积及产盐量表 |
三、日据时期历年台湾盐销售数量表 |
四、1925年3月台湾盐田及盐配给图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日文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台湾文学中东北书写的相关研究成果 |
二、关于作家作品的论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构架 |
第一章 日据时期的“满洲”书写 |
第一节 “满洲”与台湾——同质异构的殖民地 |
一、由“龙兴之地”到被瓜分的“满洲” |
二、因“被掠夺”而“被开发”的台湾 |
第二节 “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
一、“击钵吟”体蔚然成风 |
二、“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
三、“击钵吟”体的流弊 |
第三节 游记宴乐诗词的“满洲”空白 |
一、大连:“十千买醉西岗子 听拨鲲弦谱莫愁” |
二、沈阳:“红尘万丈纷飞处 天下何人识故侯” |
三、长春:“重逢此后知何日 临发登车百感生” |
四、哈尔滨:“舟人重诉前朝事 折戟沉沙恨未平” |
五、四地观感,心迹渐明 |
第四节 钟理和的“满洲”实景 |
一、双线交错中“原乡”意识 |
二、隐忍中的铁骨豪情 |
三、失落中的“满洲”实景 |
四、误读中的惨淡现实 |
第五节 林煇焜的“满洲”底色 |
一、“满洲”报道与台湾现实的互文关系 |
二、台湾时尚外表里的保守观念 |
三、小说的“满洲”底色 |
第二章 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 |
第一节 东北精神的源头 |
一、东北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
二、东北的文化品格的成因 |
第二节 东北精神的华袍:骁勇剽悍、反抗压迫 |
一、与自然搏斗中血战厮杀 |
二、民族战争中斗智斗勇 |
三、“野马”性格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东北精神的核心:诚笃无欺、厚情重义 |
一、萍水相逢,倾囊相助 |
二、义薄云天,看轻利益和生死 |
第四节 东北精神的底蕴:执着追求、忍辱负重 |
一、对土地的眷恋 |
二、为了民族振兴忍辱负重 |
第三章 畏天敬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 |
第一节 白山黑水间的萨满显影 |
一、萨满教的源起 |
二、万物有灵凝结感恩情怀 |
三、采参艰险血腥彰显畏天敬神 |
四、跳神天审抨击原始野蛮 |
第二节 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 |
一、多民族交融的风味饮食 |
二、一团和气、乡邻共享的杀猪菜 |
三、和合圆满、团聚祈福的年夜饭 |
四、浸满乡情和乡愁的酸菜火锅 |
第三节 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 |
一、民风与现实催生的匪性文化 |
二、浓情又无情的行事原则 |
三、大恶与大善的双面人生 |
四、肝胆相照的兄弟情分 |
第四节 中日俄文化交融镜像 |
一、浪漫唯美的异域格调 |
二、忏悔意识与悲悯情怀 |
三、婚恋观念的交融互见 |
第四章 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史诗性与纪实性 |
一、追求“史”的宏大与壮阔 |
二、包蕴“诗”的哲理与内涵 |
三、还原“真”的朴拙与美感 |
第二节 思乡中的漂泊叙事 |
一、包容漂泊历史的叙事时间 |
二、尽显孤独意识的叙事视角 |
三、“离开——归来”的情节模式 |
第三节 稚拙淳朴、平实厚重的语言风貌 |
一、置于底层的满族语言 |
二、爽利稚拙、形象生动的方言土语 |
三、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不足 |
一、主题先行 |
二、情节失真 |
三、人物的扁平和单薄 |
结语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选题缘起 |
1.1.1 海洋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
1.1.2 海岛之于海洋的桥头堡作用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海岛研究状况 |
1.2.2 绿色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
1.2.3 生态安全与景观生态学 |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多维视野下的群岛人居单元概念 |
2.1 群岛人居传统营建方式的局限与问题 |
2.2 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
2.3 人居单元概念的多维理论基础 |
2.3.1 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2 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 |
2.3.3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3.4 岛屿生物地理学 |
2.4 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
2.4.1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地理学依据 |
2.4.2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
2.4.3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社会学依据 |
2.5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
2.5.1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建立的基础原则 |
2.5.2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提出的思路和步骤 |
2.5.3 群岛人居单元的特征 |
2.5.4 群岛人居单元相关概念在本文中的界定 |
2.6 本章小结 |
3、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
3.1 群岛人居单元的理论引导和诠释 |
3.1.1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
3.1.2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
3.2 单元构建的自然与资源因素 |
3.2.1 气候资源 |
3.2.2 淡水资源 |
3.2.3 岸线资源 |
3.2.4 景观资源 |
3.2.5 土地资源 |
3.2.6 水产资源 |
3.2.7 能源资源 |
3.3 单元构建的人文与传统因素 |
3.3.1 政治军事 |
3.3.2 风水礼制 |
3.3.3 宗族族群 |
3.4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规律 |
3.4.1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动因 |
3.4.2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机理 |
3.4.3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框架与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群岛人居单元整体尺度营建体系 |
4.1 群岛人居单元形态结构与空间格局 |
4.1.1 群岛格局的基本因子 |
4.1.2 群岛区域格局效应 |
4.2 群岛人居单元道路系统 |
4.2.1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及主要问题 |
4.2.2 道路系统营建原则 |
4.2.3 道路系统营建模式 |
4.3 群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
4.3.1 群岛生态能源种类及应用 |
4.3.2 海岛生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营建模式 |
4.3.3 舟山海岛生态能源——风能应用案例 |
4.4 群岛人居单元水源系统 |
4.4.1 生态水源系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4.4.2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原则 |
4.4.3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方法 |
4.4.4 嵊泗县实际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5、群岛人居单元建设尺度营建体系 |
5.1 群岛民居聚落建筑类型 |
5.1.1 传统聚落建筑的几种典型 |
5.1.2 现代聚落建筑 |
5.2 群岛聚落建筑的困境与机遇 |
5.2.1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
5.2.2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机遇与再生 |
5.2.3 “传统的”、“现代的”与“生态的” |
5.3 群岛聚落建筑发展的适宜性途径 |
5.3.1 生态海岛聚落营建体系的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 |
5.3.2 生态海岛聚落系统的资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
5.3.3 动态适应的新型海岛民居单体建筑 |
5.3.4 被动式海岛民居建筑环境调节控制 |
5.3.5 海岛建筑形态的生态构造设计 |
5.4 群岛聚落建筑营建体系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
5.4.1 舟山群岛典型地形地貌的土地使用模式 |
5.4.2 生态海岛民居聚落基本生活单元形态模式 |
5.4.3 生态海岛民居单体建筑形态模型 |
6、群岛人居单元的体系建构与营建策略 |
6.1 群岛人居单元聚落体系 |
6.1.1 聚落体系现状和主要问题 |
6.1.2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原则 |
6.1.3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模式 |
6.2 群岛人居单元类型化与营建策略 |
6.2.1 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体系指导价值观 |
6.2.2 群岛单元机理图表与类型化 |
6.2.3 群岛不同类型单元特征与宏观营建原则 |
6.3 典型案例 |
6.3.1 摘箬山岛现状概况 |
6.3.2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的定位方向和聚落结构 |
6.3.3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边缘效应和海洋基质的利用 |
6.3.4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道路交通系统 |
6.3.5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水资源系统 |
6.3.6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
7、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明代海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及研究状况回顾 |
一、 “文化”的相关界定 |
二、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回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框架结构 |
一、 研究方法和路径 |
二、 框架结构 |
三、 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自然科学和技术 |
第一节 自然规律探索 |
一、 纬度位置 |
二、 气象学 |
三、 潮候 |
第二节 农业及其技术 |
一、 农业中新技术 |
二、 农业发展新方向 |
第三节 建筑工程技术 |
一、 政府机构的相关建筑 |
二、 民居建筑特色 |
三、 桥梁建筑 |
第四节 军事技术 |
一、 军事城池建设 |
二、 烽堠设置 |
三、 武器制造 |
第五节 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 |
一、 战船修造 |
二、 民用船只制造 |
三、 海南商业造船 |
四、 航海技术 |
第六节 地理学 |
一、 完整、清晰的海南地图 |
二、 地理空间的新探索 |
三、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新认识及其领海管辖权的变动 |
第七节 医药学 |
一、 医学设置及其运行情况 |
二、 瘴气的认知 |
三、 药物学的朴素认知 |
四、 中医中药学的新发展 |
第二章 人文与社会科学 |
第一节 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 |
一、 治黎思想与实践 |
二、 行政管理思想 |
第二节 史学繁荣 |
一、 早期海南归属问题之争 |
二、 方志的编纂 |
三、 谱牒学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一、 文学 |
二、 绘画 |
三、 书法 |
四、 音乐与戏曲 |
第三章 教育与文化 |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
一、 明以前的教育情况 |
二、 明代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人才培养 |
一、 宋元时期的人才 |
二、 明代人才辈出 |
三、 民族地区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成就 |
第三节 图书业的发展 |
一、 海南藏书 |
二、 刻书业的发展 |
第四章 宗教传播及流变 |
第一节 佛教 |
一、 佛教的早期传播 |
二、 宋元时期的佛教 |
三、 明代佛教的发展 |
第二节 道教 |
一、 宋元时期海南道教传播情况 |
二、 明代道教发展 |
三、 道教的民间化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一、 早期伊斯兰教传播 |
二、 明代的新变化 |
第四节 天主教 |
一、 基督教演变及其在中国早期传播 |
二、 晚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
三、 天主教传入海南 |
第五章 社会风气与习俗 |
第一节 方言 |
一、 丰富而又复杂的方言 |
二、 海南语系构成 |
第二节 汉族风俗 |
一、 节序 |
二、 饮食与服饰 |
三、 婚姻 |
四、 丧葬 |
五、 陋俗与劣习 |
第三节 黎族社会风俗 |
一、 宋代黎族社会习俗 |
二、 明代黎族社会风俗 |
第四节 疍、回、苗民习俗 |
一、 疍民习俗 |
二、 回族社会习俗 |
三、 海南苗族习俗 |
第六章 海南名士与中华文化 |
第一节 丘濬及其学术思想 |
一、 理学的坚守者 |
二、 《大学衍义补》与“治国平天下”蓝图 |
三、 《世史正纲》与其史学思想 |
四、 丘濬的经济思想 |
五、 典籍整理与收藏理论 |
第二节 海瑞及其历史贡献 |
一、 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
二、 海瑞经济改革的见解与实践 |
三、 海瑞的宗教观 |
第三节 王弘诲与天主教 |
一、 王弘诲对天主教的推介 |
二、 王弘诲未成为天主教徒的原因 |
第四节 其他人物的相关贡献 |
一、 钟芳及其哲学思想 |
二、 许子伟及其“朱陆同然”说 |
三、 王佐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认知 |
四、 唐胄与其民众史观 |
第七章 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 |
第一节 多民族聚集地 |
一、 黎族 |
二、 疍民 |
三、 海南苗族 |
四、 回族 |
五、 汉族及其移民 |
第二节 独特的文化现象 |
一、 山地文化类型 |
二、 农商文化类型 |
三、 海洋文化类型 |
第三节 女劳“男逸”现象 |
一、 海南女性角色担当 |
二、 女子劳作背后的价值取向 |
第四节 互相交融与共同发展 |
一、 族群间的相互交融 |
二、 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
第八章 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 |
第一节 独特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反映 |
一、 海南自然环境 |
二、 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反映 |
第二节 明代治理政策新变化 |
一、 加强对海南整饬 |
二、 海乱治理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
三、 黎族治理政策转变及制度构建 |
第三节 岛内官民共同努力 |
一、 守土官员推进 |
二、 琼籍士人对桑梓发展的贡献 |
结语 |
第一节 对明代海南文化的评价 |
一、 文化发展的成就 |
二、 发展中的问题 |
三、 历史地位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字 |
第二章 日据前期一文化空白期(!895一!29)6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日据时期概述 |
第三节 整体文化的停滞 |
第四节 图画教育之发端 |
第五节 台湾儒教结社与民间艺文活动 |
第六节 承续传统的水墨画 |
第三章 日据后期—日式文化期(1927-1945) |
第一节 新美术的殖入与图画教育之演进 |
第二节 台展的兴起与民间画会团体 |
第三节 台湾民间艺术与文人雅集 |
第四节 美术评论的萌芽 |
第五节 日据晚期政争影响下的台湾美术时局色彩 |
第六节 坚持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家 |
第四章 光复初期—文化改造期(1946-1965) |
第一节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教育文化政策(1945)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文化统战宣示(1950起) |
第三节 官办美展的再兴 |
第四节 渡海来台文人对台湾水墨画的影响 |
第五节 艺术批评与正统国画之争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五章 文化政策期(1966-1986) |
第一节 光复后其政经文化背景—文化宣示期(1966-1976) |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进程 |
第三节 六○年代的「白色恐怖」和新思潮的引入 |
第四节 本土化运动发展期(1970-1987) |
第五节 美展与画廊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时代(1987年以后) |
第一节 台湾多元文化的发端 |
第二节 经济导向下的艺术 |
第三节 创作者寻求历史定位的焦虑 |
第五节 美术馆时代的来临与官办美展的兴衰 |
第六节 台湾当代水墨类型分类 |
第七节 台湾当代水墨画家代表 |
第七章 水墨画的危机意识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全球化之下的影响 |
第八章 水墨画的未来与发展 |
第一节 反思台湾水墨画的发展 |
第二节 放眼台湾水墨画的开拓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传进岛内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J]. 蓝博洲. 芳草, 2020(06)
- [2]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D]. 石茂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9)
- [3]闽南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历史研究[D]. 屈思嘉. 华侨大学, 2019(01)
- [4]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6]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D]. 李博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7]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D]. 董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8]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焕. 浙江大学, 2013(01)
- [9]明代海南文化研究[D]. 张朔人.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 程代勒. 中央美术学院,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