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论文文献综述)
徐丽媛[1](2015)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文中研究表明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竞争有利于倒逼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发展阶段、价值取向系统梳理,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评价,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界定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对其所处阶段进行定位,并阐述其价值取向。基于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中部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力的统一体,这些能力综合反映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环境、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作用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阶段划分理论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得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要素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开采利用效率,要素禀赋的竞争是其竞争的主要形式。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统一、自生能力培育、以及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分别是其基础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2、运用了SWOT方法和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SWOT方法分析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水平低及收入外部性依赖强等劣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挤压、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等的挑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与突破。运用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性系统,由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要促进中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仅要对症下药,更需要统筹谋划;不仅要借助外力,还要促进内生;不仅要规划未来,还要吸取教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考虑长远。3、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发现,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对中部贫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大小之分,具体为:市场活力>禀赋基础>内生能力>制度保障。市场活力中开放程度影响最大,禀赋基础中经济水平影响最大,内生能力中科技创新影响最大,制度保障中在制度扶贫影响最大。可见,中部贫困地区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履行国家扶贫制度解决贫困问题,是其关键点。5、采用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首先在整体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出中部六省130个贫困老区中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然后,以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这20个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动静态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于综合实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在排名上有一些重大变化,这与理论上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关系的论述相符合;静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由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共同决定,不存在某一构成要素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相差不大且普遍不高;动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三年内整体变动不大,个别县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本文第五章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相应证。6、根据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结合全文的定性分析,本文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增强经济实力;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培育内生能力;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突破关于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于发展模式、路径等传统分析的局限性,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作为研究焦点。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采用了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基于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四方面进行管理对策确定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阶段定位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尹力[2](2011)在《媒介权力的畸变 ——“结构—行动”互构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是为媒介变迁。媒介变迁给传媒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传媒业的巨大发展。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媒介变迁过程中,亦出现了一系列备受指责的现象,泛娱乐化、拜金主义、绯闻炒作、庸俗恶搞、公共利益缺失等频频出现在公共媒体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西方有关媒介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媒介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它虽不具有强制他人的权力,然而,人们又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媒介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媒介具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是为媒介权力。正是媒介变迁过程中媒介权力的畸变,也即传媒对自身影响力的不恰当运用,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诚然,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负面效应的确与媒介市场化改革有关,但它却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跳出媒介本身、在整个宏观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寻找答案。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的实质是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构。所有社会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变化,都与这一背景息息相关。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不可能逃脱这一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正是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的重构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才使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出现了非均衡格局,这是引发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具体来说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本应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均衡状态,由此才能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却出现了“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的非均衡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极易挣脱社会(公民)的制约转而投向市场,市场也会借此而无限扩张,二者结成一种“暧昧”的“盟友”关系,最终把社会推向一种绝对弱势的境地,从而难以发挥对政府、市场的制衡作用。以此来观照今天的媒介现象不难发现,在改革过程中,媒介一方面继续履行着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职能,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又被推向了市场,逐渐成长为市场中的一个强势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只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宣传的职能,就可以淋漓尽致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了。而媒介一旦陷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陷阱,又缺少相应的社会力量制约、监督,就难免会把社会公共利益抛置一边,把追求经济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了。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解释了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的宏观面相,而要完整解释这个问题,微观视角不可或缺。为此,本文从“结构-行动”互构的视角对“政府-媒介”、“媒介-受众”两种关系做出了微观分析,认为政府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受众之间都是一种互动关系,正是它们的互构推动了媒介变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是说明借助国家、市场和社会之关系作为本文分析框架的原因以及“结构-行动”互构的研究视角。第二章在回顾“媒介效果研究”和“媒介批判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媒介权力的核心在于传媒所拥有的影响力。而对媒介影响力的任何不恰当运用也即媒介权力的畸变,都将给我们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章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媒介变迁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中国媒介改革是在政府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正是政府与媒介之间的这种互构推动了中国媒介的变迁,作者对湖南广播电视台进行的个案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第四章着重列举和分析了我国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性分析,对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进行深度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潘宇[3](2010)在《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资源属于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具有农耕价值的部分。良好的耕地资源能够保障国家粮食供给,从而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还有防止生态恶化的作用。但是人们为自身需要,在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而无视其生态价值,进而忽略了长远利益而只重视眼前利益,造成耕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我国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养活了庞大的人口,而当下耕地资源正面临着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来源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耕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其中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耕地资源在现实中极为可行,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通过贯彻、执行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保障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合理利用中保护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的法律保护是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它包括为保护耕地生产能力而采取的整治、改良和保护的措施,以及对耕地的侵占、滥用、荒芜、破坏、污染等违法行为的制止和制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耕地,比之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保护耕地,具有特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在耕地资源的保护上,法律手段是为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基本上形成了法律保护体系的雏形,并有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门立法缺失;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法律体系分散、保护工作困难;法律保护方式单一。国外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有许多成功经验如明晰产权规范、制定专门法规等可供我国借鉴,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制定耕地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或法规,修改耕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以此完善现有的耕地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耕地产权制度和流转制度,再构建合理的耕地资源保障机制,唯此才能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
王晓芳,郝永瑮[4](2001)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政府行为研究——对甘肃陇南、陇东等五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在对甘肃省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五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调研中 ,我们发现 ,政府行为的滞后和过度介入 ,已经成为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素。为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增强其服务职能 ,另一方面必须弱化其管理职能。
寇成茂[5](2001)在《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多地方政府纷纷下放行政审批权,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发展健全的客观要求,也是反腐败的一种有效措施。诚如湖北省省长蒋祝平所说:“当前政府审批制度复杂而不规范,已成为制约投资环境改善的瓶颈。政府职能部门管得太多、太滥、太具体,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抵门杠”。
二、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区域竞争力理论 |
1.3.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后发优势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5 反贫困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和反馈基模分析 |
2.1 贫困与贫困地区的涵义 |
2.1.1 贫困的涵义 |
2.1.2 贫困地区的涵义 |
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
2.2.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
2.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
2.2.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
2.2.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
2.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反馈基模分析 |
2.3.1 贫困地区交通发展反馈基模分析 |
2.3.2 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3 贫困地区环保投入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4 贫困地区管理的富者愈富、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反馈基模分析 |
2.4 本章小结:启示 |
第3章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1 国外对贫困地区的开发 |
3.1.1 美国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2 日本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3 巴西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2 国内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
3.2.1 广东增城模式 |
3.2.2 山东临沂模式 |
3.2.3 福建晋江模式 |
3.3 国内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1 国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2 国内贫困地区开发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4.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与分布 |
4.1.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 |
4.1.2 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的关系 |
4.1.3 中部贫困地区的分布 |
4.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
4.2.1 1978-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起步兼救济式扶贫阶段 |
4.2.2 1986-1993年经济社会初步发展兼开发式扶贫阶段 |
4.2.3 1994-2000年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兼产业扶贫阶段 |
4.2.4 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参与式扶贫阶段 |
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4.3.2 中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
4.3.3 中部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5.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异同比较 |
5.1.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 |
5.1.2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缓解贫困的关系 |
5.1.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一般县域竞争力之比较 |
5.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2.1 区域竞争力的一般演进阶段 |
5.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
5.3.1 以人为本——基础价值取向 |
5.3.2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根本价值取向 |
5.3.3 自生能力培育——核心价值取向 |
5.3.4 环境友好——目标价值取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 |
6.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
6.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
6.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禀赋基础影响模型 |
6.2.2 市场活力影响模型 |
6.2.3 内生能力影响模型 |
6.2.4 制度保障影响模型 |
6.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具体指标选择 |
6.3.1 评价模型构建 |
6.3.2 具体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
6.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6.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4.2 TOPSIS综合评价法 |
6.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
7.2 中部贫困地区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研究 |
7.2.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
7.2.3 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 |
7.3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0个代表县评价研究 |
7.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
7.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7.3.3 各构成要素的评价 |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3.5 主要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管理对策研究 |
8.1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禀赋基础的管理对策 |
8.1.1 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
8.1.2 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 |
8.2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市场活力的管理对策 |
8.2.1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 |
8.2.2 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 |
8.3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内生能力的管理对策 |
8.3.1 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8.3.2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
8.3.3 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适应地区发展 |
8.4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制度保障的管理对策 |
8.4.1 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 |
8.4.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央苏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调研问卷(A卷和B卷) |
附录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评价专家简介 |
附录4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5 中部20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媒介权力的畸变 ——“结构—行动”互构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已有研究辨析 |
一、研究缘起 |
二、已有研究成果辨析 |
第二节 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非均衡模型与媒介变迁 |
一、政府、市场与社会之关系的理论探讨 |
二、政府、市场与社会:非均衡模型及其分析 |
三、非均衡模型下的媒介变迁 |
第三节 理论视角抑或方法论探讨 |
一、社会结构:埃米尔·涂尔干与集体主义方法论 |
二、社会行动:马克斯·韦伯与个体主义方法论 |
三、"结构-行动"互构:走向方法论的综合 |
第二章 从"媒介效果"到媒介权力 |
第一节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与媒介权力 |
一、媒介影响力实证研究的"强效果模式" |
二、媒介影响力实证研究的"有限效果论" |
三、媒介影响力研究的"回归强效果论" |
四、对大众传播效果论实证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二节 大众传媒批判研究与媒介权力 |
一、传媒批判研究之法兰克福学派 |
二、传媒批判研究之政治经济学派 |
三、传媒批判研究之英国文化学派 |
四、对大众传媒批判学派的简要述评 |
第三节 "媒介权力"之考辨 |
一、权力与媒介权力 |
二、综合视角下的媒介权力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变迁:政府与媒介之互构 |
第一节 一元化权力格局下的大众传媒(1949—1978年) |
一、短暂的多元化报刊时期 |
二、国有化改造后的大众传媒制度安排 |
三、一元化媒介体制的不足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传媒经营逐步放开时期(1978—1992年) |
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传媒改革的最初启动 |
二、媒体广告的恢复——传媒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
三、从"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传媒缩减运营成本的努力 |
第三节 传媒产业化、集团化与多元拓展时期(1992年—现在) |
一、制度创新主体的转变:由传媒到政府 |
二、"强政府-强市场"的发展模式 |
三、湖南广播电视台的个案研究 |
第四章 媒介变迁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对公共利益的漠视 |
一、参与制作假新闻 |
二、传媒关注焦点的失衡 |
三、助推恶意炒作事件 |
四、简短的评述 |
第二节 迷失的市场与金钱崇拜 |
一、广告业的泛滥成灾 |
二、低俗化怪相 |
第三节 狂欢的盛宴与娱乐至死 |
一、娱乐风潮与游戏人生 |
二、大赛选秀与造"星"运动 |
三、互搭梯子与学术庸俗化 |
第五章 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的再认识 |
第一节 政府、市场与社会之关系与媒介变迁再认识 |
一、从"两分开"到"三分开":媒介功能之划分 |
二、"三分开"的实现状况 |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
第二节 "结构-行动"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再认识 |
一、政府与媒介:第一层纵向关系的探讨 |
二、媒介与受众:第二层纵向关系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耕地资源及其法律保护 |
一、耕地资源及其功能和作用 |
(一) 耕地资源的概念 |
(二) 耕地资源的功能和作用 |
二、我国的耕地资源及其特点 |
三、耕地资源的法律保护 |
第二章 加强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
一、加强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迫切性 |
二、加强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可行性 |
第三章 我国耕地资源法律保护历史回顾 |
一、建国以来我国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历史 |
二、我国耕地资源法律保护取得的成就 |
(一) 基本上形成了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雏形 |
(二) 制定了一系列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三) 明确了耕地资源保护的专项措施 |
三、耕地资源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 耕地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
(三) 法律体系分散、保护工作困难 |
(四) 耕地资源法律保护方式单一 |
第四章 国外耕地资源法律保护之考察 |
一、美国有关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一) 美国特有的耕地保护计划 |
(二) 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四) 有效使用土地资源 |
二、日本有关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一) 颁布单项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 |
(二) 重视土地利用规划 |
(三) 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四) 统一的资源规划体系 |
三、德国有关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四、国外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历史经验 |
(一)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二) 明析的产权规范 |
(三) 政府的主导作用 |
(四) 激励与补偿机制 |
(五) 制定专门法规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的构想 |
一、完善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
(一) 制定单行的《耕地污染防治法》 |
(二)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三) 完善相应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
二、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一) 完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
(二) 完善耕地资源产权和土地流转制度 |
三、构建合理的耕地资源法律保障机制 |
(一) 耕地资源确权机制 |
(二) 行政管理机制 |
(三) 执法监督机制 |
(四) 激励与补偿机制 |
(五) 权利救济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政府行为研究——对甘肃陇南、陇东等五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行为滞后的表现及其危害 |
(一) 思想观念滞后。 |
(二) 政策措施滞后。 |
1.从政策走向制度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配套体系。 |
2.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
(三) 管理滞后。 |
二、政府行为过度介入的表现及其危害 |
三、理顺政府行为的思路 |
四、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D]. 徐丽媛. 南昌大学, 2015(07)
- [2]媒介权力的畸变 ——“结构—行动”互构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研究[D]. 尹力. 南京大学, 2011(01)
- [3]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潘宇.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1)
-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政府行为研究——对甘肃陇南、陇东等五地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 王晓芳,郝永瑮. 开发研究, 2001(04)
- [5]行政审批制:一个沉重的话题[J]. 寇成茂. 经济月刊,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