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潘托拉唑加西米替丁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曹瑶凡[1](2022)在《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云南白药治疗,n=28)和观察组(西咪替丁+云南白药鼻饲治疗,n=2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止血时间、输血量、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36.22±3.19)h、输血量(314.56±20.45)ml,均低于对照组的(40.58±3.40)h、(338.62±20.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大便隐血实验转阴(4.33±1.02)d、大便转黄(3.12±0.46)d、胃管引流无血性液体时间(1.66±0.33)d均短于对照组的(5.93±1.36)d、(4.02±0.96)d、(2.06±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54%,略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徐东强[2](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候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脾胃病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制定临床资料观察表,进行调查、归纳,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一般情况、胃镜结果、HP感染情况、四诊信息、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描述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的分布依次为:脾胃虚弱(36.7%)>肝胃郁热证(19.2%)>肝胃不和(14.3%)>脾胃湿热(13.3%)>胃络淤阻(10.8%)>胃阴不足证(5.8%)。2.职业分布:工人34例(28.3%)>无业24例(20.0%)>退休22例(18.3%)>个体17例(14.2%)>职员11例(9.2%)>农民7例(5.8%)>学生3例(2.5%)>教师2例(1.7%)3.性别与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男:女=3:1。年龄分布:中年人>老年人>青年人。各中医证候与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女性患者占比高于其他症候;各中医证候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吸烟与饮酒分布:吸烟占全部病例的23.3%,饮酒占全部病例的33.3%。各中医证候与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与饮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饮酒率高于其他症候。5.HP感染分布:HP感染率43.3%。各中医证候与HP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高于其他证候。6.胃镜下表现:溃疡类型:DU 63.3%,GU 28.3%,CU 8.3%。DU:GU2.15:1。溃疡数量:溃疡数量为单个63例(52.50%),溃疡数量为多个的为57例(47.5%)。溃疡面积:<0.5cm2为78例,≥0.5cm2为25例,≥1cm2:为17例,各中医证候与溃疡类型、溃疡数量、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PU的四诊信息: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多见红舌,薄白苔。脉象以脉沉细为主。8.PU的常用药物分布概况:使用次数前十的药物有甘草、白术、陈皮、党参、白芍、茯苓、当归、柴胡、半夏、香附。9.各个证候常用药物:肝胃不和基本方药为柴胡、白芍、香附、陈皮、甘草、川芎、枳壳。肝胃郁热基本方药为白芍、柴胡、香附、黄连、黄芩、栀子、延胡索。脾胃湿热基本方药为薏苡仁、半夏、甘草、黄连、栀子、茯苓。脾胃虚弱基本方药为甘草、白术、党参、陈皮、当归、黄芪、半夏。胃络淤阻基本方药为党参、延胡索、甘草、黄芪、郁金、白术。胃阴不足基本方药为当归、神曲、山楂、沙参、莱菔子、玉竹、生地。结论:1.本病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多见淡红舌,薄白苔,脉沉细。其次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主要症状为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2.中医证候与性别、饮酒、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3.男性较女性、中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患本病。4.PU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主。
杨梅,王谦[3](2021)在《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入院诊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单药组给予常规治疗+西咪替丁,联合组给予常规治疗+西咪替丁+奥曲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输血量少于单药组,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提高出血总体控制效果,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王旒靖[4](2020)在《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应激性胃溃疡(Stress-introduced gastric ulcer,SGU)是指继发于各种剧烈应激(如心理应激、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引起的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等,严重时会出现穿孔、大出血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理应激障碍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情绪管理的负担不断加重,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也受到了各界关注。目前研究认为SGU的发病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胃黏膜损伤因子和防御因子的动态失衡有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慢性应激会导致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也能通过脑肠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影响机体的应激水平和应激行为。剧烈应激状态、疼痛和抑郁障碍状态下,脑肠轴可通过调节脑肠肽和调控炎性反应导致肠道菌群改变,因此引发肥大细胞的脱颗粒释放,导致HPA轴激活,使得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氢离子向胃肠道黏膜内反方向弥散,引发胃溃疡。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胃脘痛主要选用中脘、足三里,配伍百会以和胃安神。现代大量研究表明,针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脑肠肽和调节胃肠运动,可有效逆转胃黏膜损伤,在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对SGU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针刺促进SGU恢复的机制。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SGU恢复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7只)、模型组(8只)、针刺组(8只)和药物组(8只)。除外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选用束缚—浸水应激法(restraint water-immersion stress,RWIS)的改良办法建立SGU模型。造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固定束缚20min·d-1,共5d;针刺组选取大鼠“百会”“中脘”、双侧“足三里”穴针刺干预,20min·d1,每5min捻转行针30s,共5d;药物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按剂量0.2mg·L-1·d-1灌胃干预,共5d。应用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16SrD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构丰度。结果1.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GMDI)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P<0.05)。两干预组组间比较,针刺组胃黏膜损伤指数稍低于药物组(P<0.01)。2.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学比较: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空白组大鼠胃黏膜无病理改变,上皮完整、结构清晰,无糜烂,上皮细胞无脱落,黏膜腺体规整排列,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不完整,腺体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胃黏膜细胞肿胀、坏死。针刺组大鼠大部分胃黏膜结构较为完整,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偶有少量细胞坏死。西药组大鼠胃黏膜结构基本完整,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黏膜轻度水肿,部分细胞脱落、坏死。3.各组大鼠肠道菌群比较(1)α多样性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与Observed species 均降低(P<0.05),多样性指数 Shannon 降低(P<0.05),Simpson 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与Observed species)均升高(P<0.05),多样性指数 Shannon 升高(P<0.05),Simpson指数降低(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β多样性分析结果:大鼠肠道菌群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显示PC1贡献度为18.95%,PC2贡献度为10.72%,平面图中各组分布密度、空间距离均不相同,空白组的分布集中在右下方,距离相近,可以有效区分空白组与其余三组;其余三组分布范围较大,无法明显有效区分,但可以观察到,针刺组与药物组在空间距离上更接近于空白组。且结合Adonis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得到F值为1.2469,P值为0.045,小于0.05,提示组间存在显着性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3)物种的注释与评估结果:在门分类水平上,各组大鼠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例之和均超过该组大鼠总微生物群落比例的8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拟杆菌门比例有降低趋势,厚壁菌门比例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拟杆菌门比例有升高趋势,厚壁菌门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未恢复正常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各组大鼠拟杆菌纲均超过该组大鼠总微生物群落比例的5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拟杆菌纲比例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拟杆菌纲比例有升高趋势,但未恢复正常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鞘脂杆菌纲只在模型组出现,且其比例在纲分类水平下位于模型组的Top10。结论1.RWIS法能够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成SGU,造成肠道菌群失调。2.针刺能够有效改善SGU引发的胃黏膜损伤。3.大鼠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较于厚壁菌门,更易受到SGU的干扰。4.针刺穴位“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可以增加菌群多样性及调整相关益生菌比例,促使紊乱的肠道菌群水平回调。5.针刺与药物的不同干预在增加菌群多样性及调整相关益生菌比例的作用上无明显差异。
王宏[5](2019)在《凝血酶原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凝血酶原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原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将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止血时间、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止血时间(1.38±0.74)d短于对照组(3.20±1.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采用凝血酶原和西咪替丁安全有效,止血效果良好。
吴砚龙[6](2017)在《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一年(2016年1-12月)我院收取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加以止血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11%,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未出现其他不适应症状。结论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且无任何不适症状发生,价值高,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李小蝶,吴耀南[7](2017)在《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近年来发病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纯西医治疗见效快,本文主要从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王勇[8](2016)在《云南白药辅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荟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方法。常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包括抑酸药、血管活性药物、促胃动力药、抗生素和促凝血药等。大部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已经明确。云南白药是中药中促凝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经典药物,已有文献证明其具有止血、抑菌、消炎、促进黏膜愈合的作用,国内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其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具有良好疗效,但却没有研究对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云南白药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有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5年12月关于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3.2.3统计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来对云南白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汇总比值比(OR)、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可信区间值(95%CI)进行计算,同时对上述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经过严格筛选共纳入22个研究。其中总有效率纳入21个研究,(OR=4.92,95%CI(3.65,6.63),P<0.01);显效率纳入21个研究(OR=2.35,95%CI(1.96,2.82)P<0.01);平均止血时间纳入9个研究(SMD=-3.05,95%CI(-4.03,-2.07),P<0.01);输血量纳入5个研究(SMD=-3.13,95%CI(-3.41,-2.84),P<0.01);不良反应纳入5个研究(OR=0.75,95%CI(0.41,1.36),P=0.338>0.05)。云南白药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显着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云南白药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显着疗效,且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荣模,朱应华[9](2014)在《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常规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必要时输血,在此基础上予奥美拉唑针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联用注射用血凝酶1KU静脉推注,后予1KU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5d为1个疗程,评价其疗效。结果 86例中显效64例(74.42%)、有效17例(19.77%)、无效5例(5.81%)。总有效率94.19%;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头晕、乏力,停药后自行缓解,不需要对症治疗。结论注射用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缩短了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程红宇[10](2012)在《潘托拉唑治疗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潘托拉唑治疗,不用其他抑酸药;对照组给予西米替丁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疗效。结果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速,作用持久,疗效满意,方法简单,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二、潘托拉唑加西米替丁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潘托拉唑加西米替丁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患儿止血时间、输血量比较 |
2.3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2)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1.1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命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PU的辨证分型 |
1.4 中医内治法治疗PU |
1.5 中医外治法治疗 |
2.西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临床表现 |
2.3 流行病学研究 |
2.4 发病机制 |
2.5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依据及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制定观察表与采集患者病历 |
3.2 观察指标 |
4.资料统计 |
5.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1.1 PU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5.1.2 PU职业分布情况 |
5.2 PU诱因 |
5.2.1 吸烟与饮酒 |
5.2.2 HP感染 |
5.3 溃疡类型分布 |
5.4 四诊信息分布情况 |
5.5 证候分布情况 |
5.5.1 性别与证候 |
5.5.2 年龄与证候 |
5.5.3 吸烟与证候 |
5.5.4 饮酒与证候 |
5.5.5 证候与HP感染 |
5.5.6 证候与溃疡类型 |
5.5.7 证候与溃疡面积 |
5.5.8 证候与溃疡数量 |
5.6 PU药物使用情况 |
5.7 各证候用药情况 |
6 分析讨论 |
6.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讨论 |
6.2 诱因(吸烟、饮酒、HP感染)的分析讨论 |
6.3 四诊信息分析 |
6.4 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6.5 中医证候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6.5.1 性别、年龄与证候的关系 |
6.5.2 吸烟饮酒与证候的关系 |
6.5.3 HP感染与证候的关系 |
6.5.4 溃疡类别、数量、面积与证候的关系 |
6.6 PU用药规律 |
6.7 证候与用药规律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应激性胃溃疡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应激性胃溃疡的流行病学概况 |
2 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病机制研究 |
3 应激性胃溃疡的西医主要治疗方法 |
4 肠道菌群在应激性胃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应激性胃溃疡的中医学研究 |
1 应激性胃溃疡的经典文献研究 |
2 应激性胃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3 中药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
4 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凝血酶原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止血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6)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止血敏治疗, 主要内容为: |
1.2.2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米替丁进行治疗。 |
1.2.3 止血敏治疗。 |
1.3评判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治疗 |
2 专方治疗 |
3 基本方加减治疗 |
4 单味药及中成药治疗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 结合胃镜下治疗 |
7 其它治疗 |
8 问题和展望 |
(8)云南白药辅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AUGIB的病因及分类 |
2.2 AUGIB治疗 |
2.3 各类治疗AUGIB药物 |
2.3.1 抑酸药物 |
2.3.2 血管活性药物 |
2.3.3 促胃肠动力药 |
2.3.4 抗菌药物的应用 |
2.3.5 促凝血药物 |
2.3.6 预防用药 |
2.4 结语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检索策略 |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3 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和选择 |
4.2 治疗效果评价 |
4.2.1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对总有效率的影响 |
4.2.2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对显效率的影响 |
4.2.3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对平均止血时间的影响 |
4.2.4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对输血量的影响 |
4.2.5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云南白药辅助治疗AUGIB的疗效分析 |
5.2 云南白药的安全性 |
5.3 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 |
5.3.1 纳入的文献及其质量评价 |
5.3.2 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 |
5.3.3 Meta分析的局限性和意义 |
5.4 云南白药治疗AUGIB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2]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潘托拉唑治疗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潘托拉唑加西米替丁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J]. 曹瑶凡. 中国现代医生, 2022(02)
- [2]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徐东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奥曲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 杨梅,王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7)
- [4]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旒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凝血酶原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 王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6)
- [6]立止血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J]. 吴砚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4)
- [7]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J]. 李小蝶,吴耀南. 中医药通报, 2017(01)
- [8]云南白药辅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荟萃分析[D]. 王勇. 吉林大学, 2016(09)
- [9]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王荣模,朱应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3)
- [10]潘托拉唑治疗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分析[J]. 程红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1)